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_第1頁
望城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_第2頁
望城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_第3頁
望城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_第4頁
望城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望城縣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生態縣是生態示范區的高級階段,是生態示范區建設與發展的最終目標。它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協調經濟、社會、環境建設為主要對象,在縣級行政區范圍內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經濟全面健康持續發展的一個相對獨立又對外開放的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的復合生態系統。湖南省望城縣地處湘中東北,緊鄰省會長沙市區,是長沙市的市轄縣。望城資源豐富,物產豐饒,氣候宜人,雨量充足,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糧生產基地縣、商品魚基地縣、瘦肉型豬基地縣,典型的魚米之鄉。望城縣區位優越,交通發達。2000年望城縣開始創建全國生態示范區,通過幾年的建設,望城縣社會、經濟與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4年通過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驗收,成為全國生態示范區。1研究領域的基本情況1.1望城縣望城森林資源資源望城縣位于湖南省東北部,與省會長沙相連,是長沙市的市轄縣,區位優越,交通發達。全縣國土總面積1361.32km2。屬長衡丘陵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總體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氣候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一年之中四季分明。位于湘江流域中下游地段大江貫穿南北,其余支流以湘江為軸線,呈葉脈狀向東、西展開,溪河枝生發育,有湖區大堤垸9個(面積為6666.67hm2以上的堤垸1個),并有中型水庫2座。望城縣森林資源豐富,生物種類繁多,縣境植被屬于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植物資源有535種,其中木本植物274種,野生植物有400多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樹種有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篦子三尖杉、香果樹、銀杏、花櫚木,三級保護植物有閩楠、楨楠、天竺桂、水曲柳等。縣境內已查明的現有野生動物116種,其中哺乳類11種,鳥類11種,爬行類6種,兩棲類5種,魚類48種,節肢類15種,其他類20種,其中屬于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的野生動物13種。礦產資源有金、錫、鉛、鋅、鈮、陶土、花崗巖、石灰石、青板石、巖粘土等35種,其中儲量豐富的首推花崗石,總儲量達37億m3,是有名的“建材之鄉”。望城具有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旅游資源,人文資源有中華品牌“雷鋒精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沙銅官窯,國家4A級旅游景區雷鋒紀念館、曾國藩墓、洗心禪寺、戴公廟等。自然景觀資源有黑麋峰省級森林公園等。1.2產品品種數量增長情況2004年全縣實現地方國民生產總值80.78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38.95億元,增長19.5%;第三產業增加值25.66億元,增長8.1%;人均地方國民生產總值11500元,同比增長1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3億元,同比增長12%;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1.77億元,同比增長32%;全縣財政總收入達6.50億元,同比增長25.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36億元,同比增長27.86%。1.3實驗類濕地水質及保護區現狀望城縣空氣環境質量良好,空氣中SO2、TSP、NO2達標率保持100%,地表水質達到GB3838-2002中II類水質標準,聲環境質量達到《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中II類標準,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9.64%。境內有黑麋峰森林公園等6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面積2400hm2;以湘江沿岸、小型水庫和重要湖泊為主的濕地保護區,面積為1300hm2;侯鳥-白鷺自然保護區,全縣共有6處,面積為900hm2。2生態縣建設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2.1望城縣水環境自然發展現狀一是融城優勢。望城地處長江產業開發帶、洞庭湖經濟圈的腹地和湖南省“一點一線”的重要位置,又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省會長沙近郊,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網絡完善,水電設施完備,郵電通訊暢通快捷。二是景觀與資源優勢。望城縣森林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豐富,地形地貌多樣,2004年望城縣森林覆蓋率40.6%,植被覆蓋較好,空氣新鮮,居住環境好。三是生態環境優勢。望城縣生態環境質量,特別是東部、西部山區,北部丘陵與平原地區、南部丘崗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一級標準、水環境質量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聲環境質量達到《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中Ⅱ類標準。四是生態建設品牌優勢。生態建設在望城縣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望城縣就開始生態農業縣的建設,是全國首批生態農業試點縣。2001年國家批準了望城國家農業科技園(湖南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望城縣高科技食品工業園,2004年望城縣通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驗收,成為“全國生態示范區”。五是社會經濟發展優勢。省會城市的近郊縣,隨著長株潭一體化、省會城市化的推進,望城縣“三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向經濟強縣邁進。目前已建成了以湖南望城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業基地、湖南省臺商投資區、含浦科技教育產業園、望城科技出版基地為龍頭的園區工業,200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均處于湖南省各縣市前茅。2.2經濟發展不平衡一是經濟總量偏低、缺乏大型支柱產業,進入21世紀后,望城縣社會經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作為省會城市近郊縣,與長沙縣差不多,但經濟總量,特別是工業經濟規模與長沙縣相距甚遠。主要是缺乏大型支柱型產業,無法提高經濟總量,僅農產品加工企業難以提升望城經濟總量,必須發展大工業經濟,如機械制造、電力能源等,這樣才能使工業規模取得較快突破。二是旱澇災害頻繁制約望城縣社會經濟發展,湘江穿望城縣境內而過,望城縣的西北部是與洞庭湖平原的結合部,水患比較頻繁,成為制約望城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而該縣的東北與西南部又多為丘陵山崗地帶,森林覆蓋與保育情況還要加強,非金屬礦產資源開采的地表破壞比較嚴重,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治理土壤冷浸與潛育化、改造低產田土的任務重。三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沿雷鋒大道、三環線區域,面積不到全縣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但聚集全縣80%的經濟總量,商貿發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較完善,社會事業進步。而北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主要是圍湖造田平原區與丘陵區,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主要以一、二產業為主,三產業不發達,且現有工業規模小,技術設備落后,經濟總量小。3望城生態縣建設規劃的主要內容3.1建設生態新城,需要進一步優化的立地條件指導思想和戰略定位:以“社會-經濟-環境”復合生態系統理論和循環經濟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以生態經濟建設為主線,以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創建和諧的人居社區(村組)與社會融洽的生態文化為中心,以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出發點,以生態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動力,以創建“生態望城、創新望城、富強望城、和諧望城”為目標,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市生態化”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逐步把望城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省會生態新城區和長株潭城市群的衛星生態新城。規劃原則:科學發展觀與區域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循環經濟原則;整體優化,與其他相關發展規劃協調一致原則;人居環境的改善與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政府宏觀調控、社會共同參與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相結合的原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望城特色的原則;前瞻性與可操作性有機統一的原則。3.2生態縣建設目標依據《生態省、生態市及生態縣考核驗收標準(試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3.3),《長沙市生態市建設規劃》、《望城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計劃》、《望城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以2004年為基準年,確定望城縣國家級生態縣建設規劃2008年(近期)目標(達到“十一五”規劃目標)、2013年(中期)目標(達到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目標、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指標)、2020年(遠期)目標(達到基本現代化水平目標),分為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進步三個方面共42項指標。具體指標本文不做介紹。3.3生態農業工程概況望城縣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立足當地資源特點,重點建設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種植、養殖、水利等)、生態工業(清潔生產)、生態旅游、生態城鎮和環境污染控制6個主要領域及30余項重點工程,并編制各個領域與各項工程具體建設規劃,以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本文重點闡述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生態農業建設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推進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農業產業化,以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替代傳統農業,使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同時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與提高,農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根據《長沙市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長沙市農業和農村發展“十一五”規劃》和《長沙市生態市建設規劃》,望城縣農業布局和結構主要為“一廊一園三基地”,按照布局要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由傳統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向種、養、加相結合的多種經營的農業轉變;由化學農業向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無公害農業轉變;由單一的生產型農業向休閑型、觀光型、旅游型農業轉變。走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生態農業建設模式主要是農作物種植立體結構生態系統模式、物質能量多層分級利用系統模式、以沼氣為紐帶的無公害生態農業模式、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糧(果、花卉、蔬菜、漁)”生態經濟戶模式、病蟲害生態防治模式、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態家庭模式、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建設生態模式。生態農業重點建設工程一是“一廊一園三基地”生態農業產業工程,包括“一廊”:湘江兩岸百里優質水產走廊10000hm2的水面;一園:即湖南省望城國家農業科技園;三基地:標準化生豬養殖基地、無公害優質水稻種植基地、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二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建設工程,包括666.7hm2有機茶生產基地,12666.7hm2的無公害蔬菜基地,1666.7hm2有機、無公害優質水稻生產基地。三是農村新能源建設工程,包括沼氣建設工程、大中型環保能源工程、太陽能等新能源建設工程。三是水利灌溉設施建設工程,包括完善洞庭湖二期治理,排水設施建設工程,整修保險加固堤垸大壩工程,河道疏浚與整治工程等,四是農林病蟲害生態防治以及農藥化肥削減技術工程。其余重點工程包括:長沙市林業生態圈“1環6帶5廊5組團”望城區域工程、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商品經濟林建設工程、高星經濟技術開發區、河東電力能源循環經濟工業園、以黑麋峰森林公園為主體的自然生態旅游工程、以雷鋒紀念館為主體的紅色生態文化旅游工程、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生態城鎮(環境優美鄉鎮)建設工程等。3.4生態示范區的內涵和思路生態經濟區劃分是在一定的自然區域范圍內,以生態系統類型為基礎,以生態特征、空間結構、生產力、穩定性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生態影響及其整體功能的影響度為指標,所進行的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劃分和空間定位。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其實質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運用生態經濟學和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對全區域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復合系統進行結構改善和功能強化;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在恢復和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合理利用各類自然資源的前提下,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持續、穩定與協調發展。其基本目的,是在恢復與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合理利用全區域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協調好經濟發展進程中生態和經濟的時空關系;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高新技術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努力提高區域經濟的總體競爭力;分類、分步實施各項經濟與生態工程建設,并通過生態環境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建立特有的生態產業與合理的經濟結構,逐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態經濟區”可以看作是最高級別的“生態示范區”,它并非一般“生態示范區”的簡單放大,而是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為復雜的理論與方法,其建設難度更大、周期更長。根據望城縣的地理位置、區位優勢及氣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工農業生產及自然社會經濟條件,將望城縣分為平湖生態經濟區、低山丘崗生態經濟區和融城生態經濟區。(1)烏姜片東城鎮、烏社會主義地區本區位于境內東北部,屬圍垸濱湖平原,地勢低洼,河湖密布,轄靖港、喬口、新康、格塘4個鄉鎮的全部和東城鎮、烏山鎮的部分,該區跨越湘江東西兩岸,氣候優越,地勢低平,土質肥沃,河湖參布,水資源豐富,排灌方便,以水稻種植、水產養殖、家禽生豬養殖、蔬菜種植為主,是全縣糧食、水產、家禽、生豬、蔬菜主產區,是真正的“魚米之鄉”,該區是一個生產糧、豬、禽、魚、蔬菜為主的農業生態經濟區。(2)山地地貌決定本區位于縣境內西南部和東北部,包括白箬鋪、雨敞坪、蓮花、茶亭、橋驛5個鄉鎮的全部和烏山鎮、銅官鎮、東城鎮3個鄉鎮的部分,該區中南部以丘崗為主,山丘起伏,有較廣闊的山間盆地,土壤深厚、肥沃。盛產優質稻、無公害優質茶、食用鮮筍、蔬菜、柑桔、奈李等小水果,是全縣優質稻、食用鮮筍、油茶、蔬菜、小水果的主產區。東部山崗地勢較高,植被完好,區內擁有黑麋峰風景旅游區,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優越,是開展都市森林旅游的佳地。該區又是湖南省瘦肉型牲豬生產出口創匯基地之一。因此該區是一個以糧、豬、林、竹筍、油茶、蔬菜為主的農業經濟區與以森林旅游為主的生態旅游區。(3)特色農業示范區該區位于省會城市長沙市城區周圍,是典型的城鄉結合區域,根據2003年《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這些區都將成為長沙市的城區,包括高塘嶺鎮、星城鎮、雷鋒鎮、黃金鄉、含浦鎮、坪塘鎮、丁字鎮7個鄉鎮,該區緊鄰省會長沙的西部,距離長沙市區僅3km。受城市經濟的輻射,使該區成為望城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省會城市的融城區。具有顯著的科技、人才、市場、交通、區位優勢。農業有望城國家農業高科技示范園,有湖南省優質茶果良種繁殖場、黃金現代農業示范園、千喜龍果林莊園、省科委特種水產養殖場、觀音巖旅游度假村觀光農業基地、省生態農業與農村新能源建設示范基地,是全縣農業的精華地帶,是建立生態示范園的理想區域;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