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專題透析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專題透析好教育云平臺--教育因你我而變好教育云平臺--教育因你我而變專題專題1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碱}型??碱}型考向考題考情新航路開辟;價格革命;商業革命;走向聯合的世界;殖民擴張;黑奴貿易;世界市場的拓展;兩次工業革命2021年廣東卷;21年全國乙卷;21年全國甲卷;20年全國卷Ⅰ,30;2021年山東卷;21年全國甲卷;20年全國卷Ⅰ,31;20年全國卷Ⅲ,31考查角度:近幾年高考重點考查了殖民擴張的影響,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拓展、人類文明交流的關系,重點考查了對殖民擴張的評價。主要集中考查了工業革命的特點、爆發原因、與世界市場的關系及對工業革命的反思,同時重點考查了兩次工業革命特點的比較。考查方式:①時空觀念:依托時空脈絡,理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與發展的過程,理解各階段的發展原因與影響。②歷史解釋:聯系中國史,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對中國的影響。③唯物史觀:運用唯物史觀客觀評價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掠奪性和客觀作用方法點撥方法點撥解答(比較型)選擇題的主要方法(1)比較型選擇題涉及到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現象,所以在做題時要對各個事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2)比較型選擇題都是對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備選項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沒有的,因此在做題時要注意辨別這些備選項表述的正誤,這是對學生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3)解答比較型選擇題最常用的是排除法。1.依托教材內容,考查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兩次工業革命等知識【解題技法】(1)了解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知識點A.新航路開辟與西歐早期殖民擴張一、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市場雛形1.背景(1)四大因素: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興起是根本原因;“尋金熱”是社會根源;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阻礙商路是直接原因;傳播宗教是精神動力。(2)三個條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地理知識的增加。2.經過:達?伽馬開辟了由歐洲到達亞洲(印度)的航路;哥倫布開辟了從歐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3.影響(1)對歐洲:引發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展。(2)對美洲、非洲:美洲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黑奴貿易給非洲帶來災難。(3)對亞洲:白銀大量流入亞洲,刺激了亞洲經濟的發展。(4)對世界:人類由分散孤立開始走向整體;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二、早期殖民擴張——世界市場的拓展1.殖民擴張(1)荷蘭:組建東印度公司等大型商業公司,壟斷貿易;17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頭號貿易強國,號稱“海上馬車夫”。(2)英國:采取殖民戰爭、海盜劫掠、黑奴貿易等掠奪方式;18世紀中期,確立世界殖民霸權。2.影響(1)對殖民國家: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始資本積累。(2)對殖民地國家: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和災難。(3)對世界: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B.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概況一、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前提和條件(1)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2)資金:殖民掠奪等資本原始積累。(3)技術: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4)市場:國內及海外市場的擴大。2.成就(1)紡織機器: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2)動力機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3)交通工具:英國人史蒂芬孫制造出蒸汽機車,富爾頓制成蒸汽輪船。3.影響(1)生產力:人類歷史進入“蒸汽時代”。(2)生產方式:確立了工廠制。(3)城市化:改變人口結構,加快了城市化進程。(4)思想科技:促進了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5)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二、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條件: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2.成就(1)電力的應用:德國人西門子研制成功發電機,同時,電動機也制造出來。(2)新交通工具:19世紀七八十年代,內燃機問世,隨后汽車和飛機相繼問世。(3)石油化工:提煉出多種化學物質,制成多種化學合成材料。3.影響(1)生產力:人類歷史進入“電氣時代”。(2)生產方式:出現壟斷組織,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了壟斷資本主義。(3)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并最終形成。(4)國際關系:促進了全球性文化交流;擴大了資本主義世界與亞非拉之間以及資本主義工業國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國際關系日趨復雜。C.運用社會轉型視野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促使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機器化生產方式是對傳統生產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術革命則使生產方式面臨從單純增長到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而且,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從競爭走向合作,從國內合作走向國際協調,也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方面促使工業現代化轉型工業現代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也是工業化的重要內容促使城市化轉型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地理狀況和人口結構,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動。工業的發展使英國經濟的重心迅速向擁有豐富煤鐵資源的西北地區轉移促使社會思想轉型工業化和法國革命兩種力量聯合在一起,導致了1815年以后種種新學說的產生與發展,在1848年的歐洲革命中發揮了作用促使社會形態轉型工業革命后,經濟形態上,工業取代農業占據主導地位,城市化進程加快;政治形態上,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成為社會兩大階級,社會改革進一步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意識形態上,促進了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典例】(2021年全國乙卷)16世紀起,英國國王將大量特許狀授予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團體,成立特許公司。與此同時,歐洲許多國家掀起創辦海外貿易特許公司的熱潮。至18世紀末,特許公司數量已達數百個。這反映出該時期A.資本輸出成為海外擴張的主要形式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C.劃分勢力范圍成為列強爭霸的焦點 D.殖民擴張呈現競爭格局【答案】D【解析】16至18世紀,是西方國家對外殖民擴張的時期,成立帶有殖民性質的特許公司就是殖民擴張手段之一。與英國同時,歐洲許多國家在海外創辦特許公司,最終在18世紀末形成眾多特許公司,這說明當時歐洲殖民擴張呈現出競爭格局,D正確;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輸出成為主要的海外擴張形式,排除A;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標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時間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B;劃分勢力范圍成為爭霸焦點是在壟斷組織出現之后,時間同樣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C。2.抓住文獻材料主旨,直擊題目考查相關知識點【典例】(2021年湖南卷)歐洲最早出版的科學期刊是19世紀中葉首批成立的各國科學院的院刊。隨著科學家按其專業組成專業性學會進行研究,到1921年科學期刊已增至2.5萬種,期中大部分是在19世紀后期增加的。這反映了()A.科學研究日趨大眾化B.科技成果改變人類生活C.科學院數量迅猛增加D.科學與技術結合更緊密【答案】D【解析】根據“隨著科學家按其專業組成專業性學會進行研究,到1921年科學期刊已增至2.5萬種,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紀后期增加的”可以看出,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科學與技術的緊密結合,專業性的期刊大量出現,反映出專業性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這正是適應第二次工革命的需要而出現的,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專業性的科學理論,沒有體現大眾化,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到生活的改變,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期刊,而不是科學院,排除C?!窘忸}技法】(1)根據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科學與技術的緊密結合,專業性的期刊大量出現,反映出專業性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這正是適應第二次工革命的需要而出現的得出考查知識點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2)鏈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等知識點A.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的表現市場空間范圍擴大歐洲的商人們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歐洲與亞洲、美洲、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達市場貿易商品種類增多美洲的黃金、白銀、煙葉、蔗糖和馬鈴薯,亞洲的香料、絲綢、茶葉,非洲的黃金、珍珠、象牙和奴隸等,都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市場聯系便捷直接溝通世界的新航路,使商品運輸的速度和運載量迅速擴大市場資本總額和貿易總額增長新航路開辟后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商業資本增多;貿易日益發達,貿易總額大增市場組織、維護機制初建新航路開辟后,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市場主體力量增強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價格革命”促使依靠固定地租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從事商品生產的資產階級實力上升B.工業革命后歐洲學者提出的社會經濟學說(1)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說。如英國學者亞當·斯密、李嘉圖等。①提倡市場機制,崇尚自由市場經濟;主張實行完全自由放任,反對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倡導自由競爭。②為后世開創了一個經濟自由主義的傳統,它適應了時代要求,在二百多年的時間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2)民族主義的經濟學說。德國人李斯特等提出,他們認為民族國家是一個有機的組織,個人僅是這個組織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個人的經濟活動,應以民族國家的最高利益為前提。他們主張加強政府的權力、獎勵科學研究、發展民族工業、采取保護關稅的政策等。(3)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有些學者在目睹了工業革命后出現的勞資對立與貧富不均的現象之后,提出了廢除私有財產制度,將主要財產如土地、礦產、機器、交通工具等,都改為社會共同所有,由社會集體控制的主張。這種學說后來被稱為“社會主義”。C.近代以來的大國興衰更替(1)西班牙、葡萄牙雖然最早走上殖民擴張道路,但其殖民掠奪來的財富并未轉化為資本,因而其資本主義發展緩慢。(2)荷蘭最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17世紀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商業國家,但其資本主義工業發展不夠充分,從而成為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弱點。(3)法國資本主義在18世紀發展較快,成為歐洲大陸最發達的國家,但其經濟發展受到封建專制制度的嚴重阻礙。(4)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控制了殖民霸權,長期占據世界市場主導地位。(5)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形成了英美共同主導世界市場的局面。(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取得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并主導世界市場。D.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對世界市場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促進了世界的一體化對殖民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殖民地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美地區的落后;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有利于殖民地的發展進步對國際關系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爭霸戰爭E.圈地運動(1)含義14—15世紀,在農奴制解體的過程中,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占農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權和畜牧權,把強占的土地圈占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的“圈地運動”。(2)影響在經濟上,圈地運動對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始資本積累和自由勞動力。在社會層面上,圈地運動促進了英國社會結構的變化,成為推動17世紀英國政治革命、工業革命的重要因素。F.壟斷組織壟斷組織是指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或幾個經濟部門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業之間的聯合。它們憑借這種聯合所建立的統治地位,控制相應部門的商品生產,瓜分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規定壟斷價格,攫取高額利潤。壟斷組織在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G.兩次工業革命比較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異標志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電力和內燃機的應用動力機器蒸汽機電動機、內燃機科技結合程度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工業化側重點輕工業領域重化工業起源與進程首先發生在英國,局限于少數國家,進展緩慢幾乎同時在歐美諸國展開,見效快異工業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制度成為普遍的生產組織形式,中小企業占多數,規模小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出現壟斷組織經濟思想自由主義取代重商主義思想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或自由放任開辟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世界市場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殖民擴張商品輸出、掠奪原料、全球擴張加強資本輸出、瓜分世界同都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存狀態和社會經濟結構;都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帶來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H.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對中國的影響時間推動力歷史進程對中國的影響15—16世紀新航路開辟雛形開始出現葡萄牙強租澳門,中國面臨來自歐洲的威脅17—18世紀早期殖民擴張進一步拓展(1)荷蘭侵占臺灣。(2)西學東漸19世紀中后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中國近代化起步(洋務運動)(3)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中國新思潮萌發)(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建立(1)列強繼續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3)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運動高漲(如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20世紀40年代以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明顯加速(1)初期中國再次與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2)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重新追趕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動了現代化建設(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試題匯編試題匯編1.(2021·廣東汕頭一模·12)16世紀20年代,歐洲的一支探險船隊的編年史官和領航員在完成航行時才發現,他們最初各自計算時間的方式是錯誤的,實際航行用時比他們想象中的多了一天。這次航行A.開辟了歐亞非之間的新商路B.引發了歐洲對美洲的殖民侵略C.導致了歐洲經濟中心的轉移D.空前擴展了人類地理空間視野【答案】D【解析】據材料“實際航行用時比他們想象中的多了一天”可知,人類在探險過程中發現地球遠比人們想象中的要大,這空前擴展了人類地理空間視野,故選D項;1497—1498年,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繞非洲海岸到達印度,排除A項;1492年哥倫布抵達美洲后,引發了歐洲對美洲的殖民侵略,排除B項;新航路的開辟引發商業革命,使歐洲經濟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C項。2.(2021·吉林東北師大附中、長春十一高中、吉林一中、四平一中、松原實驗中學高三2月聯考·32)意大利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和文藝復興的早期發源地,但從1498年達·伽馬在印度加爾各答港口的登陸,使意大利遭受了沉重地經濟打擊,便逐漸結束了意大利人享有的、作為西歐和東方貿易中間人的有利可圖的壟斷地位,由此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A.統治集團內部斗爭削弱自身實力B.法國入侵使意大利半島遭受嚴重破壞C.新航路開辟失去了世界貿易中心地位D.工商業經濟衰退失去競爭力【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1498年達·伽馬到達印度后,意大利就結束了東西方貿易中間人的壟斷地位,從而走向衰落,這主要由于新航路的開辟使東西方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選C項;依據材料意大利的衰落是由于達·伽馬到達了印度而非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排除A項;法國入侵使意大利半島遭受破壞是意大利衰落的原因之一,但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項;材料反映達·伽馬在印度登陸對意大利的影響,并非意大利工商業經濟衰退失去競爭力,排除D項。3.(2020·河南湘豫名校聯盟高三1月聯考·33)16世紀,世界新舊大陸的經濟作物廣泛種植與外貿增多,白銀出現跨洲際流動,各大洲紛紛成為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該現象出現的根源在于A.新航路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B.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形成C.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迅速發展D.白銀成為西歐社會上層的追求【答案】C【解析】從材料“世界新舊大陸的經濟作物廣泛種植與外貿增多,白銀出現跨洲際流動,各大洲紛紛成為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涉及的是經濟作物、外貿、白銀、世界市場等經濟名詞,結合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發展,推動了新航路開辟,歐洲出現商業革命、世界市場雛形等新的經濟現象,故材料現象的根源是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故選C項;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商業革命的表現是歐洲對外貿易的商品數量和種類增加,對貿易的范圍擴大,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材料中的現象是商業革命的表現,與問題“該現象出現的根源在于”不符,排除A項;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形成是19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與材料時間“16世紀”不符,排除B項;材料不僅體現了白銀在洲際的流動,還體現了經濟作物、外貿和世界市場等經濟名詞,故白銀成為西歐社會上層的追求不是材料現象的根源,排除D項。4.(2021·新疆烏魯木齊一模·15)11世紀中國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同一時期,西歐城市重新興起。二者相比,為西歐后來孕育出早期資產階級奠定基礎的是西歐城市A.擁有自治權B.商業的繁榮C.規模比較大D.修建了城堡【答案】A【解析】由材料“11世紀中國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同一時期,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可知西歐城市繼承了古代城邦自治管理的傳統,為早期資產階級奠定基礎,故選A項;商業繁榮是中西方城市發展的共同點,排除B項;古代中國城市規模大于西歐城市規模,排除C項;城堡是封建貴族階層的體現,材料強調的是資產階級,排除D項。5.(2021·河南新鄉二模·33)英國學界流行一種“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互利”說,該論調包含:一是將英帝國與進步聯系起來;二是在帝國內部宗主國同殖民地之間存在經濟互相依存的關系;三是帝國有助于全球化。以下可以作為辯駁該觀點的史實是A.中國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場B.近代印度棉紡織業的發展C.美國贏得獨立與頒布憲法D.德國產業工人的生產過剩【答案】C【解析】據材料“‘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互利’說”的具體內容可知,該論調是在為英國的殖民統治作辯護,片面強調其作用。而因為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此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這與“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互利”說相違背,可以作為辯駁該觀點的史實,故選C項;中國不屬于英國的殖民地,且中國被迫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場,促使其自然經濟逐漸瓦解,不能作為辯駁該觀點的史實,排除A項;“近代印度棉紡織業的發展”是受到英國工業文明的影響,這不能作為辯駁該觀點的史實,排除B項;德國不是英國的殖民地,排除D項。6.(2021·江西六校高三3月聯考·33)1785—1832年間出現的北太平洋的動物皮毛市場是中美國之間的貿易市場,該貿易以中國市場為中心,以歐美商業資本為核心驅動力,并在資本擴張性競爭條件下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大約到了19世紀20年代初期,這種動物皮毛貿易逐漸衰退。據此可知該貿易A.興起時適應了壟斷資本主義擴張的需要B.活躍程度與中國民間皮毛需求量大有關C.興衰過程可能與皮毛資源過度開發有關D.發展狀況反映中國與世界貿易聯系密切【答案】C【解析】據“在資本擴張性競爭條件下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可知該貿易衰退的原因可能是對動物皮毛資源進行了過度的開發,故選C項;壟斷資本主義出現形成于19世紀末,排除A項;該市場的核心驅動力是歐美的商業資本,所以不能說是中國民間皮毛需求量大,排除B項;皮毛市場只能說明中國與世界貿易有聯系,但不能說聯系密切,排除D項。7.(2021·陜西商洛一模·34)下表是1769~1811年英國海軍的軍費變化統計表(單位:萬英鎊)這一變化年份1769179318031811數額1502409002000A.使英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B.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C.反映了英國加緊對外殖民擴張D.促進了重商主義的發展【答案】C【解析】從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769~1811年英國海軍的軍費迅速增長,說明英國對外軍事行為較多,故選C項;據所學18世紀中期英國通過七年戰爭擊敗法國,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霸權,材料時間是在19世紀末19世紀初,排除A項;據所學1765年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材料時間始于1769年,排除B項;重商主義產生并流行于15世紀至17世紀中葉的西歐,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8.(2021·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二次聯合考試·13)1609年,荷蘭人格勞秀斯發表了《海洋自由論》,最早從理論上系統地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則。他提出這一理論主要是為了A.擴大荷蘭自身海洋利益B.與西班牙爭奪海洋霸權C.聯合西歐國家對抗英國D.緩和西歐各國海洋沖突【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17世紀初“荷蘭人格勞秀斯最早從理論上系統地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則”,公海航行自由原則的提出主要是針對西班牙的海洋霸權,推動荷蘭的海外殖民擴張,故選A項;與西班牙爭奪海洋霸權,最終也是為了荷蘭的海外殖民擴張,排除B項;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則有利于后期國家對外殖民擴張,但其目的并非聯合西歐國家對抗英國,而是針對西班牙維護自己利益,排除C項;公海航行自由有利于緩和西歐各國海洋沖突,但這是這一理論的影響而非目的,排除D項。9.(2021·廣東揭陽高三教學質量測試·11)據下表可推知1719—1833年黃埔港往來西方船只統計表起止時間法國船只數量/艘英國船只數量/艘西方國家來往廣州船只總量/艘所占百分比法國英國1719—1769年10637776914%49%1770—1778年4515927816%57%1779—1833年56260741121.4%63%A.《航海條例》導致法國船只數量下降B.法國國內革命影響海外貿易C.英國確立“日不落帝國”世界殖民霸權D.貿易成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177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此后直至1833年,雖然其在黃埔港的船只數量有所增加,但占比卻急劇下降,說明其國內革命影響了海外貿易,故選B項;《航海條例》是1651年為了保護本國新貴族與資產階級的利益,打擊荷蘭航運與貿易而制定的條例,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僅從黃埔港一地的船只數量占比無法看出英國是否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排除C項;此時資本主義國家依然處于早期殖民擴張階段,海外殖民依然為搶掠、欺詐等資本原始積累的手段,排除D項。10.(2021·華大新高考聯盟高三3月教學質量測評全國卷·34)企業名稱時間段(年)資本額(英鎊)年均增長率(%)Philips&Le21814179991M′Connel&.Kennedy1795177029.8181088375N.Dugdale1796100016.7182476229Thomson,Chippindal11826284161上表為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部分棉紡織業企業的資本增長狀況,可以說明當時英國A.棉紡織企業劇增B.盲目追求高額利潤C.重視擴大再生產D.忽視生產技術革新【答案】C【解析】據上表,可知棉紡織業企業的資本均在顯著增長,結合工業革命時期資本家們節儉和重視資本積累的相關知識,說明企業在獲得利潤后將其轉化為擴大再生產的資本,促使企業不斷發展,故選C項;材料中只能呈現出這幾家企業資本的動態增長,無法體現整個棉紡織業企業數量的發展狀況,排除A項;材料說的是資本家擴大生產,并不是簡單的追求利潤,排除B項;工業革命時期,全社會均注重生產技術不斷革新,排除D項。11.(2021·百師聯盟高三二輪復習聯考山東卷·14)下表為1741~1821年英國人口流動增長幅度變化表。該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時間(年)增幅(%)時間(年)增幅(%)1741~175131781~179191751~176161791~1801111761~177161801~1811141771~178161811~182118A.城市化進程的加快B.工業革命的推動C.社會等級秩序崩潰D.世界人口大遷移【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定時空:1741—1821年的英國,從表格數據可知,從1751—1781年英國人口流動增長幅度一直穩定不變,但從1781—1821年英國人口流動增長幅度持續增長,結合所學,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英國人口流動加速,這體現出工業革命對英國人口流動產生重大影響,故選B項;結合所學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是人口流動的影響,不是人口流動的原因,排除A項;結合所學社會等級秩序崩潰是工業革命的影響,不是英國人口流動的原因,排除C項;結合所學,世界人口大遷移對英國人口流動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12.(2021·百師聯盟高三二輪復習聯考山東卷·12)下表為1835~1865年德意志鐵路建設發展情況簡表。據此推知,這主要得益于年份(年)1835184518551865里程(公里)62300829014690A.兩次工業革命的直接推動B.德意志由四分五裂到實現統一C.普魯士對各邦的大力支持D.各邦為經濟與安全等利益而競爭【答案】D【解析】從表中可以看出1835—1865年德意志鐵路建設發展很快,結合所學,在德國統一之前,各邦政府出于對本邦經濟、交通以及安全等利益因素的考慮,大力興修鐵路,促成了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故選D項;表格所示時間為1835—1865年,此時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未開始,排除A項;結合所學,德國于1871年實現統一,此時德國尚未實現統一,排除B項;依據材料無法得出普魯士有沒有支持其他各邦的鐵路建設,并且結合所學統一之前普魯士對各邦的影響較小,排除C項。13.(2021·遼寧大連一模·13)英國最大的肥皂制造商W.H.利弗在1903年總結了如下趨勢:在以往的日子里,一個工廠可以是一個個人企業,后來,有了一個合伙者,再往后,需要成立有限公司?,F在我們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若干個有限公司需要集合成我們所稱為的聯合企業。這一趨勢的出現表明,這一時期的工業經濟進入到了A.機械化時代B.電氣化時代C.大企業時代D.全球化時代【答案】C【解析】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資產階級著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調整生產組織形式,形成了壟斷組織,成為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大企業時代,與材料中“1903年”“若干個有限公司需要集合成我們所稱為的聯合企業”相符,故選C項;機械化時代是工業革命時期,與材料中“1903年”不符,排除A項;電氣化是生產力,“聯合企業”是生產組織形式,排除B項;材料是說“企業”的規模,而經濟全球化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排除D項。14.(2021·浙江紹興選考科目4月·20)下表為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據吳于廑《世界近代史》等改編)據表推知,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呈現的特點有國家人物時間主要成就美國貝爾1877年創辦貝爾電話公司德國卡爾·本茨1885年制造世界第一輛汽車“奔馳一號”,后成立奔馳汽車廠意大利馬可尼1897年成立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美國萊特兄弟1903年制造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后創辦萊特飛機公司瑞典諾貝爾1867年發明炸藥,擁有100家工廠,每天收入達4萬法郎①在多國、多個領域同時展開②技術進步依賴于實用技藝的創新③重工業成為重點發展的產業④通過科技創新以及勤勞能干致富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據表格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美國、德國、意大利、瑞典等國開展,涉及汽車、飛機、通訊等多個領域,故①正確;據表格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技術進步依賴于科學理論的突破,而不是實用技藝的創新,故②錯誤;據材料“汽車廠”“飛機公司”可知,重工業成為重點發展的產業,故③正確;據材料“貝爾發明電話,創辦貝爾電話公司……諾貝爾發明炸藥,擁有100家工廠,每天收入達4萬法郎”可知,科學家通過科技創新以及勤勞能干致富,故④正確;選擇D項符合題意。15.(2021·湖南長郡十五校高三第二次聯考·14)下表是歐美四國(法國、美國、德國、英國)生鐵、鋼、煤的產量的統計數據。以下結論解釋合理的是生鐵產量(單位:千噸)鋼產量(單位:千噸)煤產量(單位:千噸)1871年1891年1871年1891年1871年1891年甲15644641521235237.084.2乙660074996003200127186丙86018978074013.25926.025丁1665920369427729.514.09A.甲是法國,通過法國大革命,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鋼鐵煤產量增長迅猛B.乙是英國,通過兩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C.丙是德國,完成國家統一后,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生產躍居第一D.丁是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逐漸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答案】D【解析】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生產增長迅猛,增速及總量超過英國,逐漸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推知丁是美國,故選D項;法國的資本主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穩定發展,而法國大革命后國內長期政局動蕩,A項表述有誤,排除A項;英國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成為世界工廠,B項表述有誤,排除B項;德國在完成國家統一后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發展,其工業生產在一戰前躍居歐洲第一,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提升技巧試題及答案
- 礦物加工過程中的物理分離技術考核試卷
- 液力元件的激光加工技術考核試卷
- 漁具設計原理考核試卷
- 目視化管理下的團隊協作與溝通機制考核試卷
- 項目管理專業人士高效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會計與審計一體化管理研究試題及答案
- 禮儀用品行業品牌建設與市場競爭力提升考核試卷
- 潛水裝備的水下作業安全管理機制優化考核試卷
- 2023年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灣沚分公司公開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書分享 課件
- DB37-T 3848-2019 地熱礦泉水綠色礦山建設規范-(高清版)
- 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解讀課件
- 美麗的晉祠-完整版課件
- 醫院“雙培養”制度
- 時區與區時課件
- 許慎《說文解字》(全文)
- DB34∕T 1948-2013 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檔案立卷標準
- 通用門座機安裝工藝2
-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綜合練習計算
- 養老機構服務高質量115項明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