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_第1頁
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_第2頁
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_第3頁
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_第4頁
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湖南省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擁擠不堪的馬路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遠程信息處理技術公司Inrix分析了這些手機保存的大量出行記錄,認為僅在美國,每年司機浪費在交通上的時間就造成了超過3050億美元的損失,或者說這給每位司機造成了近1500美元的損失。

人們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理由是:由軟件引導的汽車剎車反應更快,能安全地讓更多的汽車以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更加緊密地在一起行駛。同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給駕駛人帶來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自動駕駛汽車的司機可以在汽車行駛時工作或休閑,眼睛不必一直盯著馬路,可以在車上解決更多生活、工作事務,于是花較長時間駕駛到人口較為稀疏的地區不再是件麻煩事。人們也會更愿意在更遙遠、更遼闊的地區建立居民點,就可以減少一些堵塞。

但就像大多數人質疑的,自動駕駛技術是否能有效確保駕駛的安全性?2019年,在羅得島普羅維登斯進行的一次測驗中,無人駕駛班車因為樹葉而感到困惑。事實證明,“在預先設計的路線繪制時,樹上還是光禿禿的。葉子和其他枝葉一旦出現,就會干擾幫助汽車導航的傳感器”。這么看來,安東尼·當斯先生破除交通擁堵“別的方式”亟待解決最大的難點是——確保駕駛安全。

1903年1月12日,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汽車展覽之一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開幕,一個世紀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戴維·萊昂哈特寫道:“在乘坐半自動駕駛汽車的第四天,我準備好躍入未來了?!焙芏嗳说挠^點和戴維·萊昂哈特的一致,無人駕駛汽車引發了人們對新技術會給個體和社會帶來哪些效益的大膽猜測。

但直到今天,自動駕駛汽車仍是一種新鮮事物。在21世紀20年代初,即使最大膽的預測已經實現,真正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公路和街道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也不會超過100萬輛。但在接下來的10年,無人駕駛汽車的數量注定會迅速增長。到2030年,全球的智能汽車、貨車和公共汽車可能達到數千萬輛。它們將與大約20億(誤差不超過幾億)輛由人類駕駛的轎車和貨車一起在道路上行駛。即使在那時,無人駕駛汽車在全球汽車總數中依然只占少數。

但是這場革命將像外科手術般精準,帶著壓倒性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而來。就像賽博朋克小說家威廉·吉布森那句名言說的那樣:“未來已來,只是分布不均。”

我們注意到,變化首先發生在出租車行業。大多數市場分析師認為,工業化國家的所有出租車將于2030年實現自動化。從機場、度假村出發,蜂擁著經過我們最喜歡的市中心,無人駕駛出租車可以成為一代人眼中自動化的代名詞,每年讓數十億名乘客逐漸依賴上無人駕駛的移動性。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到來能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對汽車的看法。如果你只需要點擊和滑動屏幕就能控制計算機化的司機,搭乘機器人出租車出行非常便宜,人們或許會選擇不再擁有汽車。如果我們能一起做出改變,那么在運輸同樣數量的人出行時,未來所需的汽車數量將遠低于當前私家車的數量。

不過,這一線希望可能無法實現。自動化也會讓私家車變得更有用,軟件將極大地減少車主的困難。仔細想想,自動化汽車不僅為你開車,還可以自動停車,自行開到車庫進行加油和維修,支付車輛的保險費(當然是用你的錢)。我們完全有可能將愚蠢的汽車換成智能汽車,繼續四處游走。

長遠看來,我們將目睹兩種世界的混合。到2040年,即使共享的無人駕駛汽車取得主導地位,新車銷售額降低50%(這的確是一個巨大轉變),每年全世界的汽車制造商也會快速地生產大約3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最終一半車輛在中國投入使用,1/4車輛在美國使用,其余分散在歐盟、日本和其他新興市場。盡管汽車制造的業務會縮小,但使用汽車以及貨車、滑板車等車輛的業務仍在拓展。目前全球汽車制造業價值2萬億美元,其僅剩的業務將被歸入“個人交通服務”這一規模更大的市場,預計到21世紀中期每年產值將達到7萬億~10萬億美元,約等于當前整個歐盟的經濟規模。

所以,無人駕駛的革命浪潮一開始是涓涓細流,不久后計算機的“接管”正促使傳統汽車向一種新型交通工具——自動駕駛汽車轉型。我們的汽車已經能夠自動駕駛、剎車和停車,技能水平令人驚訝,但這種半自動化只是將駕駛責任委托給機器的開始。隨著自動駕駛裝置開始投入應用,自動駕駛汽車很快將與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一開始是數千輛、數百萬輛,到21世紀中期將可能達到數十億輛。

或許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當我們熟睡時,自動駕駛汽車將運輸垃圾、巡邏街道,或從事其他無趣、危險和骯臟的日常維護工作。當我們醒來時,它們會送來以往我們需要出門去商店購買的物品。當我們外出時,我們就像魔法師,只要低聲念著“咒語”就能召喚坐騎。

不管怎樣,自動駕駛的精靈已經逃出瓶子,不會輕易回去了。

(摘編自安東尼·湯森《無人駕駛:從想象到現安》,沈瑜譯)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遠程信息處理技術公司Inrix的分析,擁擠不堪的馬路使得每年每位美國司機產生近1500美元的經濟損失。

B.“安東尼·當斯先生破除交通擁堵‘別的方式’”中的“別的方式”,指的是通過自動駕駛汽車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C.計算機促使傳統汽車向自動駕駛汽車轉型,而自動駕駛汽車這種新型交通工具最終將與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

D.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是能夠從想象走到現實的,它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而由人類駕駛的汽車將消失殆盡。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2019年在羅得島普羅維登斯進行的測驗,我們發現幫助汽車導航的傳感器有時會受到規劃外事物的影響。

B.無人駕駛出租車將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對汽車的看法,因為工業化國家的所有出租車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自動化。

C.自動化會讓私家車更有用,人們也許會繼續擁有私家車,那么靠無人駕駛出租車減少汽車數量的希望可能會落空。

D.未來全球汽車制造業經濟規模不容小覷,即使其汽車制造的業務會縮小,但使用車輛的相關業務仍在不斷拓展。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A.自動駕駛汽車搭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確保車輛在繁忙的車流中能游刃有余地應對車輛插隊、變道等各種情況。

B.2023年8月25日上午,江蘇徐州交控集團冠盛公司開展無人駕駛集群道路養護作業,在公路智能施工領域邁出扎實一步。

C.自動駕駛技術要解決數據和地圖問題,地圖需要高清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數據,包括道路的彎度、坡度、高度,數據量非常驚人。

D.預計至2035年自動駕駛汽車全球總銷量將由2025年的23萬輛上升至1180萬輛,而無人駕駛的全自動化汽車將于2030年左右面世。

4.請簡要說明文本中“未來已來,只是分布不均”一句所指的具體內容。

5.采用哪些方法分析自動駕駛汽車的前景?請根據文本概括。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河流

申平

這場大火,其實就是獵人引發的。

獵人在樹下抽煙,突然有獵物跑過。他立即丟掉煙頭,去追趕獵物。當他帶著獵物,心滿意足地回窩棚吃飯睡覺的時候,那個沒被踩滅的煙頭,已經慢慢燃成了一場漫天大火。

半夜,獵人被什么聲音驚醒了。他探頭往外一看,山林已經成為一片火海。他驚慌失措,連槍都沒有來得及帶,胡亂套上衣服就開始逃竄,樣子極為狼狽。

大火急速蔓延,獵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條河。當他撲通一聲跳進那條河里時,才大喘了一口氣。

這條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

河流是從深山老林里流過來的。起初河水只是涓涓細流,但是它一路兼收并蓄,終于成為一股湯湯大水。它川流不息,不舍晝夜,順著山勢左彎右拐,哺育著兩岸的生靈?,F在,大火攜帶著轟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聲響,朝著這條河撲了過來。

望著狂舞亂蹄的火舌,獵人驚恐至極,也悔恨至極。他移動身體,向河的對岸靠攏。這時借著火光和星光,他突然發現河里出現了更為恐怖的一幕。

野獸,野獸!河里到處都是野獸!

啊呀呀,原來野獸也都跳水逃命來了。他在山里打獵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野獸。整個河面上,到處都擁擠著逃命的生靈,黑暗中也分不清都是啥野獸。在他背后,還不斷傳來好像下餃子一般的聲音。

獵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槍,這才想起槍沒有帶出來。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鋒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來,緊緊地握在手里,準備隨時防御或者是進攻。這時他已經看清,在他的周圍,游動著許多平日難覓蹤跡的獵物,它們近在咫尺,只要他揮刀刺出就是……

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為他發現,此時此刻,周圍所有的動物都已經混為一體。無論大小強弱,它們好像全都忘了“叢林法則”,大火使它們無暇四顧,只管驚恐不安地奮力向對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這些動物都是你害的,現在都這種情況了你還想殺害它們,你還算個人嗎?!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臉,也開始往前游去。但是他很快感覺到,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著他順流而下。借著火光看去,原來對面的河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獸都在順流而下,尋找著容易攀登的地方。

大火已經燒到河邊來了,火舌噴吐,幾番想躍過水面。但是因為這里水面寬闊,都沒有成功。河里的動物們更加驚慌了,它們爭先恐后,擠擠攘攘,拼命地往下游沖,沒有一個愿意被燒死。

獵人此時已經是身不由己了。他被眾多動物推著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個壺口。他抬頭望去,暗叫不好。因為他知道,壺口這地方有多危險。就在兩岸,生長著許多樹木,其中有幾棵大樹,樹枝互相伸向對岸,幾乎就要相接起來。如果大火燒到這里,只要輕松一撲就會過河了……

不行,禍是我闖的,我不能再讓大火過河了,那樣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聽見自己吼叫了一聲:讓開!就揮舞著雙手,拼命向壺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體與其他動物碰碰撞撞,不同動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閃過:老虎的臉,狗熊的臉,大象的臉,野狼的臉……什么臉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

開始,河里的動物都呆呆地看著他,不知道這個人類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應過來,它們吱吱叫著,成群結隊爬到兩邊岸上,開始上樹去掰樹杈,還有的在底下拔小樹。第二個反應過來的是大象,這些大家伙,上來就用象鼻猛推大樹,而且它們還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著,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也上岸了,它們用嘴和爪子,開始清除雜樹。獵人第一次發現,原來動物竟然也如此聰明!

事實立刻證明,獵人的決策是多么正確。他們剛剛弄完樹枝,大火就撲過來了。這地方雖然河道狹窄,但是因為沒有了草木,火舌撲了幾次都失敗了。這時,動物們其實可以上岸了。但是獵人覺得,還是留在水里比較安全。水里既隱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說了。沒想到他的決定竟然影響到大批動物,無數動物都跟著他繼續順流而下,去尋找最安全的地方。

前面來到了一處地河。說是地河,其實就是水流通過山洞。這條地河,獵人早就知道,但是從來沒敢靠近過。大白天那里都是黑云纏繞,傳說有惡龍把守?,F在要不要過呢?他猶豫著,轉身看著身后的大批野獸,再看看順著河岸一側追過來的大火,他咬了咬牙,心說今天,就算是刀山我也要往前闖了。

他硬起頭皮,開始往山洞里游,眼睛漸漸適應著黑暗。但是人類的眼睛卻遠不如動物的眼睛明亮,嗅覺也遠不如動物靈敏。動物們一進山洞,就立刻感到陰風撲面,氣味不對。洞內到處怪石嶙峋,暗藏殺機。獵人也覺得有些不對,但是等他聞到一股腥臭味道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陡然,前面的河水巨浪翻騰,只聽見撲通一聲巨響,有一個巨大的怪物躍出水面,攔住了去路。獵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但見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條白色巨蟒,一條水缸那么粗的巨蟒。它頭似磨盤,眼如燈盞,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響。啊呀,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惡龍啊。

身后的動物立刻潮水般退卻,它們互相沖撞踐踏,哀叫聲聲。獵人也想跑,但是他身體發抖,膽戰心驚,根本就跑不了。無奈,他只能拔出匕首,與巨蟒對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來跟它干呀!

動物們當然聽不懂他的話,但是都被他的氣勢鼓舞了。它們重新聚攏在獵人的身邊,和他一起昂首挺胸,與巨蟒對峙。

啊——!他突然用盡全身力氣大叫起來。隨即,所有的動物都開始用自己的聲音大叫起來。哇——!嗚——!嘔——!嗷——!人類和動物的聲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靂在山洞里炸響,驚天動地,穿云裂石,直擊前面的巨蟒。那條巨蟒好像真的被擊中了,它的身體晃了幾晃,縮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間變成了給大伙兒帶路的向導。

獵人大吼:走??!到山那邊就安全了!他帶領所有的動物跟著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隱隱約約有光亮出現。獵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

摘編自《小小說選刊》2021年11月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獵人本能地去肩上取槍,發現槍沒帶出來,不僅寫出了獵人的職業慣性,也從側面表現了大火來得突然和兇猛。

B.一場山林大火因獵人而起,小說圍繞逃生,深刻揭示了人和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和大災面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C.本文展現出來的獵人是一個豐富多面的人物形象,一場大火使獵人思想發生了轉變,實現了自我的成長。

D.本文題目為“河流”,“河流”不僅是獵人和動物們逃生的通道,還寓指人類及動物的生命之河、母親之河。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一場火災開篇,再寫引起火災的原因及其發展態勢,看似突兀,實則為后文人與動物都逃向河流做鋪墊,環環相扣,步步驚心。

B.小說設置的壺口和地河等幾處場景,為下文砍樹、巨蟒等情節做鋪墊。絕處逢生柳暗花明成功調動讀者思維,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

C.小說中的主人公沒有姓名,只顯現出身份特征,但卻綜合運用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等方法來塑造他的形象,使其立體可感。

D.小說語言極具特色,多次使用擬聲詞,真實還原了小說的情境,同時使用疊詞,富有節奏感,增強語勢,烘托出緊張恐怖的氛圍。

8.小說最后寫獵人和各種動物歷經艱險,終于看到了地河的出口,請你結合全文,試分析獵人此刻會有哪些心理。

9.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說:“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貴!……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有人認為,《河流》這篇小說體現了“人類憑借理性成為萬物的靈長”這一思想,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齊桓公時,有處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見。桓公曰:“吾聞布衣之士不輕爵祿,無以易萬乘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亦無以下布衣之士?!庇谑俏逋说靡娭?。或曰:桓公不知仁義。夫仁義者,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故伊尹①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將欲憂齊國,而小臣不行,見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謂仁義仁義者不失人臣之禮不敗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內,執禽②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職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眾,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謂仁義。仁義不在焉,桓公又從而禮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隱也,宜刑;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則戮?;腹荒茴I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

(節選自《韓非子·難一》)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窮巷之中、甕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逐,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被腹唬骸安蝗弧J框埖摼粽?,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v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

(節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

①伊尹,曾借烹飪之事言治國之道,輔助商湯滅夏。②執禽,古時朝見君主有持禽類作禮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忘民A不可B謂仁義C仁義者D不失E人F臣之禮G不敗H君臣之位者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衣,借指平民,文中的“布衣之士”就是前文說的“處士”,具體指小臣稷。

B.中國,指中原地區或中原地區華夏政權;今義與之相比,屬于“詞義的擴大”。

C.禮,文中指禮遇、以禮相待,“以弱天下之民”中“弱”的意思是“削弱”,兩者用法相同。

D.甕牖,用甕做窗戶,形容貧窮;與“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中“甕牖”的詞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齊桓公認為君主能做到禮賢下士前提是自身對仁義有追求,韓非子認為君主一定要擺正君與臣之間的關系。

B.伊尹與百里奚不顧自身卑賤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

C.韓非子認為,作為臣子理應執禮朝見君主;對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隱匿不為,還是無才能而驕傲自夸,都應受到法律懲處。

D.面對有道士人的傲視,不肖之君與賢明之君的態度截然不同,而后者的做法能招攬土人,最終會招來天下人歸附。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

(2)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

14.兩則材料對齊桓公的評價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詩,完成題目。

送王詹叔利州路運判①

王安石

王孫舊讀五車書,手把山陽太守符。

未駕朱轓辭輦轂,卻分金節佐均輸。②

人才自古常難得,時論如君豈久孤?

去去便看歸奏計,莫嗟行路有崎嶇。

注:①本詩寫于主持變法時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陽太守等職。利州路,北宋行政區名,包括今陜西、四川部分地區。運判:官名,即轉運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車,轂,代指朝廷。均輸,指均輸法。推行的新法之一,金節,諸侯使臣的符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王詹叔身為貴家子弟卻能飽讀詩書,在看似簡單的敘述中飽含的欣賞。

B.頷聯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個不計較名利、勇于承擔新任務的官員形象。

C.頸聯表述了對于王詹叔沒能得到重用的不滿,也表現了慧眼識人的遠見。

D.本詩以送別為題,著重描寫離別場面,行路崎嶇,抒寫與王詹叔離別的不舍之情。

16.本詩結句與“千古憑高如此,謾嗟榮辱”(《桂枝香·金陵懷古》)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似,請簡要分析其性格特點。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孔子闡釋君子應勤勉做事而謹慎言談,并向有道德的人學習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瑟,一種古代弦樂器,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這可用李商隱《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眱删湓妬碛∽C。

(3)“鬢”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詩人借此表現自己的某種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世界名醫都①的癌癥,靠喝一瓶90毫升990元的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就有望治好?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曾出現在福建福州。事實證明,一個月就將癌細胞“活活餓死”,這是反科學,是②的欺騙。

其實,這類詐騙公司都善于憑借“炒概念”獲利。所謂的量子原塑和量子磁化技術,都是拿量子說事,都是借助新興的熱門術語兜售私貨。炒這種概念,對一些有辨別力的人來說無濟于事,但這些人不是騙子公司的目標客戶,他們瞄準的是老年人,或者是缺乏基本科學素養的人,這正是他們的可怕和可惡之處。

我國量子科技領軍人物、被譽為“量子之父”的潘建偉院士多次公開表示,一些廠家利用量子的概念來推薦量子包裝的保健品,“這些幾乎都是假的,不要受騙上當”。嚴格意義上講,利用量子的概念來推薦量子包裝的保健品,百分百都是假的。究其因,曾帶領團隊填補我國量子光學領域空白的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說得很清楚,到目前為止,量子學還在研究階段,還沒有一個量子產品到社會上去賣,所以,能買到的“量子”都不是量子。

簡言之,一切打著量子旗號賣產品(更遑論保健品)的人,都是如假包換的騙子。明乎此,所謂的量子原塑、量子磁化技術,不就是造假嗎?至于經過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可治癌癥,更是③。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述簡潔流暢,不超過45個字。

20.文中加點的“幾乎”和“百分百”是否矛盾?為什么?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教育心理學中,A,可以將學習方式劃分為“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老師們常說“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解題”,就是讓學生在新知識與原有知識之間建立非任意的、實質性的聯系,是基于理解的意義學習:與之相對的機械學習,是指在末對信息做出理解的情況下通過重復來記住信息,即死記硬背。

①有的小朋友把《三字經》背得駕輕就熟,②可一問“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③則亂答一通;④有的學生背乘法口訣“三七二十一”很熟練,⑤但一問“七乘以三是多少”,⑥卻答不出來……⑦機械學習如果被過度使用,⑧特別是大量用了本應進行意義學習的內容上,⑨會讓學習變得枯燥,⑩學生也會產生痛苦甚至厭煩的情緒。

死記硬背是否會對大腦產生影響?人類的大腦是終生可塑的,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塑造大腦神經網絡連接的過程,掌握信息越多,越利于在學習和生活中解決問題,但如果過分重視書本知識,缺少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B,最后變成了“書呆子”。這就像吝嗇的守財奴一樣,金錢沒有變成價值,反而變成了負擔。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2.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四、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張大千先生談繪畫時說:一個成功的畫家,畫的技能已達到化境,也就沒有固定的畫法能夠拘束他、限制他。畫得熟練了,何必墨守成規呢!但初學的人,仍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為是。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干800字。

湘西州2024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擁擠不堪的馬路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遠程信息處理技術公司Inrix分析了這些手機保存的大量出行記錄,認為僅在美國,每年司機浪費在交通上的時間就造成了超過3050億美元的損失,或者說這給每位司機造成了近1500美元的損失。

人們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理由是:由軟件引導的汽車剎車反應更快,能安全地讓更多的汽車以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更加緊密地在一起行駛。同時,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給駕駛人帶來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自動駕駛汽車的司機可以在汽車行駛時工作或休閑,眼睛不必一直盯著馬路,可以在車上解決更多生活、工作事務,于是花較長時間駕駛到人口較為稀疏的地區不再是件麻煩事。人們也會更愿意在更遙遠、更遼闊的地區建立居民點,就可以減少一些堵塞。

但就像大多數人質疑的,自動駕駛技術是否能有效確保駕駛的安全性?2019年,在羅得島普羅維登斯進行的一次測驗中,無人駕駛班車因為樹葉而感到困惑。事實證明,“在預先設計的路線繪制時,樹上還是光禿禿的。葉子和其他枝葉一旦出現,就會干擾幫助汽車導航的傳感器”。這么看來,安東尼·當斯先生破除交通擁堵“別的方式”亟待解決最大的難點是——確保駕駛安全。

1903年1月12日,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汽車展覽之一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開幕,一個世紀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戴維·萊昂哈特寫道:“在乘坐半自動駕駛汽車的第四天,我準備好躍入未來了。”很多人的觀點和戴維·萊昂哈特的一致,無人駕駛汽車引發了人們對新技術會給個體和社會帶來哪些效益的大膽猜測。

但直到今天,自動駕駛汽車仍是一種新鮮事物。在21世紀20年代初,即使最大膽的預測已經實現,真正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公路和街道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也不會超過100萬輛。但在接下來的10年,無人駕駛汽車的數量注定會迅速增長。到2030年,全球的智能汽車、貨車和公共汽車可能達到數千萬輛。它們將與大約20億(誤差不超過幾億)輛由人類駕駛的轎車和貨車一起在道路上行駛。即使在那時,無人駕駛汽車在全球汽車總數中依然只占少數。

但是這場革命將像外科手術般精準,帶著壓倒性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而來。就像賽博朋克小說家威廉·吉布森那句名言說的那樣:“未來已來,只是分布不均?!?/p>

我們注意到,變化首先發生在出租車行業。大多數市場分析師認為,工業化國家的所有出租車將于2030年實現自動化。從機場、度假村出發,蜂擁著經過我們最喜歡的市中心,無人駕駛出租車可以成為一代人眼中自動化的代名詞,每年讓數十億名乘客逐漸依賴上無人駕駛的移動性。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到來能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對汽車的看法。如果你只需要點擊和滑動屏幕就能控制計算機化的司機,搭乘機器人出租車出行非常便宜,人們或許會選擇不再擁有汽車。如果我們能一起做出改變,那么在運輸同樣數量的人出行時,未來所需的汽車數量將遠低于當前私家車的數量。

不過,這一線希望可能無法實現。自動化也會讓私家車變得更有用,軟件將極大地減少車主的困難。仔細想想,自動化汽車不僅為你開車,還可以自動停車,自行開到車庫進行加油和維修,支付車輛的保險費(當然是用你的錢)。我們完全有可能將愚蠢的汽車換成智能汽車,繼續四處游走。

長遠看來,我們將目睹兩種世界的混合。到2040年,即使共享的無人駕駛汽車取得主導地位,新車銷售額降低50%(這的確是一個巨大轉變),每年全世界的汽車制造商也會快速地生產大約3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最終一半車輛在中國投入使用,1/4車輛在美國使用,其余分散在歐盟、日本和其他新興市場。盡管汽車制造的業務會縮小,但使用汽車以及貨車、滑板車等車輛的業務仍在拓展。目前全球汽車制造業價值2萬億美元,其僅剩的業務將被歸入“個人交通服務”這一規模更大的市場,預計到21世紀中期每年產值將達到7萬億~10萬億美元,約等于當前整個歐盟的經濟規模。

所以,無人駕駛的革命浪潮一開始是涓涓細流,不久后計算機的“接管”正促使傳統汽車向一種新型交通工具——自動駕駛汽車轉型。我們的汽車已經能夠自動駕駛、剎車和停車,技能水平令人驚訝,但這種半自動化只是將駕駛責任委托給機器的開始。隨著自動駕駛裝置開始投入應用,自動駕駛汽車很快將與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一開始是數千輛、數百萬輛,到21世紀中期將可能達到數十億輛。

或許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當我們熟睡時,自動駕駛汽車將運輸垃圾、巡邏街道,或從事其他無趣、危險和骯臟的日常維護工作。當我們醒來時,它們會送來以往我們需要出門去商店購買的物品。當我們外出時,我們就像魔法師,只要低聲念著“咒語”就能召喚坐騎。

不管怎樣,自動駕駛的精靈已經逃出瓶子,不會輕易回去了。

(摘編自安東尼·湯森《無人駕駛:從想象到現安》,沈瑜譯)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遠程信息處理技術公司Inrix的分析,擁擠不堪的馬路使得每年每位美國司機產生近1500美元的經濟損失。

B.“安東尼·當斯先生破除交通擁堵‘別的方式’”中的“別的方式”,指的是通過自動駕駛汽車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C.計算機促使傳統汽車向自動駕駛汽車轉型,而自動駕駛汽車這種新型交通工具最終將與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

D.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是能夠從想象走到現實的,它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而由人類駕駛的汽車將消失殆盡。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2019年在羅得島普羅維登斯進行的測驗,我們發現幫助汽車導航的傳感器有時會受到規劃外事物的影響。

B.無人駕駛出租車將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對汽車的看法,因為工業化國家的所有出租車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自動化。

C.自動化會讓私家車更有用,人們也許會繼續擁有私家車,那么靠無人駕駛出租車減少汽車數量的希望可能會落空。

D.未來全球汽車制造業的經濟規模不容小覷,即使其汽車制造的業務會縮小,但使用車輛的相關業務仍在不斷拓展。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A.自動駕駛汽車搭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確保車輛在繁忙的車流中能游刃有余地應對車輛插隊、變道等各種情況。

B.2023年8月25日上午,江蘇徐州交控集團冠盛公司開展無人駕駛集群道路養護作業,在公路智能施工領域邁出扎實一步。

C.自動駕駛技術要解決數據和地圖問題,地圖需要高清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數據,包括道路的彎度、坡度、高度,數據量非常驚人。

D.預計至2035年自動駕駛汽車全球總銷量將由2025年的23萬輛上升至1180萬輛,而無人駕駛的全自動化汽車將于2030年左右面世。

4.請簡要說明文本中“未來已來,只是分布不均”一句所指的具體內容。

5.采用哪些方法分析自動駕駛汽車的前景?請根據文本概括。

1.D2.B3.A

4.①“未來已來”指的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使用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而來。②“分布不均”指的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主要運用于出租車行業,私家車等領域使用相對較少。

5.①借助名家觀點加以分析,如文章引用戴維·萊昂哈特的話,說明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帶領自己駛向美好未來的期待。②借助具體數據加以分析,如到2040年,除大量共享無人駕駛汽車外,全世界每年還會生產約3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說明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十分巨大。③借助想象加以分析,如文章結尾想象自動駕駛汽車的多重使用場景,證明自動駕駛汽車前景廣闊,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種種便利。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

D.“而由人類駕駛的汽車將消失殆盡”錯誤,縱觀全文,認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勢不可擋,但“由人類駕駛的汽車”是否會消失殆盡,原文并無相關信息。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B.“因為工業化國家的所有出租車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自動化”錯誤,原文為“大多數市場分析師認為,工業化國家的所有出租車將于2030年實現自動化”,這只是大多數市場分析師的看法,并非一定會發生。選項強加因果關系表述絕對。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圍繞人們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理由來論述,A項談及自動駕駛汽車能安全應對行駛中的各種情況,可作為論據支撐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支持。

B.點明開展無人駕駛集群道路養護作業的情況,不能支撐第二段觀點。

C.介紹自動駕駛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支撐第二段觀點。

D.指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全球總銷量和面世時間,不能支撐第二段觀點。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結合“這場革命將像外科手術般精準,帶著壓倒性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而來”可知,“未來已來”指的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使用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而來。

結合“我們注意到,變化首先發生在出租車行業無人駕駛出租車可以成為一代人眼中自動化的代名詞,每年讓數十億名乘客逐漸依賴上無人駕駛的移動性……自動化也會讓私家車變得更有用”可知,“分布不均”指的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主要運用于出租車行業,私家車等領域使用相對較少。

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結合“一個世紀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戴維·萊昂哈特寫道:‘在乘坐半自動駕駛汽車的第四天,我準備好躍入未來了?!笨筛爬ǔ觯柚矣^點加以分析,如文章引用戴維·萊昂哈特的話,說明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帶領自己駛向美好未來的期待。

結合“到2040年,即使共享的無人駕駛汽車取得主導地位,新車銷售額降低50%(這的確是一個巨大轉變),每年全世界的汽車制造商也會快速地生產大約3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最終一半車輛在中國投入使用,1/4車輛在美國使用”可概括出,借助具體數據加以分析,如到2040年,除大量共享無人駕駛汽車外,全世界每年還會生產約3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說明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十分巨大。

結合“或許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當我們熟睡時,自動駕駛汽車將運輸垃圾、巡邏街道,或從事其他無趣、危險和骯臟的日常維護工作。當我們醒來時,它們會送來以往我們需要出門去商店購買的物品。當我們外出時……”可概括出,借助想象加以分析,如文章結尾想象自動駕駛汽車的多重使用場景,證明自動駕駛汽車前景廣闊,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種種便利。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河流

申平

這場大火,其實就是獵人引發的。

獵人在樹下抽煙,突然有獵物跑過。他立即丟掉煙頭,去追趕獵物。當他帶著獵物,心滿意足地回窩棚吃飯睡覺的時候,那個沒被踩滅的煙頭,已經慢慢燃成了一場漫天大火。

半夜,獵人被什么聲音驚醒了。他探頭往外一看,山林已經成為一片火海。他驚慌失措,連槍都沒有來得及帶,胡亂套上衣服就開始逃竄,樣子極為狼狽。

大火急速蔓延,獵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條河。當他撲通一聲跳進那條河里時,才大喘了一口氣。

這條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

河流是從深山老林里流過來的。起初河水只是涓涓細流,但是它一路兼收并蓄,終于成為一股湯湯大水。它川流不息,不舍晝夜,順著山勢左彎右拐,哺育著兩岸的生靈?,F在,大火攜帶著轟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聲響,朝著這條河撲了過來。

望著狂舞亂蹄的火舌,獵人驚恐至極,也悔恨至極。他移動身體,向河的對岸靠攏。這時借著火光和星光,他突然發現河里出現了更為恐怖的一幕。

野獸,野獸!河里到處都是野獸!

啊呀呀,原來野獸也都跳水逃命來了。他在山里打獵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野獸。整個河面上,到處都擁擠著逃命的生靈,黑暗中也分不清都是啥野獸。在他背后,還不斷傳來好像下餃子一般的聲音。

獵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槍,這才想起槍沒有帶出來。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鋒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來,緊緊地握在手里,準備隨時防御或者是進攻。這時他已經看清,在他的周圍,游動著許多平日難覓蹤跡的獵物,它們近在咫尺,只要他揮刀刺出就是……

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為他發現,此時此刻,周圍所有的動物都已經混為一體。無論大小強弱,它們好像全都忘了“叢林法則”,大火使它們無暇四顧,只管驚恐不安地奮力向對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這些動物都是你害的,現在都這種情況了你還想殺害它們,你還算個人嗎?!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臉,也開始往前游去。但是他很快感覺到,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著他順流而下。借著火光看去,原來對面的河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獸都在順流而下,尋找著容易攀登的地方。

大火已經燒到河邊來了,火舌噴吐,幾番想躍過水面。但是因為這里水面寬闊,都沒有成功。河里的動物們更加驚慌了,它們爭先恐后,擠擠攘攘,拼命地往下游沖,沒有一個愿意被燒死。

獵人此時已經是身不由己了。他被眾多動物推著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個壺口。他抬頭望去,暗叫不好。因為他知道,壺口這地方有多危險。就在兩岸,生長著許多樹木,其中有幾棵大樹,樹枝互相伸向對岸,幾乎就要相接起來。如果大火燒到這里,只要輕松一撲就會過河了……

不行,禍是我闖的,我不能再讓大火過河了,那樣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聽見自己吼叫了一聲:讓開!就揮舞著雙手,拼命向壺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體與其他動物碰碰撞撞,不同動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閃過:老虎的臉,狗熊的臉,大象的臉,野狼的臉……什么臉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

開始,河里的動物都呆呆地看著他,不知道這個人類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應過來,它們吱吱叫著,成群結隊爬到兩邊岸上,開始上樹去掰樹杈,還有的在底下拔小樹。第二個反應過來的是大象,這些大家伙,上來就用象鼻猛推大樹,而且它們還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著,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也上岸了,它們用嘴和爪子,開始清除雜樹。獵人第一次發現,原來動物竟然也如此聰明!

事實立刻證明,獵人的決策是多么正確。他們剛剛弄完樹枝,大火就撲過來了。這地方雖然河道狹窄,但是因為沒有了草木,火舌撲了幾次都失敗了。這時,動物們其實可以上岸了。但是獵人覺得,還是留在水里比較安全。水里既隱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說了。沒想到他的決定竟然影響到大批動物,無數動物都跟著他繼續順流而下,去尋找最安全的地方。

前面來到了一處地河。說是地河,其實就是水流通過山洞。這條地河,獵人早就知道,但是從來沒敢靠近過。大白天那里都是黑云纏繞,傳說有惡龍把守?,F在要不要過呢?他猶豫著,轉身看著身后的大批野獸,再看看順著河岸一側追過來的大火,他咬了咬牙,心說今天,就算是刀山我也要往前闖了。

他硬起頭皮,開始往山洞里游,眼睛漸漸適應著黑暗。但是人類的眼睛卻遠不如動物的眼睛明亮,嗅覺也遠不如動物靈敏。動物們一進山洞,就立刻感到陰風撲面,氣味不對。洞內到處怪石嶙峋,暗藏殺機。獵人也覺得有些不對,但是等他聞到一股腥臭味道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陡然,前面的河水巨浪翻騰,只聽見撲通一聲巨響,有一個巨大的怪物躍出水面,攔住了去路。獵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但見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條白色巨蟒,一條水缸那么粗的巨蟒。它頭似磨盤,眼如燈盞,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響。啊呀,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惡龍啊。

身后的動物立刻潮水般退卻,它們互相沖撞踐踏,哀叫聲聲。獵人也想跑,但是他身體發抖,膽戰心驚,根本就跑不了。無奈,他只能拔出匕首,與巨蟒對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來跟它干呀!

動物們當然聽不懂他的話,但是都被他的氣勢鼓舞了。它們重新聚攏在獵人的身邊,和他一起昂首挺胸,與巨蟒對峙。

啊——!他突然用盡全身力氣大叫起來。隨即,所有的動物都開始用自己的聲音大叫起來。哇——!嗚——!嘔——!嗷——!人類和動物的聲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靂在山洞里炸響,驚天動地,穿云裂石,直擊前面的巨蟒。那條巨蟒好像真的被擊中了,它的身體晃了幾晃,縮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間變成了給大伙兒帶路的向導。

獵人大吼:走啊!到山那邊就安全了!他帶領所有的動物跟著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隱隱約約有光亮出現。獵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

摘編自《小小說選刊》2021年11月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獵人本能地去肩上取槍,發現槍沒帶出來,不僅寫出了獵人的職業慣性,也從側面表現了大火來得突然和兇猛。

B.一場山林大火因獵人而起,小說圍繞逃生,深刻揭示了人和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和大災面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C.本文展現出來的獵人是一個豐富多面的人物形象,一場大火使獵人思想發生了轉變,實現了自我的成長。

D.本文題目為“河流”,“河流”不僅是獵人和動物們逃生的通道,還寓指人類及動物的生命之河、母親之河。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一場火災開篇,再寫引起火災的原因及其發展態勢,看似突兀,實則為后文人與動物都逃向河流做鋪墊,環環相扣,步步驚心。

B.小說設置的壺口和地河等幾處場景,為下文砍樹、巨蟒等情節做鋪墊。絕處逢生柳暗花明成功調動讀者思維,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

C.小說中的主人公沒有姓名,只顯現出身份特征,但卻綜合運用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等方法來塑造他的形象,使其立體可感。

D.小說語言極具特色,多次使用擬聲詞,真實還原了小說的情境,同時使用疊詞,富有節奏感,增強語勢,烘托出緊張恐怖的氛圍。

8.小說最后寫獵人和各種動物歷經艱險,終于看到了地河的出口,請你結合全文,試分析獵人此刻會有哪些心理。

9.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說:“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貴!……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有人認為,《河流》這篇小說體現了“人類憑借理性成為萬物的靈長”這一思想,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6.B7.D

8.①喜悅。歷經艱險,獵人終于和動物們走出了絕境。

②驕傲。一波三折,戰勝了困難,更戰勝了自己。

③感動。動物不是“天生獵物”,而是“可親朋友”。

④反思。與大自然如何相處、和諧相處。

⑤期待。期待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善待世間萬物的自己。

9.(一)認同。①面對因自己的行為引發的大火,獵人悔恨不已;當獵人憑借職業本能想傷害河中的動物時,他能及時反思并克服自己的本能:這些都體現了人類可貴的理性。

②當大火燒至河流壺口處,獵人能迅速做出“不讓大火蔓延至對岸”的決策并在“動物們都還在呆呆看著獵人時”就率先采取行動;面臨“上山還是下河”的抉擇時,獵人能做出明智的判斷;當動物們面對巨蟒嚇得紛紛逃跑時,獵人敢于和它對峙:這些都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

③無論是獵人帶領動物們“撲火”,還是帶領動物們尋路,都體現了人類擁有最高的智慧并擔當了“領路人”的責任,所以說“人是萬物的靈長”。

(二)不認同。①當獵人和動物一起在河中逃生時,遵從的是同樣的生命本能,人與動物擁有的是同樣的命運,人并不比萬物更優越。

②不讓大火過河,不僅只有獵人壺口砍樹,還有猴子掰樹杈,大象推大樹,還有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用嘴和爪子清理樹枝,可見在撲火的過程中,獵人做的事同樣是動物們參與的事,人并沒有比動物高明。

③獵人固然在一些方面比動物更有智慧,但在山洞之中,動物擁有比人類更優越的視覺和嗅覺。獵人帶領動物滅火和尋路,大蟒也作為向導引領大家前行,所以人類和萬物是互助的“命運共同體”,人不是萬物的中心和靈長。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分析鑒賞的能力。

B.“深刻揭示了……大災面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錯,結合獵人在逃生的各種遭際最終得到解決,無論是在壺口還是面對巨蟒,個人的安全是在群體的安全之下。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D.“使用疊詞……烘托出緊張恐怖的氛圍”錯,大量運用疊詞如“轟隆隆”“擠擠攘攘”“隱隱約約”以及擬聲詞“哇——”“嗷——”烘托出的是緊張神秘的氛圍,并非恐怖。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心理的能力。

(1)結合“獵人大吼:走?。〉缴侥沁吘桶踩?!他帶領所有的動物跟著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隱隱約約有光亮出現。獵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分析,歷經艱險,獵人終于和動物們走出了絕境。此時獵人看到地河的出口,是喜悅的。

(2)結合“大火急速蔓延,獵人一路狂奔……他撲通一聲跳進那條河里”“望著狂舞亂蹄的火舌,獵人驚恐至極,也悔恨至極……他突然發現河里出現了更為恐怖的一幕。野獸,野獸!河里到處都是野獸”“他被眾多動物推著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個壺口。他抬頭望去,暗叫不好。因為他知道,壺口這地方有多危險。就在兩岸,生長著許多樹木,其中有幾棵大樹,樹枝互相伸向對岸,幾乎就要相接起來。如果大火燒到這里,只要輕松一撲就會過河了……”“他聽見自己吼叫了一聲:讓開!就揮舞著雙手,拼命向壺口游去……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他硬起頭皮,開始往山洞里游”“他只能拔出匕首,與巨蟒對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來跟它干呀”“動物們……都被他的氣勢鼓舞了。它們重新聚攏在獵人的身邊,和他一起昂首挺胸,與巨蟒對峙”“人類和動物的聲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靂在山洞里炸響,驚天動地,穿云裂石,直擊前面的巨蟒。那條巨蟒好像真的被擊中了,它的身體晃了幾晃,縮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間變成了給大伙兒帶路的向導”分析,一波三折,戰勝了困難,更戰勝了自己。獵人是驕傲的。

(3)結合“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猴子反應過來,它們吱吱叫著,成群結隊爬到兩邊岸上,開始上樹去掰樹杈,還有的在底下拔小樹。第二個反應過來的是大象,這些大家伙,上來就用象鼻猛推大樹,而且它們還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著,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也上岸了,它們用嘴和爪子,開始清除雜樹”“他的決定竟然影響到大批動物,無數動物都跟著他繼續順流而下,去尋找最安全的地方”“動物們……都被他的氣勢鼓舞了。它們重新聚攏在獵人的身邊,和他一起昂首挺胸,與巨蟒對峙”“啊——!他突然用盡全身力氣大叫起來。隨即,所有的動物都開始用自己的聲音大叫起來。哇——!嗚——!嘔——!嗷——!人類和動物的聲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靂在山洞里炸響,驚天動地,穿云裂石,直擊前面的巨蟒。那條巨蟒好像真的被擊中了,它的身體晃了幾晃,縮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間變成了給大伙兒帶路的向導”分析,動物不是“天生獵物”,而是“可親朋友”,看到地河口亮光的獵人此時是感動的。

(4)結合“獵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槍,這才想起槍沒有帶出來。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鋒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來,緊緊地握在手里,準備隨時防御或者是進攻。這時他已經看清,在他的周圍,游動著許多平日難覓蹤跡的獵物,它們近在咫尺,只要他揮刀刺出就是……”“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為他發現,此時此刻,周圍所有的動物都已經混為一體。無論大小強弱,它們好像全都忘了‘叢林法則’,大火使它們無暇四顧,只管驚恐不安地奮力向對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這些動物都是你害的,現在都這種情況了你還想殺害它們,你還算個人嗎”分析,與大自然如何相處、和諧相處。這讓獵人反思。

(5)結合“獵人在樹下抽煙,突然有獵物跑過。他立即丟掉煙頭,去追趕獵物”“他不由得想道,這些動物都是你害的,現在都這種情況了你還想殺害它們,你還算個人嗎?!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臉,也開始往前游去”“不行,禍是我闖的,我不能再讓大火過河了,那樣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聽見自己吼叫了一聲:讓開!就揮舞著雙手,拼命向壺口游去”“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他的決定竟然影響到大批動物,無數動物都跟著他繼續順流而下,去尋找最安全的地方”分析,獵人不小心引發了森林大火,置動物們陷入絕境,逃生時認為自己不應該有殺害它們的念頭,努力帶領動物們逃到安全地方,救的是動物們的生命,救贖的是自己的靈魂。獵人期待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善待世間萬物的自己。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首先考生要明確回答“認同”還是“不認同”,然后結合文本內容說出其理由。

(一)如果認同這一思想,其理由如下:

根據“獵人在樹下抽煙,突然有獵物跑過。他立即丟掉煙頭,去追趕獵物。當他帶著獵物,心滿意足地回窩棚吃飯睡覺的時候,那個沒被踩滅的煙頭,已經慢慢燃成了一場漫天大火”“望著狂舞亂蹄的火舌,獵人驚恐至極,也悔恨至極”分析,面對因自己的行為引發的大火,獵人悔恨不已;

根據“獵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槍,這才想起槍沒有帶出來。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鋒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來,緊緊地握在手里,準備隨時防御或者是進攻。這時他已經看清,在他的周圍,游動著許多平日難覓蹤跡的獵物,它們近在咫尺,只要他揮刀刺出就是……”“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為他發現,此時此刻,周圍所有的動物都已經混為一體。無論大小強弱,它們好像全都忘了‘叢林法則’,大火使它們無暇四顧,只管驚恐不安地奮力向對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這些動物都是你害的,現在都這種情況了你還想殺害它們,你還算個人嗎”分析,當獵人憑借職業本能想傷害河中的動物時,他能及時反思并克服自己的本能:這些都體現了人類可貴的理性。

根據“壺口這地方有多危險。就在兩岸,生長著許多樹木,其中有幾棵大樹,樹枝互相伸向對岸,幾乎就要相接起來。如果大火燒到這里,只要輕松一撲就會過河了……”“不行,禍是我闖的,我不能再讓大火過河了,那樣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聽見自己吼叫了一聲:讓開!就揮舞著雙手,拼命向壺口游去……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分析,當大火燒至河流壺口處,獵人能迅速做出“不讓大火蔓延至對岸”的決策,并在“動物們都還在呆呆看著獵人時”就率先采取行動;

根據“動物們其實可以上岸了。但是獵人覺得,還是留在水里比較安全。水里既隱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說了。沒想到他的決定竟然影響到大批動物,無數動物都跟著他繼續順流而下,去尋找最安全的地方”分析,面臨“上山還是下河”的抉擇時,獵人能做出明智的判斷;

根據“身后的動物立刻潮水般退卻,它們互相沖撞踐踏,哀叫聲聲。獵人也想跑,但是他身體發抖,膽戰心驚,根本就跑不了。無奈,他只能拔出匕首,與巨蟒對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來跟它干呀”“動物們當然聽不懂他的話,但是都被他的氣勢鼓舞了。它們重新聚攏在獵人的身邊,和他一起昂首挺胸,與巨蟒對峙”分析,當動物們面對巨蟒嚇得紛紛逃跑時,獵人敢于和它對峙。

以上這些都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

根據“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很快,猴子反應過來,它們吱吱叫著,成群結隊爬到兩邊岸上,開始上樹去掰樹杈,還有的在底下拔小樹。第二個反應過來的是大象,這些大家伙,上來就用象鼻猛推大樹,而且它們還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著,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也上岸了,它們用嘴和爪子,開始清除雜樹……事實立刻證明,獵人的決策是多么正確。他們剛剛弄完樹枝,大火就撲過來了。這地方雖然河道狹窄,但是因為沒有了草木,火舌撲了幾次都失敗了”“水里既隱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說了。沒想到他的決定竟然影響到大批動物,無數動物都跟著他繼續順流而下,去尋找最安全的地方”“獵人大吼:走啊!到山那邊就安全了!他帶領所有的動物跟著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隱隱約約有光亮出現。獵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分析,無論是獵人帶領動物們“撲火”,還是帶領動物們尋路,都體現了人類擁有最高的智慧并擔當了“領路人”的責任,所以說“人是萬物的靈長”。

(二)如果不認同這一思想,其理由如下:

根據“大火急速蔓延,獵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條河。當他撲通一聲跳進那條河里時,才大喘了一口氣”“他突然發現……河里到處都是野獸”“原來野獸也都跳水逃命來了”分析,當獵人和動物一起在河中逃生時,遵從的是同樣的生命本能,人與動物擁有的是同樣的命運,人并不比萬物更優越。

根據“他一口氣游上河岸,就那么濕淋淋地爬上樹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對岸的樹枝。猛砍,猛砍!開始,河里的動物都呆呆地看著他,不知道這個人類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應過來,它們吱吱叫著,成群結隊爬到兩邊岸上,開始上樹去掰樹杈,還有的在底下拔小樹。第二個反應過來的是大象,這些大家伙,上來就用象鼻猛推大樹,而且它們還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著,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也上岸了,它們用嘴和爪子,開始清除雜樹。獵人第一次發現,原來動物竟然也如此聰明”分析,不讓大火過河,不僅只有獵人壺口砍樹,還有猴子掰樹杈,大象推大樹,還有野豬、狗熊、野狼等動物用嘴和爪子清理樹枝,可見在撲火的過程中,獵人做的事同樣是動物們參與的事,人并沒有比動物高明。

根據“人類的眼睛卻遠不如動物的眼睛明亮,嗅覺也遠不如動物靈敏。動物們一進山洞,就立刻感到陰風撲面,氣味不對”“那條巨蟒好……瞬間變成了給大伙兒帶路的向導”“他帶領所有的動物跟著巨蟒向前游去”分析,獵人固然在一些方面比動物更有智慧,但在山洞之中,動物擁有比人類更優越的視覺和嗅覺。獵人帶領動物滅火和尋路,大蟒也作為向導引領大家前行,所以人類和萬物是互助的“命運共同體”,人不是萬物的中心和靈長。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齊桓公時,有處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見。桓公曰:“吾聞布衣之士不輕爵祿,無以易萬乘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亦無以下布衣之士?!庇谑俏逋说靡娭??;蛟唬夯腹恢柿x。夫仁義者,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故伊尹①以中國為亂,道為宰于湯;百里奚以秦為亂,道為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將欲憂齊國,而小臣不行,見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謂仁義仁義者不失人臣之禮不敗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內,執禽②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職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眾,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謂仁義。仁義不在焉,桓公又從而禮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隱也,宜刑;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則戮。桓公不能領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

(節選自《韓非子·難一》)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窮巷之中、甕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逐,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

(節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

①伊尹,曾借烹飪之事言治國之道,輔助商湯滅夏。②執禽,古時朝見君主有持禽類作禮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忘民A不可B謂仁義C仁義者D不失E人F臣之禮G不敗H君臣之位者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衣,借指平民,文中的“布衣之士”就是前文說的“處士”,具體指小臣稷。

B.中國,指中原地區或中原地區華夏政權;今義與之相比,屬于“詞義的擴大”。

C.禮,文中指禮遇、以禮相待,“以弱天下之民”中“弱”的意思是“削弱”,兩者用法相同。

D.甕牖,用甕做窗戶,形容貧窮;與“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中“甕牖”的詞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齊桓公認為君主能做到禮賢下士前提是自身對仁義有追求,韓非子認為君主一定要擺正君與臣之間的關系。

B.伊尹與百里奚不顧自身卑賤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

C.韓非子認為,作為臣子理應執禮朝見君主;對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隱匿不為,還是無才能而驕傲自夸,都應受到法律懲處。

D.面對有道士人的傲視,不肖之君與賢明之君的態度截然不同,而后者的做法能招攬土人,最終會招來天下人歸附。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

(2)縱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

14.兩則材料對齊桓公的評價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

10.CDG11.C12.B

13.(1)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不賢明的君主,也傲視有道的士人。

(2)縱使先生他看輕俸祿爵位,我怎么敢看輕王霸之業呢

14.①材料一認為齊桓公未擺正君臣關系,不懂仁義;②材料二認為齊桓公禮賢下士,足以稱霸。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忘記民眾的行為不能稱作仁義。仁義的人,不會失掉作為臣子的禮節,不會破壞君臣之間的尊卑秩序。

“忘民不可謂仁義”主謂賓結構完整,“義”后斷開,選C;

“仁義者”作主語,獨立斷開,起到強調的作用,選D;

“不失人臣之禮”和“不敗君臣之位”都以“仁義者”為主語,結構相同,之間斷開,選G。

故選CDG。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

A.正確。

B.正確。中原地區或中原地區華夏政權;現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屬于“詞義的擴大”。

C.錯誤。名詞作動詞,禮遇,以禮相待;使動用法,使……變弱,削弱。句意:而自己卻越發以禮對待他們。/來削弱天下的百姓。

D.正確。句意:他朝見過的住在窮巷陋室中的人有七十個。/然而,陳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做窗子、用繩系著戶樞的貧窮人家子弟。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齊桓公非常欣賞這類人”說法錯誤,是韓非子非常欣賞這類人。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固”,本來;“驕”,傲視;“人主之不肖者”,定語后置,不賢明的君主。

(2)“縱”,縱使;“驁”,看輕;“庸”,怎么。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由材料一“桓公不能領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可知,材料一認為齊桓公未擺正君臣關系,不懂仁義;

由材料二“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世多舉桓公之內行,內行雖不修,霸亦可矣。誠行之此論,而內行修,王猶少”可知,材料二認為齊桓公禮賢下士,足以稱霸。

參考譯文:

材料一:

齊桓公時期,有個沒做官的讀書人名叫小臣稷,齊桓公去了三次也沒能見到他。齊桓公說:“我聽說普通的士人不看輕爵位俸祿,就沒有輕視大國君主的資本;大國君主不愛好仁義,也就沒有謙卑地對待普通士人的肚量。”于是去了五次才見到小臣稷。有人說:齊桓公不懂得仁義。所謂仁義,就是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不顧及個人身處卑微的地位和受到屈辱的待遇,這才是仁義。所以伊尹因為中原地區出現動亂,通過做廚師向商湯獻策得到任用;百里奚因為秦國出現動亂,通過做俘虜(進入秦國)向秦穆公獻策得到任用。他們都是為天下的災害而憂慮,為國家的禍患而奔赴,不顧及個人身處卑賤的地位和受到屈辱的待遇,所以稱作仁義?,F在齊桓公謙恭地去見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是在為齊國的政事憂慮,但小臣稷卻不愿出來做官,可見小臣稷忘記了民眾。忘記民眾的行為不能稱作仁義。仁義的人,不會失掉作為臣子的禮節,不會破壞君臣之間的尊卑秩序。因此四境之內,拿著鳥獸作為禮物朝見君主的稱臣;臣子的下屬官吏按不同的職務管理政事的稱作萌?,F在小臣稷在民萌之列,卻違背君主的意愿,所以不能稱作仁義。仁義已經不在小臣稷那兒了,齊桓公卻按照仁義之士的規格禮遇他。如果小臣稷確有智慧才能卻躲避齊桓公,這是想隱匿起來不為君主做了、應當對他施以刑罰;如果小臣稷沒有智慧才能卻虛偽地在齊桓公面前驕傲自滿、自我夸耀,這就是故意欺騙,應當把他殺掉。小臣提的行為,不是該處罰就是該殺。齊桓公不能整治(擺正)君臣之間的關系而去禮遇一個該罰該殺的人,這是齊桓公在用輕視和侮慢君主的風氣教化齊國臣民,不是用來作為治國之道的辦法。所以說:齊桓公不懂得仁義。

材料二:

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不賢明的君主,也傲視有道的士人。賢明的君主就不是這樣。(有道的)士人雖然以傲慢的姿態對待自己,而自己卻越發以禮對待他們,這樣,士人怎么會不歸附呢士人歸附了,天下的人就會跟著他們歸附。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朝見過的住在窮巷陋室中的人有七十個。(這件事,)周文王開了頭而沒有做到,周武王做了而沒有完成,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才真正完成。這不正說明周成王親自禮賢下士嗎齊桓公去見小臣稷,一天去三次都沒能見到。跟隨的人說:“大國的君主去見一個普通的士人,一天去了三次都沒能見到,就可以停止了?!饼R桓公說:“不對??摧p俸祿爵位的士人,本來就輕視君主;看輕王霸之業的君主,也會輕視士人??v使先生他看輕俸祿爵位,我怎么敢看輕王霸之業呢?”于是齊桓公見到了小臣稷,隨從沒能阻止他。世人大多指責齊桓公私居時的品行,他私居時的品行雖然不好,但稱霸還是可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則去做,而且私居時的品行又好,就是稱王恐怕還不止呢。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詩,完成題目。

送王詹叔利州路運判①

王安石

王孫舊讀五車書,手把山陽太守符。

未駕朱轓辭輦轂,卻分金節佐均輸。②

人才自古常難得,時論如君豈久孤?

去去便看歸奏計,莫嗟行路有崎嶇。

注:①本詩寫于主持變法時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陽太守等職。利州路,北宋行政區名,包括今陜西、四川部分地區。運判:官名,即轉運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車,轂,代指朝廷。均輸,指均輸法。推行的新法之一,金節,諸侯使臣的符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王詹叔身為貴家子弟卻能飽讀詩書,在看似簡單敘述中飽含的欣賞。

B.頷聯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個不計較名利、勇于承擔新任務的官員形象。

C.頸聯表述了對于王詹叔沒能得到重用的不滿,也表現了慧眼識人的遠見。

D.本詩以送別為題,著重描寫離別場面,行路崎嶇,抒寫與王詹叔離別的不舍之情。

16.本詩結句與“千古憑高如此,謾嗟榮辱”(《桂枝香·金陵懷古》)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似,請簡要分析其性格特點。

15.D16.兩句詩都體現了樂觀自信、積極進取的性格。“莫嗟”一句以行路為喻,強調不要嗟嘆改革道路崎嶇難行,勉勵王詹叔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不懼困難,勇往直前;“謾嗟榮辱”否定了只知慨嘆、無所作為的狹小胸襟。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手法的能力。

D.“著重描寫離別場面,行路崎嶇,抒寫與王詹叔離別的不舍之情”錯誤,本詩以送別為題,但重點不在于抒寫別情,而是緣事抒懷,表述變法的堅決意志。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兩句詩都體現出樂觀自信、積極進取的性格。

本詩尾句“莫嗟行路有崎嶇”是說“不必感嘆前方道路崎嶇”。承認“行路有崎嶇”,結合詩下解釋①和對主持變法情況的了解,可思考詩歌表述的應是對變法艱難的感慨,但他又用了“莫嗟”一詞,鮮明表述了自己對“行路有崎嶇”的態度,“莫嗟行路有崎嶇”是用行路為喻,強調不要嗟嘆改革道路崎嶇難行。既有對王詹叔的勉勵之情,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能不懼困難,勇往直前;同時,也含蓄表述了自己要克服困難推行新法的堅定意志。

而“千古憑高如此,謾嗟榮辱”一句意為“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謾嗟”指空嘆,體現出詩人對于千古登高之人空嘆感傷而無所作為的否定,詩人自己便不會“謾嗟”,而是會以實干改革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足見詩人的樂觀自信、積極進取。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孔子闡釋君子應勤勉做事而謹慎言談,并向有道德的人學習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瑟,一種古代弦樂器,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這可用李商隱《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眱删湓妬碛∽C。

(3)“鬢”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詩人借此表現自己的某種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就有道而正焉③.錦瑟無端五十弦④.一弦一柱思華年⑤.塞上長城空自許⑥.鏡中衰鬢已先斑(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塵滿面,鬢如霜/鬢微霜,又何妨/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胡未滅,鬢先秋)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有:焉、塞、貼、宵、衰、虜。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世界名醫都①的癌癥,靠喝一瓶90毫升990元的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就有望治好?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曾出現在福建福州。事實證明,一個月就將癌細胞“活活餓死”,這是反科學,是②的欺騙。

其實,這類詐騙公司都善于憑借“炒概念”獲利。所謂的量子原塑和量子磁化技術,都是拿量子說事,都是借助新興的熱門術語兜售私貨。炒這種概念,對一些有辨別力的人來說無濟于事,但這些人不是騙子公司的目標客戶,他們瞄準的是老年人,或者是缺乏基本科學素養的人,這正是他們的可怕和可惡之處。

我國量子科技領軍人物、被譽為“量子之父”的潘建偉院士多次公開表示,一些廠家利用量子的概念來推薦量子包裝的保健品,“這些幾乎都是假的,不要受騙上當”。嚴格意義上講,利用量子的概念來推薦量子包裝的保健品,百分百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