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機器人行業深度: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將揚帆起航_第1頁
手術機器人行業深度: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將揚帆起航_第2頁
手術機器人行業深度: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將揚帆起航_第3頁
手術機器人行業深度: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將揚帆起航_第4頁
手術機器人行業深度: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將揚帆起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0 手術機器人行業深度: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將揚帆起航證券分析師姓名:陳鐵林資格編號:S0120521080001郵箱:chentl@姓名:王艷資格編號:S0120122010010郵箱:wangyan5@姓名:劉闖資格編號:S0120522100005郵箱:liuchuang@1鏡手術機器人。從手術滲透來看,全球機器人手術占總體手術比例僅為2%,仍然極低。作為深耕市場20年的手術機器人我國基本完全依賴進口,國產企業有望破局。2020年國內腔鏡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2億美元,15-19年CAGR為39%。2021年以前,市場由美國公司直覺外科的雖然直覺外科進入我國已超10年,但截至2023Q2累計裝機量僅約350臺,主要是術在我國并未得以廣泛應用,裝機量及手術滲中長期關注:1)主要科室的手術滲透率提升;2)醫2骨科手術機器人:目前第二成熟的手術機器人賽道,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達13.9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僅為4250萬美元(約為3億人民幣其中關節和脊柱機器人占據主要市場。截至2020年底,海外頭部兩家骨科機器人企業全球累計裝機中關節置換機器人較為領先的包括微創機器人(TKA適應癥中美歐獲批,TKA+THA適應癥國內獲批鍵嘉醫療和骨圣量滲透率為1.1%。目前共有兩款泛血管手術機器人在國內上市,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風險提示:競爭格局惡化風險;醫保限價風險;上市進展不及預期風險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市場即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五大賽道,腔鏡手術機器人為目前主流術術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直覺外科)RIO(史賽克MAKO)Ion(直覺外科)R-One(Robocath)RobioEX及MAXIOV2((億美元)--(億美元)資料來源: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弗若斯特沙利文,微創機器人招股書,德邦研究所5手術機器人:五大賽道,腔鏡手術機器人為目前主流5?腔鏡機器人發展歷史超20年,目前仍處于成長階段。即使商業化的手術機器人已經在美國有超20年的發展歷史,目前該行業仍競爭者數量少少技術漸趨穩定技術已經成熟技術被模仿替代產品價格高穩定高減少-虧損高高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1.腔鏡手術機器人:2024年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7腔鏡手術機器人是“擁有三只手的醫生”?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由三部分組成:醫生控制臺、成像系統及病人旁推車(進行手術的機械臂)。?第三個機械臂放置內窺鏡;?第四個機械臂通過讓醫生添加第三個手術器械從而可以進行若干高難度手術,資料來源:Woo-JungLee等《Ten-yearExperienceofthedaVinciRoboticSurgeryAtSe腔鏡手術機器人幫助醫生突破人手極限?手術機器人的機械臂可旋轉范圍大幅高于人手,手有7個自由度、可以540°旋轉,而正常人手的活動范圍僅有180度。所以與人手相比,手術機器人具備更大活動范圍的關節、提供了更高的靈活8資料來源:WinataStanley等《WirelessTeleoperationControlInterfaceofArticul8MinimallyInvasive腔鏡手術機器人對醫生、醫院、患者均具備較大加成?腔鏡手術機器人能顯著提高參與手術的三方獲益:?對于醫生而言,腔鏡手術機器人的主要優勢在于:手術精度最高,同時學習曲線較短,能過濾手抖,疲勞程度大大降低,同時作為國際前沿的技術,可以滿足醫生對于科研?對于患者而言,術中出血最少,術后恢復最快,整體手術體驗及術后?對于醫院而言,腔鏡手術機器人能夠滿足醫院對于高端新技術的宣傳圖:腔鏡手術機器人相較開放手術及腔鏡手術存在顯著優勢9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精鋒醫療招股書,德邦研究所9費用是主要痛點,經濟效益隨著手術量的提升而提升?手術機器人參與的手術費用相較腔鏡手術有所提升:手術機器人相較開放手術和腔鏡手術,增加了折舊費用、機器人專用手術耗材費用,同時住院相關費用大幅減少。所以根據術式不同,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成本比傳統腹腔鏡手術高約6%-25%不等。圖:三種手術成本構成拆分圖:腹腔鏡手術與機器人輔助手術成本對比資料來源:ZhamakKhorgami等《ThecostofroPierluigiNovellis等《Roboticsur研究所費用是主要痛點,經濟效益隨著手術量的提升而提升?經濟效益隨著手術量的提升而提升:手術成本可600美金。因此當機器人手術使用趨于成熟后,圖:開放手術、胸腔鏡手術與機器人輔助重癥肌無力擴展胸腺切資料來源:NaohiroKajiwara等《Cost-BenefitPerformanceSimulationofRobot-AssistedThoracicSurgeryAsRequiredforFinancialViabilityunderthe201注:攤銷5年?全球:2021年腔鏡機器人市場規模?美國:2020年市場規模為29億2020年耗材+服務(經常性收入)占據約75%的市場份額。?中國:作為新興市場,2020年市場規模為3.2億美元,15-19年CAGR為39%。目前以鋪設?美國占據手術機器人的主要存量市場。從直覺外科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裝機分布來看,2022年美國占比超60%,其次是歐洲(18%)及亞洲(16%)。圖:全球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0 圖:中國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 圖:美國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0圖:2022年直覺外科全球機器人裝機分布情況(臺)亞洲,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直覺外科公告,精峰醫療招股書,微創機器人招股書,德邦研究所注:市場規模按出廠價記?全球機器人手術占總體手術比例僅為2%。圖:2020年中美腔鏡機器人累計裝機數量及手術滲透率對比圖:2021年機器人輔助手術占總手術比重0 鏡手術,鏡手術,全球競爭:盡管后續競爭者陸續上場,直覺外科目前仍?Davinci(直覺外科作為最早上市的手術機器人廠商之一,目前在市場處于領導地位;并且在外資品牌中,只有達芬奇手術?Senhance(AsensusSurgical獲批時間較早,但目?Hugo(美敦力背靠美國器械巨頭美敦力,除表:全球腔鏡手術機器人競爭情況(4臂及以上)腔鏡手術機器人公司主要市場上市時間2022年收入累計裝機量(臺)手術量(例)AvateraAvateraMedicalCE(2019)daVinciXi直覺外科FDA(2014CE(2014NMPA(2018)62.22億美元7544(2022)1875000(2022單年)daVinciSiFDA(2009CE(2009NMPA(2011)HugoRAS美敦力CE(2021)、加拿大(2022)、日本(2022)FDA(提交泌尿IDE,2023Q1開啟臨床試驗)Revo-IMeerecompanyFDA(2017)、韓國(2017)218(截至2021.09)SenhanceAsensus0.07億美元52(2022)3100(2022單年)VersiusCMRSurgicalCE(2019)>100(2022.11)5000(截至2022.06)HinotoriMedicaroid日本(2020)圖邁1代微創機器人NMPA(2022)MP1000精鋒醫療NMPA(2022)資料來源:精鋒醫療招股書,精鋒醫療官方微信公眾號,各公司公告,各公司官網,美敦力業績發布會,HoKu 全球競爭:盡管后續競爭者陸續上場,直覺外科目前仍 ?直覺外科無論是在耗材種類、規格方面都更多樣化。表:全球腔鏡手術機器人表觀性能對比腔鏡手術機器人AvateradaVinciHugoRevo-ISenhanceVersius公司AvateraMedical直覺外科美敦力MeerecompanyAsensusCMRSurgical視覺2D/3DS(立體)2D/3DS(立體)2D/3D(平面)3DS(立體)2D/3D3D內窺鏡控制手腳控制手腳控制----機械臂數量444445自由度67-777器械規格5mm5/8/12mm-3/5/10mm5mm使用次數一次性10次(在美歐等國家推出延長使用計劃,將部分常用器械的使用次數提升至12-18次)-最高20次不限-主要器械種類413(Xi)1655產品圖?腔鏡機器人國產化率低,國產企業迎來發展機遇:目前直覺外科的達芬奇是首個在我國獲批的4臂手術機器人,除此之外精鋒醫療的4臂腔鏡機器人(適應癥為4個主要的科室)也已于今年獲批,微創機器人的泌尿適應癥的4臂腔鏡機器人也已獲批。盡管達?設備+耗材商業模式造就先行企業先發優勢:由于設備價格昂貴,且耗材與設備鎖定,在設備進院之后被競爭者替換的可能性較低(除非設備本身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所以研發進度靠前或者已經有產品獲批的企業有望搶表:國內腔鏡手術機器人競爭情況(4臂及以上)公司直覺外科精鋒醫療微創機器人產品名達芬奇Si系統達芬奇Xi系統精鋒醫療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MP1000)圖邁獲批時間201120182022年12月(泌尿外科手術)2023年8月(婦科、普外、胸外)2022年1月(泌尿外科手術)臨床進展---2代產品2022年1月完成入組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精鋒醫療招股書,直覺外科公告,精鋒醫療官網微信公眾號,國藥監局,德邦研究所?從頭對頭臨床試驗結果看,已上市產品圖邁及MP100資料來源:微創機器人招股書,精鋒醫療招股書,德邦研究所表:精鋒MP1000與達芬奇Si頭對頭臨床試驗結果表:中國手術機器人配置情況(臺)十四五前累計存量十四五末規劃總數全國配置情況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前沿技術,使用場景受限,目前發展尚未成熟表:單孔及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對比FDA將臨床應用從泌尿外科手術擴展至其他需2019年,FDA批準達芬奇SP手術系統可用于口咽部的經口耳鼻咽喉外科手限于成人T1及T2類的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可用于多種手術類型,在操作要求高且復雜的手術中具憑借可廣泛應用于不同手術類型、操作方便且可進行復雜手術等優資料來源:精鋒醫療招股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德邦研究所0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20.6億元,美國設備利用率0圖:全球單孔和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0圖:全球單孔和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裝機量(臺)圖:美國單孔和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裝機量(臺)圖00資料來源:精鋒醫療招股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德邦研究所競爭格局:達芬奇SP在單孔機器人領域處于領導地位表: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全球競爭情況直覺外科精鋒醫療VirtualIncision微創機器人產品達芬奇SP術銳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術機器人前狀態2018年(FDA)2011年(CE)在中國進行關鍵性試驗2023年(中國)在美國進行關鍵性試驗在中國進行關鍵性試驗量+器械臂數量-器械自由度76776-645-3沉浸式影像√未公開√未公開-√資料來源:精鋒醫療招股書(截止日期為2023.1.3),術銳機器人微信公眾號,微創機器人公告,德邦研究所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2.直覺外科成功之路復盤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第四代第四代DaVinciXi:可以從任何位置進行手術的架空機械臂;更清晰的內窺鏡;內窺鏡可連接至任何機械臂;更小更細的機械臂,比之前活動范圍更大的機械臂關節;更長的機械軸,手術范圍更大;集成工作臺運動,機械臂保持對接的同時,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excelenciarobotica官網,德邦研究所第三代DaVinciSi:由化版用戶界面降低培訓難度;雙控制臺,縮短年輕醫生學進行復雜手術firefly熒光成像;耗材,用于單孔手術VinciS:新增速器械轉換,針對非腫瘤類手術推SP單孔手術機器人Plus增強3D內窺鏡第一代DaVinci:?直覺外科是一家以手術機器人為品為手術機器人及周邊手術耗材,旗下產品包括daVinci?擁有強大的先發優勢,目前司的第一代產品于1999年獲批,利用強大且細致的專利保護獨霸市場長達20年,同時也是中國首個獲批4個主要?3-5年一次迭代,技術領先:公司推新一代產品的周期在3-5年,在這中間時期會對產品的性能做逐步優化,其中四臂機器人、雙外科醫生控制臺、單孔技術都是當時頗具?完善的專利布局:公司最早一批專利于1992年左右開始申請,從2005年(第二代達芬奇上市前一年)以后專利布局開始逐步增加,直覺外科其利?主要布局內容:患者平臺是專利布局重點,其中主要包括機械臂和末端執行器(手術器適配度從而增強安全性等;醫生平臺的專利布局主要包括改進手柄、踏板的設置從而提高靈活性、舒適性及安全性,提升觸覺反饋從而增強操作的圖:直覺外科專利布局數量(項)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專利公開情況專利申請情況“剃須刀+刀片”——高質量的商業模式?“剃須刀+刀片”商業模式:先鋪設備,后續價格。?延長壽命:推出延長使用計劃(ExtendedUseProgram針對daVinciX/Xi系統所用的部分耗材的使用次數從10次上調至12-18次-單臺手術耗材收入(美元/臺)(右軸)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圖:分業務收入情況(億美元)0租賃設備服務收入yoy租賃設備服務收入yoyyoyyoyyoy圖:不同收入類型占比變化(億美元)0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設備滲透率高,客戶粘性逐年上升?2017年,約5500家美國醫院中,共有2800家?復購率逐年提升:客戶一般會先采購一臺設備的數量。從結果來看,擁有20+達芬奇設備的醫院集團和擁有7+達芬奇設備的單體醫院數量正在逐年上升。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在美國,高醫保報銷額度給予良好的商業化發展環境?美國的手術機器人醫保報銷環境較表:美國醫保對于腔鏡手術機器人的報銷情況(美元)2021年美國Medicare報銷額度膽囊切除術(多切口)膽囊切除術(單切口)7089-157638736-19334資料來源:JoshFeldstein等《Costofownershipassessment注:因為樣本量有限,具體術式費用與報銷額度并未完全對應,Medicare報銷額度和手術費用僅做參考0?美國仍然是最大的存量國家(60%以上占比亞洲的增速最快。圖:全球累計裝機量情況(臺)0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圖:分國家/地區累計裝機量情況(臺)設備利用率逐年升高,疫情過后恢復勢頭良好?單臺機器的平均年手術量已經從2006年的87臺/年增長至249臺/年。?美國的設備利用率高于OUS,但兩者均處于逐年增長態勢:截止2022年,美國的單臺設備年手術量達到281臺/年,OU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例)美國—OUS?手術量的持續提升是公司擁有長期空間核心。?2022年公司在全球共完成187萬臺手術,而公司認為未來術的滲透率(機器人輔助腔鏡手術量/腔鏡手術總量)達推崇創新技術的美國。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0505.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微創機器人招股書,德邦研究所資料來源:IQVIA,案頭研究,定性訪問,德邦研究所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量(萬臺)圖:中國關節置換術、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量及滲透率 0機器人滲透率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量(萬臺)圖:中國關節置換術、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量及滲透率 0機器人滲透率00關節置換手術量(萬臺)?目前我國關節置換機器人市場處于初期萌芽階段,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表:關節置換機器人分類及介紹手術類型手術難點術后并發癥(THA)我國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的患者數量約有750萬,市場空間大THA在手術難度分級中為最高級4級。難點在于髖關節假體的精準安裝、手術視野暴露要求高,不當安裝易造成術后髖關節早期脫位及假體的早期松動髖關節脫位、假體松動、深靜脈血栓、感染、壓瘡等(TKA)適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70%左右是老年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嚴重關節炎患者數量不斷增加感染、假體位置不良、假體松動、假體下沉、髕骨軌跡不良等(UKA)傳統UKA主要適用于膝關節單間室退行性病變的患者傳統UKA學習曲線較長,小切口下手術操作難度高,高度依賴手術工脫位率、翻修率較高假體脫位、假體松動、平臺骨折、血栓栓塞、感染、髕股關節并發癥、血管神經并發癥等資料來源:鍵嘉醫療招股書,灼識咨詢,德邦研究所5關節置換機器人:眾多國產企業入局5?整體發展相對靠前,MAKO的RIO關節三項適應癥全部獲批,且據大部分的美國關節機器人裝機。?國產參與者2022年陸續獲批,競爭格局相比腔鏡機器人較差;但外資比較有競爭力的產品MAKO(RIO)截止2020年僅在中國累計裝機9臺,目前眾多競爭者仍處在同一起跑線競爭圖:關節置換機器人競爭格局產品獲批情況THA+TKA+PKA-THA+TKA+PKA-TKA+PKAVELYS-ThinkSurgical(Curexo)Tsolution-THA+TKA微創機器人THA+TKA鍵嘉ARTHROBOT--THA+TKA--TKA+THA和華瑞博--天智航TiRobotRecon--33脊柱機器人:主要在手術中發揮定位導航功能?技術原理:基于影像數據形成手術方案,在術中實現空間配置,基于預期運動目標完成機械臂運動,優化手術流程。在脊柱手術中,脊柱機器人主要發揮的是定位導航功能,螺釘等耗材的置入過程仍然由醫生本人完成。手術階段傳統骨科手術的具體環節脊柱手術機器人術前準備①術前根據之前的檢查結果確認手術術式,準備好手術所需的設備及器械未參與該過程②患者麻醉,根據手術需要將患者在手術床上擺好體位,必要時進行固定未參與該過程③消毒與鋪巾等術前準備未參與該過程術中實施④采用C形臂等術中X射線成像設備對患者手術部位進行透視,醫生觀察手術部位多個不同角度的透視圖像,根據經驗確定螺釘進入骨質的入點,在預計的入點位置周圍進行表皮切口(微創手術)或者切開暴露通過軟件在機器人控制臺實現“可視化”的手術入路的規劃并手術過程中,醫生無需多次透視圖像⑤醫生把持電鉆嘗試置入螺釘導針,并在導針置入的過程中反復透視,觀察圖像結果及時調整入點與置入的角度和深度直到導針完全置入骨質內預期的位置上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根據規劃路徑,機械臂把持引導器精準移動到預期的位置,并把持導針的方向和角度⑥沿著導針擰入空心螺釘,并退出導針未參與該過程⑦手工完成上棒等其他手術操作未參與該過程術后整理⑧沖洗并縫合傷口,完成手術未參與該過程資料來源:天智航招股書,德邦研究所脊柱機器人:眾多國產企業入局?Mazor和Medtech均有較為成熟的產品在中國獲批。?和關節類似,近年來多家國產企業的脊柱手術機器人獲批,但Mazor的成熟產品截止2020年僅在中國累計裝機10臺,目前眾多競爭者仍處在同一起跑線競爭。企業產品名稱獲批情況FDACENMPAMAZORRoboticsRenaissance201120112019MazorX20172017-MazorXStealth2018-2021MEDTECHROSAONE201620162019GlobusMedicalExcelsiusGPS20172017-天智航天璣--2016鑫君特(上海鋒算)ORTHBOT--2021鑄正機器人左航-300--2022佗道醫療佗手--2022圖:天智航天璣手術量情況(臺)02019及以前累計202020212022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肺結節為高發疾病,中美肺癌早篩率仍然極低表:中美癌癥初級篩查情況腫瘤部位初級篩查手段建議檢測頻率40+歲女性結直腸gFOBT或FIT軟式乙狀結腸鏡總體:63%結腸鏡:60%總體:20%肺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資料來源:燃石醫學招股書,德邦研究所支氣管鏡機器人優勢顯著,有望逐步替代支氣管鏡檢查高:當支氣管級別大于G8,只能采取CT下經皮穿刺肺活檢/治療或開放手術切除后再做病例診斷,但患者需要承受輻射、氣胸(~35%)和出血風險,開放手術的創傷大前上市的Ion及Monarch機器人導管直徑分可觸及檢測區域增加。資料來源:IQVIA,案頭研究,德邦研究所在美國,高醫保報銷額度給予良好的商業化發展環境資料來源:直覺外科公告,德邦研究所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處于發展初期,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12.1億元?支氣管鏡機器人隸屬于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2021年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2.1億元,近年增速較高,仍處于圖:全球經自然腔道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86420 0.2145%143%131%129%131%78%78%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市場規模yoy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精鋒醫療招股書,德邦研究所160%140%120%100%80%60%40%20%0%圖:全球經自然腔道機器人手術量(例)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44%144% 15100101006100 150%34600250066%50%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手術量yoy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精鋒醫療招股書,德邦研究所160%140%120%100%80%60%40%20%0%全球僅有兩款支氣管鏡機器人上市?競爭格局良好:目前全球僅有兩款支氣管鏡機器人獲FDA批準上市。?兩款產品各有優劣勢:強生的Monarch為最早上市的支氣管鏡機器人,目前在適應癥拓展上領先于直覺外科的Ion;而直覺外為手術機器人“元老”級別的公司,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的醫生認可度表:支氣管鏡機器人全球競爭格局直覺外科獲批國家獲批時間機械臂數量12(最多3個)應用部位支氣管/尿道適應癥肺活檢診斷性及治療性支氣管鏡手術診斷性及治療性尿道手術?可實時顯示準確的導管形狀及位置?超薄機器人導管,可向各個方向轉動180度?與多種成像模式兼容:支氣管內超聲、透視及錐形束CT掃描儀?集軟件、數據分析、機器人及視覺成像于一體的平臺2022年累計裝機量-累計手術量23500(截止2022年末)18000(截止2022年9月)資料來源:精鋒醫療招股書(統計日期截止2023.1.3),弗若斯特沙利文,直覺外科業績會,強生業績會紀要,直覺外科公告,國藥監局官網,德邦研究所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50 3 資料來源:微創機器人招股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德邦研究所050泛血管/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新技術,玩家眾多?泛血管手術機器人:今年共有2款泛血管手術機器人在國內獲批。海外較早布局的為西門子旗下的Corpath,但西門子于近期宣布暫停Corpath銷售,理由是技術未達到公司預期。圖:全球泛血管/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競爭格局器人(Corindus,被Siemens收購)R-One(微創機器人&Robocath)R-One(Robocath)CE(2019)ALLVASTM(奧朋)CorPath200(Siemens)FDA(2012)人)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CorPathGRX(Siemens)銷售/CE(2019)Etcath(唯邁醫療)FDA(2020)RobioEX及MAXIOV2(PerfintHealthcare)IQQA-Guide2.0(醫達健康)(Biobot)FDA(2021)ig4(Veran)(NDR)CE(2021)SIRIOH3(MasmecSpA)CE(2013)/FDA(2017)Savior-L(精勵醫療)MedizintechnikGmbH)FDA(2020)(Biobot&微創機器人)FDA(2021)IQQA-Guide(醫達健康)FDA(2015)Robotics)CE(2018)/FDA(2019&2022)資料來源:微創機器人招股書(統計日期截止2021.6.3),微創機器人公司公告,醫藥魔方,醫達健康招股書(統計日期截止2022.1.3)等,德邦研究所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展時間較短,中2.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支氣管鏡手術機器人)微創機器人:全平臺布局,2022年逐步正式開啟商業化?微創機器人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手術機器人布局最為全面公司,目前已經商業化的產品包括圖邁1代,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蜻蜓眼三維電子內窺鏡。其中圖邁1代為我國最先獲批的國產4臂腔鏡手術機器人(泌尿適應癥)。?即將上市的產品包括圖邁2代,R-ONE血管介入、MonaLisa前列腺(已獲NMPA、CE、FDA許可)資料來源:微創機器人2023年半年報,公司官網,德邦研究所微創機器人:孵化自國家863計劃的研發團隊?核心研發人員何超博士來自于國家景則為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圖:微創機器人高管團隊孫洪斌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加入微創醫療集團何超執行董事兼總裁在天津大學獲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在研發手術機器人方面擁有逾14年經驗擔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器設計者和制造商)系統工程師,主要負責系統工程及項目管理擔任上海微創資深總監,主要負責手術機器人研發及項目管理首席商務官兼常務副總裁美敦力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美中互利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產品管理擔任美中互利北京和美中互利醫療有限公司(中國IntuitiveSurgical達芬奇手術系統分銷合作伙伴)的首席營運官兼高級副總裁復星醫藥醫療器械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直觀復星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主要負責其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銷售及李叔祥擔任南京模擬技術研究所(一家主要從事軍事及公共安全系統研發及生產訓練裝備的機構)研發工程師,主要負責技術機械設計及產品開發擔任GE(中國)有限公司PE/PQ經理,主要負責監督質量控制以及制造過程設計及改善財務負責人擔任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助理經理擔任泰科電子高級內審員擔任愛生雅(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擔任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財務高級經理房聰董事會秘書擔任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助理經理,主要負責提供稅務咨詢服務擔任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的研究分析師,主要負責提供證券研究服務資料來源:微創機器人官網,德邦研究所微創機器人:共享平臺化架構提升效率?掌握核心底層技術幫助公司提質增效:微創機器人從底層邏輯開始搭建的平臺化架構可以幫助公司更好掌握手術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從而快速響應?研發團隊規模龐大:公司目前擁有400+人的研發團隊,占員工總數的33%,且主要由為工程師組成,高于其他國產手術機器人公司(截止圖:微創機器人研發架構精鋒醫療:臨床推進迅速,為國內首家獲批的全科適應癥的腔鏡機器人?年輕但行動迅速的手術機器人公司:成立于2017年,目前獲批的產品包括MP1000腔鏡機器人及立體內窺鏡兩種。公司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腔鏡機器人的臨床進展整體推進十分迅速,2022年末便獲批泌尿適應癥,成為國產廠商第二款獲批的4臂腔鏡機器人,彰顯其研發實力。?擁有四個主要適應癥的MP1000已經于2023年8月獲批,為國產企業在國內首個獲批四個主要科室適應癥的手術機器人。二代-MP1000Plus同樣與今年8月上市,性能全面提升,新增熒光顯影、多模態畫中畫、雙控制臺等多項新功能。?多個管線有望2023年完成臨床。精鋒醫療管線布局跟直覺外科類似,同樣也布局了技術較為前沿的單孔手術機器人和經自然腔道機器人,均有望在2023年完成臨床,其中單孔機器人的婦科適應癥有望在2023年獲批。圖:精鋒醫療研發管線威高手術機器人:妙手為國產首個獲批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威高的妙手于2021年10月獲國藥監局批準上市,為國產首個獲批的腔鏡手術機器人。?技術背景:2013年,威高集團與天津大學的王樹新教授團隊共同完成原型機手術機器人系統的設計制造。2015年,王樹新教授代表天津大學與威高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設計與產品研發”項目,該項目還獲得了科技部資金?適應癥:妙手具有三個機械臂,適應癥為部分普外手術(包括膽囊切除術、腹股溝疝、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及胃底折迭術、肝囊腫開窗術、闌尾切除術及袖狀胃切除術目前正在進行泌尿外科的臨床。圖:妙手機器人產品圖資料來源:威高妙手官方微信公眾號,德邦研究所思哲睿:創始人為哈工大背景,多機器人產品線布局?思哲睿成立于2013年,通過持續自主研發構建了腔鏡手術機器人(康多機器人)、經尿道柔性手術機器人、經口腔手術機器人、人工耳蝸手術機器人、脊柱內鏡手術機器人等豐富的手術機器人產品矩陣,適用于泌尿外科、婦科、普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骨科等科室。圖:思哲睿主要產品圖資料來源:思哲睿招股書,德邦研究所天智航: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龍頭?天璣歷經4代研發,性能持續優化。天智航的主要產品創傷骨科和展至膝關節。?適應癥拓展:目前正在持續開發關節置換手術圖:天智航營收及歸母凈利潤情況(億元,%)2.001.501.000.500.00圖:天璣產品圖示鍵嘉醫療:首個獲批的國產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技術背景:公司早期的部分技術是基于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獲取的技術轉化成果。?鍵嘉醫療的ARTHROBOT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2022年4月成為首個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國產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膝關節置換適應癥于2023年1月拿到注冊證。除此之外公司還布局了種植牙手術機器人及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圖:鍵嘉醫療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圖:鍵嘉醫療產品管線資料來源:鍵嘉醫療招股書,德邦研究所目錄一、腔鏡手術機器人:革命性醫療技術,中國二、其他手術機器人:全球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