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借助注釋感知文章整體內容,積累常見文言實詞、虛詞。2.多形式朗讀,借助聯想想象,感知月色之美。3.結合背景資料,反復朗讀,體會“閑人”心境,領會蘇軾“縱人生坎坷卻襟懷坦蕩”的人生境界。教學重難點多形式朗讀,借助聯想想象,感知月色之美;反復朗讀,體會“閑人”心境,領會蘇軾“縱人生坎坷卻襟懷坦蕩”的人生境界。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在今天上交的預習作業中,我發現了幾份獨具匠心的作業,給大家展示一下,請我們的小畫家來給我們講一下這幅圖。生:這幅畫,我畫的是《記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夜圖。一輪皎潔的明月照在庭院中,月光如水,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婆娑搖曳,好像水中的藻荇。師:你不僅畫的美,語言描述的也非常美。這幅畫,寧靜淡雅,很像中國古典的水墨畫啊。(再呈現另一幅學生的畫作,學生講解畫面內容)師:畫作有一處,與課本描述的畫面不一致。誰的小眼睛敏銳。生:他畫的是亭子,課本中的“庭”是指庭院。師贊:你讀書很細致啊。這幅畫的內容,在中國文學史上很有名,它就是蘇軾的名篇《記承天寺夜游》。板書課題,齊讀。二、讀美文,知文意1.聽讀課文,標注讀音,標清停頓。2.個人練讀,讀音準確,語流順暢。3.結合注釋,讀通文意。按照記敘、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劃分層次并概括內容。明確:記敘:尋伴夜游
描寫:庭中月色
抒情:月下感懷師:這篇文章先記敘,再描寫,最后抒情。寫得非常巧妙,請用一句話整合文章內容。明確:蘇軾和張懷民在承天寺漫游賞月。三、品文字,悟心情。師:蘇軾在這個夜晚,心情如何呢,有沒有情感的變化。品讀課文,揣摩作者情感的變化。生:我感覺他是愉悅,高興的。“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中讀出來的。生:“亦未寢”的“亦”字我感覺含義很豐富。師:“亦”字里面,有什么?生:驚喜,驚喜不已(懷民竟然也沒有睡,他在等我找他賞月)生:我覺得是一種意料之中。師:假如你是蘇軾,此時,你會說什么?生:果然不出我所料也!最解懷民者,我也!師:同學們讀出文字背后的潛臺詞了,真好。讀書時,我們不光要關注直接告訴你的詞,更要關注那些不直接告訴你的詞,比如,動詞、副詞,學會咬文嚼字,才能品出作者細膩的情感。(學法指導)生:我從“念”字讀出憂傷,孤獨、遺憾的情感。師:怎們才能讀出這種情感?“念”適當拖長。(生練讀)生:我從“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這句中讀出了激動,不假思索。“遂”字有突然想到的感覺。所以讀的時候要簡短、語速快一些。(生練讀)生:我讀出了蘇軾和張懷民的深厚友情。同是被貶,“同是天涯淪落人”惺惺相惜,互相慰藉。師:你能結合作者的背景來體會心境,很會讀書。用你的朗讀展現出這種惺惺相惜,互相慰藉。(生練讀)生;我讀出了悠閑、恬淡。這一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兩個朋友,深夜在庭下散步,我感覺他們一點兒包袱都沒有,非常放松。生:我覺得“但”這個字里有得意、自豪。只是少了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師:大家揣摩得很細致,很會讀書。其實這悠閑、恬淡的背后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經歷。展示蘇軾的經歷【屏顯】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險遭殺身之禍,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閑職);元豐三年正月,到達黃州,生活窘迫,開墾東坡田親自耕種聊以生活;元豐六年四月,得知好友曾鞏在江寧府離世;元豐六年七月,弟弟蘇轍受其影響在“五年不得升調”的懲處之外,再一次遭到貶謫。(播放微短片“烏臺詩案”,梳理蘇軾被貶黃州四年的生活經歷)生自由言說蘇軾的心境。師:“烏臺詩案”,蘇軾被關押了一百三十天,夜夜不成寐,這經歷的一切像一塊巨大的石頭一樣壓在蘇軾的心上。被貶黃州的第一年,蘇軾住在定慧寺,因烏臺詩案的陰影,蘇軾大半個月都不曾見人。【屏顯】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從這首詞中你又讀出了什么?生:被貶到黃州的這四年,蘇軾是——難過的、郁悶的、擔憂的、傷心的、壓抑的、痛苦的、沉重的……師:蘇軾被貶黃州以來,生活是艱難的,理想是虛無縹緲的,內心的幽怨和孤獨寂寞是無人能理解的。但此時的“月色入戶”讓蘇軾的眼前為之一亮,他慢慢放下四年來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眼下,那個豁達而又樂觀的蘇軾回來了,因這“入戶”的“月色”“欣然”“起行”。(生再讀“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你又讀出了什么?生自由敘說:一份擔憂,一份關愛,一份溫暖,一份胸懷,一份悲憫,一份攜手并肩……(配樂,生再讀,體會情感的起伏變化。)四、品文字,賞美景過渡:兩個心有靈犀的人就這樣肩并肩悠然步于庭下,文中寫景之句可謂是神奇之筆。梁衡先生曾評價這幅“畫”——淡雅,高潔,惹人喜愛。其神奇體現在哪里?1.比讀,明其意。【屏顯】原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改句: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竹柏影也。
比較閱讀兩個句子的表意效果:生:“如”字透露出這里所寫之景為“月色”而非庭院里的積水,所以這里是“庭下月色如積水空明”。
生:“蓋”字是“大概是”的意思,既交代了“水中的藻荇”是庭院里的“竹柏”,又表現了對“空明之月色”的沉醉。這樣一來,用“空明”的“積水”將月光具象化,生:我認為“藻荇交橫”也從側面烘托月色的“空明”,具有動態的搖曳之美,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師:讓我們閉上眼,想象自己置身于一潭澄澈靜靜的清水畔;(齊背)——
小結:這個句子不著一個“月”字,卻把“月”的澄澈透明寫得淋漓盡致,化腐朽為神奇,真可謂寫景句中的神來之筆。
2.換讀,悟其妙。再讀這個句子,學生品說,今夜的月色是——明亮的,皎潔的,空靈的,清明的,澄澈的……
依次換詞代入朗讀:【屏顯】庭下如積水明亮,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下如積水皎潔,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下如積水空靈,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下如積水澄澈,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再讀: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師:夜靜春山空,潭影空人心。“空”有釋然、放空之意,“明”為清明、澄澈,結合作者的生命經歷,這里的“空明”還表達出作者的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和格局。小結:蘇軾評價王維的詩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他自己的文章,也像一幅畫。小練筆:加入自己的想象,寫一寫,使畫面更生動。生展示一:光月如華,皎潔澄澈,我與懷民坐在亭中,酌酒言歡,吟詩作對,無話不談。庭院中月光靜靜映照,宛如一泓秋水那樣清澈而明凈,在水中仿佛有綠藻如絲,悠然漂浮,荇菜縱橫,碧波清漾,環顧四周,原來是亭亭修竹和蒼翠竹柏在月光下的影子。竹柏相互交錯,迎著微風輕輕搖晃,那一片清輝,白茫茫一片好似積水空潭,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于是乎恍然便如仙境一般,在寧靜的月光下,更有一種說不出的雅韻,風輕輕的吹過,搖晃的影子,好似水中清波,一圈一圈蕩漾開來,使人好像漫步在人間仙境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只顧著留戀,在這仙境中了。(寫法點評:動靜結合、多角度描寫、加入聯想和想象)生展示二:皓月當空,在小小的院落,灑下一片清輝;庭院盈盈,明澈如水,似有微波蕩漾;竹枝搖曳,柏樹依稀,影影綽綽,宛若水中藻荇交織,纏綿動人)(寫法指導:采用對稱的四字短句,與長句相結合)五、悟閑人,抒感懷面對如此空明的月色,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屏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哪一夜沒有月亮?哪一個地方又沒有竹柏呢?只是少了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師:如何解讀“閑人”?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2.結合作者的生平經歷和寫作背景。師:如果在“閑”字前面加一個字或詞,會是一個什么樣的“閑人”呢?(“清閑人”“悠閑人”等。以此推測,蘇軾的生活狀態應該是衣食無憂,安閑舒適的,但事實是——結合背景資料,說說你對蘇軾筆下的“閑”有什么看法。材料一(1)元豐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后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蘇軾被捕入獄,130多天后出獄,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實際是以流放罪犯的身份來到僻遠的黃州,政治上不得志,空有官職(閑職)卻無權、無事可干,人身自由還要受到限制。曾想致君堯舜的蘇軾,現如今卻是八品小官,作為難成。曾想生活無憂的蘇軾,現如今卻是生活窘迫,難以養家。……黃州日日陰雨天,沒有吃的,沒有住的……窮愁潦倒……材料二(1)蘇軾做了百姓農夫。面對瓦片叢生的50畝“荒地”,他卻取名“東坡”,自稱“東坡居士”。(2)蘇軾做了書法畫家。自建的房子在大雪中完工,取名“東坡雪堂”,房外無景,就親手畫了帶有森林、河流、漁夫的雪景壁畫。(3)蘇軾做了文人墨客。黃州期間他的作品甚多,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名篇佳作先后涌現。(學生自讀,交流感受:“閑”字有郁郁不得志的悲涼、生活困苦的磨難,以“閑”字自嘲。有閑情雅致、熱愛生活的樂觀。有自我排遣、自我釋放的達觀。)小結:蘇軾在黃州期間挫折磨難重重加身,而他卻能悠閑自得地賞游一方景色,將人生的挫折化為審美的機緣。他沒有沉溺于人生的不幸遭遇中,而是從月色中獲得一種解脫。這種“閑”這是多么難得,多么可貴。過渡:治國濟民,是蘇軾的人生理想,為了理想,他走得跌跌撞撞。請看他的人生軌跡——【屏顯】蘇軾,22歲中進士;39歲任密州太守,掃蝗蟲,賑災救孤;42歲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災,力挽狂瀾;44歲—48歲,貶黃州團練副使,無實名;53歲任杭州太守,疏浚西湖,修建蘇堤。
師:他心憂黎民,勤于政務,在職期間,為善一方,盡職盡責,為百姓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今夜的月光喚起了蘇軾的欣然之情,只是,這澄澈空明的月光映照下的柏樹,也勾起了蘇軾的傷心往事。師:通讀全文,再讀最后景情句,你能讀出“閑人”的意蘊嗎?【屏顯】“閑”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自由言說:“閑”里有賞月的欣喜;“閑”有自由漫步的悠閑;“閑”有對與好友處境的自我解嘲;“閑”有被貶謫的苦悶;“閑”有無法治國救民的不甘;“閑”有人生未卜,命途多舛的感慨……師:是啊,四年的顛沛流離,百味雜陳,一時間全部涌上心頭——既有尋得知音、共賞明月的欣喜,又有遠離朝廷、庭中漫步的悠閑,也有被貶黃州的悲涼憤懣之感,還有超脫曠達的人生感慨!以蘇軾的口吻再讀全文,體悟“閑”中蘊藏的東坡的胸懷和豐富的精神世界。(生再讀)
師:黃州之貶,讓蘇軾從此成為了東坡,讓他有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達觀,讓他從容地面對此后的苦境。黃州成全了東坡,東坡亦成全了黃州。從此,一首首詩詞照亮了中國的文化————【屏顯】*貶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貶官瓊州:“抒說先生睡未足,著人休撞五更鐘”;*貶官海南:“九死蠻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貶官嶺南:“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貶官黃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2.以“東坡,我想對你說……”一句式表達收獲。【屏顯】寫給蘇東坡——居廟堂之高,心憂黎民,勤于政務。處江湖之遠,盡職盡責,為善一方。在朝期間,你直言敢諫,不畏權貴。被貶期間,你抗洪滅蝗,賑貧救孤。你心無名利雜念,俯仰無愧于天地。遂有閑心領略江山風月,寫下無數傳世杰作。你,蘇東坡,順境時,兼濟天下,逆境時,安守心靈。你攜著清風與明月,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師小結:空明之人,是經歷生死磨難的通透洞明,是看盡人間冷暖的坦然豁達,是遭受生命大風大浪后的云淡風輕。擁有這樣的心境的人,在任何時刻他都能享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蘇軾是這樣的人,張懷民是這樣的人,愿我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板書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漢工貿職業學院《證券投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省泊頭市教研室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語文試題基地校初三畢業班總復習平面向量、復數形成性測試卷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專卷博雅聞道2024-2025學年高三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保潔P G外包策略
- 液壓技術的綠色制造與環保理念考核試卷
- 電力設備運行維護中的能效分析與改進措施考核試卷
- 新風系統在健康家居領域的應用探討與前景分析考核試卷
- 電氣機械設計與用戶體驗考核試卷
- 漁業機械產業鏈的風險評估與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石棉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與管理考核試卷
-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DBJ-T 15-101-2022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4第四講 天下秩序與華夏共同體的演進(夏商周時期)
- 創新創效方案
- 《古籍概論》課件
- 《軍人心理健康》課件
- 紙箱廠質量管理制度范本
- 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
- 多重耐藥菌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
- 留學專業項目創業計劃書
- 中醫特色貼敷療法和處方
- 大班綜合《城市的夜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