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章第3節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第4節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電磁波的海洋導學案一、學習目標了解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電磁波的基本特性和分類。探究電磁波在通信中的應用。二、學習重點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原理和技術。電磁波的特性和應用。三、學習難點電磁波的分類和頻譜。四、學習內容1.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原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它們都是利用電磁波進行信號傳輸,具有一定的技術原理。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波將聲音、音樂和文字等信息傳播到廣大的聽眾中。廣播的原理是將聲音信號通過調幅(AM)或調頻(FM)的方式轉換成無線電波信號,然后通過天線發送出去。收聽廣播時,我們通過收音機接收到無線電波信號,然后將其轉變為聲音信號。電視是指通過無線電波將圖像和聲音等信息傳播到觀眾的電視機上。電視的原理是將圖像和聲音信號轉換為電視信號,然后通過天線發送出去。收看電視時,我們通過電視機接收到電視信號,并將其轉變為影像和聲音。移動通信是指通過無線電波將語音、短信和數據等信息傳輸到移動設備(如手機)上。移動通信的原理是將語音、短信等信息數字化,并轉換為無線電波信號發送出去。手機通過天線接收到這些信號,并將其解碼還原為語音、短信等信息。2.電磁波的特性和應用電磁波是一種既有電場又有磁場的波動現象,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頻率和波長:電磁波的頻率和波長之間有一定的關系,即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反之亦然。我們通常用赫茲(Hz)來表示電磁波的頻率,用米(m)來表示波長。速度:在真空中,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光速,約為3×10^8m/s。穿透能力: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物質中的穿透能力不同,例如,電磁波在空氣中可以自由傳播,但在金屬中會被吸收。干涉和衍射:電磁波具有干涉和衍射現象,可以通過這些現象進行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電磁波在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廣播和電視的信號通過無線電波傳輸到收聽設備或電視機上,而移動通信則通過無線電波將信息傳輸到手機等移動設備上。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各種信息,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五、學習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原理和技術,以及電磁波的特性和應用。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現代通信技術的基本原理,同時也明白了電磁波在信息傳輸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技術和知識,獲取和傳播各種信息。六、拓展學習如果對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技術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技術細節和發展趨勢。同時,還可以深入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牙周治療病例
- 小學學校預防艾滋病工作總結(13篇)
- 區塊鏈技術在教育信息安全的應用前景
- 區塊鏈創新與數字貨幣監管的協同發展
- 創新與規范醫療AI技術倫理雙驅動力
- 福建省龍巖市非一級達標校2018-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查英語試題
- 2025年員工季度工作情況總結(4篇)
- Unit2-Warming-up-公共課課件二
- 2025至2031年中國周邊傳動橋式刮泥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購銷簡單的合同范本(17篇)
-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肺動脈高壓
- 三氯化硼-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DB11T 1518-2018 人民防空工程戰時通風系統驗收技術規程
- 交互設計全流程解析(17章)課件
- T∕CGMA 033001-2018 壓縮空氣站能效分級指南
- DB34T1589-2020 《民用建筑外門窗工程技術標準》
- 磨煤機檢修步驟工藝方法及質量標準
- 遼寧省高中畢業生登記表含成績表學年評語表體檢表家庭情況調查表完整版高中檔案文件
- 壁飾設計(課堂PPT)
- 鋼管扣件進場驗收記錄
- 安徽合肥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