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臺風(校本課程)臺風(校本課程)廈門華僑中學校本課程計劃申報表(鏈接文檔)廈門華僑中學劉東星廈門華僑中學劉東星第一講:臺風概述第二講:臺風的命名第三講:臺風的形成第四講:臺風的結構與天氣第五講:臺風路徑第六講:臺風等級第七講:臺風警報標準第八講:臺風監測與預報第九講:臺風“趣聞”與民間諺語第十講臺風的危害及功過第一節、臺風概述
為什么稱為臺風呢?有人說,過去人們不了解臺風發源于太平洋,認為這種巨大的風暴來自臺灣,所以稱為臺風;也有人認為,臺風侵襲我國廣東省最多,臺風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的。事實上,幾乎世界上位予大洋西岸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無不受熱帶海洋氣旋的影響,只不過不同的地區人們給它的名稱不同罷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帶的稱臺風,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灣以及東太平洋等地區的稱颶風,在印度洋和孟加拉灣的稱熱帶風暴,在澳大利亞的則稱熱帶氣旋。引入:1、為什么稱“熱帶氣旋”
公眾通指的\"臺風\",專業的稱法應為\"熱帶氣旋\"。通指發生在熱帶地區急速旋轉的低壓渦旋。按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2分鐘平均最大風力等級(以蒲氏風級表示)區分為不同的強度。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具有不同的名稱,由弱到強依次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可見,專業術語中的\"臺風\"涵義遠比公眾通指的要窄。我們關注臺風,至少有如下的理由:
1)它與我們的社會關系密切,是全球最為嚴重的幾種自然災害之一(如下表)。
1947~1980年的自然災害(按照嚴重程度排序)
災害種類死亡人數
1、熱帶氣旋,颶風,臺風499000
2、地震450000
3、洪水(除與1關聯的之外)194000
4、龍卷風與雷暴29000
5、雪暴10000
6、火山爆發9000
7、熱浪7000
8、雪崩5000
9、泥石流5000
10、潮汐波(海嘯)5000
2)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生成熱帶氣旋最多的地區,我國是受熱帶氣旋影響最多的國家之一。
3)熱帶氣旋活動對地球和大氣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2、關注臺風的理由第二節臺風的命名
臺風都有個名字,比如十四號臺風“云娜”,現在又是“鲇魚”,臺風是怎么命名的呢?最早開始為臺風命名的是一些歐洲國家,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不過當時的命名比較隨意。
一開始,歐美各國氣象學家喜歡用女人的名字。某年臺風季節,墨西哥灣同時跳出兩個臺風,分別取名為“艾麗絲”和“巴巴拉”,這對“小姊妹”引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結果,反對用女性名給臺風取名的運動風起云涌,直到1979年的賽西爾颶風,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男性名字命名的臺風。
中國最初是給臺風編號的。比如“8807”就是1988年7號臺風。編號命名簡潔、通俗、易記,但同一個臺風,各個國家叫法都不一樣。為了便于交流,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提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方案,決定由這一帶易受臺風影響的14個國家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經批準后循環使用,一共是140個。其中除中國的香港和澳門各提了十個外,中國大陸提供的名字是:龍王、玉兔、風神、杜鵑、海馬、悟空、海燕、海神、電母和海棠。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是從2000年1月l日開始執行的,所以2000年以后的西北太平洋一帶生成的臺風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不過,如果某個臺風犯下滔天大罪,有關成員可以向臺風委員會提出換名申請,把壞名字踢出名單。至今被踢出名單的已有四個,比如2001年給新加坡帶來強風暴雨的“畫眉”和2003年引起廣東、廣西損失慘重的“伊布都”。現在看來,“云娜”下次可能也不會再有出頭的時候了。歷史沿革:1、你知道為什么要給熱帶氣旋命名嗎﹖
因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名字,就不易混淆。據說,首次給臺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借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戲稱他。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熱帶氣旋命名始于1945年,開始也只用女人名,以后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地區啟用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命名表,它們均采用由WMO所屬的臺風委員會成員的14個國家和地區所提供的亞洲名字,新名表有兩個與其他地區熱帶氣旋命名表顯著不同的特點,一,極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花、動物、鳥、樹甚至食品等的名字,有些還是描述性的形容詞,二,名表沒有采用名字的字母順序,而是按提供名字的國家或地區的字母順序。每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十個名字,名表中共有140個臺風的命名(鏈接)臺風的命名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備注英文/中文名字來源DamreyKong-reyNakriKrovanhSarika柬浦寨達維
康妮
娜基莉
科羅旺
莎莉嘉
LongwangYutuFengshenDujuanHaima中國龍王玉兔
風神杜鵑海馬KirogiTorajiKalmaegiMujigaeMeari朝鮮鴻雁桃芝海鷗彩虹米雷Kai-takMan-yiFung-wongChoi-wanMa-on中國香港
啟德萬宜
鳳凰
彩云馬鞍
TembinUsagiKammuriKoppuTokage日本天秤天兔北冕巨爵蝎虎BolavenPabukPhanfoneKetsanaNock-ten老撾布拉萬帕布巴蓬凱薩娜洛坦
ChanchuWutipVongfongParmaMuifa中國澳門珍珠蝴蝶黃蜂芭瑪梅花2、你知道熱帶氣旋的名字也可能“退休”嗎﹖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的循環重復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某些名字有可能從名表中“退休”。原來當某個臺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死傷后,成了公眾知名的臺風,為了防止它與其他臺風同名,便從現行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以后不再使用。
3、熱帶氣旋的新名字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第30屆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我國大陸、香港、澳門分別提出了一批熱帶氣旋的名字,這些名稱從2000年1月1日起生效。這批名稱共有140個(見表)。
中國所提供的熱帶氣旋名字:
龍王(Longwang)、悟空(Wukong)、玉兔(Yutu)、海燕(Haiyan)、風神(Fengshen)、海神(Haishen)、杜鵑(Dujuan)、電母(Dianmu)、海馬(Haima)、海棠(Haitang)。
熱帶氣旋的新名字
中國香港所提供的熱帶氣旋名字:
啟德(Kai-tak)、珊珊(Shanshan)、萬宜(Man-yi)、玲玲(Lingling)、鳳凰(Fung-wong)、欣欣(Yanyan)、彩云(Choi-wan)、婷婷(Tingting)、馬鞍(Ma-on)、榕樹(Banyan)。第三節臺風的形成蝴蝶引起的颶風:
發展成臺風的擾動云團,在臺風形成好幾天以前就可以被發現,所以實際上擾動的初始位置比上面的臺風分布圖所示的位置偏東。如北大西洋上,以前認為發展成臺風的初始擾動大多數產生在大洋的中部,而現在有人根據云圖分析,認為每年有三分之二的臺風的初始擾動起源于非洲大陸。它們沿著東風氣流向西移動,到達北大西洋中部和加勒比海,甚至到達北太平洋東部才發展成臺風。所以有人打了個夸張的比方:非洲大陸上的一只蝴蝶的振翅所產生的氣流擾動,最終造就了美洲的一場颶風。1、熱帶氣旋形成需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廣闊的暖洋面,海水溫度在26.6°C以上,提供熱帶氣旋高溫、高濕的空氣,
2)對流層風速的垂直切變小,有利于熱量聚集,
3)地轉參數f大于一定值(緯度大于5°的地區),有利于形成強大的低壓渦旋,
4)熱帶存在低層擾動,提供持續的質量、動量和水汽輸入。臺風成因講解2、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生成熱帶氣旋最多的海區世界氣象組織(WMO)對1968-1989/1990年資料的統計結果表明:全球每年平均約有83個熱帶氣旋發生。全球的熱帶氣旋源地包括八大海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個半球的5-20度的緯度之間,其中10-20度之間占了65%。在20度以外較高緯度發生的熱帶氣旋只占13%,而且都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西北大西洋這兩個海域。發生在5度以內赤道附近的熱帶氣旋極少。
全年約有三分之二的熱帶氣旋形成于北半球,一半以上發生在北太平洋且大洋西部約為東部的二倍左右,也即:西北太平洋發生的熱帶氣旋數最多。全球約有30%的熱帶氣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而這些熱帶氣旋中約有80%會發展成臺風。這是因為西北太平洋有全球最大最廣闊的洋面,熱帶氣旋有更長時間可以停留其上發展;同時熱帶西北太平洋也是全球大洋最暖的地方,有\"暖池\"(Warmpool)之稱。夏季強烈的東亞夏季風環流在此造成強烈的上升運動,既容易形成熱帶擾動,也有利高溫高濕的水汽從海洋向大氣輸送,為熱帶氣旋生成提供有利條件。……臺風源地3、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氣候概況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形成的熱帶氣旋較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都多,年均約35個。而這些熱帶氣旋中約有80%會發展成臺風。平均每年約有26個熱帶氣旋達到至少熱帶風暴的強度,約占全球熱帶風暴數的31%,為其它任何地區的兩倍以上。
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全年各月都有臺風發生的唯一地區。從5-12月每月的臺風數平均在一個以上。臺風出現的盛期為7-10月,約占全年臺風總數的70%,其中又以8月、9月最多,約占全年臺風總數的40%。
91%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發源于5°N-22°N之間,即:南海到我國臺灣省-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上,包括馬里亞納、加羅林及馬紹爾群島所在海域。
在冬季和春季(11-12月,1-5月),熱帶氣旋主要是在130°E以東的海上轉向北上,以及在16°N以南往西行進入南海中南部,或在越南南方登陸。在過渡季節的6月和10月,除了在125°E以東的海上轉向北上的熱帶氣旋外,西行進入南海的熱帶氣旋路徑要比冬、春季節偏北得多,主要是在15-20°N之間。到了7-9月臺風季節,主要的臺風移動路徑呈現往北、往西偏移的趨勢,且初夏臺風一般向西移動穿過菲律賓,但在夏未和秋季臺風就常轉向西北,最后轉向北或東北。
西北太平洋區域臺風轉向點的平均緯度在24°N附近。此外,西北太平洋約有29%的臺風出現異常路徑,與北大西洋的異常臺風相比,打轉臺風出現的緯度較低,慢速移動臺風次數較少,較低緯度快速移動的臺風次數也較少。
多數情況下,西北太平洋臺風的八級以上大風所覆蓋的半徑僅有100公里左右,臺風中心氣壓非常低,有時中心氣壓值低于920百帕。4、我國每年遭遇熱帶氣旋的概率是多少根據50年資料計算,在一年中熱帶氣旋經過我國海南島東南方海域的次數最多,其次是菲律賓群島東方的海域,而我國沿海各省(市、自治區)中,海南、廣西、廣東省遭遇熱帶氣旋的次數最多,沿東海岸向北,臺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等省(市),遭遇熱帶氣旋的次數依次減少,同時,由沿海向內陸,遭遇熱帶氣旋的次數也是減少的。我國僅青海、甘肅、西藏、新疆四個省(自治區)沒有熱帶氣旋影響。第四節臺風的結構與天氣丈量臺風:你找不到一把尺子來丈量一個臺風,事實上,最小的臺風直徑也有上百公里。臺風范圍通常以其最外圍近圓形的等壓線為準,直徑一般為600-1000多公里,最大的可達2000公里。這足以橫掃相當于整個廣東省的面積。一般說來,太平洋西部的臺風比南海臺風大得多。大多少?總之你別想用你手上抓著的那把尺子來量出來,除非你對著衛星云圖來做這件事情。臺風的結構
臺風的范圍很大,它的直徑常從幾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垂直厚度為十余公里,垂直與水平范圍之比約一比五十。
臺風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為臺風外圍、臺風本體和臺風中心三部分。臺風外圍是螺旋云帶,直徑通常為400-600公里,有時可達800-1000公里;臺風本體是渦旋區,也叫云墻區,它由一些高大的對流云組成,其直徑一般為200公里,有時可達400公里;臺風中心到臺風眼區,其直徑一般為10-60公里,大的超過100公里,小的不到10公里,絕大多數呈園形,也有橢園形或不規則的。臺風在垂直方向上分為流入層、中間層和流出層三部分。從海面到3公里高度為流入層,3-8公里高度左右為中間層,從8公里高度左右到臺風頂是流出層。在流入層,四周的空氣作反時針(在北半球)方向向內流入,愈近中心風速愈大,把大量水汽自臺風外輸入臺風內部;中間層氣流主要是圍繞中心運動,底層流入現象到達云墻區基本停止,爾后氣流環繞眼壁作螺旋式上升運動;中間層上升氣流到達流出層時便向外擴散,流出的空氣一部分與四周空氣混合后下沉到底層,一部分在眼區下沉,組成了臺風的垂直環流區。臺風氣溫愈到中心愈高,氣壓愈到中心愈低。1、熱帶氣旋的氣壓場熱帶氣旋是熱帶地區的低壓渦旋,中心氣壓值很低,通過熱帶氣旋中心作剖面,我們可以看到氣壓曲線呈漏斗狀分布,從熱帶氣旋環流外圍到中心,氣壓先是緩慢下降,接近中心時出現陡然下降,在熱帶氣旋中心達到最低值。在熱帶氣旋區域內,水平氣壓梯度很大,而且越近中心越大,繪在天氣圖上是一圈圈非常密集的等壓線。2、臺風眼自述我叫臺風眼,盡管自己以為此名不雅,但人們,尤其是氣象工作者如此稱之,也就此認了。其實我是臺風范圍內氣壓最低、無云或少云,且靜風或微風,四周為大范圍云墻包圍的核心部分。不要以為我是小小的一個臺風眼,直徑一般有40公里左右,最大可達200公里,最小也有3、4公里。當然這是人們對我長期觀測所得到的,我才不會隱私外露呢。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我是圓型的,然而有時卻以橢圓或不規則的形狀出現。而且隨著臺風的變化,我也被迫無奈地起著變化。人們可能總以為,一個臺風只有一個眼。恕不知由于某種原因,我會呈現雙眼結構,甚至更多。如眼中眼、同心眼等。臺風總是給人類帶來災害,可我卻是好人吶。因為我所到之處,通常是藍天白云、微風拂面,一派人見人愛的好天氣。臺風的眼區和眼壁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達到風暴級以上強度),在深厚云區的中間,往往存在一個直徑為幾十公里,近似圓形的晴空少云區,稱為眼區。在衛星云圖上,眼區表現為密蔽云區中心附近的一個大黑點。眼區外圍的一圈環狀的云區稱為云墻或眼壁。
眼區通常呈圓形,也有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形狀,當熱帶氣旋發展初期,眼區形狀一般不規則,范圍也較大;而熱帶氣旋強烈發展時,眼區范圍縮小呈圓形,并呈軸對稱分布。
眼區基本上是晴空少云區,只在低層有少量層積云。眼區中心的氣壓最低,風速也很小,為微風或靜風。而眼壁附近,風速急劇增大,達到極大值。3、熱帶氣旋的螺旋云帶從熱帶氣旋的云墻到熱帶氣旋的外緣是熱帶氣旋的螺旋云(雨)帶。螺旋云帶的結構也是熱帶氣旋的重要特征之一。熱帶氣旋內的云區分布,是由一條或幾條螺旋云帶旋向中心眼壁的。螺旋云帶中,對流活動旺盛,氣流有顯著的上升運動。4、臺風天氣熱帶氣旋也是影響我國的主要災害性天氣系統之一。在其活動過程中,伴隨有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因此,熱帶氣旋對經過的地區雖有解除伏旱的作用,但也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我國北起遼寧,南至兩廣的沿海一帶,每年都有可能遭受熱帶氣旋的襲擊,其中又以登陸廣東、福建和臺灣三省的熱帶氣旋次數為最多。第五節臺風路徑1、熱帶氣旋的路徑和移速熱帶氣旋的路徑一般受3~5公里高空的氣流的引導,它的移動速度也同高空氣流的流速有關系。據統計,影響我國的熱帶氣旋路徑主要有四類:1)西移路徑,2)西北移路徑,3)轉向路徑,4)特殊路徑(如打轉、蛇行、停滯、突變等等)。西移路徑臺風從菲律賓群島東面向偏西方向移動,經過南海在華南沿海、海南省或越南登陸。西移路徑臺風對華南沿海構成影響。西北路徑臺風從菲律賓群島東面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在臺灣省、福建省一帶登陸;或者從菲律賓東面向西北方向移動,經過琉球群島,在浙江一帶登陸。西北路徑的臺風對華東地區構成影響。轉向路徑臺風從菲律賓以東洋面想西北方向移動,到達我國東部海面或在華東沿海登陸以后,轉向東北方向移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這類路徑的臺風襲擊朝鮮半島或日本。
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平均約20~30公里/小時,轉向時移速較慢,轉向后移速較轉向前要快些。第六節臺風等級根據中國氣象局“關于實施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GBT19201-2006的通知,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六個等級:臺風等級名稱屬性超強臺風(Super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也即16級或以上強臺風(S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級臺風(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級強熱帶風暴(STS)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也即風力10-11級熱帶風暴(TS)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也即風力8-9級熱帶低壓(TD)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也即風力為6-7級第七節臺風警報標準根據編號熱帶氣旋的強度和登陸時間、影響程度分為:發布的信息屬性消息遠離或尚未影響到預報責任區時,根據需要可以發布“消息”,報道編號熱帶氣旋的情況,警報解除時也可用“消息”方式發布警報預計未來48小時內將影響本責任區的沿海地區或登臨時發布警報緊急警報預計未來24小時內將影響本責任區的沿海地區或登臨時發布緊急警報(影響是以沿海開始出現8級風或暴雨為標準。)第八節臺風監測與預報1、熱帶氣旋編報范圍(1).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現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達到8級或8級以上的熱帶氣旋,按照其出現的先后次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云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的報告即應編號。
(2).編號用四個數碼,前兩個表示年份,后兩個表示出現的先后次序。熱帶氣旋編號、定位及警戒區圖:我國的熱帶氣旋編號、定位及警戒區圖,圖中紅、黃、白三色線分別代表的意義為:白線:熱帶氣旋開始編號界線(經度180°以西-經度105°以東之間的赤道以北區域)黃線:臺風登陸前48小時警戒線(開始7次定位界線),(34°N,132°E)-(22°N,132°E)-(15°N,125°E)-(15°N,110°E)紅線:臺風登陸前24小時警戒線,(34°N,127°E)-(22°N,127°E)-(15°N,110°E)我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到赤道以北、東經180°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云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的報告即應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二位表示年份,后二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例如:9801表示1998年發生的第5個風暴級以上的熱帶氣旋。0201表示2002年第1個風暴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3).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2、熱帶氣旋的定位(1).國家氣象中心負責確定已編號的熱帶氣旋的中心位置,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的中心定位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臺自行負責。
(2).標號熱帶氣旋未進入國家氣象中心的警報發布區(即48小時警戒線以東)之前,每天進行00、06、12、18時(世界協調時,下同)四次定位;當進入國家氣象中心的警報發布區后(即48小時警戒線以西),增發03、09、21時三次定位。(3).每次熱帶氣旋登陸前的定位報須在正點后1小時內發出,登陸后可在正點后1.5小時內發出,其中心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氣象臺應在正點后1小時15分鐘內用電話向國家氣象中心報告中心位置意見。
(4).當熱帶氣旋移出編號區或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已減弱到7級或7級以下且無嚴重天氣時,停止編發熱帶氣旋實況和預報。在停編前國家氣象中心應盡量與有關省氣象臺通氣。熱帶氣旋停編后,各級氣象臺站仍須加強監視。
對減弱后仍位于我國島嶼、大陸上的熱帶低壓,國家氣象中心應繼續編發低壓中心位置資料,直至低壓消失。低壓中心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氣象臺應在正點后1小時15分鐘內通過電話向國家氣象中心提供中心位置意見。
(5).國家氣象中心不負責定位的時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臺可根據需要自行定位并通知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有關氣象臺站。
(6).編號熱帶氣旋的登陸地點由該熱帶氣旋登陸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臺在其登陸后1.5小時內通過電話向國家氣象中心會商室值班員提供,并由國家氣象中心協調確定。登陸點至少精確到縣,如可能,盡量明確具體地點和時間。電話線路不通時,登陸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臺應積極采取措施上報。國家氣象中心應及時編發登陸報。
(7).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負責制作并提供熱帶氣旋衛星指導報。每次熱帶氣旋衛星指導報須在正點后45分鐘內發出,發報時次同第2條的規定。
(8).國家氣象中心應及時向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通報熱帶氣旋編號和停編的信息。2、預報:影響臺風移動路徑的因素有很多,在傳統預報工作中,完全依靠人工進行分析,這與預報者的經驗積累有很大關系;而在現代預報工作中,人工分析可以結合數值預報產品,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數值預報,實質就是將前人的工作經驗、理論研究成果等轉化成數學模型,建立起方程(組),將目前實況數據代入方程,通過微機、甚至是大型計算機的運算,模擬出臺風未來的動向。當然,再先進的數值方程都有缺憾,再復雜的數學模型都無法完全替代人的思維,所以預報者的綜合分析仍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第九節臺風“趣聞”與民間諺語臺風加油站:臺風的能量來自于海洋,它所產生的狂風暴雨都是能量的一種釋放,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臺風消耗能量后必須及時補充,才能維持強度,所以臺風要依靠海洋這個加油站。一旦登陸后,沒有了加油站的支持,臺風就會逐漸減弱、消亡。如果登陸后又折返回海面,臺風就會重新加強。因此,由于臺風運動路線的不同,臺風的生命也就有長有短,平均為一周左右,短的只有2-3天,最長的可達到一個月左右。一般冬、春兩季的臺風生命期比較短,夏、秋兩季的臺風生命期比較長。臺風的百米成績:在天氣預報節目中,你會聽到這樣的敘述: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級。是的,你注意到了,我們通常不說臺風中心最大風力。事實上,臺風中心是一個靜風區。臺風的強度是以臺風中心附近地面最大平均風速和臺風中心海平面最低氣壓為依據的。近中心處風速越大,中心氣壓越低,則臺風越強。1958年的第27號臺風是罕見的一次強臺風,中心氣壓為877百帕,近中心最大平均風速達110米/秒。一個普通大學男生的100米跑成績是12秒左右(不要告訴我你那時跑了20秒),而這次臺風的百米成績是大約1秒!
1、臺風蘊涵的巨大能量臺風所蘊涵的巨大能量可以從它所帶來的降水來說明。據研究,平均一個臺風1天可在半徑為665公里的范圍內降水15毫米,即2.1×1016立方厘米,這么多的降水所釋放的潛熱有5.2×1019焦耳/天(6.0×1014瓦特),相當于全球發電總量的200倍!
臺風所蘊涵的巨大能量還可以從它的大風所帶來的風能(動能)來說明。假定一個成熟的臺風在半徑為60公里的范圍內風速平均為40米/秒,維持這樣的大風所需的能量約1.5×1012瓦特,相當于全球發電總量的一半,也是十分驚人的!2、殘忍與怪的臺風百合臺風百合2001年9月6日生成于東海南部海海面上,在海上漫游了9天轉了一個半圈后折向西南方向移動,9月16日午夜在臺灣島東北部的宜蘭附近沿海登陸,從臺北到臺南狂襲臺灣島近50個小時,豪雨和狂風奪走了80多條同胞的生命,20多人失蹤,100多人受傷;交通中斷、電力設施破壞、美麗的家園被毀,變成汪洋澤國;學校停課、股市停盤….,所受災害近百年罕見。到19日凌晨,它終于因能量耗費嚴重,在臺南減弱為低氣壓。可20日凌晨進入南海海面后,能量和水汽得到補充,又死而復生,再次加強為熱帶風暴,并折向偏西方向移動,于上午10點30分左右在廣東省朝陽到惠來之間沿海再次登陸,又給那里的人們帶來嚴重的臺風災害,即日晚上在惠來境內減弱為低氣壓,生命史長達15天之久。
我們說臺風“百合”怪,除了生命史超長外,其一是從生成到消亡,強度四度加強,四度減弱,甚至死而復生。即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熱帶風暴→臺風→強熱帶風→臺風→強熱帶風暴→熱帶風暴→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熱帶低壓→消亡。臺風的這種生命史是非常罕見的;其二是路徑奇特,它在海上轉圈漫游了9天之后,折向西南方向移動登陸臺灣。登陸后沒有迅速西南移進入海峽,反而在島內向南移動,從臺南入海后又折向偏西方向移動,在廣東再次登陸。這樣奇異的臺風路徑,歷史罕見;其三是在島內向南移動的過程中速度極慢,在島內停留的時間長達近50個小時,這在臺灣歷史上是沒有過的。百合路徑圖3、臺風諺語“跑馬云,臺風臨”跑馬云的學名叫\"碎積云\",云高1-2公里,屬低云,是由狀如饅頭的積云破碎而成。跑馬云的特點是碎積云從東南沿海方向飛速移向本地天頂,勢如跑馬。這種云發生在熱帶氣旋的外圍,預兆本地將受到熱帶氣旋的侵襲。臺風諺語‘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強的熱帶氣旋中心的極低氣壓和云墻區的大風,常使海面產生巨大的風浪和涌浪(長浪)。風浪的波長和周期較短,它離開熱帶氣旋大風區后向四周傳播,由于風力減小和能量消耗,浪高逐漸減小,周期變長,形成涌浪。涌浪傳播的速度比臺風移速快2~3倍。因此,中心氣壓在940百帕以下的臺風,在影響我國前2~3天即可在我國東部沿海觀測到涌浪。因此,可根據涌浪的傳播變化,預測臺風的到來。\"無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就是這個意思。臺風諺語’北風冷,臺風循‘熱帶氣旋的路徑常受西北太平洋3-5公里高空副熱帶高壓脊周圍氣流的影響。當北方有較強冷空氣(北風)南下時,副熱帶高壓脊向南向東撤退,臺風常發生轉向,不再影響本地。第十節臺風的危害及功過1、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1)、強風臺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于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2)、暴雨臺風是非常強的降雨系統。一次臺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臺風暴雨強度大,洪水出現頻率高,波及范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
(3)、風暴潮所謂風暴潮,就是當臺風移向陸地時,由于臺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臺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筑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暴潮還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
臺風登陸后,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響,風力大大減弱,中心氣壓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風仍然繞著低氣壓中心吹刮著,來自海洋上高溫高濕的空氣仍然在上升和凝結,不斷制造出雨滴來。如果潮濕空氣遇到大山,迎風坡還會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結,那里的暴雨就更兇猛了。有時候臺風登陸后,“累”得實在動不了,不但風力減小,連低氣壓中心也移動緩慢,甚至老在一個地方停滯徘徊,這樣,暴雨一連幾天幾夜地傾瀉在同一地區,災情就更嚴重了。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全球每年死于熱帶風暴的人數約為2000—3000人。據有關資料,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平均每年因臺風造成的經濟損失為40億美元。我國也是一個臺風災害嚴重的國家。2、熱帶氣旋的危險半圓和安全半圓危險半圓常在熱帶氣旋行進方向的右半邊,而安全半圓則在熱帶氣旋的左半邊。這是因為,熱帶氣旋在北半球是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它的右半邊風向與行進方向一致,左半邊則風向與行進方向相反;這樣一來,風速在熱帶氣旋的右半邊得到加強,而左半邊則減小。所以熱帶氣旋右半邊是危險半圓,而左半邊為安全半圓。3、為什么臺風登陸后強度減弱而暴雨不減?臺風登陸后,仍在沿海地區恣意破壞,撥樹倒屋,吹毀莊稼。一旦深入內陸,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響,風速逐漸減小,強度大大削弱。但這時暴雨傾注,使山洪暴發,沖毀水庫,淹沒田地。那么為什么臺風登陸后強度減弱而暴雨卻不減呢?
臺風是圍繞低氣壓中心猛烈旋轉的熱帶大氣旋渦。當它登陸后,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響,風力便大大減小,中心氣壓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風仍然圍繞著低氣壓中心吹刮著,來自海洋上高溫高濕的空氣仍然在上升和凝結,不斷制造出雨滴來。如果潮濕空氣遇到大山,山的迎風坡還會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結,那里的暴雨就更兇猛了。
有時候,臺風登陸以后,已疲憊不堪,風力減小,中心移動緩慢,甚至老是在一個地方停滯徘徊。這樣,暴雨一連幾天幾夜的傾瀉在同一個地區,暴雨造成的災情就更嚴重了。1975年8月河南省特大的暴雨,就是臺風登陸后的低壓中心一連幾天在那兒停滯所造成的。4、臺風的功與過臺風經常給社會和人類帶來較大災害,常引起建筑物及設施的破壞和倒塌,并造成車輛的顛覆、失控、無法運行,船舶的流失、沉沒,電線桿的折斷、損壞,樹木、農作物的倒伏和落果,臺風帶來的強降雨還會引發山洪暴發等。但它也會給人類帶來一些益處,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提供大量淡水資源。臺風是重要的淡水資源。臺風能給日本、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雨水,占這些地區總降水量的25%。二是起到調溫作用。赤道地區接受日照量最多,氣候炎熱,如果沒有臺風驅散這一地區的熱量,熱帶便會更熱,寒帶也會更冷,而溫帶將會消失。福建省夏季如無臺風,將造成嚴重的干旱,天氣炎熱,有臺風時福建夏季則涼爽。三是保持熱平衡。臺風最大時速達200公里左右,其能量相當于400枚2000噸級的氫彈爆炸時所放出的能量,地球全憑著這個能量保持熱平衡。第十一節臺風的防御措施1、臺風防御指引1、白色臺風信號。圖形符號為,顏色為白色。其含義為:熱帶氣旋48小時內可能影響本地。防御指引:警惕熱帶氣旋對當地的影響。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的報道或通過氣象咨詢電話等氣象信息傳播渠道了解的最新情況,以決定或修改有關計劃。2、綠色臺風信號。圖形符號為,顏色為綠色。其含義為:本地未來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7級(39~61千米/小時);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防御指引:做好防風準備。注意收聽廣播和電視隨播、增播、報道熱帶氣旋的最新消息和有關抗風通知;把門窗、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將露于陽臺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風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內;疏通溝渠。3、黃色臺風信號。圖形符號為,顏色為黃色。其含義為:本地未來12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62~74千米/小時)以上;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62~88千米/小時)。防御指引:進入防風狀態。幼兒園、托兒所停課;關緊門窗;不要在迎風的窗戶旁站立;移走在風口位的家具及貴重物品;危險地帶和危房居民應到避險場所避風;切斷霓虹燈招牌及危險的室外電源;船舶進入避風錨地拋錨避風。其它同綠色臺風信號。4、紅色臺風信號。圖形符號為,顏色為紅色。其含義為:本地受熱帶氣旋影響,未來12小時內平均風力可達10級(89~102千米/小時)以上;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89~117千米/小時)。防御指引:進入緊急防風狀態。居民切勿隨意外出;遠離迎風門窗;確保小童留在家中最不當風的安全地方;當門窗被風損毀時,應待風力沒有威脅時再行安裝;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室內大的集會,立即疏散人員。其他同黃色臺風信號。5、黑色臺風信號。圖形符號為,顏色為黑色。其含義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面備戰演出經紀人考證
- 演出合同的重要條款試題及答案
- 解析2024年演出經紀人資格證的真題試題及答案
- 演出經紀人資格證信息檢索及試題及答案
- 西美實驗藝術考題及答案
- 建省寧德市福鼎一中2024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濃縮卷含解析
- 語文教輔面試題及答案
- 南京中醫藥大學《設計方法與市場策略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石油化工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湖南省十三校高三下學期第四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第7章-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
- 風電混塔安裝技術方案
- 《測繪管理法律與法規》課件-測繪資質管理
- 礦山災害與事故應急預案
- 電力法律法規及案例分析知識講座
- 保險行業職業道德培訓
- 新能源汽車技術(第2版)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玩轉微木工:零基礎木作小件
- 漢字來歷的小故事hzlaili
- 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
-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