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 (考點擊破+真題體驗+沖A行動)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課堂演練 人民版_第1頁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 (考點擊破+真題體驗+沖A行動)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課堂演練 人民版_第2頁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 (考點擊破+真題體驗+沖A行動)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課堂演練 人民版_第3頁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 (考點擊破+真題體驗+沖A行動)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課堂演練 人民版_第4頁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 (考點擊破+真題體驗+沖A行動)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課堂演練 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1.殖民擴張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主要途徑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是資本主義貪婪性的早期表現之一。隨著殖民擴張的進行,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之中,世界市場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強野蠻擴張與殖民掠奪基礎之上的。2.認識和評價資本主義發展與世界市場關系(1)一定程度上講,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市場”的發展史。(2)開辟新航路就是開辟新市場。(3)沒有世界市場就沒有近代資本主義。(4)海外市場和殖民地與大國興衰密切關系。3.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工業革命為世界市場的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先進技術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歐美資產階級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19世紀中后期,一個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互動的整體化趨勢,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資本主義市場為框架,以國際貿易和殖民主義為手段,以物資和物種交流、人口遷徙與種族融合、各種文化的交流與撞擊、各種社會形態的沖突與選擇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化進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1.最終確立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不是壟斷組織的出現而是工業革命。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終形成的標志性事件分別是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3.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不是凱伊的飛梭,也不能說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機。4.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不是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場手工業,而是用機器制造機器。5.手工工場和機器生產:兩者雖然都是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性質的生產形式,都屬于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但兩者有明顯的區別,在手工工場里,生產仍以手工技術和手工勞動進行,而機器生產是使用機械化勞動;規模不同,通常情況下,手工工場的規模要小于機器生產;手工工場是大機器生產的過渡形式。【例1】15~16世紀,歐洲人為了尋找新的商道,不斷探索未知地理。右圖中箭頭所示航路的開辟者是()A.達·伽馬B.哥倫布C.麥哲倫D.迪亞斯【例2】(2010·江蘇學測)馬克思在《不列顛的印度的統治》中指出:“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賺錢,它對待自己的臣民還不如過去的西印度種植場主對待他們的奴隸。”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擴張的殘暴B.種植場主的虛偽C.英荷之間的矛盾D.壟斷組織的擴張【例3】(2011·江蘇學測)下列兩幅示意圖反映了歐洲人對世界認識的巨大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B.文藝復興的興起C.宗教改革的發生D.啟蒙運動的開展【例4】(2012·江蘇學測)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西歐殖民擴張的序幕,這些殖民活動對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開拓起了重大作用。右圖所示新航路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西班牙利用此航路發現美洲大陸B.歐洲商貿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C.葡萄牙殖民活動據點延伸至亞洲D.荷蘭人憑此航路成為“海上馬車夫”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考點1:了解開辟新航路的史實1.16世紀著名的葡萄牙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這樣深情地描繪他的祖國的:“大陸,在這里是盡頭;大海,在這里才開頭。”令詩人對他的祖國引以為豪的是()A.地處海路交通要沖B.壟斷歐亞之間的貿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D.占據歐洲商業中心地位考點2: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2.下面各漫畫與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無關的是()考點3:了解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場的史實3.16~18世紀,在美洲大陸出現了許多構詞方式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蘭西、新奧爾良、新尼德蘭、新英格蘭等。這一現象的根源是()A.新興城市大量出現B.歐洲殖民者掠奪美洲土地C.工業革命的進行D.大批美洲獨立國家的建立考點5:了解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條件4.“雖然……過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業革命而言,它履行了兩個必不可少的職責——為工廠提供了勞動力,為城市提供了糧食。”材料中涉及的事件應是()A.圈地運動B.代議制確立C.黑奴貿易D.殖民擴張考點6:了解兩次工業革命中的主要發明創造5.全球因焚燒礦物燃料而釋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節節攀升,產生的溫室效應必然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這種現象的出現起始于()A.經典力學體系的形成B.蒸汽機的大量使用C.發電機等發明的出現D.人類對核能的利用考點6:了解兩次工業革命中的主要發明創造6.1866年,大西洋海底電纜鋪設成功,當時美國和英國之間可以采用的最快捷的聯系方式是()A.有線電報B.電話C.無線電報D.信件傳遞7.下列交通工具出現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考點7:了解19世紀晚期壟斷組織的產生8.(2012·徐州學測)下表是“1870~1900年美國鋼鐵業統計表”,此表所反映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發展變化的主要特征是()年份18701900企業總數(個)808669工人總數(人)78000272000產量(噸)320000029500000投資額(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業競爭激烈B.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C.企業規模保持穩定D.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二、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填“A”,錯誤的填“B”。9.15~16世紀,歐洲人為了尋找新的商路,不斷探索未知地理。首先找到通往亞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迪亞士。()10.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間的相互孤立狀態,促使世界逐漸連成整體,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1.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雖然使世界市場得到了拓展,但也給被殖民的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災難。()12.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導致“蒸汽時代”的到來。()13.英國的“工廠最初是沿著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鎮,工廠也增多了”。造成這一變化的直接因素是()A.工廠制度的誕生B.改良蒸汽機的普遍應用C.社會立法的改進D.君主立憲制的最終確立14.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動派怎樣惋惜,資產階級還是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這段話的正確含義是()A.資本主義生產不需要民族基礎B.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C.資產階級革命是歷史的倒退D.民族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趨于消亡1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紀初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情況:倫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電話訂購世界上任何產品,想訂購多少悉聽尊便,同時,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財富投資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資源開發和新的冒險事業中;他可以利用廉價和舒適的交通工具,立即動身去任何國家。材料三19世紀中后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紀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對世界市場的形成有何影響?(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推動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的方式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現象?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例1】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地圖的理解掌握能力。而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和成就需準確分清。從本題地圖上看,該航海家繞過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并沿著非洲東海岸北上,最終到達了印度的卡里庫特,便可明確是達·伽馬。【例2】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場的史實,亦即為A項。【例3】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400年以前,歐洲人只知道有亞洲,不知道有美洲,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人們知道了美洲的存在,并證實了地圓學說。【例4】C解析: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從圖片中可以知道材料所指開辟的新航路是從歐洲出發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新航路,這條航線是葡萄牙王國支持開辟的。其直接影響是便利了葡萄牙的殖民活動。

第14課時新航路的開辟到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過關演練】1.C2.C3.B4.A5.B6.A7.B8.B9.B10.A11.A12.B【沖A行動】13.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