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兵器發展史1課件_第1頁
戰爭兵器發展史1課件_第2頁
戰爭兵器發展史1課件_第3頁
戰爭兵器發展史1課件_第4頁
戰爭兵器發展史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戰爭及兵器歷史戰爭兵器發展史[1]石器時代武器戰爭兵器發展史[1]青銅兵器種類較多,如刀、劍、戈、矛、鉞、戟、甲胄等等,功能和形狀也較為原始。最常見的青銅兵器是鉞。它是用于斬殺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為權力的象征。古代王者出師,手中常持鉞。青銅時代戰爭兵器發展史[1]鉞矛戈戟甲胄刀戰爭兵器發展史[1]越王勾踐劍——青銅鑄造最高水平戰爭兵器發展史[1]從兵馬傭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厘米劍身上有8個棱面,極為對稱均衡。它們歷經2000年,從地下出土,卻無蝕無銹,光潔如新。戰爭兵器發展史[1]鐵器時代——冷兵器時代鐵兵器始于周代,戰國時期已普遍使用,到了漢代大抵完成了銅兵器向鐵兵器的過渡,至三國時期,銅兵器已經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演變為鐵兵器的全盛時期。戰爭兵器發展史[1]十八般武藝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戰爭兵器發展史[1]火藥的發明——熱兵器時代最遠射程可達二十里以上,是明朝天啟年間從葡萄牙人購得的英制加農炮,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后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尸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努爾哈赤在這場戰役中可能為炮火所擊傷,不到一年即去世。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紅衣大炮戰爭兵器發展史[1]1840年鴉片戰爭戰爭兵器發展史[1]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其口徑為11.43毫米,槍重27.2千克,采用槍管短后坐(19毫米)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采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100發/分。馬克沁機槍結構復雜,采用水冷槍管較為笨重,帆布彈帶受潮后可靠性變差,但在近代戰爭中曾被普遍使用,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開始引進仿制,從此,中國開始進入重機槍的制造時期馬克沁重機槍戰爭兵器發展史[1]馬克沁重機槍首次實戰應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沖鋒,打死了3000多人。戰爭兵器發展史[1]毛瑟步槍坦克戰爭兵器發展史[1]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自動化、定位、衛星、導彈相結合戰爭兵器發展史[1]戰爭兵器發展史[1]戰爭兵器發展史[1]戰爭兵器發展史[1]21世紀激光武器拐彎槍反衛星武器導彈防御系統戰爭兵器發展史[1]拐彎槍,簡單的講就是在槍的瞄準鏡的位置安裝了一個攝像頭,可以提供瞄準。民警可利用彩色視頻監控器,通過瞄準攝像頭,在墻后觀測前方敵情。2003年,美國與以色列共同研究的拐彎槍在以色列亮相。2009年5月,在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警用裝備及反恐技術裝備展覽會上,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拐彎槍亮相北京戰爭兵器發展史[1]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