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楊琪《藝術概論》整理筆記(1)第一節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應
一、史前藝術是原始社會生活的反應
1、史前藝術表現了巫術,而巫術根源于原始的社會生活。
2、史前藝術反應了氏族社會的秩序。
3、史前藝術表現了原始社會的審美趣味,而原始社會的審美趣味又根植于原始社會的勞動生產。
二、抒發內心情感的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應。
寫實的藝術作品:用事物的具象表現情感。
抒發內心情感的藝術作品:用抽象的色塊、明暗、線條、旋律表現情感。
西方現代派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應?
(一)西方現代派藝術反應了藝術家的情感
<西方現代派藝術表現了三種情感:1、藝術表現歡快、寧靜、協調的情感。e.g.馬蒂斯的《舞蹈》,夏加爾的《我和故鄉》《生日》;2、藝術表現了沒落絕望的情感。蒙克的《呼嘯》《青春》;3、反對戰爭,祈求和平的情感。畢加索《格爾尼卡》,達利的《內戰的預感》>
(二)西方現代派藝術所表達的情感根源于西方異化了的社會。
<克利說:這個世界越變得可怕,藝術也就越變得抽象;而和平時期的世界則產生現實主義的藝術。>
三神話等幻想的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1、從神話的產生說明它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的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
2、神話的內容說明它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魯迅說: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不過是三只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
3、神話的發展說明了它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北魏和盛唐時期的不同壁畫面貌反映了神話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尸毗王割肉救鴿》,《舍身飼虎》。
四、描寫自然物的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應
徐渭,朱耷的藝術作品
第二節
對“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這一命題的評價
一“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應”正確揭示了藝術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一切方面。
亞里士多德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以獨立體系闡明美學概論的人”。
1、現實世界是客觀的。
2、藝術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因為模仿是人的天性。
達芬奇認為藝術是自然的一面鏡子。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藝術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再現現實。
所以:“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這一命題是正確的。
但是“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沒有全面揭示藝術的本質:
1、既然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為什么面對同一社會生活藝術家會創作不同的藝術作品。
2、為什么藝術作品與現實生活有差別。
3、為什么藝術家要選擇性的反映社會生活。
4、道德、哲學、社會科學為什么不是藝術。
二、駁“否定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的幾種觀點
當代西方美學家都對“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這一命題有疑義。
1、藝術不是生活的再現,而是情感的再現。
克羅齊:藝術的直覺就是抒情的直覺,直覺只能來自于情感,基于情感。
科林伍德:任何再現的藝術都是名不副實的偽藝術。只有表現自我情感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
2、藝術不是生活的再現,而是一個與現實毫無關系的獨立世界。
這是西方現代派美學家相當普遍的觀點。
康定斯基:純粹的藝術作品應當是掙脫自然的束縛,無物象的獨立的生命。
馬列維奇:我竭盡全力使美術擺脫客觀現實重壓的過程中,我逃到正方形內,因為自然界找不到正方形。
3、藝術不是生活的再現,而是“有意味的形式”。
再現往往是藝術家低能的表現。
意味:一種特殊的,不可名狀的審美情感。
形式:色彩和線條的特殊組合。
第三節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能動性和真實性
一、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能動性
丹納對于生動逼真的繪畫和雕塑的看法;以及黑格爾對與口技的看法都證明了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反映不是機械的,被動的,而是能動的。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
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能動性表現在:
(一)藝術家有選擇的反映社會生活
金農在不同階段藝術作品表現的內容也不一樣。
(二)藝術家用獨特的加工改造的手段去反映社會生活。
在藝術家作品中馬奔馳時候的樣子。
齊白石畫蝦,“余之畫蝦已經數變,初只略似,一變逼真,再變色分深淡。此三變也。”
(三)不同的藝術家根據同一客觀對象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藝術作品。
中國詩詞中對于梅花和紅葉的不同角度的歌詠。
西方世界在不同時代對于維納斯的表現也有不同。
(四)藝術反作用于社會生活是藝術能動性的突出表現。
豪澤爾說:當藝術介入生活的時候,它就會產生社會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亦可能是消極的;可能是建設性的,也可能是破壞性的;可能是贊美的,也可能是批判的。……藝術不僅可以反映社會現實,而且可以批判社會,可以診斷和醫治社會的病害。
二、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性。
“藝術的真實”的內涵
(一)藝術的真實是假定的真實
表現在:
從內容上說:
藝術中的形象并不是客觀事物本身,而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或再現,藝術的真實僅僅是在視覺或聽覺上感到它們的真實存在,理智告訴我們,它們與客觀存在絕非同一個東西。
(古人說: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
從形式上說:
繪畫是通過二維平面來創造三維立體效果,藝術家使觀眾誤以為是三度空間的真實存在。
總之,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來分析,藝術是虛擬的,假定的,又是真實的。
藝術真實是假定性與真實性的統一,假定性是真實性的前提,真實性是假定性的靈魂。
(二)藝術的真實不僅是現象的真實而且是本質的真實
藝術的真實要求通過對對現象的真實反映到對本質的把握。
委拉斯凱支《教皇英諾森十世》
藝術的真實是現象的真實與本質的真實的統一。
(三)藝術的真實不僅是再現的真實而且是表現的真實。
藝術的真實與科學的真實具有本質的區別:
1、科學是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而藝術是有差別的。
2、科學是人對客觀事物的科學理性的反映,而藝術是人對客觀事物包含情感的反映。
3、科學的真實是唯一的,藝術的真實是多樣的。
(對于科學的真實來說,2+2只能等于4,對于藝術的真實來說,2+2除了不能等于4以外,能等于任何數。)藝術本質論
藝術本質的難界定性:
一、從現實生活來看,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是模糊的。
達達派的觀點:
因為非藝術與藝術相反,
而非藝術是反藝術,反藝術是新藝術,新藝術是藝術,
所以非藝術就是藝術。
二、從藝術理論來看,對藝術的本質的界定是多樣的。
1、赫拉克利特、亞里士多德說:藝術是自然的模仿。
2、達芬奇說:藝術是自然的鏡子。
3、車爾尼雪夫斯基、別林斯基說:藝術是生活的再現。
4、克羅齊說:藝術是抒情的直覺。
5、科林伍德說:藝術是表現自己情感的想象性活動或想象性經驗。
6、馬蒂斯說:藝術是心靈的創造。
7、佛洛依德說:藝術是白日夢,是嬰兒性欲本能的表現。
8、黑格爾說:藝術是絕對理念的感性顯現。
9、柏拉圖說:藝術是理念的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10、克萊夫.貝爾說: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
11、蘇珊。朗格說:藝術是情感的符號。
12、阿恩海姆說:藝術是視知覺經驗中的異質同構。
三、從藝術發展來看,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是變動的。第四節藝術是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
一、藝術是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
關系:經濟基礎決定藝術;藝術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經濟決定藝術:
(一)經濟基礎決定藝術的發生
(二)經濟基礎決定藝術的性質
路易十五統治下的布歇與夏爾丹的作品所傳達出來的精神氣質。
(三)經濟基礎決定藝術的發展
我國明清之際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和遏制說明了經濟對于藝術的決定作用。
藝術反作用與經濟基礎:
1、藝術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的效果。
有促進和阻礙兩種效果。
2、藝術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的特點:
1)間接反映而非直接。
2)除了特殊的歷史時刻,藝術對經濟基礎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二、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
藝術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共同性:
1、都是經濟基礎的反映
2、它們之間相互影響
3、都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藝術的特殊性表現在:
1、藝術是高高的懸浮于空中的社會意識形態
普列漢諾夫說:
社會意識形態分兩類:
1)、第一級,所謂的低級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法權、政治、道德等,它們與經濟基礎聯系比較緊密,是直接從經濟基礎中成長起來的社會意識形態。
2)、高級的意識形態,它們與經濟基礎距離較遠,通過中間環節反映經濟基礎。
2、藝術與經濟基礎的聯系通過社會心理的中介
社會心理有兩個顯著特點:
1、相對于思想體系來說,社會心理具有自發性和樸素性,是沒有經過系統化與理論化的低水平的社會意識。
2、相對于個性心理,社會心理具有普遍性和流行性。第二章藝術的形象本質
第一節
藝術形象及其特征
一、形象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手段
藝術與哲學、社會科學的關系:
共同點:
1、都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2、都是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
3、都要求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與規律
4、都反作用于社會生活和經濟基礎
不同點:
1、反映社會生活的手段不同
哲學和社會科學用抽象的概論和判斷反映社會生活,藝術用形象反映社會生活。
(形象性是藝術區別與哲學、社會科學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形象?
1、探索藝術本質就不能不提到形象。
柏拉圖:形象是人創造的照鏡子式的摹本。
亞里士多德:形象是藝術家按照事物“應該如此”的樣子的理想化的創造。
車爾尼雪夫斯基:藝術不是用抽象的概論而是用活生生的個別的事實去表現思想。
2、形象可以分為兩類:
1)一類是直觀的形象,e.g,繪畫,雕塑,戲劇,電影,它具有直觀性,確定性,明晰性。
直觀性:憑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把握
確定性: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說看到的形象是一致的
明晰性:形象存在于空間之中沒有模糊的成分
2)非直觀形象:音樂,小說,詩歌。不具有上面的三性。
(二)反映的對象不同
1)哲學,社會科學反映某一領域,某一層次的社會生活。
2)藝術反映全面的社會生活。
二、藝術形象及其特征
藝術形象:
藝術家根據社會生活加以藝術概括所創造出來的蘊含情感的,具有審美價值的生動圖畫。
藝術形象的內涵:
1、藝術形象是藝術家的創造
2、藝術形象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3、藝術形象是生動的圖畫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4、藝術形象具有情感性和審美性
藝術形象的特征:
(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藝術形象:感性&理性
感性:事實性含義:再現了什么
表情性含義:表現了什么
理性:習俗的含義:要揭示形象的喻義,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理性思維。
內在的意義:就是濃縮或積淀于一個富有一個富有個性的形象中的深層含義,也揭示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個階級的內蘊,沒有深刻的哲理思維是無法把握的。
(二)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藝術形象的客觀性:藝術形象包含著社會生活的客觀內容
康斯泰博爾的風景畫和《清明上河圖》都表現了藝術形象的客觀性
藝術形象的主觀性:
任何人的形象都表現著人的主觀世界,藝術家所創造的形象都受一定觀念的支配,純客觀的模仿形象是不存在的。
為什么說藝術形象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完全模仿?
1、藝術家的創作目的不在于純客觀的模仿,而在于通過形象表達自己的主觀世界。
雷諾茲:真正的畫家不是致力于以作品描摹的精細美觀去取悅人類,而是必須致力于以他的理想的崇高使人類進步。
2、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觀察帶有主觀性
貢布里希:人的眼睛像探照燈一樣對客觀事物的形象主動的搜索和選擇,用自己頭腦中已經有的圖式來整理自然以與自己頭腦中的圖式吻合。
一切藝術形象都是主客觀的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品市場占有率波動原因分析風險評估重點基礎知識點
- 西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學期總結計劃
- 手術室流程優化與護理管理規范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課堂管理計劃
- 再生資源倉庫管理的職責探討
- 制造業資源配備計劃
- 2025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發展計劃
- 職業技能培訓信息技術應用計劃
- 2025年度房地產項目開發工作計劃范文
- 六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學計劃調整方案
- 線組長培訓課件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總復習·數學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3課時 反比例函數
- 食品銷售提成管理制度
- 自制結婚協議書范本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自測卷(含答案)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答案
- 2025年醫院員工滿意度提升計劃
- 學會自我保護課件
- 政府會計實務(第六版)課件 3.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 借助deepseek提升科技研發效率與質量
- 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分析討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