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三明市重點中學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三明市重點中學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三明市重點中學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三明市重點中學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三明市重點中學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三明市重點中學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實行公有化的生產資料是:全部役畜、農具(犁、播種機、耙、打谷機、割草機)種子、飼養公有牲畜所必需的飼料……不實行公有化而留歸集體農戶自用的生產資料是:住宅、農戶自有的家畜、家禽和飼養此項禽畜所必需的建筑物?!狈弦陨喜牧险f法的是A.列寧時代實行固定糧食稅制 B.羅斯?!靶抡敝姓{整農業C.斯大林時代建立的集體農莊 D.戰后西方國家加強經濟干預2.“個人主義”強調沖破傳統道德倫理束縛,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但不久社會各界對其評價逐漸走低,到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更是成為“自私自利”的代名詞,反復遭到批判。這一變化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 B.圖強御侮的現實感召C.傳統文化的理性回歸 D.西方文明弊端的顯現3.中國夏商之際的“方國”名稱來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稱呼這些諸侯部落或國家,它們與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構成一種政治聯盟關系,而西周在廣闊的疆域內授土授民,既封且分。這表明A.夏商實現了對方國的直接統治 B.方國與夏商王朝政治關系平等C.分封制增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4.英國著名法學家白芝浩在評價17世紀英國革命時指出:“如果沒有受到宗教理論的推動的話,單單政治原因在當時是不足以激發人們對國王進行這樣一種反抗的?!边@表明A.歐洲天主教成為英國革命的旗幟B.英國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點C.專制王權與議會的矛盾不可調和D.宗教因素是革命發生的必要條件5.胡錦濤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會上說:“雖然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边@里“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敝饕窤.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B.推翻了滿族貴族的專制獨裁統治C.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D.頒布了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6.美國總統麥金萊(W.Mckinley)在1898年年終的國情咨文中擔保:“采取與我國政府的一貫政策相適合的一切手段,維護我們在那一地區(中國)的巨大利益”。與這一擔保一致,美國推出了A.“門戶開放” B.“十四點建議” C.綏靖政策 D.“扶蔣反共”7.明末清初,中國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種高勢能的異質文化的挑戰,這就是傳教士輸入的西學。此時的“西學”,主要是A.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科學成就B.資本主義代議制文獻C.啟蒙運動中的主權在民思想D.歐洲古典主義音樂8.15世紀時梵蒂岡一個圖書管理員說:“過去稀有而索價上百金幣的書籍,現在只要二十金幣,不論古今,罕有人類發明之重要堪與媲美?!边@里說的“發明”是指A.造紙技術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裝訂書籍9.從下面表格信息可以認定的歷史事實是材料出處“開元天寶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人家糧儲,皆及數歲。”《元次山文集·問進士》“是時(指天寶五年)海內富實,米斗之價,錢十三,青、齊間(山東境內)斗才三錢?!薄缎绿茣な池浿尽贰皯浳糸_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充實?!薄抖派倭昙稟.開元年間南方經濟發展迅速B.開元至天寶初農業較為繁盛C.唐中期農業商品化趨勢加強D.安史之亂未對農業造成破壞10.張謇從“通州設紗廠,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的思想出發,于1895年冬開始籌辦大生紗廠,建成投產后精心經營,取得了較好的效益。這反映了A.民族工業發展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B.民族工業在甲午戰后獲得初步發展C.實業救國思潮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D.個人努力程度決定民族工業發展狀況11.清代中期漢口鎮“商賈數千家,會館公所林立”,其街道命名也頗有特色,諸如新安巷、徽州巷、寶慶街、廣東巷、江蘇街等。由此可見A.漢口是各商業城市之首 B.漢口城市布局嚴整有序C.漢口商幫活躍貿易興盛 D.漢口手工業異常發達12.如圖為美國發行的《抗戰建國》郵票。這說明A.三民主義與林肯思想一致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C.美國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 D.國民政府堅持三民主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文明與交往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經歷了開啟、繁榮和萎縮的過程,其中漢唐、宋元和明清三個階段的對外交往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問題:(1)依照示例回答問題。(2)簡要評說漢唐、宋元時期的中外交流對于中國和世界的影響。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今陜西)人。班超年輕時胸懷大志,曾為官家抄書,投筆嘆道:“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公元73年,漢明帝遣竇固等四路討伐北匈奴,于是班超投筆從戎。因戰功卓著,遣使西域。班超帶領隨從“以三十六人橫行諸國,取其君,欲殺則殺,欲禽則禽”,22年時間依次招納了于闐、疏勒等國,平定了西域55個國家,威震遠域。同時遣甘英使大秦(羅馬),到波斯灣而返。公元95年,班超被封為定遠侯。公元100年8月,班超回到洛陽,九月病故,終年七十一歲。班超一生以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正確地執行了漢王朝“斷甸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于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不僅維護了東漢的安全,而且加強了與西域各屬國的聯系,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卓越貢獻。——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班超的歷史功績。(2)根據材料,簡析班超取得功績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中將農業的主要生產資料收歸集體經營的舉措反映了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的內容特征,故C項正確;新經濟政策中農業實行固定糧食稅,并未沒收農民的生產資料,排除A項;羅斯福“新政”中農業改革措施主要是調節農業生產及整理農村信貸和債務,排除B項;戰后西方國家加強經濟干預在農業方面主要是加大政府對農業的補貼,排除D項。故選C。2、B【解析】

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需要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圖強御侮的現實感召下,“個人主義”遭到批判,B正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社會主流思想變化依然是意識領域的,不能作為“個人主義”被批判的主要因素,排除A;新文化運動時期,傳統文化就已經遭受了批判,地位被動搖,C排除;西方文明弊端的顯現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已經顯現,D排除。3、C【解析】

夏商時期中原王朝和地方諸侯方國構成政治聯盟,到西周時期“授土授民、既封且分”建立諸侯國,形成中央與地方的統屬關系,表明分封制增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C項正確;夏商時期中原王朝與方國是政治聯盟,還未實現對地方的直接統治,A項錯誤;夏商王朝是各方國的“共主”,與方國不是平等關系,B項錯誤;材料分析的是中央與地方關系,不僅局限于邊遠地區的開發,D項錯誤。4、B【解析】

由材料“如果沒有受到宗教理論的推動的話,單單政治原因在當時是不足以激發人們對國王進行這樣一種反抗的”可知,宗教與政治相結合共同推動了英國革命的發生,這說明英國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點,故選B;英國在16世紀就已開始宗教改革,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絕對權威,故天主教不可能是英國革命的旗幟,排除A;材料并未說明議會與王權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不可調和,那么英國就不會建立君主立憲制,故排除C;材料重在強調宗教與政治之間的關聯,而不是僅僅強調宗教的作用,排除D。5、A【解析】

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和綱領是三民主義,三民主義體現反封建和政治上的近代化的性質,雖然不是完全的反殖民侵略,但也表明了民族獨立的要求。因此“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故A項正確;這里的民主民族革命是指反帝反封建的綱領,并不是推翻滿族的專制統治、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以及頒布的憲法,B、C和D排除。故選A。6、A【解析】

根據材料“1898年年終的國情咨文中擔?!薄熬S護我們在那一地區(中國)的巨大利益”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為了獲得“巨大利益”,在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各列強開放其“勢力范圍”從而使美國獲得“巨大利益”,故答案為A;B是1918年提出,主要內容是為美國爭奪世界的綱領,不符合題意,排除;綏靖政策是英法美等國想把德日法西斯侵略的目標引向蘇聯,不符合題意,C錯誤;“扶蔣反共”發生在1945年抗日戰爭之后,當時與麥金萊的“擔保”相隔久遠,不能與“擔?!毕嘁恢?,D錯誤。7、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材料提到,明末清初,中國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種高勢能的異質文化的挑戰,這就是傳教士輸入的西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的“西學”,主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科學成就。因此選A。BC都是在鴉片戰爭后傳入中國的,D與題目無關,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西學東漸8、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材料“上百金幣的書籍,現在只要二十金幣”反映出書籍的價格下降,與價格下降有關的是造紙術和印刷術,而15世紀時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對其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故C項正確,排除B項;造紙術于8世紀時傳到歐洲,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键c: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術【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9、B【解析】

依據材料中“開元天寶之中……耒耜亦滿,人家糧儲,皆及數歲”、“(指天寶五年)海內富實”、“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充實”等信息可知開元至天寶初農業較為繁盛,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糧食豐實,沒有體現是南方還是北方;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商品化趨勢加強的信息;D選項錯誤,安史之亂發生于天寶十四年,材料并未體現安史之亂的影響,該表述不符合史實。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0、C【解析】“取得了較好的效益”等字眼意在強調實業救國思潮的確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未涉及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方面的信息,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強調實業救國思潮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而非強調民族工業在甲午戰后獲得初步發展,不符合題意,排除;個人努力程度不能“決定”民族工業發展狀況,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11、C【解析】

漢口是清代興起的工商業市鎮,因為其地理位置重要,“九省通衢”,故商業貿易興盛。漢口有大量的商幫活動,從事區域性長途貿易,故漢口會館林立,街巷命名也多與商幫有關,C正確;題干未對漢口和其它商業城市對比,排除A;題干主旨是關于漢口工商業發達,而非城市布局,B脫離主旨,排除;題干反映的是漢口因交通位置而商業發達,而非手工業發達,排除D。12、C【解析】

依據圖片信息“抗戰建國”并結合抗日戰爭知識可知,美國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給予了中國一定的幫助。C正確;材料未涉及二者的思想,不能證明二者的思想是一致的,A排除;1942年中、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材料未體現,B排除;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堅持的不是三民主義,D排除。故選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①歐洲大秦(或羅馬);②海上絲綢之路(或香料之路);③禁海政策、朝貢貿易和閉關鎖國。(2)漢唐之際形成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東亞文化圈;中國文化在吸收、融會外域文化基礎上更加博大,以強大力度向外輻射,在世界舞臺上展示出獨特魅力。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使宋朝政府獲得了巨額財政收入,也給通商各國文明進程增添了活力。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對外傳播對中外文化交流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對歐洲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窘馕觥?/p>

(1)根據所學可知,漢代絲綢之路聯通歐洲,當時歐洲為羅馬,中國稱之為大秦,因此①歐洲大秦(或羅馬);根據題干中的“非洲東岸”可知,結合宋元時期的對外貿易情況可知,②為海上絲綢之路(或香料之路);③根據題干提示“參照唐代示例”可知,③填寫對外政策,結合所學可知,明清四期實行禁海政策、朝貢貿易和閉關鎖國。(2)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從漢唐時期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以及中國在漢唐時期兼收并蓄,吸收外來文化,形成對外輻射角度評說這一時期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從海上絲綢之路對宋元國力的提升以及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明的影響角度回答其影響,同時結合宋元時期的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