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3-2024學年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二中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一、選擇題1.物理學習讓一個中學生具備了一般識別估測能力,以下是他們交流時的一些數據,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A.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dm B.使人感到舒適的室溫約為37℃
C.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km/s2.一架加油機給兩架受油機在空中加油,我們說加油機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地面上的行人 B.下面的山峰 C.受油機 D.藍天上的白云3.下列四幅圖片與其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通過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可以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B.乙圖中兩列聲波的音色相同
C.丙圖中“GPS導航”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丁圖中可以通過改變杯中的水量來改變發出聲音的音調4.控制噪聲是城市環保的主要項目之一,下列做法屬于在傳播中減弱噪聲的是(
)A.市區內禁止機動車鳴笛 B.城市街道兩旁種草種樹
C.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 D.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5.關于下列物理概念和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劇烈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B.燭焰經凸透鏡成實像時,當燭焰靠近透鏡,燭焰的像一定遠離透鏡
C.人們在湖邊看到“白云”在水中飄動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在城市街道兩旁植樹種草,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6.關于下列生活情境,說法正確的是(
)A.游泳上岸后感到特別涼,是因為天氣比較涼
B.水沸騰時壺嘴的白氣是壺中的水噴出的
C.冬天雪人逐漸變小是熔化現象
D.濕衣服晾在通風的陽光下是為了加快水的蒸發7.“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會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層空氣中,這就形成了_____。”對于引號中這段文字空缺的內容,下列填充正確的是(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蒸發
液化
凝華
雨
C.蒸發
液化
凝華
云 D.蒸發
凝華
液化
雨8.某同學從遠處走向一面穿衣鏡,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間的距離正確的是(
)A.像大小不變,像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小 B.像變大,像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大
C.像變大,像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小 D.像大小不變,像和人之間的距離不變9.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B.圖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是利用了凹透鏡的會聚的作用
C.圖丙中,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
D.圖丁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甲、乙兩同學在同一地點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A.前4min乙同學速度比甲同學速度大
B.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學第4min后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D.甲、乙同學相遇時距起點240m11.下面列舉的語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如果從物理學角度來解讀,也別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A.“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此過程中鐵棒的質量減小
B.“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燃燒時的體積減小
C.“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后金石的密度不變
D.“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流的過程中密度減小1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投影儀成像利用了這一規律
C.向右適當移動凸透鏡,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向右適當移動蠟燭,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二、非選擇題13.凍豆腐空隙多,彈性好,所以吃火鍋時,許多人都喜歡放些凍豆腐。豆腐中水在結冰的過程中,溫度______,水結成冰后體積會______。(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4.站在行駛的火車上的乘客看到樹木向東運動,他是以______為參照物的;若以地面為參照物,火車正在向______運動。15.日食現象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靜的池塘旁,可看到岸邊大樹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魚,前者是光的______現象,后者是光的______現象。16.一支粉筆使用一段時間后,它的質量會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使用過程中粉筆的密度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7.小明在超市買了一瓶550mL裝的礦泉水,這瓶礦泉水的質量是______g;若用該礦泉水瓶來裝家中的白酒,裝滿后至少能裝______g的白酒。(ρ18.某小組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LED燈向左移動時,要在光屏上再次獲得清晰的像,只需將光屏向______(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成員小華在用同樣的器材進行實驗時,發現光屏上出現的像只有中間清晰,兩側比卻較模糊,小明只對凸透鏡進行了調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調整是______(選填“左右適當移動凸透鏡”、“適當扭轉凸透鏡”或“更換焦距合適的凸透鏡”)。
19.甲、乙兩物體相向而行,它們的路程?時間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相遇時乙物體通過的路程為______m,甲物體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
20.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保留作圖痕跡)。
21.一束光從空氣中垂直射向玻璃磚,請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磚和離開玻璃磚后的大致光線(注意標出法線,不考慮光的反射)。
22.小茂同學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溫度/℃80828486889092949698989898(1)從表格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根據水的沸點,可判斷當時的大氣壓______1個標準大氣壓。
(2)小茂同學在實驗中觀察到杯子上方出現大量的“白氣”,是由于水蒸氣______形成的小液滴。由此他聯想到夏天吃冰棍時冰棍周圍也出現“白氣”,但是冰棍周圍的“白氣”是向下落的。請你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小茂同學看到的冰棍周圍“白氣”向下落的現象:______。23.小強的奶奶有一只玉鐲,他通過網絡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質的重要參數,通過實驗他測出了玉鐲的密度。以下是他測量玉鐲的實驗步驟: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將游碼放到______。
(2)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玉鐲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1所示,玉鐲的質量是______g。
(3)按如圖2所示的方法測出玉鐲的體積,玉鐲的體積是______cm3。
(4)玉鐲的密度為______kg/m324.小莉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實驗前,應調節燭焰焰心、光屏中心在凸透鏡的______上。實驗中蠟燭在原來的位置越燒越短,則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往______移。
(2)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甲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______cm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呈現清晰的______像。
(3)如圖乙所示,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則人眼在______(選填“A”、“B”或“C”)處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像是圖丙中的______(選填“1”、“2”、“3”或“4”)。25.甲、乙兩地的距離是18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開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幾個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在行駛途中以144km/?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的25s。問:
(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時?
(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26.有一輛油罐車,裝滿了40m3的石油,為了估算這輛油罐車所裝石油的質量,從中取出了30cm3的石油,稱得質量是24.6g。則:
(1)油罐車中所裝石油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2)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一根筷子的長度約25cm,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略大于此數值,在26c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環境氣溫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10個雞蛋的質量約1斤,而1斤=500g,所以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g左右,故C符合實際;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40m/s,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C。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估測結果是一種科學的近似值,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應用日常知識積累解答此題。2.【答案】C
【解析】解: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和受油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
若以地面上的行人、下面的山峰、藍天上的白云為參照物,加油機與它們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是運動的。
故選項A、B、D錯誤,選項C正確。
故選:C。
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被研究物體“加油機”與哪一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那么這個物體就應該是所選擇的參照物。
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所以,解答此類題目要抓住“參照物”這個中心,認真審題,逐一分析。3.【答案】D
【解析】解:A.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若用相同的力撥動尺子,尺子的振動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是為了研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若要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需要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改變撥動尺子的力度,故A錯誤;
B.由圖知,兩列聲波的形狀不同,說明它們的音色不同,故B錯誤。
C.丙圖中“GPS導航”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故C錯誤;
D.當用手指潤濕后沿著杯口邊緣摩擦時,是杯子和水發生了振動,當水量越大時,杯子和水越難振動,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調越低,水量越小,音調越高,由此可知,通過改變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故D正確;
故選:D。
(1)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色跟發聲體的材料、品質有關;
(2)衛星導航、移動通信都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聲學一些基礎知識點的了解和掌握,特別是聲音的三個特性的影響因素,在分析音調的變化情況時,明確振動的物體是什么是解答此題的關鍵。4.【答案】B
【解析】解:A、市區內禁止機動車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城市街道兩旁種草種樹可以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
C、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
D、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解決此類題目要結合防治噪聲的途徑進行解答.題目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5.【答案】B
【解析】解:A.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劇烈的汽化現象叫沸騰,蒸發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故A錯誤;
B.燭焰經凸透鏡成實像時,當燭焰靠近透鏡,燭焰的像一定遠離透鏡,故B正確;
C.人們在湖邊看到“白云”在水中飄動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C錯誤;
D.在城市街道兩旁植樹種草,這是在傳播途中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B。
(1)根據蒸發與沸騰的區別解答;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
(3)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控制噪聲要從三方面著手:防止噪聲的產生(即在聲源處減弱)、阻斷噪聲的傳播(即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和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
本題考查沸騰、凸透鏡成像規律、光的反射和噪聲控制,屬于綜合題。6.【答案】D
【解析】解:
A、游泳后剛從水中上岸會感到冷,這是因為人身上沾有大量的水,水蒸發吸熱的緣故,故A錯誤;
B、壺中的水燒開時,壺嘴噴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
C、嚴冬,堆成的雪人變小是冰直接變為水蒸氣,是升華現象,故C錯誤;
D、將濕衣服晾在陽光下通風的地方,從提高溫度和加快空氣流動兩個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發,故D正確。
故選:D。
(1)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汽化吸熱;
(2)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3)物質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
(4)影響蒸發的因素有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
此題考查的是我們生活中的物態變化現象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的應用;將知識應用于生活,注意聯系生活實際。7.【答案】C
【解析】解:地面的水蒸發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會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層空氣中,這就形成了云。
故選:C。
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掌握風、云、雨、霧、霜、露幾種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風:空氣密度不均勻造成的。云:水蒸氣的液化或凝華。霧、露是水蒸氣的液化。霜是水蒸氣的凝華。8.【答案】A
【解析】解:(1)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體的大小有關,跟其他因素無關。
(2)某同學從遠處走向平面鏡,人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不變;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人到平面鏡的距離減小,像到平面鏡的距也減小,人和像之間的距離也是減小的。
故選:A。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是關于鏡面對稱的,物靠近鏡,像也靠近鏡,物遠離鏡,像也遠離鏡,像與物到鏡的距離總是相等的。
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像與物對應點連線與鏡面垂直,這些特點可以理解為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充分利用數學上對稱的知識是解決此題的關鍵。9.【答案】C
【解析】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實際光線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實像的特征,不是虛像,此項錯誤;
B、近視是因為晶狀體曲度過大,折光能力太強使像成在視網膜前面,利用了凹透鏡的發散的作用,用凹透鏡矯正,此項錯誤;
C、白光由七色光組成,不同色光通過三棱鏡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象,此項正確;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項錯誤。
故選:C。
(1)小孔成像依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成倒立的實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縮小;
(2)近視患者成像在視網膜前,利用凹透鏡發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視網膜上,遠視患者成像在視網膜后,利用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視網膜上;
(3)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現象;
(4)不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見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依據對以上知識點的理解來判斷此題。
本題考查對簡單光現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識有小孔成像、兩種反射、色散、近視遠視的矯正。10.【答案】C
【解析】解:A、由圖象可知:乙4min運動的路程是240m,乙的速度V乙=S乙t=240m60s×4=1m/s;
甲4min運動的路程是120m,甲的速度V甲=S甲t=120m60s×4=0.5m/s;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A是正確的;
B、甲在0~10min,路程和時間的圖象都是過原點的直線,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甲同學在第4min后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B是正確的;
C、乙在0~4min,路程和時間的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這段時間內乙運動的速度是1m/s,乙同學11.【答案】ABC
【解析】解:A、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鐵棒磨成針,所含鐵的多少變少了,所以質量變小了。A正確。
B、蠟燭燃燒的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小。故B正確。
C、“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后金石的質量和體積都變小了,但密度不變。故C正確。
D、“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是水的位置變了,而水的密度沒有變。故D錯誤。
故選:ABC。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鐵棒磨成針,質量變小了。
“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燃燒的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小。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它不隨質量和體積而變化。“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后金石的質量和體積都變小了,但密度不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是水的位置變了,而水的密度沒有變。
對于本題不但要知道相應的物理知識,還要了解語句的含義才能解答。12.【答案】ABC
【解析】解:(1)如圖,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故AB正確;
(2)向右適當移動凸透鏡,物距增大,像距變小,像變小,將光屏和蠟燭的位置互換.若原來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實像,在現在恰好就能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
(3)向右適當移動蠟燭,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ABC.
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成像情況和應用: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物距等于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判斷凸透鏡的成像情況的幾種方法:
根據物距和像距的大小關系;根據物距和焦距的關系;根據像距和焦距的關系.13.【答案】不變
變大
【解析】解:水是晶體,豆腐中水在結冰的過程中,即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不變;
結冰過程中,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但密度變小,由ρ=mV可知,體積變大。
故答案為:不變;變大。
晶體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不變;水結冰以后,密度變小,而質量不變,所以體積變大。14.【答案】車
西
【解析】解:乘客看到樹木向東運動,而樹木本身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故所選取的參照物相對于地面是向西運動的。故選取火車為參照物。若以地面為參照物,火車的位置向西運動。
故答案為:車;西。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關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考查有兩種方法:①告訴研究對象及其運動狀態,確定參照物。②告訴研究對象與參照物確定運動狀態。此題全面地考查了這兩方面。15.【答案】直線傳播
反射
折射
【解析】解:日食現象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站在平靜的池塘旁,可看到岸邊大樹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魚,前者是光的反射現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現象。
故答案為:直線傳播;反射;折射。
掌握三種光現象:
①在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②光照射到兩種物質界面上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是光的反射,現象有: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這是光的折射,現象有: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彩虹、透鏡成像等。
一般來說:見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聯系到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見到鏡子、倒影、潛望鏡就聯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見到水中的物體,隔著玻璃或透鏡看物體就聯系到光的折射原理。16.【答案】變小
不變
【解析】解:(1)一支粉筆使用一段時間后,所含物質變少,質量變小;
(2)同種物質在同種狀態下,密度不變,故一支粉筆使用一段時間后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變小;不變。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只有在所含物質的多少發生變化時才會改變,如果只是改變了形狀、狀態、溫度、位置則不會發生改變;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質量、體積的變化一般不會引起密度的變化,只有氣體在膨脹和被壓縮時,密度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熟知質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類題的基礎。17.【答案】550
495
【解析】解:(1)礦泉水的體積V=550mL=550cm3,水的密度ρ礦泉水=1.0×103kg/m3=1.0g/cm3,
由ρ=mV可得礦泉水的質量:m=ρ礦泉水V=1.0g/cm3×550cm3=550g;
(2)若用該礦泉水瓶來裝白酒,裝滿后至少能裝的白酒的體積V18.【答案】左
適當扭轉凸透鏡
【解析】解:(1)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說明凸透鏡成實像,當LED燈向左(遠離透鏡)移動后,物距增大,像距減小,需將光屏向左靠近凸透鏡;
(2)發現光屏上出現的像只有中間清晰,兩側比較模糊,說明中間部分的物距此時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兩側部分的物距大于或小于中間部分的物距,故適當扭轉凸透鏡,使凸透鏡與光屏平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是:左;適當扭轉凸透鏡。
(1)凸透鏡成實像,物距增大時,像距減小,像變小,即“物遠像近像變小”;
(2)中間清晰,兩側卻較模糊,說明凸透鏡與光屏沒有平行。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對于同一塊凸透鏡,當物距變化時,要成清晰的像,像距相應的也要變化,要能熟練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19.【答案】100
10
【解析】解:(1)由圖可知,當t=30s時,甲、乙物體相遇,乙通過的路程:s乙=100m?0=100m;
(2)由圖可知,甲在時間t甲=40s內通過的路程s甲=400m,甲物體的平均速度:v甲=s甲t甲=400m40s=10m/s。20.【答案】解: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是以鏡面為對稱軸的軸對稱圖形,連接AA′,BB′,作這兩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MN,即平面鏡的位置。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可確定平面鏡的位置。
平面鏡成像的實質也是光的反射,像物等距的規律可幫助我們找到鏡面的位置。21.【答案】解:
光從空氣垂直進入玻璃磚,所以其傳播方向不變;
然后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先過入射點垂直于界面畫出法線,然后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光的折射定律的內容: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垂直入射時,折射光線、法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直線上。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線從其它介質斜射入空氣時,則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線的畫法,首先要熟練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內容,關鍵是搞清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特別注意垂直入射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22.【答案】98
低于
液化
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解析】解:(1)由表格中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保持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8℃,低于100℃,所以當時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
(2)小茂同學在實驗中觀察到杯子上方出現大量的“白氣”,是由于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氣”是由冰棍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由于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白氣”向下落。
故答案為:(1)98;低于;(2)液化;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1)知道水的沸點是指水在沸騰時的溫度,表格中不變時的溫度,即為水的沸點;
(2)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熱過程;比較“白氣”和空氣的密度大小關系即可得解。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沸點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生活中液化現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23.【答案】零刻度處
60.4
20
3.02×10【解析】解:(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將游碼放到零刻度處;
(2)玉鐲質量m=50g+10g+0.4g=60.4g;
(3)量筒中水的體積為20ml=20cm3;
(4)玉鐲密度ρ=mV=60.4g20cm3=3.02g/cm3=3.02×103kg/m3。
故答案為:(1)零刻度處;(2)60.4;(3)2024.【答案】同一高度
上
放大
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動機制造中的生產計劃與庫存管理考核試卷
- 肥料制造的智能監控與遠程操作考核試卷
- 海洋氣象科學研究計劃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提煉過程中的行業趨勢與市場前景分析考核試卷
- 篷布生產環保措施考核試卷
- 票務市場趨勢考核試卷
- 抖音社交關系終止及違規用戶處理協議
- 二手房抵押交易債務結算專項協議
- 互聯網教育平臺投資合作協議
- MOOC 大學生的智慧籃球-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物業費補充協議范本
- 中建測評2024二測題庫及答案
- 文秘專業實習周記(20周)
- 預防溺水班級主題班會課件
- 《頸椎X線診斷》課件
- DB37T 1914-2024液氨存儲與裝卸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 院史館展示策劃書
- 體育館維修改造投標方案(技術標)
- 混凝土采購組織供應、運輸、售后服務方案
- 軟件開發外包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