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百校聯考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湯顯祖年輕的時候懷有滿腔經天緯地的濟世熱情。湯顯祖的政治理想,說來也很簡單,就是經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凍餒無虞,安居而樂業;使人人樂于向善,民德歸于淳厚。在他看來,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過,最終決定于士大夫和官員的德性和修養。他曾經代擬過一篇《為士大夫喻東粵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濁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與“濁吏”兩個概念,并不新鮮,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說法,卻極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國自古以來封建統治者的一種普遍德性:他們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當法外的“特選之民”,高人一等,飛揚跋扈;他們的道德繩墨,只是用來裁制百姓,他們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來宰割人民————他們教別人不要“利己”,自己卻很少“利人”,教別人要“利人”,自己卻專門“利己”。在湯顯祖看來,吃飯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而農業生產則是一個官員必須關心的頭等大事。他做官期間,曾多次下到鄉里,勸農勵耕。他曾經在詩里記錄過自己這方面的活動,在《丙申平昌迎春,曉云如金,有喜》里,他這樣寫道:“仙縣春來仕女前,插花堂上領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黃氣三書有大年。”可見,為了督促和鼓勵農民耕地種田,他確實用了一番心思。湯顯祖的政績,不僅當時就贏得了人民的敬意,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順治年間,遂昌知縣繆之弼還為他建了“遺愛祠”。如果說,湯顯祖早期的兩部劇作的主題,在探討“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寫作,則在強化了反諷力度的同時,致力于尋求精神出路————解決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與“生活哲學”有關的重大問題。也就是說,湯顯祖后期的“二夢”,是一種緣于精神焦慮的寫作。湯顯祖的一生,幾乎就在幾種選擇的困擾中度過。他在《和大父游域西魏夫人壇故址詩》的序中說:“家君恒督我以檢儒,大父輒要我以仙游。”從感性上說,他更認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無法不接受父親的“檢儒”之督,因為,他也覺得只有進入社會,才能建功立業,有所作為。事實上,終其一生,湯顯祖的精神,都處于這種“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擾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蘊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與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那么,人生最終的解脫和自由是否可能。在夢境中的浮于攀過看一種貪婪而混亂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覺悟,然而,經歷過夢中的一番教訓,“知夢調醒”,最后沒棄了夢中的求仙,跟著師傅呂洞賓,在現實生活中尋“證照師”去了。這樣的解呢和出路,似乎啟發了《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他也隨著那一僧一道,飄然而丟了。但是,對湯顯祖梟講,有著內在的覺悟,也就夠了,舍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難做到,這是因為,他終了還是一個有情人。如果說“臨川四夢”的“前二記”——《紫釵記》和《牡丹亭),表現的是對“情”的執著,是通過“夢”而走進“情”的世界,而體驗“情”的真與美,那么,到了“后二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則表現的是“覺”.是通過“夢”而走進“覺”的世界,從而在理性的意義上,認識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諦。關于湯顯祖思想的“復雜性”、鄒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斷,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實際的:“從湯顯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觀來看,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對他影響最大。但他時常也在‘檢儒’與‘仙游’之間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對他也有一定影響。”這種復雜性情形,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狀態。在不受主流意識形態強力干擾的環境里,一個正常人所接觸和吸納的思想,一定是豐富而多樣的。不同的思想,滿足著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決他不同時期或不同層面的情感和思想問題。只有頭腦簡單的“單向度的人”,才會一輩子只接觸一種思想,只接受一種思想。事實上,一個一輩子只知道一種思想的人,不可能成為情感豐富和思想活躍的人,也不可能成為視野開闊、有創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種食物的人不可能成為營養均衡、體魄健康的人。班固父子批評司馬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那是完全說錯了,因為,在司馬遷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處,所以,他對所接觸到的思想都有吸納,而他的“網羅天下放失舊聞”,也就可以被轉換性地表達為:“吸納天下百家思想。”如此說來,關于湯顯祖思想的復雜性,我們不僅無須把它看成多大的問題,而且,還要認識到,正是這種復雜性,才形成了湯顯祖作品斑斕而豐饒的特點。(摘編自李建軍《湯顯祖的情結:政治理想與精神解脫》)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年輕時代,湯顯祖懷有濟世抱負,想要進入社會,建功立業。可見,就理性而言,他接受了父親的“檢儒”之督。B.作為官員,湯顯祖多次勸農勵耕,這是湯顯祖“入世”思想的體現。他的政績贏得了百姓敬意,百姓為他建了“生祠”。C.儒家“入世”思想對湯顯祖有一定影響,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對他影響更大,這是因為他更認同祖父的生活方式。D.佛家“五蘊皆空”和道家“超然”讓湯顯祖倍感困擾,這讓他難以做到像淳于棼、賈寶玉那樣舍棄人情物事,出世而去。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湯顯祖認為士大夫要以身作則,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這與《論語》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一致。B.濁吏之法法人,即不修德行的封建統治者教別人不要“利己”而要“利人”,而自己卻專門“利己”很少“利人”。C.由于精神焦慮,湯顯祖在《南柯記》和《邯鄲記》中致力于尋求精神出路,解決精神困境,由“夢”而“覺”。D.“臨川四夢”體現了湯顯祖思想的復雜性。“前二記”和“后二記”分別從“情”和“覺”的層面,表現了黃老思想。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A.征徭薄,米谷多,官民易親風景和。老的醉顏醉,后生們鼓腹歌。B.夕陽煙雨片江開,滟滟寒潮自去來。我亦桄榔庵下客,明珠海上寄蓮臺。C.今日班春也不遲,瑞牛山色雨晴時。迎門競帶春鞭去,更與春花插兩枝。D.家家官里給春鞭,要爾鞭牛學種田。盛與花枝各留賞,迎頭喜盛在新年。4.如何避免淪為“單向度的人”?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4分)5.下列文字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描寫了在南安太守杜寶治理下南安郡的生活圖景。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湯顯祖的政治理想。(6分)【長相思】你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云處處生。〔生、末〕正是。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歌三兩聲。〔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八聲甘州】平原麥灑,翠波搖翦翦,綠疇如畫。如酥嫩雨,繞塍春色荔苴。趁江南土疏田脈佳。怕人戶們拋荒力不加。還怕,有那無頭官事,誤了你好生涯。〔生、末〕以前晝有公差,夜有盜警。老爺到后啊。【前腔】千村轉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陽春有腳,經過百姓人家。月明無犬吠黃花,雨過有人耕綠野。真個,村村雨露桑麻。〔內歌《泥滑喇》介〕〔外〕前村田歌可聽。(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題。劉滿囤秦兆陽子劉滿囤有個好兒子和好兒媳婦,兒子名叫劉大杠,媳婦名叫王蘭英。兩人結了婚,分得了十二畝好麥苗地。開春過后,天氣好像比往年暖和得更快。滿園子現在不在家里待著了,看著男女青壯年的撥工大隊排成排在地里,唧唧嘎嘎說說笑笑,一個個都通紅著臉……看著看著,兒就上了做活兒的癮啦。他瞅著兒子媳婦兩口子單獨在地里拾掇什么時,就忍不住背著家伙想去幫忙,老遠的看見小兩口干著活兒又說又笑,心里挺高興,可是兒子一看見他來了,就楞聲楞氣的嚷道:“你來干嗎?還用得著你干活嗎?忙家去歇著吧!”他討了個掃興,把手里的家伙一扔,嘟囔幾句,撅著胡子往回走。麥收的時候,全村忙得像打仗似的,兒子媳婦更忙的連吃飯的空兒也沒有,只有一個人閑著沒事干。這一天,兒子媳婦在門外場里頭鍘麥個兒,男的掌鍘刀,女的遞麥個,兩人都要強,一個鍘的快,一個遞的快,累的媳婦那白布小褂兒都汗的貼了肉,還不住吃吃的笑。這時正在院里閑的悶的慌,想起了十二畝地的麥子個兒什么時候鍘的完?又怕天下雨把麥德兒弄腐了,就又想起要幫他小兩口的忙,不聲不響的走出寨籬門來,從場邊上抱起個麥子個兒就往兒子那邊走去,因為被麥秸垛隔著的,誰也看不見誰,正好兒子媳婦跑著轉了過來,跟他撞了個滿懷,差點把碰倒,說:“你們這是干嗎?”兒子紅著臉說:“忙活吆!”說:“俺幫幫你們。”兒子大聲說:“你又上了做活的癮啦?快去歇著你的吧!”這回子的氣可再也忍不住了,把腰一叉,罵道:“我把你個沒良心的!這說的什么話呀?這日子就算你們掙下來的,可也有做老的一份呀,也興老的插插手不?”還是媳婦懂事,盡說好的,才把他哄的家去了。當天吃晚飯時,想起白天的事,說道:“嗯,我是個好心,怕你倆累壞了,想去幫幫,你是那樣對老的說話呀?……”兒子又大聲說:“你怕把俺們累壞了,俺們就不怕把你累壞了?這么個忙時候,把你累壞了怎么著哎?”這幾句話倒是好話,可是因為怕他聽不見,說的嗓門粗一點。媳婦馬上對丈夫瞪了一眼,小聲說:“你別這么粗門大嗓的對他說話,叫他不痛快。”又轉過臉來和善的對說:“爹!你這么大年紀啦,還是待在家里看門吧。”聽了兒子的話又不受聽,心里就有氣,又沒聽清媳婦跟兒子咕咕些什么,以為媳婦也嫌他了,撅著山羊胡子不聲不響的吃完了飯,把碗一撂,到屋里去摸索著拿了一件破棉襖一床被,夾著走了出來。兒子問他到哪里去?他叨叨道:“我到哪里去?我是生就的賤骨頭,到場里挨凍去!”媳婦連忙站起來,搶過那床被子去,柔聲說:“爹!別去看場啦!這年頭誰家也有幾畝麥子,自個還弄不過來,誰還偷咱的?并且這世道也不同往常啦!”可是一把又把被子奪了過去,撅著胡子,不言不語的就到場里去了。出了寨籬門就是場,捆得一般大的麥個兒和已經鍘了的麥莖子堆成了幾座大金山,雖然天已黑了,子卻還覺得滿場子金光燦爛。他爬到金山上,把棉襖被子放下,把鞋一脫,坐下抽起煙來,他心里又覺著喜歡,喜歡自己有這么幾座金山;又覺著氣悶,氣悶兒子媳婦別扭;就不知不覺的自言自語起來,起先是在心里說,后來就叨叨出聲音來了:“人老啦,不中用啦,討人嫌啦!光會吃閑飯啦,光會看場啦!這場我要不看,你們就不管,你們就不心疼這麥子,要是叫人家偷了,看你……哼,俺家什么時候收過這些麥子呀!……這如今是你們的世界啦!該你們享福啦!俺老廢物是多余的啦!”說著說著,就迷迷糊糊起來,不覺一頭倒在金山上,睡著啦。一覺醒來時,只見身上被子棉襖蓋得好好的(也不想想是誰給蓋上的),又見天已大明,回頭一看,自家那寨籬門還是關著的。他就掀起了被子,去把寨籬門抬開了,看見大門還關得嚴嚴的,心里就火了,嘴里叨叨著:“什么時候了,兩口子還睡懶覺?還不下地?”三步兩步沖到門跟前,“通”的一腳!不想那門沒插上,用力太猛,一跤摔進門里,半天爬不起來,就躺在地下哼哼起來。過了一會,媳婦回來把他扶進屋里,問他是怎么回事,他不好意思說,卻問道:“你們什么時候下地的?”媳婦高興的說:“爹!對你說,俺們這個撥工組跟三元他們那個撥工組比賽割麥子,看誰割的多割的快,所以俺們半夜就起來了,到場里見你沒蓋被就睡著了,俺們給你蓋上被,就下了地……這會俺是回來做飯的。”躺下了,媳婦一面在外間屋里燒火,一面大著聲音告訴他:大杠割麥子怎么壯,怎么跟人家打賭比賽,怎么全撥工組的人們都掉在后邊了,怎么還割的干凈,不丟麥穗子。……一會,給他端進一大碗燙燙的面湯來,說:“爹!趁熱的吃吧!吃了發發汗就舒服了。”滿圍子從來沒吃過這么好的湯,一口氣喝完了,覺得心里暖和,全身果然出了陣大汗,又輕松又痛快。媳婦又給他把被子蓋的好好的,叫他再睡一覺,并且對他說:“今日你摔了蹬的事回頭別跟大杠說,叫他知道了,往后該連門也不叫你出了。這些日子他不叫你干活兒,是怕累著你,是向著你哩……”子心想:“咳!真是,兒子是好兒子,媳婦是好媳婦,俺總算是有福的。……”(有刪改)[注]文本寫于1948年,反映解放區農村土改運動時期的新生活。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品開頭交代“天氣好像比往年暖和得更快”,一方面是寫實,交代天氣狀況,另一方面也是人們分到土地之后的心理感受。B.老漢看到兒子媳婦在地里拾掇什么,為了過把癮,想去幫忙,但是兒子不領情,老漢討了個掃興,只能悻悻離開,心有不甘。C.老漢想起十二畝地的麥子個兒要鍘,怕天下雨麥子腐了,主動來幫忙,一方面是擔心累壞了兒子和媳婦,另一方面也是想過把癮。D.老漢抱著被子看場,看著金燦燦的麥子,爬到金山上,內心非常高興,但是一想到兒子和媳婦就別扭,非常生氣,并發起了牢騷。7.下列對文本加點詞語所反映的心理活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聲說”反映了兒子小兩口聯手干活又把撞了之后的羞愧和不滿。B.“又大聲說”反映了兒子怕父親年紀大了聽不清而故意提高音量的關愛心理。C.“小聲說”反映了媳婦怕父親生氣而責備丈夫,又怕丈夫生氣的周全心理。D.“柔聲說”反映了媳婦害怕父親因為生氣而真去看場挨凍的孝順心理。8.誤解是小說中常用的一種手法,請找出本文中的誤解內容并分析表現了父親怎樣的形象特點。(4分)9.劉滿囤、兒子和媳婦在小說環境構成中有著怎樣的作用?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萬千年而不變,使民之耳目純于一,而子孫有所守,易以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遠者至七八百年。夫豈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蓋其子孫得其祖宗之法而為據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商之尚質,周之尚文,視天下之所宜尚而固執之,以此而始,以此而終。不朝文而暮質以自潰亂故圣人者出必先定一代之所尚。周之世,蓋有周公為之制禮,而天下遂尚文。后世有賈誼者說漢文帝,亦欲先定制度,而其說不果用。今者天下幸方治安,子孫萬世帝王之計,不可不預定于此時。然萬世帝王之計,常先定所尚,使其子孫可以安坐而守其舊。至于政弊,然后變其小節,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長遠,而民不茍簡。今也考之于朝野之間,以觀國家之所尚者,而愚猶有感也。何則?天下之勢有強弱,圣人審其勢而應之以權。勢強矣,強甚而不已則折;勢弱矣,弱甚而不已則屈。圣人權之,而使其甚不至于折與屈者,威與惠也。夫強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褒而下不以為德。故處弱者利用威,而處強者利用惠。乘強之威以行惠,則惠尊;乘弱之惠以養威,則威發而天下震慄。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然而不知強弱之勢者,有殺人之威而下不懼,有生人之惠而下不喜。何者?威竭而惠褒故也。故有天下者,必先審知天下之勢,而后可與言用威惠。不先審知其勢,而徒曰我能用威、我能用惠者,末也。故有強而益之以威,弱而益之以惠,以至于折與屈者,是可悼也。故善制天下者,先審其強弱以為之謀。(選自《蘇洵文選·審勢》,有刪改)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不朝A文B而暮質C以自D潰亂E故F圣人者G出H必1先①定K一代之所尚。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固,意為堅持,與《六國論》“至于顛覆,理固宜然”中的“固”意思不同。B.于,是介詞,可理解為“在”,與《師說》“不拘于時”中的“于”意思相同。C.以,是介詞,相當于“用”,與《鴻門宴》“請以劍舞”中的“以”意思相同。D.是,意為這,與《赤壁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中的“是”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論證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宗明義,提出“治天下者定所尚”的命題,并以三代為例,陳述“定所尚”的重要性,可以長治久安,民不茍且。B.文章從“所尚”引出一個“勢”字,認為“勢”有強弱之分,既不能強得過度,也不能弱得過度,暗合了儒家中庸之道。C.文章辨明了用威嚴和施恩惠是裁抑節制天下強弱之勢的手段,進而強調如果要行之有效,君王在任何時候都應恩威并施。D.蘇洵的這篇策論,既用典型事例做論據,又在正反論述中深化了說理,博古通今,論辯嚴密,關懷現世之情也溢于言表。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至于政弊,然后變其小節,而其大體卒不可革易。(4分)(2)夫強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褻而下不以為德。(4分)14.明代方孝孺認為“論政則考其時”,本文大致作于宋仁宗至和年間,請根據文中蘇洵對“勢”的論述,為宋仁宗治政建言獻策并闡明理由。(3分)(二)古代詩歌鑒賞(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5~16題。三月三日①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皇甫冉江南煙景復如何?聞道新亭②更可過。處處藝蘭春蒲綠,蔞蔞藉草遠山多。壺觴須就陶彭澤,時俗猶傳晉永和①。更使輕橈徐轉去,微風落日水增波。【注解】①三月三日為上巳節,古人要踏青郊游。②新亭,古人送別的地方,這里也是標題中的后亭。③永和,指晉永和年間,王羲之在此宴游,作《蘭亭集序》。15.下列各項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以問句開頭,問中有答,自成一格。作者聽說新亭這個地方值得去看看,自然引出下文對新亭的描寫。B.頷聯具體描繪,在李明府的后亭看到了蘭花遍地、春浦泛綠,茂盛的草木構成了一道風景,抬頭遠觀,則山巒連綿。C.頸聯用陶淵明和王羲之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在游賞李明府后亭之后的情感,欣喜之中不乏些微的遺憾之情,無法達到陶淵明的歸隱之境。D.全詩描寫細膩,選景自然,體現了時令節日特有的風致。詩句前后照應,其中頷聯照應了首句,頸聯則照應了首聯次句,渾然一體。16.有人說尾聯表達了作者“佳興不盡”,也有人說尾聯是作者“興盡而返”。你怎么認為?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認為,諸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蘇洵在《六國論》中與之相似的論述是“▲,▲”。(2)荀子在《勸學》中開頭連用幾個比喻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并順勢推論出結論,強調學習并不斷省察自己重要性的兩句是“▲,▲”。(3)“馬”作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經常出現在唐宋詩詞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成為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重要意象,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訪談稿節選文字,完成18~20題。訓詁學會:▲?洪帥教授:訓詁學確實屬于“冷門絕學”,不過現在遇上了好時代,特別是在當前重視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國家還專門推出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課題,支持學者個人和學術團隊從事冷門絕學研究,可以說是“冷門”不冷,“絕學”有繼。訓詁學是傳統學術門奧“小學”的三個分支之一(其他兩個是文字學、音韻學),“小學”是與“經學”相對的,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它是經學的附庸,其目的是解經,具體就是更好地閱讀古書、準確地理解古義。訓詁學是涉古專業研究的基礎,不管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還是法律、軍事、藝術等,都必須閱讀古文,現在研究同為冷門絕學的簡牘學也需要以訓詁學為基礎,否則就不能準確理解古代文獻,那么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學術也是不可靠的。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擬寫恰當的問題,使之與洪帥教授的回答內容貼合,邏輯自洽。(3分)19.請根據選文最后一段內容,界定“訓詁學”的概念內涵。(4分)20.從訪談稿的答問中可以推測出洪帥教授具有怎樣的學術品質?請加以概括并提供依據。(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翻譯既是語文表達的一種方式,牽此一發自然不能不動全身。文章曾有“化境”“醇境”之說,譯筆精進之后,當然也能臻于此等境界。思果先生在《翻譯研究》里卻有意只談低調。他指出,妙譯有賴才學和兩種語文上醇厚的修養,雖然應該鼓勵,但是無法傳授。同時,妙譯只能寄望于少數譯家,一般譯者能做到不錯,甚至少錯的“穩境”,已經功德無量了。思果先生的低調,只是針對“惡性西化”或“畸形歐化”而發。“畸形歐化”是目前中譯最嚴重的“疵境”,究其病源,竟是中文不濟,而不是英文不解。事實上,歐化分子的英文往往很好,只是對于英文過分崇拜以至于泥不能出,加上中文程度有限,(1)在翻譯這樣的拔河賽中,自然要一面倒向英文。所以為歐化分子修改疵譯,十之七八實際上是在改中文作文。這是我在大學里教翻譯多年的結論。(2)思果先生的研究正好對癥下藥。他給譯者最中肯的忠告是:翻譯是譯句,不是譯字。句是活的,字是死的,字必須用在句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能不”采用了雙重否定的方式,表達強烈肯定的意思,意在強調翻譯的重要性。B.“功德無量”指功業德行大到無法計算,此處作者用來形容少數譯者,是褒詞貶用。C.“不濟”意為差、不好,和《祝福》“連精神也更不濟了”中的“不濟”意思相同。D.“泥不能出”中的“泥”讀nì,和“泥古不化”的“泥”讀音相同,意為不知變通。22.從修辭的角度鑒賞文中兩處畫橫線句的表達效果。(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現代詩人林庚說:“人走路要昂著頭,我一生都是昂著頭的。”但成熟的稻穗總低垂著頭,優雅的垂絲海棠也低垂著頭,飽滿的向日葵亦低垂著頭……這些無言的萬物中都內蘊著生命的智慧。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蘇省百校聯考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語文試卷參考答案1.C【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據鄒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斷“從湯顯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觀來看,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對他影響最大。但他時常也在‘檢儒’與‘仙游’之間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對他也有一定影響”可知,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對湯顯祖影響最大。2.D【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文本信息內容推斷。“表現了黃老思想”判斷錯誤。黃老思想即道家思想。而“前二記”多表現儒家思想,“后二記”多表現佛道思想。3.B【解析】“蓮臺”亦作“蓮花臺”,佛座。湯顯祖通過詩作《小金山次蘇長公韻》在夕陽、煙雨、寒潮中感受佛理,借佛理以求解脫。4.①接觸和吸納豐富而多樣的思想,滿足不同的精神需要,解決不同時期或不同層面的情感和思想問題;②成為情感豐富、思想活躍、視野開闊、有創造力的人;吸納所接觸到的思想的合理的部分、可取之處。(每點2分)5.①“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表現了湯顯祖的政治理想:官吏清廉,政治清明,造福百姓。人民和睦,民德淳厚。②“以前晝有公差,夜有盜警。老爺到后啊”表現了湯顯祖的政治理想:農民可以不受干擾地勞動和生活,官員勸農勵耕,關心農業生產,把農業作為頭等大事。③“陽春有腳,經過百姓人家”“雨過有人耕綠野”“村村雨露桑麻”表現了湯顯祖的政治理想:百姓安居樂業,樂于耕織。(每點2分)6.B(B.“兒子不領情”錯,小說表現的是兒子對父親的關愛,怕讓父親累壞了,并非不領情)7.A(“羞愧和不滿”錯。兒子是怕父親干活累壞了)8.①兒子關心父親,不讓他下地,父親幫兒子捧麥個兒,兒子讓他回去,父親誤解;②誤解了兒媳低聲嘀咕,認為兒媳嫌棄他;③回家后誤解兒子兒媳懶起床。④表現了父親對兒子阻撓的不滿,突出了父親多疑、關心兒子、熱愛勞動的特點。(每點1分,形象1分)9.①劉滿囤對土地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分到了土地又喚醒了他對土地的熱情,他代表了土改時期舊農民生存方式;②兒子兒媳是新時代的青年男女的代表,他們團結互助,熱情奔放,熱愛勞動,代表了青年一代在土改后的生活態度;③劉滿囤和兒子兒媳之間的故事,又暗示著中國農民之間的特有的孝順、敬老的家庭環境。(每點2分)10.CEH(原文為“不朝文而暮質,以自潰亂。故圣人者出,必先定一代之所尚”。評分參考: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四處及以上不得分)11.B(“意思相同”錯,前者是“在”的意思;后者是“表被動”)12.C(“君王在任何時候都應恩威并施”錯,文章強調的是“審勢”而定,強則用惠,弱則用威,并非“任何時候都應恩威并施”)13.(1)直到政治上出現了弊端,這樣以后才可以改變它細小的部分,但那些大政方針始終是不可改變的。(“政弊”“小節”“大體”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勢過分強勁的,威力耗盡,也不能震懾臣下;勢過分軟弱的,恩惠被輕慢,底下的人也不會認為是恩德。(“振”“褻”“德”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建言獻策:仁宗應該用威嚴振弱勢。(1分)理由①考其時:宋仁宗至和年間,外為強敵所制,內興奢靡之風,積貧積弱,國力不盛;②蘇洵對“勢”的論述:處在弱的要利用威力,處在強的要利用恩惠。(2分)(其他答案能結合材料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參考譯文】治理天下的人要確定崇尚的東西。崇尚的東西一經確定,一直到千萬年之后也不會變更,這樣可使百姓的見聞思想歸于集中一致,后世子孫就會有所遵守,治理國家就容易許多。所以夏商周三代的圣人,他們的后代能夠傳國久遠達到七八百年。難道只是由于他們的百姓沒有忘掉圣人們的功勛才達到這樣的?原來是他們的子孫得到祖宗的制度并以此作為根據,才保證了國運長遠。像夏朝崇尚忠誠,商朝崇尚質樸,周朝崇尚文華,審察天下適宜尊崇的來堅持執行相應的思想,以此開始,以此終結。不能早上崇尚文華,晚上崇尚質樸,以至于自己造成混亂。因此圣人一出來,就一定先確定為朝一代所崇尚的。周的時代,有周公替他制定禮樂制度,于是天下便尊崇文華。后代有賈誼勸說漢文帝,也想要先確定制度,可是他的方案最終沒有真的被采用。現在天下有幸剛剛太平安定,子孫得以萬世做帝王的大計,不可不在這個時候預先確定。讓后世能長久做帝王的策略,經常先確定所崇尚的,使子孫可以安定天下、坐享其成。直到政治上出現了弊端,這樣以后才可以改變它細小的部分,但那些大政方針始終是不可改變的。如此,才能長久地統治天下,老百姓不會茍且輕慢。現在從朝廷和民間考察一下國政,來觀察國家所崇尚的東西,我感到有些迷惑。為什么呢?天下的形勢有強有弱,圣人審察它的形勢,用權宜之計來應對它。形勢強了,強到過分再不停止就會折毀了;形勢弱了,弱到過分再不停止就會彎曲變形了。圣人權衡它,使統治之勢不至于太過而出現折毀或變形的手段,是用威力或施恩惠。勢過分強勁的,威力耗盡,也不能震懾臣下;勢過分軟弱的,恩惠被輕慢,底下的人也不會認為是恩德。所以處在弱的要利用威力,處在強的要利用恩惠。趁著強的形勢來施予恩惠,那么恩惠就受到尊重;趁勢弱的恩惠培養威力,那么威力發作,天下就會震動發抖。所以威力和恩惠是用來節裁控制天下強弱形勢的。然而不懂得強或弱的形勢,即使有處決人的強大威力,天下百姓也不會懼怕;即使有使人活命的恩惠,天下百姓也不會高興。為什么呢?是威力耗盡了,恩惠被輕視了的緣故。所以統治天下的人,一定要先審察了解天下的形勢,然后可以跟他講用威力或施恩惠。不先審察天下形勢,卻平白無故地說我能用立威嚴的方法,我能用施恩惠的方法,那是行不通的。因此有強的形勢卻用威力施加其上,有弱的形勢卻用恩惠施加其上,以至于到了折毀和彎曲變形的,這都是可悲的。所以善于制服天下的人,要預先審察天下形勢的強弱再來謀劃方法。15.C(“無法達到陶淵明的歸隱之境”錯,作者表達的是如今的清醒就像陶淵明一樣,因而也沒有遺憾)16.示例一:佳興不盡,①作者三月三去踏青,看到李明府后亭煙景盛況,蘭花滿蒲,自然佳興勃發;②美酒樂事,時俗無異永和,更是舒心;③乘興而行,輕橈徐轉,再觀佳境。(每點2分)示例二:興盡而返,①作者本去踏青,在李明府后亭已盡情欣賞美景、坐觀遠山;②更品美酒,賞玩雅事;③但風聲日落,江波四起,自然興盡而歸了。(每點2分)17.(1)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每空1分)18.訓詁學被稱為“冷門絕學”,(1分)您如何看待訓詁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科作用?(2分)19.訓詁學是以解經為目的(1分)、為涉古專業研究提供基礎(1分)的傳統學術門類“小學”的分支學科。(1分)(下定義的判斷句式,1分)20.①實事求是:從“訓詁學確實屬于‘冷門絕學’”“那么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學術也是不可靠的”都可以推測出來。(2分)②學術自信:從“可以說是‘冷門’不冷,‘絕學’有繼”、一切研究“都必須閱讀古文”可以推測出來。(2分)21.B(“是褒詞貶用”理解錯誤,這里沒有貶低少數譯者的意思)22.兩個句子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句(1)把翻譯比作拔河比賽,是一場中文和英文的較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歐化分子在翻譯過程中倒向英文的危害;(3分)句(2)把思果先生給譯者的研究過程比作對癥下藥的治病過程,通俗易懂,肯定了思果先生忠告的中肯性。(2分)23.【審讀材料】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引用林庚的人生箴言,引導考生體悟賢者的人生智慧,提取到關鍵詞“昂著頭”;后一部分用“但”領起,引導考生參悟自然無言的智慧,提取到關鍵詞“垂著頭”。材料意在引導考生圍繞“昂著頭”和“垂著頭”這兩個關鍵詞,思考其形象表述背后的精神內涵和靈魂姿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兩者的關系,具有極強的思辨性,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不難看出,情境材料所提供的話題是帶有辯證思維性的,這樣按照寫作任務提出的要求構思立意,完成任務時,一方面要緊扣“材料具有啟示意義”思考,一方面所寫的內容一定要是自己針對材料所展開的“感悟與思考”,另外還要把材料話題所蘊含的邏輯關系體現出來。寫作時應圍繞“昂著頭”與“垂著頭”的二元關系展開思辨。首先要理解“昂著頭”和“垂著頭”的內涵,“昂著頭”可以是高貴的尊嚴,可以是自信的人生,可以是自尊的靈魂……“垂著頭”可以是成熟的智慧,可以是謙卑的姿態,可以是優雅的靈魂……然后,圍繞兩個關鍵詞思辨兩者的關系,挖掘其不同的價值意義,確立鮮明的觀點,表明自己的人生姿態,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分析。最后,觀照現實,闡述二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23.(一)審讀立意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引用林庚的人生箴言,引導考生體悟賢者的人生智慧,提取到關鍵詞“昂著頭”;后一部分用“但”領起,引導考生參悟自然無言的智慧,提取到關鍵詞“垂著頭”。材料意在引導考生圍繞“昂著頭”和“垂著頭”這兩個關鍵詞,思考其形象表述背后的精神內涵和靈魂姿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兩者的關系,具有極強的思辨性,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不難看出,情境材料所提供的話題是帶有辯證思維性的,這樣按照寫作任務提出的要求構思立意,完成任務時,一方面要緊扣“材料的啟示意義”思考,一方面所寫的內容一定要是自己針對材料所展開的“感悟與思考”,另外還要把材料話題所蘊涵的邏輯關系體現出來。寫作時應圍繞“昂著頭”與“垂著頭”的二元關系展開思辨。首先要理解“昂著頭”和“垂著頭”的內涵,“昂著頭”可以是高貴的尊嚴、可以是自信的人生、可以是自尊的靈魂……“垂著頭”可以是成熟的智慧、可以是謙卑的姿態、可以是優雅的靈魂……然后,圍繞兩個關鍵詞思辨兩者的關系,挖掘其不同的價值意義,確立鮮明的觀點,表明自己的人生姿態,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分析。最后,觀照現實,闡述二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二)評分細則:(1)作文評價整體要求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切合題意,符合試題的材料、情境與任務要求;觀點明確,邏輯嚴密,結構嚴謹,論證充分,思考具有獨立性,表達準確流暢,合理運用詞語、句式、修辭等。(2)作文等級評分標準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商品混凝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可變風量(VAV)操作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廚房滾刀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醫院泡沫床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互聯網產業投資協議合同范本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跨學科融合計劃
- 2025-2030中國動漫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冷離心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元寶楓籽油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體外診斷試驗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15ZD04 常用電氣控制原理圖
-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學課件-【希沃白板培訓結營大作業】
- e-fim otnm2000傳輸網子網級網管系統操作指南中文版
- GB/T 5231-2022加工銅及銅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 白中英數字邏輯習題答案課件
- 強夯監理實施細則
- 《財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管理國內外文獻綜述》
- 井蓋管理應急預案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動火作業風險告知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