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江陰市2024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無錫江陰市2024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無錫江陰市2024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無錫江陰市2024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無錫江陰市2024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無錫江陰市2024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可以稱為種群密度的是()A.浙江省嘉興市的人口數量 B.池塘中一立方米內魚的數量C.一個蜂巢中所有工蜂數量 D.穩定型生物種群的個體數量2.最新研究證實,砒霜可以明顯抑制腫瘤細胞中糖酵解通路限速酶已糖激酶2的活性而影響細胞代謝,最終導致腫瘤細胞凋亡。相關說法中正確的()A.細胞的凋亡與癌變是生物體異常的生命活動B.老年人頭發變白是細胞凋亡的結果C.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mRNA的合成D.由于細胞膜上的脂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3.關于種群的空間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以種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區時經常體現為均勻分布B.農田、人工林等地區的人工栽培種群由于人為因素常呈隨機分布C.集群分布不利于個體之間的基因交流,降低了種群的遺傳多樣性D.環境資源分布不均勻、豐富與貧乏鑲嵌是集群分布形成原因之一4.在晴朗的夏季,將一正常生長的綠色植物放入密閉的透明玻璃罩內,室外繼續培養。每隔一段時間用C02濃度檢測儀測定玻璃罩內C02濃度,繪制成如圖所示曲線(水平虛線:實驗開始時玻璃罩內CO2濃度)。據圖得出的正確判斷是A.FG段表明氣孔關閉,不進行光合作用B.E點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含量比A點時多C.D點開始進行光合作用,H點光合作用消失D.該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在一晝夜內有所增加5.下列相關實驗中涉及“分離”的敘述正確的是A.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質與細胞壁分離B.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色素分離是因其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姐妹染色單體彼此分離的過程D.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使噬菌體的DNA與蛋白質分離6.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含量關系“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種類、b必需氨基酸種類、c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B.a線粒體的內膜面積、b線粒體的外膜面積、c線粒體膜面積C.a各細胞器的膜面積、b細胞核的膜面積、c生物膜系統的膜面積D.a葉肉細胞的自由水、b葉肉細胞的結合水、c葉肉細胞總含水量7.吡咯賴氨酸是在產甲烷菌中發現的,是目前已知的第22種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氨基酸,它由終止密碼子UAG有義編碼形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吡咯賴氨酸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模板通過核孔運出B.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種類數量會增加C.tRNA結合吡咯賴氨酸的反密碼子端也發生改變D.吡咯賴氨酸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8.(10分)下列有關血細胞計數板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的方法屬于顯微鏡直接計數法B.血細胞計數板的一個方格網中有九個大方格C.血細胞計數板上的雙線用于區分大方格,單線用于區分中方格D.用酒精清洗后的血細胞計算板可用綢布輕輕拭干二、非選擇題9.(10分)胡蘿卜素和花青素都是植物體內重要的色素。請回答有關問題:(1)胡蘿卜素具有易溶于__________的特點,是_________(填“揮發性”或“非揮發性”)物質。(2)現有乙醇和乙酸乙酯兩種溶劑,應選用其中的__________作為胡蘿卜素的萃取劑,不選用另外一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花青素是構成很多植物花瓣和果實顏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中。(4)花青素的提取工藝如下:實驗原料加75%酒精添加金屬離子研磨組織勻漿水浴保溫攪拌70分鐘.離心上清液→測花青素提取率①75%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則對金屬離子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興趣小組分別對水浴溫度、某金屬離子的添加濃度進行了探究實驗。結果顯示,水浴溫度在69~71℃范圍內,提取率提高;某金屬離子的添加濃度在0.1~0.3g/L范圍內,提取率較高。他們認為要達到最高提取率,還必須對水浴溫度和某金屬離子的添加濃度進行進一步優化,并確定以此為探究課題。請擬定該課題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沙漠蝗蟲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以各自分散的方式生活,通常在晚上單獨行動,對人類危害不大。但當降水增多時,植物驟然生長,以此為食的蝗蟲也隨之大量繁殖,數量驟增,沙漠蝗蟲會發展為群居模式,體內含有毒素,外表呈鮮艷的黃、黑相間,這些恐怖的蝗蟲會集結成群,四處飛行尋找食物并在遷飛過程中吃掉地表植被,所經之處植被受到嚴重破壞。研究發現蝗蟲種群數量的增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圖1是在35℃下沙漠蝗蟲的產卵量受相對濕度影響的曲線;圖2為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沙漠蝗蟲的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圖3表示某沙漠生態系統中幾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網。(1)沙漠蝗蟲身體表面的角質層和外骨骼中含有______,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種含氮多糖類生物大分子,真菌類細胞的_______結構中也富含這種成分。(2)由圖1和圖2可知,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沙漠蝗蟲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雨量充沛、氣候潮濕時,沙漠蝗蟲的數量隨著濕度的增大而減少,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圖2可知,溫度為________時,沙漠蝗蟲對濕度的適應范圍最寬。獨居狀態下的沙漠蝗蟲呈淺褐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是一種保護色,但仍會被鳥等天敵捕食一部分,這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4)圖3中,若蛇的食物1/2來自沙鼠,其余的食物來源占1/2,則蛇的體重每增加1kg,理論上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_____kg。11.(14分)溫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不利影響包括低溫和高溫,低溫又可分為冷害和凍害兩種。冷害通常是指在1℃~12℃以下植物所遭受的危害;凍害是指溫度在0以下,引起細胞結冰而使植物受到傷害。大豆植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溫度的關系如圖,A~D點分別表示曲線中不同的交點。回答下列問題。(1)凈光合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A點和____點對應,在0~25℃范圍內,光合速率明顯比呼吸速率升高得快,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2)在0~10℃,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明顯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A.低溫引起葉片的部分氣孔關閉,造成二氧化碳供應不足B.低溫降低酶的活性,使二氧化碳的固定和還原速率顯著下降C.暗反應過程受阻,不能為光反應及時供應原料,阻礙了光反應進行D.低溫環境使植物接收更多光能維持體溫,光合作用利用的光能減少E.光合產物運輸速率下降,致使在葉肉細胞積累,反過來抑制光合作用F.低溫使細胞質流動性減弱,不利于葉綠體調整方向充分接受光照G.低溫降低了生物膜的流動性,影響物質運輸使光合作用減弱(3)當溫度高于30℃時,大豆植株光合速率隨溫度升高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4)在其他條件適宜情況下,探究適合大豆植株生長的最適溫度。請簡要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和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12.在熒光素酶中加入正確的熒光素底物就可以放出熒光。熒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熒光素酶基因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取,也可以通過________方法得到,再利用PCR技術擴增即可,擴增熒光素酶基因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2)在基因工程操作過程中,需要用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基因表達載體要有________,以便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3)熒光素酶基因也可以作為目的基因轉入某些動植物細胞中表達產生熒光素酶。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目前常用的目的基因載體是農桿菌的Ti質粒,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該基因載體的________上,然后再轉移至受體細胞中。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的技術中,應用最多的是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題分析】

種群密度是指單位面積或體積內某一種群個體的數量,是種群結構最基本的參數。單位面積或體積內種群個體數量越多,種群密度越高。【題目詳解】A、一定區域面積如浙江省嘉興市的人口數量可表示種群密度,A正確;B、魚的種類有很多,一立方米內的魚包含多種魚,不是一個種群,B錯誤;C、種群密度應是單位面積或體積中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數量,而一個蜂巢中所有工蜂只是蜂群中的部分個體,C錯誤;D、種群密度是種群的最基本的數量特征,與年齡組成無關,D錯誤。故選A。2、C【解題分析】

癌細胞由于基因發生改變,粘連蛋白減少或缺少,容易在組織間轉移。另外癌細胞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無限增殖的特性,正常的細胞不可能出現無限增殖。細胞凋亡指為維持內環境穩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細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過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達以及調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條件下自體損傷的一種現象,而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題目詳解】A、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A錯誤;B、老年人頭發變白是細胞衰老的結果,B錯誤;C、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因此,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mRNA的合成,C正確;D、由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D錯誤。故選C。3、D【解題分析】

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空間布局叫做種群的空間特征或分布型。種群的空間分布一般可概括為三種基本類型:隨機分布、均勻分布和集群分布。【題目詳解】A、以種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區時經常體現為隨機分布,A錯誤;B、農田、人工林等地區的人工栽培種群由于人為因素常呈均勻分布,B錯誤;C、集群分布有利于增加個體之間的基因交流,豐富種群的遺傳多樣性,C錯誤;D、環境資源分布不均勻、豐富與貧乏鑲嵌是集群分布形成原因之一,D正確。故選D。4、D【解題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由于正常生長的綠色植物放入了密閉的透明玻璃罩內,因此玻璃罩內CO2濃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進行呼吸作用;當玻璃罩內CO2濃度下降時,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圖中D點和H點時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題目詳解】A、FG段原因是光照強,氣溫高,導致蒸騰作用強,水分散失多,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光合作用略有下降,但仍能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B、E點時,透明玻璃罩內的CO2濃度與A點時相等,所以E點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含量與A點時一樣多,B錯誤;C、D點和H點時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C錯誤;D、K點與A點相比,璃罩內CO2濃度有所降低,說明有一定的有機物積累,因此該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在一晝夜內有所增加,D正確.故選D.5、B【解題分析】

A、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中,蔗糖溶液使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A錯誤;B、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因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B正確;C、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通過解離使細胞死亡固定在某個時期,可以找到不同分裂時期的圖像,不能觀察到姐妹染色單體彼此分離的過程,C錯誤;D、在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把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被侵染的細菌分離開來,D錯誤。故選B。6、C【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線粒體結構、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及細胞內水的存在形式,要求考生理解相關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題目詳解】A、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種,其他為非必需氨基酸,A不符合題意;B、線粒體具有雙層膜結構,其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內膜面積,使內膜面積大于外膜面積,B不符合題意;C、生物膜系統由細胞膜、細胞器膜與核膜組成,C符合題意;D、細胞內的水只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存在形式,活細胞內自由水的含量遠多于結合水,D不符合題意。故選C。7、B【解題分析】

密碼子指在mRNA上,控制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密碼子有64種,對應氨基酸的有61種,終止密碼子不對應氨基酸。tRNA有61種,是運輸氨基酸的工具,一端是反密碼子,一端可以攜帶氨基酸。【題目詳解】A、蛋白質的模板為信使RNA,產甲烷菌沒有核孔,A錯誤;B、根據題意,原本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效)為61種,這樣就有62種,B正確;C、不是反密碼子端結合氨基酸,C錯誤;D、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D錯誤。故選B。【題目點撥】易錯點: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的物質必須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肽鍵,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8、C【解題分析】

血細胞計數板被用以對人體內血細胞進行顯微計數之用,也常用于計算一些細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數量,是一種常見的生物學工具。血細胞計數板是由一塊比普通載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條下凹的槽,構成三個平臺。中間的平臺較寬,其中間又被一短橫槽隔為兩半,每半邊上面,刻有一個方格網。方格網上刻有9個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間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供微生物計數用。這一大方格的長和寬各為1mm,深度為0.1mm,其體積為0.1mm1.計數室通常有兩種規格。一種是大方格內分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為25小格;另一種是大方格內分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為16小格。但是不管計數室是哪一種構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個小方格組成。【題目詳解】A、顯微鏡直接計數是測定細菌數量的常用方法,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的方法屬于顯微鏡直接計數法,A正確;B、血細胞計數板的一個方格網中有九個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間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供微生物計數用,B正確;C、血細胞計數板上的雙線用于區分中方格,單線用于區分小方格,C錯誤;D、用酒精清洗后的血細胞計算板可用綢布輕輕拭干,D正確。故選C。【題目點撥】本題考查了血細胞計數板的構造及使用方法,考生需要掌握血細胞計數板的結構。二、非選擇題9、有機溶劑非揮發性乙酸乙酯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不與水混溶,而乙醇為水溶性有機溶劑液泡作為花青素的提取液(溶解提取花青素)金屬離子要對人無害(或有益)探究水浴溫度和某金屬離子添加濃度對花青素提取率的影響【解題分析】

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有三種:蒸餾、壓榨法和萃取。蒸餾是利用水蒸氣將揮發性較強的芳香油攜帶出來,適用于提取揮發性強的芳香油;壓榨法,是通過機械加壓,壓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適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適用范圍廣,要求原料的顆粒要盡可能細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機溶液中,不同的原料應用不同的方法來提取。【題目詳解】(1)胡蘿卜素是橘黃色結晶,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易溶于有機溶劑,是非揮發性的物質。(2)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不與水混溶,而乙醇為水溶性有機溶劑,故應選用乙酸乙酯作為胡蘿卜素的萃取劑。(3)決定花瓣和果實顏色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4)①色素溶于有機溶劑中,75%的酒精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花青素,花青素的提取,需加75%酒精、金屬離子研磨,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則對酒精和金屬離子的要求分別是酒精要是食用酒精、金屬離子要對人無害或有益。②興趣小組分別對水浴溫度、某金屬離子的添加濃度進行了探究實驗。可見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水浴溫度和某金屬離子添加濃度對花青素提取率的影響。【題目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色素的提取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10、幾丁質(殼多糖)細胞壁天氣越干燥,沙漠蝗種群數量越少;相對濕度越低,沙漠蝗產卵數量越少,且孵化、成活率越低濕度大,蛙、鳥等天敵多,捕食可抑制沙漠蝗的種群數量真菌、絲蟲等寄生生物大量繁殖抑制沙漠蝗的種群數量40℃生物適應環境具有相對性75【解題分析】

由圖分析:由圖1可知,雨量充沛、空氣相對濕度在70%左右時,蝗蟲產卵數最多。由圖2可知,蝗蟲種群數量隨不同溫度和不同濕度下變化而變化,在濕度為80%,溫度40℃時,蝗蟲種群數量最多。圖3表示某沙漠生態系統中幾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網。【題目詳解】(1)沙漠蝗蟲身體表面的角質層和外骨骼中含有幾丁質(殼多糖),幾丁質(殼多糖)是一種含氮多糖類生物大分子,真菌類細胞的細胞壁結構中也富含幾丁質(殼多糖)。(2)圖1是在35℃下沙漠蝗蟲的產卵量受相對濕度影響的曲線;圖2為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沙漠蝗蟲的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由圖1和圖2分析可知,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沙漠蝗蟲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天氣越干燥,沙漠蝗種群數量越少;相對濕度越低,沙漠蝗產卵數量越少,且孵化、成活率越低,導致的可能原因是:濕度大,蛙、鳥等天敵多,捕食可抑制沙漠蝗的種群數量。當雨量充沛、氣候潮濕時,沙漠蝗蟲的數量隨著濕度的增大而減少,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真菌、絲蟲等寄生生物大量繁殖抑制沙漠蝗的種群數量。(3)由圖2的曲線圖可以看出,溫度為40℃時,沙漠蝗蟲對濕度的適應范圍最寬。獨居狀態下的沙漠蝗蟲呈淺褐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是一種保護色,但仍會被鳥等天敵捕食一部分,這說明了生物適應環境具有相對性。(4)圖3中,最后求至少需要青草的量,則能量傳遞效率按20%計算。青草→沙鼠→蛇這條食物鏈,蛇增重1/2kg,至少需要青草的量:1/2÷20%÷20%=12.5kg;蛇再增重1/2kg,至少需要青草的量只能沿最短的食物鏈進行計數,由于青草→蝗蟲→蛙→蛇和青草→蝗蟲→沙云雀→蛇兩條食物鏈營養級一樣多,就任選一條進行計算:1/2÷20%÷20%÷20%=62.5kg,至少共需要的青草量為:12.5+62.5=75kg。【題目點撥】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解種群的數量變化,理解種群的特征和種間關系,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圖信息進行推理、解答問題。11、單位時間內綠色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量(或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成有機物的量與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之差)B此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比呼吸作用酶的活性增加的更快、活性更高,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更大ABCEFG高溫引起催化暗反應的酶鈍化,甚至變性破壞;高溫下蒸騰速率增高,導致氣孔關閉,使CO2供應不足;高溫導致葉綠體結構變化,甚至受損等實驗思路: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壯大豆植株若干,均分成5~6個實驗組,分別置于20℃~30℃范圍內的一系列溫度梯度下、其他條件適宜的環境中培養,測量不同溫度下的CO2吸收量(或干物質的增加量),根據測量結果判斷最適溫度所在的溫度區間,然后縮小度梯度范圖繼續重復實驗預期結果:測得CO2吸收量最高值對應的溫度即為適合大豆植株生長的最適溫度【解題分析】

凈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單位時間內有機物的積累量,凈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一般植物的真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植物達到光補償點,即凈光合速率為零。影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水和礦質元素等,影響光合作用的內在因素主要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和酶。理解并能分析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是本題的解題關鍵。【題目詳解】(1)凈光合速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綠色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量或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成有機物的量與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之差來表示;圖中的A點表示凈光合速率為零,表示真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和B點相對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和呼吸作用需要的酶并不相同,它們的最適溫度也不一樣,在該溫度范圍內,光合速率明顯比呼吸速率升高得快,說明此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對光合作用的酶更適宜,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比呼吸作用酶的活性增加的更快、活性更高,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更大;(2)根據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可以推測:A、低溫可以引起葉片的部分氣孔關閉,從而導致二氧化碳的供應量不足,使得光合速率下降,A正確;B、低溫可以影響酶的活性,使酶的活性降低,而二氧化碳的固定和還原都需要酶的催化,因此可能導致暗反應過程速率降低,B正確;C、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二氧化碳供應不足都可以影響暗反應的速率,從而影響光反應速率,使得光合作用整體下降,C正確;D、低溫環境影響了植物生存的溫度,但并不直接決定光照的強弱,植物的體溫維持并不是由光能的分配來決定的,D錯誤;E、低溫可能會影響細胞內物質的運輸,光合產物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E正確;F、葉綠體是橢球型的結構,正常情況下可以通過調整方向來改變接受光的面積,低溫可以影響細胞質的流動,可能會影響葉綠體接受光能,F正確;G、低溫可以影響膜的流動性,從而影響物質的運輸,例如光合產物淀粉無法運出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G正確;故選ABCEFG;(3)高溫環境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很有多原因的可能,可能是影響了與暗反應有關的酶使其鈍化,甚至變性破壞,或者高溫造成氣孔關閉,影響二氧化碳的供應,或者直接破壞了葉綠體的結構,使其受損;(4)首先明確實驗目的為“探究適合大豆植株生長的最適溫度”,所以設置自變量為溫度,因變量可以用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者有機物的積累量來表示,所以可以設計實驗思路為: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壯大豆植株若干,均分成5~6個實驗組,分別置于20℃~30℃范圍內的一系列溫度梯度下、其他條件適宜的環境中培養,測量不同溫度下的CO2吸收量(或干物質的增加量),根據測量結果判斷最適溫度所在的溫度區間,然后縮小度梯度范圖繼續重復實驗。實驗的預期結果為測得CO2吸收量最高值對應的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