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統編版高+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統編版高+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統編版高+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統編版高+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統編版高+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涉江采芙蓉》教學設計【教材解讀】《涉江采芙蓉》是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古詩詞誦讀”部分的內容。《涉江采芙蓉》表現了人類偉大而永恒的情感----愛情,它不同于同章節的《靜女》表達初戀的甜蜜,這首詩表達的是離別的愁苦。詩歌借助思婦采集芙蓉想送給他鄉的游子來表達思念憂傷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婦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詩運用借景抒情及細節描寫抒寫漂泊異地失意者的離別相思之情;運用對寫法從游子和思婦兩個角度交錯敘寫,在虛實結合中表現游子思婦的強烈情感,強化了夫妻之愛以及妻子對丈夫的深情。【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具備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學習這首詩之前,他們已經學習了一些古代詩歌,對各個時代詩歌的風格和特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漢代文人詩歌了解不多,對中國古代詩歌發展脈絡也不是很清楚。通過《涉江采芙蓉》的學習,能讓他們感受漢代文人詩歌的藝術魅力,了解漢代文人詩歌的特點和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脈絡,提高詩歌鑒賞水平,并形成一定的文學史觀。【教學工具】希沃白板、手機、教鞭。【學習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朗讀背誦詩歌,了解《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思維發展與提升: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探究詩歌的表現手法。審美鑒賞與創造:理解詩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詩歌主題意義和思想內涵。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詩歌含蓄不盡、余味悠長的游子思鄉、愛人離居的愁情別緒。【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品味鑒賞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及情感。教學難點: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探究詩歌獨特的表現手法----對寫法。【教學方法】1、誦讀法2、講授法3、討論法4、練習法【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出示玫瑰花圖片,學生思考它的花語)在現當代生活中,我們一般用玫瑰來象征愛情。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古詩,也是通過一種花兒來表達一種極純凈、簡單又美好的愛戀,這首詩歌是《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選自《古詩十九首》。(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出示玫瑰花圖片,旨在讓學生思考它的花語——愛情,進而導入課堂。在現當代生活中,我們一般用玫瑰來象征愛情。而詩歌中用“芙蓉”來表達一種極純凈、簡單又美好的愛戀。一個高大上,一個清新脫俗,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詩歌中“芙蓉”這一意象的內涵。同時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類比聯想。)二、學習任務一:預習檢測(5分鐘)銜接語:上課之前,老師通過問卷星的形式布置同學們預習。通過了解后臺數據,發現大家的預習不是很到位。下面我請兩位同學上臺以限時答題的游戲形式PK來進一步檢測預習成果。題目如下:1.《古詩十九首》是漢代文人創作的,并被南朝的蕭統選錄編入《文選》的十九首詩的總稱。這十九首詩習慣以句首為標題。(?)2.《古詩十九首》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標志著我國古代五言抒情詩已經成熟,被稱為“五言之冠冕”。(?)3.《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工整的五言律詩,也是《古詩十九首》中懷鄉思親的代表作。(×)體裁:屬于古詩,這是相對于近體詩而言。又稱為“古風”、“古體詩”。有“歌”、“行”、“吟”三種載體。近體詩又稱格律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范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盛行于唐宋時期。所以這首詩是五言古詩,不是五言律詩。4.蕭統(501-531),南朝梁代人,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2歲被立為太子,未及繼位而卒,謚號昭明,世稱昭明太子。蕭統對文學頗有研究,召集文人學士,廣集古今書籍三萬卷,編集成《文選》30卷。(?)5.《文選》是我國第一部文學作品集,選編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種文體代表作品,對后世有較大影響。舊時讀書人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6.《涉江采芙蓉》中的“遺”讀作yi,是饋贈的意思。古代有采摘香花贈予相親之人的習俗。(×)7.從《古詩十九首》內容來看,主要抒寫游子失志無成和思婦離別之情,突出地表現了當時中下層士子不滿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頹唐享樂的思想情緒,真實地從側面表現了東漢后期政治混亂、敗壞、沒落的時代面貌。(?)銜接語:宣布比賽結果,給予學生獎勵。同學們掌聲祝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查看答案。老師講解分析錯題。從檢測結果來看,同學們的預習完成得非常不錯。(設計意圖:與《古詩十九首》相關的文學常識,是在游戲和預習作業中得到解決的,這樣設計避免了老師枯燥的講解,游戲PK的形式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寓教于樂。)三、學習任務二:吟詠詩韻(5分鐘)銜接語:同學們,誦讀是學習古詩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們走進文本、體會情感的最直接途徑。兩位同學合力制作了一個朗誦視頻,現在分享給大家。(出示幻燈片:學習任務二)展示學生制作的朗讀視頻。(聽完后,指名兩位同學點評,然后老師給予點撥、鼓勵。)銜接語:兩位同學的點評都很專業。同學們,想要讀好一首詩,就要把握好節奏、語氣,最重要的是讀懂感情。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老師范讀。(學生鼓掌)銜接語:謝謝同學們的掌聲,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詩歌。齊讀詩歌。(設計意圖:在上課之前,我們布置學生制作朗讀視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制作視頻之前,學生需要認真閱讀作品,把握詩歌的情感,還要配上恰切的畫面與音樂,并通過自己的聲音把作品呈現出來,每一個環節都考驗他們的能力和對作品的理解。當優秀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的時候,學生的自豪感也是滿滿的。同時,朗讀視頻的制作,也是學生數字技術素養的體現。同時,教師的范讀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讓學生對老師心生敬佩之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四、學習任務三:品味鑒賞(18分鐘)銜接語:同學們讀出了詩歌之美。讀完之后,這首詩歌給你一種什么感覺?

憂傷。(板書)“憂傷”是貫穿全詩的詩眼。

這樣一首唯美憂傷的詩,讓人忍不住想要將其復現出來。今天,老師剛好接到了一個任務:(出示幻燈片:學習任務三)情境任務:學校涌泉文學社準備以《涉江采芙蓉》為藍本拍攝兩組鏡頭,現面向全校學生征稿,請你為拍攝的兩組鏡頭寫腳本。小組討論,完成表格。(時間3分鐘,計時器)

景別攝法時間畫面解說音樂遠景/中景/近景/特寫靜止拍攝XXX/如何運鏡運動拍攝等X秒要拍攝的場景、內容簡要解讀鏡頭可插入應景的音樂

提示:教師簡單介紹鏡頭腳本的寫作。這首詩歌涉及哪些景致(請你盡可能使用本詩的意象,并加上適當的想象)?你想怎么拍攝呢?預設多少時間?具體拍攝什么畫面?請你解說一下這個鏡頭,并搭配上合適的音樂。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工討論,完成表格,并給你的特寫鏡頭配圖。然后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成果。

3分鐘后,學生上臺展示、解說,總結特寫畫面(這里可以寫出兩幅圖的名字),展示小組的配圖。(復述配圖名字并板書)(兩個主人公)教師點撥時梳理表現手法(樂景襯哀情、細節描寫)并板書。參考答案:

(一)思婦贈花圖景別攝法時間畫面解說音樂遠景/中景/近景/特寫靜止拍攝XXX/如何運鏡運動拍攝等X秒要拍攝的場景、內容簡要解讀鏡頭可插入應景的音樂遠景先拍藍天,再拍綠色的田野,再拍無邊無際的荷葉荷花,最后鏡頭停在一艘一艘的小船上。3-5秒清新明艷的湖面,無邊無際的荷花,來來往往的采蓮船。故事發生的地點,詩中意境的再現。悠揚中景慢慢拉近拍攝船上少男少女打鬧嬉戲的場景10秒少男少女嬉戲歡鬧的場面渲染歡樂的氣氛,與下面憂傷的少婦形成對比。歡快近景鏡頭進一步拉近,拍攝到一位少婦打扮的年輕女子站在船頭沉思的情景。6—8秒少婦獨立船頭,遠望沉思的畫面眼前的歡樂情景觸動了她的心事。低沉特寫拉特寫拍攝女子失神地望著手中的荷花,滿眼淚花。10秒手拿荷花,眼含淚水的特寫。睹物思人的憂傷畫面。低沉銜接語:兩個小組的代表表現非常出色,他們的預習非常充分,掌聲感謝!請同學們齊讀詩歌。(設計意圖:通過一個情境任務---為鏡頭寫腳本,品味鑒賞詩歌所營造的優美意境,這遵循了統編版教材“以情境為載體,以任務為導向”的宗旨,有利于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和創作能力。這樣設計,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在具體的情境中完成對詩歌的內容、意境、情感與表現手法的品味。在學生完成情境任務和小組交流的時候,我們用計時器來計時,確保學生討論充分而不流于形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實現思維的碰撞。這是本堂課的重點,也是我們設計的一個亮點。)銜接語: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小組有兩個不同的人物,一是游子,一是思婦。我們的鏡頭下肯定只能有一位主人公。那究竟誰是本詩的主角呢?請同學們相互交流,然后請小組代表發言。(出示幻燈片:學習任務四)五、學習任務四:合作探究(計時器,2分鐘)一首詩歌往往只有一個抒情主人公,本詩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游子還是思婦?聯系背景和詩歌談談你的觀點和依據。銜接語: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2分鐘,然后請小組代表發言。2分鐘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點撥,鼓勵學生。銜接語:無論哪種解讀,大家都能發現,詩歌中有實寫,有虛寫——想象或回憶都不是眼前發生的,都是“虛”。其實,這首詩歌運用了虛寫中比較特別的一種寫法——對寫法。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來了解對寫法。補充1:對寫法概念:“對寫法”即“主客移位法”,是一種虛寫方式,簡單說就是:想象對方表現,即自己思念對方,卻說對方思念自己。好處:①擴大了詩歌的意境,豐富了情感內涵;②使抒情更加含蓄蘊藉,富有含蓄之美。銜接語:(出示幻燈片)其實,對寫法在詩歌中的運用很常見,請同學們齊讀下面兩首詩歌,思考對寫法在詩歌中的運用。補充2:對寫法在詩歌中的運用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賞析:前兩句寫冬至之夜,詩人羈留他鄉的孤獨冷清的生活畫面。思鄉之情,不言而喻。可詩人不說自己思念家人,卻想像家人于冬至節的深夜還坐在一起念叨著自己。)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賞析:對面落筆。詩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開想象,由自己的獨看想到妻子的獨看。“閨中只獨看”,表現了妻子對我擔憂,其實我也擔憂妻子。詩人借妻子的心表現出來,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婉曲含蘊。)學生討論1分鐘后,小組代表發言,教師點撥、梳理。銜接語:長夜漫漫,閨中獨望,皆因思念的人不在身邊。而這個人此刻也輾轉難眠,望月思念——這就是對寫法的魅力。(設計意圖:此環節在于讓學生深入探究本詩重要的表現手法---對寫法,是教學難點的突破。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和小組交流的時候,我們用計時器來計時,確保學生討論充分而不流于形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實現思維的碰撞。)六、課堂小結(2分鐘)在江南采蓮的女子和遠方漂泊的游子之間,因為彼此相知相愛,即便是相隔千里,也能跨越時空;即使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仍然可以心心相映,相憐相惜,即便是相見無期,也能在彼此心中,達到一種不必言說的默契。因為他們都會記得,你眼眸里的純凈,是我在異鄉再看不到的風景。在《涉江采芙蓉》出世將近兩千年后,有一個叫席慕容的女詩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涉江而過,芙蓉千朵,詩也簡單,心也簡單。”最簡單的情感,往往最純凈,也能更深刻地打動人心。銜接語: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誦《涉江采芙蓉》,讀出詩歌的“憂傷”。(設計意圖:課堂總結,既是對整首詩歌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本堂課的總結,更是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檢測。學生齊聲朗誦時,不僅能夠背誦,而且情感把握也很到位,真正做到了“一課一得”。)銜接語:同學們讀得非常好,老師要為你們點贊。今天,通過討論與交流,我們領略了《涉江采芙蓉》的古韻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下來,請同學們小試牛刀。(出示幻燈片:學習任務五)七、學習任務五:拓展延伸(6分鐘)閱讀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思考題。一剪梅[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思考:《涉江采芙蓉》和本詞在情感表達上有什么共同點?請簡要分析。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也可以和同學小聲交流,然后請小組代表發言。學生代表發言之后,教師點撥梳理、肯定鼓勵。參考答案: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涉》詩“憂傷以終老”、李詞“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等直接抒發相思之情。②借景抒情。《涉》詩借芙蓉、蘭澤等意象抒情,李詞借紅藕、玉簟等抒情。③對寫法。《涉》詩一二聯寫女子的相思,三四聯寫男子的相思,同心離居,對寫彼此的相思;李詞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設想,也是對寫雙方的相思。(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運用課內所學知識遷移到課外,實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