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世間萬物皆有聲音,整個宇宙都在低聲吼叫。從宏大的宇宙到微觀的粒子,能量在不斷流動,這種流動正是一切聲音的根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能被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其中有自然發生的聲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的音樂的聲音。雷鳴、風吼、虎嘯、猿啼等聲音現象,構成了復雜萬端的自然聲響。自然聲響可以成為審美對象,如“呦呦鹿鳴”“喓喓草蟲”“伐木丁丁,鳥鳴嚶嚶”,這些詩句都是以自然聲響起興。自然聲響和諧而有韻味,喚起了人的詩情,激發了審美感受,入詩后寄托了詩人的審美情趣。在這里,審美對象與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只有憑借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才能表現自己的生命”。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自然界的聲音之美離不開它天然的和諧節奏,而這正與人展現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適應。音樂的聲音是人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的,以人聲和樂器聲作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無確切含義。但音樂的聲音卻能表現人的感情,并激發人的感情,在表達情感的功能上與其他藝術類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優越性的。聲音有情緒意義。《樂記》中說:“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庇钟捎谛膶ξ镏械男木巢煌?,也就產生了帶有不同情緒意義的樂音。聲音有色彩感。朱光潛先生在《近代實驗美學》中介紹,美國學者請一班學圖畫的學生聽兩曲樂調不同的樂曲,并要他們隨時把音樂所引起的意象畫在紙上,結果發現,各人所畫的圖畫情景雖有差異,而情調和空氣卻十分相近:樂調喜悅時各圖畫的情調都很生動,樂調凄慘時各圖畫的空氣都很黯淡。人們常說的“著色的聽覺”,從上述事例中大體可見。在實驗人對聲音的色彩感覺時,研究者發現有些人聽高音產生白色感覺,中音產生灰色感覺,低音產生黑色感覺。聲音有意象感。比如在一個陰雨寒冷的秋夜,一個人在屋內,瑟瑟的西風吹動著窗前的梧桐樹葉作響,過了一會兒,風聲漸漸停了,但雨聲響起來了,雨滴梧桐,“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就是這雨滴梧桐的聲音,帶著它的綜合存在條件,成了一種聽覺意象。這種意象的生成,是對聲音綜合創造的結果,其中有主體的想象和移情。想象和移情善于借體而生,它能在自然聲音中借體,更能在音樂聲音中借體,有時竟使欣賞主體的東西代替了創作主體的東西。(摘編自王向峰《青年審美手冊》)材料二:聲音如何表現,怎樣對聲音事件進行逼真的摹寫,這是讓故事講述者撓頭的大問題。聽覺信號旋生即滅,看不見摸不著,對視覺信號我們可以勾勒其整體輪廓,描繪其局部細節,這些在聽覺信號那里通常都難以實現。更何況對于人類日益遲鈍的聽覺來說,聲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劉姥姥沒見過自鳴鐘,在她聽來它的響聲就像是農村常有的“打蘿柜篩面”,這種經驗主義的錯誤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因此,表現聲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聲詞模擬。象聲詞在世界各民族語言中都有不同存在,其功能主要為表音,即《文心雕龍》所說的“‘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漢語中有些象聲詞還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鵑、鷓鴣的啼鳴聽成“不如歸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語中也有許多詩歌因鳥鳴而發,如雪萊《致云雀》以四短一長的詩行模仿四短一長的云雀啼鳴,這已屬于上升到藝術層面的模仿。用語言表現聲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實”反映轉瞬即逝的聲音事件,運用模仿性的聲音“聽聲類聲”也是文學創作常用的方法,如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韓愈《聽穎師彈琴》的“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等。然而,仔細琢磨這些聽琴詩,其中可供驅馭的聽覺意象實在不多。一旦改變思路將“類聲”調整為“類形”,揮筆的自由度驟然間增大,這時敘述對象已由無形的聲音事件變為有形的視覺聯想,更有利于故事講述人“施之藻繪,擴其波瀾”。如《老殘游記》第二回“白妞說書”: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聲,節節高起?;腥缬砂羴矸逦髅妫实翘┥降木跋螅撼蹩窗羴矸逑鞅谇ж?,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作者明明寫的是聲音的盤旋纏繞與低昂起伏,展示在讀者眼前的卻是登山者不斷向峰頂攀登的情景,讓人驚嘆作者的“聽聲類形”與白妞說書一樣神奇莫測。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對鐘聲的摹寫:你突然會看見——有時耳朵似乎也有視覺,你會看見各個鐘樓仿佛同時升起了一股聲音的圓柱,一團和聲的煙霧……你可以看見每組音符從鐘樓飄出,獨立地在和聲的海洋里蜿蜒游動……你可以看見八度音符從一個鐘樓跳到另一個鐘樓,銀鐘的聲音像是長了翅膀,輕靈,尖利,直沖云霄;木鐘的聲音微弱,蹣跚,像斷了腿似的往下墜落。文學世界多姿多彩,有聲有色。它的豐富性體現著作者對世界的感知和創作的功力,也考驗著讀者的感知力與想象力。從聽的角度關注文學敘事中的聲音可以喚醒人們遺忘或忽略的感知,并激發人們對感知新的理解。(摘編自傅修延《聽覺敘事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整個宇宙中,物體振動所產生的聲波不止包括自然聲音,也有人為創造的聲音。B.“呦呦”“喈喈”等象聲詞音韻和諧,富有韻味,能激發人們的審美感受。C.音樂的聲音不直接塑造形象,但表達情感的功能較其他藝術類型都具有相對的優越性。D.聲音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使得人們描摹聲音時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2.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引用了馬克思的話語,是為了證明審美對象與人的生活是相互作用的。B.材料一舉美國學者請學生聽音樂畫意象的事例,充分論證了聲音是具有色彩感的。C.材料二使用“然而”“一旦”“更”等詞語,表述準確,使行文流暢,富有邏輯。D.關于聽覺的文學敘事研究,材料二不僅關注了作者的角度,更關注了讀者的角度。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自然聲響之美具有天然的和諧節奏,這與人展現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適應。B.因為聲音具有色彩感,所以生活中人們會用灰暗、明亮等詞語形容聲音。C.聽覺意象的生成是對聲音綜合創造的結果,其中主體的想象和移情使欣賞主體的東西代替了創作主體的東西。D.心境不同,詩人會對聲響有不同感受?!皽O水蕩漾清猿啼”“兩岸猿聲啼不住”同寫猿啼,但情緒意義不同。4.請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分)5.請結合材料二簡要概括文學創作如何表現聲音。(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遠山張世勤莽莽蒼蒼,四面青山。孤獨的牛車,遠遠望去像一個小黑點,在大山深處移動。父親剛逝,他的心情低沉而憂郁。今天天氣放晴,他該出山,但他只能一個人駕著牛車出山了。他和父親在這深山里已經二十多年,習慣了每天植樹、護林、砍柴、賣柴這一套步調,從未感覺到日子有絲毫的單調,現在,父親不在了,從今天開始他得習慣一個人出山。山路崎嶇,又是一個轉彎,轉過彎去就是一個長長的緩坡,然后再轉彎。這條山路他早已爛熟于心,每到一處轉彎,他都要提醒父親:爹,轉彎了??伤僖猜牪灰姼赣H的回答,父親的確是不在了!不知什么時候,車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個轉彎處。這種情況從前還未有過,他說,咱們趕路吧,牛卻仍然未動。他撫著牛,竟看到牛眼里閃著迷惘。這頭牛,當年是父親接生的,難道它還記著父親對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親,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唉,爹,轉彎了。沒想到,這一說,牛邁開步子,熟練地轉過彎去。他終于明白,牛跟他一樣,都習慣了父親坐在車上,習慣了每到轉彎處的提醒,現在到了轉彎處,他不說話,牛就
有些慌,不知該怎么辦。也許,他和牛都需要一個轉彎的過程。明白過來之后,接下來的路就順暢得多了。到轉彎處,他還是像往常一樣,給父親說一聲:爹,轉彎了。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著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覺得把它看作父輩,似乎也沒什么錯。父親和牛的秉性是一樣的。過了些日子,他再次從山外回來的時候,牛車上不再那么空蕩蕩的了,而是坐著一個年輕的女人。年輕的女人穿著紅紅的上衣,充滿著對大山的新奇。過去,出山進山,遠遠看去都是一個小黑點,而現在卻是一抹鮮紅。這抹紅,在青山綠水之間,想掩映都掩映不住。年輕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認識的。每次木柴裝車后,他都要帶上一種小山果,紅紅的,是他打柴時順手摘下的,不為賣錢,只供人品嘗。半品半嘗之間,木柴也就賣出去了。后來年輕的女人就來了,問他,賣的?他說,不是,隨便讓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剛擺下攤,一小堆紅山果紅紅地映著。年輕女人又來了。她說,你怎么不賣呢?他說,山里有的是,不值錢。第三次來的時候,年輕的女人問,你叫什么?他說,叫青樹。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覺得枯燥嗎?不枯燥,山里有山雞、野兔,山樹上有櫻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輕的女人說,你怎么不問我叫什么。他便問,你叫什么?年輕的女人說,我叫紅苗。此后,每次紅苗都很準時地來到青樹的攤前,一邊與青樹拉呱,一邊吃著紅山果。青樹覺得賣柴原來挺有意思,怎么過去就沒覺得呢!紅苗決計要跟著青樹進山了。紅苗坐在牛車上向大山深處走去。新鮮的空氣裹挾著她,藍天白云籠罩著她,她覺得天地一下子寬廣了。她對青樹說,我想告訴我爹。青樹說,怎么告訴,他聽不見。紅苗說,我喊。綿延的群山讓紅苗柔軟的心情無限地舒展。她兩手打個弧放在嘴邊:爹,我轉彎了。牛聽了紅苗的話,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轉彎,青樹忙撫著牛頭,輕聲說: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樹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幾下眼皮。第二天,青樹要去打柴,紅苗說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樹不解,紅苗說我們可以種菜、賣山果。山果是山樹自己結的,摘下來,是順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賣呢?紅苗說樹不也是自己長的嗎?山果咱們也可以自己種啊。青樹第一次駕著空空的牛車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斷地跟牛說轉彎了,也像是給自己說。在這大山深處,青樹知道,轉一個彎,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樣的樹,開一壁不一樣的花。是不是過日子的路也要這樣走,要不斷地轉個彎才好呢?一年后,青樹栽培種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鎮上的搶手貨。紅苗像做窩的小鳥一樣勤快,開發出的品種有二三十個之多。青樹出山的牛車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棗,色彩繽紛。打從這起,去一趟山外,青樹就會裝回一袋子錢。這天青樹從山外回來,豐盛的菜肴讓他想到了爹留下來的酒葫蘆。喝了酒的青樹抓著紅苗的手,對著群山,高聲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聲。青樹喊:爹,我轉彎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聲。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對大山環境的刻畫,既有靜態描寫,也有動態描寫,為下文情節作了鋪墊,奠定了全文孤獨憂傷的感情基調。B.小說開頭“孤獨的牛車”像“一個小黑點”,后文紅苗的上衣是“一抹鮮紅”,二者形成對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與生活的轉變。C.青樹在父親去世前“從未感到日子有絲毫的單調”,說明了青樹的孝順,也體現了青樹的因循守舊,為紅苗的出場作鋪墊。D.作者極力渲染了山間景色的美麗與山間生活的美好,這深化了小說回歸自然的主題,反映出作者對鄉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7.請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劃線句子的含意。(6分)(1)
父親和牛的秉性是一樣的。(2)
青樹喊:爹,我轉彎了。8.小說中的紅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
分)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完顏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度使,節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直勸京決策南向。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并以節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乃約統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棄疾時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對延和殿。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棄疾不為迎合,持論勁直。作《九議》并《應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然以講和方定。議不行。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斂害之,縣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盜賊以剽奪害之,民不為盜,去將安之?軍人則利于優閑臥坐,奔走公門,茍圖衣食,以故教閱廢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舉,平居則奸民無所忌憚,緩急則卒伍不堪征行。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申飭州縣,以惠養黎元為意。另當別創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專聽帥臣節制調度,庶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痹t獎諭之,委以規畫。時樞府吏有不樂之者,數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軍成,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紹定六年,贈光祿大夫。咸淳間,史館??敝x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改)9.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乃約統制王世隆及忠義人A
馬全福等徑趨金B
營C
安國方與金D
將酣飲E
即眾中縛之F
以歸G
金將H追之不及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文中“幼安”和本名“棄疾”的意思相同。B.行在,即“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地方不定。亦指皇帝巡行所到之處。C.雅,即平素、向來,與《出師表》中“察納雅言”的“雅”詞義相同。D.始,意思是“才”,與《琵琶行并序》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始”詞義相同。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辛棄疾性格耿介。直言勸說在淪陷區的義軍將領耿京歸順南宋朝廷;在和皇帝進行問答時,沒有絲毫逢迎,言論剛勁正直。B.辛棄疾關注民生。他在擔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期間,平定盜亂,上疏陳述百姓為盜并非出自本心,實乃各方逼迫所致。C.辛棄疾忠心國事。在耿京遇害之后,他單槍匹馬捉住兩個叛徒,并將他們獻出斬殺;后來還把飛虎軍打造成很厲害的隊伍。D.辛棄疾文才卓著。和朱熹在武夷山游玩之后,他寫了《九曲櫂歌》;他素來擅長寫詞,詞意悲壯,有《稼軒集》流傳于世。12.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2)時樞府吏有不樂之者,數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13.請概括辛棄疾為平定湖湘不時興起的盜亂向朝廷陳述了哪些中肯的建議。(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14-15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1薩都剌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云檣櫨,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2,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咀ⅰ竣偈^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涼山。昔為六朝都城。②輦路:樓閣間的通道。14.下列對詞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上片起筆用“空”字,寫出石頭城周圍的環境十分空曠,昔日的繁華消逝得無影無蹤,表達了昔盛今衰之感。B.上片后幾句連用幾個意象,想象歷史上曾經接連不斷的激烈戰爭場面,鮮活地再現了英雄豪杰征戰南北的英姿,表達崇敬之情。C.“歌舞尊前”三句,感慨曾在這里唱歌跳舞、推杯換盞、對鏡梳妝的人,不覺間流逝了青春,充滿了對時光和年華逝去的無奈。D.下片中的“芳草”和“明月”一個年年勃發,一個永照秦淮,生動地反映出六朝宮殿已殘破不堪,字里行間,浸透著“黍離”之感。15.
此詞次韻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題材都是詠史懷古,請從景物特點、表現手法、思想情感方面,比較兩首詞的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宋文帝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會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詞人憑吊英雄人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詩歌中寫到猿啼時多指哀音。詩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愴、孤寂無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寫出。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題。《鄉土本色》一文中鄉土性首先體現在人們對土地的依附和眷戀。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社會,土地成了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對他們而言,守住足下的三分地,心里才有踏實感。鄉下人對土地感情之深,是難以言喻的。在我們閩南農村,田里的土,農民并不隨便稱為“土”,而是后綴了一個字,叫作“土肉”。我喜歡這個美妙的詞語,它流淌著人們對大地的深情。剛被犁頭掀開的肥厚的沃土,新鮮的土層蒸發著泥的氣息和黑亮的光。每當看到這些,我內心常常充滿感動,體會到“半身插入了土里”的農人為什么要把卑賤的土說成“土肉”。幾年前,我途經家鄉縣城近郊的某村莊,看到推土機正把建筑廢料填埋進一大片翠綠的田里。田里還長著各種蔬菜,一叢叢,孩子似的排著隊。蔬菜底下透出灰黑的土地,一看就知道是些好田。我雖早已脫離土地,這片田地也不屬于我家,但心里有說不出的難過。我對身邊念高中的女兒說:“這些田,千百年來祖先流下多少汗水,今天才變得這樣肥……”她沒什么反應。她哪里懂得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長大的我們這一代“鄉下人”?17.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土肉”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3分)A.一些同志的報告看著很長,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B.一間名叫“亨福萊公爵室”的古籍閱覽室是我常去之地。C.包扎所設在一個小學里,大小六個房子組成“品”字形,中間一塊空地長了許多野草。D.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填寫在橫線上,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疊詞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 教學設計
- 2024云南玉溪城投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公開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振東制藥: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
- 2024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石化產融養老有限公司公開招聘1人(北京)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百世金種子組長培訓總結
- 崗位安全生產知識培訓
- 工廠銑工安全培訓課件
- 第四季度消防培訓內容
- 費用報銷管理制度培訓
- 燃氣工程專業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建設工程專業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
-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PPT課件
- 鐵路建設項目施工企業信用評價辦法(鐵總建設〔2018〕124號)
- 誘導公式練習題-(中職)
- 2016年浦東新區公辦小學招生地段
- 鴿巢問題(例1、例2)[1]
- 01戴明十四條
- 完整版佛教葬禮儀式
- 【課件】第六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課件-高中通用技術蘇教版(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
- 鍋爐除氧器過程控制課程設計
- 統計法培訓課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