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_第1頁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_第2頁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_第3頁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_第4頁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諸侯爭霸到秦的統一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和東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哪兩個時代?春秋時代(前770年至前476年戰國時代(前475年至前221年)四海為一前230年滅韓前228年滅趙

前225年滅魏

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前221年滅齊秦字小篆咸陽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始皇采取遠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相繼滅掉東非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前221,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陽

秦朝統一條件:客觀條件:1.經濟條件:封建經濟有所發展2.政治條件:兼并戰爭,完成局部統一3.民心基礎:人民經受長期分裂和混戰,渴望統一4.社會條件:各族人民初步融合,地區之間聯系加強5.思想基礎:法家思想(韓非子)為什么秦能夠統一六國?以法治國廣納人才地理優勢千古一帝13歲繼承王位21歲親政平亂39歲統一六國嬴政B.C.259-B.C.210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賈誼《過秦論》南海隴西郡長城秦的疆域四至東海思考:1.面對遼闊的疆域,秦朝采用了怎樣的統治措施?2.秦的統一有何歷史意義?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專制主義一種決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匯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中央集權一種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實行垂直管理。(1)概念我統一天下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始皇帝”的名稱來源秦朝+三皇+五帝=秦始皇帝目的:顯示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神化自己的君權,鞏固統治

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伏羲、神農、燧人(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現者,有一種說法他為三皇之一)“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李斯天子皇帝皇帝制度陽陵(陜西咸陽市東)虎符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君主集權“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皇帝制度的特點:“經濟、政治、軍事等一切大權都由皇帝縱覽”特點:1.皇位世襲2.皇帝獨尊3.皇權至上

本質是君主專制,即皇帝是封建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副丞相下達皇帝昭令,并負責監察百官)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軍務(虛有其位)“周王分封同小子姓為諸侯,但后來彼此相互誅伐,周天子也無力控制。所以他反對分封諸侯,主張實行郡縣制。”“燕、齊、楚等故地,距離首都咸陽過于遙遠,如果不設置諸侯,恐怕很難鎮守。”王綰李斯實行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郡縣制的推行郡(地方最高統治機構)郡守(最高長官)

郡丞(行政、刑獄)

郡尉(軍事、治安)縣縣令(最高長官)縣丞(行政、刑獄)縣尉(軍事、治安)鄉三老(教化)有秩、嗇夫(司法賦稅)游徼(治安)里秦朝的地方機構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縣鄉里亭郡官員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海內為郡縣

法令由一統”是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和世卿世祿制基礎上,把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緊密結合的政治體系。貴族政治建立在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系上。官吏的選拔和任命一律由中央和皇帝決定,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權。官僚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

秦統一的策略車同軌書同文同貨幣度量衡明法度編戶籍徙豪強治風俗修道路煉銅人焚詩書坑儒生左壁刻:“…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為升”。底部刻:“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商鞅方升法度同一直道,從都城咸陽開始,向北直達內蒙古九原,長約700多里,路面平均寬20米,最寬處達60米。馳道,秦始皇以都城咸陽為中心,建立起的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直道與馳道一號車立車二號車坐車為什么統一文字和貨幣很重要?瑯琊石刻: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四海為一南征百越北抗匈奴面對少數民族?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都曾在邊界上修筑長城,秦始皇從內地征發上百萬民工,在燕、趙、秦長城基礎上,修筑了西起臨洮(tao),東至遼東的長城,綿延五千余公里。萬里長城大一統標準的初建君權疆域職官地方法度一套中央集權的系統

秦統一的意義對秦以前:

結束數百年割據混戰的局面

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對秦朝:

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

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后世:

奠定了此后歷代疆域的基本版圖

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

秦的暴政暴政二鉗制思想焚書坑儒暴政三嚴刑峻法人人自危暴政一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四大工程01.阿房宮僅前殿就有相當于三分二的故宮總面積!02.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余人。03.秦長城,每年征發民工40余萬人。04.秦直道,令大將蒙恬率數十萬軍工、民工突擊修筑一條重要軍事要道。1.2農民起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繼位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號為“張楚”項羽劉邦等領導的反秦勢力日益壯大公元前202年,經過四年楚漢戰爭,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亡,歷時15年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2農民起義21

廣納人才,勢力壯大進入咸陽,放縱部下燒殺搶掠,失民心進駐咸陽,廢除秦法,“約法三章”,得民心

劉邦項羽剛愎自用,眾叛親離,依賴武力,實力削弱取得勝利,建立漢朝最終失敗,烏江自刎得民心失民心楚漢相爭公元前206-前202年約法三章破釜沉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狡兔死走狗烹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根據時間先后為這些成語排序破釜沉舟約法三章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狡兔死走狗烹史料補充:千秋功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