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_第1頁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_第2頁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_第3頁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_第4頁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7)報送單位: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撰寫人:劉曉瓊羅樹明張彬2016年12月目錄TOC\o"1-2"\h\z\u一、學院概況 1二、辦學信息 1(一)專業設置 1(二)辦學條件 2(三)招生及在校生情況 6三、學生發展 8(一)在校生發展 8(二)畢業生發展 16四、以教學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 18(一)堅持教學為本,強化日常檢查督導 18(二)堅持能力為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20五、政策保障 24(一)政府重視,投入到位,辦學環境不斷寬松 24(二)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依法治校能力不斷提高 24六、國際合作 25(一)與荷蘭NordwinCollege簽訂協議,國際交流出成效 25(二)茶藝表演走出國門弘揚中華茶文化 26七、服務貢獻 26(一)省市合作共建社科研究基地,服務政府科學決策,引領地方社科事業發展 26(二)鼓勵科技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產業發展取得新成績 27(三)依托培訓基地,發揮師資與技術優勢,社會培訓規模持續擴大 28(四)扶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助力困難群眾致富奔小康 29八、面臨挑戰 30(一)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 31(二)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31(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31(四)進一步做好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 31一、學院概況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地處三蘇故里四川省眉山市,占地面積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2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設施總價值3559余萬元,館藏紙質圖書42萬余冊,校內實驗實訓室134個,校外實訓基地200個。現有師范教育系、農業技術系、商貿旅游系、工程技術系、文化藝術系、中等職業教育部、繼續教育培訓部等7個教學科研單位,23個招生專業,其中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示范建設專業4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現有在崗教職工459人,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學院科研成果豐碩,獲得國家、省級科研立項11項,國家、省、市科研成果7項,國家新型實用技術專利4項。研制雜交水稻新品種7個,推廣3000余萬畝,培育水果新品種2個。已建成省級精品課程與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7門,院級精品課程9門,出版教材38本,發表論文1000余篇。學院面向發展需求,面向技術創新,面向教育改革,根植眉山,輻射全川。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傳承千載詩書城文化為己任,以創建百年“常青藤”學校為愿景,弘揚“求實創新,和諧發展”的校風,踐行“誠信自強,篤學精業”的校訓,為建設規模適度、質量優良、特色鮮明、服務有力的全省一流高等職業學校而不懈奮斗!二、辦學信息(一)專業設置學院對接區域產業發展,不斷優化專業結構,確定了做“強”文化教育專業,做“特”農業類專業,做“優”現代服務類專業,做“實”裝備制造類專業的專業建設與發展思路。2015—2016學院設置專業總數為33個,招生專業為23個。表1學院專業設置情況教學單位招生專業專業建設情況對接眉山重點發展的行業和產業師范教育系初等教育示范建設專業文化立市,打造千載詩書城學前教育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專業農業技術系農業技術與管理示范建設專業打造“東坡味道”千億產業畜牧獸醫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食品工藝與檢測2016年停招園林技術2015年新增專業綠海明珠、百園之市、千湖之城商貿旅游系市場營銷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物流管理2016年停招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專業財務管理示范建設專業會計2015年新增專業電子商務2015年恢復專業工程技術系機電一體化技術示范建設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工業強市,全面實施眉山制造2025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綠海明珠、百園之市、千湖之城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測量與監理文化藝術系英語教育文化立市,打造千載詩書城漢語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服務業廣告設計與制作(二)辦學條件1.占地、建筑面積學院占地面積33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3090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面積64193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8090平方米,生活用房50807平方米。圖1學院建筑面積2.館藏圖書資源學院圖書館建筑面積6314平方米,設有3個書庫,2個閱覽室,現有館藏紙質圖書文獻資源總量42.15萬冊,電子圖書文獻資源17萬冊,中文專業期刊258種,電子期刊3596種。同時設有中國知網(CNKI)外購數據庫,有5個全專輯加15個專題的電子資源,師生可通過遠程訪問方式閱讀。表2圖書資源統計表年份紙質圖書(萬冊)電子圖書(GB)專業期刊(種)總冊數總數中文紙質專業期刊電子專業期刊201540.031122403596201642.1511225835963.閱覽室、機房及教室表3閱覽室、機房及教室情況統計年份閱覽室座位數(個)計算機教室教學用計算機(臺)機房用計算機(臺)多媒體教室(間)一般教室(間)201535093133278142016350105484210114.固定資產及教學、科研設備值2015—2016學年度,學院固定資產總值為26,580.000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為3559.00萬元,學年度新增691萬元,生均教學科研設備值達到5466.13元,生均增量達到1451.01元;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為0.90個。表4固定資產及教學、科研設備情況表年份全校總值(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萬元)當年新增值(萬元)生均教學科研設備值(元/生)201525,559.0002,868.00496.004015.12201626,580.0003559.00691.005466.135.實踐教學條件學院加大了實訓條件的建設和使用力度,134個校內實訓室開出了542個實訓項目。200個實訓基地開出了425個實訓項目,生均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實習時間為6.98天,由于學院優化了校外實訓基地,為了加大對實習的管理力度,提高實習效果,多數專業的學生實習以集中形式開展,導致人均實訓天數明顯少于2015年數據。表5實訓室、實訓基地及項目年份校內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個數開展實訓項目數個數開展實訓項目數20158729010221320161345422004256.辦學經費本年度學校辦學經費總收入11371.96萬元,主要來源依次為中央、省財政和市財政專項投入、市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學校學費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中央、省財政和市財政專項投入5115.11萬元,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1514.16萬元,學校學費收入2255.09萬元,其他收入2487.60萬元)。圖2辦學經費收入本年度學校辦學經費總支出9334.26萬元。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44.44萬元,教學設備采購與維護692.16萬元,教學改革及研究32.5萬元,師資隊伍建設118.33萬元,圖書購置12.6萬元,日常教學196.29萬元,人員經費、學生獎助金及其他支出8240.61萬元。7.師資隊伍學院有教職員工459人,其中專任教師300人,兼職(兼課)教師123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任教師61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專任教師97人,2015年新聘任教授1人,副教授1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不斷提升。2016年,專任教師人均企業實踐時間為11.19天。企業兼職(兼課)教師承擔的專業課課時總數占專業課課時總數的19.95%;企業兼職教師人均財政補貼為9826元。表6學校專任教師職稱結構表年份總人數高級中級初級及以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20153156620.958827.9416151.1120163006120.33903014949.67表7學校專任教師年齡結構年份29歲以下30-3940-4950歲以上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201512439.410132.14815.24213.320168327.6711337.676822.673612表8學校專任教師學歷結構年份總人數博士碩士本科及以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201531510.327624.1323875.56201630020.679732.3320167表9學校專業課教師“雙師”素質結構年份專任教師人數教師雙師素質具備雙師素質教師人數具有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占專業課教師(%)201531510130.16201630013545.00表10學校教師隊伍參加培訓情況統計年份總人數出國進修(人)國家培訓(人)省級培訓(人)院校培訓企業頂崗院校培訓企業頂崗院校培訓企業頂崗20153151-1415161020163002-1751911(三)招生及在校生情況1.普通招生情況2016年學院三年制大專計劃招生2650人,實際錄取2650人,學生報到2307人,報到率87.06%;與三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培養五年制大專學生,招生計劃400人,實際錄取473人,學生報到295人,報到率62.37%;學院五年制轉錄學生106人。學年度招生出現了“雙升一優化”的態勢,專業錄取分數不斷攀升,學生到校報到率不斷攀升,專業分布更加優化。表11新生錄取分數構成年份科類全省錄取投檔線全省二專投檔線平均分學院平均錄取分數錄取最低分錄取最高分2015文科200327.85398.2386470理科180288.77357.53384412016文科190—407.4393470理科180—351.9317443圖3學生報到率表12在校學生人數統計表(普通專科)教學系師范教育系農業技術系商貿旅游系工程技術系文化藝術系學生人數(人)3886616899802144班數(個)7017262714男女生比1:81:1.51:42:11:42.單獨招生情況學院從2014年開始進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單獨招生工作,2016年繼續組織了單獨招生考試,共錄取新生586人,報到人數為516人,報到率為88.05%。表13單獨招生情況年份單獨招生數單獨招生報名數單獨招生參考人數單獨招生錄取數單獨招生報到率20156501923129863488.80%20166002185159058688.05%3.在校生結構及規模在校生總數為7,143人,其中普通專科6184人,五年一貫制專科學生163人,中職在校生796人;來自四川省的學生人數7040人,占在校生比例98.56%;來自四川以外的學生103人,占在校生總數的比例1.44%;來自農村的學生4990人,占學生總數的比例69.85%;在校生民族種類13個,其中漢族學生5656人,占在校生總數的779.18%,少數民族學生1487人,占在校學生總數的20.82%。表13新生生源構成統計表年份區域構成男女生構成民族構成省內省外(人)男生(人)女生(人)漢族(人)其他民族(人)眉山市內(人)眉山市外(人)201519920022546417621875351201618120893752217851908399三、學生發展(一)在校生發展1.規范學生行為,轉變學風聚焦學生,狠抓學風建設。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常抓不懈,從紀律約束、教育引導、習慣養成著手,推進學生行為習慣向“養成”轉化。發揮團日活動和主題班會育人功能,突出學風建設永恒主題,通過討論、辯論、演講、解讀、朗誦、表演等形式把行為規范、紀律規范與職業規范、職業態度結合起來,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推進“三創建”活動,以班級特色、寢室文化、教室文明三項建設為載體,深化文明思想和行為;完善“三聯三查”“三嚴三到位”制度,學生自覺遵守作息規律、按時出勤形成常態,杜絕了遲到、早退、曠課現象,課堂紀律良好,誠信、自強、好學上進、敢于面對現實、勇于突破自我、尊師重教、接受安排、服從管理的良好學風形成。2.搭建活動載體,活動育人。“一社團一特色”,切實做好積極支持和管理指導社團活動的服務工作。為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學院實行社團協會動態管理,以保持社團活力,引導社團健康成長,進一步推動校園社團的全面繁榮與發展。2016年,學院新增2個院級社團,解散1個院級社團,切實加強了對社團的管理。為進一步加強各社團的內部建設,激勵社團人進一步鍛煉自我,學院制定了一系列社團督促管理辦法,以學生社團為載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擴大求知領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華智慧。全院31個學生社團協會爭當先進,2016年各類協會遞交近400份活動策劃書,共舉辦240次活動,平均每天開展一次協會特色活動,活動質量穩步提高,活動新聞稿平均每天一篇上傳學院官網,2016年學院官網學生社團活動欄目累計新聞稿331篇。“一沙龍一講座”,針對于學生心理特點,學院積極開展各類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和職業發展的沙龍活動與主題講座,關愛學生,助力學生的職業發展。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識教育”、“禁毒防艾”“創新創業創效”四大主題,針對每個主題每學期開展一次沙龍活動以及一次主題講座,加強了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了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增長了知識智慧,營造出了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力促進了學院的精神文明建設。2016年度,共舉辦了8次沙龍活動以及8場主題講座,其中,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沙龍活動2次、主題講座2場;安全知識主題沙龍活動2次、主題講座2場;禁毒防艾主題沙龍活動2次、主題講座2場;創新創業主題沙龍活動2次、主題講座2場;“一主題一活動”,為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活力,堅持每月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先后開展了“文明修身從我做起”、“校風建設從我做起”、“我的大學,我的夢”、“愛國.愛校.愛班級”等主題鮮明的團日活動,每月參與人數達5194人次。通過團日活動的開展弘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鍛煉了團干部的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每個同學都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成長。“一學期一團校”為進一步加強我院團學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團學干部的政治覺悟和理論素養,增強團學干部的服務意識、管理意識、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團學干部的管理、組織和協調能力,增強我院團學干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學院于2016年9月舉辦了業余團校第一期培訓班,主題內容包括《光輝歲月-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重溫共青團歷史,放飛青春夢想》《憶往昔一二九愛國之情,行今朝有志者熱血征程》,參與培訓的學生干部代表1200余人,通過業余團校,學生干部們受益匪淺,更加堅定了政治信仰,提高了理論水平,培養了大局觀念,增強了大局意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歷練了組織協調能力,提升了綜合素質。“一文化一藝術”,堅持開展以“東坡文化”為導向的“文化藝術節”活動,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進步、與學院共榮辱的堅定信念,強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和熏陶,全面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學院每年4-6月舉辦為期兩個月的文化藝術節。本屆文化藝術節由“文化、藝術”兩大板塊組成,包含第一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園歌手大賽,書畫、攝影大賽,征文比賽,“5·25”心理健康周,寢室美化大賽,舞蹈風采大賽,第一屆校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等內容,學院各系(部)共計5194人次參與了本次活動。“一年度一賽事”,堅持開展校運會和各類體育賽事。為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優良的體育道德風尚和集體主義精神,實現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目的,學院組織開展了2016“陽光”體育節,包括“迎新杯”乒乓球球賽、第十五屆校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羽毛球比賽、足球聯賽、籃球杯等賽事,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增強了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一信念一志愿”,學院堅持倡導理想信念與志愿服務相結合,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主題,高度重視志愿服務活動工作,對全體師生進行了志愿者行動動員,要求全體學生干部以身作則,率先行動,積極投身于這一行動中,群里群策,響應上級號召,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城市公益志愿者服務,同時借助我們的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的廣泛開展,進一步擴大學院志愿者的影響,廣泛宣傳我院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弘揚社會新風,促進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2016年7月-9月,學院組織“2016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開展期間,各團隊認真組織、積極參與,充分展現出我院青年學子的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品質。全省36個團隊獲評“三下鄉”國家級重點團隊,其中我院彩虹人生實踐服務團、愛心起航小分隊、科技支農幫扶團項目獲評“三下鄉”國家級重點團隊。在全國第九屆竹文化節中,學院有35名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在第八屆中國泡菜博覽會中,學院有52名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通過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志愿精神,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表14志愿者服務情況一覽表志愿服務類型2016暑期三下鄉迎新生志愿服務活動創建文明城市知識宣傳活動第九屆竹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婦女兒童之家志愿服務活動敬老院關愛老人兒童安全知識講座第八屆中國泡菜博覽會次數135111321參與人數3015114035535500523.激勵關愛學生,服務育人認真落實國家獎助學金制度,通過設置學院獎學金、各類個人獎、勤工助學等,實現對學生的激勵與引導。2016年,在校生獲得國家獎學金5人,金額為4萬;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147人、金額為73.5萬;獲得國家助學金2118人、金額為635.4萬;獲得學院一等獎學金53人、金額為3.18萬;獲得學院二等獎學金131人,金額為5.24萬;獲得學院三等獎學金264人,金額為5.28萬。評出三好學生490名、優秀學生干部363名、優秀團員244名、省級優秀畢業生21名,院級優秀畢業生231名,先進班集體12個,先進團支部9個。通過評先選優和獎助學金評選,極大的弘揚了正氣,激發了廣大學生創先爭優的熱情。表15學生獲獎學金情況一覽表獎項類別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院一等獎學金學院二等獎學金學院三等獎學金總人數(人次)5147211853131264總金額(萬元)4.073.5635.43.185.245.284.鼓勵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學習創新創業文件精神,制定行動方案。組織全院教職員工學習《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制定了《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執行方案》,提出“將創新創業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升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打造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組織和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支持創新創業教學,資助創新創業項目,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創新創業俱樂部為抓手,打造學院創新創業基地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展示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成果,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目前有學生創新創業項目63個,落地孵化項目6個,其中2015年參加首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螳螂駕道交通違章舉報平臺”獲得四川賽區銀獎。2016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項目“無人機直銷、維修、行業應用”獲得全國二等獎,項目“Elegant紅酒業有限公司”獲三等獎,參加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大堡小鵪鶉‘公益扶貧’富硒蛋”獲全國二等獎。表16創新創業各級各類大賽獲獎一覽表賽項名稱參與項目等級獲獎日期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螳螂駕道交通違章舉報平臺》四川省銀獎2016年1月中國電信獎學金《眉麗汽車美容》獲獎金5000元2016年7月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巴農中藥雞》四川省“創翼之星”稱號2016年8月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富硒麻羽蛋鵪鶉》四川省“創翼之星”稱號2016年8月2016“挑戰杯”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無人機直銷、維修、行業應用》全國二等獎2016年8月2016“挑戰杯”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Elegant紅酒業有限公司》全國三等獎2016年9月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大堡小鵪鶉“公益扶貧”富硒蛋》全國“銀翼獎”(全國二等獎)2016年9月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巴農中藥雞》四川省銅獎2016年9月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心項目推薦會《基于無人機平臺的二次開發》四川省一等獎2016年11月全國大學生移動應用創新大賽《螳螂駕道》第四賽區十五強2016年11月5.學生獲獎與職業證書情況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2015—2016學年度在校生獲得了各級類競賽獎項,其中獲國家級獎項10人,獲省級獎項40人,獲市級獎項1人。獲取職業技能證書人數3070人次。表17學生獲得的部分獎項情況統計項目名稱獎項級別獲獎日期四川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第三屆“中國夢、職教情”演講比賽一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英語口語技能大賽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筆試一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技能優勢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綜合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故事表演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主題課程設計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故事表演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教玩具制作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主題課程設計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技能優勢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綜合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筆試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教玩具制作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職業院校測繪技能大賽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園林景觀設計技能大賽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園林景觀設計技能大賽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會計技能競賽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導游服務技能大賽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導游服務技能大賽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電子商務技能大賽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高職學生市場營銷技能大賽二等獎省級2016年4月四川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三等獎省級2016年4月眉山市“弘揚雷鋒精神心得征文”二等獎市級2016年7月四川省“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三等獎省級2016年11月表18學生獲職業資格證書情況一覽表獎項類別等級人數發證機構教師資格證無等級1376眉山市東坡區教育局乳品加工高級12農業部人事勞動司食品檢驗工高級34農業部人事勞動司農作物植保員高級10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家畜飼養員高級8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動物疫病防治員高級29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動物檢疫檢驗員高級28農業部人事勞動司獸醫化驗員高級11農業部人事勞動司畜禽產品檢驗工中級30農業部人事勞動司飼料化驗員高級13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公共營養師高級31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景觀設計師中級26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花藝環境設計師中級24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室內裝飾設計員高級29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圖員中級31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車工中級9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數控車工中級49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焊工中級35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維修電工中級68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裝飾美工中級37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汽車維修工中級20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程測量工中級80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室內環境治理員中級23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多媒體制作員中級26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育嬰師中級275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保育員中級554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餐廳服務員中級10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前廳服務員中級10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茶藝師中級57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保險銷售從業人員47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助理會計師初級5四川省財政廳會計從業證73四川省財政廳(二)畢業生發展1.就業率學院2016屆大專畢業生共2133人,2016年9月31日,就業人數2020人,就業率為94.70%。2.專升本2016年學院與樂山師范學院、內江師范學院和西昌學院簽訂了專升本協議,21個專業241名學生報名參加了考試,103名學生被錄取,其中對口樂山師范學院2個專業錄取25人,對口西昌學院12個專業錄取26人,對口內江師范學院6個專業錄取52人。3.月收入情況表192016屆大專畢業生月收入統計表序號專業月薪(元)序號專業月薪(元)1學前教育2200—300012工程測量與監理2400—32002初等教育2000—280013建筑裝飾工程技術2000—28003畜牧獸醫2800—320014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1800—30004農業技術與管理2500—300015機電一體化技術2000—32005園林工程技術2000—240016工程造價2000—25006食品工藝與檢測2000—240017建筑工程技術2000—25007財務管理1500—280018廣告設計與制作2000—25008旅游管理1500—240019多媒體設計與制作2500—28009酒店管理2000—300020漢語1200—200010市場營銷2500—300021英語教育1600—240011物流管理2000—23004.就業結構圖42016屆大專畢業生就業結構分布5.上屆(2015屆)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2016年4月,據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對學院上屆(2015屆)畢業生的調查顯示,畢業生對母校的教學滿意度為90%以上,比全國高職院校高3個百分點。畢業生對教學質量的主觀感受較好,89%的人認為本校的核心課程對現在的工作或學習重要。本校2015屆畢業生的總體知識滿足度為8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總體能力滿足度為88.3%,比全國高職院校高4個百分點,就業與專業相關度為74%,其中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為88.3%,學生對就業現狀的滿意度為6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5.自主創業學院建立眉山市大學生創業聯合會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分會、發明家協會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分會,引導社會資源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開辟了“創業帶動就業”的新模式。截止2016年9月1日,2016屆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0.19%;截止2016年12月31日,2016屆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5.91%。商貿旅游系2015屆畢業生張鑫在頂崗實習期后,開始返鄉創業,正趕上鄉里準備打造電商平臺,銷售廣濟的土特產。張鑫毛遂自薦,鄉里多方考察,最終打造了“連鰲山”品牌,以生態農產品等特色產品為主要網銷產品,創辦了“眉山市新農人水果專業合作社”。通過張鑫辛勤的努力,“連鰲山”品牌逐漸讓越來越多的人知曉,“連鰲山”品牌的農副產品也被張鑫銷售到全國各地。四、以教學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一)堅持教學為本,強化日常檢查督導1.規范教學工作行為,強化日常教學檢查教務處圍繞《關于加強校風建設的八條措施》的要求,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和文件,從教學計劃制定、教案書寫、教學組織、排課等方面從嚴要求,結合院系兩級教學檢查制度,促使整個教師隊伍的作風、教風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2.完善實踐教學條件,扎實推進實踐教學堅持實用、夠用的原則,加大校內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努力實現實踐教學有條件,社會服務有設備。2015—2016學年度,校內實訓室(含實訓基地)總數為134個,學年度增量達到47個。堅持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市場、資產、人才、技術”換基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設了穩定、夠用的校外教學實訓基地200個,學年度增量達到98個。表20校內實踐基地情況統計年度建筑面積(平方米)設備總值(萬元)當年新增設備值(萬元)校內使用(人時)校內實訓室(個)實訓項目(個)201534482.322867.45496.6117168387290201634482.743466.623598.561450696134542表21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情況統計年度校外實訓基地(個)接持學生量(人次)其中接受半年頂崗實習學生數(人)接受應屆畢業生就業(人)201580720211824482016200101111507619按照職業崗位的需要構建了實踐教學體系,各專業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中以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出發點,遵循認知規律,對接工作過程和崗位需求,對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系統設計,序化了能力訓練項目。實驗實訓、集中性實訓、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得以呈現。學院層面完善了《實踐教學工作規范》、《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系部層面完成了實訓指導書的編寫。扎實推進實踐教學。學院把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理論教學圍繞實踐教學轉,實踐教學根據崗位需求干。加大投入,強力推進實驗實訓條件建設,足額保證實踐教學經費,做到實踐教學項目真材、真料,盡力為學生提供真項目、真情境。教師們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推進做中學,學中做,以訓促學,以學導訓,學生實踐能力不斷提升。本年度,學院組織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比賽,成績突出。表222015-2016學年度師生技能大賽獲獎情況序號獲獎項目獎項獲獎人1四川省高職學生會計技能競賽二等獎黃曉雨、楊志雪、何柳、周鵬2四川省高職學生導游服務技能大賽二等獎卿碧、吳凡、謝雨秋3四川省高職學生園林景觀設計技能大賽二等獎李思思、嚴君、周詳林、鄭秋意4四川省高職學生測繪技能大賽三等獎"陳漢陽、伍澤仁5四川省高職學生汽車營銷技能大賽三等獎李凱、郭建林"6四川省高職學生英語口語技能大賽二等獎岳俊、謝丹7四川省高職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大賽一等獎陳諾8四川省高職學生電子商務技能大賽二等獎楊濟銀、楊春、張慶英9四川省高職學生市場營銷技能大賽二等獎宋浩、李丹、曾進、曾慧芝、楊程宇3.加大教學質量督導力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不斷完善院系兩級督導制度。學院督導室負責課堂聽課,研究教學方法,指導教師改進教學工作,編寫督導通報,指導各教學單位督導組的工作開展,提出教育教學改革的建議和意見;各教學單位督導組,組織開展教學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診斷課,針對問題集體研討,又督又教,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堅持聽課與評課制度。學院要求中層以上領導深入教室、實驗室、實訓室聽課,聽課后必須及時與任課教師就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特色創新等進行溝通交流,聽課后要及時向教務處提交聽課評議記錄;堅持專任教師互聽互評制度,專任教師以本專業、相近專業或課程為聽課重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學院督導室專職督導員每周聽課評課達到35學時,專任教師聽課評課次數達到1400學時。建立學生、同行、領導三級評價制度。借助鵬達教務評教系統,每學期末組織全院師生對所有任課教師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內容,與獎勵性績效掛鉤。(二)堅持能力為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1.優化專業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堅持服務地方經濟,對接地方產業,通過“撤消、停辦、恢復、申報”來調整專業布局。2015—2016學年度結合眉山產業發展情況,順應“互聯網+”新經濟形勢,新開設“會計、園林技術”專業,恢復了“電子商務”專業招生,暫停了“園林工程”專業招生,撤銷了“物業管理、動物營養和飼料加工、旅游英語、植物保護、烹飪工藝與營養”五個專業,新申報“食品加工技術、汽車檢測技術與維修技術、文化創意與策劃專業、健身指導與管理”四個專業。要求各專業按照“多方協同、三雙三段、能力遞進”來構建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2015—2016學年度,初等教育構建了“院校協同、雙線貫通、多為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農業技術與管理專業構建了“校社(企)合作,四接四融”人才培養模式;財務管理專業構建了“校企協同、課證融通、德技并重”人才培養模式;機電一體化專業構建了“雙元主體、雙線并行、雙師共育”人才培養模式。在4個專業的帶動下,學院其余19個專業都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優化課程體系,重構課程內容根據典型工作任務,構建課程體系。按照行業企業需求,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為起點,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按照專業方向及工作任務的邏輯關系和生產、工藝的演進規律,堅持立德樹人,構建素質、理論與實踐三大體系。2015—2016學年度,學院開設課程799門,總課時為70357學時。其中A類課14128學時,B類課25204學時,C類31025學時,課證融通課8914學時。實踐課的比例達到62%以上,課證融通課的比例達到13%左右。突出應用主旨,重構教學內容。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各專業以行業標準和職業規范為依據,以職業崗位對素質、知識和能力的需求為重要參考,對接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組織開展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教學內容模塊化組織,教學載體項目化、情境化、案例化,教學實施以行動為導向,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理實一體、知行合一。師范教育系、商貿旅游系對接國考,重構課程內容;農業技術系根據生產季節,調整課程內容;工程技術系和文化藝術系采用項目化、情景式來重組課程內容。推進課程設計。2016年學院開展了課程設計活動,設計分為單元設計和整體設計。單元設計要求每位教師要從設計理念、教學目標、內容安排、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織實施等方面對課程進行全方位的優化設計,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指導思想,教學做合一,注重設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規定時間內收到了專任教師的單元設計185份,并于次日的教師大會上以現場抽簽方式進行了抽簽,被抽中教師進行了現場說課,其成績不僅代表本人,也代表所在教研室和教學單位。課程整體設計以教研室為單位,選擇本專業的核心課程,組織開展職業崗位調研,學習職業標準和職業規范,重新進行課程定位,確定課程教學目標,重構教學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模塊化組織教學內容,制定具體實施進程和課程考核標準與方法,提出教學保障條件,16個教研室主任進行了課程整體設計陳述。開展課程建設。一是推進課程教學標準建設,要求各專業的全部課程納入建設范圍,逐步推進,目前已制定374門課程教學標準,做到教學有標準,考核有依據;二是積極推進課程教材建設,鼓勵校企聯合開發教材,支持項目化教材建設,學年度出版教材8部,專著一部;三是積極推進網絡課程建設,探索線上線下混和式教學,建成1門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8門在線開放課程。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實踐,提升教師雙師素質。2015—2016學年度專任教師年人均企業實踐時間約為13天,雙師素質的比例達到45%,年遞增率約為15%;通過雙向互聘,著力構建專兼隊伍。學院聘任了123名校外兼職兼課教師,馬建英等教師被企業聘為技術顧問。3.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聚焦課堂,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突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在推進改革過程中鼓勵教師結合專業性質、課程特點創新思維,積極探索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學模式改革。學院積極推進教學模式改革,鼓勵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基于項目和任務的驅動式教學模式、基于“問題導向”的翻轉教學模式、基于做中學的教學模式。“田邊教學”、“車間教學”、“工地教學”、“項目教學”、“任務教學”等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不斷涌現,使實際生產項目或工作過程、工作任務有機融合,實踐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學方法改革。以“匯報課、公開課和示范課”為載體,深入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師范教育系和文化藝術系專業開展了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改革;農業技術系開展了基于“問題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基于工作過程任務驅動教學、現場教學等教學改革;商貿旅游系開展了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情景設計等教學改革;機電一體化專業開展了現場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改革;各專業都結合專業特性和課程實際,開展了多種教學方法改革,教學的整體水平和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推進信息化教學。學院加強了信息化硬件投入,學年度同投入資金鼓勵教師制作“微課”和動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抽象、難于理解的知識和技能形象化、生動化,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讓課堂“活”起來,效果良好;組織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化課堂教學、信息化實踐教學培訓,堅持組織信息化教學大賽,以賽促改,鼓勵教師實踐創新。表232015—2016學年度省級信息化教學大賽獲獎情況一覽表序號賽項名稱參賽作品姓名獲獎等級頒獎部門1四川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影視廣告創意——文化元素曹樂、楊文梵、唐華二等獎四川省教育廳2四川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導數的應用——函數的極值和最值張敏、胡小波、陶俊輝二等獎四川省教育廳3四川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全剖視圖成靖文、羅樹明、凃羽嬌三等獎四川省教育廳4四川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紅茶茶藝之美李倩、楊光輝、劉芳二等獎四川省教育廳5四川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詞義和語境的關系趙兵、鐘潔三等獎四川省教育廳五、政策保障(一)政府重視,投入到位,辦學環境不斷寬松眉山市政府一直重視學院的建設與發展,按照《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生均撥款制度加快發展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意見》足額撥付了學院辦學經費,本年度學校辦學經費總收入11371.96萬元,主要來源依次為中央、省財政和市財政專項投入、市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學校學費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中央、省財政和市財政專項投入5115.11萬元,財政經常性補助收入1514.16萬元,學校學費收入2255.09萬元,其他收入2487.60萬元,投入4375萬元支持學院創建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并配套相關政策,全力支持學院改革發展。眉山市政府在人才引進、師資培訓等方面,相關主管部門積極創造條件,增加編制,舉辦專場招聘會,滿足學院引才集智的需要。(二)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依法治校能力不斷提高1.以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初步構建2016年1月5日學院章程被教育廳正式核準發布,通過章程制定,進一步強化了全校師生的法治觀念,強調按章辦事,堅持行為的規范性、合法性。章程制定對學校管理體制作出全面規定,明確了學校管理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學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明確了學校的決策機制。制定完善校內管理規則,規范了學校內設機構的類別和權限。對校內的學術治理體系作出具體規定,保障了學術力量在治學中的主導地位。明確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運行與監督機制,為進一步擴大和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提供了制度支撐。以章程為準繩,健全完善了教育教學、財務、教師、學生、后勤、分配、物資采購、基建、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監督機制,形成了以章程為“基本法”,以專項配套制度為支撐,實施細則為輔助的校內規章制度體,保障學校各項工作都能有章可循、依章辦事、按章追責,為依法治校提供完善的制度依據。2.科學民主的管理模式日臻完善一是出臺加強《校風建設八條措施》,以正校風促管理,狠抓干部職工作風、教師師德師風和學生學風,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了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全院師生員工思想更加統一,作風更加扎實,精力更加集中,工作更加用心,學習更加努力,成績更加突出。二是精兵簡政,重心下移,建立了院系兩級管理模式,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實現全院上下“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同心協力,勁往一處使;同頻共振,步調一致行”。六、國際合作(一)與荷蘭NordwinCollege簽訂協議,國際交流出成效2015年12月8日,NordwinCollege項目部SimonFeersmaHoekstra和DirkOsinga到學院就現代農業技術、食品工藝與檢測專業、畜牧獸醫等專業合作的細節進行了深入探討。2016年6月27日至7月1日,學院副院長張望率代表團前往荷蘭NordwinCollege開展合作項目推進活動,代表團分別到專業教師的家庭養殖場、校內食品工業技能實訓室、科學實驗室、教室、奶牛場、合作工廠等場所進行了實地查看,重點關注了交換學生學習、實習和食宿的條件和安全保障措施。在與NordwinCollege董事會主席進行詳細磋商后,確定了合作的項目、時間、形式以及有關基本費用等框架,簽定了兩校合作的框架協議,標志著兩校的國際合作正式開始實施。(二)茶藝表演走出國門弘揚中華茶文化2015年8月3日-9日,在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茶文化周上,13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郭瀟同學入選中國大學生茶藝團向世界展示了至美的茶文化。2015年10月23日,郭瀟同學作為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大學生茶藝團的團員,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暨中國國際教育展上向中外嘉賓表演了中華茶藝,得到教育部林蕙青副部長的盛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生建學先生向學院授牌“百年世博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基地”。2016年9月13日-18日,14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陳書凡與段雨薇同學受邀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多彩四川·月圓加州”的文化交流活動上進行了表演茶藝,他們精湛的茶藝表演,得到了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師生的高度贊揚,也得到了舉辦方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領導的充分肯定與贊揚。七、服務貢獻(一)省市合作共建社科研究基地,服務政府科學決策,引領地方社科事業發展學院整合院內社科人才資源,與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合作共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眉山分院。借助省社科院科研資源與智力優勢,在省社科院專家教授帶領和指導下,圍繞眉山市委、市政府的發展大局,關注重大問題,關注熱點和難點問題,積極開展推進眉山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通過實際研究鍛煉隊伍,同時,通過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深度、有價值、指導性強、參考性強的政策建議,充分發揮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2015年12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眉山分院成立大會隆重召開,眉山分院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與市州共建的第8個分院,也是唯一一個與地方高校共建的分院。眉山分院成立以來,積極開展與省院的學術交流活動,爭取省院專家的指導。成功舉辦了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研討會,省院專家郭曉鳴、蔣華、胡建中等先后在會上做了專題發言。在省院的指導下,以現實問題為中心,積極有效地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積極爭取到各級各類社科研究課題,課題立項數量增加,質量明顯提升。省級課題立項3項,市級課題立項4項。眉山分院作為四川省社科院與地方高校共建的唯一社科研究機構,以學院社科研究力量為基礎,加大投入,通過聯合攻關課題研究,不斷加強社科隊伍建設,成果不斷涌現,影響力不斷擴大,在眉山市內哲學社會科學界發揮重要作用,積極承接了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的各類評審與指導工作,承接了眉山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工作。(二)鼓勵科技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產業發展取得新成績學院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繼續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本學年度科研立項省級課題11個,市級課題7個,院級課題33個;科研成果獲省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市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為充分發揮學院的資源和技術優勢,提高區域糧食生產的產量、效益與品質,促進產業的優化升級,學院與眉山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委會、東坡區農業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共同研究決定在眉山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開展水稻“兩高一優”生產競賽活動,學院立項《四川盆地中稻畝產噸糧超高產栽培技術攻關研究》院級重大科技攻關課題,組織農業專家,在水稻播種、育苗、移栽、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進行技術攻關,實現了平均畝產1600斤以上。通過宣傳、技術指導等途徑,調動了水稻生產者的積極性,擴大了水稻栽培規模,提高了水稻種植的品質,實現了增產增收,為區域和周邊地區的水稻高產、高效和優質生產起到了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學院與眉山市秀芳葡萄合作社合作舉辦了第五屆葡萄文化節,通過組織農業技術專家上門指導,秀芳葡萄合作社種植戶葡萄種植連續第五年實現增產增收。學院組織果樹專家,深入東坡區盤鰲鄉開展柚子種植技術指導,通過指導柚子產業按照規范化管理,提高了柚子品質,與盤鰲鄉政府聯合組織第二屆“蜜柚品鑒大會”,提升盤鰲鄉蜜柚知名度,為當地農民的增產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贊揚。(三)依托培訓基地,發揮師資與技術優勢,社會培訓規模持續擴大依托學院“四基地”(即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旅游酒店培訓基地、機電技術培訓基地),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各教學單位設備優勢、師資優勢,面向行業、企業積極開展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的社會培訓,培訓規模持續擴大。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積極開展市區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及家長的培訓,先后到東坡區、洪雅縣、丹棱縣、彭山區、青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