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山東卷-)-歷史(第一套)岳麓版_第1頁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山東卷-)-歷史(第一套)岳麓版_第2頁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山東卷-)-歷史(第一套)岳麓版_第3頁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山東卷-)-歷史(第一套)岳麓版_第4頁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山東卷-)-歷史(第一套)岳麓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山東卷)歷史(第一套)本試題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第Ⅰ卷(共30分)一、選擇題:單選30小題每個1分,共30分。1.中國象棋是一種古老的智力游戲,是中國人智慧的體現。以下說法符合史實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B.“相”退出歷史舞臺始于朱元璋C.“楚河、漢界”源于春秋戰國的歷史D.“圍魏救趙”的象棋戰術源于春秋史2.古羅馬《民法大全》規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這反映了古羅馬民法()A.肯定證據B.主張重罪輕罰C.縱容犯罪D.維護貴族利益3.某歷史課上,教師引用了一個觀點:“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不徹底和不完善的代議制。”請你判斷,下列各項表述中哪一項不能證明上述觀點?()A.憲法授予皇帝巨大權力 B.內閣只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C.憲法未賦予議會立法權 D.皇帝和首相控制了議會4.孫中山先生從青年時代就關心植樹造林,大力提倡“植樹以收利,蓄木以為薪”。這一理想貫徹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們秉承他的遺志,擬訂每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日)為植樹節,一改過去以清明節為植樹節的制度。孫中山關心植樹造林主要體現了()A.民本思想 B.民族主義思想 C.民權主義思想 D.民生主義思想5.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蔣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記,吸引了各國學者的關注。蔣介石在日記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A.參加北伐戰爭 B.拒絕張揚并諫C.組織淪滬會戰 D.出席開羅會議6.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經商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是()A.販賣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農產品進入市場C.在開封城中見到整齊劃一的東、西二市 D.在四川地區使用紙幣7.《齊民要術?序》中載:“舍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厥(通“缺”)而不錄。”材料表明,賈思勰對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態度是()A.反對 B.贊同 C.聽其自然 D.主張適當改變8.《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財產輕便),其產約則輕(容易〉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A.民貴君輕 B.重農抑商 C.施行仁政 D.閉關鎖國9.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乞巧節”(學習紡織工藝的節目)。它起源于我國古代“牛郎與織女”的美麗傳說。導致這一節日形成的原因是()A.古代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B.人們對神話傳說的鐘愛C.自然經濟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D.人們對牛郎與織女遭遇的同情10.祈盼“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美好愿望,這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一個特點是()A.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家畜養殖的傳統B.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11.假如你生活在19世紀,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學習達爾文的《物種起源》B.乘坐汽船橫渡大西洋C.在電燈下閱讀《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D.駕駛汽車外出旅行12.1915年,吳老太爺從浙江紹興來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樓里,穿著離開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輪船往來于黃埔江上,汽車穿梭于南京路口C.報童在大街上叫喊:“賣報!賣報!《申報》頭條新聞:國共合作破裂了!”D.有個男人正在購買“洋酒”和“洋布”13.維多利亞是英國著名的女王,她從18歲起執掌政權,統治了英國整整63年(1837-1901),并以自己的名字為時代命名,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歷史最為輝煌,最令人難忘的一個時代。下列哪項內容不符合這一時期的歷史史實( )A.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B.日不落帝國的發展C.世界工廠地位確立 D.福利國家的建成14.約翰?威爾金斯于1840年成為曼徹斯特一家棉紡織工廠的廠主。下列敘述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A.他的工廠使用以蒸汽為動力的紡紗機B.他能夠坐火車上班C.他的車間里使用電燈照明 D.有時他到倫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觀光游覽15.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寫道:17世紀,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英國“搶占了先機”和“傲視全球”的典型表現分別是()A.通過新航路的開辟,推動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航海條例》加強了海外貿易C.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工業革命成為最發達的工業國D.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確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6.列寧在《十九世紀末俄國的土地問題》一文中說:“社會主義就是消滅商品經濟。”并認為,“只要仍然有交換那談什么主義是可笑的。”下列那一政策體現了列寧的以上主張()A.新經濟政策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7.春聯是我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貼春聯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常用以抒發人們對生活的贊美和對未來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性社員葉旗衡寫道:“借新賬還舊賬賬賬不清,吃一萬買一萬斤斤不斷。”橫批“已經過去”這幅對聯說明了()A.人民公社化運動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祝愿新的一年豐衣足食B.舊中國農民悲慘的生活狀況已成過去C.改革開放的春風催綠了神州大地D.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18.明代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A.統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19.每年分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廣交會(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層次最高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對下表的理解,不正確的是()30.直至19世紀初,德國人還自嘲說英國擁有海洋,法國擁有陸地,而德國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國在擁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①拜倫創作《西風頌》②薄伽丘寫出《十日談》③貝多芬創作九部交響樂④康德創立“批判哲學”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第Ⅱ卷(共70分)31.(20分)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兩千多年來,其思想體系,不僅一直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深刻影響,而且對世界的影響和滲透力也相當驚人,被列入世界十大歷史文化名人。(1)孔子及儒家影響古今、影響世界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4分)(2)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康有為和陳獨秀對孔子的態度有何不同?并結合史實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10分)(3)儒家文化在現代重新受到重視的原因有哪些?(6分)32.(20分〉獨立后的美國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和建設,成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執世界經濟之牛耳。美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 (1)進行制度創新,利用體制來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保證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以美國建國后百年間的史實說明美國是如何從法制方面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的?(6分)(2)當三十年代大危機使“資本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的時候,美國在經濟方面進行了 怎樣的調整和創新?簡述其對世界經濟所產生的影響。(8分)(3)二戰后初期,美國為確立世界霸主地位采取了哪些政治軍事舉措?(3分)(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美國長期維持經濟優勢地位的因素。(3分)33.(20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黃宗羲、唐甄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孟德斯雞、盧梭們則拿出了“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這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藍圖。這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l)17世紀的中國和18世紀的法國都產生了啟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2)中外啟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處是什么?(2分)(3)同為啟蒙思想,為什么中國被稱為“中世紀末的產物”,而法國則被稱為“近代社會 的宣言書“?(12分)選做題34.(10分)【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思澤子弟,癢序不教之以道藝,官司不考問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文義,而朝廷輒以予之,而任之以事。——王安石材料二在穆罕默德·阿里統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兒童背誦《古蘭經》。高等學府是愛茲哈爾清真寺,只開設宗教、語言、伊斯蘭教法律等課程。阿里執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許多專科學校,如工程學校、炮兵學校、步兵學校、醫學院、獸醫學校和農學院等,用來培養各種專門人才。為了向這些孩子輸送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生,他還創辦了世俗學校和中學。這些學校屬陸軍部管轄,實行免費教育,學生食宿在校,還能領取少量津貼和衣服。阿里還聘請外國專家來埃及講學和幫助管理學校,同時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阿里還開辦了一所語言學校,培養埃及本國翻譯人員,把大批軍事和科技書籍翻譯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回答:(1)材料二反映了宋朝選拔人才的什么制度?(2分)王安石對教育進行了怎樣的改革?(3分)(2)據材料二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3分)(3)以上兩個國家不同時期的教育改革分別發揮了什么作用?(2分)35.(10分)【歷史一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主”作為現代文明的一種具有普遍的原則,是從西方輸入的。中國人接受 和傳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與“君主”摻和在一起,視為“君民共主”,甚至“為民作”。 一一《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馮桂芬材料三“我們必須傾覆滿州政府,建立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1903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說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國近代早期的民主思想有何特點?產生這一特點的原因有哪些?(4分)(2)與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的進步性表現在哪里?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3)上述中國探索民主的實踐說明了什么?(1分)36.(10分)【歷史-20世紀戰爭與和平】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對列寧而言,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只是一次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的是前進兩步”。新經濟政策成功地解決了戰時遺留的危機。斯大林決定放棄新經濟政策……1928年斯大林實施了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五年計劃對世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西方在剛開始時懷疑蘇聯創造新社會的計劃,隨著一系列五年計劃的展開,懷疑逐漸變成了真正的興趣。……對欠發達國家來說。蘇聯成功地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世界第二工業軍事強國的國家,使這一驚人變化成為可能的種種制度和技術對這些民族來說非常重要。材料二20世紀20年代快結束時,歐洲似乎正在安定下來,進入一個和平、安全和相對繁榮的時期。然而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卻被突然到來的大蕭條給徹底破壞了,大蕭條產生的經濟混亂和大規模失業逐漸損害了前幾年已經取得的和解的基礎。各國政府在日益增長的貧困和不滿情緒的壓力下頻繁更替。而這種內政治上的不穩定反過來又直接地、也是災難性地影響了國際形勢。一一上述材料均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諾《全球通史》根據材料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材料一、二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歷史的顯著特征是什么?(2分)這一特征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現的?(5分)(2)20世紀30年代末,戰爭的烏云籠罩著歐洲,請你依據上述材料分析其原因。(3分)參考答案:1-30:BACDADBBCBCCDCCBDCBCACACADDDAC31.(l)“仁”的學說(4分)(2)康有為借助孔子的權威宣傳維新變法。(2分)原因:康有為出身封建家庭,受傳統思想影響較深。(1分)中國封建勢力強大,以減輕改革的阻力。(1分)19世紀末中國資本主義經濟不夠強大,資產階級力量軟弱。(1分)陳獨秀強烈抨擊孔子。(2分)原因:北洋軍閥袁世凱破壞民主,掀起“尊孔復古”逆流。(1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分)“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1分)(3)原因:儒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人類文明寶貴遺產。(3分)發揚和改造儒家文化能夠促進個人道德修養、社會穩定和諧甚至國際和平。(3分)32.(1)以憲法的形式確立聯邦制國家;規定共和政體和三權分立的原則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通過憲法修正案肯定聯邦憲法的至上性。(6分)(2)實行羅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強對經濟的干預、調整金融、農業、工業、社會福利方面的各項政策,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5分) 開創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世界經濟理論的轉變(出現凱恩斯主義);為二戰后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借鑒。(3分)(3)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成立北約組織、發動朝鮮戰爭。(3分)(4)資產階級革命較為徹底、建立民主制度、政局穩定、國內市場廣闊、及時進行制度調整和創新、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利用兩次世界大戰的機會、進行資本輸出、外來移民和科技人才的涌入。33.(1)資本主義因素的產生和發展;封建專制統治的腐朽;封建文化專制嚴酷。(6分)(2)批判君主專制統治。(2分)(3)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黃宗羲等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資本主義萌芽十分微弱。(6分)18世紀,歐洲資本上義生產方式接近確立;孟德斯等資產階級思想家以科學為指導構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理想監圖;法國啟蒙思想家提倡科學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