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專題透析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專題透析好教育云平臺--教育因你我而變好教育云平臺--教育因你我而變專題專題4××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常考題型常考題型考向考題考情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侵華日軍的罪行與中國軍民抗日斗爭2021年全國甲卷;2021年湖南卷;2020年全國卷III,29;2021年全國乙卷;2020年山東卷,7;2019年全國卷Ⅱ,28;2020年全國卷II,29;2020年江蘇卷,10;2020年山東卷,9考查角度: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抗日戰爭考查方式:命題立足唯物史觀,考查學生對背后的宏觀歷史現象或時代特征的歷史解釋,依托宏觀歷史時空下的中西方社會狀況比較方法點撥方法點撥解題的三個步驟:(1)一審,仔細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注意題干考查的角度,看題干是考查區別,還是考查聯系。(2)二聯,聯系教材中相關的知識,抽取、儲備與題意相關的知識,并進行對比。(3)三查,審查備選項,只有本身是正確的且符合題干要求的備選項,才能最后入選。1.依托教材內容,考查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等知識【解題技法】(1)了解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基本知識點A.列強侵略1.鴉片戰爭:1840—1842年,英國以禁煙運動為借口而發動,旨在打開中國市場。清政府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英法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聯合發動。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戰爭:明治維新后,日本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加緊對外擴張,1894年挑起戰爭,清政府戰敗,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國聯軍侵華:由于義和團運動危及列強在華利益,1900年,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后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人民的抗爭1.三元里抗英1841年5月,三元里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2.太平天國運動(1)前期: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開始;1853年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主張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廣大農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強化自然經濟的主張,卻和世界工業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馳,絕對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具有空想性。(2)后期:1856年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1859年頒布的《資政新篇》是中國最早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沒有反映農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國缺乏發展資本主義的土壤,沒有真正實行;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3.戊戌變法:隨著民族危機的空前嚴重,1898年,光緒皇帝主持“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因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而失敗。4.義和團運動: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提出“扶清滅洋”口號,但最終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它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體現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5.清末新政:1901年,清政府實施“新政”。1905年,宣布“預備立憲”,但無力挽救危機,反而加速其滅亡。6.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11年,辛亥革命發生,結果是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但革命派屈從于北洋軍閥,沒有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C.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1.辛亥革命(1)過程: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發起武昌起義。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文獻,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3)意義: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從此,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2.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1)袁世凱“善后大借款”和宋教仁遇刺后,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2)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并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引發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群眾運動和護國運動。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狀態。(3)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后,孫中山又發起反對段祺瑞專權的護法運動,但最終失敗。D.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1.五四運動(1)性質: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2)特點:徹底、不妥協、群眾基礎廣泛。(3)意義:它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2.中國共產黨成立(1)背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運動的發展,共產國際的幫助,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2)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誕生了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3)影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3.國共合作——國民大革命(1)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兩黨第一次實現了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開展。(2)北伐戰爭①進程: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發動以消滅北洋軍閥為目標的北伐戰爭,國民大革命發展到高潮。②失敗: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相繼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最終破裂,大革命失敗。4.國共十年對峙(1927—1937年)(1)“工農武裝割據”①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②八七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③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攻打長沙,失敗。④開創革命新道路: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井岡山道路。1930年形成星火燎原之勢。(2)紅軍長征①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②遵義會議:革命形勢開始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是黨的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③長征勝利: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3)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5.抗日戰爭時期(1931—1945年)(1)局部抗戰(1931—1937年)九一八事變后,日軍不斷擴大侵華,激發了中國各階層抗日救亡運動,中國局部抗戰爆發。(2)全民族抗戰(1937—1945年)三個戰場:①國民黨正面戰場: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棗宜會戰等,遲滯日軍侵華進程。②中國共產黨敵后戰場:堅持敵后抗日游擊戰,創建了敵后抗日根據地,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③境外戰場:1942年初,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救出被圍英軍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軍隊配合下,中國遠征軍擊敗侵緬日軍。(3)抗日戰爭的勝利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書,中國抗戰取得最后勝利。②勝利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支持。(4)特點:以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既是反法西斯戰爭,又是民族解放戰爭(雙重性);兩個戰場并存;中國共產黨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持久抗戰。(5)意義:是近代中國一百多年來反帝斗爭的第一次偉大勝利;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6.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1)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①1945年重慶談判,國共簽署《雙十協定》,確定了和平建國的方針。②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協議。(2)人民解放戰爭①戰略防御a.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b.1947年,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陜北、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②戰略反攻: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③戰略決戰: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軍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消滅國民黨軍隊主力。④戰爭勝利:1949年4月,北平和談破裂后,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人民解放軍追殲殘敵,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7.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1)結束了中國一百多年來被帝國主義奴役的歷史,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發展方向,新中國即將誕生。(2)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勇氣。(3)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典例】(2021年全國甲卷)1861年,慈禧發動政變處置政敵時,特別把“不能盡心和議”列為罪狀。英國人在華創辦的《北華捷報》稱:“在這個特別的關頭,我們要比我們同中國發生聯系的其他任何時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國的現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國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B.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C.清廷頑固派勢力地位得到加強D.傳統的外交體制被拋棄【答案】A【解析】1861年,慈禧特別把“不能盡心和議”列為罪狀,說明慈禧主張和英法議和;“在這個特別的關頭,我們要比我們同中國發生聯系的其他任何時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國的現存政府”說明英國有勾結清政府的意圖。由此可知,當時的太平天國將面臨中外聯合勾結的嚴峻形勢,故A正確;《辛丑條約》簽訂標志著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故B錯誤;材料無法得出頑固派地位得到加強,故C錯誤;材料沒有外交體制變化的信息,故D錯誤。(2)抓住文獻材料主旨,直擊題目考查相關知識點【典例】(2021年湖南卷)20世紀初,武漢三鎮“占長江沿岸最樞要之地,商況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諸港”,漢口更是“舟楫之輻輳,貨物之聚散,其盛不亞于上海,其余則尚未能比類也”。武漢的這一狀況A.表明其航運發展水平超過上海B.說明商業貿易中心向腹地轉移C.為長江沿岸工業重新布局奠定基礎D.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創造條件【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20世紀初,武漢三鎮尤其漢口憑借其優越地理位置工商業較發達,結合史實武漢工業基礎較好,資本主義發展較好,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創造了條件,故D正確;根據材料“漢口……其盛不亞于上海”只能看出漢口商業發達,并不能得出航運業發展水平超過上海,故A錯誤;材料不涉及商業貿易中心的轉移,故B錯誤;20世紀初,長江沿岸沒有重新布局工業,故C錯誤。【解題技法】(1)根據材料20世紀初,武漢三鎮尤其漢口憑借其優越地理位置工商業較發達,結合武漢工業基礎較好,資本主義發展較好,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創造了條件得出考查知識點為辛亥革命。(2)鏈接辛亥革命等知識點A.三民主義的內涵及評價內涵評價民族主義(民族革命)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治,爭取實現民族的獨立自主把反對清王朝與建立資產階級統一的民族國家相結合,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時代的要求,但未明確反帝續表內涵評價民權主義(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要求建立“民主立憲政體”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核心,從理論上解決了革命政黨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續表內涵評價民生主義(社會革命)平均地權:核定地價,漲價歸公,由國民共享,做到“家給人足”是孫中山用以解決土地問題的綱領,反映了孫中山維護廣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但未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B.辛亥革命爆發的必然性和歷史功績角度表現必然性歷史教訓維新運動的失敗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經濟基礎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思想基礎清末民權意識增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和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形成群眾基礎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使各地人民紛紛掀起抗捐抗稅斗爭、收回利權運動等歷史功績政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經濟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思想傳播民主共和理念,民主主義思想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生活廢除了一些陳規陋習,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物質生活和禮儀習俗的變革C.多角度認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目的直接防止袁世凱專制獨裁根本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思想體現了西方的啟蒙思想,如三權分立,權力制衡,人民主權,天賦人權等續表內容國家主權的歸屬及人民擁有的自由、權利和義務;確立起三權分立的制衡原則,從法律上保證民主共和制度評價積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體現了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中的一座豐碑消極掩蓋了階級的不平等,廣大勞動人民沒有獲得真正的民主權利;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僅憑一紙空文難保民主;開因人設法之例,對后世產生了不良影響試題匯編試題匯編1.(2021·山東濟寧高三5月高考模擬考試·6)1860年,曾國藩上奏清廷表示“吾方以全力與粵匪相持,不宜再樹大敵”,主張“俟該夷(英法)就撫”。1870年,曾國藩奏日:“道光庚子以后辦理夷務,失在朝和夕戰……遂至外患漸深……惟賴守定和議,絕無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無事。”據此可知曾國藩A.未能認清西方列強的侵略意圖B.對外妥協的傾向有所轉變C.企圖借助列強的力量發展洋務D.固守天朝上國的傳統觀念2.(2021·山西運城城市高中聯合體高三4月模擬·29)近代中國入境旅游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鴉片戰爭之后,外國人在華旅游只限于通商口岸;《天津條約》打開了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的大門;《辛丑條約》簽訂以后,入境旅游基本放開。到20世紀20年代,各種形式的入境旅游都有長足增長。這一變化A.揭開中國近代化的序幕B.瓦解晚清的朝貢體系C.創新了社會發展的模式D.體現殖民主義的意志3.(2021·四川成都三模·28)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萬,1862年又增至50萬,一度達到70余萬,為近代上海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資金、勞動力和市場等條件。導致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A.租界面積的急劇增加B.中外經貿規模不斷擴大C.中國國內的政局變動D.江浙自然經濟加速解體4.(2021·山西太原三模·28)有學者指出:“假如沒有這場革命,清廷不會向西方學習,中國必然會在舊有軌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沒有這場革命,漢人士大夫還會繼續沉淪,不會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政治大變局。”這說明“這場革命”A.加速了清政府統治的瓦解B.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C.開啟了西學東漸思想潮流D.獲得了知識分子群體的支持5.(2021·北京海淀區高三第二學期期末·6)下圖為列強侵華時“京師形勢”的示意圖。下列各項與圖中所示對應正確的是A.“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了東西,一個放了火。”B.“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C.“庚子年發生義和團……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真是令人驚奇佩服。”D.“國難日亟,東北四省淪亡之后,華北五省又在朝不保夕的危機之下了!”6.(2021·四川達州二模·34)1900年,日本加入八國聯軍,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由于是第一次與西方列強同盟,日本政府強調“野蠻之行為有損帝國之威嚴”,勒令士兵“嚴守軍令軍規”。但是在北京,日本兵卻親眼目睹了西洋兵搶劫、縱火、強奸等種種暴行。材料意在說明A.日本對西方文明的失望B.西方文明的虛偽C.中國文明蒙受深重災難D.日本的軍紀嚴明7.(2021·湖南衡陽二模·8)1921年通過的《湖南省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省行政權由省長及省務院行使之”;第五十九條規定:“各司司長由省議會選舉二人,咨請省長擇一任命之。”據此可知,《湖南省憲法》A.反映了軍閥割據下的政治理想B.捍衛了湖南近代的民主政治C.踐行了美式民主分權制衡原則D.鞏固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8.(2021·四川成都三模·29)辛亥革命爆發后,孫中山曾向英、美、德、法四國銀行團借款,對方卻以“金融中立”為由拒絕。清帝退位后,袁世凱向四國銀行團提出借款,其中包括南京臨時政府急需的700萬兩。在英國公使的推動下,四國銀行團在第二天即向南京臨時政府撥銀200萬兩。這說明當時A.西方列強的侵華方針發生了改變B.南京臨時政府喪失了中央政府的地位C.西方列強支持中國廢除君主政體D.列強力圖阻止中國走向獨立富強之路9.(2021·四川雅安三模·29)中共一大綱領規定,申請入黨的人,不得具有非共產主義的思想傾向,在入黨之前“必須斷絕同反對我黨綱領之任何黨派的關系”,“在公開時機未成熟前,黨的主張以至黨員身份都應保守秘密”。這表明當時A.馬克思主義得到普遍認同B.中共群眾基礎廣泛C.中國的革命形勢異常嚴峻D.民主革命綱領確立10.(2021·青海西寧一模·29)1922年的五一節紀念會上,李大釗在題為《五一勞動節于今天中國勞動界的意義》的演講中指出,“五一是工人的日子”“是工人站起的日子”。李大釗這一判斷是基于A.188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日罷工B.1789年代表第三等級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C.十月革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D.中共“一大”后組織領導了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1.(2021·浙江臺州高三4月選考科目教學質量評估·10)武漢是一座承載了苦難與輝煌的光榮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下列項中,跟武漢相關的有①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②《昭文新報》開創了國人辦報的先例③國民革命期間收回的租界之一④民國時期新的紡織業中心之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2021·四川宜賓二模·30)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明確提出中國蘇維埃政權所建立的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國家,承認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自決權。這些規定A.是中共民主政權建設的探索B.保障了各個階級的民主權利C.鞏固了國民革命的勝利果實D.是紅色政權建立的前提條件13.(2021·華中師大一附中高考押題卷·30)1928年,中共中央指出:“三民主義現在完全變成為反辛亥革命的旗幟。”到了1937年,中共“主張恢復孫先生的三民主義,繼續孫先生革命的精神”。這種轉變表明A.中共對革命性質開始有了科學的論斷B.中國共產黨由幼稚階段走向了成熟C.中共根據主要矛盾的變化調整了政策D.孫中山的思想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14.(2021·廣東華南師大附中5月高三綜合測試·8)如表1所示,在抗日戰爭前期,邊區的主要財政來源為外援,包括國民黨統一撥款和愛國人士以及海外華僑的捐款,由此可推知陜甘寧邊區1937—1940年財政收入統計項目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合計全部歲入%100100100100100外援%77.251.6985.7970.582.42其他%22.848.3114.2129.517.58A.國民黨對邊區的支持逐漸加強B.邊區開展經濟建設的必要性C.日軍對敵后根據地的封鎖失敗D.邊區財政主要依靠海外捐助15.(2021·湖北武漢5月供題·9)關于黨的發展制度,七屆二中全會規定“城市黨的發展對象,主要應是產業工人,其次是手工業工人、店員和學生”,強調把工人階級中的先進積極分子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并適當控制農村黨員的發展速度。這一規定A.適應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B.促進民主革命取得全國勝利C.奠定了新中國成立理論基礎D.確立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16.(2021·北京通州區一模·19)鞏固革命根據地材料一東固位于吉安縣城東南120余華里五縣交界的邊境(如圖6),四周崇山峻嶺,地勢險要。早在大革命時期這里就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人賴經邦等秘密恢復了黨組織,并發動了東固暴動,先后建立了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二團和第四團。這樣,以東固、橋頭為中心的方圓約200里的范圍不僅成為群眾斗爭異常活躍的游擊區,而且創造了公開斗爭和秘密斗爭相結合的成功經驗。1929年2月,朱德、毛澤東、陳毅率領的紅四軍來到東固根據地,這里的經營方式得到毛澤東等人的高度贊揚,陳毅稱之為“東井岡”。——摘編自劉統《火種——尋找中國復興之路》東固革命根據地全盛時期示意圖1929年2月—1929年10月(1)依據圖文材料,概括東固能夠成為“東井岡”的原因。材料二這番我們到東固則另是一種形式……郵路是照常的,商業貿易是照常的,邊界(指井岡山)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沒有。敵軍到來尋不到目標,黨的組織和群眾的組織(農民協會)完全秘密著。在接近總暴動之前,這種形式是最好的,因為這種形式取得群眾不致失掉群眾,武裝群眾不是守土的赤衛隊而是游擊隊。……戰術是飄忽不定的游擊,游擊的區域是很寬的。——毛澤東給湘贛邊界特委的信(1929年4月13日)材料三他們(東固根據地)是指導員支配軍官的,前五冊上軍官的名字列在指導員的后面,一個子彈不問過黨不能支配,他們是絕對的黨領導。這也可以說是幫助四軍黨的領導加強的原因。——毛澤東給紅四軍一位領導人的信(1929年6月14日)(2)依據材料二、三,概括“東固革命根據地”的特點,分析其創建的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據材料“俟該夷(英法)就撫”“惟賴守定和議,絕無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無事”,可知曾國藩始終認為內部矛盾是主要矛盾,主張安撫列強,說明曾國藩沒有認清列強侵華的本質,故選A項;據材料“惟賴守定和議,絕無改更”,可知曾國藩始終沒有改變妥協的立場,排除B項;據材料“用能中外相安,十年無事”,可知曾國藩妥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統治秩序,排除C項;材料中無法體現歧視洋人、盲目排外的內容,排除D項。2.【答案】D【解析】據材料“鴉片戰爭之后,外國人在華旅游只限于通商口岸;《天津條約》打開了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的大門;《辛丑條約》簽訂以后,入境旅游基本放開”可知入境旅游的發展伴隨著列強侵略的加深,故選D項;據所學洋務運動揭開中國近代化的序幕,排除A項;據所學入境旅游是民間交流,不能瓦解朝貢體系,排除B項;材料所述是入境旅游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無關,排除C項。3.【答案】C【解析】據材料“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萬,1862年又增至50萬,一度達到70余萬”可知在1860-1862年間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結合所學此時正值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政局動蕩,故選C項;據所學租界面積增加不是人口流動的直接原因,且上海租界在1860—1862年沒有急劇增加,排除A項;據所學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依然是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中外經貿交流有限,排除B項;據所學自然經濟加速解體會促進人口流動,但不一定都流入租界,排除D項。4.【答案】B【解析】據材料“向西方學習”可知這場革命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故選B項;結合所學知識,這場革命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武昌起義使清政府統治土崩瓦解,排除A項;洋務運動是近代西學東漸的開始,排除C項;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起義,沒有獲得知識分子群體的支持,排除D項。5.【答案】C【解析】據圖“西什庫教堂”“東交民巷”“圓明園”可知,其反映的是八國聯軍侵華,與庚子年義和團反侵略斗爭相對應,故選C項;“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指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排除A項;“(中國)竟被東方小國打敗”指甲午中日戰爭,排除B項;東北淪亡、華北危急是1930年代日本加緊侵華的表現,與1900年的列強侵華形勢不符,排除D項。6.【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日本以為西方軍隊是文明之師,要求本國軍隊嚴守軍規,結果親眼目睹西方侵略者的暴行,這充分說明了西方文明的虛偽,故選B項;材料反映的是日本親眼目睹西方侵略者的暴行,與對西方文明的態度無關,排除A項;中國文明確實蒙受深重災難,但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反映的是西方文明的虛偽,排除C項;材料的主旨是西方文明的虛偽,日本的軍紀嚴明并非材料想要說明的問題,排除D項。7.【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各司司長由省議會選出兩人,由省長選取一人擔任,由此可知,軍閥割據之下,獨斷專權,破壞民主政治,故選A項;材料反映了軍閥割據之下獨斷專權的政治思想,破壞民主政治,排除B項;材料違反了民主分權的基本原則,是獨斷專權的體現,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內容破壞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違背了辛亥革命希望建立民主國家的意愿,排除D項。8.【答案】D【解析】據材料主旨可知列強拒絕貸款給革命派孫中山,卻迅速貸款給舊官僚袁世凱,說明列強不希望中國走向獨立富強之路,故選D項;據所學西方列強的侵華方針是以華治華,沒有變化,排除A項;據材料“四國銀行團在第二天即向南京臨時政府撥銀200萬兩”可知南京臨時政府是中央政府,排除B項;據所學袁世凱復辟之時西方列強也予以支持,且孫中山也主張廢除君主政體,排除C項。9.【答案】C【解析】據材料“在公開時機未成熟前,黨的主張以至黨員身份都應保守秘密”,可知中國共產黨在當時比較隱秘,這與北洋政府統治和帝國主義加緊侵略相關,故選C項;馬克思主義得到普遍認同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中共群眾基礎當時主要是工人,并不廣泛,排除B項;中共二大確立了民主革命綱領,排除D項。10.【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紀念五一節,強調五一勞動節是“工人的日子”等,是基于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日罷工,自覺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故選A項;1789年代表第三等級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發生于7月14日,與五一勞動節的紀念無關,排除B項;十月革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發生在11月,與五一勞動節無關,排除C項;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發生在1923年初,排除D項。11.【答案】D【解析】“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是1927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提出的著名論斷,故①正確;1873年,在漢口出版的《昭文新報》,開創了國人辦報的先例,故②正確;國民革命期間,國民政府與英國政府簽訂了漢(漢口)案、潯(九江)案協定,英國正式把漢口、九江英租界無條件地歸還給中國,故③正確;1912—1922年,中國紡織業得到迅速發展,紡織業由長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西向北發展,天津、青島、武漢成為新的紡織業中心,故④正確;選擇D項符合題意。12.【答案】A【解析】該文件頒布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文件指出工農聯盟民主專政和民族自治,是中共在革命根據地進行的政權探索,故選A項;該文件只是涉及工人和農民,不能體現“各階級”,排除B項;國民革命1927年大革命已經失敗了,排除C項;中華蘇維埃政權建立后頒布的憲法,排除D項。13.【答案】C【解析】1928年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37年,隨著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共主動調整與國民黨的關系,故選C項;中共對革命性質開始有了科學的論斷,是中共二大對于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策略,排除A項;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是1935年遵義會議的召開,排除B項;不是孫中山的思想與時俱進,是中共面臨形勢變化注重調整政策,排除D項。14.【答案】B【解析】邊區的主要財政來源為外援,說明邊區經濟方面自給能力差,一旦失去外援,將迅速崩潰,這恰恰說明有必要開展經濟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修路圍擋出租合同標準文本
- 東莞污水施工合同樣本
- 醫師受聘合同標準文本
- 北京借住合同標準文本
- 醫院退休反聘人員合同標準文本
- 買賣碎石合同標準文本
- 2013建筑施工合同標準文本
- 醫療廢物運輸合同標準文本
- 代理合同轉租合同范例
- 醫院護具租賃合同樣本
- 股份代持協議合同6篇
- 2024-2025學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復習提綱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室速的觀察及護理
- 餐飲公司績效考核辦法
- 2025年03月春季河北邯鄲市叢臺區博碩人才引進5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2025年新高考歷史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
- 社保系統保密培訓
- 急診一科一品一特色護理
- 物流行業招聘流程及人員配置
- 液化氣充裝站建站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