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錢鐘書與韓寒作品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異同-以《圍城》和《三重門》為例_第1頁
比較錢鐘書與韓寒作品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異同-以《圍城》和《三重門》為例_第2頁
比較錢鐘書與韓寒作品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異同-以《圍城》和《三重門》為例_第3頁
比較錢鐘書與韓寒作品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異同-以《圍城》和《三重門》為例_第4頁
比較錢鐘書與韓寒作品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異同-以《圍城》和《三重門》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目錄TOC\o"1-2"\h\z\u摘要 1關(guān)鍵字 1一、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語言中比喻使用的精彩絕倫 1(一)錢鐘書《圍城》中比喻的運用 2(二)韓寒《三重門》中比喻的運用 3二、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語言中運用英文詞語的文字游戲 3(一)錢鐘書《圍城》中英文詞語的運用 4(二)韓寒《三重門》中英文詞語的運用 5三、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語言中運用文言文詞語進行的諷刺和調(diào)侃 6(一)錢鐘書《圍城》中文言文詞語的運用 6(二)韓寒《三重門》中文言文詞語的運用 7四、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差異 7(一)作品寓意體現(xiàn)的差異 7(二)作品成熟度和思想的差異 9五、結(jié)語 11參考文獻 13Abstract 14Keywords 14致謝 15比較錢鐘書與韓寒作品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異同——以《圍城》和《三重門》為例摘要:錢鐘書的《圍城》因其獨特另類的諷刺手法,新奇罕見的諷刺視覺點,以及輕松調(diào)侃式的筆調(diào)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獨具特色的諷刺幽默方式影響深遠,而當代作家韓寒的《三重門》則是模仿《圍城》中錢式諷刺風格的典型之作。本文主要通過對錢鐘書《圍城》以及韓寒《三重門》的對比,來說明這種獨特的諷刺藝術(shù)手法是怎樣在兩個處在迥然不同的時代的作家之間傳承的。本文分別從兩部作品的比喻、英文詞語、文言文詞語的使用三個方面來論述本論題,通過兩個作品的比較對文學作品中的幽默諷刺語言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進一步探析。關(guān)鍵字:錢鐘書;韓寒;幽默;諷刺;圍城錢鐘書是一座“文化昆侖”,在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lǐng)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之稱。他的幽默語言熔鑄了他對于人生、社會種種新穎獨特的見解于一爐,博采東西文化之長。《圍城》是錢先生唯一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有論者認為是現(xiàn)代中國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圍城》內(nèi)涵充盈,兼以理勝于情,是小說中的宋詩。韓寒作為80后最具傳奇性的青年作家,他以其銳利深刻的思想,幽默靈性的語言,初到文壇就深深地吸引了無數(shù)青年讀者的眼球。2010年4月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被稱為當代意見領(lǐng)袖,自稱“公民韓寒”。《三重門》于2000年出版,暢銷200多萬冊,成為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本文就這兩部作品的幽默諷刺藝術(shù)進行淺析。一、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語言中比喻使用的精彩絕倫“比喻”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修辭手法,用比喻來對某某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和渲染。一方面可以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使復雜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寫作中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理解,從而產(chǎn)生幽默諷刺的效果,也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錢鐘書在他的《舊文四篇》里提出“比喻正是文學語言的(二)《三重門》中比喻的運用韓寒的模仿能力極強,他欣賞并追崇錢鐘書的幽默語言,憑借其豐富的知識、睿智的設(shè)喻,將小說的語言藝術(shù)發(fā)揮到了極致,幽默之感由此產(chǎn)生,相對《圍城》深奧的喻體來說,韓寒使用的喻體相對更適合青年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韓寒的代表作《三重門》全書21萬字,據(jù)統(tǒng)計,僅比喻就用了372個,與《圍城》中的比喻運用密度相近,各類比喻一應俱全,堪稱比喻手法之集大成。但韓寒的語言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在于他生動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趣味盎然而又針砭時弊的比喻修辭和推理邏輯,且兩者相同的是比喻巧妙貫通文作,語句自然過渡,用量雖大卻不顯矯情做作。如“經(jīng)過漫漫的等待,菜終于上來。四個人都有一碗面,有所不同的是Susan的面條根根士氣飽滿,也是一副“君子”的樣子;相形之下,其余三人的面條都像歷盡了災難,面黃肌瘦。用政客的說法,Susan的面是拿到國際上去樹立民族自信的;其他的面則是民族內(nèi)部矛盾的體現(xiàn)……放在一起,那三盤澆頭仿佛是朱麗葉出場時身邊的婢女,只為映托主人的出眾。”韓寒.三重門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40頁.韓寒對這個場景的描寫沒有用平實的敘述來表達,而是通過把面條擬人化來生動的描述出飯店老板對四個人的差別待遇,“Susan的面條根根士氣飽滿,也是一副“君子”的樣子”,可看出老板對Susan的特別照顧,這樣的描寫使整個場景生動靈活起來,不再刻板。加上韓寒一貫諷刺的語言,更是讓人忍俊不禁。比如“用政客的說法,Susan的面是拿到國際上去樹立民族自信的;其他的面則是民族內(nèi)部矛盾的體現(xiàn)。”這樣新穎和大膽、辛辣的諷刺語言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有所思考。韓寒寫《三重門》時是十七歲的少年,通常,人們對少年的希望是簡單的,幼稚的,好糊弄的,是容易對付的。可韓寒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卻又有著同齡人不一樣的成熟,這一點在韓寒寫作的語言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語言是分年齡層次的,什么樣的年齡說什么樣的話。然而少年韓寒確是一個例外,他不再以一般少年的語言來思考世界,來敘述世界。看到藥丸他說:“那藥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沾染了人的習氣,粒粒圓滑無比。”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79頁.二、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語言中運用英文詞語的文字游戲新文化運動以后,西方的文化開始進入國人的視域,部分較為新進的知識分子和一批留洋后的中國學生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也是西文化向中文化滲透的一種表現(xiàn)。后來在這些青年文學作品中也出現(xiàn)大量的中英文相間的寫作手法,中英文相間的寫作手法不僅有雙關(guān),婉曲的修辭意義,從語意的效果看,更是一種幽默和諷刺。(一)《圍城》中英文詞語的運用錢鐘書于1935年——1938年間在英國牛津大學留學,就讀于牛津大學英文系,是接受西方教育較早的一批青年。這段留學經(jīng)驗對錢鐘書的寫作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圍城》中,錢鐘書大量的運用到了中英文相間的的寫作方法,這也屬于《圍城》的一大特色。錢鐘書的文字之妙與文思之精細密不可分,深邃的思想憑妙趣橫生的語言傳達給讀者,使我們既得到錢鐘書智慧的啟發(fā),又得到美文的享受。從錢鐘書作品中英文詞語的使用,能看出錢鐘書對當時政局的憤懣和抨擊。“那些學生雖然外國文不好,卷子上寫的外國名字很神氣,有的叫‘亞歷山大’,有的叫‘伊利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Florrie);有個人叫‘火腿’(Bacon),因為他的中國名字叫‘培根’。”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213頁.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213頁.這段講的是方鴻漸所教的學生在試卷上寫的英文名字,在語文水準日益低落的今天,這段嘲諷文字可說是現(xiàn)實最好的寫照,也可以看出當時學生崇洋的心態(tài)。更是新文化運動之后,中國的教育出現(xiàn)的改變,中國開始出現(xiàn)一些新學堂和新的教育思想,開始逐漸的收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后來跟中國‘并肩作戰(zhàn)’的英美兩國,那時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然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結(jié)果這‘中立’變成只求在中國有個立足之地,此外全讓給日本人。‘約翰牛’(JohnBull)一味吹牛;‘山姆大叔’(UncleSam)原來只是冰山(UncleSham),不是泰山;至于‘法蘭西雄雞’(Galliccock)呢,它確有雄雞的本能——迎著東方引吭長啼,只可惜把太陽旗誤認為真的太陽。”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302頁.“中立”,末句的“法蘭西雄雞”,斷章伸引,關(guān)合多邊復雜而具體的國際形勢,渾然天成,妙手偶得。中譯名“約翰牛”之“牛”,恰好與中文成語“吹牛”的“牛”,有同字同音雙關(guān)之意——“約翰牛”吹牛。但中譯“山姆”與漢字“山”,純粹是風馬牛不相及,根本無雙關(guān)。這也只有在錢鐘書創(chuàng)造性的語境中才能化解溝通。UncleSham中譯就是“騙子大叔”或“行騙的當鋪老板”,故“山姆大叔”不是真大叔,而是假大叔、靠不住的老板——假Sam(山)也,猶如“冰山”。譏諷當時的民國政府以UncleSam(美國)為靠山,靠的只是假山即冰山。《圍城》在這方面的創(chuàng)制,所下的功夫最大,最值得我們深入細致地去體會。又如《圍城》中,張先生大笑道:“我不懂什么年代花紋,事情忙,也沒功夫翻書研究。可是我有hunch;看一件東西,忽然whatd'youcall靈機一動,買來準OK。他們古董掮客都佩服我,我常對他們說:‘不要那假貨來fool我。Oyeah,我姓張的不是sucker,休想騙我’”關(guān)上櫥門,又說:“咦,headache——”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40頁.此處可見中國國民性中的故作聰明、無知賣弄,崇洋媚外的心態(tài),亙古長存于靈魂底處。作者輕描調(diào)侃的語調(diào)背后實質(zhì)潛藏著對于中國強大的熱愛與悲哀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40頁.(二)韓寒《三重門》中英文詞語的運用現(xiàn)今的中國教育對英語的重視超出了語文,這樣的教育形態(tài)在韓寒看來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試問,如果連中文,本國的文化都學不好,學習外語的意義何在?韓寒在收錄于《通稿2003》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現(xiàn)今的學生關(guān)于學習英語的問題,“一到早上朗誦的時候,全學校出來的都是英語,閉上眼睛以為是在牛津,睜開眼一看是在天津。”韓寒.通稿2003[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第98頁.極盡諷刺與調(diào)侃,在韓寒的《三重門》中也多次出現(xiàn)關(guān)于英語使用的情節(jié),韓寒以一貫的幽默的方式來敘述和描寫,利用錯用的英語造成幽默效果,這也是在《三重門》中反復使用的方法,這樣的句子還有韓寒.通稿2003[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第98頁.“傳的內(nèi)容莫過于姚書琴問:“你會什么樂器啊?”錢榮傳紙條道:那些easy,我通——可能只是粗通SexViolin也會一點,人家叫我Fiddler。……姚書琴對這些看不懂的英語敬嘆不已,遂對錢榮敬嘆不已,這增加了錢榮的洋氣,下課說話都是:“Ohdear!這小子是uglyha,no……no……,not這樣的,上次我們在Pub里,他灌我drink,真是Shit,F(xiàn)ackhim!”這些隨口就說出的英語讓全班自卑萬分。”韓寒.三重門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55~256頁.錢榮說自己通薩克斯管:sax,不料卻說成了性交:Sex,錢榮的“我通——可能只是粗通……”韓寒都描寫得精彩絕倫。錢榮一直得意于他被別人稱為“小提琴家”(fiddler),想不到這個詞卻被韓寒多注釋了一個義項:“騙子”。文段中韓寒通過描寫錢榮在講話時中英文夾雜,講英語的時候又多次出現(xiàn)錯誤的景象,來表達當今學生在英語上的故作聰明和做作的賣弄,和崇洋媚外的心態(tài),整個場景靈活生動。韓寒《三重門》中英文詞語的使用,更多的是為了對教育制度表示出不滿,由于身處環(huán)境的差異,使錢鐘書和韓寒在表達和描寫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差異,錢鐘書先生更多的關(guān)注整個社會和政局的發(fā)展,而韓寒這個十七歲的少年,更多的是對教育的關(guān)注和對身處于這個環(huán)境的抗議,可相同的是,錢鐘書和韓寒都對當時社會上所存在的崇洋媚外的情況和故意使用英語詞語的賣弄極盡調(diào)侃和諷刺。三、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語言中運用文言文詞語進行的諷刺和調(diào)侃文言文詞語指的是文言文中所使用的詞語,在古代一般作為基本詞語來使用,但在現(xiàn)代文學中一般很少用到。然而,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有意,并恰當?shù)氖褂梦难晕脑~語能更好的突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能增強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感染力。(一)《圍城》中文言文詞語的運用錢鐘書接受過良好的中國古典文學的熏陶,有著豐富功底,在《圍城》中,錢鐘書還靈活地運用了文言文詞語對人物進行諷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銀行的周經(jīng)理有這樣一段話:“賢婿才高學富,名滿五洲,本不須以博士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賢婿似宜舉洋進士,遮幾克紹箕裘,后來居上,愚亦有榮焉。”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9頁.這段話整段都是文言文。周經(jīng)理本來是想在方鴻漸面前抬高自己的身份,希望方鴻漸感恩圖報。這段話本來如果使用白話文是淺顯易懂的,但是現(xiàn)在使用的是文言文,這樣使讀者在閱讀時也產(chǎn)生了麻煩,同時產(chǎn)生厭惡感。錢鐘書就用這樣的方法讓讀者與自己產(chǎn)生共鳴,一同嘲諷他。也通過這段話諷刺了周經(jīng)理的虛偽、虛榮、市儈的嘴臉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9頁.在《圍城》中方遁翁勸誡兒子方鴻漸的一封家書中這樣寫到:“伍不惜重金,命汝千里負笈,汝埋頭苦讀之不暇,而有余閑照鏡耶?……吾不圖汝甫離膝下,已濡染惡習,可嘆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體高堂念遠之情,以死相嚇,喪心不孝,于斯而極!當時汝校男女同學,汝睹色起意,見異思遷;汝托詞悲秋,吾知汝實為懷春,難逃老夫洞鑒也。”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7頁.方遁翁老先生文如其人:喜歡用典,保守,自矜,偏狹,迂腐。通過這封家書讓這個滿口“之乎者也”的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卻又頑固迂腐的封建鄉(xiāng)紳形象靈活生動的展現(xiàn)。錢鐘書是一位接受外國教育,受新文化運動影響嚴重的中國知識份子,一直想努力的跳脫中國迂腐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形象。所以,方遁翁的形象之所以能夠塑造得如此成功,主要是錢鐘書對那些身在二十世紀的當代,觀念卻還停留在過去的封建時代鄉(xiāng)紳之流的空洞造作的深入了解和接觸。《圍城》中錢鐘書是以一種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在書寫。《圍城》中忽而冷嘲、忽而熱諷的玩笑,出盡了那些庸俗知識分子的洋相。(二)《三重門》中文言文詞語的運用韓寒的《三重門》中的主角林雨翔,在兒童時期就不斷被父親逼著學習、背誦古文,古文功底不錯。所以,在韓寒在《三重門》中也極大的發(fā)揮了這一點,文中多次出現(xiàn)林雨翔使用古文的段落。如“近日謠言亟起,其言甚僭,余不能息。甚憯,見諒。孰譖之,余欲明察。但須時日。向余與諸大學中文系教授通信,慣用古文,今已難更。讀之隱晦酸澀,更見諒矣。……復古亦非吾之本意。夫古文,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然古文之迂腐,為我所懟之。汝識字謹譯。余之文字往往辭不及意,抑或一詞頓生幾義。然恰可藉是察汝之悟性。”韓寒.三重門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111頁.這是林雨翔給Susan的一封信,信件中林雨翔通篇都用古文來書寫,林雨翔也想通過這封信來奪得美人心,故在信件中絞盡腦汁的故作深沉大玩文字游戲,翻字典磕磕碰碰的湊出了一封完整的信件,在這封信中出現(xiàn)了僭、憯、譖這三個字形相似字義不同的漢字,這三個字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很淺顯易懂,但林雨翔在信中卻反復的使用這樣故作深沉的手段。這段文言文也可看出韓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這點從文段中引用了《史記屈原列傳》里的一句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司馬遷.史記[M].司馬遷.史記[M].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第603頁.四、錢鐘書和韓寒幽默諷刺藝術(shù)的差異韓寒極為推崇錢鐘書的諷刺手法,并在自己的處女作——《三重門》中竭力的加以模仿。對于一個僅僅十七歲的少年而言,他在文字情感把握以及挖掘人物心理的程度上的模仿已經(jīng)是極大的成功了。但是由于所處時代的不同以及個人閱歷的限制,使得韓寒的作品或多或少的帶著缺憾和錢鐘書的《圍城》相比在語言藝術(shù)方面也存在著差異。(一)作品寓意體現(xiàn)的差異《圍城》雖然是一部以諷刺手法見長的著作,但是我們在閱讀作品的時候能感覺得到作者對自己所諷刺的對象帶有一種淡淡、隱蔽的同情。他對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與魯迅相似,都體現(xiàn)出了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懣。《圍城》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是在上個世紀前半期的中國,這正是各種思想涌入中國社會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錯位“的狀況可能發(fā)生的更加頻繁。這種由于時代所帶來的錯位最明顯的就是體現(xiàn)在方豚翁老先生的身上。首先方豚翁老先生思想上與現(xiàn)實生活的錯位。我們可以看到,方豚翁的思想可以用“食古不化”四個字來形容的。在他腦子里面各類封建封建思想仍舊牢固的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然而,隨著各類思想的涌入,方豚翁也漸漸開始明白錢的重要性,變得又要名又要錢逐漸變得市儈起來,而這種情況在后文搬到上海之后,變得更加明顯起來。可以說,方老先生的思想如果在當時情況下早個六七十年,還是屬于先進的。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懂得拒絕早婚,但是時代變得太快,在他這一生的后半期,突然就遭遇了與自己先前所接受的社會完全不同的一套東西。最顯著的就是在文章開頭方豚翁給兒子寫的信,“伍不惜重金,命汝千里負笈,汝埋頭苦讀之不暇,而有余閑照鏡耶?……吾不圖汝甫離膝下,已濡染惡習,可嘆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體高堂念遠之情,以死相嚇,喪心不孝,于斯而極!當時汝校男女同學,汝睹色起意,見異思遷;汝托詞悲秋,吾知汝實為懷春,難逃老夫洞鑒也。若執(zhí)迷不悔,吾將停止寄款,命汝休學回家,明年與汝弟同時結(jié)婚。細思吾言,慎之切切!”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7頁.在這份簡短的信不禁讓人忍俊不禁,可以看見方豚翁對兒子未來的控制欲,一方面用傳統(tǒng)的道德思想館約束兒子,一方面又不住的為兒子謀求好的出路。把婚姻作為獲得金錢的籌碼。越到后來,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可以看見的是,方豚翁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封建文人,對于封建的節(jié)操觀在大體上還是密切的遵守著,例如在國家遭難時,他還是會為著“節(jié)操”舉家搬遷,然而在上海這個物欲橫流的城市里,這些節(jié)操觀慢慢的開始變得淡漠,開始不遵循孔子“君君父父臣臣子子”的教訓,開始盤算兒子的錢財起來。方豚翁是當時那個社會,中國傳統(tǒng)封建勢力的典型形象,他們掌握著很大的權(quán)利,卻在新的思想和社會中慢慢處于下風。被整個社會所扭曲。可以說,這種對金錢的占有欲出現(xiàn)在一個以名節(jié)和土地財富為重的封建大家族家長身上,是錯位的一種,可以想象,一個老人,在年逾古稀的時候突然發(fā)生了社會和家庭的巨變,他的價值觀突然崩塌,對他是多么巨大的一個沖擊。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方豚翁對某些過去事物的堅持,他仍然試圖給兒子錢來結(jié)婚,試圖去公平的對待三個兒子,但是,他卻無能為力。可以說,錢鐘書寫《圍城》并不只是簡單的想要揭發(fā)某種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或是發(fā)泄自己的不滿,而是更注重作品中的人物是否能引起讀者的反思。因此,《圍城》總體上給人的感覺是儒雅、溫婉的,也能帶給讀者更多的反思。而《三重門》的作者雖然思想早熟,卻也不過是個未成年的孩子,無所顧忌是他的優(yōu)點,也是他的軟肋。韓寒的作品明顯的帶上了太多的憤世嫉俗的色彩,并且將太多的寫作精力傾注在對人物的嘲諷上。他只是單純的想要表達自己對社會、教育體制的不滿,卻不大在乎文本給予讀者多少警示價值。因此,作品給筆者總體上的感覺是寓意性不足。如,“沒當官的人好比一群野狗,那官職宛如一根鏈條,一旦野狗群里有人當官,那野狗就儼然變成一只家狗,有了狂吠幾聲趕其它野狗的資本和身份。姚書琴表面從容,暗地里不停記雨翔的名字,罪名是大聲喧嘩。倘若論單打獨斗,野狗與家狗應該實力相當,但野狗往往打不過家狗是因為家狗有主人。雨翔連斗的勇氣也沒有,只有背地里罵的本事。”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38頁.為了諷刺姚書琴這只“家狗”的仗勢欺人,韓寒不惜把主人公林雨翔也比作“野狗”,諷刺的程度無以復加。確實,這種帶哲理性的諷刺令人不得不佩服。

韓寒的筆尖如同針尖一樣的刺入肌膚,用極其深刻的比喻進行無情的諷刺。正是用這些形象深刻的比喻使整部小說的諷刺意義更加鮮明突出,也使小說具有了更大的形象性與生動性。效果更強烈,主題更深刻。但是,韓寒這種過于偏激的刻畫,使他的作品帶上虛無和頹廢的色彩,我們幾乎無法看到作者對社會存在何種希望。過度的體現(xiàn)消極面,這就是韓寒對錢鐘書諷刺藝術(shù)的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38頁.(二)作品成熟度和思想的差異魯迅先生說過:“為笑笑而笑笑的是不能長久的,于是幽默也就免不了改變樣子了,非傾于社會的諷刺,即墮入傳統(tǒng)的學笑話和討便宜。”魯迅.魯迅文集[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第56頁.讀《圍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驚喜,體會到妙趣橫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蘊含深意的象征。錢鐘書先生有著豐富的人生歷練、淵博的學識,他調(diào)侃的語調(diào)背后實質(zhì)潛藏著魯迅.魯迅文集[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第56頁.小說引一句英國古語:“說婚姻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nèi)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jié)而離,離而結(jié),沒有了結(jié)局。”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89頁.又引一句法國的名言:“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內(nèi)的人想逃出來。”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89頁.人生無處不圍城,小說主人公沖破了一個又一個圍城,卻永遠面臨著下一個圍城,筆法細膩,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追求與幻滅過程中的心理“圍城”,其諷刺意味極為深遠。“圍城”這一主題便具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錢鐘書先生對于現(xiàn)代人在愛情、婚姻、職業(yè)乃至人生萬事的“圍城”現(xiàn)象作出了具有警示作用的揭示,發(fā)人深省。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89頁.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89頁.“圍城”的話題是從婚姻引發(fā)而來的,而方鴻漸的愛情、婚姻也在這“圍城”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在留學歸來的船上,方鴻漸沒有抵擋住鮑小姐的引誘,與她勾搭在一起,但船一靠岸,鮑小姐馬上斷情絕義,轉(zhuǎn)變了面孔,投入了她未婚夫的懷抱。接下來,他又與蘇小姐接觸密切,卻始終無法愛上她,反而對蘇小姐的表妹唐小姐一見傾心,最終雖拒絕了蘇小姐的愛,但也同時因為誤會和懦弱而錯過了唐小姐。孫柔嘉是一個工于心計、精明柔韌的女孩子,她先是制造謠言,后又故意讓學校同事看到自己與方鴻漸的親密動作,使大家誤以為他們已經(jīng)訂婚,進而順水推舟,誘使方鴻漸娶了她。“鴻漸最初以為她只是個女孩子,事事要請教自己;訂婚以后,他漸漸發(fā)現(xiàn)她不但很有主見,而且主見很牢固。”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262頁.“訂婚一個月,鴻漸仿佛有了個女主人,雖然自己沒給她訓練得馴服,而對她訓練的技巧甚為佩服。他想起趙辛楣說這個女孩子利害,一點不錯。”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264頁.而此時方鴻漸已然身居“圍城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262頁.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第264頁.由愛情、婚姻的“圍城”引申開來,小說中同樣貫穿著方鴻漸、趙辛楣等人在事業(yè)上追求、掙扎、選擇和放棄的過程。方鴻漸本性善良,雖不學無術(shù)但亦不愿弄虛作假、欺世盜名,但他懦弱的性格缺點同樣導致了他事業(yè)上的不順。方鴻漸從國外歸來,職業(yè)無著,掛名于岳父的銀行;與岳父鬧翻后他千辛萬苦來到三閭大學,可卻發(fā)現(xiàn)這里更是充滿了明爭暗斗和相互傾軋;失業(yè)后又沖回上海,求職卻依然無門……上海是座“圍城”,三閭大學是座“圍城”,接下來的道路又將如何?等待方鴻漸的可能仍然是一座新的“圍城”!在當時由國民黨統(tǒng)治的社會大背景下,人生乃至整個社會也都成為一座“圍城”。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處處充滿了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正直善良、才華橫溢的人只能處處碰壁,找不到最終的出路。小說從方鴻漸與他們的人事或情感的糾葛中深刻地刻畫了他們的精神世界,也寄托了錢鐘書先生對人生的深邃思考。而韓寒這個十七歲的少年,更多的是對教育的關(guān)注和對身處于這個環(huán)境的抗議。比如文中對精神面貌的描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頭汗的謝景淵聽見道:‘這樣體現(xiàn)了學生的精神面貌。’雨翔搖頭想說否也,看謝景淵一臉正經(jīng),強忍著說給自己聽,想這年頭精神面貌越來越有‘面貌’的樣子,好的精神面貌似舞女的臉,說不準抹了幾層胭脂;學生的精神面貌更像是犯人的供詞,要靠逼才能出來。”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25~226頁.這段話寫的是市南三中歷年嚴防攀比,硬規(guī)定學生每天要穿校服,而所配校服又極不合時宜,“夏天的衣服可以用來提水,冬天的衣服洞大得連做漁網(wǎng)的資格都沒有。”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25~226頁.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25頁.作為一個長期被束縛在校園的青少年,韓寒明顯的缺乏人生閱歷,所以在語言的運用中并不能像錢鐘書先生那樣有犀利的審視眼光,以及足夠的批判力度。再加上韓寒更為明顯的是想泄憤自己的不滿,并且急切的想將自己的不屑一顧傳達給讀者,所以,《三重門》更像是一部宣泄對教育制度不滿的作品,而非一部能讓人思考人生的文學著作。五、結(jié)語《圍城》是錢鐘書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是“五四”以后新文學中的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杰作,在當今文壇上享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譽。可以說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有趣利最用心經(jīng)營的小說,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關(guān)于韓寒的《三重門》,學界中的評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一部體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的優(yōu)質(zhì)作品,其辛辣的語言,幽默的語調(diào),頗有錢鐘書的風范;但也有人認為《三重門》僅僅只是一部不入流的青春文學,它實質(zhì)上不過是處于青春期少年的牢騷之作。而我認為更為傾向前者。確實,在閱讀《三重門》時感受得到作者對不公制度的憤懣,但是作者在表達自我情緒的同時,也間接性地向讀者揭示了社會的黑暗,況且每一部作品總是因為作者對某種現(xiàn)象的感想而存在的。此外,不能僅僅將《三重門》看做一部模仿品。因為作者在模仿的基礎(chǔ)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他的作品具有自己的思維,也表達出了心中所想。故而,《三重門》是一部具有獨立性的成功作品。本文通過對錢鐘書這位幽默大師的語言和韓寒的幽默語言的了解和對比,進一步的闡釋了幽默諷刺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幾種體現(xiàn)形式,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錢鐘書與韓寒在寫作中幽默諷刺語言的成功之處,兩位作家都各自為中國當代幽默諷刺的語言藝術(shù)提供了新的氣息,也讓我們對幽默諷刺語言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也讓我們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幽默語言。參考文獻[1]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2]張寶霞.論錢鐘書《圍城》的諷刺藝術(shù)[J].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2008,(13).[3]卜曉梅.妙“喻”連珠,出奇制勝——論錢鐘書《圍城》的比喻藝術(shù)[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1,(03).[4]孟憲華.淺析錢鐘書《圍城》的諷刺幽默性[J].文教資料期刊,2009,(03).[5]安鳳琴,宋玉紅.闡析韓寒作品的語言特征[J].長城期刊,2011,(06).[6]韓寒.三重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7]曹文軒.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xiàn)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8]涂建華.韓寒作品中的英文幽默[J].寫作期刊,2002,(12).[9]魯迅著.魯迅文集[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10]涂建華.韓寒作品中的英文幽默[J].寫作期刊,2002,(12).ComparedwithHumorworkHanhanQianzhongshuSatireArtof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ForFortressBesiegedVSTriplyDoorsAbstract:FortressBesiegedgotgreatsuccesscoztheparticularstyleofwritingwithashaftofwitandthedifferentv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