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語文知識點歸納(精華)_第1頁
小學畢業語文知識點歸納(精華)_第2頁
小學畢業語文知識點歸納(精華)_第3頁
小學畢業語文知識點歸納(精華)_第4頁
小學畢業語文知識點歸納(精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18小學語文1-6年級各年級知識點一年級:【要求掌握拼音的運用,難點把字母表背熟,重點字母的運用】

二年級:【要求認識簡單的字,學習閱讀文章,重點多音字的運用,還有字的認識,難點區別多音字】

三年級:【要求認識多字,學習作文,難點聯系上下文,解決課后問題,重點回答問題】

四年級:【要求學習作文,寫作文,難點把課文理解,重點作文,閱讀的掌握】

五年級:【要求掌握許多多音字,字詞,會寫好作文難點作文,重點閱讀與作文】

六年級:【要求認識很多字,區別很多讀音,字詞,寫好作文,難點閱讀,重點作文與閱讀,通常占整張試卷的60分】第一部分小學語文1-6應掌握的基礎知識要點

一、漢語拼音

1、掌握23個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個韻母:

1)

單韻母:a

o

e

i

u

ü

2)

復韻母8個: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韻母分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韻母:er

它不能和聲母相拼,只單獨作為字音。

4、整體認讀音節16個: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標調:a

o

e

i

u

ü,標調時按順序,iu并列標在后,i上標調去掉點;ü

與j

q

x

y相拼時去兩點,如ju

qu

xu

yu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號:以a

o

e

開頭的音節緊跟在其它音節后面時,音節的界限容易發生混淆,因此音節間要用隔音符號(')隔開。如海鷗hǎi

'ōu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節(dǐn)及所對應的頁碼。

2、部首查字法。如查“揮”字,先在“部首目錄”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對應的“檢字表”頁碼,在“檢字表”相應部首下及剩余筆畫數(6畫)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頁碼。

3、數筆畫查字法。在閱讀中遇到不知讀音,又很難確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數筆畫的方法來查了。首先,在“難檢字索引”中的相應筆畫數下找到該字,再打開所對應的正文頁碼就可查到這個字。如查“乙”,在“難檢字索引”中查(1)畫。

三、理解詞語

1、先弄清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再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疾馳”,“疾”是“飛快”,“馳”是“奔跑”,“疾馳”就是“飛快奔跑”的意思。

2、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如:(近義)“焦急”就是“著急”的意思。(反義)“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如《養花》一文,從“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環”是“不斷重復”的意思。四、詞的感情色彩

褒義詞:形容好的,如“頑強”;

貶義詞:形容不好的,如“頑固”;

中性詞:形容不好不壞,如“環視”“桌子”。

五、選詞填空:

先分清楚所給的近義詞在意義、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區別,然后聯系所給的句子進行判斷選

填。如:正確

準確

勘測地形必須十分(準確),不能有半點馬虎。這個意見提得非常(正確),我應該接受。

六、常用關聯詞使用列舉:

1)

她(既)是個三好學生,(又)是個優秀隊干。

2)

他(一邊)聽音樂,(一邊)畫畫。

3)

(因為)今天是六一節,(所以)不用上學。

4)

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機智。

5)

小明(不僅)學習刻苦,(還)是個樂于助人的好學生。

6)

(只有)敢于向困難挑戰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

(只要)你肯去鉆研,(就)一定能克服這個困難。

8)

(無論)刮風下雨,我(都)按時到校。

9)

(雖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還是呆在家里認真學習。

10)

(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們(就)去爬山。

11)

(即使)你這次數學考了滿分,(也)不能驕傲。

12)

凡卡心想:(與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鄉下爺爺那里。

13)

劉胡蘭(寧可)犧牲自己,(也不)向敵人屈服。

14)

這道題(不是)你做對了,(而是)我做對了。

15)

他(一)讀起書來(就)廢寢忘食。七、變換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寫時可這樣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樣;什么“被”什么怎么樣。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應改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轉述:把一句話通過你的口轉告給別人。改寫時注意人稱的變化,要去掉冒號、引號,根據句意及通順與否可對個別文字作適當改動,但不能改變句意。如:王老師對小明說:“我下去買水,你在這里好好練習。”改為轉述句:王老師對小明說,他下去買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練習。

3、陳述句和反問句:轉換特點:

陳述句

反問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

————

馬跑得越快,難道不是離楚國就越遠了嗎?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將肯定句改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沒有”等詞,然后將“不”“沒有”后面的詞換成反義詞。

八、擴句和縮句

1、擴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詞,再在主干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擴寫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但主要意思不變。如:小明去看電影。擴寫為:小明(穿著一件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影院)看電影。不能擴寫為:小明和妹妹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影院看電影。

2、縮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兩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詞,再去掉修飾性的詞語,把主干詞連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應縮寫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不能縮為:曹操聽到吶喊聲。

九、修改病句

1)

句子不完整。如:戰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秀品質。

改為:戰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秀品質令人敬佩。

2)

用詞不當。如:我的書包里還缺乏一個像樣的鉛筆盒。

“缺乏”用得不恰當,應改為“缺少”。

3)

搭配不當。如: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一頂紅帽子。

“穿”與“帽子”搭配不當,應改為: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戴著)一頂紅帽子。

4)

詞序混亂。如:打乒乓球對我是很感興趣的。

應改為:我對打乒乓球是很感興趣的。

5)

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黃的菜花,五彩繽紛。

“一片金黃”與“五彩繽紛”相矛盾,應把“五彩繽紛”去掉。

6)

重復啰嗦。如:他是我們班成績最優秀、功課最好的學生。

“成績最優秀”和“功課最好”意思重復,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個。

7)

不合邏輯,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讀著書,不知不覺過了兩個鐘頭。

“霞光”稍縱即逝,持續兩個小時是不符合現實的。應把“霞光”改為“陽光”。

8)

注意常用修改符號的用法:十、認識修飾句子的方法

1)

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詞有“好像”“猶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變成”“是”等代替比喻詞,如: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比喻句的特點是:本體和喻體有些相似,并且本體和喻體是不同類的。所以有比喻詞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長得好像她媽媽。(X)

2)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使物像人一樣。如:青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此句用“告訴”“快樂”等寫人的詞語來寫小動物。

3)

夸張:故意對事物進行夸大或縮小地描述。如:(夸大)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縮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樣鍛煉。

4)

排比:把意思相聯、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大體相等、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天山南北,傳到白山黑水之間,傳到大河長江之南,使全國的人民心一齊歡躍起來。

5)

設問:自問自答。如: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

6)

反問:無疑而問,問而不答,答案暗含在問話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

疑問:提出問題。如:今天你去圖書館看書嗎?

比喻句:碧綠的海面,像絲綢一樣柔和,微蕩著漣漪,真美!

擬人句:太陽揭開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視著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來,無邊的田野如沸如騰,如鼓角齊鳴,如風潮迸涌。

反問句:光是學習優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學生”嗎?

夸張句:桂花十里飄香。

設問句:小明為班級做貢獻,是為了老師表揚嗎?不是的,他是誠心誠意為班級做貢獻。

十一、掌握部分標點符號的用法

1)

句號(。):陳述句的末尾停頓用句號。如:請你稍等一下。

2)

問號(?):問句末尾的停頓。

3)

感嘆號(!):感嘆句末尾的停頓。如:這兒風景真美啊!

4)

逗號(,):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如:他來了,又走了。

5)

分號(;):一個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間用分號。如: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大水泡。

6)

頓號(、):句子中并列關系的詞語之間用頓號。如: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國的四大河流。

7)

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提起下文,表示后面還有話要引起注意。如:她說:“我明白了。”

8)

引號(雙引號“

單引號?

?)

引號的三種用法: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書刊等的話。如:她說:“我明白了。”或:樓的前面掛著“鎮隆中心小學”的牌子。

b)

表示強調,引起注意。如: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c)

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號里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如:他問老師:“老師,?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

省略號(……):省略號有三種用法:

a)

表示引文內容的省略。如:我讀了“漁夫皺起眉……別等他們醒來”這一段,心里很感動。

b)

表示例舉事物的省略。如:動物園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

表示話沒說完。如:指導員傷心地說:“我沒有把你們照顧好,你們都瘦得……”

d)

表示聲音斷斷續續。如:“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

10)

書句號(

《》):表示書籍、報刊、文章、影視劇等的名稱出現在一個句子中的時候,這些名稱應用上書名號。如:昨天,我讀了《林海》這一課,還看了《惠州日報》和《西游記》。

11)

破折號(——):破折號有三種用法:

a)

表示解釋說明。如: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

表示意思的遞進或轉折。如: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c)

表示聲音延長。如:“嘟——”火車進站了。

十二、給文章分段(歸并法)

1、按時間順序分段。

2、按地點變換分段。

3、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4、按事物的內容性質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學會摘句法:A、總分結構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總寫句。

B、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啟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錄幾句才能概括段意時,要對句子作適當壓縮。

2、采用層意歸并法。(層與層之間是并列關系)

3、選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寫到幾個內容,其中有主要內容,也有次要內容,在概括這類段落的段意時,就要對這些內容進行“篩選”,選取主要內容作為段意,刪去次要內容。括思想。如《珍貴的教科書》一課的中心,要從指導員的身上去分析,從中體會他關心下一代及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舉)

1)、課文寫了(

)表達了(

)。2)、課文寫了()贊美了()。

3)、課文寫了()說明了()。

4)、課文寫了()告訴了()。

5)、課文寫了()表達了()贊美了()。

第二部分:小學語文1-6年級作文知識點

一、基礎知識

作文是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它體現出每位同學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一般說來應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確。二、內容具體,條理清楚。三、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四、詳略得當,主次分明。五、善于觀察,想象豐富。六、書寫工整,格式正確。

除了平時留心觀察事物,認識和抓住事物特點,自覺積極地積累寫作素材外,還必須具備審題、確定中心、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編寫作文提綱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1、審題。只有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么”的問題,寫起來才能保證不偏題,不致于“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里教給同學們三種審題方法:

(1)分析法:先把題目按詞拆開,然后一個詞一個詞琢磨,理解每個詞的意思,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校園新事多》可分解為“校園”、“新”、“事”、“多”四個詞,我們就能寫發生在校園里的新鮮的事,至少要寫出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2)比較法:根據所給題目,自已擬幾個相似的題目進行比較,弄清它們的寫作范圍和要求。如寫《我和老師》,可自擬《我的老師》、《我愛您,老師》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確定寫作重點。

(3)設問法:先提出幾個問題,并考慮好其中的重要問題,然后對照題目對假設的問題進行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回答。如《她變了》,可提問:變之前她是怎樣的?她變的原因是什么?她變后是怎樣的?有哪些人說她變了?另外,對于特殊的題目要仔細推敲,弄清真正的意義。如《溫暖》,就不能專寫天氣溫暖,而應體現互相幫助或得到關懷愛護的感受。

2、確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靈魂。教給大家確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如《記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確題目的重點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寫作時要緊扣這個中心。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幾個層次,幾個段落,哪個先寫,哪個后寫,哪個略寫,哪個詳寫,在提綱里要反映出來。但又不能寫得太詳細,也不能太簡單,要寫得簡明扼要,切實具體。如:

作文題目:有趣的蝸牛比賽中心:通過對蝸牛比賽的記敘,反映少年兒童課外生活的豐富多彩,表現少年兒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1)我和表弟捉到幾只蝸牛,想舉行一次比賽。(略)(2)為參賽蝸牛命名,做好比賽前準備。(略)

(3)比賽中蝸牛各自的表現。(詳)(4)比賽結果。(略)(5)結尾。(略)

6、開頭與結尾

常見的開頭方法有:(1)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2)說明情況,交代背景。(3)描寫環境,渲染氣氛。(4)提出問題,引人入勝。(5)巧講故事,引人注意。

(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常見的結尾方法有:(1)事情完整,自然結尾。

(2)總結主題,抒發感受。(3)照應開頭,留有余味。

(4)含蓄結尾,引人入勝。

7、過渡與照應

過渡要做到自然靈活、承上啟下、語言連貫、彼此銜接。辦法一般有過渡段、過渡句及過渡詞三種。

上下文之間的互相呼應,就是照應。照應方法一般有三種:前后照應、首尾照應和正文與標題照應。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錯別字和用錯的詞;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錯的標點符號;理清個別顛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開頭是否吸引人,結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內容表達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檢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確,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復習要點】了解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的區別掌握人物外貌描寫與心理描寫方法

學習一人一事與一人幾事的寫法;

掌握描寫場面,記敘活動的方法;

掌握定點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會參觀記、游記的寫法;

7、掌握描寫動物、植物和物品的記敘文的寫法。

(一)寫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寫的方法

要介紹一個人,首先要把這個人的外表特征講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長相、身材、衣著、動作、語言和神態。描寫時,一定要寫出人物的特點。所謂特點,就是這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寫的方法。

比較細致地對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進行描寫,稱為心理描寫。心理描寫,主要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寫好萊塢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內心矛盾、斗爭。心理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方法。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是借用作者的筆讓人物傾吐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常用在第一人稱“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憶》就是這種方法。

二是直接、客觀地分析描寫人物內心活動,對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動及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等進行合理推測。如《窮人》一文就是這種方法。

三是用回憶或夢境、幻覺來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記敘文的寫法。

一人一事是寫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寫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寫人,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都寫清楚,對這件事的相關內容進行“插敘”或“補敘”,但要注意略寫。

4、掌握一文幾事記敘文的寫法。

注意:一是所選的幾件事都必須表現同一個人的同一個特點,不能一件事表現一個特點。二是所選的幾件事最好不在同一個場合,內容不大同小異,應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就講了幾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敘事

1、掌握記敘一件事的方法。所謂敘事,就是以完整地敘述一件事的發生、發展、結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要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有三種方法:一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二是按時間的推移順序寫;三是空間位置的變換順序寫。無論按哪種順序都必須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記敘幾件事的方法。記敘幾件事必須圍繞一個中心來寫,不能幾件事有幾個中心。要寫好文章,要注意幾件事間的銜接、過渡。

3、掌握描寫場面的方法。要寫好場面,離不開觀察。觀察時要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場面描寫以“動”為主,要刻畫特定環境中的活動,使整個場面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形象真實而富濃厚的生活氣息。場面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參加進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場面。描寫場面,要有一定的線索,一定的順序,常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點觀察,按空間順序描寫,按一定的方位順序去表達;三是采用移步換景法,按自己活動的順序去觀察。

4、掌握記敘活動的方法。活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有許多人參加的一系列行為的總稱。記敘活動,開頭也要和記敘文一樣,先交代一下活動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接著寫活動的開始、經過和結果,重點是寫活動的經過。

(三)寫景狀物

1、掌握定點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寫景狀物就是指在觀察的基礎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動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寫,陳述出來的寫作方法。

觀察是寫景狀物的基礎,觀察時一定要確立好觀察點,固定了觀察點,對觀察對象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注意景物出現的順序和變化。

觀察時要講求方法,寫景順序有四種:一是按景物方位來寫,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時間順序寫;三是按景物類別寫;四是按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寫。

2、掌握參觀記、游記的寫法。

寫這類文章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在文章的開頭要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參觀的時間、地點、人物、對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參觀的過程寫清楚。三是參觀記結尾可談點參觀后的感受工收獲。四是要做到點面結合,既要突出“點”,又要用“面”作陪襯。寫游記時,要學會取舍材料。有特點或印象深刻的要詳寫,一般的景物要略寫。

3、掌握描寫動物、植物和物品記敘文的寫法。

寫好動物要注意四點:

第一、抓住動物的外形特征寫;第二、抓住動物的生活習性寫;第三、抓住動物鳴叫的聲音寫;第四、寫出動物與人的關系。

寫好植物要注意:第一、要著眼于各種植物特征;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態、顏色、氣味及生長變化情況;

第三、要按一定順序來寫;第四、記敘植物隨著生長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的變化;

第五、可以運用擬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動態描寫。第六、要帶著感情去寫。

寫物品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要細心觀察,抓住物品的整體、局部、細節和特征;第二、要寫清物品的結構;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來歷和用途;第四、要融進對物品聽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寫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須根據感情抒發的需要,選擇最能表達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點進行詳細具體,生動形象的描繪。

三、供材料作文

根據提供書面材料作文時,要注意三點:一、認真審題,明確要求。二、緊扣主題,決定取舍。三、活躍思路,發揮想象。

(一)縮寫

注意:①不能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體裁,甚至連人稱也不能變。②不能改變原文的記敘順序和主要內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復雜的內容要全面,語言要簡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銜接過渡自然,首尾連貫。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間的大致比例。

(二)擴寫

注意:①不能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體裁、人稱、敘事方法和順序。②不能改變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擴充的內容只能根據原文情節合理地發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寫

改寫,就是改變原文的體裁與人稱、結構及語言等,寫出與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變體裁。把原文從一種體裁改寫成另一種體裁。二是改變人稱。常見的是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或把第三人稱改變第一人稱,內容不作變動。

(四)續寫

注意:①續寫時一定要認真閱讀原文,弄清原文所寫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②要根據題目要求,大膽想象。③不能改變原文的體裁,續寫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變。

④續寫部分的語言特點和風格要盡量與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圖作文第一,看單幅圖作文。第二,看多幅圖作文。看圖作文的一般步驟是:看、說、寫。

四、應用文

(一)便條

格式:①“請假條”三個字要寫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頂格寫上稱呼,后面用冒號。

③第三行空格寫正文,要寫清請假的原因和起止時間。④正文寫完后要寫上祝語。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寫。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寫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條、托事條格式與請假條相同。(二)通知

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寫上“通知”二字,或“緊急通知”或“關于××的通知”,以引起讀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寫,寫清時間、地點、事情、請誰參加、應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簡明扼要。

③正文寫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寫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兩行寫出發通知的單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單位或有關人員,可以出現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頂格寫上,后加冒號。

(三)日記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寫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也可以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然后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有時也可以給日記加個標題,點明主要內容。

注意:(日記只能是一天中發生的事)。

(四)寫讀后感或觀后感方法:一般是先引,開頭寫讀了什么(可包括書名、作者、內容梗概等),并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自己的總的感受;接著是議(感),這是重點,在引述有關重點內容或主要語句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聯系自己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際談感想;最后是結,即總結全文,總談感想、體會,結束全文,簡潔有力。觀后感的寫法跟讀后感一樣。

(五)書信

一般書面的內容由稱呼、問候、正文、祝頌語、署名、日期六部分組成,基本格式是:

1、稱呼。稱呼要獨立成行,頂格寫,后面加冒號。2、問候。問候的話要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單獨成行。問候語不宜長,使收信人感到親切,禮貌即可。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寫,寫你對收信人說的話,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4、祝頌語。要單獨起一行,空兩格寫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頂格相應寫上“身體健康”或“敬禮”等。5、署名。要單獨成行寫在信的右下方。6、日期。要另起一行寫在署名下方。

(五)表揚稿表揚稿分三部分:1、名稱。在第一行正中間寫上“表揚”二字。2、正文。要把這件事真實、完整、簡明扼要地寫清楚。3、落款。在右下角分兩行寫上寫稿人的姓名和寫稿日期。

(六)建議書

格式:先寫上標題,再寫清楚建議書是給誰寫的,具體建議是什么,最后寫上提建議人的姓名和寫作日期。第三部分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知識點

小學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看書報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

看書報能力是指能夠掌握學過的常用詞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能背誦或復述指定的課文;能夠給課文分段和層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理解主要內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認真閱讀的習慣主要是指邊讀邊想的習慣。查字典和運用其它工具書的習慣以及質疑問難的習慣等。

一、劃分段落層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義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節。它是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圍繞一個意思說一句話或幾句連貫的話,是構成篇章的最小單位。意義段又叫邏輯段,它可以由一個自然段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關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著重文字表達的需要,意義段著眼思想內容的劃分。

我們學習段,一是弄懂怎樣把話一句一句地連起來,表示一個主要意思;二是進行思維訓練,培養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層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劃分層次,就是通過對一段話的分析,看出這段在有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自然段常見的組合方式有:

1、順承式。

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后順序表達。

例如: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兒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層意思,把四層意思歸納起來概括段意:

當九江賽城湖大堤塌陷時,官兵們聞訊趕到,扛沙包,筑人墻,終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讀與泛讀》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對一大堆讀物,我們可以將每本書的內容提要、前言、章節目錄等很快地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就能大致了解每本書的梗概、特點及應用范圍等。//對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這一段前后兩部分分別介紹了面對許多讀物和一本讀物時不同的讀書方法。前后顯然是并列并系的。

3、總分式。

先總述后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后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后總結以及先分述再總結。

如《爺爺的蘆笛》第1自然段。在強強的相象里,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碧藍碧藍的海水就踩在腳下。白天,成群的海鳥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萬點螢火閃閃爍爍。更有趣的是,海水長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一張普普通通的葦葉,經爺爺三折兩卷,就成了一支蘆笛。吹奏起來,曲調是那樣婉轉悠揚,還帶著一股濃濃的海水味……。這一段先總述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再具體描繪周圍景色之美、蘆笛曲調動聽。

再如《夾竹桃》第三個自然段。先總述我們家常見的花應有盡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兒依次開放的景象,最后總結園子里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盛景。

4、轉折式。

全段分兩部分,前后兩部分意思轉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轉折詞分開。

例如《灰椋鳥》第一自然段。“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于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這一段可概括為:原以為灰椋鳥沒什么好看的,可是自從看了關于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決定去看看。有時,前后兩部分內容間沒有轉折詞,但其中的轉折關系仍顯而易見。

如《煙臺的海》第一個自然段: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的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臺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這一段前后兩句問雖無轉折詞,然轉折關系一讀便知。

轉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轉折后的內容概括段意。上面這段可概括為由于煙臺是我國少數北面臨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結果的關系表達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兩種情況。

例如《莫泊桑拜師》第一個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于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

這一段段意可概括為莫泊桑早年寫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樓拜為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