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_第1頁
2023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_第2頁
2023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_第3頁
2023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_第4頁
2023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目次TOC\o"1-2"\h\u1總則 總則1.0.1為規范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提高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和室內舒適度,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確保工程質量,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制定本規程。【條文說明】外墻外保溫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建筑節能技術得到長足發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各類保溫材料的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建筑外墻的防火問題,是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由于我國土地緊缺,高層建筑也已經成為城市建筑的主流,因此,外墻外保溫工程的防火問題越來越引起高度重視。新頒布的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50016已經對外墻保溫材料的具體使用作出了嚴格和明確的規定。巖棉屬于A級防火材料,在各類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推廣應用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因其結構松軟,力學性能差,致使薄抹灰施工后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網織增強巖棉板是通過專用縫制設備,采用玄武巖纖維有捻紗將巖棉板以及覆蓋其表面的玻纖網整體縫合,形成增強的保溫板材。與普通巖棉板相比,可顯著提高抗拉強度;表面的玻纖網可增強巖棉表面粘結性能;現場操作工人施工中不直接接觸巖棉纖維,大大降低了巖棉皮膚過敏癥的發生;能夠抵抗貯運過程中巖棉散包破損,且現場裁切方便;薄抹灰施工后的墻體更加平整、美觀。網織增強巖棉板在性能、施工安裝上與普通巖棉板有明顯不同,為確保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施工水平和使用安全,節約資源,必須對其的施工安裝和工程驗收做出明確規定。1.0.2本規程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和工業建筑以及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中采用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條文說明】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在歐洲也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外墻外保溫系統,已有近三十年的應用歷史,在我國也積累了大量的工程實踐應驗。經過物理改性增強的網織增強巖棉板的質量較普通巖棉板的性能有大幅度提高,使得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可廣泛用于我國的各個氣候區。1.0.3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條文說明】與本規程密切相關、應配套使用的國家和行業現行標準,主要有《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等。2術語2.0.1網織增強巖棉板mesh-stitchedenhancedrockwoolboard通過專利設備,用玄武巖纖維有捻紗將巖棉板以及覆蓋其表面的玻璃纖維網布或玄武巖網布按網格縫或平行縫的縫制方式進行整體縫合后形成的增強保溫板材。簡稱:安圍板。2.0.2玄武巖纖維有捻紗basaltfibertwistyarn兩股或兩股以上平行玄武巖絲束加捻合并而成的集束體。【條文說明】與《玄武巖纖維無捻粗紗》GB/T25045保持一致。2.0.3玄武巖網布basaltfibermesh以玄武巖纖維紗為原料經機織而成的網狀織物。2.0.4網織增強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externalthermalinsulationcompositesystembasedonAnWeienhancedrockwoolboard置于建筑物外墻外側,以網織增強巖棉板為保溫層材料,采用膠粘劑粘貼并輔以錨栓固定的方式與基層墻體連接,并以抹面膠漿內置玻璃纖維網布復合而成的抹面層以及外飾面層構成的外墻外保溫系統。系統還包括必要時采用的護角、托架等配件。簡稱: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條文說明】網織增強巖棉板通過專用縫制設備,采用玄武巖纖維有捻紗將巖棉板以及覆蓋其表面的玻纖網整體縫合對巖棉板進行增強,尤其是垂直板面的抗拉強度均不低于0.1MPa,因此可采用以粘為主以錨固為輔的施工方式。3基本規定3.0.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應具有保溫與隔熱的功能,使用安全性、防火安全性和環境安全性,并保證整個系統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條文說明】此條借鑒歐盟標準ETAG004對外保溫系統的基本要求提出。3.0.2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應與基層墻體有可靠連接,在重力荷載、風荷載、室外氣候作用以及主體結構變形的共同作用下,應具有使用安全性,不產生有害的變形和破壞;在抗震設防烈度范圍內的地震發生時不應從基層脫落。【條文說明】與《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的規定協調一致。3.0.3采用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建筑外墻的保溫和隔熱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以及國家現行相關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條文說明】采用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時,根據不同氣候區的節能標準及不同的建筑類型對外墻傳熱系數的不同要求進行熱工計算選用不同厚度的安圍板。3.0.4采用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基層墻體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相關規定。【條文說明】遵照執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對墻體耐火極限的明確規定。3.0.5采用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外墻應能阻止雨雪和地面濕氣等室外潮氣進入建筑物內部,外墻的防水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3.0.6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各組成材料應具有物理-化學穩定性,應彼此相容并應具有耐腐蝕性。【3.0.6~3.0.7條文說明】與《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的規定協調一致。4系統及其組成材料4.1一般規定4.1.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所用材料與配件的包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圍板應采用防水塑料薄膜袋包裝;2膠粘劑、抹面膠漿等干混砂漿類產品應采用防潮紙袋或專用包裝袋包裝,并密封;3玻璃纖維網布應整齊地卷在內壁印有企業名稱與商標的硬質紙管上,不得有折疊和不均勻現象,并用防水防潮塑料袋包裝,應豎立堆放;4錨栓及配件應用紙盒或紙箱包裝;5包裝袋上應標明產品名稱、型號與數量、標準號、生產日期與保質期、生產單位與地址,干混砂漿類產品還需注明現場拌制的加水量。【條文說明】本條是對系統組成材料與配件的包裝要求。膠粘劑、抹面膠漿等干混砂漿類產品的包裝袋上注明加水量,便于施工人員在現場制備砂漿時對用量的掌握,有利于保證砂漿的性能以及質量的穩定性。4.1.2材料在運輸、裝卸和貯存過程中應防潮、防雨、防暴曬,包裝袋不得破損,應貯存在陰涼、干燥、通風處。【條文說明】安圍板的憎水性雖然很高,但仍易于吸濕吸水;干粉料潮濕易于失效,保持干燥十分重要。故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尤應防止包裝破損。4.1.3貯存時間超過保質期的膠粘劑或抹面膠漿嚴禁出廠。施工現場上超過保質期的產品,應對其進行復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嚴禁使用已結塊的干混砂漿類產品。【條文說明】保質期的產品不建議使用。但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允許施工現場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可采用復檢的方法以決定是否可用。已結固化結塊的干粉料因為已經失效,故嚴禁再用。4.2系統性能要求4.2.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性能應符合表4.2.1的規定。表4.2.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性能指標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耐候性外觀無可見裂縫,無粉化、空鼓、剝落現象《外墻外保溫系統耐候性試驗方法料》JG/T429抹面層與網織增強巖棉板拉伸粘結強度(MPa)≥0.10吸水量(g/m2)≤500抗沖擊性二層及以上3J級首層10J級水蒸汽滲透阻[(m2·h·Pa)/g]≤1.4×103《建筑材料水蒸氣透過性能試驗方法》GB/T17146-1997耐凍融性能(30次凍融循環)外觀無可見裂縫,無粉化、空鼓、剝落現象《外墻外保溫系統耐候性試驗方法料》JG/T429抹面層與網織增強巖棉板拉伸粘結強度(MPa)≥0.10抹面層不透水性2h試樣內側無水滲透熱阻符合設計要求《絕熱穩態傳熱性質的測定標定和防護熱箱法》GB/T13475【條文說明】本條對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和試驗方法做出規定。系統性能主要參照了在編行業標準的《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中采用以粘為主以錨固為輔的巖棉條的外保溫系統的要求。安圍板通過對巖棉板的網織操作大大提高了其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強度(≥0.10MPa),因而可采用巖棉條的以粘為主、以錨固為輔的施工方式,系統的性能要求也參照編行業標準的《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對巖棉條的要求進行規定。4.3組成材料性能要求4.3.1安圍板的組成材料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1所用巖棉板的主要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3.1-1的規定,其他性能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的規定。表4.3.1-1巖棉板主要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密度(kg/m3)≥100《礦物棉及其制品試驗方法》GB/T5480導熱系數(W/(m·K))(平均溫度25℃)≤0.040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GB/T10294吸水量(部分浸入)(kg/m2)24h≤0.2《建筑用絕熱制品部分浸入法測定短期吸水量》GB/T3080528d≤0.4《建筑用絕熱制品浸泡法測定長期吸水量》GB/T30807質量吸濕率(%)≤0.5《礦物棉及其制品試驗方法》GB/T5480壓縮強度(kPa)≥40《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尺寸穩定性(長/寬/厚)(%)≤0.2《建筑用絕熱材料在指定溫度濕度條件下尺寸穩定性的測試方法》GB/T30806酸度系數≥1.8《礦物棉及其制品試驗方法》GB/T54802應采用耐堿涂覆中堿玻璃纖維網布或玄武巖網布,主要性能應符合表4.3.1-2的規定。表4.3.1-2玻璃纖維網布或玄武巖網布主要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網孔尺寸(mm)6×6尺量,測量精度為0.1mm單位面積質量(g/m2)≥120《增強制品試驗方法第3部分: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GB/T9914.3耐堿斷裂強力(經、緯向)(N/50mm)≥750《玻璃纖維網布耐堿性試驗方法》GB/T20102耐堿斷裂強力保留率(經向、緯向)(%)≥50斷裂伸長率(經向、緯向)(%)≤5.0《增強材料機織物試驗方法第5部分:玻璃纖維拉伸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GB/T7689.53玄武巖纖維有捻紗的主要性能應符合表4.3.1-3的規定。表4.3.1-3玄武巖有捻紗主要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外觀外觀平整,表面干凈,不得夾雜雜物,不得有灰塵和其他污染、纖維排列均勻《玄武巖纖維無捻粗紗》GB/T25045線密度(tex)≥530含水率(%)≤0.10含油率(%)0.70~1.30斷裂強度(N/tex)≥0.40【條文說明】本條對安圍板組成材料的性能做出規定。其中,所用巖棉板的主要性能吸水量(部分浸入)、質量吸濕率、尺寸穩定性和酸度系數均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的要求,與在編行業標準《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中對巖棉板/巖棉帶的要求協調一致。安圍板通過網織方式增強后,密度可以大幅降低,但仍需滿足壓縮強度≥40kPa的要求。4.3.2安圍板長度不宜大于1200mm,寬度不宜大于600mm,尺寸、網織間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3.2-1的規定,性能應符合表4.3.2-2的規定。表4.3.2-1安圍板尺寸、網織間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試驗方法長度(mm)+10,-3《礦物棉及其制品試驗方法》GB/T5480寬度(mm)±3厚度(mm)±2直角偏離度(mm/m)≤5網織間距(mm)±2尺量,測量精度為0.1mm表4.3.2-2安圍板的性能指標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標準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強度(MPa)≥0.10《建筑用絕熱制品垂直于表面抗拉強度的測定》GB/T30804導熱系數(W/(m·K))(平均溫度25℃)≤0.040《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GB/T10294尺寸穩定性(長/寬/厚)(%)≤0.2《建筑用絕熱材料在指定溫度濕度條件下尺寸穩定性的測試方法》GB/T30806燃燒性能等級(級)A《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條文說明】本條對安圍板尺寸和網織間距的允許偏差和性能指標做出規定。保溫板的尺寸偏差要求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的規定,以保證板材的正常施工不受影響;網織間距允許偏差根據縫制設備要求,用鋼尺測量。安圍板的性能指標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的要求。通過網織方式增強后,安圍板的垂直板面方向的抗拉強度均得以大幅提高,不小于0.10MPa。因此,密度可以降低,但不得低于100kg/m3,且要求壓縮強度不低于40kPa,以確保施工性能。4.3.3膠粘劑的性能應符合表4.3.3的規定。表4.3.3膠粘劑性能指標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標準拉伸粘結強度(與水泥砂漿)(MPa)原強度≥0.6《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拉伸粘結強度試件尺寸為100mm×100mm耐水強度浸水48h,干燥2h≥0.3浸水48h,干燥7d≥0.6拉伸粘結強度(與安圍板)(MPa)原強度≥0.10耐水強度浸水48h,干燥2h≥0.06浸水48h,干燥7d≥0.10可操作時間(h)1.5~4.0【條文說明】本條對以粘結為主的固定方式所采用的膠粘劑的性能做出規定,對膠粘劑與水泥砂漿、膠粘劑與安圍板的拉伸粘接強度以及膠粘劑的可操作時間提出了指標要求。參照在編行業標準的《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和《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的規定進行要求的。4.3.4抹面膠漿的性能應符合表4.3.4的規定。表4.3.4抹面膠漿性能指標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標準拉伸粘結強度(與網織增強巖棉板)(MPa)標準狀態≥0.10《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拉伸粘結強度試件尺寸為100mm×100mm耐水強度浸水48h,干燥2h≥0.06浸水48h,干燥7d≥0.10耐凍融強度≥0.10抗沖擊性3J級可操作時間(h)1.5~4.0吸水量(g/m2)≤500不透水性試樣抹面層內側無水滲透壓折比≤3.0【條文說明】本條對抹面膠漿的性能進行了規定。參照在編行業標準的《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和《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的規定進行要求的。4.3.5嵌入抹面膠漿中的玻璃纖維網布的性能應符合表4.3.5的規定。表4.3.5玻璃纖維網布的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標準網孔間距(mm)5~10尺量,測量精度為0.1mm單位面積質量(g/m2)≥160《增強制品試驗方法第3部分: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GB/T9914.3耐堿斷裂強力(經向、緯向)(N/50mm)≥1000《玻璃纖維網布耐堿性試驗方法》GB/T20102耐堿斷裂強力保留率(經向、緯向)(%)≥50斷裂伸長率(經向、緯向)(%)≤5.0《增強材料機織物試驗方法第5部分:玻璃纖維拉伸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GB/T7689.5【條文說明】本條對玻璃纖維網布的性能進行了規定。與在編行業標準《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保持一致。4.3.6錨栓應符合下列規定:1錨栓的塑料膨脹件和塑料膨脹套管應采用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造,不應使用再生材料。錨栓的鋼制件應采用不銹鋼或經過表面防銹防腐處理的碳鋼制造。2用于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錨栓性能指標和性能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外保溫用錨栓》JG/T366的要求。【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錨栓的性能要求,與現行行業標準《外墻保溫用錨栓》JG/T366保持一致。4.3.7飾面材料宜采用涂裝飾面材料。涂裝材料應采用水性外墻涂料、飾面砂漿和柔性飾面磚等,其性能應與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相容,并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規定。不宜使用彈性涂料。【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中飾面材料的性能要求。其中,水性外墻涂料應符合國家現行現行《合成樹脂乳液砂壁狀建筑涂料》JG/T24、《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GB/T9755、《復層建筑涂料》GBT9779等的相關規定,飾面砂漿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墻體飾面砂漿》JCT1024的規定,柔性飾面磚應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柔性飾面磚》JG/T311的規定。現有的試驗結果表明彈性涂料干燥后形成的膜的水蒸汽滲透阻很大,基本是不透汽的,因此不適宜在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中作為飾面材料。4.3.8輔件如托架、護角線、滴水線條、勒腳、墊片等,塑料件應采用原生塑料制造,不應使用再生材料。鋁合金件應采用陽極氧化處理。鋼制件應采用不銹鋼或經過表面防銹防腐處理的碳鋼制造。【條文說明】輔件質量的好壞對系統的質量也有很重要的影響,輔件的使用壽命與系統相同,材質應能保證其耐久性。5設計5.1一般規定5.1.1固定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基層墻體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采用混凝土墻體、各種砌體墻體;2基層墻體外側應有水泥砂漿找平層,粘結強度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厚度可根據基層墻面的平整度確定,宜為20mm,且不應小于12mm;3基層墻體為混凝土墻、混凝土砌塊以及灰砂磚等砌體時,基層墻面與水泥砂漿找平層間應采用水泥基界面劑作為界面層;4基層墻體為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時,應符合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對基層處理的要求;5基層表面應潔凈、堅實、平整,無油跡、脫模劑、粉塵等妨礙粘結的附著物,空鼓和疏松部位應剔除并找平。【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對基層墻體的要求。所有墻體外保溫系統均要求基墻采用水泥砂漿找平。找平層厚度根據基墻的平整度確定。為確保找平層與基墻的粘結牢固,對混凝土基墻及混凝土砌塊、灰砂磚等砌體基墻應先涂刷水泥基類界面劑。當基層墻體表面有粉塵、油跡、苔蘚等污物時,膠粘劑的粘結作用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外保溫系統的脫落。5.1.2安圍板的厚度應根據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通過熱工計算確定。計算時導熱系數、蓄熱系數、導熱系數修正系數宜按表5.1.2取值。表5.1.2安圍板的λ、S計算值和修正系數導熱系數λ[W/(m·K)]蓄熱系數S[W/(m2·K)]修正系數0.0400.701.205.1.3外墻外保溫工程設計不得隨意更改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構造和組成材料。5.1.4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熱工和節能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保溫層內表面溫度應高于0℃;2外保溫系統應包覆門窗框外側洞口、女兒墻、封閉陽臺以及出挑構件等熱橋部位應采取保溫措施,上述部位應預留出安圍板的厚度;3各類固定于墻體的金屬構件或支架、錨栓、穿墻管道等均應有防熱橋措施。【條文說明】本條根據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JGJ144制定。要求基層外表面溫度高于0℃,目的是保證基層和膠粘劑不受凍融破壞。用三維溫度場分析程序(STDA)計算表明,門窗框外側洞口不做保溫與做保溫相比,外保溫墻體平均傳熱系數增加最多可達70%以上。空調器托板、女兒墻以及陽臺等熱橋部位的傳熱損失也是相當大的。當各類固定于墻體的金屬構件或支架、錨栓、穿墻管道等應考慮它們的熱橋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5.1.5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防水密封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外保溫工程水平或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應做防水處理;2門窗洞口與門窗交接處、外墻與屋頂交接處應做好密封和防水構造設計;3窗檐、陽臺等檐口應有滴水構造;4外保溫系統上安裝的設備、穿墻管線或支架等應固定于基層上,并應做密封和防水設計;5基層墻體變形縫處應做好防水和保溫構造處理;6重要節點部位均應有詳圖。【條文說明】本條根據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JGJ144制定。5.1.6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飾面層宜采用透氣性良好的涂料、飾面砂漿、柔性飾面磚等輕質材料。5.1.7其他墻體外保溫系統采用安圍板作為防火隔離帶時,應按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進行設計。5.2構造設計5.2.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應由基層墻體、粘結層、保溫層、抹面層和飾面層構成,其基本構造如表5.2.1-1所示,非透明幕墻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基本構造如表5.2.1-2。表5.2.1-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基本構造基層墻體①系統基本構造構造示意圖粘結層②保溫層③防護層抹面層④飾面層⑤混凝土墻或各種砌體墻+界面劑+找平層膠粘劑安圍板錨栓+抹面膠漿+玻璃纖維網布柔性飾面材料(水性外墻涂料、飾面砂漿、柔性飾面磚等)表5.2.1-2非透明幕墻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基本構造基層墻體系統基本構造粘結層保溫層抹面層飾面層混凝土墻或各種砌體墻+界面劑+找平層+龍骨膠粘劑安圍板錨栓+抹面膠漿+玻璃纖維網布幕墻板(干掛)【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網織增強保溫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構造形式與材料組成,基本構造中的飾面材料宜采用柔性飾面(水性外墻涂料、柔性飾面磚)或裝飾砂漿等輕質裝飾材料。5.2.2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基本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1安圍板的粘貼面和抹面膠漿抹灰面應薄批膠粘劑和抹面膠漿進行表面處理;2安圍板與基層墻體應采用以粘貼為主、以機械錨固為輔的方式固定,有效粘貼面積不得小于板面積的60%,;3錨栓應設置在安圍板外側,錨栓的設置應符合本規程第5.2.4條的規定;4抹面層中應內置一層玻璃纖維網布,抹面層厚度宜為4mm~6mm,封閉式幕墻抹面層的厚度可為3mm~5mm。【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具體構造要求:1為提高網織增強巖棉板與基層墻體和抹面層的粘結強度,應對板材的兩個表面作界面處理;2明確網織增強巖棉板與基層墻體的固定方式,并規定了有效粘結面積,可保證整個系統的整體性和安全性;3規定了錨栓的設置位置,因為網織增強巖棉板由玻璃纖維網布覆面,故直接在板表面安裝錨栓;4對系統抹面層厚度進行了規定,為保證外墻的平整度,抹面層厚度稍厚。5.2.3安圍板的貼砌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圍板應按順砌方式粘貼,豎縫應逐行錯縫,錯縫寬度宜為1/2板長,最小錯縫尺寸為200mm。2墻角處安圍板應交錯互鎖(圖5.1.3-1)。3門窗洞口四角處應采用整塊安圍板切割成形,不應拼接;板接縫與洞口四角的距離不應小于200mm(圖5.1.3-2)。圖5.1.3-1安圍板排板示意5.1.3-2門窗洞口安圍板排列示意【條文說明】安圍板的貼砌方式與其他板材保持一致。5.2.4錨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錨栓類型的選擇應依據承載以及基層材料性能確定。普通混凝土和其他實心墻體應采用通過摩擦承載的錨栓;空心或多孔砌塊墻體宜采用通過摩擦和機械鎖定承載的錨栓;2錨栓數量不應低于表5.2.4的規定。表5.2.4錨栓數量樓層高度(m)<2424~50>50錨栓數量(個/m2)4683任何面積大于0.1m2的單塊安圍板應最少設置1個錨栓;4錨栓與基層墻體的有效錨固深度為:混凝土墻體不應小于30mm,加氣混凝土等輕質墻體不應小于50mm;5錨栓應均勻分布。對建筑物外墻陽角、門窗洞口四周、凸窗底板、屋面挑檐口下及出挑樓板下口等部位,錨栓應進行加密設置,數量應比一般墻面增加不應少于50%。【條文說明】錨栓作為輔助加固措施,應根據工程項目所處地理位置和樓層高度設計。本條對錨栓數量作出了最低要求。對于特殊部位經切割后形成的非標準尺寸安圍小板,每塊板的錨栓數量不應少于1個。5.2.5門窗洞口四角應在45°方向加貼300mm×400mm的玻璃纖維網布進行防裂增強處理(圖5.2.5-1)。門窗洞口外側四周陰角處應采用與窗臺同寬且長為300mm(每邊150mm)的一層玻璃纖維網布進行防撞加強處理(圖5.2.5-2)。圖5.2.5-1門窗洞口四角玻璃纖維網布增強處理圖5.2.5-2門窗洞口周陰角玻璃纖維網布增強處理【條文說明】外門窗洞口四角部位應力集中,采取加強措施,可防止角部開裂。5.2.6外墻陽角部位應采用護角線條進行增強。【條文說明】可采用帶玻璃纖維網布或不帶玻璃纖維網布的護角線成品進行增強處理。采用帶玻璃纖維網布的護角線時,線條附帶的玻璃纖維網布應與抹面層中的玻璃纖維網布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采用不帶玻璃纖維網布的護角線時,護角線條應先用抹面膠漿粘貼在保溫層上,網格布位于護角線條的外側。5.2.7勒腳、女兒墻等處安圍板安裝的起始位置和設計要求的部位應采用托架支撐。【條文說明】與在編行業工程標準《巖棉外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保持一致。5.2.8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用于下列終端部位時,應進行玻璃纖維網布翻包處理,翻包時玻璃纖維網布在粘結層中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安裝托架的部位可不需要附加玻璃纖維網布的翻包。1門窗洞口、肋腳、陽臺、雨棚、女兒墻頂部等系統終端處;2墻身變形縫等需要終止系統的部位。【條文說明】在勒腳、變形縫等系統工程施工收口部位也應按照本條規定進行翻包處理或設置托架等措施,主要防止網織增強巖棉板邊緣產生破損或開口,影響工程整體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后續的防水施工。5.2.9勒腳部位與室外地面散水間不小于600mm高度的外保溫范圍內,應采用其他高密度的防水性好的保溫材料進行保溫處理;勒腳部位的外保溫與室外地面散水間應預留不小于20mm縫隙,縫隙內宜填充泡沫塑料,設置背襯材,并用建筑密封膠封堵。【條文說明】在勒腳和地面散水間豎向600mm左右高度范圍內可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容重≥30kg/m3的高密度聚苯板進行保溫處理。安圍板的終端部位仍需設置托架。5.2.10B1、B2級外墻外保溫系統采用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作為防火隔離帶時,其設計和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規程》JGJ289的有關規定。5.2.1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用于非透明幕墻基墻外側的保溫時,幕墻構件設計應考慮保溫層厚度,且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對外保溫系統的破壞。6施工6.1一般規定6.1.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施工前,應對基層墻體質量進行驗收。基層墻體應符合《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一般抹灰工程質量要求。【條文說明】外保溫工程施工前,基層墻體應驗收合格。基層墻體表面的尺寸允許偏差不能超出《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要求。混凝土工程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嚴于GB50204而接近普通抹灰工程的水平,是為了給粘貼安圍板(粘貼后難以修整)創造一個更為平整的基面。6.1.2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施工前,應按設計文件要求和工程實際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建設、監理單位認可。施工前應進行技術交底,施工人員應經過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施工過程中,系統供應商應派專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現場指導,配合施工單位和現場監理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條文說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第3.0.1條規定,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第3.0.2條規定,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此外,專項施工方案中應包括施工階段的防火組織與管理方面的內容和措施。施工作業人員的操作對于節能效果影響較大,且許多節能材料和工藝對于某些施工人員來說可能并不熟悉,故應在節能施工前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必要的實際操作培訓,技術交底和培訓均應留有記錄。6.1.3應按照經審核合格的設計文件和經審查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設計要求的系統構造和組成材料。確需修改,應取得符合要求的設計變更。【條文說明】本規程中將外保溫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外保溫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是遵照系統供應商的設計和安裝說明進行的。整套組成材料都由系統供應商提供,系統供應商最終對整套材料負責。系統供應商應對外保溫系統的所有組成部分做出規定。6.1.4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所用的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系統性能和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應符合設計和本規程的規定。材料進場應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并應提供檢驗報告。工程中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條文說明】本條依據《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的第3.2.2條的規定。6.1.5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施工期間以及完工后24h內,基層及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5℃。夏季施工應避免陽光暴曬。大于35℃及5級以上大風天氣和雨天不得施工;如在施工中突遇降雨,應采取有效遮擋措施。【條文說明】本條依據《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相關條款制定。環境溫度和基層墻體溫度過低會導致膠粘劑、抹面膠漿早期強度發展遲緩;大風可能破壞粘結劑的初粘力;雨淋甚至雨水沖刷的危害是增加巖棉自重、降低粘結強度,從而加大脫落風險;夏季的直射陽光可能加速聚合物水泥砂漿的水分蒸發。雨后檢查是為了評估脫落風險,如無風險,則待裸露的安圍板干燥后方可繼續施工;如有脫落風險應鏟下返工。6.1.6安圍板施工上墻后,應按施工要求及時施涂抹面層。【條文說明】由于安圍板吸濕率大,故待其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抹面層施工保護。6.1.7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完工后應做好成品保護。【條文說明】外保溫施工各分項工程和子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成品保護包含以下內容:1防曬、防風雨、防凍;2防止施工污染;3吊運物品或拆腳手架時防止撞擊墻面;4防止踩踏窗口;5對碰撞壞的墻面及時修補。6.1.8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安全措施,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等的有關規定。施工人員應佩戴好各種勞防用品,做好職業健康保護。【條文說明】高處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不能遺漏。由玻璃纖維網布或玄武巖網布覆面的安圍板已經大大降低對施工人員刺激性,但仍需配備必要的勞保用品,用以保護操作人員健康。6.2施工準備6.2.1基層墻面應潔凈、堅實、平整,無油污、脫模劑等妨礙粘結的附著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應剔除并找平,找平層應與墻體粘結牢固,不得有脫層、空鼓、裂縫。找平層平整度如大于4mm/2m則應整體找平。6.2.2外保溫工程施工前,外門窗洞口應通過驗收,洞口尺寸、位置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門窗框或附框應安裝完畢,門窗框與墻體間隙應已密封處理。6.2.3外墻安裝的設備或管道應固定在基層墻體上,并應做密封和防水處理。伸出墻面的消防梯、水落管、空調器等外墻附屬構件的預埋件和各種進戶管線預埋件、連接件應安裝完畢,并預留出外保溫系統厚度。6.2.4外保溫工程施工用吊籃或專用外腳手架的安裝應滿足施工作業要求,搭設應牢固,并經安全驗收合格。【6.2.1~6.2.4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外保溫系統應進行的基層驗收要求。外保溫工程抹面層和飾面層尺寸偏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層。因此基層的尺寸偏差必須合格。外保溫系統構造做法是針對外墻外保溫系統構造做法是針對豎直墻面和不受雨淋的水平或傾斜的表面的。對于水平或傾斜的出挑部位,表面應增設防水層。水平或傾斜的出挑部位包括窗臺、女兒墻、陽臺、雨蓬等,這些部位有可能出現積水、積雪情況。6.2.5大面積施工前,應在現場采用相同材料、構造做法和工藝制作樣板墻或樣板間,并經建設相關各方確認后方可進行工程施工。【條文說明】樣板工程不僅可以直觀地看到和平板其質量與工藝狀況,還可以對材料、做法、效果等進行直接檢查,并可以作為驗收的參照實物標準。樣板墻方法主要適用于重復采用同樣建筑節能設計的墻面和構造做法,制作時應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藝在現場制作,經建設各相關方確認后方可進行施工。施工中應注意,樣板墻或樣板件的技術資料(材料、工藝、驗收資料)應納入工程技術檔案。

6.3施工工藝6.3.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的施工流程應符合圖6.3.1的規定。基層驗收基層驗收彈線、放線彈線、放線配制膠粘劑配制膠粘劑安裝托架或安裝托架或安圍板粘貼面表面處理粘貼安圍板粘貼安圍板配制抹面膠漿安裝錨栓配制抹面膠漿安裝錨栓安圍板抹灰面表面處理安圍板抹灰面表面處理批涂底層抹面膠漿批涂底層抹面膠漿壓入玻璃纖維網布壓入玻璃纖維網布批涂面層抹面膠漿批涂面層抹面膠漿飾面層施工飾面層施工圖6.3.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施工流程圖【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的工序流程。6.3.2應按施工流程規定,合理安排各工序,保證各工序間的銜接和間隔時間,不應隨意改變施工工序。6.3.3安圍板安裝前,應彈控制線、掛基準線。放線、掛線時,在陰角、陽角、陽臺欄板和門窗洞口上沿等部位應掛垂直線或水平線等控制線。【條文說明】施工前應繪排板圖、彈線分格:1根據設計圖紙繪制建筑外立面草圖并確定優化排板分格方案,分格方案要做到省材、美觀、安全;2結合建筑物設計圖紙及現場實際控制點彈出垂直控制線、水平控制線,由控制線處開始測量門窗、線條、墻體等的實際尺寸;3關鍵位置所掛(彈)垂直和水平線是后續工作的基準線,必須認真細致做好。6.3.4膠粘劑的配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由專人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配制,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應均勻。2膠粘劑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min內用完。已凝結的膠粘劑不得再加水攪拌使用。【條文說明】現場配制的材料由于現場施工條件的限制,其質量較難保證。本條規定主要是為了防止現場配制的隨意性,要求必須由專人按配合比配制,并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6.3.5在勒腳、女兒墻等處應安裝托架,用凸緣錨栓或膨脹螺栓固定。【條文說明】與在編行業標準《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保持一致。6.3.6粘貼安圍板前,應在門窗洞口、女兒墻頂、勒角、陽臺、變形縫等收口部位完成粘結翻包玻璃纖維網布,翻包用玻璃纖維網布寬度應為安圍板厚加200mm,長度應根據施工部位具體情況確定。【條文說明】安圍板粘結失效一般都是從整片保溫板的角、邊處開始,粘貼翻包玻璃纖維網布可有效地加強角邊處粘結力。寬度比巖棉帶厚度加200mm是考慮與基面粘結100mm,在保溫板表面與大面玻璃纖維網布搭接100mm。6.3.7安圍板的粘貼應符合下列規定:1膠粘劑應在安圍板上薄批一道作界面處理,應壓緊、壓實并刮平;2外墻陽角、陰角以及門窗洞口、管邊、構件周邊應采用滿粘法,其余部位可采用點框法,安圍板與基層墻體的有效粘貼面積不得小于板面積的60%;3安圍排板宜按水平順序進行,上下應錯縫,錯開尺寸宜不小于200mm,陽角處應做交錯互鎖,網織增強巖棉板的拼縫位置不得在門窗口的四角處;4安圍板在陽角處交錯互鎖時,伸出陽角的部分不應涂抹膠粘劑;5粘貼安圍板時應輕柔均勻擠壓其表面,隨時檢查平整度,每粘完一塊,應及時清除其邊緣擠出的膠粘劑,安圍板的側面不得涂抹或粘有膠粘劑;6安圍板應擠緊、拼嚴,局部不規則處粘貼巖棉板可現場裁切,切口應與表面垂直。7墻面邊角處安圍板的長度不應小于300mm。【條文說明】安圍板通過網織增強骨架大大增強其垂直板面的抗拉強度和均勻性,但因其自重較大,把粘結面積率下限提高到60%。其余要求同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溫系統的要求一致。6.3.8錨栓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圍板粘結完畢24h,且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錨栓安裝;2旋入式錨栓不得采用敲擊式安裝方式。【條文說明】本條對錨栓的錨固施工進行了規定。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以采用以粘貼為主、錨固為輔的施工工藝,錨栓的性能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外墻保溫用錨栓》JG/T366的規定。6.3.9抹面膠漿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抹面膠漿施工應在錨栓安裝完畢且檢查驗收合格后進行;2抹面膠漿應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配制,應做到計量準確、機械攪拌,攪拌均勻,一次的配制量宜在60分鐘內用完,超過可操作時間后不得再用;3將抹面膠漿沿工作面自上而下均勻地在安圍板表面薄批一道作為界面處理,并壓緊、壓實;4待其表干后,在安圍板表面應均勻批涂底層抹面膠漿,厚度約2~3mm,并立即濕壓入玻璃纖維網布;5玻璃纖維網布應沿水平方向拉直繃平,并將彎曲的一面朝墻面,從中央向四周壓入抹面膠漿,壓入時不得有網線外露,不得有皺褶、空鼓和翹邊;玻璃纖維網布的上下、左右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嚴禁將玻璃纖維網布直接鋪設在安圍板表面,不得干搭接;當遇到門窗洞口是,應在洞口四周處沿45°方向增鋪一塊300×400mm的玻璃纖維網布進行加強處理;6面層抹面膠漿施工宜在底層抹面膠漿凝結前或底層抹面膠漿施工完成后24h內進行,厚度應在1mm~2mm范圍內;7抹面膠漿總厚度應控制在4mm~6mm范圍內。【條文說明】本條對抹面膠漿的施工和玻璃纖維網布的鋪設進行了規定。抹面層的作用是對安圍板起到防護作用,同時利用內嵌玻璃纖維網布增加防護層的整體性和抗裂性。抹面層的厚度設計應滿足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同時從使用安全性考慮,抹面層不能過厚,過厚會導致整個系統的重量增加。因此厚度控制在4mm~6mm范圍內。6.3.10外飾面的施工作業應待抹面膠漿層達到飾面施工要求后(一般自然養護2d~3d)進行,具體施工方法應按相關施工標準進行。【條文說明】外飾面對外保溫系統乃至整個建筑物起到防護和裝飾的重要作用,其施工工藝在相關施工標準里都有規定。6.3.11施工過程中和施工結束后應做好對半成品和成品的保護,防止污染和損壞。6.3.12各構造層材料在完全固化前應防止淋水、受凍、撞擊和振動。墻面損壞處以及使用腳手架所預留的孔洞應采用相同的材料進行修補。PAGE317質量驗收7.1一般規定7.1.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和在編行業標準《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xxx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質量驗收。7.1.2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應在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墻體節能保溫分項工程驗收。【7.1.1~7.1.2條文說明】網織增強巖棉外墻外保溫工程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質量的驗收。7.1.3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主要組成材料進場時,應提供產品合格證、產品出廠檢驗報告、有效期內的系統型式檢驗報告等,并應按表7.1.3規定進行抽樣復驗,符合《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對于檢查數量的規定。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表7.1.3材料進場復驗項目序號材料名稱復驗項目1安圍板導熱系數,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強度,酸度系數3膠粘劑拉伸粘結強度原強度(與水泥砂漿/網織增強巖棉板)4抹面膠漿標準狀態和耐水拉伸粘結強度,抗沖擊性5玻纖網耐堿斷裂強力、耐堿斷裂強力保留率、單位面積質量6錨栓抗拉承載力標準值【條文說明】本條列出了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采用的安圍板、膠粘劑、抹面膠漿、玻纖網、錨栓等進場復驗的具體項目,復驗的試驗方法應遵循相應產品的試驗方法標準,復驗指標是否合格應依據設計要求和產品標準判斷。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由具備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試驗。7.1.4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應有詳細的文字記錄和必要的圖像資料:1保溫層附著的基層墻體(包括水泥砂漿找平層)及其處理;2安圍板的表面處理;3安圍板的粘貼和有效粘貼面積;4保溫層的厚度;5玻璃纖維網布的鋪設與層數;6錨栓類別、數量與錨固深度;7抹面層厚度;8各加強部位及門窗洞口和穿墻管線部位的處理;9墻體熱橋部位處理。【條文說明】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在節能保溫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進行的隱蔽工程驗收內容。7.1.5網織增強巖棉外墻外保溫工程竣工驗收應提供下列資料,并納入竣工技術檔案:1外保溫系統的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設計變更和洽商記錄;2有效期內的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型式檢驗報告,主要組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復驗報告和進場核查記錄;3通過審批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交底;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圖像資料;5檢驗批、分項工程驗收記錄;6其他對外保溫工程質量有影響的必要資料。7.1.6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的組成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防潮、防水等保護措施。7.1.7外保溫工程驗收的檢驗批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方法的墻面,扣除門窗洞口后的保溫墻面面積每1000m2劃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0m2也為一個檢驗批。2劃分檢驗批可根據與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與驗收的原則,由施工單位與監理(建設)單位共同商定。【條文說明】本條規定的原則與《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保持一致,應注意外墻保溫檢驗批的劃分并非是唯一或絕對的,當遇到較為特殊的情況時,檢驗批的劃分也可根據方便施工與驗收的原則,由施工單位與監理(建設)單位共同商定。7.2主控項目7.2.1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及主要組成材料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本規程的規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和有效期內的系統型式檢驗報告、進場復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7.2.2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使用的安圍板及系統施工配套材料進場時,應對其性能進行復驗。現場抽樣復驗材料:安圍板、膠粘劑、抹面膠漿、耐堿玻璃纖維網布、錨栓等。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驗。檢查方法:隨機抽樣送檢,檢查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產品,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下時各抽查不少于3次;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上時各抽查不少于6次。【條文說明】本條提出了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系統組成材料進場復驗要求,復驗指標是否合格應依據設計要求和本規程規定判定。安圍板的燃燒性能為A級,沒有必要再次復驗,以出廠質量證明文件為判定標準。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有具備見證檢驗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試驗。7.2.3網織增強巖棉板外保溫工程施工前應按照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對基層墻體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基層應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核查隱蔽工程驗收的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條文說明】網織增強巖棉板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