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蓮說周敦頤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
荷花也稱蓮花,歷來是詩人畫家筆下的常見題材。漢樂府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詩句;王昌齡寫有“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白居易寫到“冷碧新秋水,殘荷半破蓮。”楊萬里寫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代的哲學家周敦頤更是寫下了傳世名篇《愛蓮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新
知
導
入1.熟讀背誦課文,識記并理解重要的文言詞語。2.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3.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學
習
目
標說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題目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談談愛蓮花的道理”或“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文
體
簡
介走近作者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他用故鄉營道濂溪給自己的書堂命名為“濂溪書堂”,世稱“濂溪先生”。與李寬、韓愈、張栻、黃干、朱熹、李士真,并稱為“石鼓七賢”。著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等。寫作背景
北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來南康(今江西星子縣)任南康知軍。他清廉正直,平生酷愛蓮花。周敦頤來南康后,在知軍衙門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每當公余飯后,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愛蓮花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于是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愛蓮說》。字音字形蕃()
淤泥()清漣()
濯()
噫()
褻玩()
鮮有聞()fányū
liánzhuóyīxièxiǎn
檢
查
預
習(一)古今異義字詞梳理亭亭凈植
古義:
今義:陶后鮮有聞
古義:
今義:樹立
植物,種植少新鮮(二)一詞多義1.鮮:陶后鮮有聞少
芳草鮮美鮮艷2.遠:遠香遠益清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播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形容詞作狀語,在遠處3.之:水陸草木之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詞,的。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三)詞類活用1.不蔓不枝名詞作動詞,長枝蔓,長枝杈。2.香遠益清形容詞作動詞,遠播。(四)文言句式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對于菊花的喜愛”。聽朗讀知文意
1.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節奏。2.勾畫重點字詞,疏通文意。朗讀節奏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疏通文意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多沾染(污穢)洗水波過分艷麗。豎立親近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長枝蔓生枝節更加的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認為隱居避世。這里是說菊花不與別的花爭奇斗艷。指品德高尚的人。少應當
課文翻譯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越發清芬;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細讀探究1.文章題為《愛蓮說》,也就是“說說我對蓮花的喜愛,作者究竟喜歡蓮花的什么”(請用文章的語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研
讀
課
文2.作者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是從生長環境方面來寫的是從體態香氣方面來寫的是從風度氣質方面來寫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可褻玩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3.作者寫這篇文章僅僅是為了寫對蓮花的喜愛嗎?那還為了寫什么呢?這是什么寫作手法呢?作者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作者通過對蓮的外在姿態的描繪與贊美,賦予蓮一種高潔的品格,不僅寫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廣闊更深遠的天地飛翔。君子的高尚品質托物言志4.作者眼中的“蓮”象征著君子的哪些品質?“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境,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征君子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的美好的資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征君子的志潔行廉。5.作者愛“蓮”,不僅僅寫“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呢?
作者寫菊和牡丹,一是對蓮的襯托,菊花是正面襯托,牡丹是反面襯托。在反復的襯托中既突出蓮的品格,又表達了自己在污濁塵世間保持高潔品行的情懷;二是這三種花引出三種評價和比較,名為寫花,實際寫人,寫出人們對生活理想的三種選擇。
6.作者筆下的菊、牡丹分別象征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菊
花之隱逸者也
惋惜(陶后鮮有聞)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鄙視(宜乎眾矣)
8.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7.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么情感?
贊美9.怎樣理解“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度的強烈諷刺。
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委婉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表達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情趣。
文
章
主
旨1.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2.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作者在文中著意寫蓮花,但他不是靜止孤立地描寫,而是通過對比映襯,烘云托月般展現蓮花高潔傲岸的品格。如文章開頭,以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作陪襯,突出“予獨愛蓮”,表現作者對蓮花的傾慕之情。結尾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這一主題得以加深,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寫
作
特
點生長環境:潔身自好體態香氣:正直高尚氣質風度:清高莊重愛蓮說菊花(正襯):隱逸者蓮牡丹(反襯):富貴者托物言志
板
書
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現代學院《建設項目投資與融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傳熱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豐城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八次質量監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云計算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醫科大學《中醫經典專題講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4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遼寧工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導論(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財務案例研究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競速輪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市級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階段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
- 浙江國企招聘2025寧波鎮海區國資系統招聘3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自動化競聘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達州市普通高中2025屆第二次診斷性測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學學校食品安全與膳食經費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報告
- 經管員中級理論知識試題紅色為參考答案
-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期末大作業:案例分析-國開-參考資料
- 《勞動創造幸福奮斗成就夢想》主題班會
- 2023-2024學年福建省廈門一中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GA/T 2015-2023芬太尼類藥物專用智能柜通用技術規范
- 志愿服務證明(多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