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點,學習本文語言平實而生動的特點。2.學習本文成功地運用富有個性的語言和生動簡潔的動作、神態描寫,表現出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態度。3.領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深入探究孔子對曾皙的人生理想表示贊賞的原因。素養目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晚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家。他所刪修的魯國史書《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的言行思想見于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整理的《論語》一書。《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作者簡介孔子的主要思想:(1)孔子的倫理思想——仁。“仁”最簡單的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統攝“義、禮、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個人修養的最高標準。(2)孔子的政治理論——“德治”與“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國主張,認為統治者應先“正己”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擴充到政治領域,要求君主愛民,施行仁政。(3)孔子的教育觀——有教無類。他主張教育的對象不應分貴賤賢愚,要一視同仁,開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這是教學方法,他重視啟發式教育,是現代民主個性化教育和啟發式教育思想的源頭。學思并重:這是治學方法,孔子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均衡發展:孔子之教,重視德、智、體、美的均衡發展。寫作背景孔子首創私學,開私人講學之風,廣收門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因材施教的原則和循循善誘的方法,是孔門教育的重要特色。本文記錄的是孔子引導四個弟子“言志”的一段話,是《論語》中篇幅最長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學色彩的一章。一般認為,課文選取的這段對話發生在孔子自衛返魯之后的四年里(前484—前481)。此時孔子已年近七十,剛剛結束周游列國,除了短暫服務于衛、陳二國,沒能得到任何統治者的垂青,回到魯國,主政者也只是想用他的學生而不想用他。他的救世之心始終得不到實現,因此他也產生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的念頭。因此,曾皙的話可能切中孔子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暗合他理想難以實現的悲哀和感傷。資料鏈接子路之志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雍也篇》)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指負責兵役和軍政工作)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篇》)由此可知,子路所說治理千乘之國,并不是脫離實際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之所以批評他,是因為他“率爾而對”“其言不讓”。在孔子看來,沒有禮就沒有一切;縱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何況當時師生談話也是有一定的禮儀講究的。《禮記?曲禮下篇》說:“侍于君子,不顧望而對,非禮也。冉有之志“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指擔任縣長或總管)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篇》)“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篇》)這里證明冉有、公西華所談的理想和孔子對他們兩人的評價基本上是一致的。孔子認為冉有二人盡管態度謙遜,不是“率爾而對”,但所談內容無非是為邦為國一套,這在當時的孔子看來似乎不那么感興趣了。
課文探究1.
從子路的言行中,可看出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率爾”兩個字表現出子路直率而又略顯魯莽、輕率的性格特點。“千乘之國”在當時大約是中等國家,子路對治理這樣的國家信心滿滿,語氣過于肯定。2.從冉有的言志中,可看出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冉有在孔子指名發問后才開口,比起子路說的中等國家,冉有說的國家要小得多。他認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績僅限于“足民”一點,至于禮樂教化,則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從公西華的言志中,可看出他謙恭有禮,嫻于辭令。他先謙虛一番,不說自己已經能夠做這些,而只說愿意學著干。然后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志向——“愿為小相焉”。3.從公西華的言志中,可看出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子路等三人回答問題時,曾點正在鼓瑟,表現他志向高潔,淡泊功名,突出他與子路等三人的不同之處。寫其動作是為襯托他的特殊志趣,從而為孔子的感嘆和贊賞張本。4.寫曾點答話時為什么寫其動作?在曾晳的追問下,孔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治理國家要謙讓,子路太不謙讓,“是故哂之”,并沒有表達子路不適合治理千乘之國的意思;而對于冉有和公西華的謙遜態度,孔子是滿意的,尤其是對公西華,孔子認為以公西華的能力,他做個“小相”是大材小用了。5.孔子對子路、冉有、公西華志向的評價是怎樣的?內容小結主題歸納文章記錄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這四個學生“言志”的對話,生動地再現了孔子讓學生暢談志向的情形,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深入探究孔子:①循循善誘,和他的學生關系十分融洽。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要因老師比他們年長就不敢說,并在日常談話中,引導學生立志,關心國家政事。②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子路性格直率,孔子在他言志之后,并沒有當面批評他不謙虛,而是笑笑(“哂之”);冉有、公西華性格謙虛,孔子對他們的志向沒有表態;曾皙智慧穩重,在他描繪了理想藍圖之后,孔子毫不掩飾地說:“吾與點也!”③正面教育學生,曉之以理。他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評價,高屋建瓴,將他們的認識引導到“禮治”上,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1.讀《論語》這一章,你覺得孔子是怎樣的一位老師?結合子路等人的問答,分別說說孔子和他的四位學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子路:自信而率直,這可以從他“率爾而對”的神態、動作中看出,也可以從他給自己選擇的十分困難的處境及“大治”的社會理想中表現出來。冉有、公西華:冉有是個謙虛的人,他坦言自己能力不足,用禮樂教化人民的事情只有等待修養更高的君子來完成。公西華也是謙虛謹慎的人,可以說他比較內斂,這可以從他“非曰能之,愿學焉”的做事態度表現出來。曾皙:從容有禮,且頗有頭腦,他“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然后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暮春郊游的圖景,這既是他的人生理想,也可以說是儒家所向往的“禮治”的社會理想,只是他用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復述:暮春時節,微風習習,吹動我輕薄的衣裳。我要邀約五六位情投意合的好友,帶上六七個童子,去領略春天的氣息,我們將去沂水中洗去塵土,到舞雩臺上臨風起舞,興盡時放歌而歸。2.
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復述曾晳的一段話,說說這種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魅力:①意境美。春風習習,少長和樂,水中滌塵,臨風歌舞,興盡而歸,可謂是人間“桃花源”。②手法巧。言志,不直白,委婉含蓄,借景抒懷。③哲理深。對社會的政治期許蘊含其中:民風淳樸,民德歸厚,百姓幸福,天下太平。
①在語錄體對話中刻畫人物。文章通過簡短的對話敘述情節、描寫人物,卻有傳神寫照之妙。少量的行動描寫,也能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孔子的良師風范,子路的坦率自負,冉有、公西華的謙遜,曾皙的灑脫,都躍然紙上,各具風采。特別是曾皙的一段話,描繪出一幅春光爛漫、生機盎然的游春圖,在凝練的語言中包孕著深刻的思想,字里行間閃爍著智慧的光彩。3.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②語言簡潔,富有個性。“率爾而對”刻畫了子路不假思索的神態,也表現了他不甚謙虛的性格;“舍瑟而作”表現了曾皙的從容有禮;孔子的開場白“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表現了他的循循善誘,而到子路回答問題之后,“夫子哂之”,用一個神態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當聽到曾皙的志向后,沉默不語的孔子,竟然情不自禁贊嘆“吾與點也”,勾勒出孔子亦師亦友的形象。觀點一:曾晳的觀點體現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士大夫瀟灑適意的生活場景,是太平盛世的一個縮影,孔子向往大同之世,終其一生都在極力促成以周禮為代表的小康社會的實現。當其時也,賢能在位,百姓各得其所,上下尊卑,秩序井然,社會和諧,士大夫不必穿梭于各諸侯國之間鼓唇弄舌,他們可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歌詠彈唱。這是曾晳向往的生活美景,也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社會。因此,孔子對曾晳的“志”慨然嘆許。4.孔子為什么對曾晳的人生理想表示贊同呢?觀點二:曾晳描繪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風和暢的美景,委婉地表達了他的理想,同時也表達了曾晳淡泊寧靜的心態。正因如此,在孔子的內心深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孔子是一位有著強烈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的人。他在擔任魯國大司寇時,推行禮治,施以仁政,使魯國大治。可惜的是魯國國君受人離間,很快就疏遠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實施。曾晳的這段話,展現了隱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隱約觸動了孔子周游列國屢遭失敗、心力交瘁而想過平靜無為的生活的想法,曾晳的回答體現了孔子“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思想。文言知識梳理
1.重要字音。率(shuài)爾饑饉(jǐn)哂(shěn)之俟(sì)章甫(fǔ)鏗(kēng)爾冠(guàn)者舞雩(yú)喟(kuì)然2.通假釋義。鼓瑟希(“希”同“稀”,稀疏)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3.古今異義。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古義: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義:男孩子,泛指兒童。)4.一詞多義。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詞,道,指是非準則)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詞,計量面積用語)且操善用兵,變化無方(名詞,常規,常法)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副詞,將,剛剛)以吾一日長乎爾(代詞,你們)子路率爾而對曰(助詞,表狀態,常放在形容詞或擬聲詞后,相當于“然”)爾方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連詞,假如,如果)如其禮樂,以俟君子(介詞,至于)宗廟之事,如會同(連詞,或者)則何以哉(動詞,做)以吾一日長乎爾(連詞,因為)加之以師旅(介詞,用)如以子路率爾而對曰(連詞,表修飾)舍瑟而作(連詞,表順承)非諸侯而何(連詞,表并列)而5.其他重要實詞和虛詞。攝乎大國之間(動詞,夾處)加之以師旅(動詞,加到……上)比及三年(介詞,及,等到)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動詞,等待)如會同(動詞,諸侯不在規定時間朝見天子)吾與點也(動詞,贊成)其言不讓(動詞,謙讓)6.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如會同,端章甫(端,名詞用作動詞,穿著禮服;章甫,名詞用作動詞,戴著禮帽)浴乎沂,風乎舞雩(名詞用作動詞,吹風)三子者出,曾晳后(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在后面)(2)形容詞的活用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小,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相;大,形容詞用作名詞,大相)可使足民(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富足)(3)動詞的活用異乎三子者之撰(動詞用作名詞,才能,這里指為政的才能)7.文言句式。(1)賓語前置句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則何以哉(即“則以何哉”)(2)狀語后置句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即“以師旅加之,以饑饉因之”)異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異”)浴乎沂,風乎舞雩(即“乎沂浴,乎舞雩風”)為國以禮(即“以禮為國”)8.文化知識。(1)千乘之國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國家。乘,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2)宗廟之事指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廟,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祭祀在古代是大事。(3)端章甫穿著禮服,戴著禮帽。這是做小相時的穿戴。端,古代的一種禮服。章甫,古代的一種禮帽。(4)相
諸侯祭祀或會盟、朝見天子時,主持贊禮和司儀的官。(5)莫春即暮春,農歷三月。(6)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在二十歲時行加冠禮,表示成年。(7)童子
少年,未成年的男子。(8)舞雩臺名,是魯國求雨的壇,在今曲阜東南。雩,求雨的祭祀儀式,伴以樂舞,故稱“舞雩”。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寫出本字并解釋。(1)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2)莫春者,春服既成課后作業答案:(1)希,同“稀”,稀疏(2)莫,同“暮”,暮春,指農歷三月2.解釋下列句中加色的詞。(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侍坐:(2)居則曰居:(3)子路率爾而對曰率爾:(4)夫子哂之哂:(5)舍瑟而作作:(6)異乎三子者之撰撰:(7)吾與點也與:(8)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讓:答案:(1)在尊長近旁侍奉(2)平日、平常(3)輕率,不加考慮的樣子(4)微笑(5)起身、站起來(6)才能。這里指為政的才能(7)贊成(8)謙讓3.對下列句中加色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求也為之,比及三年②為國以禮,其言不讓③如其禮樂,以俟君子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答案:D解析:“為”均作動詞,治理;“如”,介詞,至于/連詞,或者。4.指出下列句中加色詞的活用類型,并解釋。(1)端章甫(2)風乎舞雩(3)三子者出,曾晳后(4)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6)異乎三子者之撰答案:(1)名詞用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2)名詞用作動詞,吹風(3)名詞用作動詞,落后,走在后面(4)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相/大相(5)形容詞用作名詞,勇氣(6)動詞用作名詞,才能。這里指為政的才能5.下面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A.開始交代了談話的內容與方式,四位弟子環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發話,啟發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顧慮、緩和緊張氣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為師長的身份,又表現了孔子隨和的性格特征。B.在孔子的啟發下,子路不假思索,搶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這種毫不謙讓的積極態度與他那充滿自信的回答內容相一致。他志向遠大,聲稱能將困于戰爭和饑荒的大國治理成勇而知義的禮儀之邦。C.子路謙虛不夠、自信有余的態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寬容,也有不以為然的輕微批評,表現了孔子的豁達態度。D.公西華的回答顯得彬彬有禮,他可能意識到孔子對子路不夠謙讓的批評,說起話來謹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個六七十里見方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小國,并將禮樂方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變革思維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抽水蓄能與新能源事業部公開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項目管理領域的最佳實踐考證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備考階段的常見問題與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項目投資策略的指導原則試題及答案
- 電池夜間續航能力考核試卷
- 煤炭精煤研究與加工考核試卷
- 畜牧良種繁殖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職業資格考核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掌握農業經理人考試的特殊性試題及答案
-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
- DB4331T 7-2024 農村社區社會工作室建設與服務
- 香港外匯管理制度規定
- 2023年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天津市南開區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磁粉探傷工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婚姻保證忠誠協議書
- 工信委選調試題及答案
- GB/T 17591-2025阻燃織物
- 2025年中國白高粱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詳解家庭教育指導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