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都安澄江鎮古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項目1總則)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HJ505-20090.5mg/L6懸浮物水質懸浮物的測定重量法GB11901-894mg/L7總磷水質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0.01mg/L8高錳酸鹽指數水質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GB11892-890.5mg/L9石油類水質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0.01mg/L評價標準紅水河古儀屯下游200m斷面位于礦區上游,為百龍灘壩址~都安縣下荷村為開發利用區,為Ⅱ類水環境功能區,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Ⅱ類標準;敢巨屯斷面位于礦區下游,該河段為(都安縣下荷村~樂灘壩址)保留區,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相關標準值見表3.2-10。表3.2-10《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摘錄)單位:mg/L(pH除外)序號監測項目Ⅱ類標準Ⅲ類標準值1pH6~9(無量綱)6~9(無量綱)2懸浮物≤25≤303化學需氧量≤15≤204五日生化需氧量≤3≤45氨氮≤0.5≤16高錳酸鹽指數≤4≤67總磷≤0.1≤0.28石油類≤0.05≤0.059溶解氧≥6≥5注釋:SS參考《地表水資源質量標準》(SL63-94)。評價方法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T2.3-2018)所推薦的單項目水質參數評價法進行評價。HJ/T2.3-2018建議單項水質參數評價方法采用標準指數法,單項水質參數i在第j點的標準指數計算公式:Si,j=Ci,j/Csi式中:Si,j——污染物i在監測點j的標準指數;Ci,j——污染物i在監測點j的濃度;Csi——水質參數i的地表水水質標準。pH的標準指數為:式中:SpH,j——j點的pH值水質指數;pHj:j點的pH值;pHsd:地表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pH值上限。DO的評價標準指數為:SDO,j=DOj≥DOsSDO,j=10-9DOj/DOsDOj<DOsDOf=468/(31.6+T)式中:DOf—飽和溶解氧濃度,mg/L;DOj—j點測定的溶解氧濃度,mg/L;DOs—溶解氧的地表水質標準值,mg/L;T—監測時溫度,℃。水質參數的標準指數>1,表明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限值,水質參數的標準指數越大,說明該水質參數超標越嚴重。監測與評價結果表3.2-11地表水監測結果與評價表單位:mg/L,pH值除外監測斷面監測項目監測值范圍標準值標準指數評價結果紅水河新古儀屯下游200m斷面pH值6~9(無量綱)達標懸浮物≤25達標化學需氧量≤15達標五日生化需氧量≤3達標氨氮≤0.5達標高錳酸鹽指數≤4達標總磷≤0.1達標石油類≤0.05達標溶解氧≥6達標紅水河敢巨屯斷面pH值6~9(無量綱)達標懸浮物≤30達標化學需氧量≤20達標五日生化需氧量≤4達標氨氮≤1達標高錳酸鹽指數≤6達標總磷≤0.2達標石油類≤0.05達標溶解氧≥5達標從表3.2-11可知,紅水河古儀屯下游200m斷面(礦區上游)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Ⅱ類標準;敢巨屯斷面(礦區下游),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3.2.3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監測布點為了解評價范圍內地下水的水質現狀,本次在礦區內落水洞設1個地下水監測點,監測點情況詳見表3.2-12和具體監測點位詳見附圖9。表3.2-12地下水環境監測布點情況序號監測點位名稱及位置1#礦區內落水洞,西北面200米監測項目本次環評地下水監測項目包括:pH、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硬度、硝酸鹽、亞硝酸鹽、砷、鉛、鎘、鐵、錳、汞、總大腸菌群、揮發酚、六價鉻及氰化物。監測時間及頻率監測時間為2020年4月5日-7日,在監測點監測3天,每天采樣一次。監測分析方法按國家頒布現行的《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執行。具體分析方法及檢出限見表3.2-13。表3.2-13地下水監測因子及分析方法單位:mg/L(pH值除外)序號監測項目分析方法檢出限或檢出范圍1pH值(無量綱)水質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GB6920-1986)0.012氨氮水質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HJ535-2009)0.025mg/L3總硬度水質鈣和鎂總量的測定EDTA滴定法(GB7477-1987)5.0mg/L4硝酸鹽(以N計)水質硝酸鹽的測定離子色譜法(HJ84-2016)0.016mg/L5亞硝酸鹽水質亞硝酸鹽氮的測定分光光度(GB7493-1987)0.003mg/L6鐵水質鐵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1-1989)0.03mg/L7錳水質錳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1-1989)0.01mg/L8鎘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年0.1μg/L9鉛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1μg/L10砷水質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原子熒光法(HJ694-2014)0.0003mg/L11汞水質汞的測定原子熒光光度法(SL327.2-2005)0.01μg/L12揮發酚水質揮發酚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HJ503-2009)0.0003mg/L13六價鉻水質六價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1987)0.004mg/L14氰化物水質氰化物的測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0.001mg/L15總大腸菌群(個/L)水中總大腸菌群的測定多管發酵法、濾膜法/地下水質量標準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執行《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各標準值見表3.2-14。表3.2-14《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摘要)單位:mg/L(pH除外)序號污染物名稱Ⅲ類標準限值1pH值(無量綱)6.5~8.52氨氮≤0.53總硬度≤4504硝酸鹽(以N計)≤20.05亞硝酸鹽≤1.06鐵≤0.37錳≤0.108鎘≤0.0059鉛≤0.0110砷≤0.0111汞≤0.000112揮發酚≤0.00213六價鉻≤0.0514氰化物≤0.0515總大腸菌群(個/L)≤3.0評價方法采用HJ610-201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推薦的標準指數法進行評價。(1)對于評價標準為定值的水質因子,其標準指數計算公式為:式中:Pi—第i個水質因子的標準指數,無量綱;Ci—第i個水質因子的監測濃度值,mg/L;Csi—第i個水質因子的標準濃度值,mg/L。(2)對于評價標準為區間值的水質因子(如pH值),其標準指數計算公式:式中:PpH—pH的標準指數,無量綱;pH—pH監測值;pHsu—標準中pH的上限值;pHsd—標準中pH的下限值。單項污染指數的分級:Si,j≤1未超標;Si,j>1超標,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監測及評價結果地下水水質監測統計結果及評價指標見表3.2-15。表3.2-15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及評價表單位:mg/L(pH除外)監測因子監測值范圍標準標準指數評價結果pH值(無量綱)達標氨氮達標總硬度達標硝酸鹽(以N計)達標亞硝酸鹽達標鐵達標錳達標鎘達標鉛達標砷達標汞達標揮發酚達標六價鉻達標氰化物達標總大腸菌群(個/L)達標3.2.4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監測點位布設為了解項目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本次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于項目礦區南面1m處以及新古儀屯設置噪聲監測點,共2個噪聲監測點。監測因子、時間與頻率等效連續A聲級。連續監測2天,每天的晝間(6:00~22:00)、夜間(22:00~次日6:00)各測量一次。監測分析方法表3.2-16等效連續A聲級檢測方法、儀器設備和檢出限監測項目檢測方法檢出限等效連續A聲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0dB(A)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項目區域敏感點聲環境評價標準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礦區場界聲環境評價標準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監測結果及評價項目監測結果及評價見表3.2-17。表3.2-17噪聲監測結果及分析一覽表檢測點位檢測時間連續等效(A)聲級Leq評價標準(GB3096-2008)晝間達標情況夜間達標情況1#南面場界1m4月5日達標達標2類標準:晝間:60夜間:504月6日達標達標2#新古儀屯4月5日達標達標1類標準:晝間:55夜間:454月6日達標達標由上表可知,項目礦區南面場界晝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新古儀屯晝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總體上,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3.2.5生態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礦區范圍土地利用現狀據土地利用現狀圖,礦區范圍內占用土地類型主要為裸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及其他草地等,礦區用地不占用基本農田。根據現場調查,礦石周圍的地類主要是裸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及其他草地。礦山附近無水源保護,植被不發育,林地主要為灌木等。礦區300m范圍內無名勝古跡、風景區、重要建筑設施及珍稀動植物,也無電纜、鐵路、主干道路經過。植被資源現狀調查(1)灌叢評價區灌叢主要分布在林緣、山頂頂部,該類型高度一般在5m以下。評價區灌叢分布類型較多,主要為桃金娘灌叢,桃金娘灌叢主要分布在評價區山坡、路旁廣泛分布,以桃金娘為優勢種,伴生有粗葉懸鉤子、木姜子、野桐等;草本層有五節芒、芒、白茅、畫眉草、鬼針草、鷓鴣草等。(2)草叢草叢多見于山坡、山頂、荒草地、林緣和林窗等陽光充足處,主要是五節芒群落、鐵芒箕群落等。評價區域內沒有發現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珍稀植物。野生動物調查項目評價范圍較小,植被類型比較單一,且靠近村落,受人類活動干擾比較大,評價區域內的野生動物種類交小,不存在大型動物,只有一些小型哺乳類動物以及一些常見鳥類和蛙類等,如小山雀、澤蛙、野兔、野鼠等。評價區域內未發現有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分布。(1)兩棲動物評價區內分布的兩棲動物屬于亞熱帶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中的次生林灌、草地動物群。最常見且分布最廣泛的為黑眶蟾蜍,相對數量較多的是蟾蜍科的中華蟾蜍和蛙科的沼水洼。(2)哺乳動物評價區內分布的哺乳類屬于亞熱帶林灌、草地動物群。本工程區域內人類活動頻繁,區域內分布的以嚙齒目、食肉目動物為主,主要分布于山地森林、灌叢、村莊等建筑物和樹洞中。種群數量相對較多的嚙齒類動物有赤腹松鼠、小家鼠、褐家鼠;食肉目動物主要有鼬科的鼬獾等。區域經濟作物調查據對礦區范圍的經濟作物調查,項目礦區范圍內無相關人工種植的經濟作物,礦區周邊居民種植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小結項目位于山區林地,現有主要為次生植被,生物多樣性較少,植被類型結構簡單,評價區內現存的野生動物以獸類、爬行類、兩棲類、鳥類和昆蟲類等小型常見種為主,項目評價區內未發現有國家和自治區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分布。項目不占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總體上,生態環境質量一般。3.3區域污染源調查與評價項目周邊為旱地、灌木林地,有縣級道路與外界連通。根據調查,項目西南面的河池都安臨港工業園區直線距離3.6公里,距西北面廣西都安澄江國家濕地公園直線10.3公里,距西北面廣西都安地下河國家地質公園直線距離11公里,均不在礦區評價范圍內。即項目礦區評價范圍內無大型污染源,項目周邊主要污染源為居民生活污染源和農業污染源。根據現場踏勘調查,項目評價區內無其他工業分布,區域污染源主要為農業污染源。由于礦區周邊敏感點居住人口較少,主要以木材為燃料,燃燒時會產生少量的粉塵及氮氧化物,為無組織排放。周邊居民有少量耕地,主要種植農作物。3.4環境保護目標調查項目所在區域環境功能區劃為:大氣環境屬于二類功能區,區域敏感點聲環境現狀為1類功能區。項目評價范圍內無文物古跡、風景名勝、自然保護區等,主要環境保護目標為村屯、行政辦公區等,評價區域內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分布情況詳見表1.4-1,分布詳見附圖6。都安澄江鎮古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項目4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4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4.1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本項目施工期主要建設內容為露天采石場、開拓運輸道路及配套辦公生活設施的建設,其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汽車和施工機械尾氣、揚塵、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汽車的裝運噪聲、水土流失及生態破壞等。由于施工期工程量較小,施工期較短,因此本環評將針對此環節做簡要分析。4.1.1施工期大氣污染1、揚塵據類比調查,在干燥季節大風天氣條件,未采取措施的情況下,施工現場下風向1m處揚塵濃度約為3mg/m3以上,20m處為1.303mg/m3,50m處為0.722mg/m3,100m處為0.402mg/m3,下風向150m范圍內揚塵影響較大。施工場地下風向約50m處,揚塵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標準,施工場地下風向150m處,揚塵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在對施工場地進行灑水的情況下,空氣中粉塵量可減少70%左右,預計施工現場下風向10m處揚塵濃度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排放標準。項目施工場地外50m范圍內無敏感點,施工場地產生的揚塵對敏感點影響不大。揚塵主要影響表現為運輸道路揚塵對沿線敏感點的影響。項目施工期土石方不外運,運輸車輛主要運輸建筑材料,項目修建的建筑物不多,因此運輸量不大。項目建筑材料的運輸道路為水泥路面,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量不大。因此,項目妥善安排施工計劃,采取減速行駛、運輸車輛采用篷布遮蓋等措施。項目施工規模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揚塵對周邊環境影響不大。2、機動車尾氣機動車尾氣主要為施工機械廢氣和運輸車輛尾氣,主要污染物為CO、NO2、SO2、THC等。項目的施工期較短,建設規模小,施工機械和施工車輛使用量少,排放的尾氣少,為間斷排放。在施工過程中須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運輸車輛,嚴禁使用報廢車輛等,對環境的影響不大。4.1.2施工期地表水環境影響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有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項目施工人員約10人,生活用水量1.0m3/d(按100L/人·d計),排污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排放量為0.8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NH3-N、SS,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施肥,對區域地表水環境影響不大。4.1.3施工期聲環境影響1、施工場地噪聲項目施工期主要噪聲源有挖掘機、運輸車輛、裝載機等施工機械設備,源強在75dB(A)~90dB(A)之間。施工場地噪聲源在不同距離處的聲級,見表4.1-1。表4.1-1施工期主要噪聲源不同距離處噪聲級主要噪聲源不同距離的噪聲級5m10m40m60m80m100m150m200m300m挖掘機847866636059555249裝載機908472696665615855運輸車輛756957535149454339多種機械同時施工928674716867636057項目夜間不施工。由上表知,多種機械同時施工時,噪聲傳到離施工點65m以外時,均削減到70dB(A)以下,小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的排放限值,所有施工機械噪聲傳到離施工點200m以外時,均削減到60dB(A)以下,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項目廠界外200m無居民點,最近的居民點為南面360m處的新古儀屯,施工噪聲對周邊敏感點聲環境影響較小。2、運輸車輛噪聲施工期間,進出項目場地的運輸車輛將使項目所在地車流量增大,導致項目附近交通噪聲增高。項目的建設規模不大,運輸車輛不多,通過采取加強對運輸車輛的管理,在距敏感點較近的路段減速行駛、禁止鳴笛、禁止在夜間運輸建材等措施,可大大降低運輸車輛的噪聲,對運輸道路旁的敏感點影響不大。4.1.4施工期固體廢物影響根據工程分析,露天采場基建主要是初始工作面開挖、修建運輸道路、排渣場、工業廣場的建設,剝離的廢石方量約為5200m3,全部使用于礦山道路的鋪設及基礎設施平整;項目施工期生活垃圾量產生為10kg/d,生活垃圾暫存于垃圾池內,定期運至附近村屯指定垃圾回收點統一處理。施工期固體廢物均得到合理處置和利用,不外排,對環境影響不大。4.1.5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導致地表暫時的大面積裸露,在雨水和地表徑流作用下將產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當地表徑流攜帶泥沙沿著附近排水溝進入附近水體后,容易造成對水體的污染和溪溝堵塞。施工場地地面的開挖、土地的利用,易使土壤結構破壞,凝聚力降低,產生新的水土流失。物料的堆放對周圍的景觀產生不良的影響。施工將暫時或永久占用土地,使土地上原有植被消失。建設項目所在地域屬于低山丘陵地貌,用地范圍主要是灌木林地、裸地,無基本農田保護區。項目建設將使區域的生物量有所下降,但不會導致區域物種數量減少。4.2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及分析4.2.1營運期空氣環境影響預測模擬預測基礎數據收集1、氣象概況項目采用的是都安基準站(59037)資料,氣象站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08.1度,北緯23.93度,海拔高度170.8米。都安基準站距項目10.5km,是距項目最近的國家氣象站,擁有長期的氣象觀測資料,以下資料根據2000-2019年氣象數據統計分析。都安基準站氣象資料整編表如表4.2-1所示:表4.2-1都安基準站常規氣象項目統計(2000-2019)統計項目統計值極值出現時間極值多年平均氣溫(℃)累年極端最高氣溫(℃)累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氣壓(hPa)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多年平均降雨量(mm)災害天氣統計多年平均沙暴日數(d)多年平均雷暴日數(d)多年平均冰雹日數(d)多年平均大風日數(d)多年實測極大風速(m/s)、相應風向多年平均風速(m/s)多年主導風向、風向頻率(%)多年靜風頻率(風速<=0.2m/s)(%)2、氣象站風觀測數據統計(1)月平均風速都安基準站氣象月平均風速如表2,1、12月平均風速最大(3米/秒),6、7月風最小(2.1米/秒)。表4.2-2都安基準站氣象站月平均風速統計(單位m/s)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風速((2)風向特征近20年資料分析的風向玫瑰圖如圖1所示,某地氣象站主要風向為NNW和SSE、N占59.1%,其中以NNW為主風向,占到全年的28.2%左右。表4.2-3都安基準站年風向頻率統計(單位%)風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頻率圖4.2-1都安縣風向玫瑰圖(靜風頻率3.6%)各月風向頻率如下:表4.2-4都安基準站月風向頻率統計(單位%)風向頻率月份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NC010203040506070809101112圖4.2-2某地月風向玫瑰圖3、預測因子項目在開采期排放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礦山開采面、礦石堆場、表土場粉塵無組織排放以及破碎篩分工段粉塵有組織排放,粉塵無組織排放以TSP作為預測因子,粉塵有組織排放以PM10作為預測因子。根據《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中破碎機生產過程產生的顆粒物粒徑分布參考數據,本次評價預測源強PM10取粉塵排放量的60%作為源強參數。4、污染源預測參數項目污染物參數見表4.2-5及表4.2-6。表4.2-5主要廢氣污染源參數一覽表(點源)名稱排氣筒底部中心坐標(o)排氣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氣筒高度/m排氣筒出口內徑(m)煙氣流速/(m3/s)煙氣溫度(℃)年排放小時數/h排放工況污染物污染物排放強度(t/a)經度緯度1#排氣筒2400正常PM102#排氣筒2400正常PM101#排氣筒240050%失效TSP2#排氣筒240050%失效TSP1#排氣筒2400100%失效TSP2#排氣筒2400100%失效TSP表4.2-6主要廢氣污染源參數一覽表(矩形面源)污染源名稱坐標海拔高度/m矩形面源(m)排放工況污染物污染物排放強度單位XY長度寬度有效高度第一采區正常TSPt/a第二采區正常TSPt/a第三采區正常TSPt/a1#破碎站正常TSPt/a2#破碎站正常TSPt/a堆料場108.174570正常TSPt/a排渣場108.173480正常TSPt/a5、預測模式(1)預測模型根據估算,本次大氣環境評價等級為一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在此情況下使用AERMOD預測系統進行預測。(2)地形數據EIAPro2018評價范圍內的地形數據采用外部DEM,為EIAPro2018軟件供應方提供的符合預測要求的地形數據文件。圖4.2-3大氣預測地形示意圖(3)AERMOD模式中的地面特征參數根據項目所在位置,選取項目所在區域的地表反射率、波文率、地表粗糙度見表4.2-7。表4.2-7AERMOD模式中的相關參數選取一覽表序號扇區時段正午反照率波文比地表粗糙度1一月2二月3三月4四月5五月6六月7七月8八月9九月10十月11十一月12十二月預測范圍與計算點根據估算模式的計算結果,本工程污染源的分布以及項目周邊環境狀況來確定大氣預測范圍為。東西向為X軸,南北向為Y軸,以廠址為中心5km×5km的矩形區域。預測計算點包括環境空氣敏感點、預測范圍內的網格點以及區域最大地面濃度點。網格設置方法見表4.2-8;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網格點間距采用以背景圖中心點為中心,按照近密遠疏法進行設置,距離中心5km的網格點間距不超過100m。表4.2-8預測網格點設置預測網格設置方法直角坐標網格布點原則以背景圖中心點為中心,按照近密遠疏法進行設置中心點坐標108.173608E 23.863881N預測網格點網格間距X方向(m)[-2512,1771]100Y方向(m)[-1579,2428]100預測評價1、達標區域預測情景設置確定的達標區域預測內容和評價內容如下表4.2-9所示表4.2-9達標區域預測內容和評價內容評價對象污染源污染源排放形式預測因子預測內容評價內容達標區評價項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PM10TSP短期濃度長期濃度最大濃度占標率新增污染源+環境質量現狀濃度正常排放PM10TSP短期濃度長期濃度疊加環境質量現狀濃度后的保證率日平均質量濃度和年平均質量濃度的占標率或短期濃度的達標情況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TSP1h平均質量濃度最大濃度占標率2、新增污染源的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分析本項目新增污染物的短期濃度及長期濃度達標情況,經預測,各污染物短期,長期濃度均滿足環境質量標準及導則要求。預測結果見表4.2-9,見表4.2-10。TSP由表4.2-10可見,擬建工程新增污染物的TSP對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及網格點的短期濃度貢獻值均達標;對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及網格點長期濃度貢獻值占標率為10.83%,小于30%。PM10由表4.2-11可見,擬建工程新增污染物的PM10對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及網格點的短期濃度貢獻值均達標;對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及網格點長期濃度貢獻值占標率為0.92%,小于30%。表4.2-10擬建工程新增污染源TSP預測結果表污染物預測點平均時段最大貢獻值/(μg/m3)出現時間占標率/%達標情況TSPTSPTSP小弄律屯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弄鸞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下荷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古秀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巴樂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巴獨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古念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古祿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芭宜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板舊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下芭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那客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干巨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祿建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納興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白炮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巴雷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龍鐵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龍豪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新古儀屯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網格點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表4.2-11擬建工程新增污染源PM10預測結果表污染物預測點平均時段最大貢獻值/(μg/m3)出現時間占標率/%達標情況PM10PM10小弄律屯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弄鸞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下荷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古秀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巴樂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巴獨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古念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古祿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芭宜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板舊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下芭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那客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干巨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祿建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納興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白炮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巴雷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龍鐵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龍豪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新古儀屯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網格點1小時達標日平均達標全時段達標3、污染源疊加的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分析本項目新增污染物新增污染源+環境濃度背景的長期或短期濃度達標情況。本項目環境背景濃度背景值數據為2020年4月4日至2020年4月10日監測項目廠址及新古儀屯的監測數據。(1)TSP由表4.2-12可見,本項目TSP對各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及網格點的保證率日平均質量濃度和年均值濃度的疊加值均達標。日均最大濃度占標率為57.76%,年均最大濃度占標率為62.76%。保證率日平均質量濃度分布圖和年平均質量濃度分布圖見圖4.2-4,圖4.2-5。表4.2-12擬建工程疊加后環境質量濃度預測結果表污染物預測點平均時段貢獻值(μg/m3)背景濃度(μg/m3)疊加后濃度(μg/m3)占標率/%達標情況TSPTSP小弄律屯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弄鸞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下荷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古秀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巴樂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巴獨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古念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古祿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芭宜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板舊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下芭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那客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干巨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祿建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納興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白炮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巴雷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龍鐵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龍豪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新古儀屯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網格點24小時均值達標年均值達標圖4.2-4TSP最大日均值濃度分布(μg/m3)圖4.2-5TSP最大年均值濃度分布(μg/m3)4、非正常工況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擬建工程非正常工況分為兩種情況。1#排氣筒、2#排氣筒處理效率由99%下降至50%;1#排氣筒、2#排氣筒處理效率由99%下降至0%。項目對各敏感點點與最大網格濃度點顆粒物小時貢獻濃度均有明顯增加,項目敏感點均未出現超標現象但項目區域最大網格占標率分別為507.32%,1014.62%,出現超標現象。因此,非正常工況發生時,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產,排查運轉異常的設備并及時進行調試,待所有生產設備、環保設施恢復正常后再投入生產。按要求對非正常工況的起始時刻、恢復時間、時間原因、應對措施、涉及生產設施等信息進行記錄。表4.2-131#排氣筒、2#排氣筒處理效率由99%下降至50%非正常排放TSP小時濃度貢獻值預測點平均時段最大貢獻值(μg/m3)出現時間占標率(%)是否超標小弄律屯1小時平均達標弄鸞1小時平均達標下荷1小時平均達標古秀1小時平均達標巴樂1小時平均達標巴獨1小時平均達標古念1小時平均達標古祿1小時平均達標芭宜1小時平均達標板舊1小時平均達標下芭1小時平均達標那客1小時平均達標干巨1小時平均達標祿建1小時平均達標納興1小時平均達標白炮1小時平均達標巴雷1小時平均達標龍鐵1小時平均達標龍豪1小時平均達標新古儀屯1小時平均達標網格點1小時平均超標表4.2-141#排氣筒、2#排氣筒處理效率由99%下降至0%非正常排放TSP小時濃度貢獻值預測點平均時段最大貢獻值(μg/m3)出現時間占標率(%)是否超標小弄律屯1小時平均達標弄鸞1小時平均達標下荷1小時平均達標古秀1小時平均達標巴樂1小時平均達標巴獨1小時平均達標古念1小時平均達標古祿1小時平均達標芭宜1小時平均達標板舊1小時平均達標下芭1小時平均達標那客1小時平均達標干巨1小時平均達標祿建1小時平均達標納興1小時平均達標白炮1小時平均達標巴雷1小時平均達標龍鐵1小時平均達標龍豪1小時平均達標新古儀屯1小時平均達標網格點1小時平均超標爆破廢氣影響分析本項目炸藥年使用量約為321.3t,項目每7天爆破一次,一年約爆破42次,爆破產生的廢氣主要有CO、NOx及粉塵。根據工程分析可知,本項目爆破作業通過采取灑水降塵措施后,廢氣排放情況為粉塵1.67t/a,CO1.64t/a、NOx4.52t/a。爆破后有害氣體短時內會在爆破區形成一定的積聚,但由于項目為露天開采,爆破時大氣擴散能力強,有毒氣體難以長期積聚,一般不會超過5min,且爆破為瞬時作業,整個工作面持續爆破時間不會超過5min,因此爆破后廢氣積聚的時間不長。此外,建設單位應盡量選擇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的時間段進行爆破作業,有助于廢氣盡快擴散。根據現場調查,距離項目較近的環境敏感點為礦區南面350m的新古儀屯和西南面360m的小弄祿屯。小弄祿屯位于區域全年主導風向的側風向,項目揚塵對其影響較小;新古儀屯位于全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爆破粉塵可能對該敏感點有一定影響,但由于山體阻隔,其影響范圍和程度不明顯。項目爆破粉塵對礦區周邊植物生長發育是有一定影響的,起爆后應及時灑水減輕對周邊植被的影響,有效控制爆破粉塵的影響范圍和強度。總體上,爆破引起的空氣污染范圍小,且延續時間較短,在爆破后及時灑水降塵措施后對項目周邊環境敏感點和空氣環境影響不大運輸揚塵和車輛廢氣影響分析(1)項目汽車外運揚塵影響分析由于礦石運輸不可避免會有土石的跑冒現象,受過往車輛車輪的碾壓形成細小的塵土,以及路面材料的破碎受碾壓、摩擦等作用也會形成塵土,這些塵土在運輸車輛過往期間被車輪及周邊流動空氣帶起形成揚散粉塵影響沿路空氣環境和民居。此外,汽車運輸會對道路沿線兩側的農作物和自然植被產生影響。項目外運礦石主要是從產品堆場外運出售,礦區公路為碎石路,出了礦區,項目礦石運輸過程均是在水泥路上進行運輸,產生的揚塵量較小。項目產品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為線源污染、其產生時間主要為礦石外運時,其產生情況為間歇式且短暫的。為減輕道路揚塵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項目配備1臺灑水車,在干燥季節對運輸經過的砂石路面進行灑水作業,特別是干燥天氣需增加灑水頻次保證地面濕度,另外應安排人員定期清掃運輸道路,減少揚塵的產生,砂石運輸車均采用專用封閉運輸,在車輛進出的地方,設置車輪過水池,以洗去車輪上的泥土,避免車輪上的泥上攜帶上路,評價還要求運輸車輛不超載,經過居民路段降低車速,以減輕揚塵對沿線居民的影響。此外,地磅處于生活區宿舍區內的西面,距離新古儀屯幾戶居民較近,為減輕運輸車輛揚塵對該居民的影響,項目通過采取加高圍墻至3m以上,或在居民房與生活區圍墻之間種植高大喬木的措施,同時通過采取加強管理,每天安排人員清掃此段運輸路面,增加灑水降塵頻次等措施,可有效減輕運輸揚塵對較近的幾戶居民產生的影響。(2)車輛廢氣影響分析燃油廢氣主要來自于挖掘機、裝載機、自卸卡車等重型機械和車輛運行,各機械和車輛使用輕柴油作為燃料,大氣污染物主要為NOx、碳氫化合物、CO、SO2等,但項目開采規模和運輸總量不大,產生的污染物總量較少。評價要求:建設使用尾氣污染物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運輸車輛,嚴禁使用尾氣超標排放的車輛;縮短怠速、減速和加速時間,增加正常運行時間,以減少尾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強管理,及時對運輸道路進行維護,對滑落到道路上的物料進行及時清理,對損壞路面及時進行修補,提高運輸效率。4.2.2運營期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初期雨水影響分析礦山設計收集15min的初期雨水。項目產生的初期雨水主要是針對項目破碎場、采礦區等,由于項目生產作業過程中,采礦區地表附著粉塵,同時加工廠的建筑物以及工業場地均會有粉塵、顆粒污染物吸附沉降在其表面,受到降雨的沖涮后,將隨降雨形成的徑流進入雨水中,綜合表現為SS影響,濃度為500mg/L。(1)露天采場露天采場設計初期雨水沉淀池收集雨水。根據工程分析,一采區初期雨水最大產生量221m3/次,二采區初期雨水最大產生量514m3/次,三采區初期雨水最大產生量156m3/次,1號及2號破碎場初期雨水最大產生量48m3/次。各采區平臺內側設置截排水溝,將雨水引至相應的初期雨水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其中一、三采區及破碎場初期雨水引至容積為450m3的1號初期雨水池,二采區初期雨水引至容積為525m3的2號初期雨水池進行沉淀處理,初期雨水沉淀池能滿足各采區初期雨水的貯存和沉淀要求。項目初期雨水沉淀池池體均采用磚混結構,底部和四周為水泥抹面,初期雨水經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露天采場除塵,不排外,對周邊水環境影響不大。(2)破碎場初期雨水根據工程分析,1號、2號破碎場前15min最大降雨量總共為48m3/次。破碎場四周均設置截排水溝,破碎場初期雨水引入一采區初期雨水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一采區初期雨水沉淀池容積能同時滿足一采區、三采區及破碎場的貯存和沉淀要求。初期雨水經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工業場地降塵,對周邊水環境影響不大。淋溶水影響分析排渣場在雨水的浸泡沖刷下將產生淋溶水,主要污染物為SS,在排渣場四周設置截排水溝,并在下游設置一座240m3淋溶水沉淀池,排渣場收集的淋溶水經收集沉淀處理后均回用于生產,作為降塵用水,不外排,對周邊水影響不大。車輛沖洗廢水影響分析本項目營運期車輛沖洗廢水產生約7m3/d,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經過沉淀池處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對環境影響不大。生活污水影響分析項目生活污水產生量1.72m3/d(516m3/a),經3m3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施肥。據國內平均林地施肥300m3/畝的定額標準,項目生活污水需約1.7畝林地便可消納完畢。生活污水成分相對簡單,并且水量小,項目周邊有大量的林地,遠遠超過1.7畝林地的需要。生活污水用于項目周邊林地的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增加土壤肥力,對土壤無不良影響,有利于土壤環境的改善。項目運營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圍林地施肥,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4.2.3運營期聲環境影響分析噪聲源強營運期爆破和各種設備作業時均會產生噪聲。產生高噪聲的設備主要有空壓機、鑿巖機、挖掘機、破碎機及振動篩等,噪聲源強約85~100dB(A);采礦作業噪聲為間歇性排放,為流動作業噪聲,主要噪聲源強見表4.2-15。表4.2-15噪聲聲級一覽表工藝階段設備名稱數量(臺)單臺設備噪聲(dB(A))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備注采礦階段潛孔鉆機消聲器,可降低20dB(A)非穩態型鑿巖機加強養護非穩態挖掘機加強養護頻發非穩態裝載機加強養護非穩態空壓機建筑隔聲及橡膠軟墊,可降低25dB(A)以上頻發穩態自卸汽車慢速行駛非穩態礦石加工階段顎式破碎機消聲器,減震墊等可降低20dB(A)頻發穩態反擊式破碎機采礦作業噪聲為間歇性排放,其與場界距離定為80m,項目加工場地設備噪聲源與場界的距離見表4.2-16。表4.2-16項目工業場地設備噪聲源與場界的距離單位:m工藝階段設備名稱位置噪聲值(dB(A))與場界距離(m)西場界南場界東場界北場界采礦階段潛孔鉆機露天采場型鑿巖機挖掘機裝載機空壓機自卸汽車破碎加工階段顎式破碎機加工場反擊式破碎機預測模式根據建設項目的噪聲排放特點,并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的要求,選擇點聲源預測模式模擬預測聲源排放噪聲。為評估項目噪聲對周圍環境的最大影響,本次預測僅考慮幾何發散,不考慮大氣、地面效應、聲屏障吸收和其他方面吸收效應。(1)無指向性點聲源幾何發散衰減的計算公式(1):(2)建設項目聲源在預測點產生的等效連續聲級貢獻值計算公式(2):式中:Leqg—建設項目聲源在預測點的等效連續聲級貢獻值,dB(A);LAi—i聲源在預測點產生的A聲級,dB(A);T—預測計算的時間段,s;ti—i聲源在T時段內的運行時間,s。預測情景及預測結果根據預測模式,項目設備噪聲源經降噪措施處理后,計算出各機械噪聲隨距離的變化情況見表4.2-17。表4.2-17各機械噪聲隨距離的變化情況單位:dB(A)工藝階段設備名稱降噪后的噪聲值噪聲源經一定距離(m)衰減后的聲壓級(dB)1020406080100200300采礦階段潛孔鉆機型鑿巖機挖掘機裝載機空壓機自卸汽車破碎加工階段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四周場界噪聲及到達敏感點處預測值見表4.2-18,等聲值線分布圖見圖4.2-6。表4.2-18營運期場界噪聲評價表單位:dB(A)項目時段總等效聲級貢獻值標準值超標與否項目晝間場界南面達標新古儀屯達標圖4.2-6等聲值線分布圖根據等聲值線圖及預測評價結果表明,礦區場界四周晝間噪聲貢獻值排放值均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本項目夜間不生產,礦區四周均為山體及灌木草叢,項目生產噪聲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由此可知,礦山生產對礦區周邊聲環境影響不大。根據現場踏勘可知,項目最近敏感點為礦區南面處的新古儀屯,與項目間有山體阻隔,噪聲經距離衰減后,噪聲值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標準,項目設備噪聲不會產生擾民現象,對敏感點影響不大。爆破噪聲環境影響分析(1)預測情景及預測結果項目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中深孔爆破噪聲不大,噪聲級約為100~110dB(A)。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所推薦的噪聲點源衰減預測模式進行預測,并將預測值與標準值進行比較,評價建設項目爆破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采用的預測模式為噪聲點源衰減模式:式中,LPi—第i個噪聲源噪聲的距離的衰減值,dB(A);L0i—第i個噪聲源的A聲級,dB(A);ri—第i個噪聲源噪聲衰減距離,m;r0i—距離聲源1m處,m。根據噪聲源強以及點源衰減預測模式,可以計算出在距噪聲源一定距離的噪聲值,計算結果見表4.2-19。表4.2-19爆破噪聲在不同距離的噪聲衰減值位:dB(A)距離(m)噪聲源50100200250300350400500爆破7670646260595856由表4.2-18可知,爆破時在300m范圍內噪聲超過2類標準限值;300m范圍外噪聲符合2類標準限值。距離項目較近的敏感點為礦區南面350m的新古儀屯,不在爆破噪聲的影響范圍內,因此,項目爆破噪聲對周圍敏感點聲環境影響不大。(2)爆破振動影響分析爆破工序的另一個危害是振動。當進行深孔爆破時,能量主要消耗在巖石內,因此可導致地面的振動。這種地面振動自爆破中心向四周傳播,當強度足夠大時會破壞地面建筑,因此必須給以足夠的重視。現將爆破振動的預測方法和所造成的各種影響以及防治對策進作下分析。振動強度的預測模式如下:式中:V——質點振動速度,cm/s;Q——最大一段爆破的藥量,kg;R——測點(或被保護的)至爆破的距離,m;m——藥量指數,取1/3;κ——與地質條件等因素有關的參數,取κ=250;α——與巖石性質有關的衰減指數,取α=1.6~1.8,本次計算取1.7。根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72-2014),對多種類型的建(構)筑物提出了不同的安全允許振動速度標準見表4.2-20。4.2-20各種建(構)筑物安全允許標準序號保護對象類別安全允許振速(cm/s)f≤10Hz10Hz<f≤50Hzf>50Hz1土窯洞、土坯房、毛石房屋0.15~0.450.45~0.90.9~1.52一般民用建筑物1.5~2.02.0~2.52.5~3.03工業和商業建筑物2.5~3.53.5~4.54.2~5.04一般古建筑與古跡0.1~0.20.2~0.30.3~0.5本項目開采礦石時采用中深孔爆破,主振動頻率一般為10Hz~60Hz,項目周邊敏感點建筑物主要為混磚房,根據表4.2-19,本項目主要建筑物安全振動速度振動為2.0~2.5cm/s。距爆破中心不同距離處的速度預測結果見表4.2-21。4.2-21爆破振動影響預測結果單位:cm/s距離(m)1002003005009001000振動速度根據計算結果,本項目在最大裝藥量7.47t的情況下,安全振動速度振動為2.0cm/s時,安全振動距離為288m。距離項目最近的敏感點建筑物為礦區南面350m處的新古儀屯,處于安全振動距離以外,因此,本項目爆破振動不會對敏感點建筑物產生影響。小結項目采礦噪聲、運輸噪聲等經距離衰減等作用后,預測結果表明,礦區場界四周晝間噪聲排放值均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本項目夜間不生產,礦區四周均為山體及灌木林地,項目生產噪聲對周邊敏感點噪聲環境影響較小。項目爆破時,由于礦區周邊均為山地,且礦山爆破作業時間較短,產生的爆破噪聲影響將隨著爆破結束而停止,運營產生爆破噪聲對周邊環境影響不大。4.2.4運營期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項目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有廢石方、表土、沉淀池污泥、廢機油、廢油桶以及生活垃圾等。(1)表土及廢石方根據工程分析,項目露天開采過程中剝離產生的表土和表面浮石,表土量為1.12萬m3,廢石量為5.42萬m3,表土臨時堆存于排渣場分區設置的表土場內,用于后期復墾;廢石臨時堆存于項目排渣場分區設置的廢石場內,部分外售,剩余部分用于礦區道路平整,不外排,對環境影響不大。(2)沉淀池污泥初期雨水沉淀池、淋溶水沉淀池和車輛輪胎沖洗沉淀池污泥年產生量約20t,沉淀池污泥主要成分為污泥和少量石粉,挖出后置于表土場,后期用于復墾使用,對環境影響不大。(3)廢機油、廢油桶等機械維修會產生少量的廢機油、廢油桶等。廢機油產生量約為80kg/a,廢油桶產生量約3個/年。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HW08),盛放于專用的盛放桶中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置。廢油桶屬于中轉物,收集后暫存于場內危廢暫存間,交回供應商回收利用。危險廢物儲存及處置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及GB18597-2001《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有關規定,嚴禁隨意堆放和擴散,堆放的地方要有明顯的標志。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廢機油、廢油桶對環境影響不大。(4)生活垃圾項目生活垃圾產生量為6.45t/a,定期運送至附近村屯垃圾收集點統一處理,對環境影響不大。(5)除塵器收集粉塵布袋除塵器灰斗粉塵收集量為2058.86t/a,主要成分為石粉等,可摻入石粉中外售,對環境影響不大。4.2.5營運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對植物的影響分析項目運營期對植物的影響主要集中于開采前的植物清理及礦體表層廢土剝離,對工程占地內的植物造成直接影響或間接影響。施工完成并采取合理的綠化恢復措施后,影響區植被可得到恢復,臨時占地的植被可基本得到恢復,而永久占地的植被永久性損失。植被類型和數量的減少將對評價區內原有生態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從整個礦區范圍分析,項目礦石開采對各植被面積擾動較大,對當地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產生影響,造成露采面上植物物種的消失。根據現場調查可知礦區內的植被主要以自然生長的灌木叢、草叢為主,礦區內無珍稀保護植物分布,植物群落組成簡單,這些礦區內被破壞的植被在礦區其他地方及礦區外有大量分布,因此,本項目的開采對區域內植被影響較小。礦山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礦區的露天采場在礦山閉礦后都將進行土地復墾,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對地表植被及時進行恢復,把對植被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礦區開采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對附近的植物產生一定的影響。粉塵降落在植物葉面上,吸收水分成深灰色的一層薄殼,堵塞氣孔,影響呼吸作用和水分蒸發,降低葉面的光合作用,減弱植物機體代謝能力。只要采取灑水降塵措施,可使影響范圍的粉塵大大降低,礦區植被不是敏感植被,植被在礦區其他地方及礦區外均有大量分布,礦山開采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對植被生長發育影響較少,不會造成區域植被生長減退。對動物的影響分析項目所在區域人類活動頻繁,因此礦區內野生動物的種類及數量都不多,主要是低山陡坡地區的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爬行類、昆蟲和常見鳥類。項目對野生動物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①項目運營期礦山開采面剝離工程將使原棲息地上的動物喪失棲息地和覓食地,為覓食和尋找適宜的棲息地而向四周遷移。但礦區內動物都是些普通的常見種類,評價區域內地形、地貌、生境等因素對野生動物逃遁較為有利,礦區不被擾動的地方及礦區外有大面積生境與項目開采所破壞的生境相似,只要它們不被人類捕殺,最終它們中的大多數將輾轉至礦區周邊其它地帶。因此,項目開采所造成的原有動物遷移,不會影響區域野生動物群系組成,對整個區域的野生動物影響不大。②礦區開采期間,生產活動車來人往所產生的各種噪聲,對生活在周邊的野生動物也會產生不利影響。預計在營運期間,附近的部分動物因不能忍受噪聲干擾而向遠離礦區的方向遷移,從而使礦區四周動物種類和數量減少,但礦區周邊類似的生境分布較廣,動物遷移后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③項目運營期間,由于外來人員聚集,將對周圍的野生動物造成騷擾,有些人可能在閑暇之時,對野生動物進行狩獵,這將對野生動物生存構成嚴重影響,且這種影響往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恢復,甚至是不可逆的。對這種影響必須采取強有力的保護措施,防患于未然,將影響的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對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分析物種的多樣性是構成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基礎,也是使生態系統趨于穩定的重要因素。根據現場調查,礦區所占用土地類型為灌木林地、旱地和裸地,植被物種多為常見、廣布的物種,組成結構較簡單,礦區植被物種在礦區其他地方及礦區外有大量分布,區域的野生動物的數量少,沒有發現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野生植物,并且本工程開采影響范圍小,礦產開采影響的也極其有限,不會對區域動植物的生境產生重大變化。因此,項目的建設對動植物的物種組成及區系變化的影響不大,對區域動物多樣性的影響也較小。對景觀環境的影響分析項目礦區的開采將會使原地貌以及植被遭受破壞,項目建設占地將會使原有的自然景觀類型發生變化,與礦區周邊景觀形成不協調性。營運期露天采礦對植被破壞會隨著采場工作面的推進而逐步增大,屆時礦區采場會出現一定面積的“光禿”現象。開采活動還會改變礦體賦存山體的地形地貌,形成一定面積采空區,另外雨季時由于雨水沖刷開采工作面會造成污流和泥濘,影響人的視覺感觀。總之,項目的生產活動將改變礦區局部區域的地形地貌,破壞地表植被,影響視覺感觀等。但項目礦區處于農村地區,不在主要交通道路視線范圍內,周邊無風景名勝區,工程對區域自然景觀的破壞也局限在礦區內,因此,通過采取有效的景觀保護措施后,項目對區域自然景觀的影響不大。在項目閉礦后會對整個礦區進行土地整治,采取植被恢復、截排水、攔渣等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恢復措施,對開采形成的裸露坡面、開采區進行植被恢復,并拆除遺留的建構筑物,將使得礦區與自然景觀逐漸協調一致。因此,礦山開采對自然景觀的影響是短暫的,待落實相關措施后,礦山閉礦后將逐漸與周邊自然景觀協調。對土地利用結構的影響分析項目原有工程占用土地類型主要有灌木林地,礦區占地將造成植被破壞、土地利用性質的改變,生態系統受到一定影響。同時,項目建設壓占土地,主要是使這些土地失去原有的生物生產功能和生態服務功能,會對局部的土地利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從整個礦區范圍分析,項目建設對場址內的灌木林地、草地的擾動較大,但本礦區擬劃定礦區范圍面積較小,對項目區域內的土地利用結構影響也極其有限。項目服務期滿后會對礦區進行復墾治理,及時進行生態恢復,盡可能的優化礦區土地利用結構,把對土地利用結構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因此,項目建設對評價區域土地利用結構影響不大。水土流失影響分析本工程如不采取必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現在:(1)破壞地表植被,加劇地表水土流失項目建設中的采礦、土石方開挖、棄土棄渣的堆放等活動都將形成新的開挖面和堆積體,擾動了原有地貌,改變土體結構,破壞了原有植被,使侵蝕度增加,區域水土流失加重。該地區暴雨后易形成徑流。如果土建工程施工期、運行期形成的裸露地及閑置地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只要暴雨一沖刷,徑流挾帶泥沙沖向附近農田,將造成土地被破壞和農田被污染的危害。(2)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壤貧瘠現有植被破壞、地表擾動,有可能使土地石化、沙化,導致土地生產力降低,而且對當地區域景觀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建設期中的棄土、棄石等,若不能合理棄置且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將會導致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貧瘠。(3)影響周邊農田及村莊流失的泥沙在徑流的挾帶下可能掩埋附近農田及道路等,影響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4)工程施工過程中若不加強管理,裸露的地表遇大風時塵土飛揚,遇大雨則泥水橫流,影響周圍環境。另外,工程開挖及填筑的裸露面不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周圍的景觀將形成破壞,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產生不利影響。露天開采水土流失狀況較為突出,使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原地表降低或水土保持功能。裸露的地表經雨水沖刷后,大量泥沙隨著地表徑流向下游水體流去,污染地表水體,嚴重者甚至堵塞排洪溝和河道。針對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狀況,在采區、表土堆放場等四周應設置截排水溝,將礦區外匯集的雨水有序的沿礦區周邊外排,減少雨水進入采區及廢土場內,從而控制水土流失量。另外,在閉礦期及時做好土地復墾工作,包括采場、破碎場及工業場地等,恢復生態功能,有效的減緩水土流失。閉礦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服務期滿后,環境空氣、水體、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源停止排污,對環境的影響逐漸消失。由于采掘引起的地表裸露延續的時間較長,開采造成地表裸露及廢棄物堆放等對生態環境還存在一定潛在的影響,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局部地表巖移和跨落會從一定程度上加劇地表巖土侵蝕速度,雨水沖刷整治復墾的土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2)臨時堆土場不但破壞了植被、生態景觀,而且存在著瀉溜、滑坡的危險。同時,項目建設遺留下來的挖填裸露面與項目周圍生態自然景觀不協調,影響自然生態。為避免這些不利影響,礦山服務期滿后應采取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復墾等生態保護措施,可減輕采礦帶來的不良影響。隨著林木的生長和植被恢復,邊坡的穩定,土地復墾,礦區逐漸恢復為自然景觀,礦區生態環境會逐漸向良性方向發展。4.2.6項目對飲用水源影響分析根據現狀調查可知,龍灣鄉中舊村古秀屯飲用水水源位于項目礦區西北面上游1km處,屬于地下水型水源地,該水源地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項目距離一級保護區約1.5km,距離準保護區有1km。根據區域水文地質圖(附圖12)可知,項目所處場址附近有一條地下河,總體流向為北北西~南南東流,古秀屯水源保護區也有一條總體流向為北北西~南南東流的地下河,兩條地下河基本上處于平行分布,相互之間不存在水力聯系,且項目在生產過程產生的初期雨水、淋溶水及車輛輪胎沖洗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全部回用于場地或道路灑水降塵,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施肥,因此,項目建設對龍灣鄉中舊村古秀屯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不會造成污染影響。4.3環境風險分析4.3.1評價依據根據現場勘查及建設單位提供材料,項目所在區域不屬于環境敏感區,項目所使用的炸藥屬于爆炸危險性質物質,其存放量未超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4)臨界量,為非重大危險源及重點關注的危險物質,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79-2018),本項目風險潛勢初判為Ⅰ級,風險評價等級為簡單分析。4.3.2風險識別根據建設項目的生產特征,對開采過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單元中的各個生產設施進行分析,識別潛在的危險單元,詳見表4.3-1。表4.3-1主要生產設施潛在危險性識別危險源潛在事故類型危害程度礦山爆破炸藥屬于危險性爆炸物質,爆破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噪聲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影響面大柴油儲罐柴油貯存及加油過程中出現滴、漏等現象影響面小采區山體暴雨等條件下,水土流失,山體滑坡,邊坡坍塌等影響面大沉淀池事故排放初期雨水沉淀池、淋溶水池出現故障時,廢水未得到有效處理影響面小廢渣場擋土墻如果設計不當或管理不到位,擋土墻坍塌影響面大風險物質識別項目工程所涉及的物質主要炸藥(硝酸銨)、柴油等。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附錄B的《重點關注的危險物質及臨界量》,項目生產涉及的所有物質中,炸藥(硝酸銨)屬危險化學品,屬于爆炸性物質,項目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根據《危險化學品名錄》,柴油不屬于危險化學品,但柴油屬于易燃、易爆物品。1、炸藥根據物料性質,炸藥(硝酸銨)理化性質敘述如下:爆炸物品是蘊藏巨大能量的危險品。爆炸物品爆炸不僅產生強大的沖擊波,還伴隨火災及產生有毒有害氣體。若發生爆炸,將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引發礦區爆炸事故主要因素為:運輸不慎造成意外爆炸;爆破人員加工或裝藥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爆炸:違規處理盲炮,打殘眼造成爆炸,爆破器材因疏于管理,領退制度不健全,爆破器材流入社會影響,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炸藥是礦山中最常用的危險品,其威力可達320ml,猛度為12mm以上,含TNT為11%左右,用雷管可以順利起爆。其炸藥的成分和理化性能詳見表4.3-2。表4.3-2炸藥的成分和性能名稱分子式風險類型產生風險的理化性質炸藥NH4NO3爆炸外觀與性狀:無色斜方晶系結晶或白色細小顆粒狀結晶;熔點:169.6℃,沸點:210℃,相對密度:1.725(25℃),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和液氨(190g/100mL(20℃)),不溶于醚。2、柴油柴油主要是9到18個碳原子的鏈烷、環烷或芳烴組成的混合物,其化學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間,沸點在170℃至390℃間,閃點56℃,屬于易燃、易爆品。柴油的理化性質和危險特性詳見表表4.3-3。表4.3-3柴油的理化性質和危險特性第一部分危險性概述危險性類別:第3.3類高閃點易燃液體燃爆危險:易燃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環境危害: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地表水、土壤、大氣和飲用水的污染。第二部分理化特性外觀及性狀:稍有粘性的棕色液體。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機的燃料等。閃點(℃):45~55℃相對密度(水=1):0.87~0.9沸點(℃):200~350℃爆炸上限%(V/V):4.5自然點(℃):257爆炸下限%(V/V):1.5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易溶于脂肪。第三部分穩定性及化學活性穩定性:穩定避免接觸的條件:明火、高熱禁配物:強氧化劑、鹵素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第四部分毒理學資料急性毒性:LD50LC50急性中毒:皮膚接觸柴油可引起接觸性皮炎、油性痤瘡,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經胎盤進入胎兒血中。慢性中毒:柴油廢氣可引起眼、鼻刺激癥狀,頭痛。刺激性:具有刺激作用最高容許濃度目前無標準生產設施風險識別根據項目的工程特征分析,該項目環境風險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1)危險物質使用、貯運過程環境風險項目使用的危險物質有:炸藥、雷管等爆破器材及柴油,在使用、貯運過程會存在環境風險。(2)柴油儲罐泄露事故環境風險礦山在儲存和使用柴油的過程中,由于錯誤或不規范的操作導致柴油泄露或滴漏,造成柴油滲透地層對地下水和土壤環境的影響。(3)礦山滑坡事故環境風險本礦山開采破壞了礦區原有的地形,礦山開采過程中由于爆破,采區巖體失穩,可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山體滑坡的危險,對礦區及人員生命財產噪聲影響。(4)擋土墻垮塌風險擋土墻如果設計不當或管理不到位,可能會發類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事故發生。4.3.3環境風險影響分析柴油儲存及加油風險分析根據項目的特點,項目采用油桶裝油及加油的主要事故類型為柴油溢出與泄露。使用油罐對設備及運輸車輛進行加油,由于加油工作人員的操作不當,不能遵守加油的相關規定,可能造成柴油泄露,可能會造成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氣環境的污染,主要污染影響表現為:(1)對地表水的污染泄漏或滲漏的柴油一旦進入地表水體,將造成地表水體的污染,影響范圍小到幾公里大到幾十公里。污染首先將造成地表水體的景觀破壞,產生嚴重的刺鼻氣味;其次,由于有機烴類物質難溶于水,大部分上浮在水層表面,形成一層油膜使空氣與水隔離,造成水中溶解氧濃度降低,逐漸形成死水,致使水中生物死亡;再次,成品油的主要成分是C4~C9的烴類、芳烴類、醇酮類以及鹵代烴類有機物,一旦進入水環境,由于可生化性較差,造成被污染水體長時間得不到凈化,完全恢復則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項目所在區域的主要地表水為礦區南東面450m處的紅水河,礦區西部平地中部位置有一處地下河天窗,如果發生柴油儲罐泄露,可能進入該地下河天窗流入紅水河。項目擬在儲油罐區設置圍堰,圍堰內容積不低于20m3,儲罐一旦發生泄漏事故,油品將積聚在儲罐圍堰內,可避免油品擴散至外環境,對區域地表水造成的影響不大。(2)對地下水的污染柴油儲罐發生泄漏或滲漏時對地下水的污染較為嚴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將使地下水產生嚴重異味,并具有較強的致畸致癌性,污染區域內地下水無法飲用。同時由于這種滲漏必然穿過較厚的土壤層,使土壤層中吸附了大量的燃料油,土壤層吸附的燃料油不僅會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層吸附的燃料油還會隨著地表水的下滲對土壤層的沖刷作用補充到地下水,這樣即便污染源得到及時控制,地下水要完全恢復也需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項目采用鋼筋混凝土圍堰防滲技術,對儲油罐內外表面、圍堰的內表面、油罐區地面、輸油管線外表面均做了“六膠兩布”的防滲防腐處理,儲罐一旦發生泄漏事故,油品將由于防滲層的保護作用,積聚在儲罐圍堰內,可回收油品,避免油品擴散至外環境,對區域地下水造成的影響不大。(3)對大氣環境的污染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對于突發性的事故溢油,油品溢出后在地面呈不規則的面源分布,油品的揮發速度重要影響因素為油品蒸汽壓、現場風速、油品溢出面積、油品蒸汽分子平均重度。項目一旦發生柴油泄漏與溢出事故時,油品將主要在防滲池內形成液池,自然揮發,揮發僅會對小區域內的環境空氣造成一定的污染,不會造成大面積的擴散,通過及時處理回收利用,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小。礦山山體滑坡事故環境風險采石場內未發現斷裂、褶皺構造分布,礦體內無軟弱夾層,礦體及圍巖均為建筑石料用灰巖礦,礦體表面風化土層薄,礦體大部分裸露于地表,采用自上而下的水平分層臺階開采,階段高度15m,且邊坡預留有安全清掃平臺,邊坡穩定性較好;因此,礦床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類型。經調查,礦山及周邊未發現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隱患,也無地質災害發生的歷史和記錄。礦山為露天開采,礦山開采不會引起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廢渣場擋土墻垮塌環境風險項目廢渣場位于礦區東北面底部靠礦山開采區山腳一側(表土場北面),總占地面積為10831m2,排渣場與表土場之間擬采用稍大塊的廢石渣自然隔開即可,不設計擋土墻;而排渣場西面一側為平地,且靠近后期規劃建設的碳酸鈣加工廠房,因此西面設計有5.0m高的擋土墻。根據開采設計方案,擋土墻采用砂漿強度M7.5砌筑,墻身高5m,底寬3m,頂寬1.5m,總長度107m。擋土墻垮塌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墻體質量問題(如墻體滲漏、墻體滑坡、基礎滲漏等)、管理不當問題以及工程設計布置和施工不當等。排渣場四周修建排水溝,上游匯水面較小,雨水呈分散流的形式往下排泄,流量小,預測廢渣場引發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爆破風險分析項目生產過程中炸藥、雷管等危險物質在運輸、貯存、使用過程中,環境安全問題可歸納為如下三類:①由于爆破力學效應,如爆破產生的地震波、沖擊波、噪聲,由于炸藥爆炸時的物理效應,爆炸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電磁波效應等引起的安全事故;②爆破引起的突發性事故,如炸藥的早爆、拒爆和因操作失誤而引起的安全事故;③炸藥貯存違反爆破安全的有關規定,發生爆炸事故,而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項目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乳化炸藥和微差爆破系統起爆。中深孔爆破技術是目前國內廣泛采用的用于礦山剝離、采礦、水利工程及鐵路開挖等工程的主要爆破方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作業方式,作業人員可在寬廣的平臺上作業,產生的遠距離飛石和震動較少,減少礦山企業的每月爆破次數。采用中深孔爆破方法,由于一次爆破石方量大,因而每月爆破次數少,同時爆破作業時爆破噪聲和震動也比較小。因此,采用中深孔爆破作業方式,可以提高了安全系數,增強安全性,同時也可以解決礦山爆破作業過程中,震動大、飛石多、爆破次數多等這些一直困擾民用爆破物品的難題。在使用相同炸藥量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碎石產出量,并可以提高礦山產量,增加了爆破方量,從長期來看,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開采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結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14)中相關規定以及本項目特點,本項目擬設置300m爆破安全防護距離,確保爆破工序安全,項目最近的敏感點為露天采場南面350m處的新古儀屯,位于爆破安全防護距離外,且有山體阻隔,項目爆破不會對安全距離外的敏感點構成風險影響。4.3.4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柴油儲存及加油風險防范措施1、防范措施柴油儲罐存放地要堅實平整,高出周圍地面0.2m,有0.5m的排水坡度;儲罐直立放置,存放于干燥、陰涼、通風處,遠離明火;擰緊封口蓋,保持儲罐密封;加油工作人員按照加油規定操作,保持地面清潔,便于漏油時及時發現并處理;儲罐周邊設置鋼筋混凝土圍堰,有效容積不小于20m3,圍堰高度在0.5m。2、應急處置措施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盡快切斷泄漏源;儲罐周邊設置圍堰,防止儲罐泄漏柴油流出罐區排入環境;發生柴油少量泄漏時,柴油可控制在圍堰內,可用活性炭、木屑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發生大量泄漏時,柴油亦可控制在圍堰內,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利用。礦山山體滑坡環境風險防范措施(1)采礦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開采設計進行開采。(2)采礦作業必須堅持按規定保留臺階坡面,不得超挖坡底線或從坡底掏采。要求自上而下開采,每個階段采礦至最終邊坡后,清除坡面上的松石,防止安全平臺超負荷發生塌方。(3)局部邊坡發生坍塌時,應及時清理。對邊坡存在的事故隱患,一般應從上往下削坡減載,不得從臺階坡腳掏挖。(4)采空區要及時進行植被的恢復,采礦的同時進行植被的恢復,以提早發揮植被的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擋土墻垮塌風險防范措施預防擋土墻垮塌應從墻體選址、工程勘察測量、設計、施工監測和維護管理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應請有相關設計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并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墻址地區的工程地質勘探、測量;加強擋土墻的安全監管,建設和管理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安全生產職責,加強監管,及時發現隱患。爆破施工風險防范措施(1)炸藥的使用及運輸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的要求進行。(2)混裝車駕駛員、操作工,應經過嚴格培訓和考核,熟練掌握混裝車各部分的操作程序和使用、維護方法,持證上崗。混裝車應配備消防器具,接地良好,進人現場應懸掛危險標志。(3)爆破安全施工人員,必須具備高度責任感,遵章守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熟悉爆破程序及技術要求,有較全面的爆破安全生產管理、操作素質。(4)爆破工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爆破工嚴格執行戴安全帽、穿膠鞋,嚴禁穿拖鞋、不帶安全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53-2025包裝藥品包裝的篡改驗證特性
- 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護理
- 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影像核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酶制劑與釀酒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榮成市第三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二次調研測試英語試題理試題含答案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形勢與政策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數據庫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市職業大學《危重癥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中國文學史(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質控工具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 一年級不等式填數練習題
- 2025年糧油保管員職業技能資格知識考試題(附答案)
- 皮膚病靶向治療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課件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溫室建造技術規范 第3部分:山東VI型
- NDA模板:2024年英文商業保密協議標準格式一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綜合實踐活動1《抓抓數數》教案
- 路基路面工程課件:路基路面工程概述
- RoHS知識培訓課件
- 醫學課件痛風性關節炎
- 潔凈手術室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