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基礎概念 突破教學“瓶頸”- 淺析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_第1頁
理清基礎概念 突破教學“瓶頸”- 淺析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_第2頁
理清基礎概念 突破教學“瓶頸”- 淺析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_第3頁
理清基礎概念 突破教學“瓶頸”- 淺析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_第4頁
理清基礎概念 突破教學“瓶頸”- 淺析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清基礎概念突破教學“瓶頸”——淺析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摘要】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現象、生理過程和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是生物知識結構的基礎,學生有了正確、清晰的生物概念,才能正確的掌握知識,掌握解題技能,所以概念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舉例說明了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一些課堂案例,淺析了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關鍵詞】生物學概念概念教學有效途徑概念,是人類認知思維體系中最基本的構筑單位,即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自我認知意識的一種表達,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心理學上認為,概念是人腦對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現象、生理過程和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是生物知識結構的基礎,學生有了正確、清晰的生物概念,才能正確的掌握知識,掌握解題技能,所以概念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下面介紹幾種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一、巧用“順口溜”,讓概念簡單化“順口溜”是生物概念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適當使用一些朗朗上口、字句淺顯易懂的“順口溜”,不僅能夠讓學生迅速而牢固地掌握一些基礎概念,而且能夠讓學生對易混淆1的知識“是非分明”,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對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易如反掌”。【案例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2

章第

1

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就有一些極易混淆的知識,學生們總是把這些難以區分的知識“張冠李戴”,如果在最初的教學中,教師能利用“順口溜”將這些內容簡單化,給學生們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對于生物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微量元素(Zn、Fe、B、Cu、Mo、Mn

)的種類”時,學生們總是無從記起,記不住、記不全微量元素有哪些?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順口溜”——“新(Zn)鐵(Fe)臂(B)阿童(Cu)木(Mo),猛(Mn)!

”,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記憶。

又如,在本節進行《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分組實驗,教師講述到有關“斐林試劑的適用范圍”時,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只有還原糖才能利用斐林試劑進行鑒定,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那么哪些糖類屬于還原糖呢?——麥芽糖、果糖、葡萄糖,可以諧音為“麥果葡(賣果脯)”,這樣學生就能輕松地記憶了。二、妙用“比喻法”,讓概念生動化“比喻”是指用跟甲事物有類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以便表達更加生動鮮明。在教學中,教師借助“比喻”進行概念教學會有很好的效果。2【案例

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5

章第

2

節《細胞的能量“通貨”——ATP》中,有關“ATP

是細胞的直接能源”的理解。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知“糖類是細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質”,那么糖類為什么不能直接為細胞供能呢?其實,糖類中儲存的是穩定的化學能,就好像“活期存折”,如果你拿著“存折”到市場上去消費,沒有人會賣給你東西,我們必須使用“現金”,那么

ATP

中儲存的是活躍的化學能,就是我們使用的“現金”,而按照供能的順序,細胞先消耗糖類(活期存折),再消耗脂肪(定期存折),最后萬不得已才會消耗蛋白質(不動產),一旦開始消耗蛋白質(不動產),就會出現生命危險。又如,區分“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這兩個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細胞凋亡”——編程性死亡,比喻成“自殺”,而“細胞壞死”——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即“他殺”。再如,在講述“DNA

復制”時,該過程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并且有多個復制起點,這樣的復制方式可以提高復制的速率,如圖

1。

1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有多個復制起點,能提高復制速率”這3一知識呢?這就好像我們用某個下載工具下載文件一樣,打開后臺,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下載分塊圖”,如圖

2。圖

2實際上一個文件是被分成幾塊來下載的,這和“DNA

復制時有多個起點”一樣,能夠提高下載速率,而不同的部分下載的速度和開始的時間是不同的,也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么圖

1

中的3

個“圈”的大小不同,這代表復制開始的時間不同。

課堂教學恰當地運用“比喻”,能夠使枯燥的概念生動化,而一個好的比喻,則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某些概念的記憶。三、利用物理模型,讓概念直觀化物理模型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所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以體驗物理模型構建的過程為載體,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具體化,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既能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又便于掌握生物學概念。【案例

3】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3

章《細胞的基本結構》4和第

4

章第

2

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橡皮泥、超輕黏土、扭扭棒、電線、鐵絲等實驗材料構建“真核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型”、“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等。【案例

4】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

3

章第

2

節《DNA

分子的結構》中,“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是本節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物理模型構建的過程,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利用彩紙制作

DNA

分子結構的平面模型①利用小紙條,按照折星星的方法折成“脫氧核糖”;②剪一些圓形作為“磷酸”;5③按照以下圖樣制作

4

種堿基,其中

A

的數量等于

T

的數量,C的數量等于

G

的數量;④利用訂書釘代替化學鍵,組裝脫氧核苷酸;⑤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將一個個脫氧核苷酸進行組裝,最終構建出

DNA

分子結構的平面模型。但是,真正的

DNA

分子并不是平面的,那么怎么才能展現DNA

立體的雙螺旋結構呢?學生們利用橡皮泥或超輕黏土制成磷酸,用吹塑紙剪出脫氧核糖和堿基,用鐵絲代替化學鍵,來構建

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不容易展示和攜帶,最終教師通過在網絡上搜集資料,發現了可以用紙折6疊成

DNA

雙螺旋結構的方法,紙樣如下:將上述紙樣直接打印在

A4

紙上,一張

A4

紙打印一面,就可以折疊起來做一個

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了。操作過程簡單方便,一張

A4

紙就可以解決問題,成果展示也更加直觀。四、活用多媒體,讓概念形象化傳統的教學手段在學生對抽象概念的掌握過程中顯得有些7無助,而運用多媒體則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生動逼真地呈現給學生。【案例

5】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5

章第

1

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中,介紹到“酶可以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并且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在講授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常規方法是利用演示實驗來展示酶具有高效性,但是實驗的“變數”很多,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產生的實驗現象未必如愿,因此不一定得到相應的結論,而且演示實驗也不能直觀地展示酶是如何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形象的動畫,結果“穩定可靠”。首先,利用動畫展示“處于常態的分子,很難跨越‘活化能’這堵墻”。但是,“加熱”可以為這些“常態分子”提供了能量,于是部分“常態分子”就積蓄力量,變成了“活躍分子”,跨過了“活化能”這堵墻。8那么,當添加了無機催化劑——FeCl3

時,就如同將“活化能”這堵墻的高度降低了,而添加“過氧化氫酶”的時候,“活化能”這堵墻的高度降低的幅度更大,所以會有更多的分子越過這堵墻。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改善了學習的效果,變不可操作為可操作,變微觀為宏觀,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變成“活”的生物知識。五、“繪”用思維導圖,讓概念系統化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9【案例

6】為了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理清概念之間的關系,在學習某一章節后,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學生繪制的有關“細胞的基本結構”的思維導圖。1011又如,學生繪制的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思維導圖。12思維導圖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