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株洲星雅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株洲星雅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株洲星雅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株洲星雅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株洲星雅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試試題PAGEPAGE1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株洲星雅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時量:75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讀世界人口緯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B.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C.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D.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2.可以解釋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點的原因有()①陸地面積較大②地形全部為平原③氣溫較為適中④降水量全球最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A2.B【解析】【1題詳解】讀圖分析可知,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赤道以北,屬于北半球;緯度集中在20°N-60°N,屬于中、低緯度。所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解】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南半球,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①正確;北半球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地形主要為平原,并不是全部為平原,②錯誤;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地區,對人口有極大的吸引力,形成人口稠密區,③正確;氣溫較為適中,降水較為適宜的地區人口稠密,人口集中區并不是降水量最多的地區,④錯誤。①③正確,B正確;②④錯誤,ACD錯誤。故選B。【點睛】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氣候適宜,降水較多的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是世界人口的稠密地區;四大人口稠密地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胡煥庸線”(黑龍江黑河和云南騰沖的連線)是我國人口分布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該線以東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6%。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A.北部多,南部少B.西北部多,東南部少C.東部多,西部少D.東北部多,西南部少4.有助于促進人口向該線以西遷移的措施是()A.實施西部大開發B.發展粵港澳大灣區C.開發浦東新區D.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答案】3.C4.A【解析】【3題詳解】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以黑龍江黑河到云南騰沖一線為界,東部多,西部少,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題詳解】有助于人口遷移的因素主要是經濟因素,實施西部大開發可以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吸引人口遷入,A正確;粵港澳大灣區所在位置在東部,對人口往西遷移沒有作用,甚至會導致西部人口遷往東部,B錯誤;開發浦東新區也是在東部地區,不會導致人口西遷,C錯誤;東北老工業區也屬于東部地區,和人口西遷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A。【點睛】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氣候、資源、水源、自然災害等方面。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是經濟、戰爭等因素。“候鳥老人”是隨季節變化而遷移居住地的老人。據統計,2022年海南省的“候鳥老人”有143.9萬人,主要來自東北三省、北京市和長三角地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在海南省形成“候鳥老人”現象的首要因素是()A.氣候條件B.婚姻家庭C.養老設施D.經濟因素6.海南省的“候鳥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亞兩地,會促使當地()A.資源消耗降低B.資源環境承載力激增C.人口合理容量驟降D.第三產業發展【答案】5.A6.D【解析】【5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南省位于我國熱帶地區,而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氣候條件不太適合老人過冬,因此在海南省形成“候鳥老人"現象。由此可知,海南省形成”候鳥老人”現象的首要因素是氣候條件,A正確;婚姻家庭不是吸引候鳥老人的因素,B錯誤;養老設施各地都可以建設,不是海南的特點,C錯誤;海南省經濟因素不突出,且不是吸引老人來度假的首要因素,D錯誤。故選A。【6題詳解】海南省的“候鳥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亞兩地,會使當地資源消耗增多而非降低,A錯誤;人口合理容量和環境承載力主要與當地資源狀況、科技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有關,海南省的“候鳥老人”隨季節在當地集中居住,對當地人口合理容量、環境承載力影響不大,BC錯誤;海南省的“候鳥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亞兩地,會促使當地與老人生活養老相關的服務業迅速發展,即第三產業發展,D正確。故選D。【點睛】人口遷移的概念:是人口移動的一種形式,指人們變更定居地的空間流動行為。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的區別:人口遷移不僅強調空間遷移,而且強調時間限制,而人口流動主要強調人口的空間移動。人口承載力由兩大類因素決定,一是所擁有的資源和環境條件基礎,包括影響人們生活的各種自然條件、人造物質條件和社會經濟軟環境;二是人們對上述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利用水平,反映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但新疆各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存在巨大差異。下圖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新疆自然資源的“短板”為()A.礦產資源B.淡水資源C.氣候資源D.土地資源8.指出準噶爾盆地南部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及原因()A.較小,生態環境脆弱B.較大,人均消費水平高C.較小,礦產資源短缺D.較大,科學技術水平高9.提高區域人口合理容量,新疆應()①禁止人口遷入②大量開墾荒地③加強環境保護④加大科技投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7.B8.D9.D【解析】【7題詳解】新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少,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淡水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短板,B選項符合題意;新疆的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豐富,AD錯誤;氣候資源中新疆的光熱條件好,不是制約因素,C錯誤。故選B。【8題詳解】據圖可知,準噶爾盆地南部地區有省會城市烏魯木齊,經濟相對較發達,科技水平較高,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大,D正確;人均消費水平高會使資源環境承載力下降,B錯誤;新疆整體生態環境脆弱,但南部礦產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開放程度較高,因此資源環境承載力比北部大,AC錯誤。故選D。【9題詳解】禁止人口遷入與提高區域人口合理容量無關,①不符合題意;新疆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大量開墾荒地,會破壞生態環境,減小人口合理容量,②不符合題意;要想提高區域人口合理容量,該地區應治理污染,加強環境保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地區資源利用率,③、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故選D。【點睛】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資源越豐富,環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經濟越發達,環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區開放程度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生活消費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小。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空間結構的主要原因。每一塊土地用于哪一類經濟活動,取決于各類經濟活動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經濟活動才可以得到這一土地。讀“我國東部某城市等地租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0.地租等值線并不是呈正圓形,而是有明顯的凹凸、造成局部區域地租等值線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歷史文化B.氣候條件C.交通通達度D.人口分布11.若要把圖中的鋼鐵廠搬遷,①②③④四地,比較合適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0.C11.B【解析】【10題詳解】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規律,離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向外逐漸遞減,而在交通便利的交匯地,地租較高,圖中主干道(高速公路、公路)交通便利,使得地租等值線有明顯的外凸,故交通通達度是區域地租等值線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與歷史文化、氣候條件、人口分布無關,排除ABD,C正確。故選C。【11題詳解】此地是我國東部某城市,盛行風的方向夏季東南風、東北風,冬季是西北風。西南為最小風頻。又因為①④兩地在熱島效應界限之內,鋼鐵廠排放的廢氣會隨風污染城區。并且②高速路旁交通便利,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對大氣有污染的工廠多布局在對吹風向垂直線的郊外,或者布局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再或者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下圖為“1850~2050年中國、英國和美國三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含預測)”。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目前中國處于城鎮化的()A.初期階段B.中期階段C.后期階段D.無法判斷13.由圖可知()A.英國目前處于城鎮化中期階段B.1850-1970年城鎮化速度最慢的是英國C.美國先于英國達到80%的城鎮化水平D.1970年以后中國城鎮化速度快于美國14.與2000年相比,2030年三國城鎮化帶來的主要變化是()A.中國——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B.中國——第一產業成為主導產業C.英國——第一、二產業比重增加D.美國——城市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答案】12.B13.D14.A【解析】【12題詳解】由圖可知,目前中國城鎮化水平在60%左右,屬于中期階段,B正確;ACD錯誤。故選B。【13題詳解】由圖可知,英國城鎮化水平超過了70%,目前處于城鎮化后期階段,A錯誤;圖中折線的斜率表示城鎮化速度,讀圖可知在1850-1970年間,中國城鎮化速度低于美國和英國,B錯誤;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看出,美國城鎮水平在2010年達到80%,而英國在1950年~1970年間城鎮化水平達到80%,C錯誤;由圖中折線的斜率可知,1970年以后中國城鎮化速度快于美國,D正確。故選D。【14題詳解】由圖可以看出,與2000年相比,203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由30%左右上升到60%以上,城鎮化發展速度快,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A正確;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小,不可能成為主導產業,B錯誤;英國城鎮化水平較高,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第一、二產業所占比重下降,C錯誤;讀圖可知,與2000年相比,2030年美國城鎮化水平變化很小,城市的人口壓力變化不大,同時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高,因此美國城鎮環境質量不會持續惡化,而會逐步改善,D錯誤。故選A。【點睛】城市化進程的三個階段如下:初始階段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中期階段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0%~70%;后期階段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了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這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中國品質上乘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①熱量充足,適宜喜熱作物生長 ②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③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④作物生長期長,有機質積累豐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促使黑龍江五常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氣候變冷 B.大棚種植技術的發展C.優良水稻品種的培育和引入 D.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答案】15.D16.C【解析】【15題詳解】黑龍江五常地區緯度較高,熱量條件明顯不足,①不符合題意;黑龍江五常地區,黑土土壤肥沃,則使用的化肥少,稻米綠色健康,有利于出產優質稻米,②符合題意;黑龍江五常地區晴天相對較多,因此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出產優質稻米,③符合題意;當地緯度較高,熱量條件較差,導致當地的稻米生長期較長,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有利于出產優質稻米,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6題詳解】近年全球氣候變暖,A不符合題意;黑龍江五常地區并不是用大棚種植水稻,因此大棚種植技術的發展與之無關,B不符合題意;促使黑龍江五常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研發熱量需求較少的水稻品種,水稻的品種得到改良和大量優良適應性強的水稻品種引入,加上水稻的栽培技術提高,讓原來不適合水稻種植地區也能種植優良水稻,C符合題意;水分條件不是黑龍江五常地區過去成為“種禁區”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農田水利設施不斷改善也不是當地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農業區位因素:自然因素氣候(光、熱、水、日較差)、土地(地形)、水源(豐富程度和便利程度)。社會經濟技術因素市場、交通運輸、勞動力和技術、政策和產業基礎(設施)等。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隨著科技發展,可以改造許多不適應農業的自然條件,自然因素對農業的限制減弱,市場決定農業的種類和規模,市場對農業的影響加大;交通、信息和保鮮技術發展使得市場對農業的影響范圍加大。二、綜合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留守兒童”問題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黔東南州”)雷山縣榮防村,青壯年幾乎都外出打工,當地“留守兒童”比例一度高達90%。近年,隨著脫貧攻堅、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決策部署推進實施,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總體數量持續減少。目前,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貴州等省份的留守兒童數量仍較多。材料二下圖為我國外出農民工就業地域分布比例圖。(1)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留守兒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這些地區產生“留守兒童”的原因是什么?(2)指出雷山縣榮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的主要流入地,并分析流入地吸引其來此務工的原因。(3)從2009年到2019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農民工就業比例呈現什么樣的變化趨勢?試從地理學科角度分析該趨勢的形成原因。【答案】(1)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人口數量大、經濟相對落后的中南部省區的農村。原因:經濟落后,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或經商。(2)最可能去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打工,如珠江三角洲地區。因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有較多的就業機會、較好的待遇、更好的發展條件。(3)呈現下降趨勢。原因:隨著中西部地區優惠政策的實施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差異逐漸縮小,東部地區對農民工的就業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隨著東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農民工自身素質無法滿足用工企業的要求。【解析】本題以“留守兒童”為背景材料,設置三個小題,涉及人口流動的原因、方向、變化趨勢等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闡釋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小問1詳解】根據材料“目前,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貴州等省份的留守兒童數量仍較多”,可看出這些地區是人口數量大、經濟相對落后的中南部省區的農村。而造成留守兒童的原因是當地經濟落后,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或經商。【小問2詳解】貴州黔東南州雷山縣榮防村青壯年出去打工主要尋找經濟相對發達的距離較近的地區,最可能去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打工,如珠江三角洲地區。因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有較多的就業機會、較好的待遇、更好的發展條件。【小問3詳解】從圖中看,從2009年到2019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農民工就業比例呈現呈現下降趨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隨著中西部地區優惠政策的實施和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差異逐漸縮小,農民外出打工意愿降低。隨著東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對技術要求提高,故農民工自身素質無法滿足用工企業的要求。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城市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最深刻的地方,優越的地理環境更有利于城市的發展。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規劃。(1)根據圖示信息,比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說明地租最低處的判斷依據。(2)請在A、B、C、D四地中,選擇高級住宅區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簡析理由。(3)隨著城市經濟迅速發展,汽車數量急劇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請你為該市治理交通擁堵獻計獻策。【答案】(1)A>B>C。依據:C地遠離市中心和交通干線,地租最低。(2)D地。理由:①靠近文化區;②地勢較高;③臨近森林公園,處在上風地帶,環境優美;④處在河流上游,水質較好;⑤交通比較便利。(3)①合理規劃城市道路;②加強和完善交通管理;③優先發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車的數量和出行等。【解析】本大題以某城市規劃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化問題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素養的培養。【小問1詳解】根據圖示信息,A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心商務區,交通通達度好,地租最高,B和C兩地離市中心越來越遠,地租依次降低。地租最低處是C地,讀圖可以看出,C地遠離市中心和交通干線,又在河流的下游,盛行風的下風向,環境污染嚴重,所以地租最低。【小問2詳解】讀圖可以看出,在A、B、C、D四地中,D地靠近文化教育中心,臨近森林公園,環境優美;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地帶,空氣質量好;處在河流的上游,水質好;交通比較便利,是高級住宅區的最佳建造位置。【小問3詳解】根據題干的提示“隨著城市經濟迅速發展,汽車數量急劇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因而治理該城市交通擁堵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車的數量和出行,同時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加強和完善交通管理等。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道寧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內的一座狹長山間盆地,地處湖南、廣東、廣西三省區交界處,有近500個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圍高山阻隔,對外交通不便,道寧盆地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材料二:道寧盆地先輩們在建造住宅時,選擇了“靠山而處,擇術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進深、多天井的做法來適應當地的氣候,是人們世代賴以生存的寶地。材料三:道寧盆地位置圖、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圖、古宅天井景觀圖。(1)道寧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對較完整的原因。(2)試從通風、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調節局地小氣候。(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簡述古村落的保護措施。【答案】(1)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河流眾多;農耕發達。周圍高山阻隔,對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2)天井與廊道構成環流系統,利于通風,改善空氣質量;天井里排水溝、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調節濕度,兼有防火功能;增加采光面積,改善采光條件。(3)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礎設施,整治美化農村人居環境;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古建筑的維護,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適度發展鄉村旅游,嚴禁過度開發;加大宣傳推介,將重點傳統古村落納入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加強宣傳,提高村民保護古村落意識。【解析】本題以道寧盆地位置圖、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圖、古宅天井景觀圖為背景材料,考查地域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和人地協調觀的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由材料“道寧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內的一座狹長山間盆地”可知,地處山間盆地,地勢低平;土壤肥沃;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周圍有山地圍繞,氣候溫暖濕潤;讀圖可知,區域內有多條河流流經,河流眾多,水源充足;農耕發達。由材料“盆地周圍高山阻隔,對外交通不便”可知,周圍高山阻隔,對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小問2詳解】由圖可知,天井多用青石磚等材料,夏天在陽光照射下吸熱快,溫度高,廊道受光少,溫度低,天井與廊道構成環流系統,利于通風,改善空氣質量;由圖可知,天井里設有排水溝、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調節濕度,兼有防火功能;由材料“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進深”可知,天井增加采光面積,改善采光條件。【小問3詳解】根據材料“盆地周圍高山阻隔,對外交通不便”可知,古村落交通不便,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礎設施,整治美化農村人居環境;由材料“道寧盆地先輩們在建造住宅時,選擇了“靠山而處,擇術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進深、多天井的做法來適應當地的氣候,是人們世代賴以生存的寶地”可知,古村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點,體現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因此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古建筑的維護,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適度發展鄉村旅游,嚴禁過度開發;加大宣傳推介,將重點傳統古村落納入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通過旅游活動,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增加當地人們的收入,保護性開發為村落的傳承和發展提供資金。有利于加強宣傳,提高村民保護古村落意識。2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艾草(下右圖)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對環境適應性強,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能夠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艾葉具有祛濕、散寒、驅邪毒等功效。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艾、懸艾、飲艾、熏艾的習俗。南陽市(下左圖)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處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該市是我國目前是大的優質艾草種植基地和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