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環評報告表_第1頁
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環評報告表_第2頁
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環評報告表_第3頁
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環評報告表_第4頁
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環評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污染影響類)項目名稱: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建設單位(蓋章):德州市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編制日期: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I 1 16 39 43 59 60 61建設項目名稱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一期)項目代碼2210-371402-89-01-165760建設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建設地點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二屯鎮京澳線以東,德馨街以西,馬廠路以北,祝辛莊村以南地理坐標(116度20分52.825秒,37度33分3.591秒)國民經濟行業類別D4690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建設項目行業類別“四十三、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中的“96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德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2210-371402-89-01-165760總投資(萬元)92311.54環保投資(萬元)78924.65環保投資占比(%)85.50施工工期24個月是否開工建設否是:347611.26專項評價設置情況擬建項目屬于再生水廠進行雨水深度處理,處理后回用于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電廠,不外排,因此無需進行地表水專項評價。規劃情況根據《德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2020-2035年項目屬于雨洪資源利用工程,為進一步加強雨洪資源利用的配套建設項目,因此項目符合《德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2020-2035年)的總體要求。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無析(1)與生態保護紅線與一般生態空間管控的符合性分析編號包含要素面積km2YS3714021110001大運河0.94YS3714021110002溝盤河水庫0.99YS3714021110003馬頰河0.55YS3714021110004山東減河國家濕地自然公園(試點)3.21編號名稱類別YS3714021130001德州古運河九龍灣濕地公園濕地公園YS3714021130002德州減河國家濕地公園濕地公園YS3714021130003西陳溝省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YS3714021130004京杭大運河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世界自然文化遺產YS3714021130005德城區溝盤河水庫飲用水源地YS3714021130006德州市動植物園公園綠地YS3714021130007大雁島生態園公園綠地YS3714021130008人民公園公園綠地YS3714021130009長河公園公園綠地YS3714021130010新湖公園公園綠地YS3714021130011蘇祿國東王墓公園綠地YS3714021130012德城區重要林地重要林地YS3714021130013德城區重要水體重要水體管控區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大氣環境受體敏感重點管控區執行《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2019)規定的重點控制區標準。嚴格控制新建、改建、擴建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工業項目,禁止新增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產生大氣污染物的工業企業應持續開展節能減排,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限期關停或逐步遷出;執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管理規定;禁止燃燒秸稈和工業廢棄物、環衛清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加強餐飲等服務業的燃料煙氣和油煙污染防治,推廣使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太陽能、電能等清潔能源,居民氣化率逐步達到100%;重點防控機動車廢氣排放;全面整治“散亂污”現象,城市文明施工實現全覆蓋,嚴格控制揚塵污染;倡導綠色擬建項目大氣污染物為氨、硫化氫、臭氣濃度,不需申請總量;不使用高污染燃料,符合。低碳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不斷降低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水環境工業污染重點管控區涉及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產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從嚴審批,禁止新建、改擴建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嚴重污染水環境的落后產能,禁止建設加劇環境質量超標的建設項目。對造紙、焦化、氮肥、印染、農副產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重點行業(國家鼓勵發展的除外)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擬建項目不屬于所列工業項目。土壤環境建設用地一般管控單元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嚴格執行《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和《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一企一檔,標注地塊內的風險源,標明企業的特征污染物。企業承諾建立一企一檔,標注地塊內的風險源,標明企業的特征污染物,符合。管控區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能源資源利用上線重點管控區德州市禁燃區面積為460.63km2,“禁燃區”范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現有高污染燃料燃用設施,除用于城市集中供熱外,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或其他清潔能源。逐步取締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供熱鍋爐、工業蒸汽鍋爐及各種洗浴鍋爐,推進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擬建項目不使用高污染燃料,符合。水資源利用上線地下水超采區堅持“四水四定”原則,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統籌全市地表水等各類水資源,優先保證生活用水,合理安排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水資源雙控制度,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制定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明確控制目標。控制高耗水產業發展和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節水審查,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查把關;積極開展再生水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擬建項目不開采地下水,用水為供,且新鮮水用量較少,符合。德州市全市屬于深層承壓水禁采區,武城縣、夏津縣、樂陵市、寧津縣部分地區同時屬于淺層地下水限采區。德州全市屬于地下水超采區,根據《山東省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的要求,除居民生活用水與應急供水外,嚴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量;確需取用地下水的,要在現有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內調劑解決,并逐步削減地下水開采量。取用地下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其建設項目新增取用地下水。實行地下水用水總量和水位雙控,加強超采地區地下水監測和治理,推動實現地下水水位回升。淺層地下水限采區:按照省水利廳劃定的淺層超采區范圍,編制超采區治理方案,按照年度計劃進行超采區治理,逐步實現限采區內地下水采補平衡。深層地下水禁采區:深層承壓地下水原則上只能作為應急和戰略儲備水源要求,現狀深層承壓水開采井要結合替代水源建設逐步封停。逐步關停非生活用水和部分有水源替代條件的深層承壓水開采井,2025年前全部關停深層承壓水開采井。試行“退地減水”措施,適當減少用水量較大的農作物種植面積,改種耐旱作物和生態樹種。工業生產、城市綠化、生態景觀等要優先使用再生水。對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鋼鐵、火電、化工、造紙、印染等項目,不得批準其新增取用地下水。土地資源利用上線——德州市土地資源具體要求按照發布后的《德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應要求執行。擬建項目用地為公共設施用地,符合。岸線資源——重點管控岸線的管理范圍包括:有堤防段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堤腳外側10m的護堤地,無堤防段河岸線外10m。保護范圍為河道管理范圍外延200m區域,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準。項目距離最近的4.69km,距離較遠,不會對岸線資源產生影響,符合。(4)與《德州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符合表1-5項目與《德州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類別管控要求項目情況是否符合總則禁止開發建設活動求1、禁止新建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的限制類和淘汰類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的生產項目。2、禁止新建光氣生產項目(不含延長產業鏈項目)。3、禁止新建有色金屬冶煉項目(不含壓延加工)。4、禁止新建再生鉛項目。5、禁止新建石棉制品項目。6、禁止開采深層地下水的取水項目(飲用水按照相關要求執行)。7、禁止新建石灰窯、粘土磚瓦窯項目。擬建項目為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不屬于所列項目清單符合8、禁止鋼鐵、平板玻璃、水泥(含熟料生產和粉磨站,資源綜合利用除外)、鑄造、生活垃圾填埋(含新建、改建、擴建)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生活垃圾焚燒處置產生的飛灰填埋場除外,但應符合相應規劃)。9、禁止新建、改建(新增設備和產能)及擴建不符合國家和省有關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行業規劃和布局的生產項目。10、禁止新(擴)建集中處置焚燒設施(年危險廢物產生量大于5000噸的企業自建配套焚燒設施除外)和填埋場項目;對于其他已建及在建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接近飽和或過剩的危險廢物類別,禁止新(擴)建該類別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項目。11、禁止新(擴)建廢礦物油綜合利用項目。開發建設活動求敏感區域限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要求:1、集中式供水的飲用水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及為地表水源地輸水的引黃、引江河道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德州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山東省灌區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其中,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2、南水北調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山東省南水北調條例》《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區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中相關規定。3、漳衛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徒駭河干流禁止新設入河排污口,嚴格控制改設、擴建入河排污口,潘莊引黃干渠、李家岸引黃干渠、引徒總干、七一河、六五河等引黃、引江河道以及其他具有引黃、引江功能的河道均禁止設置排污口,其他河流限制新設入河排污口,必須設置的須經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加強對主要河流及岸線的管理和保護,河道兩側管理和保護區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德州市河道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其中,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須經主管部門批準同意,在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須征求主管部門意見。4、加強對黃河的保護,沿黃區域開發建設須滿足相應管理和保護要求。5、加強對大運河的保護(包括衛運河、南運河)。在大運河核心監控區進行建設,必須符合《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遺產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大運河山東省德州段遺產保護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大運河(德州段)遺產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的通知》中相關規定,實行建設項目遺產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項目申報審批制度。未經文物部門批準實施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除依法批準的防洪、航道疏浚、水工設施維護、輸水河道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在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范圍內進行破壞大運河遺產本體的工程建設。6、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嚴格按照總體規項目位置不屬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敏感與脆弱區等環境敏感符合劃要求進行,同時須經森林公園主管部門批準同意。省級及以下森林公園執行《森林公園管理辦法》《山東省森林資源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已編制總體規劃的應按照總體規劃要求進行建設,其他有具體管理要求的可在要求范圍內進行,并經主管部門或管理部門批準同意。未列入生態紅線但具有保護意義的大型集中林地、森林公園等區域應加強管理和保護,禁止工業項目建設。7、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濕地保護范圍內或規劃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德州市濕地保護條例》,須符合總體規劃要求或管理要求,其中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活動應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管理要求,實行分區管理的濕地公園其建設活動應符合分區管理要求,各種建設活動須經主管部門批準同意。8、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山東省風景名勝區條例》中相關規定,禁止進行條例明確禁止的行為,進行條例禁止范圍外的建設活動,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同意,重大建設工程,在報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前,應報相應級別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核準。9、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在保護范圍內和建設控制地帶禁止進行開發建設,執行《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德州市文物保護條例》中相關規定,開發建設工程應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10、嚴格遵守《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已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煤炭、聚氯乙烯、醫藥、焦化、電鍍、制革、鉛蓄電池制造、危險廢物處置、加油站等排放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項目。11、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相關規定。12、沙化土地范圍內進行開發建設,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全國防沙治沙規劃》中相關規定。13、各縣、市、區劃定的限養區內禁止擴大養殖規模,禁養區范圍內禁止新、改、擴建各類畜禽養殖項目;德州市劃定的水產禁養區內禁止進行人工水產養殖,限養區禁止一切設施性、投餌性、施肥性漁業養殖生產。14、落實并執行《德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及各縣、市、區城市總體規劃中區域管控要求,特別是生態和產業布局要求。15、在限制要求中,確需實施的公共交通、醫療衛生、民生保障及基礎設施等建設活動須經主管部門批復同工業項目限制開發建設的要求:1、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的項目,新增污染物原則上實行區域污染物排放倍量替代(按魯環發[2019]132號要求執行),確保增產減污。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和省“雙招雙引”十強產業中的重點項目,按照“減量替代是原則,等量替代是例外”的要求進行管理。2、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在審批時,應當征求相應主管部門的意見;限制高耗水、高污染排放、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建設項目,對制漿造紙、焦化、氮肥、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重點行業,實行新(改、擴)建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3、嚴格控制新建危險化學品項目,嚴格限制新建劇毒化學品項目,嚴把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許可關,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和產業發展規劃的新建項目一律不予批準。未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安全生產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危險品生產項目,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控制化工項目建設,新建化工項目執行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要求及《山東省化工行業投資項目管理規定》《德州市化工園區管理辦法》《山東省專業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在省政府認定的化工園區、專業化工園區和重點監控點等實施的化工項目須滿足園區審查的規劃環評要求。禁止新建固定投資額低于3億元(不含土險化學品目錄》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以及搬遷入園項目除外。4、淘汰落后動能,落實能耗雙控,嚴控‘兩高’項目建設,新建‘兩高’項目須滿足‘五個減量替代’要求,確保煤炭消費只減不增、‘兩高’行業能耗只減不增。有效提高‘兩高’行業信息化精準化監管水平。5、嚴格落實水資源雙控制度,控制高耗水產業發展和高耗水項目建設,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水審查,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查把關。6、碳素、印染、鉛蓄電池、皮革鞣制、電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集中處理等行業及其他涉及重金屬的新上項目原則上應進入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批準設立的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開發區。其他新建污染較重的建設項目原則上只能在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批準設立的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開發區(包括其相鄰管理區域)建設,一般不得在鄉鎮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建設,具體包括:制漿紙漿、溶解漿、纖維漿等制造;化纖(除單純紡絲外);人造革、發泡膠等塑料制品制造;羊絨及羊毛清洗;大豆蛋白;玉米淀粉、味精、檸檬酸、賴氨酸制造;有提煉工藝的中成藥制造、中藥飲片加工;太陽能電池片;含鈍化工藝的熱鍍鋅;專業實驗室(P3、P4生物安全實驗室;轉基因實驗室);含醫藥、化工類等專業中試內容的研發基地;防水建筑材項目不屬于所列重點行業項目,不涉及危險化學品、劇毒化學品建設。項目不新建鍋爐。項目不屬于重點耗能項符合料制造等。7、新(改、擴)建耗煤項目執行《山東省耗煤項目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須取得投資主管部門核定同意的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其中,新上燃煤發電項目須取得市級及以上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全市區域內禁止燃燒煤矸石等高硫燃料;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禁止建設燃燒高污染燃料的工業鍋爐(集中供熱除外);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區等集中供熱、供汽管網覆蓋范圍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煤鍋爐;全市禁止新上35t/h以下燃煤鍋爐。8、新建涉高VOCs排放的建設項目,即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及其他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大、排放強度高的新建項目應進入園區。嚴格涉VOCs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新(改、擴)建涉VOCs排放項目,應從源頭加強控制,使用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加強廢氣收集,安裝高效治理設施。9、新、改、擴建有色金屬冶煉(銅冶煉、金冶煉、鉛鋅冶煉等)、鉛蓄電池制造、皮革鞣制加工、金屬表面處理(電鍍)、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聚氯乙烯)等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建設項目(不包括電子及新材料工業項目以及不列入重金屬總量管理的生活垃圾及危廢焚燒項目實施重金屬排放量“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落實減排措施和工程削減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經監測并可核實的,可作為涉重金屬行業新、改、擴建企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來源。無明確具體總量來源的,不得批準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禁止在土壤重金屬質量超標區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金屬污染區域、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有關重金屬減排任務考核不合格區域建設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項目。10、禁止企業獨自新建燃料類煤氣發生爐,集中使用煤氣發生爐、暫不具備改用天然氣條件的工業園區應建設統一的清潔煤制氣中心。11、控制碳排放總量,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建設,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應滿足《山東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試行)》要求。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深化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建設,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構建。12、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鄉鎮及街道應設立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新建工業項目應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現有工業企業應逐步向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搬遷。水資源利用總量要求對于工業用水:1、嚴控工業項目新鮮水使用量,新建主要耗水工業項目應優先使用再生水;2、推廣高效冷卻、洗滌、循環用水、再生水利用、高耗水工藝替代等先進節水工藝,在主要高耗水行業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推進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項目新鮮用水量較小,由自來水管網提供。符合3、加強水資源管控,區域黃河干流水資源超載地區銷號前原則暫停新增以黃河水為水源的取水許可。地下水開采要求1、實行總量與水位雙調控制度,區域內取用地下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其建設項目新增取用地下水。在地下水超采區內,除居民生活用水與應急供水外,嚴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量。在超采區內確需取用地下水的,要在現有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內調劑解決,并逐步削減地下水開采量。2、對區域內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鋼鐵、火電、化工、制漿造紙、印染等項目,不得批準其新增取用地下水。3、深層地下水:深層承壓水超采區全部劃為禁采區,現狀深層承壓水開采井要結合替代水源建設逐步封停。逐步關停非生活用水和部分有水源替代條件的深層承壓水開采井,2025年前全部關停深層承壓水開采井(飲用水按照相關要求執行)。4、淺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全部劃定為限采區,超采區內工業公共供水管網內淺層地下水分期全部封填。工業公共供水管網外應逐步關停;農業公共供水管網覆蓋地區的自備井要分期全部封填,井灌區主要通過節水灌溉、地表水源替代等措施壓減地下水開采量,農灌機井不要求封填,作為干旱年份的備用水源以確保糧食安全。項目不開采地下水。符合能源利用總量及效率要求1、限制高耗能項目特別是高耗能工業項目建設,嚴格控制新增煤耗項目,新(改、擴)建耗煤項目須取得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2、按照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機制要求,制定實施全市煤炭消費壓減工作方案,完成省定減壓任3、各類工業園區與工業集中區應實施熱電聯產或集中供熱改造,全面取消分散的自備燃煤鍋爐。在供熱供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其他地區,應使用清潔能源。4、逐步提高城鎮建成區集中供暖率,減少散煤消耗量。5、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落實能耗雙控措施,嚴控“兩高”項目建設,嚴格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全市煤炭消耗量只減不增,“兩高”行業能耗只減不增。擬建項目不使用燃料。符合禁燃求1、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公布本行政區域高污染燃料禁燃區。2、各縣市區調整劃定的禁燃區應明確管理要求,禁燃區內禁止生產和銷售高污染燃料。3、各縣市區禁燃區內禁止新建、擴建、改建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擬建項目不使用燃料。符合土地資源1、制定建設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土地建設投資強度等限制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廣共享工廠、共享車間。2、推進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建設,鄉鎮及街道新等新建工業項目應進入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現有工業企業應逐步向工業園區或工業集中區搬遷,以提高建設用地利用率。擬建項目為新建項目。符合生態環境單元管控要求(二屯鎮)空間布局約束1.執行全市空間布局約束要求。2.在大運河核心監控區進行建設,必須符合《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要求。3.禁止制漿、印染、制革、電鍍等工業項目建設,控制造紙等高耗水、高污染、高耗能、高環境風險的工業項目建設。擬建項目選址符合空間布局約束要求;距離大運河最近距離為2.51km,不屬于核心監控區。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執行《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2376)(包括有分區要求的行業標準)規定的重點控制區標2.單元內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行業應嚴格遵守山東省地方標準《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37/2801)。涉VOCs企業無組織排放控制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3.執行《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4部分:海河流域》標準。排入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企業,所排廢水經預處理后須達到集中處理要求。4.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強化運行監管,餐飲業油煙凈化裝置配備率達到100%,油煙廢氣排放達到《山東省飲食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要求。擬建項目大氣污染物及水污染物排放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符合環境風險1.執行《大運河山東省德州段遺產保護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大運河(德州段)遺產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的通知》和《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的具體要求。2.緊鄰居住、科教、醫院等環境敏感點的工業用地,禁止新建環境風險潛勢等級Ⅳ/Ⅳ+級的建設項目。3.生產、使用、存儲、運輸危險化學品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采取風險防范措施,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預防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4.建立各企業危險廢物的貯存、申報、經營許可、轉移和處置管理制度,并負責對危廢相應活動的全程監管和環境安全保障。5.涉酸、渉重等土壤、地下水高污染風險企業的車間、危廢間、污水處理站、儲罐等重點管控區進行重點防滲。擬建項目不涉及危險化學品。符合資源開發效率要求1.推進農業節水,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2.改進高耗水行業的生產工藝,推行少水、無水新工藝,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3.加大節水型器具的推廣普及力度,推進建筑用水器具的更新改造,新建和改擴建的民用建筑一律使用節水型器具,現有建筑中使用淘汰型用水器具的分批分期更換。4.執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要求。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擴建、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現有高污染燃料燃用設施,除用于城市集中供熱外,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或其他清潔能源。擬建項目不屬于高耗水項目,無高污染燃料使符合擬建項目與《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表1-6與《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符合《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具體要求工程情況符合性深化“四減四增”加快推動綠色發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將“三線一單”作為區域資源開發、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城鎮建設、重大項目選址和審批的重要依據。線以東,德馨街以西,北,祝辛莊村以南,符合“三線一單”要求。符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提高工業園區綠色化水平。提高鑄造、有色、化工、磚瓦、玻璃、耐火材料、陶瓷、制革、印染等行業的園區集聚水平,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園區發展考核的重要內容,對獲得國家和省級命名的生態工業園區予以政策支持,推動園區公共設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處置等。2025年年底前,生態工業園區比例力爭達到工業園區的50%以上。的處理、利項目,位于二屯鎮。符合強化風險嚴守生態環境底線深化重金屬及尾礦污染綜合整治。加大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生產工藝提升改造力度,銅冶煉企業積極推進轉爐吹煉工藝提升改造,鉛冶煉企業富氧—鼓風爐還原工藝推進鼓風爐設備改造,鋅冶煉企業加快豎罐煉鋅設備替代改造。加快推進電鍍企業入園,提高電鍍企業入園率。強化皮革鞣制加工行業鉻減量化或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開展涉鉈企業排查整治,實現涉鉈企業“數量清、分布清、問題清、治理好”。鍍、皮革等加工工序。符合深化協同控制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推進涉氣污染源治理。大力推進重點行業VOCs治理。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建立完善源頭替代、過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的VOCs全過程控制體系.開展原油、成品油、有機化學品等涉VOCs物質儲罐排查.除因安全生產等原因必須保留的以外,逐步取消煉油、石化、煤化工、制藥、農藥、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企業非必要的VOCs廢氣排放系統旁路。推進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因地制宜推廣建設涉VOCs“綠島”項目,推動涂裝類統籌規劃、分類建設一批集中涂裝中心、活性炭集中處理中心、溶劑回收中心。嚴格執行VOCs行業和產品標準.全面推進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原輔料使用。持續開展重點行業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重點加強攪拌器、泵、壓縮機等動密封點,以及低點導淋、取樣口、高點放空、液位計、儀表連接件等靜密封點的泄漏管理。加強汽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業,不使用含VOCs原輔材料。符合修行業VOCs綜合治理,加大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力度。擬建項目與《德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表1-7與《德州市“十四五”生態《德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具體要求工程情況符合性強化風險防控推動生態安全建設第三節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控持續推進重金屬污染減排。嚴格涉重金屬企業環境準入管理,新、改、擴建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實施重金屬排放量減量替代,嚴格控制重金屬污染物新增量。完善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依法依規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以結構調整、升級改造和深度治理為主要手段,完成重點行業重金屬減排目標,持續減少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加強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治理。加快推進電鍍企業入園,提高電鍍企業入園率。強化皮革鞣制加工行業鉻減量化或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推進德州實華化工有限公司汞削減技改和汞削減指標優化。持續開展重金屬重點企業排查整治工作,對排查存在問題的企業建立整治清單,制定整改方案,督促企業限期完成整改。擬建項目不涉及皮革等其他水的處配項目。符合筑牢綠色發展根基第二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低效和過剩產能。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制定年度落后產能淘汰計劃,明確淘汰設備名單和時間進度要求,加強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持續鞏固“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成果,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嚴格環境準入。堅持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減量替代是原則,等量替代是例外”的總量控制剛性要求。實施“四上四壓”,堅持“上新壓舊”“上大壓小”“上高壓低”“上整壓散”。“兩高”項目確有必要建設的,須嚴格落實產能、能耗、煤炭、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減量“五個減量”替代,已建設項目要減量運行。推進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行業加快實施限制類產能裝備的升級改造。以鋼鐵、焦化、鑄造、建材、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電鍍、制革、造紙、紡織印染、農副食品加工等行業為重點,開展全流程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在電力、鋼鐵、建材等行業領域實施減污降碳行動。擬建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二屯鎮京澳合環境準入其他水的處清潔能源。符合加強協同控制改善環境空氣和聲實施重點行業VOCs全過程污染防治。按照“分業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則,推動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建立完善源頭替代、過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的VOCs全過程控制體系。全面推進低(無)VOCs含量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原輔材料使用。2025年年底前,至少建立30個替代試點項目,持續提高水性建筑涂料源頭替代比例。強化過程控制,按照有效收擬建項目不工、包裝印等重點行業,項目主要原輔材料不含符合環境質量集、有效治理、穩定達標原則引導企業升級優化生產工藝,2021年年底前,完成現有VOCs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排查工作,對達不到要求的收集、治理設施進行更換或升級改造。開展原油、成品油、有機化學品等涉VOCs物質儲罐排查,確保油氣回收設施正常運行,達到最新排放標準。除因安全生產等原因必須保留的以外,逐步取消煤化工、制藥、農藥、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企業非必要的VOCs廢氣排放系統旁路。推進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因地制宜推廣建設涉VOCs“綠島”項目,各縣(市、區)按照本地實際需求,推動涂裝類項目統籌規劃,分類建設集中涂裝中心、活性炭集中處理中心、溶劑回收中心。推動重點行業持續、規范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提升LDAR質量,重點加強攪拌器、泵、壓縮機等動密封點,以及低點導淋、取樣口、高點放空、液位計、儀表連接件等靜密封點的泄露管理,每年臭氧污染高發季前,對LDAR開展情況進行抽測和檢查。加強汽修行業VOCs綜合治理。(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VOCs。表1-8與《德州市水資源綜合規劃》(2020-20《德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具體要求工程情況符合性EQ\*jc3\*hps20\o\al(\s\up6(持約),堅節)EQ\*jc3\*hps20\o\al(\s\up5(源),開)EQ\*jc3\*hps20\o\al(\s\up5(流),節)EQ\*jc3\*hps20\o\al(\s\up5(重),并)倡導全社會節約用水,營造親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堅持節水優先的理念,加快推進由粗放用水向集約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努力以最小的水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開源節流并重,進一步加強雨洪資源利用及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加強非常規水利用,提高全市供水保障能力。擬建項目屬于雨洪資源利用工程項目。符合水資源供衡分析德城區基準年不缺水。規劃年該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重點,一是實施水系連通工程,增加雨洪資源利用量;二是實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三是完善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用足用好長江水;四是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量。擬建項目屬于雨洪資源利用工程項目。符合持續強化水資源優化配置按照“高效利用黃河水、積極引用長江水、重點依靠當地水、科學利用雨洪水、控制開采地下水、鼓勵采用非常規水、擴大利用土壤水”的思路,因地制宜,切實提高水資源供給能力,加快建立水源可靠、水質優良、城鄉一體的多水源供水保障體系。一是大力開展水源工程建設。在德州市現代水網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建設蓄水、引水、提水等骨干水源工程,適時建設區域調水工程,加快實施水系連通工程。二是努力確保外調水安全。以現有平原水庫和規劃水庫為依托,以保障水質安全為前提,通過水庫聯通全面解決資源性和水質性缺水地區的生活和工業用水問題,實現全市供水一體化,保障引江和引黃供水安全。三是鼓勵雨洪水、污水等其他水源工程擬建項目屬于雨洪資源利用工程項雨水再生回用于企業。符合建設利用。科學開發利用雨洪資源,新建平原水庫和河道攔蓄,在平原地區實施農村坑塘河溝渠綜合整治,加大雨水匯儲能力;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回用,鼓勵工業、環衛、景觀使用再生水,促進社會、區域、局域水循環。開發利用微咸水、礦坑水,協調推進城市雨水利用,因地制宜建設城鎮雨水綜合利用工程,實施雨污分流。新建賓館、學校、居民區、公共建筑等應配套建設雨水集蓄和再生水利用設施,提高水資源供給保障能力。四是加強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保障人畜用水、基本糧食作物和主要經濟作物基本用水需求。德州市水務發展公司圍繞德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堅持大水務發展方向,秉持環保和綠色發展理念,以德州市水利建設、生態濕地建設、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德州市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雨洪利用作為開源和節流并舉的一項措施,具有節水、防洪和生態環境三方面效益,對德州市進行城市的雨洪利用可以解決德州市用水緊張和防汛防洪緊迫的問題,同時可以改善德州市的城市生態環境,作為城市規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用于城建、市政、環保和水利等相關領域,對德州市建設節水型城市和城市的可為配合城市內澇治理、河道水環境安全、水資源利用及保證德城區完成雨污合流管網改造等城市發展要求,同時消除初期雨水污染及提高雨洪資源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工程,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東溝改造7.6km,萱節制閘、擋墻、橋梁等河道附屬設施。河道下游改造兩座泵站提升雨水至調同時利用項目西調蓄池上空區域,建設光伏發電,配套開關站等附屬實施。德州市區地形屬黃河沖積平原,總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多條河流從城包括津浦鐵路以東、岔河以西片區,北至長莊溝,南至三干渠。德城片區現狀雨水的主要出路是區域內的河流主要有岔河、萱惠河等河道,以及東溝、新河西路合流溝、新華路合流溝、三八路合流溝、天衢中路合流溝等道路暗東溝位于岔河西側,南起東倉路,北至南干渠,通過七里莊和安莊涵洞天衢路排水溝位于天衢中路南側,西起新湖北路與中溝對接,東至東小三八路排水溝位于三八中路南側,西起迎賓大街,東至東溝,斷面尺寸新華路排水溝:西起向陽大街,東至東溝,斷面尺寸為2.5×1.5m~3.5新河西路排水溝西起解放南大道,東至德賢大街,斷面尺寸為1.5×東倉路以北三八路以南片區以及三八路以北、湖濱中大道以東區域大學路等合流渠道收集后,由西向東排入東溝,東溝通過七里莊和安莊涵洞擬建項目建成后,將德城片區雨水通過河道收集至萱惠河下游,通過設置雨水調蓄設施,使得雨水得到儲存沉淀,通過再生水廠處理后的再生水全部作為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電廠循環冷卻塔用水水源,不外排,可極大的改善城市水環境,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改善水體水質,節約了常規擬建項目建設包括主體工程、公輔工程、環保工程等,具體項目組成如項目名稱工程建筑規模備注主體工程[鏈接]這河道工程同時改造節制閘1座,位于東溝與長莊溝相交以北處。現狀河道清淤及邊坡修整萱惠河改造:南起長莊溝,北至調蓄池,全長8.9km。同時改造節制閘2座,分別位于萱惠河與豐樂屯溝、馬廠路邊溝相交以北處;改建橋梁5座,位于東萱惠河與于趙路、K3+700、K2+975、K1+768、K1+757相交處。豐樂屯溝改造:西起萱惠河,東至北干渠,全長3.7km。再生水處理調蓄池前置塘水面面積約3.06萬m2,池底高程15.50m,設計最低水位17.50m,有效水深5m,沉泥水深2m,前置塘有效容積約15.00萬m3。新建西調蓄池主要功能為蓄水,水面面積約14.30萬m2,池底高程11.50m,有效水深8.50m,有效容積約110萬m3。東調蓄池主要功能為蓄水,水面面積約17.85萬m2,池底高程11.50m,有效水深8.50m,有效容積約145萬m3。進水泵房,21.6m×8.2m,1座,筏板基礎,1層框架結構新建細格柵,10.40m×32.750m,1座,樁承臺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接觸氧化池,54.8m×42.9m,1座,鋼筋砼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高密度沉淀池,21.5m×24.6m,1座,樁鋼筋砼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轉盤濾池,11.7m×14.2m,1座,樁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清水池及送水泵房,12.9m×32.8m,1座,樁鋼筋砼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加氯加藥間,30.6m×12.4m,1座,1層框架結構,樁承臺基礎新建除臭基礎,21m×12m,1座,鋼筋砼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鼓風機房及配電間,37.2m×14.4m,1座,1層框架結構,樁承臺基礎新建污泥處理污泥濃縮池,2座,樁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污泥均質池,4.6m×8.6m,1座,樁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污泥脫水機房,40.45m×13.6m,1座,樁承臺基礎,1層框架結構新建光伏發電光伏列陣,采用570Wp雙面雙玻N型單晶硅光伏組件,共安裝34918塊,光伏電站系統設計分成6個光伏發電單元,使用組串式逆變器方案,發電單元內每24塊光伏組件串聯為一個光伏組串串列,28個光伏組串串列接入一臺320kW組串逆變器。10臺組串式逆變器匯入1臺箱式升壓變壓器。新建開關站部分:新建35kV開關站一座,通過1回35kV集電線路接入35kV開關站,本35kV開關站新建1回35kV線路接入至電網側。新建公輔工程綜合樓35.2m×12.7m,3層框架結構,樁承臺基礎新建傳達室、門衛7.8m×4.4m,1層框架結構,鋼筋砼條形基礎新建供水項目用水主要為生活用水,用水量為1.5m3/d,合計547.5m3/a。由市政供水管網提供供電項目用電量為200萬kWh/a。由市政供電管網提供供暖辦公區冬季采用空調供暖。——環保工程廢氣調蓄池進水泵站、進水泵房、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污泥濃縮池、污泥調理池、污泥脫水機房廢氣主要污染因子是氨、硫化氫、臭氣濃度,經密閉收集后,進入生物濾池處理,處理后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DA001)排放。新建廢水擬建項目不產生生產廢水,僅有生活廢水,生活廢水產生量為1.2m3/d,合計438m3/a,進入廠區再生水廠處理系統進行處理。——擬建項目噪聲源包括泵類等機械設備產生的機械噪聲以及風機產生的動力噪聲,采取的措施為采用建筑隔音、基礎減振、距離衰減等。——一般固廢包括預處理格柵產生的柵渣,定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污泥脫水機房產生的脫水污泥,脫水至含水率70%后外運;生活垃圾定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廢舊或故障太陽能電池組件集中收集后返回廠家再利用。危險固廢包括廢變壓器油HW08(900-220-08)、廢機油HW08(900-217-08危廢間暫存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新建環境風險項目危廢間、再生水池均進行防滲防腐處理,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新建(1)供水:擬建項目用水主要為生活用水。項目勞動定員30人,生活序號位置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備注再生水處理站1進水泵房潛水泵N=75kW3臺--真空泵Q=2.75m3/min,P=4kW2臺真空罐真空罐系統V=0.8m31套與真空泵配套,含抽真空管路系統潛水排污泵P=1.5kW2臺電動單梁懸掛起重機P=2*0.8+4.5+0.4KW1臺配梁、電動葫蘆全套設備電動長桿蝶DN800,P=3kW2臺---閥2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除污機2臺渠寬1200mm,渠深1750mm無軸螺旋輸送機N=1.5kW,安裝角度70度1套---橋式吸砂機N=0.5kW1臺鑄鐵吸砂泵Q=22m3/h,H=5.8m,N=1.4kW2臺鑄鐵砂水分離器N=0.75kW2臺---羅茨鼓風機Q=7.23m3/min,出口風壓:P=0.05MPa,N=7.5kW2臺曝氣用,一用一備插板閘門渠道寬度=1200mm8臺---插板閘門渠道寬度=800mm4臺---3接觸氧化池潛污泵N=3.0kW1臺移動式潛污泵,庫房冷備高速潛水推流器N=2.5kW2臺填料專用型,配套懸臂起吊裝置及控制箱,設于二級缺氧區低速潛水推流器N=2.5kW4臺填料專用型,配套懸臂起吊裝置及控制箱,設于一級缺氧區硝化液回流泵N=15kW4臺單組兩臺,一用一備,設于一級好氧區電動蝶閥DN500,N=1.5kW2臺進水管電動蝶閥DN400,N=0.75kW1臺曝氣系統成套電動蝶閥DN400,N=0.75kW0臺放空管薄膜盤式微孔曝氣器橡膠盤式曝氣器只Q=2.53m/?h只,曝氣設備及配件由曝氣設備廠家成套提供生物膜懸浮載體(有效生物膜面積)---5860.2m2配套進出水攔截系統、MBBR曝氣智能控制系統4高密度混合攪拌器D=1.1m,軸長=6.5m,1臺混合池沉淀池轉速n=45r/min,N=4.5kW絮凝攪拌器轉速n=18r/min,N=7.5kW2臺變頻,帶提升,絮凝反應池絮凝反應筒?1900mm,6mm厚2臺絮凝反應池,含支撐中心傳動刮泥機?10m,N=0.75kW,線速度1-3m/min2套---蜂窩斜管安裝傾角60°m2含斜管支架,材質SS304集水槽4mm厚,8200x300x550mm,套---污泥螺桿泵N=15kW4臺4臺變頻回流泵,2用2渦動對夾式蝶閥DN200,PN10臺手動球閥DN40,PN108臺泥取樣閥門,套內絲潛污泵1臺移動式安裝,泵房排水,含蝶式止回閥DN80電動葫蘆1.5+0.2kW,1套含電纜,工字鋼等全套,其中工字鋼16.5m撓性接頭DN200,PN106臺螺桿泵出口配撓性接頭DN600,PN102臺進絮凝池對夾式渦動蝶閥2臺進絮凝池污泥螺桿泵Q=30m3/h,H=20m,N=15kW2臺剩余污泥泵,一用一備軸流風機?400,N=0.25kW2臺混合池5轉盤濾池進水閘門LXH=800x8002臺有鼓風機設備更換超越管閘門LXH=800x8001個---轉盤式微過濾器直徑2.4m,15個盤片,有效過濾面積84.6m2,單臺總功率P=12.22kW2臺---驅動電機2個防爆型控制柜2個設備自帶反沖洗泵P=11kW2個設備自帶噴霧柵驅動P=0.12kW2個設備自帶反沖洗過濾器2個設備自帶液位傳感器2個設備自帶6清水池及送水泵房提升泵(尾水排放)Q=625m3/h,H=41m,N=110kW3臺二用一備,其中一臺為變頻泵電動葫蘆起重量2t,H=10m功率3.0+0.4kW1臺配套工字鋼8.3m電動蝶閥DN400,P=0.6MPa,N=0.75kW3臺---公用部分1污泥脫水機房液壓隔膜壓濾脫水機過濾面積=120m2,N=9.5kW2套整機重約20噸,運行重量約25噸低壓進料泵Q=80m3/h,H=60m,N=30kW2臺互為備用高壓進料泵N=18.5kW2臺互為備用隔膜壓榨泵N=15kW2臺互為備用清洗水泵N=37kW2套空壓機Q=5.6m3/min,P=1.0MPa,N=37kW2套冷干機Q=3.5Nm3/min,P=1.0MPa,N=0.84kW2套PAM加藥泵Q=10m3/h,H=30m,N=4kW2套反吹氣罐/儀表氣罐V=6.0m3/V=2.0m32套---PAM泡藥裝置Q=4000L/h,N=3.75kW1套---PAC加藥泵Q=5.0m3/h,H=30m,N=4kW2套軸流式通風機D=500mm,N=0.55kW5臺---電動單梁懸掛起重機P=5.0+0.83+2X0.83kW1臺跨度9.5米,最大起吊重量5.0噸電動葫蘆P=3.0+0.4kW1臺最大起吊重壓榨水箱V=6m31套---清洗水箱V=5m31套---污泥料倉V=30m31套---傾斜螺旋輸送機L=14.0m,N=15kW1臺---水平螺旋輸送機L=8.0m,N=7.5kW3臺---PAC藥液罐V=7.5m31套---再生水提升泵Q=10m3/h,H=5m,N=0.75kW1臺移動式安裝流量計DN2001個---氣壓罐V=1.36m1臺---中水泵Q=5.5m/h,H=60m,N=4.0kW2臺---2污泥濃縮池中心傳動濃縮機Φ10m,N=0.75kW2套含工作橋污泥泵Q=80m3/h,H=8m,N=4kW2套備3污泥均質池反應攪拌機Φ3m,N=1.5kW2套---4加氯加藥間次氯酸鈉儲罐立式,10m32臺套電控柜隔膜計量泵N=0.75kW,2臺卸藥泵Q=30m3/h,H=10mN=4kW1臺---酸霧吸收器?500X5002臺PAC攪拌罐立式,10m3,攪拌機3kW,2臺套電控柜隔膜計量泵N=0.75kW2臺電動單梁起重機起重量:1t,H=5.5m,L=10m,N=2.0+0.13+2x0.36kW1臺---軸流通風機No3.55號,n=1450r/min,風量76Pa,N=0.18kW電源3N-380V-50HZ5臺---PAM一體化加藥設備PAM制備量1kg/h,配制濃度0.15%,N=2.2kW1套成套電控柜碳源儲罐立式,10m3,攪拌機3kW,2臺套電控柜碳源投加泵N=0.75kW2臺混凝沉淀PAM加藥泵Q=0.5m3/h,H=0.6MPa,N=0.55kW,變頻2臺套電控柜5鼓風機房及變配電間空氣懸浮離心風機N=75kW3臺含配套設備,(入口過濾器、出入消聲器等),成套電控柜電動蝶閥DN300,N=0.75kW3臺---電動蝶閥DN400,N=0.75KW2臺---電動單梁懸掛起重機N=1.5+0.2+2x0.4kw1臺---軸流風機φ400套---光伏發電1光伏場區單晶硅570Wp雙玻雙面---34918塊---320kW組串式逆變器---54臺---數據采集柜---6臺---3150kVA箱變---6臺---序號名稱用量單位儲存1PAC溶液(10%)3500噸/年2鐵鹽溶液噸/年3PAM(陰離子)20噸/年袋裝4PAM(陽離子)噸/年袋裝5次氯酸鈉(10%)噸/年6乙酸鈉(碳源)2400噸/年7磁粉噸/年袋裝名稱理化性質用途PAC溶液(10%)溶液為無色或黃褐色透明液體,有時因含雜質而呈灰黑色粘液。易溶于水基稀酒精,不溶于無水酒精及甘油。化學性質:有腐蝕性。加熱至110℃以上時分解,放出氯化氫氣體,最后分解為氧化鋁;與酸反應發生解聚作用,使聚合度和堿度降低,最后變為正鋁鹽。與堿作用可使聚合度和堿度提高,最終可形成氫氧化鋁沉淀或鋁酸鹽;與硫酸鋁或其他多價酸鹽混合時易生成沉淀,可降低或完全失去混凝性能。絮凝劑除氟劑鐵鹽溶液共價無機化合物,化學式FeCl3。是一種共價化合物。為黑棕色結晶,也有薄片狀,熔點306℃、沸點316℃,易溶于水并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除磷劑PAM(陰離子)極易溶于水的線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苯、乙醇、乙醚等一般有機物,具有吸濕性。熱穩定性較好,在150℃以上易分解。助凝劑PAM(陽離子)極易溶于水的線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苯、乙醇、乙醚等一般有機物,具有吸濕性。熱穩定性較好,在150℃以上易分解。助凝劑次氯酸鈉(10%)化學式NaClO,是一種化學物質,性狀為微黃色(溶液)或白色粉末(固體),有似氯氣的氣味,具腐蝕性。消毒劑乙酸鈉醋酸鈉又稱乙酸鈉,一般以帶有三個結晶水的三水合乙酸鈉形式存在。三水合乙酸鈉為無色透明或白色顆粒結晶,在空氣中可被風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123℃時失去結晶水。但是通常濕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發生水解。碳源磁粉磁粉具有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能,表面活性很高。它不僅對水中雜質有很好的吸附效應,還能滲透到所有的絮凝體中并強化絮凝體的網狀結構,同時有效增大絮體的比表面積,使其牢固而不易破碎,有利快速的固液分離和污泥的干化度。配合絮凝劑使用能夠起到快速絮凝,沉淀的作用。絮凝劑屯溝收集各自匯水范圍內雨水,自東向西流動,最終各河道雨水均流至萱惠河。萱惠河雨水經引水渠進入調蓄池進水泵站,經泵站提升進入西調蓄池前置塘,西調蓄池前置塘與西調蓄池通過箱涵連通,東西調蓄池也通過箱涵連調蓄池儲存的雨水經泵提升進入再生水廠,再生水廠尾水通過尾水連通管輸送至現狀新生水廠,并最終輸送至企業。西調蓄池上方覆蓋光伏板,以德州市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新建調蓄池容積為270萬m3(前置塘:15萬集的雨水經再生水廠處理后全部回用于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電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再生水水質應符合《再生水水質標準》(SL368-200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污水再德州市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新建光伏發電設施,光伏發電系統全壽命運營再生水廠納污范圍內排水主要以城區雨水為主,水質成分比較簡單,再表2-5再生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表(單位:mg/L)水質指標CODBOD5TNNH3-NTP量綱)進水水質602070.66-9出水水質3060.36-9去除效率50%70%87.5%33.3%78.6%50%——注: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河道開挖施工準備清淤竣工驗收 岸坡平整護砌施工河道開挖施工準備清淤竣工驗收 岸坡平整護砌施工德州市水務發展有限公司德州市中心城區初期雨水治理及雨洪資源利用施工總體布置投入使用雨水通過城區河道收集至萱惠河下游,通過自流和提升泵將雨水引入新建調蓄池,調蓄池雨水通過提升泵進入再生水廠后,首先經過“細格柵過濾+降低生物處理負荷,經提升泵提升進入曝氣沉砂池,使水中的砂粒和有機物預處理后的雨水再經過“接觸氧化池”進行二級處理。綜合生化池采用好氧池、二級缺氧池、二級好氧池,在提供足夠氧氣的條件下,并在生物反二級處理后的雨水再經過“加載高密度沉淀池+轉盤濾池”進行三級深度處理。加載高密度沉淀池,在常規混凝沉淀中增加了磁粉,增強絮凝反應,沉淀去除水中懸浮物和總磷。由于磁粉比重較大,混凝產生的絮體與磁粉有效結合后,大大加快了絮體的沉降速度。同時設置了污泥回流系統,使磁粉介質有較好的懸浮物截留功效,同時又可極好的去除硝酸氮(NO3-N),轉污泥由污泥回流泵房中的污泥泵提升,經污泥濃縮池、污泥調理池處理后,進入污泥脫水機房,采用板框壓濾機脫水,脫水后的污泥外運。脫水后再生水預處理主要任務是去除雨水中呈懸浮或漂浮狀態的固體物質,一格柵用于截留大塊的呈懸浮或漂浮狀態的污物,對后續處理構筑物或水泵機組具有保護作用。根據德州市當地的氣候條件,夏季濕度比較大,以及再生水處理廠的進水標高等條件,動軌式格柵除污機的運行穩定性更強,便于運行維護,更適用于渠深較大的情況,因此,本工程推薦采用采用內進流沉砂池的功能是從雨水中分離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既能保護水泵機組便于分別處理和處置。沉砂池常用的形式有普通平流式沉砂池、曝氣沉砂池比旋流沉砂池塵沙效果好,且除砂效率受流量變化影響小。相經綜雨水處理需要生化處理,生化在大量去除有機污染物外,還需有較好的通過向組合式生化池中投加圓柱多孔狀的懸浮載體,使微生物牢牢吸附從而實現雨水凈化,技術關鍵在于研發比重接近于水,輕微攪拌下易于隨水自由運動的生物膜載體,且生物膜載體具有有效表面積大、適合微生物附著生長等特點,生物膜載體的結構以具有受保護的可供微生物生長的內表面積通過向反應池中投加懸浮載體,對比活性污泥法,可顯著提高有效生物致微生物活性較差處理負荷降低、老化難以聚集降低沉降性能等,實際傳統脫氮除磷工藝在污泥齡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復合工藝由于載體的投加,為硝化細菌的生長提供了載體,延長其污泥齡,提高脫氮效果;同時控制活促進生物膜更新,防止泥齡過長、污泥老化處理性能下降;冬季水溫較低、活性污泥系統不利于硝化菌群生長時,脫落生物膜對活性污泥起到持續接種沖擊負荷主要表現為常規污染物水質沖擊、毒害污染物水質沖擊和水量沖擊,本質是單位時間內單位表面積微生物所承載的污染物量的變化對處理降低剩余污泥產量,且污泥沉降性能的提升,易于降低污泥含水率,可節約氧化溝主要包括奧貝爾氧化溝工藝、卡魯塞爾氧化溝工藝、雙溝式DE氧化溝法工藝是五十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形式,是傳氧化溝為封閉的環狀溝,也稱為連續循環曝氣池,其流態具備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雙重特點,因而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氧化溝的曝氣形式主要以表曝為主,常見的曝氣設備有水平軸轉刷、轉碟、垂直軸葉輪表爆機等。除此以外,氧化溝工藝還具備構造簡單、操作管理簡便、出水水質好、處理效率穩的時段分別形成厭氧、缺氧、好氧生物反應過程以及沉淀、排泥、潷水、泥二級活性污泥法磷的去除率較低,僅從剩余污泥中排除的TN約為15~過二級生物除磷是無法達到如此高的除磷率隨著化學工業的高速發展開始建立以化學方法為主的處理工藝,如混凝沉淀法,是采用最早的一種除磷方法,它是利用金屬鹽(鐵鹽、鋁鹽)作為沉淀劑,形成磷酸鹽沉淀物,將溶解性磷酸鹽從2)化學污泥穩定,在后續處置過程中不會重新釋放磷,化學除磷的主要原理是向再生水中投加藥劑,使藥劑與水中溶解性磷酸鹽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淀物,然后通過固液分離將磷從雨水中去除。本工程時,可采用混凝沉淀過濾工藝,本工程選用較為常用的斜管(板)沉淀池、斜管(斜板)沉淀池是根據淺層沉淀原理開發的,是一種在沉淀池內裝用以來,得到一定的推廣應用。其特點是沉淀效果高、池子容積小和占地面斜管(斜板)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布置斜管(斜板)沉淀設備,池中設置整流段,在斜管(斜板)區和整流段內形成絮體粒子動態懸浮區,利用接觸上升流速大、表面負荷高、沉淀效果好等特點,提高了斜管(斜板)沉淀池藥正常,2小時即可得到理想的出水水質。整個工藝無需機械設備。采用多高密度沉淀池是集混凝、絮凝、高效沉淀和污泥濃縮為一體的水處理工藝,該工藝的雨水首先進入混合池,投加化學混凝劑,快速攪拌,使藥劑與雨水混合均勻,隨后進入絮凝池,投加高分子助凝劑,慢速攪拌形成絮體,最后雨水進入沉淀池,水從下向上流經斜管,進行分離處理,水由集水槽排匯合與池中心泥斗中。泥斗中的部分污泥通過泵送至絮凝池,剩余污泥排至污泥處理系統,部分回流污泥中未完全反應的藥劑得到進一步利用,可節約該工藝采用了機械攪拌快速混合,主要優點是混合效果好,配置調速電機后可隨水量變化而調節攪拌機轉數,不受水量變化的影響,可適用于各種反應池分為兩部分,一是快速混合攪拌反應,一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應池。待處理水經過預混合后進入快速反應池底部中央,經過中心紊流的反應該筒內的懸浮固體顆粒的濃度由來自污泥濃縮區的濃縮污泥的外部再循環系推流式反應池是一個慢速絮凝池,使磯花顆粒穩定的長大,池內得到大該工藝克服了水力絮凝受水量變化影響較大,當水量變化波動較大,反長大的磯花慢速的進入預沉澄清區,避免損壞磯花和產生水流的渦漩,在沉淀區內設置異向流斜管,并在集水區內的每個集水槽底部設隔板,把斜在斜管的下部絮狀物沉積和濃縮成上、下兩層:①上層為循環污泥,澄清池的底部設有錐形泥斗,循環污泥從錐形泥斗上方由循環泵抽出,送至反應區前端。②下層為濃縮污泥,澄清池內設有濃縮刮泥機,將濃縮污泥刮入中心錐形斗,然后由污泥泵抽出,送至貯泥池。污泥濃縮區設有泥位計,用來控制污泥泵的運行,保證濃縮污泥層在所控制的范圍內,并保證濃縮池的綜合對以上兩種沉淀工藝的分析比較,設計認為高密度沉淀池具有沉淀速度快、節省占地、處理效果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不易受突發沖擊負荷的變化而變化、可以有效地完成污泥濃縮等優點,故本工程推薦采用高密城市雨水在輸送和處理過程中會散發惡臭,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因此,脫臭方法從最初采用的水洗法,逐步發展到效果較好的微生物脫臭法。常見的方法有水清洗和藥液清洗法、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土壤脫臭臭氧氧化法成本偏高,管理復雜,而土壤脫臭法效果不穩定,燃燒法最好與消化產生的沼氣一起燃燒才經濟。在水洗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生物濾池時連續運行,因不斷加厚的泥餅產生的過濾比阻大、為達到相應的污泥脫水干度而進行的保壓過濾所帶來的能耗也較大;由于其卸泥方式為打開板框后泥餅往下墜落的方式,所以其主體設備一般設置在樓上,樓下設置泥餅輸送機,而板框壓濾機一般較重,由此帶來的土建費用也較高。但該型脫水機脫水效果好,泥餅含水率可以達到70%以下,運輸量較小,可節省運輸在污泥填埋費用較高、運距較遠的情況下該種污泥脫水設備具有一定優勢。帶式壓濾機具有脫水效率高,能源省,投資省等優點,應用實例眾多。脫水以上三種機械脫水方式有各自特點,只有高壓板框脫水可以將污泥進行消毒處理。消毒的同時需具有去除色度的功能。雨水消毒方法大體上可分為兩類: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熱、冷凍、輻射、紫外線和微波消毒方法。化學方法是利用各種化學藥劑進行消毒,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多種氧化劑(如液體、二氧化氯、次氯酸鈉等)、某些重金屬離子及上述消毒方式中,均能達到本工程要求的消毒標準。但考慮到消毒的同時能除臭、去色,工程投資低,運行穩定等,本工程擬采用投加次氯酸鈉消擬建項目在西調蓄池上方區域安裝光伏發電,光伏并網發電系統采用分塊發電、集中并網方案。光伏場區由4個光伏發電單元組成,光伏發電分系晶硅光伏組件,配置320kW型號組串式逆變器,發電單元內每24塊光伏組件串聯為一個光伏組串串列,28個光伏組串串列接入一臺320kW組串逆變變壓器低壓側。所發電力升壓后采用35kV線路匯流至光伏場內集電線路,污染序號產污環節主要污染物產生特征排放去向廢氣G1、G2、G3、G4、G5細格柵曝氣沉砂池、污泥濃縮池、污泥調理池、污泥脫水機房濃度連續廢氣經密閉收集后,進入生物濾池處理,處理后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DA001)排放。 未收集廢氣濃度連續無組織排放。廢水 員工生活NH3-N進入廠內再生水廠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再生水處理機械噪聲連續基礎減震、距離衰減、建筑隔音后廠界達標排放。S1再生水預處理柵渣(一般固廢)定點收集,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污泥脫水廢)脫水至含水率70%后外運。 員工生活生活垃圾定點收集,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 光伏發電廢太陽能電池板集中收集后返回廠家再利—變壓器維護危險廢物(HW08900-220-08)危廢間暫存,委托有資質的部門處理。 設備維護危險廢物(HW08900-217-08)本項目為新建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二屯鎮京澳線以東,德馨街以西,馬廠路以北,祝辛莊村以南,不存在與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及主要2012)中的二級濃度限值。擬建項目空氣環境質量現狀,引用德州市環境自動監測監控系統2022年全年德州二屯鎮污染物濃度均值常規六項污染物監表3-12022年環境空氣質量污染物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達標情況PM2.5年平均質量濃度3535不達標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9575不達標PM10年平均質量濃度9470不達標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260不達標SO2年平均質量濃度60達標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25達標NO2年平均質量濃度3540達標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7391達標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6484000達標O38h平均質量濃度不達標大氣削減方案:項目區PM2.5、PM10年均值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超標原因主要是由于德城區工業的快速發展,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與揮發性有機物導致細顆粒物等二次污染呈加劇態勢。根據《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濃度控制在57μg/m3左右。全市及各區優良天數比例達到59%以上,重污染天數持續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年均改善率持續改善。表3-2岔河田龍莊斷面例行監測數據一覽表(單位:mg/L)監測時間化學需氧量氨氮2022年2月0.332022年3月0.7372022年4月21.10.2432022年5月0.2452022年6月12022年7月0.929Ⅳ類標準值30由上表可知,COD和氨氮均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業噪聲和交通噪聲,聲環境質量較好,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擬建項目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是以人類活動為中心,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可知,地下水、土壤原則上不開展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建設項目存在地下水環境污染途徑的,應結合污染源、保護目標分布情況開展現狀調查以留作背擬建項目再生水治理設施內部地面均為硬化防滲地面。擬建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分別收集后經配套的廢氣治理設施凈化后高空排放;擬建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產生的一般固廢外售物資部門回收利用,危險廢物暫存危廢間定期委托具有相應處理資質單位處理,或原料供應單位回收,生活垃圾根據對建設項目所在地周邊環境現狀的踏勘,項目廠界外500米范圍內表3-3項目環境保護目標一環境要素環境保護相對位置距離功能性質保護級別大氣環境許莊村360居住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及其修改單地下水環境擬建項目廠界外500米范圍內無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和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聲環境擬建項目廠界外周邊50米范圍內無聲環境保護《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區生態環境項目區域生態物種較少,生物群落相對單一。據調查,項目所在地生態系統簡單,生態環境質量一般。/注:上述距離為敏感點到廠區邊界的距離。準表3-4項目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一項目污染物名稱執行標準標準值廢氣有組織DA001氨《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標準4.9kg/h硫化氫0.33kg/h臭氣濃度2000(無量綱)無組織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標準1.5mg/m3硫化氫0.06mg/m3臭氣濃度20(無量綱)廢水CODCr《德州市“兩個清零、一個提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