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區病變影像學診斷_第1頁
鞍區病變影像學診斷_第2頁
鞍區病變影像學診斷_第3頁
鞍區病變影像學診斷_第4頁
鞍區病變影像學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鞍區病變影像學診斷1影像學檢查方法2檢查方法Imagingmethods1、頭顱平片(Plainfilm)2、腦血管造影(CerebralAngiography)3、計算機斷層掃描

ComputedTomography(CT)4、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3頭顱平片(PlainFilm)一般應用正、側位(PAviewandLateralview)41.顱壁及顱壁壓跡2.顱縫及縫間骨3.蝶鞍4.巖骨及內聽道5.顱內非病理性鈣化頭顱平片(PlainFilm)5顱骨平片6顱骨平片7ComputedTomography(CT)1、平掃軸位掃描以眶耳線為基線(OM)層厚為5mm、10mm。垂體檢查必須采用冠狀位掃描。2、增強掃描經靜脈注入造影劑后掃描。造影劑:如優維顯、碘海醇等。禁忌癥:碘劑過敏,嚴重甲亢患者。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心功能不全等。8CT機的基本結構9ComputedTomography(CT)1011CT檢查觀察要點:雙側對比。1、密度:有無異常密度。正常腦組織CT值,灰質32-40Hu,白質28-32Hu,腦脊液:0-20Hu。2、形態:病灶部位,病灶邊界,單發或多發。3、占位效應:中線結構移位,腦室受壓變形,腦灰白質受壓移位。4、增強:有無強化,程度,形態等。12CT觀察要點1、水腫:低密度,沒有強化。2、出血:急性期為高密度影像(血紅蛋白作用),吸收期為等、低密度,囊變期為腦脊液樣低密度。3、氣體:極低密度。4、顱骨改變:增生,破壞,骨折等。13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特點:多平面成像,多參數成像,無骨偽影,分辨率較高。14MagneticResonanceImaging1、平掃MRI:T1WI,T2WI,軸位,矢狀位或冠狀位等多體位掃描,層厚3-5mm。2、增強MRI:造影劑Gd

-DTPA(釓-二乙三胺五醋酸),縮短T1弛豫時間;臨床上用藥商品名:馬根維顯。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應用流入增強原理可獲得腦血管成像。特點:不需要造影劑,無創性。15MRI成像觀察要點多參數成像,雙側對比1、T1WI:腦脊液為低信號,T2WI:腦脊液為高信號。2、脂肪:均為高信號。3、水腫: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4、鈣化:大多數情況下為低信號,亦可等、高信號。5、骨皮質,腦膜均為低信號,血管為流空信號,血流緩慢時為高信號。6、氣體:均為低信號。161718191.體內有金屬異物,尤其被檢部位有磁鐵性金屬異物。2.重危病人需要生命監護系統和生命維持系統者。3.MRI掃描時間較長,因此無法控制的不自主運動及不合作的病人。MRI檢查的禁忌癥!204.對妊娠病人,尤其妊娠早期必須慎重對待。5.高溫潮濕環境下,高熱或散熱功能障礙者,也不宜作MRI檢查。MRI檢查的禁忌癥!2122正常垂體的高度:12歲以下:≤6mm12-21歲男孩:≤8mm12-21歲女孩:≤10mm育齡期婦女:≤12mm,垂體上緣可上凸正常垂體2324NormalPituitaryAnatomy25NormalPituitaryAnatomy26NormalPituitaryAnatomy27垂體瘤

(PituitaryTumor)1、起源于垂體前葉,占顱內腫瘤的8-15/%,居第三位。發病年齡30-60歲,以腺瘤為主。2、根據腫瘤有無分泌功能分類:功能性和非功能性。3、臨床放射學分類:根據腫瘤是否大于10mm分為垂體腺瘤和垂體微腺瘤。28垂體腺瘤

(PituitaryAdenoma)1、腫瘤大小:大于1cm。2、腫瘤位于蝶鞍內,可突破鞍隔向上生長推壓視交叉或長入三腦室前部,腫瘤向下可長入蝶竇內。腫瘤可向兩邊侵犯海綿竇。29垂體瘤影像學表現1、平片:蝶鞍球形擴大,鞍背變薄上翹,腫瘤偏側生長可造成雙邊影,腫瘤向下生長致鞍底下陷,腫瘤向前可致前床突受壓變尖、破壞。2、CT表現:軸位或冠狀位掃描,蝶鞍內可見等或高密度病灶,邊界清楚,可侵及海綿竇及蝶鞍周圍組織,有明顯強化,可有出血、囊變或壞死(不增強)。3031垂體瘤MRI表現可多平面成像,顯示周圍侵犯優于CT。蝶鞍內可見T1WI為等信號,T2WI為等或高信號占位性病變,有明顯強化。其內可有囊變、壞死(沒有強化),腫瘤可向周圍侵犯(海綿竇受侵,視交叉受壓)。3233PituitaryMacroadenoma34PituitaryMacroadenoma35PituitaryMacroadenoma36PituitaryMacroadenomawithinfrasellarextension37垂體微腺瘤

(PituitaryMicroadenoma)腫瘤直徑小于10mm。38垂體微腺瘤影像學表現1、平片:正常。2、CT:薄層冠狀位增強掃描。直接征象:顯示增強的正常垂體內可見低密度的病灶,邊界清楚。間接征象:垂體上部隆起,垂體柄偏移,鞍底下陷、骨質侵蝕。39垂體微腺瘤MRI表現MRI診斷優于CT1、直接征象1)垂體內可見T1WI為稍低信號,T2WI為稍高信號的小病灶。2)增強后在正常強化的垂體內可見相對低信號病灶。2、間接征象:垂體高度異常,左右不對稱、垂體柄偏斜、鞍底下陷4041DynamicStudy-20sec42DynamicStudy-40sec43DynamicStudy-80sec44

Post-contrastImagePituitaryMicroadenoma46PituitaryMicroadenoma47CraniopharyngiomaAdamantinomatoustype---classicallycystictumorwithasolidcomponent.Cystfluidcanshow“motoroil”appearance.Calcificationisfrequentlyseen.Papillarytype---solid,encapsulatedtumorwithoutcalcification.Mixedpattern.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