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與防治以西北地區為例通道第一中學地理組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探究:土地荒漠化的類型:
沙漠化紅漠化石漠化走進西北一、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西東西北地區干旱大陸性氣侯西北地區位居大陸的腹部。若以烏魯木齊為中心,東到太平洋為3400千米,西到大西洋為6900千米,北到北冰洋為3400千米,南到印度洋為2600千米。四周距離海洋遙遠,加上周圍高山的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量遠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少。因此氣候干燥、日照強烈、雨量稀少、氣溫較差大、風沙頻繁、植被稀疏低矮等,成為這一地區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新疆東部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部和東部,年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平均年溫差一般為30~50℃,絕對溫差可達50~60℃以上,“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這一地區氣溫變化劇烈的真實寫照。沙漠南部的風沙日常占全年的1/3,如且末最多可達145天。甘肅民勤縣1959年風沙日達148天,占全年日數的41%,持續時間最長可達17~18小時。西北地區干旱大陸性氣侯特點(一)光照豐富本地區云量稀少,日照時數較長,全年實際日照時數達2550—3500小時,太陽總輻射量達54.4—71.2億焦耳/(平方米·年)。光照資源豐富,在全國僅次于青藏高原。這不僅對作物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而且也為廣泛利用太陽能提供了有利條件。(二)熱量資源豐富,氣溫變化大西北地區與我國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較,氣溫偏高,除上述日照時間長,所得的太陽輻射能較多外,還由于地面干燥,太陽能消耗于蒸發方面較少,而用于增加地面和低層空氣溫度較多。加以盆地地形的影響,使得夏季灼熱的空氣不易外流,冬季冷空氣流動也受到一定的阻隔,越過山地后又有下沉增溫作用。本地區春季增溫迅速,有利于作物播種,但春溫變化劇烈,對農牧業發展影響很大。各地氣溫日變化都很大,年平均氣溫日振幅都高于11℃,南疆和河西走廊可達16—20℃。最大可達20—30℃。氣溫日變化大,對于作物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特別是甜菜、瓜果糖分的積累是很有利的。但氣溫日振幅過大,增加霜凍的威脅,為其不利的一面。本地區生長季氣溫較高,利于栽培溫帶作物,甚或水稻、棉花等喜溫作物。(三)降水稀少、相對濕度小本地區是我國最干旱的區域。除高大山地及北疆西部的伊犁、塔城等地區外,全年降水量均不足250毫米。北疆地區因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氣流的影響,平原地區年降水量為100—200毫米,南疆地區普遍不足80毫米,阿拉善地區東部在100毫米左右。新疆東部,甘肅西部不足30毫米,若羌一帶約20毫米。年降水日數13天左右。哈密北部的淖毛湖戈壁,年降水量不足15毫米。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近20年平均年降水量僅6.3毫米,最少的一年僅0.5毫米。年降水日數不足10天。其南部覺羅塔格,甚至終年難見滴雨,成為全國降水最稀少的中心。山地的降水量受高度和坡向的影響很大。西北地區降水既少,而又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因而相對濕度很小,大部地區在60%以下,南疆、阿拉善地區約為45%。特別是在夏季,在高溫、多風的情況下,相對濕度可小于30%,此時常出現干熱風。干熱風的出現,或由于沙漠干熱氣流的影響,或由于焚風造成,對農作物危害很大。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河西走廊均可發生這種現象。(四)春季多大風當春季下層空氣劇烈增溫時,空氣層結不穩定,風速增大,常有8級以上大風。特別是山谷隘口處,風力更大,如阿拉山口、老風口、達坂城、七角井等地,都是著名的風口。阿拉山口平均全年有155天出現大風,達坂城有128天。有時還有沙暴伴生,1993年5月5日甘肅、內蒙古、新疆發生巨大塵暴,金昌市5日下午平均風力7—8級,瞬間最大風力11級,風速最高達32m/s。對群眾生命、交通、農牧業都帶來很大危害。但是,這些風口,風力強而穩定,可用于發電。著名的沙漠介紹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毛烏素沙漠二、荒漠化的發展
“荒漠化”是法國植物和生態學家A.奧布雷維萊針對非洲熱帶草原退化為類似荒漠的環境變化現象,于1949年首次提出的。但荒漠化作為一個生態環境問題開始引起重視,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生在非洲撒哈拉地帶的連續干旱和隨之而來的饑荒。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劇,荒漠化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從1977年世界荒漠化會議,到1990年內羅畢舉行的荒漠化評估的特別顧問會議,從1992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環境發展大會,到1994年全球112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世界各國對荒漠、荒漠化及其過程進行了廣泛研究,總結了荒漠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向,并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口壓力、管理失誤、趨于嚴重內蒙古東南、毛烏素、科爾沁沙地近300年間,移民開墾、使農牧業邊界向西北移西漢屯田,唐宋盲目開墾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邊緣荒漠化的發展1.在半干旱的旱農墾區周圍,土地荒漠化呈點狀及片狀分布2.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區,過度放牧造成草場退化,常可以見到斑點狀的土地荒漠化圈。3.在干旱的綠洲邊緣地區,由于過度樵采破壞,造成沙丘活化。荒漠中有地表徑流通過或地下水出露、地勢相對低平且地表主要由土狀物質組成的地段,在天然狀態下植被發育良好,經人工開發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興建工廠和城鎮,即成為綠洲。中國文獻中的綠洲又稱沃洲、沃野或水草田。這一提法既明確地把綠洲置于“瀚海”的背景之下,突出了它與廣闊荒漠的依存關系,同時又強調了其水源豐富和土地肥沃的特點。英文綠洲(oasis)一詞源自拉丁文,本義指利比亞荒漠中的肥沃土地,后來泛指荒漠中可居住且有水的地方,可見它也包容了土地的概念,與中文綠洲有異曲同工之妙。4.在內流河流和山麓沖擊扇地區,由于水資源利用不當,導致荒漠化發生與發展。資料: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流域面積相當于江蘇、浙江兩省的總和。它一直以在大漠深處滋潤百萬畝良田、在沿岸營造大面積胡揚林和綠色草原而聞名于世。然而這條創造偉大生命奇觀的“生態河”,下游近1/4的河道已徹底斷流,塔里木河正一節節地死去!據塔里木河管理局調查,塔河干流上共有引水口138個,其中上中游的河段就有134個。上游無節制的引水,使得下游來水急劇減少,比50年代減少約80%。河岸低緩坡度較小,扒個口子就可引出水來。80年代塔里木河76%的水由此流失。塔河中游因此形成了密如蛛網的河汊,湖沼遍布,洪災頻頻,沙漠成了一片汪洋。下游卻成大旱,在莊稼和果樹最需要水的時候卻沒有水,棉花剛結出的桃、果樹新生的果紛紛落地,農工們心疼得跺腳大哭。——這就是塔里木河的用水現狀。
然而,更讓人擔憂的還是上游的突擊開荒。有資料顯示:在塔里木河源頭的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和田河三河流域,計劃2000年前開荒500畝。這項占該流域現有耕地(1060萬畝)一半的大規模開荒工程,業已全面展開。專家們不無憂慮地說:“用不了多久,不堪重負的塔里木河必將逐漸干涸,下游庫(庫爾勒)若(若羌)400公里‘綠色長廊’變為古樓蘭已為期不遠!”據報紙記載,作為塔里木河最后終點的臺特瑪湖,如今黃沙無垠,已看不到任何湖的蹤跡。這個1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曾經是“一望草湖,村舍不斷。縮蘆為室,水鳥群飛,一派江南景色”。如今,惟一能讓人產生水的聯想,只有這里的一座橋。但沙子已快淤滿橋洞,一陣風吹來,流沙如水。5.近年來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導致各個居民點、廠礦、道路、開發區附近點狀、線狀荒漠化分布。水土流失酸雨城市垃圾成災土地荒漠化森林減少水資源危機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物種滅絕與生物多樣性銳減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
黃河山東段河水的含沙量最后的綠葉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什么是可持續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發展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什么是區域可持續發展?在一定的時空尺度區域內,人類通過能動地控制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在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又不超越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和本區域發展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和其他區域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內容: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其中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面臨的主要問題:生態破壞問題(水土流失、荒漠化),資源開發問題(森林、濕地的合理開發)。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因地制宜。水土流失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風力等外營力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下,水土資源以及土地生產力遭受的破壞及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及水的損失。分析水土流失讀右圖:1、A、B、C、D四處水土流失的嚴重程度有何差異?為什么?2、根據上述分析總結,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3、降水強度、地面坡度、地表植被、地表物質構成等都能影響到水土流失量的大小。大到暴雨泥沙土質地AB小到中雨礫質地面CD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自然條件人類活動地面條件動力條件降雨量降水強度地質活動地表組成物質地貌形態植被狀況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通過改變地表植被狀況和地貌形態起作用中國水土流失的現狀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水土流失地區主要分布在耕墾歷史較久的山區和丘陵地帶。黃土高原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感知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東、南、西、北方的邊界在哪里?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區?感知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觀察組圖,注意圖中哪些內容反映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黃土的特性黃土以粉沙顆粒為主無層理,但垂直節理發育土質疏松,碳酸鈣含量高,遇水崩解。
1、讀圖,比較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降水季節分配的特點。
2、北方地區降水的季節特點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降水特點
1、讀圖,比較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降水季節分配的特點。
2、北方地區降水的季節特點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降水特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植被破壞植被覆蓋地表截留降水降低流速分散流量過濾淤泥固定和改良土壤毀掉了生態屏障破壞了生態平衡和人類賴以生存在的環境造成河流水源枯竭、水土流失與風沙加劇水旱災害日益頻繁農業生產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植被良好植被破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植被破壞植被覆蓋地表截留降水降低流速分散流量過濾淤泥固定和改良土壤毀掉了生態屏障破壞了生態平衡和人類賴以生存在的環境造成河流水源枯竭、水土流失與風沙加劇水旱災害日益頻繁農業生產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植被良好植被破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土的特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質構造植被自然原因人為原因開墾陡坡毀壞樹木過度放牧和采樵濫用土地探究練習
——將下列項目填在適當的方框內⑴糧食不足⑵開墾陡坡⑶擴大耕地面積⑷糧食產量下降⑸水旱災害頻繁⑹過度放牧和采樵⑺毀壞樹木⑻燃料不足⑼住房不足⑽濫用土地⑾人口增長⑿水土流失嚴重AEIDKJHGFCBL水土流失的危害——
淤積江河湖庫、加劇洪澇災害黃河下游為什么會形成“地上河”?“地上河”有什么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
淤積江河湖庫,加劇洪澇災觀察三門峽水庫和小浪底水庫的位置,結合黃河含沙量的變化情況,兩庫面臨的嚴峻問題是什么?這個問題對兩庫防洪、灌溉、發電等功能有何影響?三門峽小浪底水土流失的危害——
侵蝕和淤積侵蝕坡地:跑水、跑肥和跑土多雨地區:土壤酸化干旱地區:蒸發加劇,促進土壤次生鹽堿化農作物減產淤積引發山區泥石流水土流失沙礫沉積嚴重破壞土地墑情水土流失的危害對山區的危害——侵蝕和淤積對下游的危害——淤積江河湖庫,加劇洪澇災害造成生態惡化——干旱災害頻繁影響水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的治理回顧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黃土高原的實際,在影響水土流失的諸因素中哪些是人類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因此,人類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復植被)為治理黃土高原的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珠寶首飾行業直播營銷實戰技巧考核試卷
- 寵物友好郵輪旅行船上寵物友好住宿條件考核試卷
- 稻谷種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考核試卷
- 玩具初創企業融資渠道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行業市場營銷策劃考核試卷
- 紡紗企業的技術引進與轉化考核試卷
- 石棉水泥制品的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電信服務在農業現代化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稻谷加工產業鏈中游企業發展戰略考核試卷
- 武漢大學《超分子藥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京東自營購買合同范例
- 2024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衛生檢驗技術(初級(師)211)相關專業知識試題及答案指導
- 急性胰腺炎護理查房-5
- 公務用車分時租賃實施方案
-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87
- 學校職稱評審工作自查報告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一單元課題1化學與人體健康課件
- 儀器儀表行業智能化儀器儀表開發與校準方案
-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課教學設計表小學數學
- JJF(浙) 1194-2022 閃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
- 《大國浮沉500年:經濟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