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
古代的商業貿易1.含義:商業貿易是指專門從事商品收購、調運、儲存和銷售等經濟活動的部門,是商品交換的表現形式,最初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2.本質:商業貿易的本質是一種交換,而交換的起源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商業貿易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一)商業的起源1.時間:中國之地宜于農桑……農有余粟,則以易布,女有余布,則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王孝通《中國商業史》為“把一次交換,拆分為兩次交易”,人們造出了兩件威力巨大的法寶,來完成這次前無古人的拆分,那就是:貨幣,和商人。貨幣切分了買賣,商人連接了交易。——劉潤《商業通識》原始社會后期社會分工、產品剩余及私有制的產生,交換的出現。換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互補缺余)社會分工產口剩余私有制交換商業貿易2.條件:3.目的:
名詞解釋社會大分工:(1)原始社會后期發生的畜牧業同農業的分離,為私有制的產生創造了物質前提。(2)原始社會末期,因生產工具的使用和改良引起的手工業同農業的分離。(3)奴隸社會初期出現專門經營商品買賣的商人,商業資本開始積累。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農業、手工業是商業發展的基礎,商業的發展有力促進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①商朝:A.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商人;B.商業貿易遍及商朝統治區域和周邊地區;C.官府和貴族掌握商業◎中原商業文化商業鼻祖王亥經商圖材料殷人“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尚書·酒誥》材料
商族人的祖先契被封到商。契的六世后代王亥率領部族駕牛車到周邊部落做生意,外部落的人稱他們為“商人”。
---《中國商邦》(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②西周:實行“工商食官”制度,商業由官府壟斷。“工商食官”的含義:手工業者和商賈由官府統一管控,由官府提供衣食、原料,為官府和貴族服務。③春秋戰國時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私營商業興起,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大商人;實施重農抑商政策
“陶朱公”范蠡儒商始祖子貢智慧商祖白圭秦國巨商呂不韋(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的原因:
①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提高,出現私營手工業;②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③諸侯為增強國力重視經濟發展;④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個人的經商頭腦。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④秦漢時期:艱難中有發展a發展:貨幣、車軌、度量衡的統一,促進了全國的商品流通。◎西漢“五銖”銅錢b艱難:重農抑商政策;鹽鐵等商品的國家專賣制度;自給自足莊園經濟的限制。(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從兩幅圖中找出哪些體現唐朝商業特色的歷史信息?市署:專門管理市場交易的機構1店鋪種類多,商品種類多,商業發達2波斯邸/收寶胡商:對外貿易發達3柜坊:專營貨幣信貸和存放的場所4⑤隋唐:商品經濟不斷發展,商業進一步繁榮(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⑥兩宋時期:A.空間界限被打破:坊市從有到無,商業區域從固定到分散B.時間限制被打破:宵禁制度從有到無,經商時間不受限制C.政府不再直接監管市的交易活動D.出現專業化市場,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材料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下,而眾以散。
——《唐六典》材料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諸小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即無空虛之屋,每日凌晨,兩街巷門上行百市,買賣熱鬧。都城之夜市,酒樓極繁華處也人物嘈雜,燈火照天,每至四鼓罷……
—吳自牧《夢良錄》北宋東京城市功能示意圖(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朝代周秦至唐代唐末兩宋及以后時間限制商業貿易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地點縣治以上城市才設市;實行嚴格的坊市制度管理設市令等官員管理,受官府嚴格控制城市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打破時間限制(夜市、曉市)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草市等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府的嚴格監控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時間表現⑦元明清a.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形成全國范圍的商業貿易網絡,長途貿易興起C.地域性商人群體——商幫興盛,如:徽商、晉商(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商幫的特征:①以地域為中心②以血緣、鄉緣、業緣為紐帶,抱團取暖,規避內部競爭,一致對外③以各省的會館為主要活動場所【知識拓展】中國重農抑商政策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確立了重農抑商政策唐宋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鼓勵海外貿易和實行官商分離)漢朝休養生息,防止商人囤積居奇,對商人征收重稅,貶低商人地位。明清重農抑商政策回歸傳統,不鼓勵商業發展1.原因2.過程(1)直接原因: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等問題;(2)根本原因: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以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征收,鞏固封建統治;3.評價(1)在封建社會初期,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新興地主政權,起了積極作用。(2)明清時期,阻礙新經濟因素的成長,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和發展,成為導致中國落后于世界工業文明潮流的重要原因。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
材料1:周武王滅商后,商朝遺民為維持生計而四處買賣,逐漸發展為固定職業,周人稱其為“商人”,稱其職業為“商業”,沿用至今。殷人“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
——《尚書·酒誥》
材料2:(漢)高祖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之。……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史記》
材料3:宋時每逢科舉考試揭曉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紛紛出動“擇婿車”,爭相選擇新科進士做女婿,是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馮京雖是狀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張邦煒《試論宋代“婚姻不問閥閱”》
材料4:(明)奴富至數百萬,初縉紳皆丑之,而今則樂與為朋矣。縉紳家之女(婚嫁)惟財是計,不問非類。——伍袁萃《林居漫錄》中國古代商人的變化先秦:商人出現,但官府控制為主導,地位不高。秦漢:商人社會地位低下,生活方式限制大。宋:商品經濟繁盛,商人地位提升。明清:輕商思想淡化,財富成為身份象征。(二)商業貿易的發展——中國重農抑商①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強調耕戰,加強中央集權②漢朝:重農抑商政策發展——有效避免因商人非法牟利對恢復社會經濟造成的阻礙③唐朝中期之后至宋代: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社會經濟發展④明清:固守重農抑商政策,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逐漸落后于西方1、我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的發展:2、我國古代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原因:①以農為本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基礎,農業直接關系到國家興衰和人民生計;②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鞏固封建統治;③農業的發展與穩定,有利于封建國家賦役的征收;④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危機封建統治。⑤富商大賈操縱市場物價,不利于社會穩定。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二)古代中國的商業貿易發展時間表現商朝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到兩宋元明清①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商人;②商業貿易遍及商朝統治區域和周邊地區;③官府和貴族掌握商業①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出現私商);
②重農抑商政策貨幣、車軌、度量衡的統一,促進了全國的商品流通城市坊市分區制度逐步瓦解,商業進一步繁榮,重農抑商政策松動(北宋出現夜市,曉市、草市、瓦子)①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②形成全國范圍的商業貿易網絡;③地域性商人群體——商幫興盛工商食官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三)古代世界的商業貿易發展1.古埃及:金字塔壁畫上有了人們在市場上交換產品的場景;對外貿易控制在國家手中;國王經常派商隊到國外從事貿易活動古埃及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船隊從蓬特經由紅海返航的情景
古埃及第五王朝烏那斯王的葬祭廟和第五王悌伊墓的墻上,描繪了市場上的農業和手工業產品的交換
古埃及墓葬壁畫中物物交換的場景2.古希臘:形成若干個商業貿易中心;海外貿易十分活躍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三)古代世界的商業貿易發展3.古羅馬:征服地中海周圍地區后,商貿逐漸繁榮,海外貿易航線四通八達2世紀的演說家阿里斯提德對羅馬城作為商品匯聚地的描繪:
所有的貨物,所有現存的和曾經存在的東西,貿易、航海、農業、金屬加工,任何曾經創造出來或者生長出來的東西,都在這里匯合。這里看不到的東西,肯定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晏紹祥《世界上古史》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三)古代世界的商業貿易發展4.拜占庭帝國:一度壟斷了中國絲綢等東方奢侈品在歐洲市場的貿易洛陽北魏墓地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國阿納斯塔修斯一世時期的金幣,鑄造時間是491-518年。拜占庭帝國金幣在我國出土數量很多。拜占庭帝國出現的中國絲綢6—7世紀的拜占庭帝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三)古代世界的商業貿易發展5.阿拉伯商人:在亞非歐三洲之間從事中介貿易,活動范圍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區域
巴格達城的碼頭,有好幾英里長,那里停泊著幾百艘各式各樣的船只,有戰艦和游艇,有中國大船……市場上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中亞細亞突厥人的地區運來的紅寶石、青金石、織造品和奴隸;從斯堪的納維亞和俄羅斯運來的蜂蜜、黃蠟、毛皮和白奴;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普·希提著,馬堅譯《阿拉伯通史》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古代埃及古代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商人歷史悠久,國家掌控對外貿易多個商貿中心,海外貿易活躍海外貿易航線四通八達一度壟斷東方奢侈品在歐洲的貿易亞非歐三洲中介貿易,活動范圍廣
特征:①各地區商貿活動各具特色,存在明顯的多源性和差異性;
②商貿活動最初只是地方性行為,后擴大到國與國、洲與洲之間。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古代世界的商業貿易發展主要貿易通道
商品種類中國出口商品
運往中國的商品
貿易方式
貿易管理機構
唐宋
清朝絲綢之路絲綢、瓷器、紙張、茶葉等歐洲、中亞等地的奇珍異寶朝貢貿易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方式設市舶司,掌管對外貿易在廣州設置公行,統攬對外貿易事務。1757年在廣州設“廣州十三行”。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特點:①貿易范圍廣:涉及東亞、東南亞、中西亞、北非(直接)、歐洲(間接);②貿易路線海陸兼具;③商品種類豐富:絲綢、茶葉、瓷器(宋以后)等;④政府管理嚴格,設置專門對外貿易機構;⑤朝貢貿易為主,后期限制對外貿易。從西漢至宋代絲路貿易路線的變化?漢以陸路為主唐海陸并舉宋陸路中斷以海路為主海上絲路日益繁榮唐宋以后海上絲綢之路興盛的主要原因?①北方長期戰亂,阻礙路上絲調之路的暢通。②南方經濟的發展(南方紡織業、制瓷業、制茶業等生產的發展,商業的繁榮)③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提高(指南針用于航海等)④政府的開明政策(重農抑商政策松動)“朝貢貿易”①含義:②特點:③目的:④影響:⑤瓦解:通過朝貢與賞賜完成交易,也就是通過兩國官方使節的往返,以禮物贈答進行交換的貿易方式(明清是朝貢貿易發展的頂峰)厚往薄來,倍償其價,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政治上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經濟上求購各種異域珍寶特產,滿足統治者對于奢侈品的需求促進了與周邊國家的交流,擴大了中國的影響;造成政府的財政負擔;東亞逐漸形成了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國力下降;厚往薄來,不顧經濟利益;西方殖民勢力沖擊;◎鄭和下西洋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拜占庭:6世紀中國絲織技術傳入。博物館首場大量中國元明瓷器。敦煌莫高窟:始建于4世紀的佛教寶庫。長安:唐代建有基督教寺院;印度天文歷法知識傳到唐朝。羅馬:1世紀前后,穿中國絲綢成為時尚。13世紀,阿拉伯人用羅盤針導航,并傳到歐洲。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波斯銀盒、非洲象牙。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群神宴》上的青花瓷。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的南宋古船)商業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影響(1)對人類:促進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促進了社會的再生產,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促進了市民文化的興起。(2)對中國:中國通過海、陸兩條對外貿易渠道,引進了國外的優良馬匹、植物新品種、香料、藥材和琉璃等。(3)對世界:中國絲綢之路一度成為西方人財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國的瓷器、茶葉流行于亞、非、歐三洲,豐富了當地人的生活。◎[法]弗朗索瓦·布歇作品◎康熙外銷茶杯一、商業貿易的起源與發展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一)貨幣商周貝殼貨幣公元前15-前9世紀呂底亞金幣公元前7—前6世紀雅典銀幣公元前6—前5世紀1.產生原因:生產力發展;商業規模擴大2.表現:(1)中國早在商朝就用貝等天然物作為貨幣。(2)公元前11世紀,古埃及開始用銅塊和銀塊作為貨幣。(3)公元前8—前7世紀,小亞細亞出現金屬鑄幣。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一)貨幣3.意義:(1)貨幣作為衡量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便利了商品交換和流通,并成為財富的象征。(2)貨幣促使商業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補余缺向逐利增財轉化。◎洛陽唐墓出土東羅馬金幣◎白衣大食倭馬亞帝國金幣拜占庭帝國的金幣屬于實物史料,史料價值高,可用于研究魏晉時期中國與拜占庭帝國及西方國家的商貿往來狀況。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錢多者處前,前少者居后。處前者為君長,在后者為臣仆。君長者豐衍而有余,臣仆者窮竭而不足。——(西晉)魯褒《錢神論》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一)貨幣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明清白銀元寶鈔夏商秦漢唐宋二里頭出土海貝銅鑄幣半兩錢五銖錢開元通寶交子是體現一定經濟關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間的借貸行為,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特殊形式,是債權人貸出貨幣,債務人按期償還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動。(1)含義(2)特點(3)原則償還性;增殖性;流通性。①以流動性為基礎;②以安全性為條件;③以收益性為目標。材料1/2錙優質銀子,公平的利率將被加上。從伊里阿馬塔哈爾手中,伊里伊丁楠借下了銀子。在3月,他將要歸還銀子(和)利息。證人:里皮特辛、阿布瓦喀爾和皮爾胡姆。在泥板上蓋上了他們的印章。日期:11月1日,漢穆臘比第42年。—M.席格瑞斯特《古巴比倫賬目文獻》根據材料一描述古巴比倫人如何簽訂借貸合約。明確借貸雙方;寫明還款時間及本息數目;寫下證人姓名并蓋章;寫明日期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二)信貸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二)信貸1.世界信貸發展信貸廣義的信貸指存款放款的信用活動的總稱。狹義則僅指貸款,貨幣持有者將貨幣資金按一定的利率借給用款人,用款人需要在約定的期限內歸還本息的信用活動。名詞解釋兩河流域出現了經營借貸的商人,神廟、宮廷也從事放貸業務公元前22—前21世紀古代埃及出現了較為完備的借貸合約;借貸行為受到法律保護公元前16—前11世紀古代希臘商業迅速發展,貨幣流通范圍不斷擴大,專門從事貨幣兌換、保管和匯兌的經營行業開始興起,出現了匯票的雛形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海上貿易商人所需的資金不是由他們自己提供,而是完全取決于借貸;如果債權人撤走貸款,所有商船、船主和商人都將不能出海。——德謨斯梯尼《演說詞》2.中國信貸發展實物借貸形式已經比較普遍,并出現了貨幣信貸春秋時期宋代交子、會子等紙幣開始使用,逐漸取代不少匯兌業務清朝除傳統借貸關系外,資本性借貸也有顯著發展,出現了本票性質的莊票唐朝信貸業務由存貸款發展到匯兌,出現“飛錢”明中期后錢鋪等新式金融機構盛行起來◎日升昌記票號匾額◎清光緒莊票,
可在市面流通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二)信貸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三)商業契約分析商業契約孕育有哪些精神?有何作用?材料1:契約文書是進行交易和社會交往的見證和憑證,具有法律功能。人們相信“空口難憑,立字為據”,“白紙黑字,鐵證如山”。在各類契約中,經常出現“恐口(后)無(難)憑”“立契存照(證)”之類的套語。
——王云紅《傳統契約文書與中國人的契約觀念》契約精神:自由、平等、守信精神,證據意識、財產觀念。契約的作用:①有利于維護契約關系雙方的利益②有利于促進商品交換活動的有序進行③有利于促進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④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在經濟活動中交易當事人雙方訂立的有關買賣、抵押、借貸、租賃等事項的文書或條款,有口頭商業契約和文書商業契約,契約實際上就是合同。含義: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前3000年左右,契約廣泛使用。凡轉讓重要財產,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達成書面契約,由書記官登記、備案,以證明財產的所有權前2600年左右,已經使用契約。訂立契約是普遍現象。契約除明確規定當事人雙方在所從事活動中的責、權、利以外,在末尾必須有雙方的蓋章,以及幾位證人的簽名商周時期出現契約。漢朝以后,凡涉及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幾乎都要訂立契約。唐宋以后,契約應用更加廣泛。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三)商業契約二、貨幣、信貸、商業契約(三)商業契約商業對外貿易貨幣信貸契約歐洲\\亞洲\非洲①古希臘、羅馬商貿繁榮古埃及,商業歷史十分悠久古希臘、羅馬海外貿易十分活躍,航線四通八達②拜占庭一度壟斷了東西貿易阿拉伯商人在亞非歐三洲之間從事中介貿易前8、7世紀,小亞細亞出現金屬鑄幣前11世紀,古埃及開始用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交流2025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面試題及答案科技公司
- 運城英語特崗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考試考點攻克方案試題及答案
- 高職單招旅游試題及答案
- 機械工廠測試題及答案
- 跨境電商企業稅務合規的思考試題及答案
- 語文教學教法試題及答案
- 調整護士資格證學習節奏試題及答案
- 燃料電池考試題及答案
- 中醫診斷學第七章八綱辨證課件
- 3 春夜喜雨課件(共16張PPT)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樓板保溫隔聲工程技術規程
- [推選]高墩翻模施工技術PPT課件
- 現代住宅風水全解(含文字及圖解)(課堂PPT)
- 中長期人才隊伍建設戰略規劃
- Q∕GDW 12131-2021 干擾源用戶接入電網電能質量評估技術規范
- 圖解副熱帶高壓
- 美標管壁厚等級表
- 話劇基礎知識ppt課件
- 林海雪原閱讀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