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教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案_第1頁
初三化學教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案_第2頁
初三化學教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案_第3頁
初三化學教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初三化學教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知道一氧化碳有損人體健康。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一氧化碳的結構、性質、用途相關知識的學習,學會觀察和描述化學現象;進一步認識物質的結構決定其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的化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FFKJ.Net]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科學認識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一氧化碳有關知識的討論,學習全面的認識與評價自然界中的物質。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FFKJ.Net]的學習興趣和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意識。

【重點難點】一氧化碳的性質和還原性的用途

【實驗準備】一氧化碳、氧化銅、澄清石灰水水。

燒杯、玻璃管、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夾、導氣管、火柴、酒精燈。

【教學設計】

【復習與鞏固】

1、你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質,請說出來,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物理性質: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②化學性質: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反應,使澄清石灰水變濃渾濁。CO2+Ca(OH)2==CaCO3↓+H2O

【問題與情景】

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氣體可以變成固體,那么固體二氧化碳我們稱著什么?它有什么性質?有何用途?

【觀察與思考】

①請觀察課本P116頁圖6—17,完成下表。

二氧化碳的用途對應的性質

光合作用

滅火

化工產品的原料

氣體肥料

②從上述表中你可獲取什么結論?你還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用途,請說出來,并指出它是利用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質?

【歸納與小結】

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滅火;②化工產品的原料;③干冰作冷劑;④光合作用;⑤氣體肥料。

【觀察與思考】

請觀察課本P116頁圖6—18,回答下列問題:

①什么是“溫室效應”?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有哪些?

②地球為什么喊“救命”?

③“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加強?

【問題與情景】

我們知道,碳的氧化物有兩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它們都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那么它們的性質是否也相同呢?為什么?

回答:①它們的性質應該是相同的,因為它們的組成元素是相同的;

②它們的性質是不同的,雖然它們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它們的一個分子中,氧原子的個數不同。

問題:究竟哪種說法是對的呢,下面通過實驗來證明。

【活動與探究】

【實驗6--7】一氧化碳的燃燒

現象結論

小結:一氧化碳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它能燃燒,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

2CO+O22CO2

【問題與情景】

①在煤爐的上方,我們常常看到藍色火焰出現,請問這是什么氣體燃燒的結果?你能寫出煤爐中產生該氣體的有關化學方程式嗎?

小結:一氧化碳氣體燃燒

2C+O22CO

C+O2CO2;2C+CO22CO

②在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曖或用燃氣洗澡時,若室內不通風,容易造一氧化碳中毒。那么為什么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呢請點擊下載Word版完整教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