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測試

語文

測試范圍:必修下冊、選必修上冊第五課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

材料一:

美食類網絡文藝在生活節奏全面加速的當下廣受歡迎,觀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更青睞它內部呈現出的“慢”的內涵。這種看似矛盾的情境實則是人們對“家”的情感眷戀和精神回歸,體現出一種更具現代性話語特征的“家味”敘事。

主創者在關注食物的同時,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真摯情感,借美食的味道講述情感的韻味。風餐露宿、不辭辛勞的食物供給者與大自然相融,將大自然的原生樣態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他們對著鏡頭開懷大笑,展示自己捕獲的戰利品,每一張笑靨背后都是對現有生活的滿心歡喜。這承載著他們勞有所得的成就感、自我認可的獲得感和為家人提供生活保障的幸福感。《風味人間》通過微觀視角深度詮釋“幸福”的味道。夫妻店和老字號等常常出現在鏡頭里,簡單的食材在店家們手中變為吸引四方來客的美食,他們的“打情罵俏”和彼此揶揄成為另一道風景,這是超越美食本身的默契和信任,也是家和萬事興的真實寫照。

天地精華孕育萬物生長,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百姓。游子們尋覓家鄉美食來懷念家鄉的人與物,相似的味道讓他們實現精神回鄉,鄉愁得到短暫治愈,思念得以片刻緩解。對家鄉味道的懷念與向往還能使散落各地的同鄉人相聚,在陌生的城市空間中獲得家人般的陪伴。食物成為子女與父母、個體與群體、家鄉與異鄉的情感聯結,是最具地域特色和情感屬性的生活符號,并在藝術手法的加持下更具人文氣息。

(摘編自郝靜靜《一句“好好吃飯”,幾多鄉思涌上心頭》)

材料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搭乘短視頻的東風,加速“破圈”,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使得大眾通過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傳統文化之魅力。戲腔成為短視頻平臺的熱門音樂元素、名師講解古詩詞受到用戶熱捧、非遺傳承人入駐短視頻平臺……以往“曲高和寡”的傳統文化,何以能通過短視頻實現“以文化人”,獲得眾多人的青睞?

只有不斷從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新故事,并與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緊密融通,實現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消弭傳統文化與時代的歷史距離、與人民群眾的心理距離,才能真正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短視頻時代煥發出強勁生命力。

傳統文化類短視頻通過故事情節所傳遞的價值觀念,不斷引導當代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定位為“中國式的熱血與浪漫”的某視頻賬號主打“國風+劇情+特效變裝”,通過梳理中國歷史上的英雄形象,在主人公與其所扮演的孫悟空、關羽、趙云等角色之間的聯結中,傳播自強不息、重義輕利、家國情懷等傳統價值觀,在互聯網上獲得了眾多年輕群體的青睞與追捧。正如一位用戶評論道:“希望總要被燃起,給每一個努力的人加油!”

此外,傳統文化類短視頻還具有文化傳播與價值觀傳承的功能,通過對傳統文物的介紹、對古代文明與傳統價值觀的應用,在鏡頭的講述中增進用戶的理解與認同。央視系列短視頻《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五分鐘時間,介紹每一個國寶背后所蘊含的往事。《鷹頂金冠飾》一集,在詼諧幽默的講解中提升了用戶對厚重歷史文化的接受度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傳統價值觀的認同感。傳統文化類短視頻將傳統價值觀寄托于每一則生動的故事里,在這樣的“對話”中拉近了沉淀上千年的文物與年輕觀眾的心理距離,實現傳統文化的“軟著陸”。

以往,傳統媒體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時往往事先設定一個明確的受眾圈子,按照他們的認知和趣味來“派單”。這樣的分眾傳播難以形成更為廣泛的傳播影響力。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其得以傳承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擁有一定規模的受眾群體,而其中的關鍵在于持續收獲新的認同群體。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12億,較2021年12月增長7770萬,占網民整體的94.8%。面對如此豐富的受眾“寶礦”,傳統文化類短視頻正從“分眾”走向“大眾”,頻頻與年輕群體實現“雙向奔赴”。

短視頻的普及,改變了傳統文化的審美主體,呈現出大眾性的特點。傳統文化類短視頻的創圍繞這一特點,打造出具有文化記憶的作品內容,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以耳熟能詳的故事融入大眾化的體驗之中,確保創對傳統文化的編碼與用戶對其的轉碼相一致,從而在最廣大的范圍內引起用戶的共鳴。

在時間層面上,傳統文化類短視頻把過去與現在相連,將過往的經驗與記憶以短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在當下不斷觸動用戶的情緒,引起用戶的回憶,并引導用戶重新關注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被逐漸淡忘的傳統文化。如過年系列短視頻《掛燈籠、貼對聯、備好年貨過大年啦》,展現的是炸蛋酥花生、縫制新衣、制作糖葫蘆和糖畫等過年細節,這些是每個人的兒時經歷,因此視頻產生了現象級的傳播效果,并引起了眾多用戶對傳統文化的熱烈討論。

在社會層面上,傳統文化類短視頻的敘事與傳播當下社會大眾共同經歷相結合,構造出一個具有共同經驗的意義空間,并通過角色、情節等來影響用戶的情緒,拉近用戶與用戶、用戶與視頻之間的心理距離,達到共情效果。某視頻賬號通過國風變裝的形式傳播傳統文化,其視頻內容以“遇到困難—放棄—解決困難—實現變裝”的線條來呈現。在《好彩無借力,何以落九天》一集中,主人公因不想當“沒人看的里子”而放棄敲鼓,后又為傳承舞獅文化而回歸敲鼓,最終實現舞獅變裝。也正是因為主人公堅持做熱愛的事情,使用戶回想起自己過往的經歷,將“我”投射到短視頻的內容之中,從而產生了共情,實現了有效傳播和意義傳達。

(摘編自劉文輝《優秀傳統文化短視頻何以“破圈”傳播》)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快節奏的生活與美食類網絡文藝的“慢”的內涵廣受歡迎之間的情境,實則是人們對“家”的情感眷戀和精神回歸。

B.游子們在異鄉的城市謀生,尋覓與家鄉有關的美食,相似的食物可以讓他們的鄉愁得到短暫治愈。

C.內涵豐富、受人青睞的傳統文化類短視頻,其傳遞的價值觀念,能夠引導當年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D.以往,傳統媒體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時,先預設受眾群體,再制作相關視頻,這種傳播方式的影響力明顯不足。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美食來自勞動者的辛苦,網絡視頻呈現了食材采集過程,勞動者辛苦的背后有著收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B.傳統文化類短視頻要從人民生活中挖掘新故事,結合傳統文化的精髓來制作,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才能煥發生命力。

C.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增長迅速,傳統文化類短視頻正從“大眾”走向“分眾”。

D.傳統文化類短視頻在時間層面上將過去與現在相連,在社會層面上拉近用戶與用戶、用戶與視頻之間的心理距離。

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對家’的情感眷戀和精神回歸”的一項是(3分)()

A.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美食是舌尖上的歷史,美食文化是文化長河中一支波瀾壯闊的生活歡歌。

B.《尋味順德》節目通過真實的視覺和聽覺、營造的味覺和觸覺虛構了一個身臨其境的家鄉場景。

C.美食類網絡文藝是一種將美食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尋找食物中獨有的文化特質和精神內涵的文藝。

D.徽州臭鱖魚是取一斤半左右的鮮魚,凈身抹精鹽,碼進木桶,壓上青石腌制幾天制作而成的。

4.當今時代,如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類短視頻的“破圈”傳播?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4分)

5.某美食博主在異鄉定居,工作之余,在街頭拍攝各地美食的相關視頻,視頻讓觀眾產生深切的情感共鳴。請結合材料一對這一現象加以分析。(4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

信號員

狄更斯

我又往下走,到達了鐵路旁邊,發現這是一個臉色又黑又黃的人,胡子是黑的。眉毛粗濃。他的職責便是守在這兒,一個我所見過的最荒涼、陰沉的地方。這地方不論哪一邊,都是高低不平的、潮濕滴水的石壁,抬頭只能望見一條狹長的天空。向前看,一邊只見到這個大土牢在彎彎曲曲、漫無盡頭地向前延伸,另一邊不遠處有一盞陰暗的紅燈,紅燈那邊是更加陰暗的隧道口,隧道黑咕隆咚的,建筑結實,給人一種粗野、窒息、恐怖的感覺。陽光在這里簡直無路可入,以致空中彌漫著泥土和霉爛的氣味;陰風不時陣陣吹過,使我不寒而栗,仿佛已離開了人間。

他在我們坐定后,立即稍稍向前俯出身子,用輕得跟耳語差不多的聲音開始道:“昨天晚上我把你當作了另一個人。那使我不安。”

“我從沒見過他的臉。他的左手一直遮在臉上,右手揮動著——劇烈地揮動著。這個樣子。”

“看在上帝分上,趕快離開鐵路!”

“一個月夜,”那人道,“我正坐在這兒,聽得一聲喊叫:‘喂!下面聽著!’我一躍而起,那嗓音仿佛喊啞了,喊的是:‘當心!當心!’然后又喊道:‘喂!下面聽著!當心!’我抓起我的燈,把它轉成紅色,朝那人影直奔而去,一邊喊:‘出了什么事?發生了什么?在哪兒?’當時他就站在黑洞洞的隧道外邊。我走近以后,有些納悶,不知他干嗎用衣袖遮著眼睛。我跑到他跟前,伸出了手,想把衣袖拉開,他頓時不見了。”

“我跑進隧道,走了五百來碼,這才站住,把燈舉在頭頂上,但我沒看到他。我趕緊跑出隧道,跑回這兒。我向鐵路兩頭發了電報:‘我接到了警報。有沒有出什么事?’兩頭的答復都是:‘一切正常。’”

仿佛有一只冰冷的手指在我的背脊上緩緩移動,但我強作鎮靜向他說明,這個幻影應該是他的錯覺,有時疾病影響了主管視覺器官的某根神經,便會出現這種現象。

“在那個幻影出現以后不到六個小時,這條鐵路上發生了一起重大車禍,不到十小時,死傷者便被陸續運出隧道,經過了那個幻影站過的地方。”

我答道,不可否認,這是一種令人驚異的巧合,它必然會在他頭腦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重新把手搭在我的胳臂上,用迷茫的眼睛從肩上望望背后,開始說道:“過了六七個月,我已從詫異和震驚中恢復過來,可是一天早晨,天剛蒙蒙亮,我站在門口,望著那盞紅燈,這時我又看到了那個幻影。它只是靠在燈桿上,兩只手遮住了臉。像這個樣子。”

我又一次端詳他的動作。這是哀悼的動作。我在墳地上見到過這種姿勢的石像。

“就在那天,一列火車駛出隧道時,我從靠我這邊的車窗中發現車內亂糟糟的,許多人的頭和手擠在一起,還有什么在揮動。我一看到,立刻向司機發出信號:停車!他馬上關閉機器,緊急剎車,但火車仍從這兒向前滑行了至少一百五十碼。我隨即奔去,還沒到達那兒,便聽到了可怕的尖叫聲和哭喊聲。一個美麗的少女在一節車廂中突然死了,她被抬到這屋里,停在我們中間的這塊地上。”

他又開口道:“一星期前那個幻影又回來了。從那以后,它一再在這兒出現,但斷斷續續,忽隱忽現。在紅燈那兒。”

他盡量裝出迫不及待地拼命喊叫的樣子,重復了一遍以前那個手勢:“看在上帝分上,趕快離開鐵路!”

然后他繼續道:“它在喊我,往往接連幾分鐘之久,顯得十分危急:‘下面聽著!當心!當心!’它站在那兒向我揮手。它使我的小鈴發出聲音……”

“它在警告什么?”他一邊說一邊琢磨,眼睛望著爐火。

“如果我用電報向鐵路兩頭,或者任何一頭,發出危險警報,卻講不出個所以然,我只能自找麻煩,毫無好處。他們會認為我瘋了。事情會這樣:我發電道,‘危險!注意!’他們回電道,‘什么危險?在哪里?’我發電道,‘不知道。但是看在上帝分上,千萬小心!’結果他們把我撤換了事。他們還能怎么辦呢?”

他內心的痛苦是很值得同情的。這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所感受的精神折磨,他要為生命負責,可又不知道怎么盡這責任,這叫他無法忍受。

我看到他這副樣子,我目前應該做的便是安撫他的情緒。因此向他表示,任何人忠實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這就行了,盡管他不理解那些令人困惑的現象,但他理解自己的責任,這至少是值得欣慰的。時已深夜,他的職責所規定的工作需要他更集中注意力,因此我最后決定,打算陪他去找我們所知道的當地最有經驗的醫生,聽聽醫生的意見。他告訴過我,第二天他上班的時間有些變動,下班是在日出后一兩個小時,到日落后不久便上班。我與他約定到時候再去看他。

第二天傍晚天氣很好,我走到山壁邊上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個地點,機械地向下瞧瞧。我無法形容我當時的驚恐心情,因為就在隧道口的附近,我看到一個人用左手的衣袖遮沒了眼睛,拼命在揮動他的右手。

“出了什么事?”我問那些人。

“信號員今天早上被壓死了,先生。”

“他是被車頭撞倒的,先生。在英國沒有人比他更熟悉自己的工作。但不知為什么他沒有退出軌道。”

“我看到他在隧道口,我已來不及剎車,車子卻在向他駛去,我趕緊關閉機器,一邊盡力大聲喊他。”

“你喊什么啦?”

“我說:‘下面聽著!當心!當心!看在上帝分上,趕快離開鐵路!’”

我吃了一驚。

“唉!這是一個可怕的時刻,先生。我不停地喊他。我不敢看,用這條胳臂遮住了眼睛,還用這條胳臂一直揮到最后,但一切都沒有用。”

我不想再談任何一個奇怪的細節了,火車司機發出的警告,不僅與不幸的信號員一再向我復述的那些叫他不安的話完全符合,而且與我——不是他——賦予他所模仿的那個手勢的那些潛在的話(它們只存在于我的心中)完全符合。(有刪改)

狄更斯,英國著名作家,生于1812年。原本家境小康,狄更斯十二歲時,父親負債入獄,狄更斯只得輟學到工廠做工,這段際遇使他對中下階層人民生活的困難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的小說里,常常出現孤苦無依和飽受壓迫的人物形象。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信號員以為“我”是再次出現的“幻影”,因此十分不安,“幻影”出現時會遮住臉,并大喊大叫,還使勁地揮動右手。

B.信號員在“幻影”出現后發電報,但得到的答復是“一切正常”,可當天出現了乘客死傷的事故,可見有人弄虛作假。

C.“我”非常肯定地認為信號員講的“幻影”就是一種錯覺,“幻影”的出現是他自身的疾病影響了他的神經而導致的。

D.小說描寫“幻影”出現三次,導致三次重大事故,最后連信號員也喪失了生命,這表明擁有濃厚的封建迷信思想。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使用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使小說顯得非常真實和親切。

B.“他的左手一直遮在臉上,右手揮動著”,小說多次對“幻影”的這一動作進行描寫。

C.小說以一個普通信號員的悲慘經歷,來揭示當時的社會現實,取得了一波三折的效果。

D.小說中反復出現的預警手勢,就像命運之神的手掌,神秘莫測,顯得離奇,引人深思。

8.小說開頭部分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9.有評論認為,小說通過荒誕(或懸疑)的情節構思來表述主題。請結合小說談談你對這一評論的理解。(6分)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材料一: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成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材料二:

省頻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覽忘倦,每達宵分。非公體國情深,啟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自平吳已后,務在驕奢,不復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國遠圖,但說平生常語,此非貽厥子孫者,爾身猶可以免。”指諸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極臺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后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幾案,事等弦、韋(注),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美于往日,若魚若水,遂爽于當今。遲復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韋、弦:韋,柔軟的皮;弦,弓弦。當年西門豹曾身佩軟皮,董安于佩戴強弓。在這里韋、弦代指有益的規勸。

10.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君當神器之重當:處于B.永保無疆之休休:休息

C.縱情以傲物物:事物D.此非貽厥子孫者厥:相當于“其”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

B.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洽也

C.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洽也

D.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

12.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諫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榮的貞觀之治時期;以其敏銳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漸滋長的貪圖享樂、喜好驕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顏直諫。

B.《諫太宗十思疏》先譬喻論證“積德義”之重要;后數“竭誠”之善,明“傲物”之惡,彰“載舟覆舟”之力,強調“積德義”之必要;再分條列出“十思”之內容。

C.《諫太宗十思疏》以“居安思危”為總繩,以勸諫太宗“十思”為目的;內容如高山流水,勢貫始終;論證環環相連,無懈可擊;通篇駢儷工整,華美流暢。

D.從《太宗答魏征》可見唐太宗從諫如流,這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美政,也證明了魏征奏疏的成功。

13.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8分)

(1)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2)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

14.唐太宗在回答魏征詔書中認為晉朝的何曾“不忠”“罪大”,唐太宗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請根據原文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15-16小題。

千秋歲引·秋景

王安石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①風,庾樓②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注]①楚臺:楚襄王蘭臺。“楚王游于蘭臺,有風颯至,王乃披襟以當之曰:‘快哉此風!’”②庾樓:庾亮南樓。“晉庾亮在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樓,據胡床詠謔。”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孤城畫角”一句,雖為孤城,但畫角聲高亢,以極凝練的筆墨描繪了自然的秋聲。

B.“楚臺風”“庚樓月”兩句用典,這里以清風明月指昔日游賞之快。

C.“燕東歸,雁南飛”,自然激起了詞人久客異鄉、身不由己的思緒,于是很自然地過度到下面兩句的憶舊。

D.下片即景抒懷,說的是:被名韁利鎖、世情俗態縛住了手腳,耽擱了自己的生活。

16.李攀龍評此詞“洵一幅秋光圖,最堪把玩”,請你賞析這幅秋光圖的妙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中“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選才納言觀點與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

(2)《諫逐客書》中,李斯用河海的例子證明有容乃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擔當著國家興盛的重責,應當以《十二章》中曾子所說的“,”自勉。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題。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其涉及的內容和思想可謂①。《紅樓夢》創造出了長篇小說的網狀式結構,將紛繁復雜的人物和事件整體推進,小說②,環環相扣而自然,事事相因而無閑筆。全書有一條圍繞著寶玉的愛情和婚姻的線索,還有一條以鳳姐為主的家族線索,另有一條以賈雨村、劉姥姥為主的社會線索,這三條線索相互交融。《紅樓夢》像崇山峻嶺,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奇觀,這樣的奇觀總能③。

《紅樓夢》有對生命的思考,有對命運的叩問,這種思考和叩問帶有憂郁的色調,像一首瑰麗的精神史詩而令人陶醉。《紅樓夢》中寶玉、黛玉的對人生感悟和追求,不是表現為對傳統仕途經濟的超越,而且表現為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問。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述效果。(4分)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題。

“過午不食”的做法很健康、能減肥,在很多人的觀念中,這無疑是正確的。其實,①,更不適合普通人,一日三餐的模式是人類在不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符合人類的正常生理需求。胃部食物需要4~6個小時排空一次,一日三餐,②,又能保證營養物質對身體各個器官的供應。“過午不食”的進餐方式會使胃部長時間處于空虛狀態,而胃酸卻在持續分泌,并且在夜間分泌量達到高峰,如果胃里沒有食物中和胃酸就可能刺激胃腸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出現胃灼熱、胃部疼痛等癥狀。

采用“過午不食”進餐方式的修行者,一般過著早睡早起、清心寡欲的生活,“過午不食”本身也是他們的一種修行。所以從營養的角度來講,不推薦“過午不食”這種做法。③,就會造成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長期下去可能出現低血糖、頭暈、抵抗力下降、肌肉減少等癥狀,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健康科學的做法是過午少食,將大部分的能量和營養攝入放在早餐和午餐,而且晚餐要少吃,早吃并且要清淡。

21.文中畫線處用了頓號,其中頓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過午不食”的做法很健康、能減肥B.導致胃炎、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

C.出現胃灼熱、胃部疼痛等癥狀D.一般過著早睡早起、清心寡欲的生活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根據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60分)

在大自然漫長進化過程中,很多生物為了能更好地生存,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比如松樹使其葉子變得尖細,表面有蠟質層,以此對抗嚴寒,求得自保;根瘤菌,通過“固氮”,滿足豆科植物的生長需要,豆科植物則為根瘤菌供給碳水化合物,兩者互利共生。

以上材料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請綜合提煉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豐城市第九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測試

語文參考解析

1.B“相似的食物”錯誤,原文是“相似的味道”。

2.C“傳統文化類短視頻正從‘大眾’走向“分眾”錯誤,原文是“傳統文化類短視頻正從“分眾’走向‘大眾”。

3.BA.是講中華文明與美食文化,不適合做論據。C.是對“美食類網絡文藝”的定義。D.重點講臭鱖魚的腌制方法,不適合做論據。

4.①不斷從人民的生活中挖掘新故事,與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緊密融通,消弭傳統文化與時代的歷史距離、與人民群眾的心理距離。

②創要打造出具有文化記憶的作品內容,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以耳熟能詳的故事融入大眾化的體驗之中,最廣大范圍地吸引用戶。

5.①美食類視頻讓在他鄉生活且懷念和向往家鄉味道的游子們的鄉愁得到短暫治愈,思念得以片刻緩解。

②美食類視頻背后的真摯情感及其講述情感的韻味,也是一道風景,吸引著觀眾。

6.AB.“可見有人弄虛作假”于文無據。從文中內容無法推論出“有人弄虛作假”的結論。C.“‘我’非常肯定地認為信號員講的‘幻影’就是一種錯覺”說法絕對,原文是“但我強作鎮靜向他說明,這個幻影應該是他的錯覺,有時疾病影響了主管視覺器官的某根神經,便會出現這種現象”。“強作鎮靜”表明“我”也對信號員講的“幻影”有所畏懼,內心認為這個“幻影”也許是某種神秘力量。D.“這表明擁有濃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分析不當,這是通過荒誕的情節構思來表情達意。

7.C“取得了一波三折的效果”分析不當,應是取得了以小見大的效果。

8.①烘托了人物心情。開頭的環境描寫突出了荒涼、陰沉的特點,揭示了信號員生活在遠離城市的偏僻荒郊,其生存環境“仿佛已離開了人間”,他感到壓抑窒息。②推動了情節發展。信號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他不斷地產生幻覺,連續地出現巧合事件。③揭示了小說主題。信號員身處惡劣的工作環境,暗示了他的悲劇命運,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9.①小說所描寫的信號員三次看到幻影后出現三次重大事故的巧合,使情節具有荒誕(或懸疑)的特點,小說通過巧合事件來揭示當時社會個體難以掌控自身命運的現實。②小說所描寫的三處巧合,分別是在隧道中、火車上、鐵軌上,表明信號員的工作環境處處充滿危險,表述了對社會底層人民的悲嘆和同情。

10.DA.當:主持,掌握。句意:國君掌握帝位的重權。B.休:喜慶,福祿。句意:永保永無止境的喜慶。C.物:人。句意:放縱自己的性情來傲視別人。

11.A“為”的賓語是“人臣”,所以在“臣”后斷開,排除BD;“進思盡忠”和“退思補過”結構一致,“將順其美”和“匡救其惡”結構一致,應分別斷開,排除C。

12.C“通篇駢儷工整,華美流暢”錯誤,應該是駢散結合,并非全是“駢儷工整”。

13.(1)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人們最終只求茍且免于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氣。

(2)到了何曾的孫子何綏為官時,果然被濫施酷刑的司馬越所殺。以前的史書稱贊何曾有先見之明。

(1)“雖”,即使;“董”,督責;“懷仁”,懷念國君的仁德;“貌”,表面上。

(2)“為……所”,被動句;“戮”,殺;“美”,稱贊;“以為”,認為。

14.太宗認為作為人臣,看到國家的弊病,應該當面直言皇帝的過失,以有利于朝局;而不應該上朝不說,退朝亂說:這樣的臣子不能為國家清除隱患,是嚴重失職。

參考譯文: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使國家穩定,一定要積聚它的民心。源頭不深卻希望河水流得遠長,根不穩固卻要求樹木長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卻想國家安定,臣雖然愚笨,(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像陛下這樣)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帝位的重權,處在天地間最高的地位,(應該)推崇皇權的高峻,永保永無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這就像砍伐樹木的根卻要求樹木茂盛,阻塞水的源頭卻希望水流得長遠一樣啊!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無不是在深深的憂慮中就治道顯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而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奪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難了嗎?當初創業時,能力綽綽有余;現在守衛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憂患當中必須竭盡誠意對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縱自己傲慢地對待一切人;竭盡誠意就能使胡和越這樣敵對國家也能結成一體。傲慢對人就是骨肉親屬也能行同陌路。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人們最終只求茍且免于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氣。怨恨不在有多大,值得尊敬的是人民;人民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統治,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韁繩駕馭飛奔的馬車,這樣可以忽視不理嗎?

作為君主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見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東西,就想到該知足來警惕自己;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謙虛并加強自我約束;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多河流的下游;喜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總括這十思,擴大這九德的修養,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些有智慧的就會施展他們的全部才謀,勇敢的就會竭盡他們的威力,仁愛的就會廣施他們的恩惠,誠信的就會報效他們的忠心,文臣武將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間沒有什么事情(煩心),可以盡享游玩的快樂,可以頤養像松、喬兩位神仙的長壽。(皇上)垂衣拱手(不親自處理政務),不必多說,老百姓就可以被教化,何必勞神苦思,事事過問代替百官的職務呢?勞損聰明的耳目,違背無為而治的方針呢!

太宗答魏征

閱讀了你的多次奏章,感覺到你的態度非常誠懇。你的意見言無不盡,懇切備至。我常常讀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憂國情深,竭誠忠告并曉以大義,又怎能把這些治國良策寫出來,彌補我的不足之處呢。我聽說晉武帝平定東吳之后,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不再關心朝政。司徒何曾退朝后對他的兒子何劭說:“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談論治理國家的宏圖大略,只談論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這不是貽害子孫的事情嗎?只是你還可以免除殺身之禍。”而何曾指著他的那些孫子說:“你們將會死于非命。”到了何曾的孫子何綏為官時,果然被濫施酷刑的司馬越所殺。以前的史書稱贊何曾有先見之明。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說何曾不忠的罪太大了,作為一名朝廷的官員,上朝時當為國家建言獻策以盡忠義的本分,退朝時應當修身以彌補過失。國君有好的政令時要順勢助成,國君有缺失時要糾正補救,這樣才能共同治理好國家。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發覺君主有缺點)應該當面直說和勸誡,討論治國的正道來輔佐時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發表議論,上朝時卻不直言勸諫,還認為自己很明智,這不是很荒謬嗎!站立不穩時不來相扶,要這種人做什么?你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過失。我將把你的奏章放在桌子上,把它當成柔皮和弓弦,經常提醒自己。期望在年底時收到好的效果,把國家治理的更好,不讓“康哉良哉”這樣的歌曲只在堯舜的時代才流行。也讓我們君臣之間魚水相得的關系,更明顯地出現在當今。未能早日回復你的好諍諫,只希望你能夠犯顏直諫而無須隱瞞。我將會虛懷若谷、心平氣和、恭敬地等待你的善言。

15.A“自然的秋聲”理解有誤。“孤城畫角”是以城頭角聲來狀秋聲蕭條。畫角是古代軍中的樂器,其音哀厲清越,高亢動人,詩人筆下常作為悲涼之聲來描寫。屬于人為之聲。

16.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旅舍客館、砧上的搗衣聲、孤城城頭、城頭角聲、燕子東歸,大雁南飛等意象寫出了一幅凄清哀婉、岑寂冷雋的秋光圖,激起了詞人久客異鄉、身不由己的思緒。②視聽結合。開頭三句繪寫秋聲,“寒砧”“畫角”寫出悠遠哀長的秋聲。下兩句寫詞人目之所見,燕子飛往蒼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寫出寥廓的秋景。(答“動靜結合”亦可)③虛實結合。開頭五句為實寫,后三句虛實相生。燕子、大雁等景物引發詞人久客異鄉之感,自然地過渡到后三句的憶舊。清風明月景象宛如昨日,追憶昔日游賞之快。

17.(1)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2)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8.①博大精深②渾然天成③引人入勝

19.①比喻句由本體“《紅樓夢》”、喻體“崇山峻嶺”和比喻詞“像”構成。把《紅樓夢》比作崇山峻嶺,使表述生動形象。②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讓人們認識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吸引人們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和探究《紅樓夢》。

20.示例:《紅樓夢》中寶玉、黛玉對人生的感悟和追求,不但表現為對傳統仕途經濟的超越,而且表現為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問。

21.A并列謂語,頓號改為逗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