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體育運動田徑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1頁
安徽省體育運動田徑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2頁
安徽省體育運動田徑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3頁
安徽省體育運動田徑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體育運動田徑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田是競技體育的基本目標。安徽省田徑隊于1954年組建,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涌現出董荷、仲志強、丁志年、朱啟貴等一批優秀的運動員。歷屆全國運動會上,安徽田徑運動員共奪得金牌5.5枚,銀牌6枚,銅牌12枚。進入20世紀90年代安徽田徑項目開始滑坡,隊伍委縮,參加國內大賽,無論是報名人數還是參加項目與國內經濟發達省市相比,整體水平落后全國。近幾年為促進安徽田徑事業可持繼發展,安徽省田游中心根據安徽省田徑運動發展趨勢和田徑運動現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在保證重點項目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不斷挖掘潛優勢項目,在耐力項目等一些小項中取得一定的成效。1研究對象和方法1.1研究主題以安徽省田徑項目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研究對象。1.2學習方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調查法,數理統計法。2結果與分析2.1安徽省傳統學校和事業單位體育教育概況目前,安徽省田徑項目全省注冊的運動員有2025人,全國注冊的有119人。從事業余訓練的單位有:省級體育運動學校一個,現已并入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16個省轄市體育局所屬的市體校,61個縣所屬的業余體校,其中合肥市、蕪湖市、銅陵市為安徽田徑項目青少年訓練基地。全省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特色學校省級70個,國家級傳統學校四個。通過近兩年對安徽省常規賽報名及獲得前八名人數情況統計,合肥市,安慶市、銅陵市、蕪湖市、宣城市、馬鞍山市、阜陽市等七個開展相對較好,項目設置齊,參賽人數多。2.2第三、關于牌子突出的情況安徽省青少年田徑運動競技水平與全國相比還存在有較大的差距。2012年全國16—17歲田徑錦標賽上,安徽編制內參賽名額7人,實際參賽16人。共獲得三塊金牌,一塊銅牌,排第14位,與前幾年安徽省青少年參加比賽情況對比團體總分和金牌數應該說都有提升,但在2013年全國16—17歲田徑錦標賽上,安徽省14名參賽運動員,未獲得一枚獎牌,只獲得團體總分四分,全國34個參賽單位,排第33位。從安徽省田徑青少年常規賽情況看,運動員在常規比賽上成績達一級標準的基本沒有,只有在省運會年才會有較好成績出現,分析原因,可能與年齡組設定較小、運動員訓練年限較短、尖子隊員少等因素有關。2.3省運會后的青少年比賽人數下降通過對近幾年安徽省常規比賽相關數據統計,一般省運會年前(2005、2009年)參賽人數會達到一個高點,省運會后為低谷年(2003、2007年),參賽人數下降。2010年安徽省第十二屆省運會結束后,我省田徑青少年參賽人數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這與安徽省田徑游泳中心在新周期采取競賽改革有關,新賽制擴大了業訓底盤,使安徽省青少年訓練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2012年安徽省田徑常規比賽有800多人參加,打破了歷史參賽紀錄。2.4基層教練員的年齡偏多,以青年必要性較安徽省十六個省轄市(包括縣級體校和傳統、特色學校)教練員總共計206人,平均每個地市不超過13名教練。眾所周知,一個項目水平要想提高,沒有相應數量的教練員,很難有訓練質量的保證。據統計,我省基層教練員年齡段相對集中為30~49歲,共有124人;占全省業訓練教練員的60.19%;29歲以下共有15人,占7.28%;40~49歲共52人,占25.24%;50歲以上52人,占16.01%,總體來說我省田徑教練員整體年齡中青年偏多,以中青年教練員為骨干。從教練員學歷上來看,本科學歷156人,占75.72%,專科學歷45人,占21.84%,大多數教練員接受過正規體育專業教育,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但缺少職業培訓的機會。2.5安徽省的青少年田育和體育管理體系存在重大問題2.5.1主要賽事是麻黃縣整體成績安徽省每年由體育部門主辦的田徑賽事有三項,即安徽省青少年錦標賽、特色田徑錦標賽、全省縣級錦標賽;此外還有教育部門主辦的賽事有1—2項。體育部門運動員主要參加全省青少年錦標賽等系列賽事,教育部門運動員主要參加校運動會、市中學生運動會或省中小學生運動會、省示范高中運動會,總體來說參賽機會不多。2.5.2從經費投入來看,對運動員要求高安徽省常規比賽年齡組與省運會年齡組設置甲組運動員均為年齡16、17歲,乙組運動員15歲,賽制導向表面上看是為高水平運動隊選拔人才做準備,但客觀上并沒有推動全省田徑青少年訓練的發展,相反還有可能產生消極作用。從現行賽制年齡要求來看,每年省運會結束以后,各省轄市所訓練的甲組運動員和14、15歲運動員都將無法參加下一屆省運會,只能參加常規比賽。由于不是省運會年齡,從訓練到經費投入自然也不是各地市重點關注人員。除個別運動員被省隊調訓外,大多放棄田徑運動生涯,即使開展訓練也是出于考學的需要,運動員流動、流失是很自然的,白白浪費人力、物力、財力。而新選招進隊乙組運動員還在上小學四、五年級,四年一次的省運會并不能對每一年青少年田徑訓練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2.5.3國內蘇家體育整體實力集中投入于省運會因現有的競賽體制和利益的驅動,各市、縣將訓練工作重點定位在省運會上,各級體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省運會金牌,體育局的主要領導、主管部門、教練員、運動員主要政績和工作業績都與省運會掛鉤,使得大部分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投入在省運會年。這一做法也必然使教練員、運動員訓練安排主要圍繞省運會,在訓練中違背青少年訓練規律,過早專項化訓練,拔苗助長,初期訓練階段片面大負荷專項化訓練從而造成全面身體訓練不足,運動員常常曇花一現。2.5.4年齡上虛假,冒名頂替為奪金牌,有些地市和教練員急功近利,挖空心思,不是抓好訓練,而是在運動員年齡上造假,以大充小,冒名頂替,更有甚者花錢請來雇傭軍,擾亂正常競賽秩序,打擊基層教練員積極性,阻礙我省田徑事業的發展。2.5.5練不參加或被試2012年安徽省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常年在訓人數只有注冊人員一半,參賽人員與常年在訓人員的數據比較吻合。可以看出我省業余訓練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只訓練不參賽,造成原因多方面,如基層領導、學校領導及家長的重視程度,訓練與學習之間的矛盾等。由于競技體育的淘汰率相對高,能成為專業運動員的寥寥無幾,大部分學生參加訓練的目的是想借助體育成績升學,真正想從事田徑專業發展的較少。參加業余訓練的學生,文化水平普遍也較低,許多學生在被淘汰后,無法繼續升學;在步入社會后,也存在著出路窄、就業難等問題,從而直接影響了家長對子女從事運動訓練的態度,導致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的生源逐漸萎縮。2.5.6體育場地器材、場地現狀與保障場地器材的質量和數量直接影響到業余訓練的規模和數量,要完成培養和輸送后備人才任務,必須具備良好的訓練設施和經費的保障。場地器材是開展田徑訓練必不可少的硬件設施,也是最基本的條件。目前安徽省的體育場地器材匱乏,田徑訓練硬件設施簡陋,器材不齊全,場地不完整,在全國范圍屬于落后省份。全省16個省轄市訓練單位,只有12個有田徑場。競賽經費缺口大。盡管省體育局加大了對田徑項目競賽經費的投入,但由于田徑項目的特點,大部分地市不愿意承辦賽事,競賽工作很難開展。安徽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每年用于青少年體育訓練經費,到市不到縣,縣級無法享受到省級體育部門的經費投入。大部分縣沒有青少年體育訓練專項經費,經費保障僅限于代表省轄市參加省常規比賽,對訓練場地、器材、訓練補助、伙食補貼等方面均沒有專門投入。此外,運動員出路問題也一直是困擾安徽田徑項目可持續發展的原因之一。3擴大比賽參與范圍,加強運動員隊伍建設,保證當前基本政治生活(1)競賽制度是制約田徑后備人才培養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訓練主要以發展全面身體素質和打基礎為主。競賽組織內容制定要根據青少年身體機能發育特點和年齡來安排,形式要多樣化,不能過于單一,要淡化青少年比賽名次和金牌意識,應以選拔優秀苗子、檢查訓練效果等為目的,可以組織分區賽、分齡賽、分項賽等,增加比賽場次,為運動員創造較多的參賽機會,增加比賽經驗。(2)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要發展和培養一支高素質、事業心強的教練員隊伍,特別針對基層教練員開展專題講座,每年制定不同級別的科學培訓班,對各級教練定期、有組織進行培訓,提高基層教練員整體素質,才能保證我省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3)運動員退役后的安置缺乏制度保障,是限制田徑項目發展之一。盡管國家體育總局、省體育局每年都會舉辦各類培訓,幫助運動員實現再就業,由于運動員文化教育在從業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