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碑西立交缺陷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_第1頁
雙碑西立交缺陷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_第2頁
雙碑西立交缺陷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_第3頁
雙碑西立交缺陷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雙碑西立交缺陷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PAGEPAGE1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及采用主要規范(一)設計依據4、《關于對獨柱墩橋梁進行全面復核排查的工作通知》(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11月)5、《雙碑西立交橋梁安全隱患排查報告》(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11月)6、《重慶雙碑隧道工程雙碑西立交橋梁設計圖》(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0月)(二)采用的主要規范1、《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2、《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05MR601)3、《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GB/T16311)4、《道路標線涂料》(GA/T298)5、《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6、《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D60-2015)7、《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3362-2018)8、《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3363-2019)9、《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10、《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H21-2011)11、《城市橋梁設計規范(2019年版)》(CJJ11-2011)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2016年版)》(CJJ37-2012)13、《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JTG/T3310-2019)二、主要技術標準(一)道路等級:城市快速路(二)設計速度主線:60Km/h立交匝道:30~40Km/h(三)路面類型:瀝青混凝土(四)設計荷載:汽車:公路—Ⅰ級人群:根據橋梁功能與跨度按相應規范計算值采用(五)耐久性設計環境類別:Ⅰ類(六)設計基準年限:100年(七)橋梁設計安全等級:一級(八)防撞護欄設計等級:SS級(九)設計洪水頻率:本段橋梁均為谷架橋式立交橋,不受水文控制(十)抗震設防本工程范圍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根據規范及相關要求,橋梁按Ⅶ度構造設防。(十一)橋面寬度A、B匝道橋:0.5m(防撞護欄)+7.0m(車行道)+0.5m(防撞護欄)=8.0m;E匝道橋(半幅):0.5m(防撞護欄)+7.0m(車行道)+0.5m(防撞護欄)=8.0m。三、對上階段審查意見執行情況2020年05月22日下午,重慶市城投路橋管理有限公司在城投路橋公司306會議室組織召開了三橋等獨柱墩橋梁缺陷整治工程方案設計專家評審會,形成了評審意見。我公司對雙碑西立交橋梁缺陷整治工程方案設計評審意見的執行情況如下:(一)雙碑西立交應結合城市品質提升及橋梁自身缺陷整治進行方案比選。執行情況:根據本橋實際存在的問題并充分結合重慶市城市品質提升總體要求增補“適當改變橋面既有交通標線,導引車輛行駛,以期盡量消除支座脫空現象”的方案設計并作為設計推薦方案以達到該橋缺陷整治的目的。(二)對雙碑西立交支座脫空進行針對性處理。執行情況:通過適當改變橋面標志標線導引車輛行駛后,雙碑西立交各匝道橋支座在各種不利荷載作用下均不再出現脫空現象,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3362-2018)第4.1.8條第1款“在作用基本組合下,單向受壓支座始終保持受壓狀態”的要求,達到了該橋最終缺陷整治的目的。四、匝道橋縱橫斷面設計情況A匝道橋平面位于R=30m的圓曲線上,縱坡為2.79%和4.1%的下坡。B匝道橋平面位于R=60m的圓曲線上,縱坡為4.1%和2.61%的上坡。E匝道1號橋平面位于R=33.5m的圓曲線及緩和曲線和直線上,縱坡為4.1%的下坡和4.85%的上坡;E匝道2號橋平面位于R=33.5m的圓曲線及緩和曲線和直線上,縱坡為0.9%和4.5%的下坡。五、設計范圍六、交通標線設計本次交通標線設計包括匝道車道邊緣線和道路出入口標線。1、立交匝道路段道路車行道邊緣為白色實線,線寬20cm。2、道路出入口標線由三角地帶標線與縱向標線兩部分組成,三角地帶標線為白色實線,由外圍線和內部填充線組成,外圍線線寬20cm,內部填充線為V字型,間距100cm,線寬45cm;交通標線要求:標線尺寸、顏色及布設間距按《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的規定執行。1、普通標線涂料:標線采用熱溶型涂料,厚度為1.8mm,材料的軟化點為90~120℃,逆反光系數白色≥200、黃色≥100,涂料的耐磨耗性、耐堿性、耐氣候性必須滿足規范要求,涂料的玻璃珠含量為20~30%。玻璃珠指標應符合《路面標線用玻璃珠》(JT-T446-2001)規定,玻璃珠密度2.4~2.6g/cm3,折射率≮1.9;玻璃珠要求光圓整潔,內無雜質,成圓率≮70%。振動型反光道路標線涂料的組成(成分和熱熔標線涂料相差無幾,只在熱熔標線涂料配比的基礎上加入部分成型劑)。2、導向箭頭、減速標線視覺過渡措施標線、減速讓行標線及各種路面文字標記、圖形等均采用顏色為白色或黃色防滑標線。防滑材料應采用無味無毒的溶劑型(或熱熔型防滑標線涂料),厚度不得大于3mm,抗防滑擺值應不小于45BPN,有效使用壽命不得低于36個月。七、路面抗滑設計為保證行車安全,在A匝道AK0+100~AK0+155,E匝道EK0+000~EK0+100右幅路段的下坡表層進行間斷性地加鋪一層薄層抗滑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左右,鋪筑間距5m,寬度2m,鋪筑范圍為A匝道和E匝道,其平面布置及鋪裝結構如下圖所示。①耐磨骨料(3~5mm);②樹脂薄層膠結料(2~3mm);③瀝青砼內聚樹脂薄層結構示意圖間斷性薄層抗滑層平面布置圖1、內聚樹脂薄層,由膠結料(A組份,B組份)及骨料組成。A:B按2:1比例攪拌,所得樹脂薄層膠結料指標如下表所示。膠結料指標測試項目技術指標測試標準粘結力(與瀝青路面)≥1.0MPa,且瀝青破壞ASTMD-4541(25℃)粘結力(與鋼板)≥4MPaASTMC882(25℃)拉伸強度(25℃)≥7MPaASTMD638-82斷裂延伸率(25℃)≥20%ASTMD638-82吸水率≤0.2%ASTMD-570熱老化(23度下固化7天后放置在80度烘箱中烘烤2天)與未烘烤前相比斷裂伸長率降低不超過10%ASTMD638-82骨料指標要求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1骨料外觀黑色2骨料莫氏硬度≥63骨料粒徑(3mm~5mm)含量,%≥90%為保證工程質量,所選內聚樹脂薄層產品應取得《建設領域新技術認定證書》。2、施工技術要求(1)對天氣及氣溫的要求施工時的天氣必須是晴天或陰天,氣溫必須在5℃以上。(2)對基面的要求施工前,使基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且基面一定要保持干燥。(3)薄層抗滑層材料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在瀝青砼路面上加鋪一層薄層抗滑層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左右。施工之前先將需要鋪裝薄層抗滑層的瀝青砼面層清理干凈。將A、B、C組分在規定的容器中混合并攪拌,攪拌的時間為2~4分鐘,不能超過5分鐘;立即添加填料,攪拌的時間為3~5分鐘,不能超過7分鐘;馬上進行薄層抗滑層材料的攤鋪,薄層抗滑層材料的施工時間一般不能超過10分鐘,并且薄層抗滑層材料施工完畢之后,須馬上撒上耐磨碎石,撒滿為止。當一段時間之后,對于部分泛油的地方,需補撒耐磨碎石,直到不再有泛油現象發生為止。(4)對膠結料及骨料顏色的要求膠結料與骨料顏色最好達到通體一致。例如;做紅色的抗滑薄層,則抗滑層膠結料為紅色,骨料為建議為紅色。(5)施工驗收技術要求施工前,對內聚樹脂薄層膠結料性能及防滑骨料的檢測,指標滿足設計圖紙要求。施工完畢48小時之后,薄層抗滑層與瀝青混凝土基面的粘接強度≥2.0MPa,紋理深度≥2.0mm,摩擦系數≥60。八、施工注意事項1、交通標線施工時應嚴格按照《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的規定執行,各變換車道應順接、美觀。2、交通標線的涂敷必須利用專用設備,且涂料的技術要求應符合JT/T280、GN47GN48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