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太平天國政治理想的局限性摘要:中國封建歷史進程中的大大小小的農民戰爭從來都沒有真正停止過,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提出較完善的斗爭綱領并且描摹出社會政治理想圖景的運動,非太平天國莫屬。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的地位通過兩個綱領性文件體現出來,分別是《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政治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理想社會。這是一個以土地問題為中心的革命綱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絕對平均”的空想性和具體實施上的不切實際,又使這一理想成空。而《資政新篇》作為向西方學習的最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性質。這兩項政策在實際推行中都沒有落到實處,發揮其應有效能。本文將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的研究及其政策和綱領的推行,探討其局限性和運動失敗的原因。關鍵詞:農民戰爭、大同社會、循環怪圈、空想性一、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清廷的腐敗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壓迫,使得階級矛盾難以調和,人民尤其是深受苦難的農民階殖民統治者為了盡快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戰爭的圖謀。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用船堅炮利打敗了清政府。戰爭的失敗以及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開辟了通商口岸,割讓了部分土地和權益,并且還有高額的戰爭賠款。這些苦難都加載到了被統治階級身上,使他們生存更加困難,同時,也讓人們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認識得更加清楚。太平天國的源起之地廣西本就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生產能力較為薄弱,生產物資困乏,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負擔層層壓上來的高額稅賦和地租,民不聊生。連年的災旱更是讓這片貧瘠的土地雪上加霜,黎民流離失所,生產生活沒有任何保障,埋藏下起義暴動的火種。可以說,清廷的對外俯首和對內橫征暴斂的作法,各種苛捐雜稅的變本加厲,嚴重激化了封建統治者和農民之間的矛盾。而戰爭的失敗讓人們對這個腐朽軟弱的政府失去了最后的信任和耐心,戰爭的內外部環境逐漸成熟。而此時一批覺醒了的知識分子積極向西方學習較為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如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人洪秀全、馮云山等人創造性的將基督教教義、儒家所宣揚的大同思想和農民階級所期望的平均思想結合起來,創立拜上帝教,將其思想結晶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三本書,講學布道,發展會眾。他們聯合大批反清意識強烈明確的仁人義士,共同傳播“拜上帝教”思想,宣傳“天父天兄”和仁愛平等的思想。這種借鑒西方基督教教義,結合農民的迫切需求,宣傳仁愛與平等的思想的作法,迎合了當時動蕩不安的社會的需要,在失去土地和生活保障的教眾和流民中廣泛傳播,集合了大批教眾,積攢了起義的力量。當時已涌現出許多反抗清廷的民間組織如天地會等,但是它們大都停留在小范圍內,力量較分散,被定義為邪教,沒有廣泛的傳播基礎。而太平天國前期的領導者們顯然更具長遠眼光,他們蓄勢待發,通過基督教教義傳播凝聚人心積攢起義力量,并且積極聯合地方其他對抗清廷的民間組織,形成了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致力于推翻清朝腐敗統治者和腐朽政權,要為受苦受難的普羅大眾謀求基本的生存權益,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富足的社會,這是太平天國起義的初衷和落腳點。二、太平天國的政治理想(一)《天朝田畝制度制度》的誕生及其主要內容金田起義讓太平天國運動一炮打響、應者云集,從此踏上了長達十四年的建立天朝王國統治的征程。在農民起義隊伍逐漸壯大的過程中,領導階層認識到了統一制度和確定理想目標的重要性。于是,在1853年定都天京后,天朝的統治者們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制度》。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教等諸多方面,為農民戰爭的發展規劃了一幅烏托邦式藍圖。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對土地的迫切要求和強烈愿望,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它向世人昭示著一個農民階級政權的政治綱領,是對當時落后的封建統治和制度的宣戰,是當時社會條件下農民階級的努力和創造。在封建社會的生產條件下,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根據農民對土地的基本需求和生存意愿,《天朝田畝制度制度》規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若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產品平均分配,余物歸公”,以便“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理想社會目標的實現。當年明末著名的李自成起義就曾提出過“平均地權”,但是由于政權建立時間太短,并沒有機會去實施。平均地權的思想,對幾千年來的農民階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直接促進運動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的提高。《天朝田畝制度制度》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綱領,歸納其內容主要分為三方面:一是平均分配土地,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先將土地按其產量分出等次,然后遵照“同”的原則按人口多寡進行分配,力求達到人人有田;二是產品分配上,每戶留足口糧,“余則歸國庫”,剩下的生活資料統一收歸國庫所有,由國庫分配,以備戰時之需;三是發展工商業和交通運輸。這些在后來的《資政新篇》里作了詳細規定,這說明天朝的統治者認識到了發展商業和經濟的重要性,認識到了當時資本主義萌芽已經開始在中國扎根。另外,打破封建禮教的偉大嘗試,例如規定“天下多男子,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這一切最終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理想社會。《天朝田畝制度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其中對土地所有權的渴望和平均分配的理念,是中國農民戰爭史上歷次農民武裝斗爭的總結和升華。(二)《資政新篇》的內容及意義《資政新篇》是由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先進治國方案。本著向西方學習的原則,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辦法。比如提出的“立法”思想,號召統一政令、依法治國;向西方學習、推行工業化;提倡同外國自由通商與交流的思想,都是極富創見性的。作為改革性的綱領,它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性質。但是它明顯與之前為農民考慮而提出的天朝田畝制度相悖離,缺乏推行的基礎和農民的擁護,所以它根本就沒有實行。二、太平天國政治理想的破滅及原因分析太平天國運動(1843—1856年)持續時間達十三年之久,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成果最顯著,有自己獨立的綱領和治國方案的先進的農民戰爭。其創立“拜上帝會”,以教會思想傳播統治理念,旨在推翻清朝政府的黑暗統治,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農民政權,是具有歷史進步性的。它擁有明確的斗爭目標,將矛頭指向腐敗軟弱貪婪的清政府及其統治集團。但是,還是以失敗告終,由其內部原因和諸多的外部因素導致的。(一)綱領本身的空想性太平天國能夠建立自己的政權,在與清政府的對抗中屢次告捷,定都天京,之前增加了三倍以上。而通商口岸的開放,帝國主義加速了向中國的鴉片輸出和商品傾銷,廣大勞動人民的災難更加深重,成為中外反動勢力共同壓榨的對象,社會動蕩不安,百姓苦難深重,民不聊生。太平天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同時將斗爭矛頭直指清政府,目的就是要推翻清廷的統治,并展開了大規模的武裝斗爭。農民武裝戰爭的規模日盛,必然引起清廷的恐慌。為了維護已經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的政權,清政府一方面調集征用漢族官員和漢族武裝進行鎮壓,另一方面不惜勾結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對太平天國運動大舉鎮壓。這些武裝力量和軍隊,再加上外國的先進武器的支援,對太平天國造成巨大威脅。2、天國內部政策的失誤而天京變亂以后,太平天國統治集團四分五裂,楊、韋被殺,而石達開被迫出走,力量進一步分散,這次內亂造成力量的極大削弱,斗轉直下的形勢加速了王朝的覆滅。自身內政混亂,對外方面也缺乏明確有效的措施,自視過高的狹隘心理對一切國家和集團都持排斥態度,使它顯得更為孤立,缺乏外援,在戰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揮師北伐將自己整體的軍事力量分散,錯誤的軍事策略其實對軍事實力的削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由于缺乏全局觀念和整體規劃,常常錯失良機,一系列的戰略性失誤,透露出軍事指揮上的謀略不足,軍事儲備和補給跟不上,在實際戰爭過程中處于劣勢。總而言之,內外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誤,注定太平天國最終難以實現所描繪的理想世界,而是走向與之相背離的方向,雖然對清政府的統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并沒有真正幫助備受苦難的農民階級擺脫悲慘的命運,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難逃凋亡的命運。三、太平天國政治理想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這次偉大的由中國近代農民階級為主力軍的反清革命運動,矛頭直指腐敗的清政府,其持續時間之長,影響范圍之大,發展勢頭之迅猛,規劃出較為完整的經濟和政治理想,令世人驚嘆。太平天國運動將中國農民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推向了高潮,對中國近代社會各個領域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思想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天朝田畝制度的提出,第一次明確了解決農民問題,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要實現農民對土地的渴求和溫飽的需求,在農民革命斗爭史上具有光輝意義。太平天國的政治綱領代表了當時廣大農民的理想,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性質,是偉大的農民革命綱領,當時來說是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的。土地作為封建社會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對農民有著致命的誘惑力,也是求得生存的基本需要。平均主義在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斗爭中是最進步和最革命的思想,是一面鮮明的旗幟。它第一次宣告在消滅封建剝削制度以后,要建立一個不容許有任何剝削現象的公有公享的社會制度,表現了農民階級高度的革命徹底性,它沒有任何同地主土地所有制妥協的余地,甚至同作為農民小生產所有者的私有性也表現了某些程度的決裂。列寧曾說:“平均”地產的思想是正當和進步的,它在反對舊的農奴主大土地占有制的斗爭中,是“最革命的思想”,是同農奴制做“最堅決斗爭的旗幟”。順應歷史要求,對地主土地所有制堅決予以否定,必將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并為其發育成熟創造必不可少的客觀條件。對后世運動和革命的影響巨大,太平天國的輝煌業績激勵了革命黨人投身反清革命,促使辛亥革命迅速發動,而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教訓同樣深刻的影響了清末革命黨人的行動,成為他們聯袁倒清,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太平天國運動激起了中國人向西方國家尋求真理和救國良方,一代代的優秀思想家和革命家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等人邁出向西方學習的步伐。四、結論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政治綱領的《天朝田畝制度》在中國近代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啟發和指導作用,其中提出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理想社會。反映了農民的土地要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積極意義。但是不可否認,它的空想性和超前性,平均分配一切土地和財富的方案是空想的、錯誤的。而《資政新篇》作為向西方學習的最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性質,由于缺乏實際推行的基礎,根本就沒有實行。從根本上說,農民階級的狹隘自私保守的劣根性,使之不能代表先進思想和先進的生產力。革命性質和政權性質出現轉折導致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走向失敗。五、參考文獻[1]羅玲玲.太平天國的農民平均主義思想[J].畢節學院學報,2008(06).[2]徐修宜,凌衛.論太平天國運動的兩重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03).[3]楊世英.太平天國失敗原因探討[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3).[4]郭林.太平天國運動與晚清政局關系探析[J].菏澤學院學報,2008(07).[5]樊端成.太平天國經濟政策主張與農民問題[J].天府新論,2008(02).[6]王明前.上帝家庭與太平天國政治[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9).[7]蒙少東.“太平天國”的經濟管理思想與政策考析[J].經濟貿易,2002(09).[8]秦儉紅.農民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作用[J].新視角,2009(01).[9]榮佳.太平天國農業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J],今日南國,2009(0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塑料棒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和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地暖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固定限位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噴霧干燥器吸收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商用洗滌干燥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可生物吸收的鼻和耳包裝產品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反應性稀釋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單模微孔板讀卡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動畫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加州無花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證明自己贍養老人的范文
- 2025年涉密人員保密知識學習考試題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個人形象包裝及設計服務行業競爭狀況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生日宴會祝福快閃演示模板
- 2020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
- 高標準農田設計實施方案(技術標)
- 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云計算白皮書(2024年)解讀
- 電力電子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