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康復理療—康復的定義
康復一詞,譯自英語Rehabilitation。是由詞頭re、詞干habilis和詞尾ation,合成而成的。其中re-是重新的意思,habilis是使得到能力或適應的意思,ation是行為狀態的結果。因此rahabilitation是重新得到能力或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意思。康復用于現代醫學領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職業能力、社會生活能力的恢復。其后,世界衛生組織(WHO)醫療康復專家委員會(1969)對康復的定義作了如下說明:“康復是指綜合地和協調地應用醫學的社會的、教育的和職業的措施,對患者進行訓練和再訓練使其能力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經過數10年的發展康復的目的更加明確,即所謂重返社會。因此,1981年WHO醫療康復專家委員會又把康復定義為:“康復是指應用各種有用的措施以減輕殘疾的影響和使殘疾人重返社會。康復包括四個方面康復醫學康復教育康復社會康復職業康復(1)醫學康復:以醫學的手段矯治殘疾,提高功能(2)教育康復:實現受教育的權利,如文化教育及特殊教育(3)社會康復:恢復其參加社會的權利,如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建筑無障礙設施(4)職業康復:為殘疾人創造就業條件并實現其自食其力康復≠恢復在我國語言中康復(Rehabilitation)與疾病后的恢復(Recovery)是同義的Recovery一般是指患病后健康水平下降,治療和休息后健康恢復到病前水平,亦即達到了100%的恢復。但Rehabilitation所指的康復卻是指傷病后健康水平下降,雖經積極處理,但己形成殘疾,健康水平復原不到原先水平的情況,亦即達不到100%的恢復。我國歷來把康復作為疾病后完全“恢復”的同義詞,這使我國對康復的理解與國際上有相當大的差異。這是值得注意的。在香港把Rehabilitation譯為復康;在臺灣譯為復健,這也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康復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區別工作對象主要使用方法目的臨床醫學疾病藥物、手術治愈康復醫學功能障礙(殘疾)訓練、教育回歸社會
發展簡史(一)國內:康復搞得很早,但發展很慢關于康復手段,祖國醫學寶庫中有很多記載,如:在黃帝內經《內經·素向》中就提到應用針灸、導引(醫療體育--呼吸體操和醫療體操)、按、浴(水療)、熨(熱療、熱敷)等。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文物中的《醫經方》,提到用針灸治療髖關節運動障礙和膝關節強直。其帛書《導引圖》繪有醫療體操多種,并注明各種體操的名稱及其主治的疾病。還有漢末華佗創造的“五禽戲”(運動)等。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侯論》記述了80多種導引法治療偏枯(半身不遂)、麻木、風濕痹痛、眩暈、消渴(糧尿病)等疾患。宋代以后武術興起――太極拳。《儒門事親》卷七中記載元代張子和,曾治一病怒不食的婦女,其法為:“使二娼各涂丹粉紛,作伶人狀,其婦大笑。次日又令作角骶又大笑,其旁常以兩能食之婦夸其食美,其婦亦索其食,而為一嘗之。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瘥”。――文娛療法、心理治療。以上可見,我國古代已有簡樸的康復醫療,其中針灸、導引、氣功等對世界醫學有相當的影響。特別是現在國外的氣功熱、太極拳熱等,都是祖國醫學的康復手段。當然,我們既不搞民淬主義,但也不要民族虛無主義,我們應繼承發揚我國古代康復醫學的遺產,發揮中醫學的優勢,中西醫結合,創建具有我國特點的現代康復醫學。現在講時律生物學、生物鐘,過去講“子午流注”,穴位何時開閉有變化,開時針灸效果好,離子導入與導入門戶有關,若門戶開時,則導入量。
扁鵲時代已有老年病醫生,南北朝時代較廣泛采用按摩、體操等康復療法治療老年病,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齊相管仲即在首都造屋,收容聾、啞、跛、畸形等患者,南北朝對老而殘疾者設專坊收容類似今日的老年醫院,唐代太醫署設有按摩科,配備專人進行按摩和導引治療。當然,后來的理療、療養、溫泉等也是康復治療手段。(二)國外:大體上分三個階段:1.
第一階段――物理治療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2.
第二階段――物理醫學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3.
第三階段――康復醫學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至現在)
年代學科總的發展學科技術的發展學會及醫療機構的發展社會服務的發展1914~1920對傷兵的治療促進了現代康復醫學的萌芽起步,但進展不大主要治療形式為電療、按摩、矯正體操、作業治療國際殘疾人中心成立(1917)1921~1936小兒麻痹癥的流行造成許多有后遺殘疾的年輕患者,刺激了物理醫學的發展電診斷、電療等有較大的發展美國物理醫學會成立(1922)美國皇家醫學分會成立(1931)
現代康復醫學發展的簡況評見表年代學科總的發展學科技術的發展學會及醫療機構的發展社會服務的發展1937—1945對傷兵進行較全面的康復治療,促進了現代康復醫學的形成物理醫學與康復緊密結合。運動治療、功能訓練、作業治療、言語矯治、心理治療、假肢矯形器等有較大發展(1943)英國物理醫學會成立(1943)美國物理治療醫師協會成立(1938)美國Bellevue醫院成立第一個物理醫學與康復科職業康復受到較多重視年代學科總的發展學科技術的發展學會及醫療機構的發展社會服務的發展1946~1969康復醫學(物理醫學與康復)成為康復醫學的一個專科得到醫學界的承認跨科性康復治療協作組的工作方法出現美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成立(1952)國際康復醫學會成立(1969)社會康復受到注意年代學科總的發展學科技術的發展學會及醫療機構的發展社會服務的發展1970~1990康復醫學分科化的趨向出現;康復醫學滲透到各臨床學科全面康復技術康復中心、康復醫院大量建立社區康復廣泛推行目前,世界各國的康復醫學發展很不平衡,北美(美國、加拿大)居于領先地位,歐州和日本的康復醫學水平也較高。康復醫學的理論基礎一康復醫學的核心----殘疾及其功能恢復:1.殘疾人:包括運動器官、視覺和聽覺器官、循環和呼吸等內臟器官損害引起的身體殘疾及智力遲純和精神異常者。2.慢性病者:指有各種功能障礙以致影響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慢性病患者。3.老年病者:一些老年人體衰、多病.二、殘疾的分類(疾病后果分類)1、病損(impairment,I)根據衛生工作經驗,病損是指心理、生理、解剖結構或功能的任何喪失和異常。其特征是:“心理、解剖結構或功能的喪失和異常,是器官水平上的失調”。2、失能(disabilities,D)根據衛生工作經驗,失能是能力的任何受限或缺乏(源于病損),使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或在正常范圍內進行活動。其特征是:“能力的受限或缺失,是個體水平上的失調”。3、殘障(handicaps,D)根據衛生工作經驗,殘障是由于病損或失能對個人造成的不利條件,它限制或防礙了一個人正常情況下(按照其年齡、性別、社會和文化諸因素)在社會上應能起到的作用。其特征是:“患者的行為和所處的地位與他自巳或其所處的群體的期望之間不協調”。總之,病損是組織器官水平的功能障礙;失能是個體水平的能力障礙;殘障是社會水平的障礙。三、中樞神經損傷后功能恢復的理論----腦可塑性腦的可塑性是指腦有能力,即在結構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適應改變了的現實的能力。其中代償和功能重組成為腦可塑性的生理、生化或形態學改變的基礎。在功能重組上又可分為糸統內重組與系統間重組。并在臨床上有許多例子。除了腦的可塑性外,尚發現和證實對功能恢復有重要影響的一些因素,如藥物的作用、環境的效應、電場的作用和年齡的影響等。在此不作重點論述康復治療
(rehabilitationtherapy)康復治療是康復醫學工作的基本內容,其常用的治療手段有以下幾種:1.運動方法(kinesiotherapy,exercisether-apy):是借助或不借助器械,按照科學、有針對性、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恢復病人已經喪失了或減弱了的運動功能,并預防和治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以及局部或全身的并發癥。運動療法包括主動運動和被動治療兩個方面。主動運動是指病人主動參加的各種運動,如關節的運動、肌肉力量的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等。被動治療是用機械或徒手的方法進行治療,如牽引、按摩、關節松動、肌肉牽拉,是康復醫學中最基本、最積極、應用最廣的治療方法。2.廣義的物理治療也包括運動療法。我國習慣上說的物理治療多指各種電、光、聲、磁、熱、水、蠟、壓力等物理因子作為治療手段的一種療法。物理療法對炎癥、疼痛、痙攣和血液循環障礙的治療效果較好。如局部冷療多用于疼痛、關節或肌肉的急性損傷,充氣壓力夾板多用于偏癱肢體的治療,壓力衣在燒傷后防止疤痕增生應用的較廣泛。有專業技術人員:理療士→教授有碩士、博士學位在美國,醫學本科畢業后,再學三~五年康復醫學,合格者授于康復醫師,并發給執照,理療是二級學科。在瑞典,大學本科畢業后,學4.5年康復醫學專業,拿到執照→康復醫師。3.作業治療(occupationaltherapy,O.T)是針對病人的功能障礙,從日常生活活動和操作、勞動或文體活動中,選擇一些針對性強,有助于恢復病人已經減弱了的功能,并提高其技巧的活動作為治療手段。1)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訓練:目的在于改善獨立生活能力2)職業訓練:目的在于準備重返工作崗位。3)認知訓練:對知識能力有障礙的病人進行認知方面的針對性訓練。
作業治療內容4)
輔助具制作:對活動困難的病人,需要制作一些助行器(如輪椅、杖)或自助器(如穿衣、進餐的自助具)本專業有碩士學位,無博士學位。4.言語矯治(speechtherapy,S.T)包括言語能力檢查、言語矯治。主要對失語、口吃、聽覺障礙患者進行言語訓練,盡可能恢復其聽說能力。有碩士學位,無博士學位。5.
心理治療(phychotherapy)通過觀察、談話、實驗和心理測驗等方法對病人的智力、人格、心理等方面進行評估后,采用各種針對性的治療,包括精神支持療法、暗示療法、催眠療法、行為療法、松馳療法、音樂療法心及心理咨詢等。有碩士學位。6.康復工程(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屬于生物醫學工程的一部分,是應用現代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以恢復、代償或重建病人功能為目的的一門學科。在截肢后或肢體運動功能損害恢復不準時,常需依靠假肢或各種矯形支具的幫助,作為一種體外的代償。有時為病人提供不同性能的輪椅、特殊結構的生活用具或生活設施。為此尚需要機械、電子、材料工藝科學來為康復醫學服務,設置相應的工廠或工場。各有專業,有碩士學位,不是是個人都能做的。7.其他:包括康復營養、康復護理、文娛治療等。
康復醫療機構一、
康復醫療機構的類型(一)、康復中心(rehabilitationcenter)康復醫院(rehabilitationhospital)康復研究所(rehabilitationinstitute)
(二)、綜合醫院的康復醫學科(部)(rehabilitationdepartment)它是從原來的物理醫學科發展而來的,設有或不設有康復床。其特點可與醫院各科密切結合,除對慢性病者和傷殘患者康復治療外,尚可對急性炎癥,亞急性炎癥患者,急性病恢復期和術后等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醫療,在人力、物力上較節省。(三)、
療養院(四)、群體型康復機構:包括有醫院、康復中心、職業培訓中心、殘疾兒童學校等。(五)、
榮軍醫院(六)、
老年病醫院(七)、
養護院(nursinghome)(八)、
家庭病床(homecare)(九)、社區康復(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社區康復是指在社區的層次上(農村的鄉鎮、城區的街首)采取的康復措施,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區的人力資源而進行的,包括依靠有殘損、殘疾和殘障的人員本身,以及他們的家庭和社會。物理療法
定義:是源自西方醫學的一種非藥物治療方式,是根據人體對物理刺激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及效果來達到治療及康復的目的。物理療法的基本治療方式是利用物理原理或透過媒介來達到治療效果。
臨床上把物理療法分為兩類:一類以力學因子及運動為主要手段的療法稱為運動療法;另一類是以其他物理因子為主要治療手段的療法稱為理療。理療優勢理療的特點收效快無痛苦副作用小療效持續
理療在臨床上的對癥治療作用較好,具有消炎,鎮痛,抗菌,鎮靜與催眠,興奮神經-肌肉,緩解痙攣,軟化瘢痕,加速傷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增強機體免疫機制,脫敏,抗癌等作用。物理治療
八壓力療法七冷療法六石蠟療法五磁療法四超聲波療法三光療法二電療法一運動療法一、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又稱治療性運動,是根據疾病的特點和患者的功能狀況,借助治療器械和/或治療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參與,通過主動和/或被動運動的方式來改善人體局部或整體的功能,提高身體素質,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康復醫學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
(一)分類
主動運動隨意運動助力運動抗阻力運動被動運動等長運動等張運動向心性等張運動離心性等張運動等速運動還有放松性運動、力量性運動、耐力性運動、局部運動和整體運動、徒手運動和器械運動。
(二)治療作用
運動療法是按照科學性、針對性、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恢復或改善患者已經喪失或減弱的器官功能,預防和治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并發癥。其治療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維持和改善運動器官的功能2.增強心肺功能
3.促進代償功能的形成和發展
4.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
5.增強內分泌系統的代謝能力
(三)臨床應用1.神經系統疾病
包括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腦性癱瘓、脊髓炎癥或損傷、周圍神經損傷、神經衰弱等。2.運動器官疾病
包括四肢骨折或脫疽、脊柱骨折、關節手術后、頸肩腰腿痛、脊柱畸形、關節炎、燒傷后疤痕形成、骨質疏松等。3.內臟器官疾病
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支氣管炎、哮喘、內臟下垂、消化性潰瘍、內臟手術后等。4.代謝障礙性疾病
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等。
5.其他
腫瘤經藥物或手術治療后、艾滋病、戒毒后等。(四)常用運動療法
★傳統運動療法技術關節活動技術關節松動技術軟組織牽伸技術肌力訓練技術
★神經生理治療技術
神經發育療法
Bobath技術Brunnstrom技術Rood技術PNF技術運動再學習療法
1.關節活動技術
關節活動技術主要用于改善和維持關節的活動范圍,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動。常用的方法根據是否借助外力分為主動運動、主動助力運動和被動運動3種;根據是否使用器械分為徒手運動和器械運動兩種。2.關節松動技術關節松動技術是治療關節功能障礙,如僵硬、可逆的關節活動受限、關節疼痛的一門康復治療技術。關節松動技術是治療者在關節活動允許范圍內完成的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手法操作技術,類似于我國傳統醫學中的手法治療(推章術或按摩術),但在理論體系、手法操作及臨床應用中,二者均有較大的區別。
治療作用主要有: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增加本體反饋。臨床應用:適用于任何因力學因素引起的關節功能障礙。
3.軟組織牽伸技術牽伸(或牽拉)是指拉長攣縮或短縮軟組織的治療方法,其目的主要為改善或重新獲得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伸展性,降低肌張力,增加或恢復關節的活動范圍,防止發生不可逆的組織攣縮,預防或降低軀體在活動或從事某項運動時出現的肌肉、肌腱損傷。牽伸有手法牽伸、機械裝置被動牽伸和自我牽伸等。臨床應用:凡是由于軟組織攣縮、粘連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結締組織和皮膚縮短,關節活動范圍降低均可采用牽伸治療。
手法牽拉分離牽拉長軸牽拉長軸牽拉機械裝置牽拉腕屈伸牽引架分指圓規伸指牽引架
4.肌力訓練技術
肌力指肌肉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肌力下降的原因很多,有年齡增加、廢用性肌萎縮、神經系統疾病和肌源性疾病等。增強肌力的方法很多:
●根據肌肉的收縮方式可以分為等長運動和等張運動;
●根據是否施加阻力分為非抗阻力運動和抗阻力運動。非抗阻力運動包括主動運動和主動助力運動;抗阻力運動包括等張性、等長性、等速性抗阻力運動。
由于人體各關節的每一運動都是由幾組肌群分工合作,而不是由一塊肌肉單獨收縮完成,因此,康復治療中的肌力訓練通常是訓練肌群。
肌力級別與肌力訓練方法的關系肌力級別選用運動方法012345被動運動被動運動輔助運動輔助主動運動主動抗部分重力運動主動抗重力運動抗輕微阻力運動抗較大阻力運動抗最大阻力運動肌肉收縮的運動形式區別點等長運動等張運動肌肉長度不發生變化肌肉變長或縮短肌肉張力加強不變關節運動無有適用范圍骨折后石膏固定,疼痛,腫脹主動運動,抗阻運動方法肌肉全力收縮并維持3~30秒肌肉反復收縮、放松1.等張抗阻練習2.徒手抗阻訓練3.等長抗阻訓練123
7.牽引療法
(1)定義
牽引療法是應用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通過外力(手法、器械或電動牽引裝置)對身體某一部分或關節施加牽引力,使其發生一定的距離,周圍軟組織得到適當的牽伸,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2)牽引種類
根據作用部位分:脊柱牽引和四肢關節牽引;根據牽引的動力分:手法牽引、機械牽引、電動牽引;根據牽引持續時間分:間歇牽引和持續牽引;根據牽引的體位分:坐位牽引、臥位牽引和直立位牽引。康復醫學種主要用脊柱牽引,脊柱牽引又分為頸椎牽引和腰椎牽引。
(3)脊柱牽引的治療作用
①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損傷的軟組織修復,促進水腫的吸收和炎癥的消退。③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矯治脊柱后關節的微細異常改變,是脊柱后關節嵌頓的滑膜復位或有助于關節輕微錯位的復位改善或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④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改編突出物或骨贅與周圍組織的相互關系,減輕神經根受壓,改善臨床癥狀。
(4)臨床應用
頸椎牽引——頸部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頸、肩、臂綜合征;頸、肩、上臂、肩胛肩部結締組織炎、肌肉風濕等癥,尤以背部、脊柱旁的肌通、僵硬為主訴者;經椎外傷后恢復期出現的一系列癥狀。腰椎牽引——椎肩盤突處、椎間盤變性、變形性脊椎病、及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腰痛及坐骨神經痛。
6.神經發育療法
神經發育療法是一類改善腦組織病損后,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治療技術。它是依據神經系統正常生理機能及發育過程,即由頭到腳、由近端到遠端的發育過程,運用誘導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學會如何以正常的運動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動作的訓練方法。其典型代表有:Bobath技術、Brunnstrom技術、PNF技術和Rood技術等。這些技術特別適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病損引起的運動功能障礙,如腦癱、偏癱等疾患。
7.運動再學習療法(MBP)
運動再學習療法把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運動功能的恢復訓練視為一種再學習或再訓練的過程。他強調患者主觀參與和認知重要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學的運動學習方法對患者進行教育以恢復其運動功能的一套方法。
此法主要用于腦卒中患者,也可用于其他運動障礙的患者。
MBP由7部分組成,包含了日常生活個的基本運動功能。分別為:①上肢功能;②口面部功能;③仰臥到床邊坐起;④坐位平衡;⑤站起與坐下;⑥站立平衡;⑦步行。治療時根據患者存在的具體問題選擇最適合患者的部分開始訓練。電療法
電療法低頻電中頻電高頻電直流電感應電電興奮電刺激等幅正弦調制中頻干擾電短波超短波微波0-1000HZ1-100KHZ100KHZ以上電療法—直流電(低頻)一.概述直流電療法是應用電壓50-100V方向恒定不變的電流作用于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直流電藥物導入療法:利用直流電將藥物離子通過完整的皮膚、粘膜或傷口導入體內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電療法—直流電(低頻)治療作用細胞膜通透性細胞膜電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消炎消腫鎮靜電療法—直流電(低頻)二.臨床應用(1)適應證適用于關節炎、神經痛、慢性炎癥、血栓性靜脈炎、瘢痕、粘連、頸椎病、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等(2)禁忌證惡性腫瘤、昏迷、高熱、急性化膿性炎癥、局部金屬異物、局部皮膚破損等電療法—間動電(低頻)一、概述間動電流是將50Hz正弦交流電流以后疊加在直流溻上而構成的一種脈沖電流,由法國Bernard氏首先發現并研究,故又稱貝爾鈉電流。將這種電流用于臨床治療,稱為間動電流療法。電療法—間動電(低頻)電療法—間動電(低頻)出血傾向高熱患者嚴重心臟病急性化膿性炎癥禁忌癥電療法—TENS(低頻)
經皮的神經電刺激療法(TENS)
1.概述
是通過皮膚將特定的低頻脈沖電流輸入人體刺激神經,以減少或消除疼痛的方法.亦稱為周圍神經粗纖維電刺激療法.
采用的電流為頻率是2-160Hz的單相或雙相不對稱的方波脈沖電流.2.治療作用
(1)較低頻率、較高波寬的脈沖電流作用于皮膚后,能引起腦內的嗎啡樣多肽釋放,鎮痛作用較長;
(2)較高頻率、較窄波寬的脈沖電流作用于皮膚后。通過“閘門控制“機制產生鎮痛作用,鎮痛時間較短電療法—TENS(低頻)
適應證:頭痛、偏頭痛、神經痛、灼性神經痛、幻肢痛、關節痛、腹痛、術后痛、產痛、癌痛等。各種原因的急慢性疼痛禁忌證:植入心臟起博器;禁止刺激頸動脈竇;早孕婦女的腰和下腹部;局部感覺缺失和對電過敏患者電療法—調制中頻療法
一,概念
調制中頻電流是一種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是60年代應用臨床的一種較新的電療法。其頻率為2000-5000Hz
調制頻率10~15Hz,調制深度0~100%。電療法—調制中頻療法治療作用連續波間調波交調和變調止痛,作用于植物神經刺激神經肌肉.鍛煉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和炎癥吸收電療法—調制中頻療法植入心臟起搏器者對電流不能耐受者心前區治療部位有金屬有出血傾向惡性腫瘤禁忌癥電療法——干擾電療法
1.概述
以兩組不同頻率的中中頻正弦交流電流交叉地輸入人體,在體內電力線交叉處形成干擾場,產生差頻為0-100HZ的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即干擾電流。2.治療作用鎮痛作用100HZ的固定差頻和90-100HZ或0-100HZ的變動差頻,能明顯提高痛閾.促進局部血液循環50HZ的固定差頻和25-50HZ的變動差頻,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對自主神經的調整作用100HZ的固定差頻可以減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20-40HZ的變動差頻能興奮迷走神經.促進骨折愈合.電療法—干擾電療法分類頻率電極特點靜態干擾電4000HZ與(4000±100)HZ兩組電極治療面積小動態干擾電4000HZ與(4000±100)HZ兩組電極治療深度不夠立體干擾電5000HZ三組在三維空間穿透力強,治療深度深電療法—干擾電療法適應癥
軟組織損傷坐骨神經痛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禁忌癥
惡性腫瘤有出血傾向治療部位有金屬心前區植入心臟起搏器者電療法—短波,超短波療法
超短波療法與短波療法應用波長10-1M,頻率30-300MHZ的交變電磁場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超短波療法.因常用電場法治療,故亦稱超高頻電場療法短波療法是應用波長100-10M,頻率為3-30MHZ的高頻電磁波治療疾病的方法,因主要是產生熱效應,故又稱短波透熱療法.超短波療法和短波療法都屬于高頻電療法.這兩種療法的生物學作用基礎主要是熱效應和非熱效應電療法—短波,超短波療法治療作用增強血液循環消炎,消除水腫解痙,鎮痛殺滅腫瘤細胞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1)無熱量患者無溫熱感,適用于急性炎癥的早期.顯著水腫或血液循環障礙的部位2)微熱量患者微有溫熱感,適用于亞急性和慢性炎癥3)溫熱量患者有舒適的溫熱感,適用于慢性炎癥和慢性疾病4)熱量患者有明顯的熱感,但能耐受,適用于惡性腫瘤的高熱療法治療劑量電療法—短波,超短波療法4臨床應用
(1)適應證適用于各種炎癥和傷病的急性期,也適用于慢性期,如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面神經炎、周圍神經損傷、軟組織損傷、盆腔炎、關節炎、胃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腸炎等各種感染
(2)禁忌證惡性腫瘤(小劑量)活動性肺結核局部金屬異物有出血傾向昏迷高熱等電療法低,中,高頻電治療作用以及特點比較治療作用特點低頻電療法(一)興奮神經肌肉組織(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三)鎮痛低頻輸出表皮刺痛感強、深度感弱,留針時間短。中頻電療法(一)鎮痛作用(二)促進血液循環(三)鍛煉骨骼肌(四)軟化疤痕和松解粘連中頻輸出比較柔和治療深度感強,作用時間長。高頻電療法(一)消炎,消除水腫;(二)解痙,鎮痛;(三)殺菌通過熱作用和非熱作用,用于治療深部組織和內臟炎癥。光療法光療法紅外線
紫外線可見光激光
光療法(lighttherapy)是利用陽光或人工光線(紅外線、紫外線、可見光、激光)防治疾病和促進機體康復的方法。日光療法已劃入療養學范疇。理療學中的光療法是利用人工光輻射。光療法—紅外線
應用紅外線(波長0.76~400微米)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紅外線療法。紅外線的治療作用基礎是溫熱效應
治療作用改善血循環
促進吸收
緩解痙攣
消散慢性炎癥鎮痛光療法—紅外線
適應癥及禁忌癥動脈硬化
脈管炎
肺結核高熱出血傾向
禁忌癥軟化疤痕軟組織損傷
血腫慢性傷口
疼痛慢性炎癥適應癥光療法
脈管炎
脈管炎全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發生于血管的變態反應性炎癥,導致中小動脈節段性狹窄、閉塞,肢端失去營養、出現潰瘍、壞死,是一種較頑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種炎癥表現,與細菌感染沒有關系。治療前治療后光療法—紫外線
應用紫外線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紫外線療法。紫外線系不可見光,因位于可見光譜紫色光線的外側而得名。
(一)紫外線光譜生物學作用特點
波長范圍1)長波紫外線400~320nmUVA2)中波紫外線320~280nmUVB3)短波紫外線280~180nmUVC光療法—紫外線治療作用殺菌組織再生鎮痛脫敏預防佝僂病增強免疫佝僂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嬰幼兒“缺鈣”。
光療法—紫外線心肌炎急性腎炎惡性腫瘤血友病紫癜禁忌癥適應癥紅斑量紫外線急性化膿性炎癥(急性乳腺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急性靜脈炎);非極性化膿性炎癥(肌炎、腱鞘炎)無紅斑量紫外線預防和治療佝僂病,骨羅軟骨病,長期臥床骨質疏松、流感、傷風感冒等適應癥及禁忌癥聲療法—超聲波療法
一、概述
超聲波是指頻率在2000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聽覺反應的機械振動波。將超聲波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稱為超聲波療法。頻率500~2500千赫的超聲波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在理療中常用的頻率一般為800~1000千赫。作用效應機械作用溫熱作用理化作用機體組織適應癥創傷性疾病腰痛、肌痛,挫傷,扭傷,肩關節周圍炎;疤痕,粘連,注射后硬結腦血管病偏癱禁忌癥惡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的心區和星狀神經節,出血傾向,靜脈血栓磁療
磁療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青海省投招聘59人查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閱讀理解訓練心得體會
- 119消防安全宣傳日活動方案
- 養驢創業計劃書
- 積極心理學在非營利組織中的應用研究計劃
- 五年級下冊美術素描訓練計劃
- 五年級下冊傳統手工藝實踐教學計劃
- 幼兒園親子活動資助工作計劃
- 軍事基地食堂崗位職責與后勤保障
- 2025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全球校園招聘正式啟動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共青團應知應會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3月時事政治考題及參考答案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
- 公務接待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培訓教材試題庫
- 羽毛球賽事組織與管理的
- 小學生戰斗機介紹課件圖片
- 第一講緒論精神病學講解
- 人教版 七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四單元《青春之光》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