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1讀懂古詩——直接間接,找準路徑復習任務掌握讀懂古詩的直接路徑(標題和情語)與間接路徑(作者、注釋和試題)。全國甲卷《畫眉鳥》《畫眉禽》宋代歐陽修/文同七言絕句詠物詩全國乙卷《白下驛餞唐少府》唐代王勃五言律詩送別詩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宋代魏了翁宋詞節令詩新高考Ⅱ卷《送別》唐代李白古風送別詩知識圖要活動一掌握讀懂古詩的直接路徑——標題和情語(一)讀標題,挖信息標題,通常是詩歌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載體,是解讀詩歌的第一把鑰匙。其蘊含的信息有:根據下列標題,挖掘其蘊含的信息。標題蘊含的信息白下驛餞唐少府(1)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2)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3)苦筍(4)贈別鄭煉赴襄陽(5)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6)特別提醒規避讀標題的誤區①《飲中八仙歌》《麗人行》《李憑箜篌引》《病婦吟》,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詩歌的體裁類型。②詞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臺近”“二郎神”“憶王孫”等不能反映詞作的具體內容。③樂府舊題一般只揭示詩歌的題材類型,而不反映詩歌的具體內容,如“出塞”“塞下曲”“關山月”“將進酒”等。(二)抓情語,明主旨詩歌如果有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或句子,就應緊緊抓住,這是理解詩情的一條捷徑。情語多出現在詩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還有詞的下片。有時,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中的“哀”字。當然,詩中所謂的“情語”并不都是詩人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有的詩人會故意用反語(這種情況很少)。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能夠通過抓“情語”進而讀懂詩歌的。類型闡釋示例顯性詞語指可以明顯看出詩歌情感類型的詞語,也叫“情感語”,多為動詞和形容詞,表意功能明顯,大多數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如“愁”“怨”“恨”“憤”“憂”“凄”“悲”“喜”“樂”“悔”“思”“憐”“淚”“閑”“悵”“愴”“孤”“獨”“寂寞”等詞語隱性詞語①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詞語。它們雖然不是詩眼,卻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這種詞語叫“景物語”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點明了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給人以沉郁蒼涼、悲壯壓抑之感②表情態、語氣的虛詞如“但”“卻”“惟”“仍”“又”“只”“徒”“空”“尚”“猶”等詞語。如“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猶”“只”二字,將作者遙望金陵時那種物是人非、無限悵恨的感嘆傳達了出來【例題】請找出下面這首詩后兩句中的顯性詞語和隱性詞語,并分析其表達效果。閨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1)顯性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隱性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悔將少婦對讓夫君長年征戰求取功名的做法的悔恨和自責之情表達了出來。(2)忽將登樓時的興沖沖到因柳色想起丈夫而生傷感的這種情緒變化,傳達得淋漓盡致。活動二掌握讀懂古詩的間接路徑——作者、注釋和試題(一)聯作者,知人世要真正讀懂一首詩歌,必須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經歷、風格流派及其創作的時代背景、目的等。讀詩歌時,必須注意作者的遭遇、境況,注意作者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方面的問題。了解了人與世,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關于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題目會提供相關注釋,有的因為是名家名篇則不再加注,需要考生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二)讀注釋,明暗示【要把注釋當成正文來讀!】詩歌后面如果有注釋,則注釋也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知曉這些信息,會對讀懂詩歌有直接的幫助。注釋作用介紹作者,提供與“此詩作于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暗示作者仕途失意、對現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的深層原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和相關詩句幫助讀懂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鏈接他人評價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或思想內容(三)借試題,巧理解高考古詩鑒賞第1題是選擇題,它對讀懂詩歌的幫助極大,所以要把握好選項特點:①四個選項一般是按照詩句順序對詩歌的逐一解讀;②信息量大,包括內容、情感、語言、手法、主旨等豐富信息;③只有一個錯誤選項,并且大多是在細節上設誤。總之,如同文言文閱讀內容概括分析選擇題一樣,選項有75%的內容是正確的。抓住它們,再加上自己的閱讀理解,讀懂詩歌便已成竹在胸。【例題】(2021·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佛教講經的集會。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①“勸誡”是這首詩的主旨,詩人在尾聯點明該主旨,勸說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氣,要對人生充滿信心;②詩歌的第二句在問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廟,為結尾正式的勸誡做了鋪墊。課時2理解概括思想內容——以意逆志,讀懂悟透復習任務能夠在讀懂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理解、把握詩的詩句含意與內容主旨,并能提煉其哲理啟示。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詞人在下闋發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馬》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表面上是理解詩評,實質上是理解句子含意新高考Ⅱ卷《示兒子》詩人指出“道在六經寧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詩句含意理解全國甲卷《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在陳師道看來,曾鞏是如何處理“仕”與“隱”的關系的?請簡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知識圖要活動一理解句意,篩選信息(一)理解句子含意(2019·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任務。題許道寧畫[注]陳與義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里之勢。D.頸聯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2.詩的尾聯有什么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評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第一問:畫中蘊含著詩意,但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第二問:這幅畫意境深遠,韻致悠長,令人玩味不已。(二)篩選提取信息(2020·江蘇)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蘭陵①跡已陳,為傳謠俗記州民。溝塍半廢田疇薄,廚傳②相仍市井貧。常恐勞人輕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輪。殷勤話此還惆悵,最憶荊溪兩岸春。注①蘭陵:古地名,詩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詔沈康知常州。②廚傳:古代供應過客食宿、車馬的處所。3.如果你是沈康,通過這首送別詩,你會得到關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對常州百姓得到一個優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對常州治理未能盡如人意的惆悵之情;對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許之情;對常州秀美山水的喜愛之情。活動二概括主旨,提煉哲理(一)概括主旨(2022·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任務。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魏了翁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B.在人日這天吹打奏樂,祈盼農桑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C.這首詞以樸實的筆觸描繪當時農村的風俗景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D.詞人以議論入詞,能夠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論隨,全詞并無生硬之感。2.詞人在下闋發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家庭中應存在親厚和睦、諧樂融洽的倫理關系;②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應各守本分,各司其職。(二)提煉哲理(2020·全國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任務。讀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闇猶承誤①,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②,丹青難寫是精神。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這里用來指代典籍,也作“糟魄”。《莊子·天道》:“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從大處著眼,并非是針對某個具體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作。B.歷代高人賢士一世奔忙,建立功業,但無法避免身后湮沒無聞的可能。C.歷史人物在其所處的時代已經難免被誤解,在世俗的傳言中更會失真。D.頸聯的上下兩句反復陳說,表明詩人的觀點,堪稱這首詩的警策之語。2.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第一問:史書是由人編寫的,難以做到絕對客觀,所以歷史記載與歷史真實之間存在差異。第二問:在讀書時必須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從。【鞏固練習】(1)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偶題三首朱熹其一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終日面崔嵬。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②。其二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注①幅巾:古代文士用整幅帛巾束首,稱為幅巾,是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②底處:何處。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首中,“堆”字形象描繪出門外青山草木繁茂,綠紫相間,用詞生動傳神,蘊含喜愛之意。B.第一首中,詩人終日閑游山前,自在之余卻也暗含厭倦讀書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兩首詩抒寫詩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見,著筆雖然不多,卻耐人尋味,能夠引發人們積極的思考。2.平凡的生活現象中往往蘊藏著做人治學的道理,詩人看云而有思,臨水而感懷。請分析兩首詩各自闡述的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后面題目。讀書(其二)法式善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條漸蒼莽。此理木不知,木乃遂其養。我讀古人書,輒作古人想。掩卷了無得,心中時怏怏。忽然古明月,照見天懷朗。前境所造非,后境改觀賞。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八句側重說理,后八句現身說法,由理入情,展現了詩人讀書時的所思所感。B.五、六句描寫樹葉在露水的滋潤下旺盛而繁茂,而青翠的枝條漸漸呈現出蕭條的景象。C.“忽然”用詞精妙,凸顯出詩人在讀書過程中由“怏怏”到開闊明朗的心境變化。D.末尾將“前境”與“后境”對比,揭示讀書或許能使人改變看法、呈現新貌的道理。2.本詩前八句運用比喻托物明理,給人以讀書的啟示,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精衛詞王建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鐵路物流多式聯運中的物流標準化與規范化建設報告
- 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運維系統在2025年智能運維與設備故障快速響應與處理報告
- 農村金融服務創新:2025年農村金融科技創新與金融安全策略報告
- 文化產業金融支持政策在2025年的實施與文化產業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 2025新版吉林省農副產品定購合同9篇
- 現代漢語口語表達練習試題及答案
- 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與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智能試題及答案
- 22025年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試題及答案總結
- 視覺文化與文學表達的試題及答案
- 遼寧省沈陽市2025年高中三年級教學質量監測(一)地理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東莞市長安鎮事業單位招考工作人員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鋼箱梁加工制作及安裝方案
- 鐵路貨物運價規則
- 2024版園林景觀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代理合同3篇
- 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上海六年級英語期末復習卷3
- 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
- 【MOOC】中國稅法:案例·原理·方法-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宜賓學院)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DB32T 4457-2023 養老機構認知障礙照護專區設置與服務規范
- 《汽車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