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性地震后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探討_第1頁
破壞性地震后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探討_第2頁
破壞性地震后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探討_第3頁
破壞性地震后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探討_第4頁
破壞性地震后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探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破壞性地震后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探討【摘要】目的探討應急狀況下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2例破壞性大地震后在臨時手術場地及地震棚內救治的婦科及產科有創急診患者,對其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加以分析。結果22例患者中,11例開腹手術在特定相對清潔環境進行手術,11例在地震棚內順產患者均行會陰側切。22例患者在常規使用抗生素情況下,其術后體溫、血象均在正常范圍,無一例出現感染征象;1例陰道殘端用絲線縫合的患者術后隨訪殘端愈合良好。結論在破壞性大地震后,應注意手術場地劃分,減少可能引起術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常規預防使用抗生素,在手術環境的改變的情況下任然能預防患者術后的感染;在無可吸收線的情況下,絲線縫合陰道殘端也可作為婦科醫師的一種選擇。

【關鍵詞】急診手術;安全性

Searchsafetyandpracticeofobstetricsandgynaecologyemergencyoperationafterdestructivearthquake

LULin,HULi-na,WANGLiang,etal.MianyangCenterHospital,Sichuan6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earchandpracticeofobstetricsandgynaecologyemergencyoperationinstringencystate.MethodsRstrospectivelyanalyzed22emergencypatientswhoremedyintemporaryoperatingroomandearthquakeshelf,including11spontaneouslaborand11emergencyoperation.Results22patientsroutineuseprophylacticantibioticsofemergencyoperation,therecoverytimeofdegreeofpostoperativetemperatureandwhitebloodcellcountarenormal,withoutpostoperativeinfection.1caserecoverywereaftersuturationvaginastumpwithsilk.ConclusionsWeshouldpayattentiontodistributecleanoperatingroomandcontaminateoperatingroom,reducehighriskfactorofpostoperativeinfectio,routineuseprophylacticantibioticsofemergencyoperationafterdestructivearthquake.Usingsuturesilktosewupvaginastumpmaybeachoiceforphysician.

【Keywords】Emergencyoperation;Safe

在一場毫無準備的破壞性地震面前,綿陽市中心醫院作為離北川最近的部級三甲醫院積極參與到急救中。婦產科作為外科性質的科室,除積極協助外科處理震傷患者外,對災區急診婦產科患者進行了應急狀況下的救治。雖然手術環境與規范的手術間相比發生了改變,但筆者在堅難的環境中完成了婦產科應急狀況下的救治。現就本院地震期間婦產科急診手術的實施及安全性作一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22年5月12日~27日在本院婦產科收治22例有創治療患者。順產會陰無裂傷及急診清宮術患者未納入其中。收治22例患者平均(29.27±6.68)歲。其中婦科手術異位妊娠4例,子宮切除術1例;產科手術剖宮產患者6例,順產行會陰縫合11例。11例經腹手術患者中地震當天有兩例在門診大廳手術外,其余9例均在門診婦科治療室的臨時手術室進行。11例順產患者均在帳篷中生產,見表1、2。

1.22例患者抗生素的使情況見表3。

1.3陰道殘端絲線縫合止血地震1h后,臨時手術室無可吸收線,筆者采用7-0絲線對陰道殘端進行止血縫合,線解打在陰道內,以利術后拆線。縫合方法:在陰道斷端后壁黏膜面近中1/2進出針,進針部位距陰道殘端1.5cm,出針部位距陰道殘端1cm,繞過陰道側角,在陰道斷端前壁與后壁對應進針部位進出針,進針部位距陰道殘端1cm,出針部位(黏膜面)距陰道殘端1.5cm,進出針錯開使線結稍遠離結扎部位,以利術后拆線。如圖1。

2結果

術后觀察腹部切口和會陰切口無紅腫、異常分泌物,無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征象。順產患者中2例胎膜早破者術后第1天出現體溫升高,分別為37.6℃和37.8℃,第2天正常。經腹手術術后發熱持續時間及第3天血象情況見下。

3討論

3.1在破壞性地震后第一時間急診手術的安置此次地震是特大地震,綿陽市區地震強度為7級。地震后手術室內設施破壞,同時斷水、斷電、通信、交通等中斷,使正常運轉的醫院完全陷入癱瘓之中。在轉移到相對安全的環境后如何處理急需手術的患者成了醫院的首要任務。這次地震中就婦產科而言,地震中未完成手術的患者、宮外孕內出血患者、地震中臨產的患者等均須在短時內做出處理決定。此時手術場地的設置和手術區域的劃分十分重要。手術場地首先應保證采光較好、人流量少的地方。其次污染手術與清潔手術要劃分開。筆者在第一次震后對院內需要急診手術的患者立即集中在門診大廳,在采光較好人流稀少的地方劃出手術室,用屏風與周圍環境隔開。由于地震發生5min后即有外傷患者送入本院,醫院立即將門診大廳左側化為外傷清創區,門診大廳右側化為清潔手術區,對急需手術的急診患者和地震中受傷需手術的患者實施救治,在應急情況下相對保證手術區域的安全性。地震當天1例宮外孕大出血的手術患者和1例地震中未完成的子宮全切手術患者在上述條件下進行手術,其術后體溫、血象、手術切口的恢復均在正常范圍。

3.2重大災難來臨時的急診手術,盡量減少引起術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無菌原則、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外縫線的運用。

術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危險因素是手術醫生可控制: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術者熟練的手術操作等。由于手術環境的改變,術后感染可能增大,此時要注意盡量減少可能引起感染的其他因素。手術人員安置上,盡量選擇高年資手術熟練者,以縮短手術時間;切口盡可能外縫,既可縮短手術時間,又可減少切口可能的縫線反應;在沒有洗手的條件下注意手的無菌。地震發生2周以來,共11例開腹手術,每例手術時間均超過1h,婦科手術出血量為(42.00±34.93)ml,產科手術血量為(150.00±54.77)ml。除1例實施內縫外,其余10例均為外縫,無一例傷口感染。地震當天停電停水無法洗手,筆者用碘伏涂抹雙手臂2次、手掌手背3次、戴雙層手套以保證手術的無菌操作、減少手術后的感染可能。22例有創患者在特定環境下給予上述處理后,其術后體溫、血象、手術切口的恢復均在正常范圍。

3.3抗生素的應用在11例開腹手術和11例帳篷中行會陰側切的孕婦中,前者常規給予靜脈滴注抗生素2~3d,后者給予口服抗生素2d,在特殊環境下手術,預防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并未延長,其患者術后的恢復亦正常。

3.4陰道殘端在常規手術中是用可吸收線全層連續縫合或間斷縫合。地震后半小時,現場沒有可吸收線,筆者將陰道殘端用7-0絲線縫和2針止血(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