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學基礎張建偉主編經濟學基礎第一章導論
知識目標掌握資源稀缺性和機會成本的定義掌握經濟學的定義理解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理解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內涵與關系掌握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的定義理解邊際分析與均衡分析的定義了解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的含義及區別經濟學基礎
能力目標能從機會成本角度進行分析和選擇能辨別現實生活中的微觀與宏觀經濟問題能利用邊際分析、均衡分析等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經濟問題經濟學基礎1.1經濟學的研究對象1.1.1資源的稀缺性與選擇
1.稀缺性所謂資源,就是用來生產那些滿足人們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手段或物品。所謂欲望,就是人們為了滿足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產生的渴望。
經濟學基礎經濟資源以及用其生產的物品和服務總是不能滿足人類無窮無盡欲望的事實,稱為稀缺性。資源稀缺的相對性相對性是相對人類多樣、無限的欲望而言資源稀缺的絕對性
存在于人類社會的一切時代和社會
經濟學基礎稀缺性產生的原因
物資資源是有限的,人們消費商品的欲望(需要)卻是多種多樣、多層次和永無止境的。
窮人的寓言經濟學基礎就必須進行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怎樣生產?何時生產?為誰生產?如何保障供給,如何消費等方面的選擇。這些問題是人類社會共有的經濟問題,經濟學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產生的。2.選擇和機會成本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欲望?經濟學基礎選擇是指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在備選事件中進行挑選的活動。經濟學中的選擇是指人類社會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稀缺資源于各種用途,以便更好地滿足人類的欲望。經濟學基礎
機會成本是指把一項經濟資源配置到特定的用途而放棄的將其配置到其他各種用途中所能帶來的最大收益。要注意的是: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益視為機會成本經濟學基礎小案例機會成本究竟有多大?
假如某人手中的一筆資金有3種用途:購買政府債券,可獲得1萬元收益;存入銀行,可獲得0.6萬元利息;購買股票,可獲得0.5萬元紅利。則購買政府債券的機會成本為0.6萬元;蔣倩存入銀行和購買股票的機會成本均為1萬元。很顯然,決策者會選擇機會成本小(收益大)的方案,即將這筆錢用來購買政府債券。經濟學基礎1.1.2經濟學的定義經濟學不能確保你發財,但是,沒有經濟學,你簡直非吃虧不可。
經濟學不能保證你不失業,但確能使你知道你為什么失業。
——薩謬爾森經濟學是使人變聰明的學問經濟學基礎上個世紀90年代末,當財經類人才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他們就深刻的體會到了經濟學中供給與需求原理的重要性。經濟學是研究如何實現稀缺資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類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學科。經濟學基礎1.1.3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物價是否保持穩定如何實現經濟增長經濟學基礎微觀經濟學研究對象是個別經濟單位(居民戶、廠商)的經濟行為。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一只無形的手)。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
1.2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經濟學基礎宏觀經濟學研究對象是整個經濟(政府的行為)。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一只有形的手)。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
經濟學基礎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區別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研究對象解決的問題中心理論基本假設主要目標研究方法單個經濟體廠商、居民的資源配置問題價格理論市場有效廠商、居民的利益最大化個量分析整個經濟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問題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市場失靈社會福利最大化總量分析經濟學基礎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1)目標相同。(2)兩者互相補充。(3)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4)兩者都是實證分析。
經濟學基礎1.3經濟學研究方法1.3.1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實證分析:用事實說明經濟現象的現狀如何?回答是什么。如:某一時期的經濟增長率為8%,失業率是6%。規范分析:以一定的判斷標準為出發點,力求回答應該是什么。如:要實現8%的年經濟增長速度,政府應采取什么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某國的收入分配是不是公平。經濟學基礎1.3.2邊際分析邊際分析就是運用導數和微分方法研究經濟運行中為增量的變化,用以分析各經濟變量之間相互關系及變化過程的一種方法。經濟學基礎1.3.3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對某一市場或某一商品經濟變量間的平衡關系進行分析。如:某一商品的供給量、需求量與價格間的平衡關系。一般均衡分析:以整個經濟體系為研究對象,分析經濟總量之間的平衡關系。如:總供給、總需求與物價總水平之間的平衡關系。經濟學基礎1.3.4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1)靜態分析法:只分析某一時點上經濟變量的狀況(2)比較靜態分析法:只分析始點和終點的經濟變量的狀況(3)動態分析法引入時間因素,分析某一時期內經濟變量的過程狀況。經濟學基礎參考書目1.薩繆爾森《經濟學》,12、14、16、17版2.曼昆《經濟學原理》,第2、3版3.斯蒂格利茨《經濟學》,第1、2版4.彼得·蒙德爾等《經濟學解說》第3版,上下冊5、高鴻業,《西方經濟學》6.尹伯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7.張東輝《西方經濟學習題集粹》8.朱明《西方經濟學習題集》國外優秀初級教材曼昆《經濟學原理》是美國德賴登出版社以140萬美元征求經濟學教科書的中標作品,被西方世界認為是“最令人鼓舞的經濟學教科書”。英國《經濟學家》撰文認為該書將取代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成為天下第一。該書出版僅3個月就被美國300多所大學采用作為教材。其英文版發行量在1998年出版當年就高達20萬冊,成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經濟學教材。經濟學基礎名家箴言經濟學的理論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結論。它不是一種教條,而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的器官、一種思維的技巧。它幫助擁有經濟學的人作出正確的結論。——凱恩斯經濟學基礎研究對象:個體經濟單位,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和單個市場等。從三個層次進行考察:第一是分析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的經濟行為,消費者如何以最優決策獲得最大效用,生產者如何以最優生產決策以取得最大利潤。第二是分析單個市場的價格決定,它是由單個市場中所有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最優經濟行為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三是分析所有單個市場的價格的同時決定,它是作為所有單個市場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出現的。回顧: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基礎第二章需求、供給及市場均衡
一、需求二、供給三、需求彈性與供給彈性四、市場均衡五、蛛網理論
經濟學基礎
(一)需求與需求函數1.需求(Demand)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有效需求=(購買)欲望+(支付)能力。這兩個條件缺一都不構成需求。一需求理論經濟學基礎需求與需要的區別?需要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現象,它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渴求和欲望,是成為人們行動的直接導因和原動力。當消費者只有購買消費品的欲望,而無能力支付貨幣時,就只是需要;只有當他既有對消費品的欲望,并且有貨幣支付能力時,才是需求。例如,一個有1000萬戶居民的地區,居民都需要一臺電冰箱,但是,在一定價格水平下,其居民戶中只有15%的家庭對電冰箱有支付能力,這樣,該地區對電冰箱的有效需求將是150萬臺,而不是1000萬臺。經濟學基礎2、影響需求的因素與需求函數
(1)商品自身價格(2)相關商品價格(3)消費者的收入(4)消費者的偏好(5)預期變量(6)人口(數量與結構)(7)消費政策
需求函數是指需求量和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公式為:Qd=(P,Pr,I,F,t……)一般表示為:QD=f(P)經濟學基礎1.需求的表達之一:需求表(二)需求曲線與需求規律經濟學基礎2.需求(Demand)的表達之二:需求曲線
以圖形的形式來表述需求這個概念。
QPOABD特征:向右下方傾斜。經濟學基礎3、需求規律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即需求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增加的趨勢。P
,Q;P
,Q。
討論:需求定律的例外。吉芬商品
P
,Q;炫耀商品P
,Q。經濟學基礎需求規律的—特例(1)吉芬物品Giffen’sGoods:需求量與價格成同向變動的特殊商品。
P
→Q英國人吉芬發現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土豆價格上升,但需求量卻反而增加。在當時被稱為“吉芬難題”。原因:土豆漲價引起英國靠工資生活的低收入者購買更多的土豆,而不是買得更少。經濟學基礎(2)炫耀性物品。Conspicuousgoods由凡勃倫提出。炫耀性消費:如果完全用價格來衡量需求程度,在價格低時買得少,價格高時買得多。手飾中的黃金與鉆石;茅臺酒價格;這種商品為定位性物品PositionalGoods,這類商品具有顯示財富的效應。P
→Q0P價格Q數量D向右上方傾斜需求定理的特例經濟學基礎(三)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1.需求量的變動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消費者購買量的變動。2.需求的變動商品本身價格之外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消費者購買量的變動。經濟學基礎QPOABDD'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需求量的變動需求的變動返回經濟學基礎需求量變化和需求變化的圖示區別
OQd
需求量的變化(點的移動)P1.0D1OD2DQd
789
需求的變化(線的移動)●●DP經濟學基礎二供給理論(一)供給與供給函數1.供給(Supply)的概念
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供應(出售)的商品數量。供給=“(愿意供給)欲望”+“(能夠供給)能力”,這兩個條件缺一都不構成供給。經濟學基礎2、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與供給函數1、商品自身價格2、相關商品價格3、廠商的目標4、生產技術的變動5、生產要素價格6、預期價格7、政府的政策
供給函數是指供給量和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公式為:QS=f(a,b,c,d,e……)其形式一般如下:Qs=f(P)
經濟學基礎1、供給的表達之一:供給表(二)供給曲線與供給規律經濟學基礎2.供給(Supply)的表達之二:供給曲線S
以圖形(幾何)的形式來表述供給這個概念。
QPOGHS特征:向右上方傾斜。經濟學基礎3、供給規律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成同方向變動,即供給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的趨勢。P
,Q;P
,Q。
討論:供給定理的例外。稀缺物品P
,Q。經濟學基礎第一,勞動,當工資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如果繼續增加,則勞動的供給量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第二,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文物等,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其供給量是固定的,無論價格如何上升,其供給量也無法增加。WW00L0LE供給規律的例外情況:經濟學基礎(三)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1.供給量的變動
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動。供給曲線上點的移動2.供給(供給曲線)的變動
商品本身價格之外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動。供給曲線的移動返回經濟學基礎供給量變化和供給變化的圖示P
OQs
供給量的變化(點的移動)PS2SS1
OQs
供給的變化(線的移動)●●s經濟學基礎三
彈性理論(一)、基本概念當經濟變量之間存在函數關系時,彈性被用來表示作為因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對于作為自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的反應程度。彈性的一般公式為:
注意:彈性概念是就自變量和因變量的相對變動而言,因此,彈性數值與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度量單位無關。經濟學基礎設兩個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為,Y=f(X)若△X、△Y各表示變量X、Y的變動量,e表示彈性系數,則弧彈性公式為:若經濟變量的變化量趨于無窮小,則彈性就等于因變量的無窮小的變動率與自變量的無窮小的變動率之比。即點彈性公式為:經濟學基礎
(二)、需求價格彈性1、含義需求價格彈性通常被簡稱為需求彈性。需求彈性是用來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對于該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它是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率與價格的變動率之比。在一般情況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價格成反方向變動,彈性系數為負值。為便于比較,在公式中加了一個負號,或者用絕對值表示。經濟學基礎
2、計算
分以下兩種情況:(1)需求弧彈性需求弧彈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彈性。需求弧彈性公式為:
在計算同一條弧的需求弧彈性時,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數值不同,因此,降價和漲價的計算結果不同。如果僅是一般計算某一條弧的需求弧彈性,并未強調是作為降價或漲價的結果,則為了避免不同的計算結果,通常取兩點的價格和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來作為P和Q值。即需求弧彈性中點公式為:經濟學基礎例
某商品的價格由20元/件下降為15元/件(P=20,ΔP=15-20=-5),需求量由20件增加到40件(Q=20,ΔQ=40-20=20),這時,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經濟學基礎若將上例倒過來,即該商品價格由15元/件上升為20元/件(P=15,ΔP=5),需求量由40件減少到20件(Q=40,ΔQ=-20),則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顯然,上述不同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兩種不同情況下我們所選擇的P和Q的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我們選擇的起點不同。為了避免這種矛盾,可以采取平均計算的辦法,即運用運用中點公式來計算商品的需求彈性。這就是:經濟學基礎若運用中點公式計算,則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經濟學基礎(2)需求點彈性需求點彈性表示需求曲線上某一點上的需求量對價格的無窮小的變動的反應程度。即需求曲線上某一點的彈性。需求點彈性公式為:經濟學基礎例已知需求函數為Q=120-20P,則需求點彈性為:這時,可求出任何價格水平的需求彈性系數,如:當P=2時,以此類推,當P=3時,ed=1;當P=4時,ed=2。經濟學基礎3、類型需求彈性按其彈性系數的大小,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1).富有彈性:ed>1,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大于價格的變動率。如圖(a)中,A、B兩點間的需求彈性值為2.1。1234501020304050QPAB(a)富有彈性Q=f(P)經濟學基礎(2).缺乏彈性:ed<1,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小于價格的變動率。如圖(b)中,A、B兩點間的需求彈性值為0.6。(b)缺乏彈性1234501020304050QPABQ=f(P)經濟學基礎(3).單位彈性:ed=1,表示需求量的變動率等于價格的變動率。如圖(c)中,A、B兩點間的需求弧彈性值為1。1234501020304050QPAB(c)單一彈性Q=f(P)單位彈性經濟學基礎(4).完全彈性:ed=∞,表示價格的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無限的變動。如圖(d)中,在既定的價格水平P=3,需求量是無限的。
1234501020304050QP(d)完全彈性Q=f(P)經濟學基礎(5).完全無彈性:ed=0,表示在任何價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變。如圖(e)中,在任何價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變,Q=30。1234501020304050QP(e)完全無彈性Q=f(P)經濟學基礎需求彈性的分類●
完全無彈性(ed=0)急救藥●完全彈性(ed=+∞
)黃金●富有彈性(ed>1)奢侈品●缺乏彈性(0<ed<1)生活必需品●單一彈性(ed=1)衣服經濟學基礎QPed=0ed=+∞
ed<1ed>1ed=1圖示:需求彈性的類型O(P,Q)經濟學基礎價格彈性系數的例子物品需求價格彈性物品需求價格彈性食鹽0.1汽車1.2水0.2國外旅游1.8咖啡0.3餐館就餐2.3香煙0.3飛機旅游2.4鞋類0.7電影3.7住房1.0特定品牌的咖啡5.6經濟學基礎請你思考?現實生活中如何判斷一種商品的彈性的大小?比較購買一臺電視與購買一支鉛筆的區別。結論:透過人們對價格的關心程度來判斷。對價格越關心的商品,其彈性越大。對價格越不關心的商品,其彈性越小。經濟學基礎4、影響需求彈性的諸多因素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則該商品的需求彈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該商品的需求彈性往往就越小。例如,在蘋果市場,當國光蘋果的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就會減少對國光蘋果的需求量,增加對相近的替代品如香蕉蘋果的購買。這樣,國光蘋果的需求彈性就比較大。又如,對于食鹽來說,沒有很好的可替代品,所以,食鹽價格的變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幾乎等于零,它的需求彈性是極其小的。對一種商品所下的定義越明確越狹窄,這種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彈性也就越大。譬如,某種待定商標的豆沙餡面包的需求要比一般的豆沙餡面包的需求更有彈性,豆沙餡面包的需求又比一般的面包的需求更有彈性,而面包的需求彈性比一般的面粉制品的需求彈性又要大得多。經濟學基礎第二,商品用途的廣泛性。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用途越是廣泛,它的需求彈性就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狹窄,它的需求彈性就越小。如果一種商品具有多種用途,當它價格較高時,消費者只購買較少的數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當它的價格逐步下降時,消費者的購買量就會逐漸增加,將商品越來越多地用于其它的各種用途上。經濟學基礎第三,商品對消費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說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例如,糧食的需求彈性是較小的,電影票的需求彈性是較大的。第四,商品的消費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需求彈性越大;反之,則越小。例如,火柴、鹽、鉛筆、肥皂等商品的需求彈性就是比較小的。因為,消費者每月在這些商品上的支出是很小的,消費者往往不太重視這類商品價格的變化。經濟學基礎第五,考察的時間長短。一般說來,時間越長,彈性越大。因為,當消費者決定減少或停止對價格上升的某種商品酌購買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費時間去尋找和了解該商品的可替代品。例如,當石油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在短期內不會較大幅度地減小需求量。但設想在長期內,消費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石油價格上升會導致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地下降。因此,一種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大小,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經濟學基礎
1、商品本身被需要的程度:越被需要,彈性越小2、商品被替代的程度:易被替代,彈性越大3、占總支出的比重:比重越大,彈性越大4、商品種類的大小:小類彈性大,大類彈性小5、商品用途的大小:用途越多,彈性越大6、時間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總結經濟學基礎5、需求彈性與銷售收入即總收益的關系(實踐意義)廠商的銷售收入等于商品的價格與商品銷售量的乘積,即總收益。假定商品銷售量等于商品需求量,則R=PQ。其中,R表示銷售收入,P表示商品的價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需求彈性和銷售收入的關系,主要有以下三點:(1)ed>1,降價會增加銷售收入,漲價會減少銷售收入,即價格變動與銷售收入成反向變動。這個結論可以解釋“薄利多銷”這類現象。經濟學基礎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ed>1),那么降低價格,可以增加銷售總額;反之亦然。P0P1PQ0Q1Q0ABC經濟學基礎QPOABP1P2Q1Q2“薄利多銷”策略原理圖解D降價前的收入:TR1=P1Q1降價后的收入:TR2=P2Q2結果:TR2>TR1經濟學基礎(2)ed<1,降價會減少銷售收入,漲價會增加銷售收入,即價格變動與銷售收入即總收益成同方向變動。P0P10PQ1Q0QDBAC經濟學基礎谷賤傷農:需求缺乏彈性的產品分析QPOABP1P2Q1Q2D平年的收入:TR1=P1Q1豐年的收入:TR2=P2Q2結果:TR2<TR1返回經濟學基礎(3)ed=1,價格變動對銷售收入沒有影響。
經濟學基礎(三).需求的交叉彈性(交叉彈性)(Cross-Priceelasticityofdemand)
1定義: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對另一商品價格變化的反應敏感程度。
QA=f(PB)
2需求的交叉彈性系數公式ΔQAPBEab=ΔPBQA?dQAPBdPBQA?ΔQA?(PB0+PB1)ΔPB?(QA0+QA1)?
經濟學基礎3
交叉彈性的基本類型(1)
Eab<0。互補商品。商品a的需求量和商品b的價格反方向變動。(2)
Eab>0。替代商品。商品a的需求量和商品b的價格同方向變動。(3)
Eab=0。無關商品。A、b這兩種商品相互無關。經濟學基礎(四).需求的收入彈性(收入彈性)
1定義:需求量的變化對消費者收入變化的敏感性程度。Qd=f(I)經濟學基礎2需求收入彈性系數公式3收入彈性的基本類型(1)EI>0。正常商品,包括必需品和奢侈品。
(2)
EI<0。低檔商品
(3)
EI=0或≈0。中性商品EIΔQIΔIQ?dQIdIQ?ΔQ?(I0+I1)ΔI?(Q0+Q1)?經濟學基礎如果具體研究消費者收入量的變動和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量的變動之間的關系,則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表示為: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得出的恩格爾定律是:在一個家庭或國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用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來表述該定律,即:對一個家庭或國家來說,富裕程度越高,則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越小;反之,則越大。通常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被稱為恩格爾系數。經濟學基礎恩格爾系數:聯合國判別生活水平的標準中國城鎮、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1989199720022003城鎮54.546.637.737.1農村54.855.146.245.62008201037.1139.7643.7經濟學基礎例:“彈性理論在經濟決策中的應用”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在經濟決策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生產者收入,往往對農產品采取提價辦法,而對一些高檔消費品采取降價辦法。同樣,在給出口物資定價時,若出口目的主要是增加外匯收入,則要對需求價格彈性大的物資規定較低價格,對需求價格彈性小的物資規定較高價格。各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也是經濟決策時要認真考慮的因素。在規劃各經濟部門發展速度時,需求收入彈性大的行業,由于需求量增長要快于國民收入增長,因此發展速度應快些,而需求收入彈性小的行業,發展速度應當慢些。此外,研究商品需求的交叉彈性也很有用。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應考慮到替代品和互補品之間的相互影響。否則,變動價格可能會對銷路和利潤產生不良后果。經濟學基礎
(五).供給彈性(Elasticityofsupply)(供給價格彈性)
1定義: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敏感程度。
QS=f(P)2
供給彈性系數公式ES=ΔQPΔPQ?dQPdPQΔQ?(P0+P1)ΔP?(Q0+Q1)??經濟學基礎3、供給彈性的五種類型:(1).完全無彈性:es=0,表示在任何價格水平,供給量都固定不變(2).完全彈性:es=∞,表示價格的變動,會引起供給量無限的變動(3).單一彈性:es=1,表示供給量的變動率等于價格的變動率(4).缺乏彈性:es<1,表示供給量的變動率小于價格的變動率(5).富有彈性:es>1,表示供給量的變動率大于價格的變動率經濟學基礎2—17經濟學基礎4、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考察的時間長短因素很重要。時間越長,供給彈性越大。除此之外,(1)生產周期的長短。周期短的供給彈性大。(2)生產的難易程度。易的大。(3)生產要素的供給彈性。要素的供給彈性越大,該產品的供給彈性也越大。(4)生產所采用的技術類型。資本密集小,勞動密集大。(5)自然條件的限制。尤其是農礦產品。經濟學基礎
四市場均衡理論
(一)、
均衡的定義:(Equilibrium)均衡是指經濟變量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作用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狀態。市場均衡即某商品的需求等于其供給。
(二)、均衡價格的決定
1.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
1)需求價格是指消費者對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2)供給價格是指生產者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價格。經濟學基礎2.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及其決定均衡價格是需求價格等于供給價格時的市場價格,均衡數量是需求量等于供給量時的商品數量。決定因素有供給、需求、價格和競爭。決定過程是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PE=4QE=400PE(4)0PQESDQE(400)經濟學基礎3.過剩和短缺:
(SurplusandShortage)1)
過剩:
在經濟學中說某種商品“過剩”,是指該商品的價格在均衡價格之上,表現為供大于求。Q00P1P0S0D0QPE0
過剩ABQdQS經濟學基礎2)短缺:
在經濟學中說某種商品“短缺”,是指該商品的價格在均衡價格之下,表現為供不應求。0S0D0CD短缺P0P1E0PQQSQ0Qd經濟學基礎(三)、供求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
1.供給不變,需求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S0D1D0D2E1E0E2P2P0P10PQ1Q0Q2Q
經濟學基礎
2.需求不變,供給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反方向變動。P0P1P20S1S0S2D0E2E0E1PPQ1Q0Q2Q經濟學基礎3、供給和需求同時同方向變動,均衡數量也會同時同方向變動,而均衡價格的變動則取決于供求變動的相對量。4、供給和需求同時反方向變動,均衡價格總是按照需求變動的方向變動,而均衡數量的變動則取決于供求變動的相對量。經濟學基礎供求定理
——(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方向的變動;供給變動則會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的變動,引起均衡數量同方向的變動。經濟學基礎(四)價格機制1、含義2、條件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3、作用(1)反映市場供求狀況(2)調節供求關系(3)使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經濟學基礎(五)、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1、.最高限價=限制價格(1)目的:抑制某些產品價格上漲(2)結果:供不應求。配給制,黑市交易(3)利弊分析
2、最低限價=支持價格:最低價格總是高于市場價格(1)目的:扶持某些行業(如農業)發展(2)結果:供過于求。財政負擔較重(3)利弊分析經濟學基礎五、蛛網理論1、概念2、假定條件(1)完全競爭市場(2)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不變(3)生產不具有連續性(4)本期產量決定本期價格(5)本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經濟學基礎3、三種形態(1)收斂型蛛網
供給彈性小于需求彈性蛛網穩定條件(2)發散型蛛網
供給彈性大于需求彈性蛛網不穩定條件(3)封閉性蛛網
供給彈性等于需求彈性蛛網中立條件經濟學基礎單項選擇題1、下列哪一項不會導致蘋果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A.生梨價格上升
B.桔子產量減少
C.對蘋果營養價值的廣泛宣傳
D.消費者收入的下降答案:D經濟學基礎2、下列哪一項會導致某冰箱生產廠家的產品供給曲線右移?
A.冰箱價格下降
B.冰箱生產的原材料價格上漲
C.該廠家的生產規模擴大
D.電價上升答案:C經濟學基礎3、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價格彈性,則該商品價格上升會使
A.銷售收益增加
B.銷售收益不變
C.銷售收益下降
D.銷售收益的變動不確定
答案:C經濟學基礎4、建筑工人工資提高將使
A.新房子供給曲線左移并使房子價格上升
B.新房子供給曲線右移并使房子價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線左移并使房子價格下降
D.新房子需求曲線右移并使房子價格上升答案:A經濟學基礎5、兩種商品中,若其中一種的價格變化時,這兩種商品的購買量會同時增加或減少,則二者之間的需求交叉彈性系數為
A.負B.正C.0D.1答案:A經濟學基礎6、下列哪一項會導致汽車的均衡價格下降?A.汽車消費稅降低B.公路建設滯后C.汽油價格下降
D.汽車生產成本上升
答案:B經濟學基礎7、汽油價格上升和汽車生產成本下降會使汽車的
A.均衡價格上升、均衡產量提高
B.均衡價格下降、均衡產量不確定
C.均衡價格上升、均衡產量不確定
D.均衡產量提高、均衡價格不確定答案:B經濟學基礎8.下列哪一項不會導致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線右移?
A.師資質量提高B.學費降低
C.入學考試難度下降D.文憑更受重視答案:B經濟學基礎第三章消費者行為理論本章重點闡述消費者如何在既定收入下獲取最大效用,基本概念包括效用、邊際效用、基數效用、序數效用等。探討決定產品需求的消費者行為。經濟學基礎
一、欲望與效用
(一)欲望的含義、特點及其層次1、含義欲望是指缺乏的感覺與求得滿足的愿望。2、特點無限性層次性代價性差異性替代性連帶性有限性3、層次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經濟學基礎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自我實現需要尊重需要
愛與歸屬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經濟學基礎(二)、效用的含義與特點1、含義效用是人們從消費物品中獲得的滿足。2、特點
1)效用是消費者的主觀感受和評價。
2)效用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3)同一種商品對同一個人的效用也會因占用數量的不同而不同。
4)效用只能自身相比,不能人與人比。經濟學基礎(三)效用評價理論1、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可以用基數詞來表示、衡量并加總求和。主張用邊際效用分析方法分析問題。2、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只能用序數詞表示其大小、高低的順序。主張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方法分析問題。經濟學基礎
二、邊際效用分析(一)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1、總效用是所有商品效用的加總,也就是消費者消費商品所獲得的滿足的總量。用TU表示。
2、邊際效用是指消費量每增(減)一個單位所引起的總效用的增(減)量。或者說是指所消費物品之一定數量中最后增加的那個單位物品提供的效用。用MU表示。
經濟學基礎3總效用和邊際效用的關系
邊際效用為正,總效用增加;邊際效用為零,總效用最大;邊際效用為負,總效用減少。
經濟學基礎總效用與邊際效用圖解MU>0,TU;MU<0,TU;MU=0,TU最大.經濟學基礎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1、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邊際效用會隨著對它的消費數量的增加而遞減的趨勢。
總效用和邊際效用表商品數量Q總效用TU邊際效用MU001121222210329743125310628-3
經濟學基礎QTUMU112122186321342215220620-2經濟學基礎
關于貨幣的邊際效用基數效用論者認為,貨幣和其他商品一樣,也具有效用。消費者用貨幣購買商品,就是用貨幣的效用去交換商品的效用。商品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對于貨幣也同樣適用。對于一個消費者來說,隨著貨幣收入量的不斷增加,貨幣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即:隨著某消費者貨幣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單位貨幣給該消費者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是越來越小的。但是,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基數效用論者通常假定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這樣,貨幣的邊際效用便是一個常數。經濟學基礎2、邊際效用會遞減的原因(1)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
(2)物品用途的多樣性。
(3)欲望的有限性。經濟學基礎
三個結論:
邊際效用與物品數量多少成反比;邊際效用與人們欲望強度成正比;需求量與價格高低成反方向變動。
經濟學基礎(三)消費者均衡1、含義消費者均衡就是指消費者在貨幣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條件下,通過購買、消費,獲得最大效用的一種狀態。2、假設條件消費偏好一定收入水平一定物品價格一定
經濟學基礎3、條件(1)限制條件消費支出=既定收入
PxQx+PyQy=I(M)(2)均衡條件消費者買進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等于它們的價格之比,或者說消費者買進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和價格之比都相等,或者說消費者花費每一單位貨幣所買進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都相等。
MUx/MUy=Px/PyMUx/Px=MUy/Py經濟學基礎
(四)、消費者剩余
1、含義
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貨幣額與他實際支付的貨幣額之間的差額。
2、原因兩種貨幣額是由兩種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經濟學基礎
3、對消費者的意義
節約每筆開支,增加購買品種,增大效用總額;不是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種心理感覺。
例如,
P
DO123Q141513經濟學基礎
三、無差異曲線分析(一)、關于消費者偏好的假定1.順序性(完全性)對于任何兩個商品組合A和B,消費者總是可以作出、而且也僅僅只能作出以下三種判斷中的一種:A=B,A>B,A<B
。2.傳遞性對于任何三個商品組合,如果A>B,B>C;那么A>C。3.非飽和性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沒有達到飽和狀態之前,對商品的占用是多多亦善的。經濟學基礎(二)、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
1、含義:
表示給消費者帶來同等程度的滿足水平或效用水平的兩種商品的各種不同組合點的軌跡。消費組合商品X量(雞腿)商品Y量(小面包)
A112B26C34D43
某消費者的無差異表經濟學基礎
04X(雞腿)12Y(面包)ABCDI631234
UXY2.無差異曲線圖經濟學基礎QXQYOI2I3I1無差異曲線(IC)的形狀效用水平增加結合圖形分析曲線特點經濟學基礎3、無差異曲線的特點(1)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其斜率為負值。無差異曲線的斜率就是邊際替代率。(2)在同一平面上,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其中離原點越遠,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3)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能相交。(4)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
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是由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決定的。
經濟學基礎(三)、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1、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商品的邊際替代率是指在維持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時所需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以MRS代表商品的邊際替代率,△X、△Y各為商品X和商品Y的變化量,則商品X對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為:經濟學基礎在通常情況下,由于商品X和商品Y的變化量成反方向變動,為使商品的邊際替代率是正值以便于比較,我們通常取絕對值。假定商品X的變化量趨于無窮小,則
經濟學基礎邊際替代率還等于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因此X對Y的邊際替代率
MRSXY=經濟學基礎2、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是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是遞減的。
經濟學基礎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的原因在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作用的結果。
可以解釋如下:當消費者處于商品x的數量較少和商品y的數量較多時,會由于擁有較少商品x而對每一單位的商品x更偏好,由于擁有較多商品y而對每一單位的商品y偏好程度較低,即商品x對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較大。隨著消費者擁有的商品x的數量越來越多,相應對每一單位商品x的偏愛程度會越來越低;同時,消費者擁有的商品y的數量會越來越少,相應對每一單位商品y的偏愛程度會越來越高。則每單位的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數量越來越少,即商品的邊際替代率是遞減的。經濟學基礎由于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決定了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
X2
X1123450X1X2ABCEDf(X1,X2)=U0經濟學基礎3、邊際替代率和無差異曲線的形狀(1)凸向原點。兩種物品可以替代,但又不能完全替代。
(2)呈直角形。兩種物品一點不能替代,是完全互補的商品。。
(3)一條斜率不變的直線。兩種物品可以完全替代。
經濟學基礎無差異曲線越是接近直線,兩種商品的替代程度越大;無差異曲線越是凸向原點,兩種商品的互補程度越大。經濟學基礎(四).預算線
1、定義預算線是一條表明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條件下,消費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商品最大數量組合點的軌跡。
又稱為家庭預算線,或消費可能線,或等支出線。
經濟學基礎
消費者的預算線
I/PX(15)YXI/PY(20)0ABI=PXQX+PYQY?N?M消費集??假設:消費者的收入為120元,商品X的價格為每單位8.00元,商品Y的價格為每單位6.00元。經濟學基礎2、預算線的斜率預算線為一條直線,其斜率為負值。它等于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
KAB=-OA/OB=-(I/PY)÷(I/PX)
=-PX/PY
經濟學基礎3、預算線的位移(1).價格不變,收入變化,會平行移動。YX0A1A0A2B0B2B1P不變,I↑,右移P不變,I↓,左移經濟學基礎(2)、收入不變,價格比率變化,會以一端為軸心轉動。假如收入和Y商品的價格不變,X商品的價格↑,預算線內旋。X商品的價格↓,預算線外旋。AYX?a?b?c0B1B0B2價格影響下的預算線移動經濟學基礎
(五)消費者均衡
1、含義消費者均衡就是指消費者在貨幣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條件下,通過購買、消費,獲得最大效用的一種狀態。
2、消費者均衡點的確定
關鍵在于尋找兩條線的切點。經濟學基礎把無差異曲線與消費可能線即預算線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
QXQYOE經濟學基礎消費者均衡表現為既定的預算線與盡可能高的無差異曲線相切。切點所代表的商品組合是在既定收入條件下能給消費者帶來最高效用水平的商品組合。在切點處,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等于預算線的斜率,即:
經濟學基礎3、消費者均衡的條件
(1)均衡條件Mux/Muy=Px/PyMUx/Px=MUy/Py
(2)限制條件PxQX+PYQY=I(M)可見,兩種效用理論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實現消費者均衡,必須滿足限制條件和均衡條件的要求。
經濟學基礎已知I=100元,Px=10元,Py=3元。7單位x商品和10單位y商品的mu分別是50和18。若想獲得最大效用,應該:(1)停止購買?(2)增加x商品,同時減少y商品?(3)減少x商品,同時增加y商品?(4)同時增加x商品和y商品的購買量?經濟學基礎
四消費者均衡的變動(一)、價格——消費曲線(Pcc)
1、含義在消費者的收入(支出)和其他商品的價格不變時,因某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均衡點移動的軌跡,簡稱Pcc。經濟學基礎設:I、PY=C;PX0↓…PX1↓…求:E0…E1…Y0XB0(I/PX0)B1(I/PX1)AI0I1PCCE0E1經濟學基礎
2、從價格消費曲線引申出需求曲線
這是X商品的需求曲線。PCCXYPx0Px0Px1QXDxX0X1X0X1AB1(I/Px1)B00?a?b經濟學基礎(二)、收入—消費曲線(Icc)
1.含義: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隨消費者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均衡點移動的軌跡。ICC0YXA0A1B0B1(以收入增加為例)經濟學基礎2、從收入消費曲線引申出恩格爾曲線(EngelCurve)
恩格爾曲線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收入(支出)的變化與某一商品購買量變化間的關系。簡稱EC曲線。(以收入提高為例)YXX0I0I1I0X0X1A1A0B0B1I0I1X0X1Ec經濟學基礎(2).EC
曲線的形態
a.
必需品的EC
曲線
b.
奢侈品的EC
曲線
c.
低檔品的EC
曲線
II1I00X0X1X0X1X1X0XIIX0XEcEcEc(a)(b)(c)經濟學基礎
判斷題1、從消費者均衡理論中可引申出的結論是,為使消費所獲得的總效用最大化,消費的產品必須多樣化。答案:√
經濟學基礎2.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都會同時產生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答案:√經濟學基礎3.效用完全取決于消費品的客觀物質屬性,與消費者的主觀感受無關。答案:×經濟學基礎4.預算線在平面幾何圖上的位置取決于消費者的收入和有關商品的價格。答案:√經濟學基礎5.收入效應并不意味著消費者的效用水平發生了變化。答案:×經濟學基礎1.消費者剩余意味著A.消費者得到了實際貨幣利益B.消費者支付的貨幣額比他愿支付的數額小C.消費者獲得的效用超出他原本預期的效用D.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的數量比他原本打算購買的多答案:B單項選擇題經濟學基礎2.無差異曲線上任一點斜率的絕對值代表了A.消費者為了提高效用而獲得另一些商品時愿意放棄的某一種商品的數量B.消費者花在各種商品上的貨幣總值C.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D.在確保消費者效用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的替代比率答案:D經濟學基礎3.消費者均衡意味著A.消費者花費的貨幣額最小B.消費者購買了其希望購買的全部商品C.消費者在既定收入條件下購買了給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組合D.消費者在既定收入條件下購買的各種商品都分別是市價最低的答案:C經濟學基礎4.預算線以同縱軸(代表Y商品量)的交點為軸心,按順時針方向轉動,說明
A.X價格下降;
B.X價格上升;
C.Y價格下降;
D.Y價格上升。答案:B經濟學基礎5、設某消費者僅消費X、Y兩種商品,其價格分別為8角、2元,已知達到消費者均衡時消費的X為5件,第5件提供的邊際效用為28單位,則這時消費的最后一單位Y提供的邊際效用為
A.20
B.4
C.70
D.25經濟學基礎第四章生產者行為理論(生產與成本理論)
本章我們將從供給方面研究生產者行為,分析產品供給狀況的決定及其變化等。這種分析從兩個方面進行,從實物形態上分析生產的原理,叫生產理論;從貨幣形態上分析生產成本的結構,叫成本理論。它們是同一生產者行為的兩個方面。經濟學基礎(一)、企業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指能作出統一的生產經營決策的經濟單位。2、企業的組織形式個人企業、合伙企業、公司。3、企業的目的實現利潤最大化。
一、生產函數經濟學基礎(二)、生產函數1、生產所謂生產,就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以制成產品的行為。任何生產都需要投入各種不同的生產要素,從這個關系上看,生產也就是把投入變為產出的過程。經濟學基礎生產要素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源。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勞動指生產中勞動力提供的服務。資本指生產中使用的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土地指生產中使用的各種自然資源。企業家才能指企業家對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工作。
2、生產要素經濟學基礎3、生產函數的定義生產函數表示的是一定期間內,在生產技術不變條件下,生產要素的投入量與它所能提供的最大產出量之間的依存關系。一般記為:
Q=f(L,K,N,E)
其中:Q代表總產量,L代表勞動,K代表資本、N代表土地、E代表企業家才能。在分析要素和產量的關系時,一般把土地作為固定的,企業家才能難以估算。因此,生產函數一般寫為:Q=f(L,K)。經濟學基礎二、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一)短期和長期的區別短期是指廠商來不及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至少有一種或幾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
長期則是指廠商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的時間周期。
經濟學基礎1、含義總產量(TP):投入一定量的某種生產要素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產量。TP=AP·Q平均產量(AP):平均每單位某種生產要素所生產出來的產量。AP=TP/Q邊際產量(MP):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產量。MP=TP/Q(二)、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經濟學基礎
各種產量概念的一個簡單舉例說明
勞動投入量(L)總產量(TP)平均產量(AP)邊際產量(MP)1234510303644511015121110.220(30–10)6(36–30)8(44–36)7(51–44)經濟學基礎2、產量變動曲線圖
設短期生產函數為:Q=f(K,L),TP表示總產量,
AP表示平均產量,MP表示邊際產量。由表3-1可得下圖:
QCBTPAO34.57LMPDAPEAP
O34.57LMPF(a)(b)各種產出的變動曲線經濟學基礎3、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及其特點:第一,在資本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勞動量的增加,最初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都是遞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別遞減。所以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這反映了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第二,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于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在相交前,平均產量是遞增的,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產量是遞減的,邊際產量小于平均產量(MP<AP;在相交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邊際產量等于平均產量(MP=AP)。第三,當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達到最大,以后,當邊際產量為負數時,總產量就會絕對減少。
經濟學基礎
產量L0TPAPMPEABⅠⅡⅢFMP>APAP
MP<APAP
MP<0TP
MP=APAP最大MP=0TP最大經濟學基礎
MP與TP之間關系:
當MP>0,TP↑;
當MP<0,TP↓;
當MP=0,TP最高F。
MP與AP之間關系:
當MP>AP,AP↑;
當MP<AP,AP↓;MP=AP,AP最高E。QL0TPAPMPEABⅠⅡⅢF經濟學基礎(三)、生產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平均產量遞增階段.第二階段:平均產量遞減但邊際產量大于零階段.第三階段:邊際產量負增長階段.
生產的三個階段
理性的廠商會選擇在第二階段上從事生產。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在第二階段。為什么?APMPAL1L2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經濟學基礎
第一個階段,平均產出遞增,因為生產的規模效益正在表現出來第二個階段,平均產出遞減,總產出增長的速度放慢;
第三個階段,邊際產出為負,總產出絕對下降
生產合理區域在第二個階段。QL0TPAPMPEABⅠⅡⅢF經濟學基礎(四).邊際產出遞減規律(又稱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或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或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在生產技術不變的條件下,若其他投入不變,只是不斷增加某一種投入,則這一種投入的邊際產出量最終會逐漸減少。
經濟學基礎理解這一規律時,應該注意:
1.它以生產技術不變為前提,但技術的提高也不會消除這一規律,只是會減緩和限制它的作用。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板材覆膜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曳引式貨梯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普通圓鋼釘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摩托車儀表盤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提式表面粗度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尿液分析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嬰兒座墊專用棉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多棱型頻閃警燈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人涼席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層玻璃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危險化學品購銷的合同范本
- YY/T 1938-2024醫用透明質酸鈉敷料
- 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反應臨床實驗室應用指南(WST-230-2024)
- 物流行業物流園區智慧安防方案
- 2024年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出版專業基礎知識》中級真題及答案
- 有機硅材料在電子封裝技術-洞察分析
- GB/T 45083-2024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和管理規范
- 中醫治療協議書范本(2篇)
- 沐足行業嚴禁黃賭毒承諾書
- 牧場物語礦石鎮的伙伴們攻略大全
- 【MOOC】C語言程序設計-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