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高顯鎮中學高三生物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對某植物測得如下數據:若該植物處于白天均溫30℃,晚上均溫15℃,有效日照15h環境下,請預測該植物1d中積累的葡萄糖為
30℃15℃黑暗一定光照10h黑暗下5h釋放O2640mg釋放CO2220mg5h釋放110mgCO2
A.765mg
B.485mg
C.315mg
D.540mg參考答案:A2.如右圖是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得到的四條色素帶,若將其置于暗室中,并用紅光照射,色素帶較暗的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②參考答案:C略3.下列有關變異與育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某植物經X射線處理后未出現新的性狀,則沒有新基因產生B.利用生長素得到無子番茄的過程中發生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C.二倍體植株的花粉經脫分化與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穩定遺傳的植株D.發生在水稻根尖內的基因重組比發生在花藥中的更容易遺傳給后代參考答案:B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基因突變并不一定會改變生物的性狀,A項錯誤;利用生長素得到無子番茄的過程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改變,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B項正確;由二倍體植株的花粉經花藥離體涪養后得到的植抹高度不育,不能將遺傳物質傳遞到下一代,C項錯誤;水稻根尖細胞無法進行減數分裂,細胞內發生的基因重組無法遺傳給后代,而花藥中的細胞可以進行減數分裂,可以將基因重組遺傳給后代,D項錯誤。4.右圖是某生物研究小組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因素”時獲得的兩組實驗數據(圖中O、M、N、P代表相應發酵時間X下列有關分折中,正確的是A.
M點前酵母菌不進行細胞呼吸B.終止發酵時間應選擇在P點時C.酒精濃度的過度增加會抑制酵母菌繁殖D.N點時酵母菌種群增長率最大參考答案:C5.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校園中發現了一種開花植物,其三對相對性狀由三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花的紫色(A)對白色(a)為顯性、高莖(B)對矮莖(b)為顯性、籽粒圓形(D)對籽粒皺縮(d)為顯性。現用某一植株與白花矮莖皺粒(aabbdd)植株雜交得到F1,然后讓F1進行測交,所得F2中紫花矮莖皺粒:白花矮莖皺粒:紫花矮莖圓粒:白花矮莖圓粒=3:3:1:1。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親本中另一植株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2)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其比例為________,其中基因型為AbD的配子占_______。(3)若讓F1植株隨機雜交,其子代中圓粒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4)若D基因純合致死,則F1中紫花矮莖圓粒植株自交,其子代中紫花矮莖圓粒:紫花矮莖皺粒:白花矮莖圓粒:白花矮莖皺粒=__________。參考答案:
(1).紫花矮莖圓粒
(2).AabbDd和Aabbdd
(3).1:1
(4).1/8
(5).7/16
(6).6:3:2:1【分析】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實質及應用。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測交實驗能夠根據后代的表現型和比例確定親本的基因型以及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和比例。【詳解】(1)由分析可知本題的突破口應由測交入手。由F1測交所得F2中紫花矮莖皺粒:白花矮莖皺粒:紫花矮莖圓粒:白花矮莖圓粒=3:3:1:1可知F1不止一種類型。根據后代的表現型比例可知F1的基因型為AabbDd和Aabbdd,由F1的基因型可推知另一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Dd表現型為紫花矮莖圓粒。(2)F1的基因型有兩種分別是AabbDd和Aabbdd,前者能產生四種配子,后者能產生兩種配子,經分析知F1測交后代的比例由紫花矮莖皺粒:白花矮莖皺粒:紫花矮莖圓粒:白花矮莖圓粒=1:1:1:1和紫花矮莖皺粒:白花矮莖皺粒=2:2,故不難分析出F1群體中AabbDd:Aabbdd=1:1。同時由測交后代表型比可推知F1群體產生的配子比例為Abd:abd:AbD:abD=3:3:1:1。其中基因型為AbD的配子占1/8。(3)因為只求解圓粒植株所占的比例所以可將問題簡化只考慮Dd:dd=1:1,求解隨機雜交的方法需要求出群體中D配子占比為1/4,d占比為3/4;列出棋盤不難算出后代中dd占比為9/16、DD占比為1/16、Dd占比為6/16,故其子代中圓粒植株所占比例是7/16。(4)若D基因純合致死,則F1中紫花矮莖圓粒基因型為AabbDd,讓該植株自交,根據分離定律可分別計算:Aa自交后代的分離比為紫花:白花=3:1,因為DD純合致死,故Dd自交后代的分離比為圓粒:皺粒=2:1,根據自由組合定律讓兩個比例相乘可得出F1中紫花矮莖圓粒自交其子代中紫花矮莖圓粒:紫花矮莖皺粒:白花矮莖圓粒:白花矮莖皺粒=6:3:2:1。【點睛】本題的突破口在于測交比例的靈活運用。易錯點在最后兩空。學生對群體隨機雜交的計算掌握不牢,對致死的突破尚有欠缺。6.3.研究人員分別對藍藻和蛔蟲進行各種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你認為該研究人員的實驗記錄正確的是(
)
核仁光合色素葉綠體線粒體中心體核糖體纖維素酶處理的結果藍藻×√×××√無變化蛔蟲√××√√√無變化
A.
藍藻
B.
蛔蟲
C.都正確
D.都不正確參考答案:A7.關于植物細胞主動運輸方式吸收所需礦質元素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吸收不同礦質元素離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溫不影響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速率C.主動運輸礦質元素離子的過程只發生在活細胞中D.葉肉細胞不能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吸收礦質元素離子參考答案:C8.下圖為真核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上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可組合成64種密碼子,代表20種氨基酸B.若①中有一個堿基發生改變,則合成的多肽鏈的結構將發生改變C.①上的一個密碼子只決定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只由一種tRNA轉運D.起始密碼子在①的右端參考答案:D【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基因的表達知識,難度中等。①為mRNA,由核糖核苷酸組成;密碼子具有間并性,一個堿基發生改變,氨基酸并不一定發生改變,多肽鏈不一定發生改變;一種氨基酸可以有多種密碼子,可由多種tRNA運輸;分析圖形,核糖體從短肽鏈向長肽鏈移動,即翻譯的方向向右,因此起始密碼在右端。9.將甲植株的枝條接到乙植株上,設甲植株的基因型為AA,乙植株的基因型為aa,在甲乙自由傳粉情況下,接到乙植株上的甲枝條所結種子的種皮和胚細胞,其基因型分別是()A.AA,AA或Aa
B.aa,AA或AaC.Aa,
Aa或aa
D.Aa,
AA參考答案:A10.人體肝細胞內CO2分壓和K+濃度高于細胞外,而O2分壓和Na+濃度低于細胞外,上述四種物質中通過主動轉運進入該細胞的是A.CO2
B.O2
C.K+
D.Na+參考答案:C11.關于正常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前者隨后者變化的情況與圖中走勢不相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一飲水量B.T細胞濃度一HIV濃度C.胰島素濃度一血糖濃度D.腎上腺素濃度一血糖濃度參考答案:C12.下列不屬于生殖隔離實例的是A.雄螢火蟲給雌蟲發出各自特有的閃光求偶信號,雌蟲對異種雄蟲發出的信號無反應B.牛蛙的卵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發育一段時間后死亡C.玉米的花柱很長,擬蜀屬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頭上能萌發,但不能到達子房D.特納氏綜合癥患者缺少了一條X染色體,性腺發育不良,沒有生育能力參考答案:答案:D13.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A.著絲點分裂不會導致DNA數目加倍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會出現聯會現象C.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中心體在間期倍增D.染色體復制的結果是染色體、DNA數目加倍參考答案:D【分析】細胞分裂的間期染色體復制,導致DNA加倍;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DNA含量不變;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聯會配對,形成四分體;中心體在間期復制,前期移向細胞兩極。【詳解】A.著絲點分裂會導致染色體加倍,不會導致DNA數目加倍,A正確;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B正確;C.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中心體在間期倍增,C正確;D.間期發生染色體復制,導致DNA數目加倍,但染色體數目不變,D錯誤。14.下列實驗操作會導致所得數據偏小的是A.在高度近視患者的家系中隨機調查高度近視的發病率B.調査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所用的誘蟲器的金屬網孔眼太小C.估算酵母菌種群密度時,先在血細胞計數板上滴加培養液再蓋上蓋玻片D.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山雀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過于明顯導致山雀易被捕食參考答案:B研究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應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用統計學的方法計算發病率,在高度近視患者的家系中隨機調查高度近視的發病率,則會導致所得數據偏大,A項錯誤;調査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所用的誘蟲器的金屬網孔眼太小,會使收集到的土壤小動物減少,進而導致所得數據偏小,B項正確;利用血細胞計數板估算酵母菌種群密度時,應先放置蓋玻片,在蓋玻片的邊緣滴加培養液,待培養液從邊緣處自行滲入計數室,吸去多余培養液,再進行計數,若先在血細胞計數板上滴加培養液再蓋上蓋玻片,則會導致所得數據偏大,C項錯誤;用標志重捕法調查一定范圍內某動物的種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獲并標記的個體數與第二次捕獲的個體數之積/第二次捕獲的有標記的個體數,如果調查山雀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過于明顯導致山雀易被捕食,則會導致所得數據偏大,D項錯誤。15.用臺盼藍染料染色動物細胞,以鑒別該細胞是死細胞還是活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活細胞著色,因其膜的通透性降低
B.死細胞著色,因其膜的通透性增加C.死細胞不著色,因其膜的通透性降低D.活細胞不著色,因其膜的通透性增加參考答案:B16.下列關于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 B.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C.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一次 D.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兩次參考答案:B17.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D.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參考答案:D鹽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離,A錯誤。吡羅紅能和RNA發生特異性結合,不能用來染染色體,B錯誤。觀察到的細胞已經死亡,不會發生細胞板的擴展,C錯誤。細胞分裂各個時期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各不相同,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個時期的依據,D正確。本題考查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屬于對識記、理解層次的考查。18.下列符合現代進化理論的敘述是A.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過隔離B.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C.可遺傳的變異決定生作進化的方向D.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逐漸適應環境參考答案:B19.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A.核糖體是噬菌體、細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細胞器B.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在其中生成的產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DNA、RNA、蛋白質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活動加強參考答案:D20.下圖是部分生物學知識的歸納圖解,其中正確的是(
)參考答案:B21.下列蛋白質與其功能對應正確的是A.與乙酰膽堿結合并傳遞信息——受體蛋白B.運輸氨基酸到全身各處的細胞——血紅蛋白C.殺死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抗體D.促進生殖細胞的形成——生長激素參考答案:A【分析】考查蛋白質結構與功能。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功能的多樣性,據功能分為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其中起運輸作用的的是血紅蛋白,功能蛋白主要有起免疫功能的抗體、起調節作用的蛋白質類激素如生長激素、起調節作用的蛋白質類激素等。【詳解】A、突觸后膜上有與神經遞質結合的受體蛋白起傳遞信息的作用,A正確;B、人和動物體內的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能夠運輸氧氣到到全身各處的細胞,而不是運輸氨基酸,B錯誤;C、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的凋亡是效應B細胞的密切接觸的結果,致使抗原沒有藏身之處而被抗體消滅,C錯誤;D、促進生殖細胞的形成的激素是性激素而不是生長激素,D錯誤。故選A。22.下列有關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將充分暗處理后的天竺葵葉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時間,遮光部分遇碘變藍B.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用透過三棱鏡的光照射一段時間,綠光區域聚集細菌最多C.向綠色植物提供H218O,光照一段時間,釋放的氣體含有18O2和C18O2D.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時間,14C5化合物先于14C3化合物出現參考答案:C【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分析】光合作用的過程:①光反應階段: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②暗反應階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O2的還原:2C3(CH2O)+C5+H2O【解答】解:A、充分的暗處理后的天竺葵葉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時間,光照部分遇碘變藍,A錯誤;B、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用透過三棱鏡的光照射一段時間,綠光區域聚集細菌最少,B錯誤;C、魯賓和卡門利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成為H218O和C18O2.然后進行兩組實驗:第一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組向同種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他們分析了兩組實驗釋放的氧氣.結果表明,第一組釋放的氧氣全部是O2;第二組釋放的氧氣全部是18O2.這一實驗有力地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C正確.D、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時間,14C5化合物后于14C3化合物出現,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3.某同學總結了四點有關減數分裂、染色體、DNA的知識點,其中不正確的是(
)A.次級精母細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體細胞的核DNA分子數目相同B.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等于正常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C.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和DNA分子數目一定相同D.每個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和著絲點數目一定相同參考答案:C24.以下關于生物實驗的表述正確的是(
)A.在觀察花生子葉脂肪的實驗中,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清水洗去浮色B.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可將口腔上皮細胞大部分染成紅色C.取新鮮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無水乙醇,研磨液呈黃綠色,原因是菠菜葉用量太少D.用某濃度蔗糖溶液做洋蔥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實驗,所有細胞會同時表現明顯現象參考答案:B在觀察花生子葉脂肪的實驗中,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A項錯誤;甲基綠與DNA親和力強,吡羅紅與RNA親和力強,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細胞質主要被染成紅色,B項正確;研磨葉片應加入CaCO3,防止研磨過程中葉綠素被破壞,C項錯誤;洋蔥外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不同,細胞不會同時表現明顯現象,D項錯誤。25.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該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長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達受性激素影響,TS在男性為顯性,TL在女性為顯性。若一對夫婦均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長食指又有短食指,則該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是長食指的概率為A.1/2
B.1/3
C.1/4
D.3/4參考答案:C26.下列關于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轉換物鏡時應該手握物鏡小心緩慢轉動B.以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為材料可以觀察到質壁分離C.蘇丹IV染色后的花生子葉細胞中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D.在新鮮黑藻小葉裝片中可進行葉綠體形態觀察和計數參考答案:B轉換物鏡時,應轉動轉換器,不能轉動物鏡,A錯誤;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屬于成熟的植物細胞,有大液泡,可發生質壁分離,B錯誤;花生子葉細胞含有脂肪,蘇丹Ⅲ可將其染成橘黃色,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C正確;新鮮黑藻小葉中含有很多個葉綠體,顯微鏡下可觀察其葉綠體形態,由于細胞是立體的,細胞中葉綠體數較多,會有重疊和掩蓋,計數很困難,D錯誤。【KS5U考點定位】顯微鏡使用,質壁分離,脂肪的鑒定,葉綠體觀察。【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使用以及相關實驗,要求學生理解顯微鏡使用的步驟,理解實驗材料的選擇要求。27.(09江蘇百校樣本分析卷)右圖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個階段,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B.C3生成C6H1206需要[H]、ATP和多種酶C.提高溫度一定能促進C6H12O6的生成D.無光條件有利于暗反應進行參考答案:答案:B28.人口中的年齡分布有三種類型:增長型、穩定型和消退型:自下圖中選出增長型
參考答案:A29.對下列各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生物自交后產生基因型為Aadd個體的概率為1/6B.乙圖細胞一定是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該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8條C.丙圖家系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該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D.丁圖表示某果蠅染色體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種參考答案:D30.下列關于摩爾根所進行的果蠅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第一次把一個特定基因與一條特定的染色體聯系起來②第一次提出了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的概念③發明了測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相對位置的方法④第一次完成了果蠅基因組的測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參考答案:D31.美國科學家吉爾曼和羅德貝爾因在G蛋白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1994年諾貝爾獎。多年后羅伯特和布萊恩,因在G蛋白偶聯受體(GPCPs)方面的研究成果,榮獲2012年諾貝爾獎。GPCPs是一條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圖是其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G蛋白和G蛋白偶聯受體說法錯誤的是A.G蛋白偶聯受體(GPCPs)可能是糖蛋白B.該條多肽鏈只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羧基C.此多肽鏈中氨基酸的“R基”之間形成的“—S—S—”,具有維持活性的作用D.G蛋白是在細胞中游離的核糖體上合成的參考答案:B32.果蠅的腹部有斑與無斑是一對相對性狀(其表現型與基因型的關系如下表);紅眼基因(B)對白眼基因(b)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現讓無斑紅眼雌果蠅與某雄性果蠅雜交,產生的眾多子代中表現型有4種:有斑紅眼雌性,無斑白眼雄性,無斑紅眼雌性,有斑紅眼雄性.則親本中的雄性果蠅基因型為(
)
AAAaaa雄性有斑有斑無斑雌性有斑無斑無斑A.AaXBY B.AaXbY C.AAXBY D.aaXbY參考答案:A【考點】伴性遺傳.【分析】解答本題首先根據親本的表現型推測親本的基因型:無斑紅眼(♀)為_aXBX﹣,有斑紅眼(♂)為A_XBY;然后再根據子代的表現型來確定親本的基因型.【解答】解: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無斑紅眼(♀)為_aXBX﹣,有斑紅眼(♂)為A_XBY.子代出現①有斑紅眼(♀)(基因組成為AAXBX﹣)和②無斑白眼雄蠅(基因組成為aaXbY),則親本基因型為AaXBXb、AaXBY.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有關知識和遺傳推斷、遺傳概率的計算,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從題目所給的表格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3.下列曲線能正確表示雜合子(Aa)連續自交,子代中顯性純合子所占比例的是()參考答案:B34.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B.自然選擇決定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的方向
C.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D.自然選擇決定種群內基因突變發生的頻率和方向參考答案:D35.世界頂尖雜志《自然神經科學》刊登文章指出,當人們在撓癢時,會刺激同一皮膚部位的各種疼痛和觸覺感受器,痛覺和觸覺感受器會產生一種“周圍抑制”效應,瘙癢感就被短暫地“關閉”掉了。請據此推理,抗組胺藥、類阿片拮抗藥等可暫時減緩瘙癢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A.阻止瘙癢感受器發出瘙癢信號
B.激活瘙癢部位的痛覺和觸覺感受器C.使傳遞瘙癢的神經細胞變得“遲鈍”
D.激活瘙癢感受器發出瘙癢信號參考答案:C36.科研人員用茶樹離體葉片測定了氣孔導度(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葉片通過氣孔的氣體量)、凈光合速率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開始4min時,水光解產生氣體的去向有進入線粒體和釋放到細胞外B.若茶樹植株長期處于16min時的狀態,則其不能正常生長C.與8min時相比,4min時葉綠體中的ADP、NADP+含量較少D.在最初0~4min內,葉肉細胞凈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氣孔導度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應參考答案:C【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分析】由圖可知,隨著時間的變化,凈光合速率逐漸下降,葉片導度也逐漸下降,自變量為時間,因變量為凈光合速率和葉片導度.【解答】解:A、實驗開始4min時,凈光合速率大于0,說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水的光解釋放出的氧氣一部分進入線粒體進行有氧呼吸,一部分釋放到細胞外,A正確;B、16min時,凈光合速率為0,植物體不能積累有機物,故長期處于此狀態,則不能正常生長,B正確;C、由4﹣8min期間,氣孔導度下降,導致CO2供應減少導致葉肉細胞凈光合速率下降,但4min時凈光合速率大于8min,消耗的ATP和[H]多,故葉綠體中的ADP、NADP+含量較多,C錯誤;D、在最初0~4min內,葉肉細胞凈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氣孔導度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應,D正確.故選:C.37.(00上海卷)種子萌發時,貯藏物質發生水解作用過程中,活性最高的酶應該是
①脂肪酶
②淀粉酶
③蛋白酶
④轉氨酶
⑤過氧化氫酶
⑥蔗糖酶A.①、②、③
B.②、④、⑤C.④、⑤、⑥
D.①、③、⑤參考答案:答案:A38.油菜物種甲(2n=20),乙(2n=16)通過人工授粉雜交,獲得的幼胚經離體培養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處理丙的頂芽形成幼苗丁,待丁開花后自交獲得后代戊若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秋水仙素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數目加倍B.幼苗丁細胞分裂后期,可觀察到36或72條染色體C.丙到丁發生的染色體變化,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過程未經過地理隔離,因而戊不是新物種參考答案:B【考點】染色體組的概念、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染色體變異的知識.染色體變異包括結構和數目的變異.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形狀的變異,但是并沒有產生新的基因.染色體數目的變異主要包括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以及染色體組成的增加或減少.【解答】解:A、秋水仙素通過抑制紡錘體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故A選項錯誤;B、油菜物種甲、乙(2n=20,2n=16)通過人工授粉雜交,獲得的幼胚經離體培養形成幼苗丙染色體為18條,用秋水仙素處理丙的頂芽形成幼苗丁染色體為36條,幼苗丁細胞分裂后期染色體可加倍到72條,故B選項正確;C、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故C選項錯誤;D、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新物種的產生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故D選項錯誤.故選:B.39.育種專家在稻田中發現一株十分罕見的“一稈雙穗”植蛛,經鑒定該變異性狀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這種現象是由顯性基因突變成隱性基因引起的B.該變異株自交可產生這種變異性狀的純合個體C.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發生的位置D.將該株水稻的花粉離體培養后即可獲得穩定遺傳的高產品系參考答案:B40.群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竹林中鳳尾竹高低錯落有致,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發生規律性變化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C.淡水魚占據不同的水層而出現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現出斑塊性和鑲嵌性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竹林中鳳尾竹高低錯落有致,體現了種群空間特征,A錯。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發生規律性變化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B正確。不同種類淡水魚由于食性不同,占據不同的水層捕食不同食物,C正確。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由于地形變化、土壤濕度、鹽堿度和光照強度不同,導致出現斑塊性和鑲嵌性,為群落水平結構,D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下圖甲曲線表示某植物在恒溫25℃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乙是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每空2分,共16分)(1)圖甲曲線中,當光照強度為a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2)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30℃,甲曲線中a點將向________移動,b點將向________移動。(3)甲圖中的b點對應丙圖中的_________(填序號);細胞器②中產生CO2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乙裝置中隔在燈與試管之間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為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利用乙圖裝置如何控制自變量,請寫出設計思路:(寫出兩種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42.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18℃時,在不同pH條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殖溫度常年在15—18℃之間,學習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太陽能工程招標文件3篇
- 工程圍擋施工合同書
- 住宅質量保證書重要信息梳理3篇
- 勞動合同管理與員工參與3篇
- 公租房抽簽現場代理書3篇
- 土地承包關系的結束法律程序3篇
- 日用百貨批發市場調研考核試卷
- 毛皮制品加工質量管理手冊考核試卷
- 生物質燃燒發電與氣化發電對比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的生物醫學工程應用進展考核試卷
- 車輛應急預案方案惡劣天氣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交流平臺 初試身手》精美課件
- 枇杷文化知識講座
- 浙江偉鋒藥業有限公司年產100噸拉米夫定、50噸恩曲他濱、30噸卡培他濱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四級公路養護作業控制區布置
-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乳化現象
- 八年級家長會領導講話4篇
- 美世國際職位評估體系IPE3.0使用手冊
- 焦慮抑郁患者護理課件
- 戶外招牌安全承諾書
- JGT471-2015 建筑門窗幕墻用中空玻璃彈性密封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