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形象地圖 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_第1頁
世界形象地圖 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_第2頁
世界形象地圖 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_第3頁
世界形象地圖 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_第4頁
世界形象地圖 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形象地圖

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SHIJIEXINGXIANGDITU

ZHONGGUOWANGMINYANZHONGDEDUOYUANSHIJIE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劉鵬飛張力楊衛娜◎著

新華出版社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劉鵬飛,張力,楊衛娜著.

--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1

ISBN978-7-5166-3836-1

Ⅰ.①世…Ⅱ.①劉…②張…③楊…Ⅲ.①世界-概況Ⅳ.①K9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022351號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主編:劉鵬飛張力楊衛娜

選題策劃:張程責任印制:廖成華

責任編輯:張程封面設計:臻美書裝

特約編輯:夏雪麗

出版發行:新華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京原路8號郵編:100040

網址:

經銷:新華書店、新華出版社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及各大網店

購書熱線:010-63077122中國新聞書店購書熱線:010-63072012

照排:臻美書裝

印刷:河北鑫兆源印刷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65mm×230mm

印張:21字數:305千字

版次:2018年1月第一版印次:2018年3月第一次印刷

書號:ISBN978-7-5166-3836-1

定價:48.00元

版權專有,侵權必究。如有質量問題,請與出版社聯系調換/p>

目錄

目錄CONTENTS

前言………………………1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1

一、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的形成……………1

二、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結構特征………6

三、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的發展特點……15

四、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的發展趨勢……24

五、國際輿論傳播挑戰與應對…………27

第二章美國篇…………33

一、政治形象:資本主義超級大國……34

二、智庫形象:中國人民的老朋友……63

三、經濟形象:全球最大經濟體………80

四、科教形象:人類科技領先保持者…………………91

五、網安形象:全球網絡實際控制者…………………98

六、軍事形象:美國大兵的命令與征服………………109

七、國民形象:美國夢的個體實現……131

八、社會形象:天堂與地獄……………136

九、文化形象:風靡全球的流行文化…………………139

十、體育形象:奧運霸主………………145

結語………………………153

1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第三章英國篇…………155

一、政治外交形象:中英的“黃金時代”……………157

二、經濟形象:脫歐后的金融地位……160

三、文化形象:英倫風情的歷史與現代………………163

四、社會形象:紳士與嬉皮共舞………173

結語………………………174

第四章法國篇…………175

一、經濟形象:增長乏力的高盧雄雞…………………177

二、政治形象:理性與幻想的交雜……178

三、外交形象:低調的佼佼者…………180

四、文化形象:五彩斑斕歷史悠久…………………181

五、社會與國民形象:浪漫法國人“愛罷工”………184

結語………………………187

第五章德國篇…………188

一、政治外交形象:正視歷史重塑形象……………190

二、經濟形象:德國“工業4.0”……193

三、德國文化:思想家搖籃……………195

四、國民與社會形象:“德國制造”還是“制造德國”?…………202

結語………………………206

第六章意大利篇………208

一、政治形象:政局演變受關注………209

二、經濟形象:中小企業王國…………212

三、中意關系形象:新時期的“馬可·波羅”………214

四、文化體育形象:足球與教育的超高人氣…………216

五、消費休閑產業形象:時尚國度vs買買買………223

結語………………………235

2

目錄

第七章俄羅斯篇………237

一、經濟形象:“成也石油,敗也石油”……………240

二、政治形象:“硬漢”普京…………242

三、外交形象:中俄“政熱經冷”?…………………244

四、文化形象:鮮明的時代特征………249

五、國民與社會形象:“戰斗民族”…………………251

結語………………………253

第八章澳大利亞篇……………………255

一、經濟形象:轉型期與人才荒………257

二、政治外交形象:國際“三角戀”…………………261

三、文化形象:多元與包容成為過去式?……………263

四、社會形象:華人群體存在感不斷提升……………268

結語………………………270

第九章印度篇…………272

一、政治經濟形象:印度經濟前景更受關注…………274

二、文化形象:瑜伽的再度推廣………276

三、社會形象:治安問題成外媒標簽…………………280

五、中印關系形象:“龍象之爭”議題背后的合作空間……………282

結語………………………284

第十章日本篇…………286

一、經濟形象:安倍經濟學與“失去的十年”………290

二、政治外交形象:歷史與現實造成的糾結…………292

三、文化形象:席卷全球與影響深遠…………………294

四、國民與社會形象:高福利與大壓力………………301

結語………………………302

3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第十一章新加坡篇……………………304

一、經濟形象:當年的“亞洲四小龍”……………307

二、政治外交形象:“國父”李光耀………………308

三、新加坡承辦“習馬會”…………309

四、文教旅游形象:旅游盛地與文化沙漠…………311

五、社會形象:“花園城市”的美譽………………313

結語……………………314

第十二章越南篇………315

一、經濟形象:“落后”但“前景不賴”…………317

二、政治形象:中國人民的老朋友…………………318

三、外交軍事形象:“親西方”的社會主義國家…318

四、文化形象:傳統與“法國元素”………………319

五、國民與社會形象:“越南新娘”背后的認知匱乏……………320

結語……………………321

后記……………………322

4

前言

前言

近年中國影響力逐步提升,在互聯網上的國際輿論熱點頻現,國際傳播

能力建設目標與使命提上日程。我國領導人多次出訪,樹立大國形象,“講

好中國故事”,“一帶一路”已成為新的名片。國際輿論格局變化,受眾互

動能力提高,媒體議程設置弱化,移動端多元解讀出現。資本、技術、產業

和受眾對國際媒介融合趨勢作用凸顯。未來需要加強新媒體國際傳播力和效

果評估體系建設,加強境外媒體適銷對路的內容,學習國際經驗,培養一流

人才。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系統闡述了中國的網絡主權觀,

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就全球互聯網治理

提出了“中國方案”,獲得廣泛肯定。我國信息革命和數字經濟的巨大發展,

正不斷改變著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的面貌和格局。

2016年以來,國際風云變幻,地區熱點頻發,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熱點頻

出,國際涉華和國家涉外兩類熱點對我國國際傳播能力提出新的考驗。從“一

帶一路”、杭州G20峰會、南海仲裁、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里約奧運會

等熱點可以看出,我國在塑造國際形象方面正從以往的“他塑”轉為“自塑”。

未來,應通過創新國際傳播理念、方式和機制,提升互聯網傳播力和國際輿

論引導力,努力提升我國在國際輿論場中的影響力。

從一定意義來講,無論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機構或個體來說,互聯網和

媒體都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你我。目前,國內傳統國際傳播和網絡新媒體

領域的研究較為深入,取得大量成果。但基于中國網絡輿論的國別形象有針

對性的具體研究還不多。互聯網改變著全球治理能力、治理秩序和治理體系。

1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中國需要“走出去”,需要探索新的治理范式。互聯網信息和輿論傳播相互激蕩,

瞬息萬變,能否及時準確把握輿論脈搏和關鍵數據,成為在信息時代有效治

理的先決條件。

《基于中國互聯網輿論的國別形象系列報告》是我們2015年起推出的系

列報告和研究課題,目前已經先后推出過意大利、法國、新加坡、越南、日本、

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多個國家的網絡形象研究報告,就是希望通過互聯網

看世界,通過互聯網看自己。加深理解,重在實現民意相通,相信這些探索

有助于認知、交流與合作。

其次,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網民在對其他國家的認知中,往往喜歡貼上

標簽,或者以偏概全,通過一兩點的感知便得出關于一個國家的看法。這是

一種客觀現象,作為一般受眾,如果不是刻意去認識一個國家,能接收到的

信息渠道非常有限,新聞、熱點話題以及受眾自身感興趣的內容,這也是“偏

見”的由來。我們需要通過研究和傳播,樹立更為客觀真實的傳播態度,通

過網絡輿論來拉近中外關系,實現更為準確、有益的傳播效果。

因此,“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國別研究”均是非常關鍵的領域。

我們呼吁更多重要人士和研究者,可以加強對互聯網國際輿論的國別研究,以

便從媒體與網民的觀點中,提煉出中國網絡輿論對其他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網友

對中國的相互看法。本書也用了大量篇幅,向大家展示了近年來我們對中國互

聯網國際輿論特別是在此基礎上對全球主要國家的國別形象的研究成果。

中國日報網上有一篇署名ChristianJarrett的文章問,一個國家真的存在

截然不同于他國的個性嗎?文中也提到:“不管是英國人的內斂,美國人的

自負,還是日本人的勤勉,從這些漫畫式的夸張描述中均不難看出,我們很

容易對某個國家形成某種刻板印象。”

記得多年前,保加利亞攝影師和平面藝術家揚科·特斯維科夫(Yanko

Tsvetkov)從各個國家不同的角度去描繪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出版了一本

名為《世界偏見地圖》的圖冊,在揚科描繪的各國眼中的世界里,美國人眼

中的中國是個大超市,戰斗中的俄國都是野蠻人……西歐南歐是幸福的,而

2

前言

北歐是抑郁的;如果拍《舌尖上的歐洲》兩集就完了,一集關于西紅柿,一

集關于土豆,讓人很是腦洞大開。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何看待網上的國別形象標簽,

甚至“奇葩”印象?作為一名中國人、中國互聯網用戶,“我為什么還需要

了解中國網絡輿論對世界的印象?是不是我的認知和其他人不同?這種不同

具有什么特點?”在一系列帶有“認識”的詞匯中,“偏見”的確略帶負面,

但卻能很好地勾起讀者的興趣。偏見的形成有一定語境和緣由,而偏見的化

解更需要我們去發現和探究。但“偏見”給讀者的印象也非常鮮明—這不

是一本描述國家實際情況的書籍,而是一本提煉跨越國界的多元輿論觀點的

書。對我們的作者而言,“偏見”也提供了一個比較寬松的尺度,倒不如用

更為規范的“形象”一詞來命題更加中規中矩。

此外,“國別形象”可以為我們此次研究提供一個較為自由的選擇范圍。

北美介紹美國,歐洲介紹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橫跨歐亞介紹俄羅斯,

大洋洲介紹澳大利亞,亞洲介紹日本、新加坡和越南等等。這些都是有趣的

嘗試。這種研究角度不同以往。萬事開頭難,我們要努力做好起步,以探索

和推動更多有益“民心相通”的研究。

劉鵬飛

2017年5月29日凌晨于北京

3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一、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的形成

近年來,國際輿論對中國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國內國外兩大輿論場的連

接互通性不斷增強。全球治理變革,國際秩序和規則深刻調整,全球地緣政

治經濟格局加速演變,世界經濟弱復蘇勢頭仍在延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各領域改革持續深入推進,處于上升期和轉型階段的中國受到全球矚目。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就《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做

出重要批示,希望海外版用海外讀者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講

述好中國故事,努力成為增信釋疑、凝心聚力的橋梁紐帶。這對國際輿論場

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媒體、企業、駐外機構和數億網民成為“講好

中國故事”的核心群體和推動者,國際新聞中的中國身影以及中國新聞的國

際反饋則是國際輿論場的重要熱點。

全球網絡技術和信息流通,進一步改變了國際輿論格局。微博、微信、

客戶端、微視頻等移動新媒介加速發展。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乃至草根

評論員等加入對信息的傳播和解讀,促進了國內外信息互聯互通,形成議

程設置、升級和轉移的現象。國內外話題促使我國網上國際輿論場的成形

與茁壯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

1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今天,國內、國外輿論相互滲透的現象愈發明顯。新媒體不僅擴展了國

際輿論信息流通的帶寬,也在不斷開拓新的傳播路徑。“向世界傳播中國”、

“向中國報道世界”已經不僅是通訊社以及傳統媒體承擔的任務,新媒體在

擴展國際輿論信息流通的同時,也肩負起了“傳播中國、報道世界”的責任。

回顧近年我國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的發展,國內網民在關注國際新聞的同時,

不僅更加關注世界如何看待中國,同時也更加關注國際社會的變化即將給中

國帶來的諸多影響。

(一)從傳統媒體轉向社交媒體

2016年以來,以移動化、社交化、視聽化為特征的移動傳播對信息的生

產、傳播以及消費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媒介融合將進入以國際移動互聯為

核心的新階段。據CNNIC在2017年1月22日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

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新增

網民429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3.2%,較2015年底提升2.9個百分點。同

時,我國新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群體占比達到80.7%,較2015年增長9.2

個百分點,使用臺式電腦的網民下降16.5個百分點。除了中國之外,美日歐、

印度、俄羅斯等地區新一代互聯網應用的發展也十分迅速。

社交媒體逐漸成為國際熱點傳播的主要載體。2016年7月12日,“海牙國

際仲裁法庭”對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終裁決”鬧劇,判菲律賓“勝訴”。截至

13日9時,相關微博帖文達120余萬篇,微信公眾號文章78萬余篇;由人民日

報主持的微博話題#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閱讀量達26億次,發表評論448萬條。

2016年9月4—5日,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為主題的G20峰會在杭州召開。峰會召開期間,政務新媒體和主流媒體豐富

的報道打破了以往高層會議的神秘感,并且充分利用“三微一端”1進行聯合

1“三微一端”即包括微博、微信、微視頻、新聞客戶端等在內的主要新媒體傳播形式。

2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報道,G20文藝晚會更是在多個平臺直播,引導網絡輿論良性互動。

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推特治國”不僅在境外輿論場反響巨大,我國

互聯網輿論場對此關注度也較高。2015年習近平訪美前夕,開通了Facebook

專題@Xi’sUSVisit,10天內粉絲量就突破了100萬。2016年習近平訪問孟

加拉國、柬埔寨等國家時,又專門開設賬號Xi’svisit@xivisit,使用英文推送

信息,并配有圖片、視頻,為我國領導人外交活動開啟了新的傳播方式。

除了我國領導人在境外社交媒體開設賬號,許多國外領導人也在我國社

交網站開設自媒體賬號,重視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聲,向華人展示其個人魅

力。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早在2013年2月就開通了新浪微博@杜魯多_Justin

Trudeau。訪問我國期間,在微信、微博上對訪華過程進行直播,更是推送了

一篇微信文章《北京,謝謝你》,并公布了自己抱著女兒會見李克強總理的

照片。截至2017年2月22日,@杜魯多_JustinTrudeau已發布微博1539條,

擁有106511個粉絲,微博持續保持更新狀態。除了加拿大總理,歐盟理事會

原主席范龍佩、英國前首相卡梅倫、IMF總裁拉加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

印度@莫迪總理、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等均開通了微博,與中

國民眾和網友深入互動交流。

(二)中國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

首先,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狀況備受輿論關注。

盡管主流輿論認為“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互聯網+”、“創客”、“中

國制造2025”等成為創新的“集結號”,股市、房地產與人民幣也成為重要

的話題。

其次,國家社會治理同樣也是引發國際輿論關注的內容。據對外傳播研

究中心統計,在外媒關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建議的報道中,

近八成內容為全面實施“二孩”政策。1面對世界經濟弱勢復蘇充滿不確定因素,

1《2015年國際輿論對華關注點分析》,中國網,2015年12月23日。鏈接:http://www.china.

/news/world/2015-12/23/content_37380374.htm。

3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外媒同樣關心我國如何調整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如何應對深化改革過

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最后,外交積極參與和國際地位上升提高了中國話題的關注度。首先,

在經濟轉型發展、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國際合作反恐等對全球傳統和非傳統

安全挑戰、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方面,外界對中國的作用和表現有所期待。

我國外交更加積極進取,展現出更多的塑造意識、參與意識和全球治理意識,

這在我國領導人近年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動中得到鮮活體現。

(三)世界多極化趨勢逐漸增強

國際局勢的變化客觀上促使了國際輿論對中國外交態度、行為乃至策略

的討論。

首先,近年國際形勢變化巨大,多國參與制訂國際經貿新規則全面展開。

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成立。美國推出TPP(跨太平洋貿易和

投資伙伴關系協定)與TIP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建設,特

朗普上任后又宣布退出。

其次,極端主義思潮影響上升,恐怖主義對和平生活的威脅增大。歐洲

難民危機、“伊斯蘭國”問題、敘利亞危機、俄羅斯客機被擊落、巴黎恐怖襲擊、

美國南加州發生槍擊案等暴露了深層次矛盾。

最后,中東失序、朝核問題、南海問題等折射了大國關系調整,戰后世

界格局正發生微妙變化。從世界范圍看,美國、日本等影響力相對下降,歐

盟面臨著難民、債務危機、內部關系等困難,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保持

發展,世界向多極化進一步發展。在國際輿論場,西方仍然占據著話語主導權,

但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度在逐步提升。

(四)“一帶一路”國際媒體合作

2016年7月,“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

發來賀信并特別指出,媒體在信息傳播、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等方面發揮著

4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搭建不同國家、地區、民族、

宗教之間人民內心的橋梁,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媒體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紐

帶作用。

回顧2016年,媒體之間的合作趨于常態,2016“一帶一路”國際媒體合

作論壇、亞歐互聯互通媒體對話會、首屆“南方絲綢之路發展論壇”等都為

進一步務實合作搭建了平臺框架。過去,媒體一直致力于“走出去”,向世

界報道中國,而在2016年,國際互聯網輿論場邁向了新篇章,更多的外國媒

體開始走進中國,報道中國。

2016年全年舉辦了11次國際高峰論壇,其中全球性媒體合作論壇舉辦

了6次。2016年7月,人民網、南非時代傳媒集團、韓國中央日報、巴西紅網、

俄羅斯自有媒體網站等全球16家媒體集團成立“一帶一路”國際新媒體聯盟;

8月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報業聯盟成立,9月中哈四方媒體簽署了國際協作體

合作協議,媒體間的合作形式開始走向多層次、多形態。

(五)國際秩序影響國際輿論

國際秩序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的走向。2016年,

各國政壇動蕩,美國大選特朗普與希拉里新聞不斷,選情似“過山車”,韓

國總統樸槿惠陷入“親信干政”危機,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主要國家

政黨、政要或政府輪替,也都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點。英國脫歐、日美重申美

日安保條約、美韓部署“薩德”遭遇中韓民眾抗議、朝鮮核試驗、特朗普宣

布退出TPP(跨太平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等,也反映出國際秩序的

多重挑戰和變數。

2016年,從習近平總書記訪問中東地區三國,到與孟加拉、柬埔寨、印

度共同商討推進命運共同體建設;從上海合作組織首腦第十五次會議,到中

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再到中國舉辦杭州G20峰會,

均可以看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正在成為推動全球

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關鍵力量。

5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全球經濟艱難復蘇,杭州G20峰會曾發布《杭州行動計劃》,提出需強

化短期經濟增長和穩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中期實際與潛在增長。2017

年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并發表題為《共擔時

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演講,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全球化,共同擔當,

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發展。

2016年,全球各地爆發的恐怖主義襲擊、軍事沖突以及難民問題都暴露

了深層次的問題。法國尼斯恐襲案、布魯塞爾爆炸襲擊、奧蘭多槍擊案、伊

斯坦布爾機場襲擊、大馬士革連環爆炸、伊斯蘭國屠殺300平民、德國跨年

夜性侵案件、法國拆除加萊難民營、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遇襲等,都

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切。

二、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結構特征

(一)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熱點

梳理2015年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熱點發現,輿論場內討論的新聞話題

包括:由我國主導發生的國際事件或者國際話題,以及在國際舞臺上涉及中

國或者廣大華人群體的新聞熱點(見表1)。在本書中,我們將前者稱之為“國

家涉外事件/話題”,后者稱之為“國際涉華事件/話題”。

表1:2015年度互聯網國際輿論熱點事件排行1

序號事件時間新聞微博熱度

1“一帶一路”愿景發布2015年3月28日34624623626249460.0

2中國股市走勢引關注2015年7月2日28222280420221681.4

3歐洲難民危機引發國際關注2015年9月2日27909824932202848.2

4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5年12月16日25336815386181973.4

5IMF宣布人民幣加入SDR2015年12月1日24421514577175323.6

1*本表以人民在線綜合管理系統為主要搜索途徑,統計每個事件相關的新聞量(網絡新聞與傳統報

刊)與微博信息量;本表數據檢索事件范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本表以新聞量、

微博信息量7∶3的比例進行加權累計,并進行熱度排行。熱度值算法公式為:熱度=新聞*0.7+微

博*0.3。

6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續表

序號事件時間新聞微博熱度

6法國巴黎遭遇恐怖襲擊2015年11月14日22083510346157688.3

7“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2015年11月7日19158910151137157.6

習近平訪美并出席聯合國70

82015年9月23日14460410220104288.8

周年峰會

9李光耀逝世2015年3月23日13151629369100871.9

10TPP談判達成協議2015年10月5日125668743790198.7

11美國大選2015年4月13日119387906886291.3

12土耳其擊落俄戰機2015年11月24日1077382204982031.3

13法國一雜志社遭恐襲2015年1月7日1060002011280233.6

14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2015年10月5日1014271749376246.8

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并出席

152015年5月8日937002019771649.1

紅場閱兵

16美國科學家發現引力波2016年2月11日94060310066772.0

17國際足聯反腐事件2015年6月3日85400901962485.7

18香港政改方案2015年6月18日78215216855400.9

19俄軍空襲敘利亞IS2015年9月30日73970960454660.2

20習近平訪問英國2015年10月20日57789257841225.7

圖1:國際關注的國內涉外熱點與國際涉華熱點占比

從抽樣統計來看,國際涉華熱點占比高于我國國家涉外新聞(見圖1)。

在國際涉華新聞方面,主題豐富多元,包括與中國息息相關的國際經濟熱點(美

聯儲加息、IMF批準中國加入SDR)、時政社會熱點(美國大選走勢、敘利

亞危機)、國際問題(難民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相比之下,國際關注

的國內涉外熱點主題主要以領導人出訪以及由我國主辦或參與的國際性活動

7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表2:2015年度國內涉外熱點事件

序號事件時間新聞微博

1“一帶一路”愿景發布2015年3月28日34624623626

2中國股市走勢引關注2015年7月2日28222280420

3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5年12月16日25336815386

4“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2015年11月7日19158910151

5習近平訪美并出席聯合國70周年峰會2015年9月23/p>

6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并出席紅場閱兵2015年5月8日9370020197

7香港政改方案2015年6月18日782152168

8習近平訪問英國2015年10月20日577892578

9北京申冬奧成功創歷史2015年7月31日529759080

10習近平出訪越南新加坡2015年11月5日545884682

為主(見表2)。

國際互聯網時代,新媒體上的國際傳播在很多領域都有所表現:

(1)外事活動,社交媒體互動傳播效果良好。比如,習近平主席訪美、

奧巴馬訪華、“莊園會晤”、“瀛臺夜話”、“facebook主頁”等在網上受到

關注。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與英國首相卡梅倫酒吧小聚。網上流傳頗廣的段

子稱:“60多歲推銷員深夜英國酒吧和客戶‘拼’酒”,“我們年輕人不努

力說得過去嗎?”李克強總理發起“高鐵外交”,也和“乒乓外交”、“熊

貓外交”一樣在民間受到關注。據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統計,2015年習近平主

席出訪屢次占據微博話題榜首,微博話題#跟著習大大去美國#閱讀量高達5.3

億次,#習近平出訪英國#閱讀量超1.8億次。

(2)內容為主、渠道為王,形成立體傳播。2015年“8·12”天津特大

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人民時評《應對突發事件,“信任共同體”很重要》

第一時間在《人民日報》落地,《法制日報》等12家紙媒轉載。人民網閱讀

量58萬,370多家資訊類網站轉載,國內各大客戶端有幾十萬關注量。同時,

海外社交媒體四個小時就有27萬的關注量,《華爾街日報》網站等全文轉發,

改寫了《人民日報》的報道,以第三方視角轉述“沒有理由在天津港爆炸中

8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搞庇護”態度。紐約的律師、CNN的主持人等國外人士紛紛轉載,及時有力

地傳遞了中央“一查到底絕不手軟”的決心。

(3)有擔當、有底氣,共建大國形象。2015年3月底4月初,“也門

撤僑行動”引起海內外大量關注。“@人民日報”從“中國價值”著眼,將“講

信義、重情義、救危難、樹道義”的撤僑行動提升到價值觀層面。“@中國日報”

極具國際視野,將各國對中國撤僑行動的評價在微博中傳播。有網民稱看到

乘坐護衛艦的中國公民吃八菜一湯喝啤酒,水兵們吃罐頭咸菜,“@新華網”

制圖出面辟謠,被“@人民網”等轉發。相比之下,“@軍報記者”以專業

負責的態度,用三個關鍵數據解讀海軍第二批撤僑行動。同時來自網民的關

注也推高了也門撤僑的輿論熱度,將有擔當、有底氣的大國形象傳播出去。

(4)宏大敘事兼顧個體,凝聚共識傳遞“好聲音”。“9·3”閱兵集聚

了來自國內外眾多主流媒體的目光,成為公眾了解新聞時事的重要信源。閱

兵結束后,“盤點閱兵之最”、“閱兵十大瞬間”等主流媒體總結以及盤點

類帖文受到熱捧,同時,一些“揭秘”軍人訓練艱辛的“兩微一端”帖文增

多,“老兵接受檢閱”成為亮點。“這盛世如你所愿”,“@周顧北的周”

所發一條帶有周恩來總理老照片的微博,被轉發超過百萬次。新媒體“9·3”

閱兵紀念活動的前期推介、同步傳播、后期解讀,實現了有效的信息全覆蓋。

梳理2016—2017年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熱點發現,“一帶一路”建設、

杭州G20峰會、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中巴經濟走廊等都屬于國家涉外

事件,南海仲裁案、美國大選、世界經濟論壇、美國退出TPP等都在不同程

度上涉及或波及中國(見下頁表3)。

(二)中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特征

經過對我國互聯網國際輿論場中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期

間的105件熱點事件以及話題進行梳理,研究發現具有以下特點。

1.時間分布

2015年國際輿情地圖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熱度在中低位

9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熱度1168093.40319022.01225925.53152824.90148495.2994433.7688247.5466915.7962818.8846183.8043846.2843627.6042030.4340966.1240866.5739282.1037487.9734737.5229131.1629108.34

APP采集1749763413739467141571454011488753158945877703050761688548272794354540543995717841623042

微信1074515437254256449792251551651032112211941762839794033250684375055429126655693571556224905373772780419524

1

微博2575381491993350531254101924328995990322754051581615631015258581068305202916319462184447559615730724

報刊21862846945201258557188577408564032007111420356722197678544244443118065753490443673809

博客2663286442573779700093046531838603121617164741169271237352892962377111770112551964443587361

年互聯網國際輿論熱點事件排行

論壇3639168835119262111161253846110385953337275155041505021190174981154191961725580072117718010988413052

新聞3602747857052486205468653464792268958289059220643186646144491117722126660125328128285953041276121163091019789074482394

2016—2017

表3:

時間2016年2016/9/42016/7/122016/11/182016/1/202017/1/232016/8/52016/6/232016/2/222016/3/152016/7/142016/10/52016/10/152016/11/162016/8/242016/10/242016/7/272016/10/212016/8/292016/7/15

*0.3200+新聞*0.2038+論壇*0.0752+博客*0.0954+微博*0.1409+微信*0.1647。

事件“一帶一路”建設杭州G20峰會南海仲裁案2016年美國大選世界經濟論壇美國退出TPP里約奧運英國脫歐2016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AlphaGo大戰李世石法國尼斯遇襲案三星GalaxyNote7手機爆炸金磚國家會議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意大利地震韓國“親信干政”

希拉里“郵件門”朝鮮核試與韓美稱部署薩德中巴經濟走廊峰會土耳其軍事政變

2

3

157

469

8

1220

13

10111517

141619

18

序號

(注:統計起止日期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6日)1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制定了由報刊、網絡新聞、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六大類媒介形態組成的輿情熱度指標體系,并運用德爾菲法(亦即“專家意見法”),:0.2038;論壇:0.0752;博客:0.0954;微博:0.1409;微信:0.1647。通過統計處理,得出輿情事件在各渠道的權重如下,報刊:0.3200;網絡新聞熱度公式為:報刊

10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水平保持震蕩,但在“美聯儲啟動近十年來首次加息”、“歐洲難民潮”、“法國巴

黎遭遇恐怖襲擊”等重要議題以及我國領導人出訪方面,2015年第4季度國際輿

論場熱度到達峰值(見圖2)。

圖2:2015—2016年國際輿情熱點時間分布(單位:件)

圖3:2016—2017年國際輿情熱點時間分布(單位:件)

2016—2017年國際輿情地圖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熱度

處于中位水平,但隨著“三星Note7電池爆炸”、“韓國‘親信干政’”、“薩德問題”、

“美國大選”等重大國際議題出現,2016年第四季度國際輿論場熱度達到全年頂峰。

2017年年初,我國互聯網國際輿論熱度出現猛增趨勢,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對

華政策與中美關系受到高度關注,農歷新年期間“日本APA酒店擺放右翼書籍”

事件引發了輿論熱潮,“元宵節特朗普致信習近平”、“中國研修生在日本受欺壓”、

11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金正男遇刺”等重大事件引爆了2017年開年輿論高峰(見圖2)。

2.地區分布

從地區分布來看,我國身處亞洲,周邊區域都出現了豐富的熱點話題,

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外交以及人文交流等。此外,難民問題、恐怖襲擊、

希臘危機等較為負面的話題使歐洲在我國國際輿論場的熱度排至次席。國際

性話題占比也接近15%,僅次于亞洲大陸,而且高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2016—2017“一帶一路”倡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人民幣將加入SDR等

與中國高度相關的話題成為持續性熱點(見圖4)。

圖4:2015—2016年國際輿情熱點地區占比

從國際輿論話題的地區分布來看,亞洲周邊局勢以及大國關系對我國互

聯網上的國際輿論熱點的影響很大亞洲地區除了社會運動、難民問題以及醫

療衛生事件,其他事件類型均有涉及。其中,政治選舉、恐怖主義、突發事

故等類型出現增長。韓國“親信干政”事件中民眾燭火示威集會、敘利亞首

都大馬士革連環爆炸事件、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使館遭襲擊事件、臺灣地區

公交起火事故、日本APA事件等成為持續性話題。

北美洲地區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當選后簽署的一系列行政命令,歐洲

地區英國脫歐、法國尼斯襲擊事件以及土耳其軍事政變引發的一系列沖突都

成了持續性熱點(見圖5)。

12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圖5:2016—2017年國際輿情熱點地區占比

3.類型分布

對2015—2016年國際輿論場的熱點事件與話題歸類統計發現,國家領導

人動態、國際關系、突發事故、全球經濟以及恐怖主義屬于熱門領域。高層

領導人動態、多邊關系與全球經濟往往具備較強的關聯性。此外,旅游方面

的熱門事件并不少,中國人在海外旅游也容易形成新聞話題,國內外都出現

了涉及不同國籍人群形象“偏見地圖”等流行傳播話題和現象,體現出國際

網絡輿論對各國國民海外形象的關注(見圖6)。

圖6:2015—2016年國際輿情熱點領域分布

13

世界形象地圖中國網民眼中的多元世界

在對2016—2017年國際輿論場的熱點事件與話題歸類統計后發現,受“大

選年”影響,國際關系、政治選舉、恐怖主義、全球經濟、社會運動等都屬

于輿論熱門領域。2016年同時也是“奧運年”,里約奧運會、里約殘奧會相

繼形成全球性的熱門話題。此外,受“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多邊關系、高

層動態也引起輿論的關注(見圖7)。

圖7:2016—2017年國際輿情熱點領域分布

在對2016—2017年抽樣數據分析后,國際涉華熱點占比要高于我國涉外

新聞(見圖8)。在國際涉華熱點方面,新聞類型豐富,全球經濟方面諸如美

國退出TPP,時事政治方面諸如美國大選,國際性問題諸如難民危機、互聯

網安全、奧運會以及恐怖主義等。國家涉外方面,主要以我國主辦的各種國

際型論壇以及高層領導的出訪活動等為主。

圖8:2016—2017年中國涉外熱點與國際涉華熱點占比

14

第一章中國網民眼中的世界

三、互聯網國際輿論場的發展特點

(一)國際輿論受眾特點

1.受眾需求更為多元化

國內網民對國際新聞的關注受媒體議程設置的影響較大。但近年來,伴

隨信息傳播渠道的豐富以及受眾自主性的增長,國際新聞需求有所上升。以

2016年2月在香港發生的旺角事件為例,百度指數顯示,在事件發生后,

代表新聞熱度的“媒體指數”呈逐步上升然后持續、再回落的態勢。但是在

網民搜索指數方面,事件發生之初便出現急速攀升然后回落的趨勢。再如,

2015年12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幣將于2016年10月1日

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在國內網絡輿論中引起巨大反響,網民搜索量迅

速升溫后回落。但相關媒體報道相對穩定,半個月內經濟話題熱度仍維持在

一定水平。

2.受眾互動能力有所提高

伴隨雙邊關系的多元化,我國網民對國際新聞已不僅僅停留在關注的

層面。國際事件對雙方經貿、旅游等方面的影響,成為受眾對國際新聞關注

的動機,也促使我國網民在關注國際新聞時互動性的增強。以2015年4月

發生于尼泊爾的8.1級地震為例。地震發生后,“200多華人等待救援”與“中

國組織華人撤離”成為國內網民與媒體的主要關注點。此外,通過分析發現,

圖9:尼泊爾8.1級地震需求圖譜

15

世界形象地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