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復習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勸學》復習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勸學》復習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勸學》復習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勸學》復習學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勸學》復習學案復習目標:1、理解、落實關鍵字句,積累實詞虛詞;2、復習回顧文章結構,提高邏輯思維能力;3、以假設論證方法為例,借鑒本文論證方法,提高寫作論證能力。一、默寫專題:看看高考怎么考1、(2022·新高考1卷)《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劣馬的執著為喻,強調為學必須持之以恒。2、(2020·全國2卷)《荀子?勸學》中舉例說,筆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_”,就會彎曲到符合圓規的標準;即使再經曝曬也不會挺直,因為“_________________”。3、(2022·新高考天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荀子在《勸學》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調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4、(2020·天津)在“停課不停學”期間的云班會上討論”“學習和思考的關系”,你想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勸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全國3卷)《荀子·勸學》中舉例論證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時說,終日殫精竭慮思考,卻“_________________”,腑起腳極目遠望,也“_________________”。6、(2017·全國3卷)《荀子·勸學》中強調了積累的重要。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可以興風雨、生蛟龍設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二、文言詞語專題:這些實詞、虛詞該怎樣解釋實詞:(一)通假字1.輮使之然也()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4.君子生非異也()(二)詞類活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假輿馬者,非利足也()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三)一詞多義1.假:(1)善假于物也()(2)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3)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4)因求假暫歸(《孔雀東南飛》)()(5)假以雄權(《大唐新語》)()2.疾:(1)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2)君有疾在腠理(《扁鵲見蔡桓公》)()3.絕:(1)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3)以為妙絕(《口技》)()(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5)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傳》)()虛詞:1.于:(1)寒于水()(2)善假于物也()(3)取之于藍()2.而:(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終日而思矣()(4)而見者遠()(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7)鍥而不舍()(8)蟹六跪而二螯()3.焉:(1)風雨興焉()(2)圣心備焉()4.之:(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4)非蛇鱔之穴()三、文言句式專題:文言句式有何規律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3.輮以為輪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四、翻譯專題:注意實詞、虛詞、句式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五、論證方法專題:探究本文的論證方法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借鑒本文中假設論證方法將下面段落補齊。司馬遷身受了腐刑之后,但他沒有去死,是完成《史記》的信念支撐著他,使他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這個信念支撐著他,讓他最終完成了《史記》。【】正是信念,支撐著司馬遷,使之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史學家。素材積累專題:讀一讀記一記,小素材大學問請同學們將素材抄寫到積累本上,平時背誦記憶角度一:學無止境《勸學》開篇提出:“學不可以已”。指出君子應該不間斷地接受教育,并通過教育獲得自身發展的條件。荀子之后,顏之推在其《顏氏家訓·勉學篇》中說:“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亦勉勵人們“終身學習”。宋代的歐陽修亦曰:“學之終身,有不能達者矣。”即便終身學習,也不能窮盡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故人們要終生不懈地學習和實踐。角度二:持久專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學習要注意積累,要有持久力,除了時間上的持久,深度上的專注力也同樣重要。晚清學者王國維曾總結學習的三個境界:其一為志存高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二為持之以恒,“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為成功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古代思想家荀況也說過:“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些都說明了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少年時就立志摘下數學王冠上的寶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奮鉆研,算紙用了幾麻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終于獲得了重大成果。角度三:借助外力善于借物是一種智慧,恰當地借助外力可以更快達到預期的目標。“物”的含義頗為廣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進的技術、優秀的文化,也可以指人。善于借助外物者能夠開辟捷徑,借助精神力量、文化精髓而有所成就。《勸學》一文告誡我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過馬,飛不過鳥,眼銳不及鷹,嗅覺不如犬。但是聰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從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善于借物是一種智慧,恰當地借助外力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物”的含義頗為廣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進的技術、優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師益友等。善借助外物者能夠開辟一條捷徑,借助一種獨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時也借給他人一雙看世界的慧眼。角度四:自我反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失往往會伴隨著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糾正和扼制過失的作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博學的君子是通過不斷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終成為道德的楷模。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缺陷誰都不可避免,不斷地自我批評,拷問靈魂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我。角度五: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積累豐富的素材,能寫成美妙的華章;積累人生的閱歷,能洞悉世間百態。人生,就是在不斷積累中成熟,在不斷積累中豐滿。積累的過程是艱辛而漫長的,需要恒心與毅力,才能達到積累的最高境界。運用范例:兀立的山峰,本沒有靈氣,卻借助腳下的綠水,構建出人間勝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