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碭山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圖1為兩個“強盜”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這兩個“強盜”指的是…………【】A.德國、美國B.法國、英國C.英國、俄國D.俄國、美國2.“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個中國,建立了與清朝封建政權對峙十余年之久的政權,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輝不朽的一頁。”“它”的發起者是??????????????????【】A.資產階級維新派B.資產階級革命派C.激進的民主主義者D.農民起義軍領袖3.“與恭親王的外交現代化相媲美的,是他本人創建一支新式水師的努力及外省領袖……通過試用洋船洋炮、置辦軍備工業和開辦新式學堂來推行軍事現代化的努力。”材料中“外省領袖”包括…【】A.曾國藩和李鴻章B.左寶貴和左宗棠C.奕圻和李鴻章D.康有為和梁啟超4.圖2是一張1900年國外的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國。與圖中信息相符的是?????????????【】A.清政府國力強盛周邊國家來朝貢B.世界多個國家要同中國攜手共進C.清政府受到世界多個國家的追捧D.八國聯軍侵略使清政府支離破碎5.“這是個國家蒙羞的時刻,因為日本打敗了中國,并且正在馬關對和談頤指氣使。義憤填膺的康、梁起草了一份萬言請愿書……來抗議和約,某些人把這次當作近代中國的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運動’。”該“運動”……………………【】A.標志著百日維新的開始B.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C.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機D.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6.“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了中國建立共和政體和皇帝退位的詔書。”與這件事密切相關的是…………………………【】A.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城B.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D.袁世凱復辟準備做皇帝7.“今天開這個學校的希望,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創造,要這學校的學生來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干。”據此可知,下列選項與材料中“諸位學生”的貢獻有關的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護國戰爭D.北伐戰爭8.“在梁啟超的一篇文章上,青年毛澤東有這樣一段批語:‘立憲之國家,憲法為人民所制定,君主為人民所推戴。’當年毛澤東崇拜康、梁,贊成君主立憲。但一個孫中山橫空出世,便奪去了他心中的第一把交椅。”這說明毛澤東早年………………【】A.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B.始終擁護君主立憲C.支持君主立憲轉為共和D.反對民主共和制度9.“兩者的不可調和終于導致了兩者的分裂和對抗,于是而有‘四·一二’到‘七·一五’的屠殺。”這標志著…………………【】A.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B.國民黨反動派停止了北伐C.北洋軍閥各派系全部垮臺D.南京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10.“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王明路線滔天罪,五次‘圍剿’敵猖狂。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與這首《告別》歌產生的背景相關的是【】A.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B.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C.南昌起義部隊撤出南昌城D.中央紅軍突圍西進開始長征11.觀察《1925—1945年中國共產黨人數變化統計圖》(圖3),圖中1934—1937年中國共產黨人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的鎮壓B.國民黨軍的“圍剿”C.日本軍隊的屠殺D.共產國際的干預12.下面的卡片(圖4)是某歷史事件的簡介。該事件的名稱是……[】A.五四運動B.九一八事變C.一二·九運動D.七七事變13.“陜變事起,曾……通電主張……一致對外……不圖討伐令忽然而下,值茲強鄰壓境,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謀解救之不暇,何忍再為萁豆之煎,況漢卿通電各項主張,多位國人所同情者,屢陳不納,迫以兵諫。”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報》上的這段話意在闡明………………【】A.日本侵華蓄謀已久B.西安事變發生原因C.抗日戰爭爆發起因D.國共兩黨一致對外14.“1938年6月,我們的部隊初到江南,正是梅雨的時候。春天業已過去,戰士們淋著雨在泥濘的道路上掙扎,尤其艱苦的是夜間行軍,挺進敵后……急襲敵人汽車、倉庫和空虛的城市。”這支部隊是…………………【】A.工農紅軍B.八路軍C.新四軍D.人民解放軍15.日本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投入的作戰部隊很少,僅僅11個師。相比之下,它在“滿洲”有13個師,在中國內地省份駐有22個師。1945年初,仍有100萬日軍滯留在中國內地,還有約78萬日軍駐在中國東北。這說明??????????????????????????????【】A.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B.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最大C.日本軍國主義具有兇殘本性D.日本作戰部隊布局缺陷嚴重二、辨析改錯(8分)16.中國近代史充滿著抗爭,飽含著血淚。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1913年春,準備北上組閣的黃興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經查,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凱的親信。改正:【】(2)英、法、美等列強操縱了巴黎和會,對中國的要求置若罔聞,竟然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改正:【】(3)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改正:【】(4)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長沙。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革命并不徹底,而且產生了許多不幸的后果,令孫感到沮喪。他的多數追隨者僅致力于推翻滿人,建立共和國,而很少有人關注民主重建與解決民生這些更重要的任務……不顧孫的反對,情愿同袁這種毫無原則的人進行妥協……至于三民主義,他們完全拋棄了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而只接受了民族主義的部分內容,即反對滿洲異族統治的民族主義。—據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革命并不徹底”的理由。結合所學知識,梳理產生了哪些“不幸的后果”。(4分)材料二“中等社會”革命的目標是推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因而已具有近代民主革命的品格,走出了改朝換代的軌轍。“五四”以后,新的宇宙觀、人生觀一齊涌來,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學地認識和闡明了下層群眾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下等社會”的力量得到了真正的發揮。這就是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大眾革命。而“中等社會”領導的革命則是一個承先啟后的歷史環節。——據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等社會”革命的代表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下等社會”的力量得到了真正的發揮”的主要史實。(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此為契機,國共兩黨攜手合作,發動和主導了以“打倒列強除軍閥”為目標的國民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國國民黨由一個缺乏群眾基礎的在野黨,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執政黨;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也充分嶄露頭角,由一個少數知識精英聚集的小團體迅速成長為中國政治舞臺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兩黨的宣傳組織下,上千萬工農群眾被卷入到這場革命中。這在中國歷史上亦是前所未有的。—據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明確“以此為契機”中的“此”指代的歷史事件,并概括“這場革命”有哪些歷史意義。(4分)材料二這一天剛好爆發了盧溝橋事變。隨著盧溝橋事變的迅速擴大,國民黨在兩黨談判中的優勢地位迅速發生了逆轉……中共宣言得以發表及蔣介石公開發表談話承認接納共產黨,終于結束了這場耗時21個月之久的曲折接觸和艱苦談判的過程。國共之間的矛盾以政治方法得以解決。盡管,這種解決與蔣介石早先所設想的情況相差甚遠……但它畢竟為中國的全面抗戰贏得了一段可貴的內部和平時期。——據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2)根據材料二,指出材料開頭“這一天”的具體時間,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次“兩黨談判”取得的主要成果。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國共合作帶來的積極影響的認識。(6分)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中國抗日戰爭艱苦卓絕,中國社會各階層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請列出代表性事件及其入選理由。中國抗日戰爭代表性事件事件入選理由A.九一八事變B.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接受改編。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它標志著抗日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