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地方標準編制說明_第1頁
池州市地方標準編制說明_第2頁
池州市地方標準編制說明_第3頁
池州市地方標準編制說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池州市地方標準編制說明標準名稱鮮食子蓮稻田種植技術規程任務來源(項目計劃號)池州市市場監管局《關于下達2020年池州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池市監函[2020]309號)負責起草單位池州齊碩科技有限公司、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單位地址池州市貴池區牛頭山鎮牛頭山村、池州市湖心路247號參與起草單位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池州市綠久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標準起草人(全部起草人,應標準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號姓名單位職務職稱電話編制情況1、編制過程簡介2020年9月1日,收到《關于下達2020年第池州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后,成立了編制小組并制定了詳細的起草工作計劃,起草組成員包括池州齊碩科技有限公司、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池州市綠久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小組圍繞池州市子蓮特色水生(蔬菜)植物種植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調研,結合文獻資料分析,提出池州市鮮食子蓮栽培技術規程,并收集相關文獻,結合池州市種植環境及特點,提煉出標準化要素,按照GB/T1.1—2009要求進行編寫,經過多次組內討論后形成《鮮食子蓮稻田種植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2、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池州市現有子蓮種植面積約有3.5萬畝,年產鮮食子蓮7000噸,加工蓮子3500噸,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為當地農戶增收、鄉鎮振興做出了突出貢獻。池州子蓮種植面積主要集中在貴池區,其次在東至和青陽縣。鮮食子蓮主要銷售安慶市區、合肥、南京、上海、廣州,部分產品通過網店也銷售于全國各地。由于池州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溫光資源充足,土肥肥沃,生態環境好,池州鮮食子蓮口感及品質均比江西、福建生產的鮮食子蓮好,表現出脆嫩、甘甜、水分足,是夏季不可缺少的清暑水果。池州市大規模種植子蓮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當前存在著品種退化、管理不規范、產量水平差距大等、生產成本高、采摘標準不統一等突出問題,我們在引進新品種的基礎上,進行勻株減苗、嫩果采摘、增蜂授粉,流水降溫、摘葉促花、精準施肥及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集成了鮮食子蓮綠色優質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規程。為了提升池州市子蓮品牌意識,保護種植戶利益,加強池州市優特色產品競爭力,特制定本標準。3、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1)原則:a)科學性。標準在編制的過程中,針對池州市鮮食子蓮種植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標準條款的制定符合實際情況;b)廣泛性。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池州子蓮稻田種植實際情況,通過多次與種植進行溝通,經過試驗示范,并與種植進行示范驗證,并及時與種植戶進行溝通;c)協調性。通過查詢國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技術規范的情況下,與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已有的相關技術標準協調一致。d)先進性。經過查閱,目前安徽省還沒有鮮食子蓮稻田種植技術規程,可以填補我鮮食子蓮種植技術空白。(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3)本標準依據相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制定。4、主要條款的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試驗驗證的論述(詳細說明)主要條款說明藕田選擇選擇的稻田宜水源充足,地勢平坦,耕作層宜在30cm以上,在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冬翻曬垡,在栽種前15d整地,每667m2宜施生石灰40kg~60kg,整地應兩耕兩耙,清除雜草,耙平泥面。一般稻田種植子蓮年限4a~5a為一輪作。品種選擇選擇高產、抗病、品質好的適合鮮食的優良子蓮品種,如太空蓮36、建選17、建選31等。水層調控水層深度調控應遵循“前淺、中深、后淺”的原則。即栽種期至萌芽階段保持水深3cm~5cm;隨著立葉及分15cm~20cm20cm越冬時,水深5~l0厘米即可,但不能斷水,結冰期間水深可適當增加6、鮮食蓮籽一般于6月中下旬開始采摘,集中采摘時期為7~8月,期間每日采收1次,其他時期宜每3d~4d采收1次。鮮食蓮子采摘標準為開花后12d~15d,蓮蓬要求飽滿,蓮籽露出0.3cm~0.5cm,顏色青綠色、籽粒脆嫩、味甜,蓮心0.5mm~0.8mm,于青綠子期,采摘為銷售當日的凌晨或前一天傍晚采收,在3℃~5℃下貯藏,可保鮮7天以上。試驗示范驗證:本規程從2017年開始開展了相關的基礎性試驗研究,直到2019年初具成型,為檢驗《鮮食子蓮稻田種植技術規程》應用的適宜性和可操作性,從2017-2020年在池州市貴池區進行了相關的試驗及攻關示范,嚴格按照規程的要求進行統一操作,示范結果顯示:鮮食子蓮通過選擇品種選擇、水層調控、減株勻苗、摘除老葉、輔助授粉及規范采摘等標準操作,4年平均產量達到315.7公斤/畝,其中2019年在持續高溫干旱等不利氣候條件下,百畝連片示范區平均產量仍達到了307.2公斤,比對照田塊增產75.3公斤,增幅達到32.5%。綜上所述,通過本規程的制訂實施,將會使我市子蓮種植水平能力上升一個臺階,為子蓮種植戶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為穩定和提高本區域農民增產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5、標準中如果涉及專利,應有明確的知識產權說明無6、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說明采標程度,以及國內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無7、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無8、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渡辦法、實施日期等)1.建議本規程作為推薦性標準,在發布之日起實施。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