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必修課程PAGEPAGE1第3章物質的性質與轉化第3節氮的循環第2課時氨的轉化基礎過關1.在實驗室制備并收集純凈、干燥的氨氣的過程中,下列裝置一定不需要的是()A.B.C.D.2.硝酸銨能與強堿反應,其中與燒堿反應的方程式:NH4NO3+NaOH===NaNO3+NH3↑+X。其中X物質是()A.CO B.O2 C.H2O D.O33.施用氮肥能促進作物生長,并能提高作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下列關于氮肥的說法錯誤的是()A.尿素CO(NH2)2是一種氮肥B.儲存碳酸氫銨時,應密封并置于陰涼通風處C.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D.氮肥溶于水,其中的氮元素均以銨離子形式在存4.下列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是()A.NH3 B.SO3 C.HCl D.CO25.對NH3有關性質的描述,錯誤的是()A.NH3極易溶于水B.NH3具有還原性濃氨水濃鹽酸C.NH3在一定條件下能分解D.圖中濃鹽酸換成濃硫酸時現象相同6.做氯化氫噴泉實驗后,燒瓶內的液體只占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A.HC1氣體沒有完全溶解 B.裝置漏氣,進入空氣C.集氣時有空氣混入 D.從膠頭滴管擠入燒瓶的水太少7.噴泉實驗的原理是產生內外壓強差.下列各組氣體與對應的液體不易產生噴泉現象的是()ABCD氣體CO2HClHClSO2液體H2ONaOHH2ONaOH8.中學實驗中,通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來驗證氣體的“溶解性”,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用滴管加入液體后,由于氣體的“溶解”,使瓶內壓強減小,導致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壓強,從而形成噴泉B.選用合適的溶液,CO2也能做噴泉實驗C.HCl、NH3和SO2均能用該裝置做噴泉實驗D.用NO2氣體做噴泉實驗,燒瓶中將充滿稀硝酸9.下列有關氨氣的制取、收集并驗證其部分性質的裝置和原理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甲裝置制取少量氨氣B.用乙裝置收集氨氣C.用丙裝置驗證氨氣溶于水呈堿性D.用丁裝置驗證氨氣極易溶于水10.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①NH3②NH3·H2O③H2O④OH-⑤NHeq\o\al(+,4)⑥H+A.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④⑤ D.全部11.有關銨鹽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是晶體,都能溶于水 B.受熱時分解,都有NH3產生C.與堿共熱時不一定產生氨氣 D.都能與酸反應12.不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的方法是()A.在濃氨水中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并加熱B.加熱分解氯化銨晶體C.在濃氨水中加入固體氧化鈣并加熱D.加熱氯化銨和消石灰的固體混合物13.下列檢驗銨鹽的方法中,正確的是()A.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試管,再滴入酚酞試液B.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試管,并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近試管口上方C.加熱試管,并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近試管口上方D.加水溶解,再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其溶液能力提升14.如圖所示分別是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的制取氨氣并用氨氣進行噴泉實驗的三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用A圖所示的裝置可制備干燥的NH3: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中收集NH3的試管口放置棉花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干燥管中干燥劑能否改用無水CaCl2?______(填“能”或“不能”)。(2)用B圖所示的裝置可快速制取較大量NH3: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濃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檢驗NH3是否收集滿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稱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樣品7.58g,加入80.0g質量分數為5.00%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生成NH30.0800mol。(1)NaOH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2)該混合樣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16.依據圖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回答問題:(1)實驗室常用NH4Cl與Ca(OH)2制取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收集一瓶氨氣,請將下列裝置補充完整,在圖中虛線框內畫出連接圖____________。(3)下列試劑可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A.濃硫酸B.堿石灰C.CuSO4固體D.P2O5(4)工業上以NH3、空氣、水為原料生產硝酸:①NH3→NO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O→NO2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將32.64g銅與一定濃度的HNO3反應,銅完全溶解產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L。則其中NO、NO2的物質的量比為_____________。(5)圖中X轉化為HNO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要實現NH3→N2,從原理上看,下列試劑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A.O2B.NaC.NH4ClD.NO217.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制備氨并完成相關性質實驗。(1)實驗一: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并收集NH3。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裝置A中產生NH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裝置B中用圓底燒瓶收集NH3的方法為____________(填“向上排空氣法”或“向下排空氣法”),當濕潤紅色石蕊試紙顏色變為____________色,表示已經收集滿NH3。(2)實驗二: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NH3的噴泉實驗。引發該噴泉實驗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打開止水夾,使燒杯內的水通過導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說明NH3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燒瓶內溶液呈紅色,說明NH3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_性。
參考答案基礎過關1.【答案】B【解析】A.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固體混合加熱制氨氣,A項正確;B.氨氣極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氣,B項錯誤;C.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固體混合加熱制氨氣,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生成的氨氣中混有水蒸氣,可以用堿石灰除去氨氣中的水蒸氣,C項正確;D.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導管應為短進長出,D項正確;答案選B。2.【答案】C【解析】由NH4NO3+NaOH===NaNO3+NH3↑+X和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每個X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該物質是水,其化學式是H2O,故C正確;故答案選C。3.【答案】D【解析】A.尿素CO(NH2)2是一種農村常用的高效的氮肥,故A正確;B.由于碳酸氫銨在溫度較高時易分解,則儲存碳酸氫銨時,應密封并置于陰涼通風處,故B正確;C.銨態氮肥水解呈酸性,碳酸鉀水解呈堿性,二者混合可發生互促水解生成氨氣而降低肥效,故C正確;D.氮元素在尿素中以分子態形式存在,不是銨離子,故D錯誤;故選D。4.【答案】A【解析】A.NH3,為堿性氣體,溶于水后生成堿溶液,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符合題意;B.SO3,為酸性氣體,溶于水后生成硫酸,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紅,不合題意;C.HCl,為酸性氣體,溶于水后生成鹽酸,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紅,不合題意;D.CO2,為酸性氣體,溶于水后生成碳酸,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紅,不合題意。故答案選A。5.【答案】D【解析】A.NH3與H2O分子間能形成氫鍵,氨氣極易溶于水且與能水反應,故A正確;B.NH3具有還原性,氨氣與氧氣在催化劑條件下加熱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故B正確;C.NH3在一定條件下能分解生成氮氣和氫氣,故C正確;D.鹽酸具有揮發性,氨氣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產生大量的白煙,所以也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濃鹽酸檢驗,而濃硫酸難揮發,無法檢驗,故D錯誤;故答案選D。6.【答案】C【解析】A.
HCl極易溶于水,不可能沒有溶解完全,故A錯誤;B.裝置漏氣,不能形成噴泉實驗,故B錯誤;C.集氣時有空氣混入,空氣中氧氣、氮氣不溶于水,則燒瓶內的液體只占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一,故C正確;D.膠頭滴管擠入燒瓶的水,打破壓強平衡,形成壓強差,引發噴泉,故D錯誤;答案選C。7.【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且與水的反應為可逆反應,不易產生噴泉現象,故A選;B.HCl極易與NaOH溶液反應,易產生噴泉現象,故B不選;C.HCl極易溶于水,易產生噴泉現象,故C不選;D.二氧化硫極易與NaOH溶液反應,易產生噴泉現象,故D不選;故答案選A。8.【答案】D【解析】A.用滴管加入液體后,由于氣體的“溶解”,使瓶內氣體迅速減少,壓強迅速減小,導致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壓強,在外界壓強的作用下,將燒杯中液體壓入燒瓶,從而形成噴泉,故A正確;B.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溶解度小,不能形成噴泉,但是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為酸性氣體,能與堿反應的原理,選擇堿液,CO2也能做噴泉實驗,故B正確;C.HCl、NH3和SO2都易溶于水,可用該裝置做噴泉實驗,故C正確;D.因為3NO2+H2O=2HNO3+NO,因此用NO2氣體做噴泉實驗,燒瓶中不能充滿稀硝酸,故D錯誤;故答案選D。9.【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鈣與氯化銨加熱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可利用圖示裝置制取少量氨氣,可達到實驗目的,A項正確;B.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導管采用“長進短出”的方式,圖示收集方法合理,B項正確;C.氨氣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檢驗氨氣應該用紅色石蕊試紙,C項錯誤;D.擠壓膠頭滴管,氣球變大,說明圓底燒瓶中壓強減小,可證明氨氣極易溶于水,D項正確;故答案選C。10.【答案】D【解析】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NH3+H2ONH3·H2ONHeq\o\al(+,4)+OH-,存在的三種分子:NH3、NH3·H2O、H2O,三種離子:NHeq\o\al(+,4)和OH-和水中少量的H+,①②③④⑤⑥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選D。11.【答案】A【解析】A.銨鹽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體,A項正確;B.銨鹽不穩定都能加熱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氣產生,如:NH4NO3N2O↑+2H2O,B項錯誤;C.銨鹽都能與堿反應生成氨氣,C項錯誤;D.銨鹽不都能與酸反應,例如硝酸銨不能與酸反應,D項錯誤;答案選A。12.【答案】B【解析】A.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呈堿性,且放出大量熱,可以加速氨水中氨氣的逸出,A項正確;B.氯化銨不穩定,加熱易分解生成氨氣和HCl,兩者遇冷又重新結合生成氯化銨,B項錯誤;C.氧化鈣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鈣呈堿性,并放出大量熱,可以加速氨水中氨氣的逸出,C項正確;D.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消石灰的固體混合物方法制取氨氣,D項正確;故答案選B。13.【答案】B【解析】A.氫氧化鈉溶液是強堿,也可以使酚酞變紅色,A項錯誤;B.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檢驗生成的氨氣,可以證明是否含有銨鹽,B項正確;C.銨鹽中如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的氨氣和氯化氫會重新生成氯化銨,C項錯誤;D.氯化銨溶于水,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顯酸性,但顯酸性的不一定是銨鹽,D項錯誤;答案選B。能力提升14.【答案】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減小空氣對流,使NH3充滿試管不能CaO+H2O=Ca(OH)2,NH3?H2ONH3↑+H2O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白煙,所以可用氯化氫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解析】(1)①Ca(OH)2和NH4Cl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裝置中收集NH3的試管口放置棉花團的作用是:減小空氣對流,使NH3充滿試管;②氯化鈣和氨氣能發生反應CaCl2+8NH3=CaCl2?8NH3,所以干燥管中干燥劑不能改用無水CaCl2。(2)①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且放出大量熱量,氧化鈣和水放出的熱量能促進氨水的分解,反應的方程式分別為:CaO+H2O=Ca(OH)2,NH3?H2ONH3↑+H2O;②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白煙,所以可用氯化氫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15.【答案】0.1mol2:1【解析】(1)NaOH的物質的量為(80g×5%)/40g/mol=0.1mol,故答案為:0.1mol。(2)(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樣品中加入NaOH溶液,NH4HSO4電離出的氫離子優先反應,根據NHeq\o\al(+,4)~OH?可知與氫離子反應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0.1mol?0.08mol=0.02mol,則NH4HSO4的物質的量為0.02mol,所以(NH4)2SO4的質量為:7.58g?115g/mol×0.02mol=5.28g,其物質的量為:5.28g/132g/mol=0.04mol,則(NH4)2SO4和NH4HSO4的物質的量比=0.04mol:0.02mol=2:1,故答案為:2:1。16.【答案】Ca(OH)2+2NH4ClCaCl2+2H2O+2NH3↑B4NH3+5O24NO+6H2O氣體由無色變成紅棕色13:12N2O5+H2O=2HNO3AD【解析】(1)實驗室常用NH4Cl與Ca(OH)2制取氨氣,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氨氣極易溶于水,比空氣輕,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導氣管位置短進長出;。(3)因氨氣為堿性氣體,需要用堿性干燥劑來吸收,濃硫酸與五氧化二磷為酸性干燥劑,會與氨氣發生反應,不能起到干燥的目的,A、C項錯誤;而硫酸銅只能檢驗水的存在,不能作為干燥劑,C項錯誤;堿石灰為堿性干燥劑,可以干燥氨氣,B項正確,答案選B。(4)①NH3→NO為氨氣的催化氧化,其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4NO+6H2O;②NO→NO2實驗現象是無色氣體變化為紅棕色氣體;③設生成的NO為xmol,NO2為ymol,則x+y==0.5mol①,32.64g銅完全溶解,則溶解的銅原子物質的量為=0.51mol,根據電子守恒規律可知,失電子總數等于的電子總數,即0.51mol×2=3×xmol+ymol②,結合①②式可得,x=0.26mol,y=0.24mol,那么NO、NO2的物質的量比為0.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太陽能維修合同協議書
- 老師實習協議書
- 有孩子房產離婚協議書
- 緊急離婚協議書
- 留學咨詢協議書
- 日本俱樂部轉讓協議書
- 玉米補貼協議書
- 租用山嶺協議書
- 遺產領取協議書
- 富士康科技合作協議書
- 消防監護人考試題及答案
- GB 35181-2025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
- 漢代文化課件圖片高清
- 【四川卷】【高二】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數學試題
-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護理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鐵路客運車站服務工作課件
- 《面試技巧與策略》課件
- 2023年貴州省糧食儲備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司注冊合同協議
- 心功能分級課件
- 統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學先鋒做先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