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天津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本練習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部分由第1頁至第5頁,第Ⅱ部分由第6頁至第8頁。試卷滿分100分,練習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華大地自古就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場所。新石器文化遺存如滿天星斗,遍布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區(qū)域。這些文化區(qū)域都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起源的()A.混合性 B.獨特性 C.單一性 D.多元性【答案】D【解析】根據(jù)材料信息“新石器文化遺存如滿天星斗,遍布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區(qū)域。”可知中華文明起源于多個地方,發(fā)祥地眾多,所以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的特點,D項正確;混合性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項;獨特性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項;單一性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2.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有祭祀祖先的傳統(tǒng)。下列制度與此現(xiàn)象密切相關的是()A.禪讓制 B.分封制 C.禮樂制 D.宗法制【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祭祀祖先、重視血緣傳承的傳統(tǒng)與先秦時期的宗法制密切相關,D項正確;禪讓制即民主選舉部落首領的做法與祭祀祖先的傳統(tǒng)沒有關系,排除A項;分封制是一項地方管理制度,與祭祀祖先、尊親敬宗的關系并不密切,排除B項;禮樂制與百姓祭祖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諸如儒家的“民貴君輕”、墨家的“節(jié)用利民”、道家的“精神足民”論以及法家的“以政裕民”等思想。這些思想的共同點是()A.重農抑商 B.以農為本 C.工商皆本 D.以民為本【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雖然代表階級、階層不同,但其提出的“民貴君輕”“節(jié)用利民”“精神足民”“以政裕民”等思想,都強調以民為本,D項正確;重農抑商是法家而非諸子百家共同的思想主張,排除A項;以農為本在材料中并未體現(xiàn),排除B項;工商皆本與法家主張重農抑商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4.武帝時,令各地諸侯王在封地之內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給予名號。同時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州,每州設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監(jiān)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諸侯王。這些舉措()A.強化了君主專制 B.消除了地方割據(jù)C.加強了中央集權 D.完善了宗法體制【答案】C【解析】依據(jù)材料“令各地諸侯王在封地之內分封弟子”,“每州設刺史一人”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些措施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對地方的控制,強化專制表述錯誤,排除A項;消除了地方割據(jù),表述過于絕對,排除B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封宗法制逐漸走向崩潰,完善了宗法體制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5.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中記載:“周以后的秦朝盡管存在時間短暫,卻用一個組織得很嚴密的帝國結構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這些,使中國得到了世界上最穩(wěn)定、最持久的統(tǒng)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國結構”是指()A.分封制 B.郡縣制 C.推恩令 D.行省制【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帝國組織嚴密,為中國古代穩(wěn)定、持久的政治奠定了基礎,主要肯定了秦朝在地方上廢分封制,實行郡縣制,B項正確;秦朝廢除而非實行了分封制,排除A項;推恩令是西漢時期為解決王國問題采取的分化打擊王國勢力的措施,排除C項;行省制是元朝而非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
6.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歷史的認識。請你根據(jù)下面示意圖判斷這段歷史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政權的分立與民族交融 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特征 D.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fā)展【答案】A【解析】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三國鼎立、西晉短暫統(tǒng)一、東晉十六國對峙到南北朝對峙,反映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階段特征為政權的分立與民族交融,A項正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立于秦漢時期,排除B項;繁榮與開放是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排除C項;夏商周早期國家的產生、發(fā)展與圖示歷史時期及其階段特征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7.《隋書·經(jīng)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軍容號令,皆以夷語。”遷都洛陽后,孝文帝下詔:“不得以北語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這一舉措()A.使得民族矛盾基本消除 B.利于加速民族交融進程C.導致漢族文化取代了鮮卑文化 D.實現(xiàn)了北魏社會制度的封建化【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從最初軍政事務“皆以夷語”,到遷都洛陽后,孝文帝下詔強制朝廷官員使用漢話,有利于加速民族交融進程,B項正確;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并不能消除民族矛盾,排除A項;材料不足以說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導致漢族文化取代了鮮卑文化,排除C項;僅有推廣漢話一項并不能實現(xiàn)北魏社會制度的封建化,排除D項。故選B項。
8.均田制被破壞,權貴之流再次在損害農民的情況下擴大其地產。由于稅收制是以人頭為基礎的,支付不斷增長的帝國開支的捐稅負擔,都落在農民頭上,而這時農民占有的土地正在減少。為此唐政府實施了()A.租調制 B.租庸調制 C.兩稅法 D.井田制【答案】C【解析】依據(jù)材料“由于稅收制是以人頭為基礎的,支付不斷增長的帝國開支的捐稅負擔,都落在農民頭上,而這時農民占有的土地正在減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唐政府進行了稅制改革,實行兩稅法,C項正確;租調制是北魏時期,排除A項;均田制被破壞,租庸調制實行不下去,排除B項;井田制是西周時期的土地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9.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jīng)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yōu)樽杂赏犊肌⒉铑~錄用的科舉制。選官的標準趨向于()A.看重道德 B.注重門第C.依據(jù)才學 D.根據(jù)軍功【答案】C【解析】察舉制依據(jù)品德推薦官員,九品中正制依據(jù)門第選官,科舉制通過考試選官,選官的標準趨向于才學,C項正確;察舉制看重道德,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不能反映出選官標準的發(fā)展趨勢,排除AB項;戰(zhàn)國時商鞅變法實行軍功爵制,根據(jù)軍功授予官職,排除D項。故選C項。10.元朝建立的這個制度,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而且對中國行政區(qū)劃的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制度是()A.郡國并行制 B.刺史制度 C.猛安謀克制 D.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對中國行政區(qū)劃的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D項正確;郡國并行制是西漢前期采取的地方管理措施,排除A項;刺史制度是西漢時期的監(jiān)察制度,并非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項;金朝實行的猛安謀克制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11.下圖是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運作程序圖,據(jù)此可知三省六部制()A.加強了相權削弱了皇權 B.使尚書省具有決策權利C.有利于減少決策的失誤 D.使門下省掌握執(zhí)行權利【答案】C【解析】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度下,中樞機構官員分工明確,運作程序規(guī)范有序,有利于減少決策的失誤,C項正確;唐朝初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強了皇權而非相權,排除A項;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并沒有決策權,排除B項;門下省掌握的是審核而非執(zhí)行權,排除D項。故選C項。
12.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指出:“安石之開源政策,有些處又跡近于斂財……那時的百姓,實有不堪再括之苦……還帶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認為王安石變法()A.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 B.加重人民的負擔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強了社會管控【答案】B【解析】根據(jù)材料“安石之開源政策……那時的百姓,實有不堪再括之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作者看來,王安石變法加重了百姓的負擔,B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王安石變法實現(xiàn)了國富兵強,排除A項;材料涉及王安石變法措施對百姓的影響,使北宋走向衰亡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分析的是王安石變法在理財上的不足,未涉及社會管控,排除D項。故選B項。13.明朝內閣權力不斷擴大但大學土的品秩不予提格;清朝內閣權力日益被削弱,而品秩不斷升格。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明清時期()A.軍機大臣位高權重 B.君主專制制度的演進C.滿洲貴族壟斷權力 D.中樞機構權力的下移【答案】B【解析】據(jù)材料“明朝內閣權力不斷擴大但大學土的品秩不予提格;清朝內閣權力日益被削弱,而品秩不斷升格”,可知明朝內閣權力較大但品秩較低,清朝內閣權力小,但品秩較高,說明內閣制度受到君主權力的削弱,是君主專制的產物,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內閣,與軍機大臣無關,排除A項;材料只提到內閣的變化,并未提到內閣的構成,無法說明滿洲貴族壟斷權力,排除C項;明清時期,內閣和軍機處出現(xiàn),并成為中樞機構,以適應皇權的需要,中樞機構權力下移不符合事實,排除D項。故選B項。14.下表反映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運銷的中國茶葉在廣州出口茶葉總量中所占比重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英國東印度公司()時間1770年1780年1790年19世紀初所占比重33%54%74%80%A.逐漸控制中國茶葉出口 B.推動了中國茶葉商品化C.壟斷了茶葉的國際市場 D.依靠茶葉得到迅速壯大【答案】A【解析】根據(jù)材料177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運銷的中國茶葉在廣州出口茶葉總量中所占比重為33%,發(fā)展到19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運銷的中國茶葉在廣州出口茶葉總量中所占比重為80%,,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從1770年至19世紀初,廣州出口茶葉逐漸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前清政府規(guī)定只允許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因此,材料表明英國東印度公司日益控制中國茶葉的出口,A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茶葉大量出口,促進了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判斷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否壟斷了茶葉的國際市場,排除C項;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出東印度公司的發(fā)展狀況,排除D項。故選A項。15.清朝前期統(tǒng)治者處理邊疆民族關系時,主張“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能體現(xiàn)該主張的是()A.設臺灣府 B.實行“改土歸流 C.設伊犁將軍 D.冊封達賴、班禪【答案】D【解析】根據(jù)材料“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可知材料強調沿襲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強行改變他們的習俗,清朝初期,順治帝賜予西藏佛教首領五世達賴“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并規(guī)定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jīng)過中央政府的冊封,符合“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張,D項正確;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排除A項;實行“改土歸流”不符合“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排除B項;設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是為了加強對新疆的管理,排除C項。故選D項。16.下列關于中國古代重要科技應用的表述,完全準確的一項是()A.南朝趙州橋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B.《唐本草》奠定了中醫(yī)理論的基礎C.火藥最早是在宋朝開始應用于戰(zhàn)爭 D.唐代僧一行測算出地球子午線長度【答案】D【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唐代僧一行測算出了地球子午線的長度的說法完全符合史實,D項正確;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建造于隋朝而非南朝時期,排除A項;奠定中醫(yī)學的理論基礎的是《黃帝內經(jīng)》而非《唐本草》,排除B項;火藥開始應用于戰(zhàn)爭,最早出現(xiàn)于唐末而非宋朝,排除C項。故選D項。17.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不平等條約多以割地、賠款、開埠通商為基本內容,而《辛丑條約》卻不再有割地、開埠等,雖有賠款,也并非列強的主要目的所在。這一變化()A.反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B.說明列強侵華策略的轉變C.說明中國被列強瓜分完畢 D.嚴重削弱了列強在華勢力【答案】B【解析】根據(jù)材料“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不平等條約多以割地、賠款、開埠通商為基本內容,而《辛丑條約》卻不再有割地、開埠等,雖有賠款,也并非列強主要目的所在。”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在中國割地、賠款、開埠通商等,但是《辛丑條約》卻不再割地、開埠,是因為列強看到中國人民的英勇反抗以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不得不改變侵華策略,在中國培植其代理人,B項正確;《辛丑條約》簽訂前后,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中國國際地位并未提高,A項表述不符合當時的史實,排除A項;《辛丑條約》簽訂前后,中國并未被列強瓜分完畢,C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列強改變侵華策略,并未削弱列強在華勢力,排除D項。故選B項。18.如圖為1901年德、法兩國發(fā)行的漫畫明信片《中國皇帝被戲弄》。其反映的事件是()A.火燒圓明園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 C.鎮(zhèn)壓義和團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答案】D【解析】根據(jù)題干和所學可知,1901年是《辛丑條約》簽訂的年份,《中國皇帝被戲弄》反映的事件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有關,D項正確;火燒圓明園發(fā)生在1860年,排除A項;甲午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在1894到1895年,排除B項;鎮(zhèn)壓義和團與漫畫主題無關,鎮(zhèn)壓義和團不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根本目的,而是通過戰(zhàn)爭獲取更多權益,排除C項。故選D項。19.1865年創(chuàng)辦的江南制造總局是近代中國具有先進技術設備的“制器之器”的工廠;1899年創(chuàng)辦的大生紗廠是近代中國“設廠自救”浪潮中出現(xiàn)的代表性棉紡織企業(yè)。它們()A.都深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影響 B.都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C.都是封建官僚創(chuàng)辦的民用企業(yè) D.都是近代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答案】B【解析】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企業(yè),開啟了中國工業(yè)近代化的歷程;大生紗廠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因此二者都采用大機器生產,都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B項正確;這一時期中國的企業(yè)采用大機器生產,受到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排除A項;江南制造總局是軍事工業(yè),排除C項;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企業(yè),而不是近代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排除D項。故選B項。20.1911年至1918年間,中國新注冊工廠255家,其中以棉紡廠、面粉廠為最多,而全國的鋼鐵冶煉廠只有9家。這可用來主要說明當時的民族工業(yè)()A.迎來一次難得的發(fā)展機會 B.得到國民政府的大力扶持C.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 D.受到外國資本嚴酷的剝削【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至1918年間,中國新注冊的255家工廠,多為棉紡廠、面粉廠等輕工業(yè),鋼鐵冶煉廠只有9家,可用來主要說明當時的民族工業(yè)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C項正確;迎來一次難得的發(fā)展機會并非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排除A項;國民政府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建立,排除B項;材料不足以說明中國民族工業(yè)受到了外國資本嚴酷的剝削,排除D項。故選C項。
21.下圖反映歷史事件標志著()A.啟蒙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B.北洋政府黑暗統(tǒng)治開啟C.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開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答案】D【解析】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反映的事件為五四運動,該事件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項正確;早在19世紀后期啟蒙思想已開始了在中國的傳播,排除A項;北洋政府黑暗統(tǒng)治開啟于1912年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排除B項;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開始,排除C項。故選D項。
22.1953年12月,中印兩國就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舉行談判,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周恩來提出()A.“一邊倒”的方針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方針 D.不結盟的政策【答案】B【解析】195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時,周恩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項正確;新中國成立后實行“一邊倒”外交方針,排除A項;1955年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排除C項;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實行不結盟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23.2022年2月,習近平在會見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提出:“民主是多樣的,世界是多彩的。”新中國成立后,為實現(xiàn)人民當家做主,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中,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D.地方基層民主選舉的制度【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為實現(xiàn)人民當家做主,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項正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民族制度,排除A項;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并非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項;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非地方基層民主選舉的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
24.新中國成立初期,剛剛執(zhí)掌全國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在嚴峻的形勢下,先后開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運動。這些運動的共同作用()A鞏固了新生人民政權 B.實現(xiàn)了祖國大陸統(tǒng)一C.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 D.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答案】A【解析】土地改革鞏固了工農聯(lián)盟和人民民主專政,抗美援朝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兩者都起到了鞏固政權的作用,A項正確;祖國大陸獲得統(tǒng)一的標志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排除B項;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但土地改革與提高我國國際地位無關,排除C項;土地改革滿足農民土地要求,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但抗美援朝與解放農村生產力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25.《告臺灣同胞書》的發(fā)表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被看作是海峽兩岸關系邁出重要一步的標志。這主要是因為它()A.宣布和平方式統(tǒng)一祖國的方針 B.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C.海峽兩岸達成了“九二共識” D.標志四十年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的《告臺灣同胞書》能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被看作是海峽兩岸關系邁出重要一步的標志,主要是因為其宣布了和平方式統(tǒng)一祖國的方針,A項正確;直到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才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排除B項;海峽兩岸達成“九二共識”是在1992年,排除C項;標志四十年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的是1987年小“三通”的實現(xiàn),排除D項。故選A項。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50分。其中第26題26分,第27題24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英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轟破了國人幾千年“天朝上國”的迷夢。至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對“發(fā)逆”之患,還要應對“洋人”之災,困頓之勢,尤若重病之軀,舉步維艱。——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材料二材料三人們認識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欲圖根本之變革”,必需改變國民性,必須發(fā)動一場思想運動,使人們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摘編自陳國慶《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清政府“舉步維艱”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圖中代表人物為救亡圖存進行的重要探索及共同結果。(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們發(fā)動這場“思想運動”的原因并指出主要內容。(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基本路徑。【答案】(1)原因:列強入侵;農民起義。(2)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結果:失敗。(3)原因:辛亥革命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內容:提倡民主與科學。(4)路徑: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解析】(1)原因:根據(jù)材料一中“1840年,英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轟破了國人幾千年‘天朝上國’的迷夢”“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既要面對‘發(fā)逆’之患,還要應對‘洋人’之災”等信息可知,列強入侵,農民起義。(2)探索: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鴻章積極推進洋務運動,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果:綜合三幅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鴻章、康有為和孫中山等人為救亡圖存進行的探索,均以失敗告終。(3)原因:根據(jù)材料三中“人們認識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欲圖根本之變革”,“必須發(fā)動一場思想運動,使人們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內容:根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與科學。(4)路徑:綜合以上三則材料可知,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基本路徑為,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1年6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抵達上海,提出召開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建議,李大釗和陳獨秀相商,認為經(jīng)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醞釀和準備,成立全國性統(tǒng)一的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舉行,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摘編自張豈之《中國通史》材料二1930年,中共中央基于革命發(fā)展形勢和建立全國各蘇區(qū)統(tǒng)一的蘇維埃中央政府的需要,決定當年在上海召開第一次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為“一蘇大會”)。由于反“圍剿”等原因,“一蘇大會”被推遲;直到1931年11月7日才在瑞金召開,會議通過了《憲法大綱》《土地法令》等法律文件。選舉產生了毛澤東等63人組成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宣告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摘編自陳安、謝晨《黨領導國家制度建設的偉大預演》材料三遵義會議認為:一切事實證明,我們在軍事上的單純防御路線,是我們不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主要原因。會議改組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摘編自《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材料四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指出黨著重在鄉(xiāng)村聚集力量、用鄉(xiāng)村包圍城市這樣一種時期已經(jīng)完結。全會科學地分析了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以后所面臨的國內外基本矛盾,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各方面所應采取的基本政策。——摘編自《中國近代史通鑒》(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背景。(3)根據(jù)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闡述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淘寶拍賣委托協(xié)議書
- 治理早婚早育協(xié)議書
- 直播行業(yè)合伙協(xié)議書
- 委托律師付款協(xié)議書
- 學位租憑協(xié)議書范本
- 物流賠償協(xié)議書范本
- 貨物欠款清賬協(xié)議書
- 水庫出租轉讓協(xié)議書
- 空調線路改造協(xié)議書
- 銷售人員保密協(xié)議書
- 2024年襄陽市樊城區(qū)城市更新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03月“蓉漂人才薈”都江堰市事業(yè)單位赴外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 寧夏電投永利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開寵物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
- 2022-2027年中國公共廁所行業(yè)市場調研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育嬰師綜合素質試題及答案展示
- ESG領域的倫理與合規(guī)性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語文3月一模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門式架搭設方案
- 2025年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三一物理面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