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區酒店建筑供熱系統優化研究_第1頁
寒冷地區酒店建筑供熱系統優化研究_第2頁
寒冷地區酒店建筑供熱系統優化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寒冷地區酒店建筑供熱系統優化研究

由于其節能和環保,天然氣冷熱能源聯合供系統(以下簡稱聯合供系統)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高度重視[1、2、3、4、5、6、7、8、9、10、11]。聯供系統按供應范圍可分為區域聯供系統(DCHP)、樓宇聯供系統(BCHP)。區域型聯供系統的供應對象是一定區域內的建筑群,機組容量較大。樓宇型聯供系統是指與單體建筑相結合的供能形式,機組容量較小,本文研究對象為樓宇型聯供系統。目前,在國內較為常見的聯供系統設備配置設計方法是單點設計法,即將建筑單位面積設計負荷乘以一個系數,以此確定發電機組、余熱利用設備、冷熱源設備的類型和容量。而在分析聯供系統的運行時,通常根據“以熱定電”或“以電定熱”的運行策略。這種設備配置設計方法及運行策略比較主觀,容易造成聯供系統設備配置不當、運行不經濟等問題。本文以天津地區某賓館建筑為例,對聯供系統的設備配置及運行策略進行優化,并以分供系統作為比較對象,評價優化后聯供系統的節能性、經濟性。1全年電負荷分析①工程概況該賓館建筑位于天津市,建筑面積為14475m2,空調面積為14087m2。在1、2層的大堂和共享空間采用全空氣系統,客房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空調系統24h運行。賓館建筑的三維模型見圖1,設計參數見表1。②負荷模擬計算采用EnergyPlus軟件對該賓館建筑的全年逐時冷熱電負荷進行模擬計算,相關模擬參數根據建筑實際使用要求和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確定。全年各月平均冷熱負荷、制熱水負荷及電負荷分布見圖2,其中電負荷只包括照明、設備的基本電負荷。由圖2可知,全年電負荷變化較為平緩,在過渡季節電量需求相對較少。冬季、過渡季、夏季平均電負荷分別為93、86、105kW。全年制熱水負荷變化較平緩,冬季較大,夏季較小,年平均制熱水負荷為79kW。夏季供冷時間為6月1日—9月30日,平均冷負荷為212kW。冬季供暖時間為11月1日—次年3月30日,平均熱負荷為233kW。熱電比(冷熱負荷、制熱水負荷之和與電負荷之比)分布見圖3。由圖3可知,熱電比呈W型分布,冬季最大,為2.6~4.5;夏季次之,為1.6~3.6;過渡季節較小,為1.0左右。冬季、過渡季、夏季典型日的冷熱負荷、制熱水負荷、電負荷分布分別見圖4~6。冬季典型日為1月21日,過渡季典型日為4月21日,夏季典型日為7月21日。由圖4~6可知,各季節典型日的電負荷變化規律大致相同,高峰主要出現在17:00—24:00,5:00—9:00有一個小高峰,其他時段較為平緩。制熱水負荷與電負荷變化規律相似。冬季典型日最大熱負荷為723kW,出現在7:00左右,15:00左右熱負荷出現最低值(280kW)。夏季典型日的冷負荷最低為300kW,出現在6:00左右,隨著室外溫度的升高,冷負荷逐漸上升,至19:00達到最大,然后下降。2冷機組系統流程聯供系統由燃氣內燃機發電機組(以下簡稱發電機組)+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以下簡稱吸收式機組)、補燃型余熱鍋爐、電制冷機組,系統流程見圖7。燃氣內燃機的余熱優先用于補燃型余熱鍋爐,當余熱量可單獨滿足需求時不啟動補燃型余熱鍋爐。作為比較對象的分供系統流程見圖8。3日聯供系統運行策略①研究方法采用HUDCHPScreeningToolv2.1軟件對聯供系統的設備配置、運行策略進行優化。軟件需要輸入的參數包括:逐時冷熱電負荷、分時電價、天然氣價格、發電機組的性能參數(如所選擇的發電機組形式、機組額定發電效率、最小輸出電功率、最小負荷率、熱電比、發電機組數量等)、補燃型余熱鍋爐熱效率、制冷機組性能參數(如吸收式機組熱力系數、電制冷機組制冷性能系數、最小負荷率等)、設備造價及維護費用、使用年限、折現率等參數。其中最小負荷率為基本約束條件,當負荷率低于最小負荷率時,設備停止運行。發電機組的最小負荷率設定為50%。吸收式機組負荷率低于25%時,關閉吸收式機組,改由電制冷機組供冷。軟件將輸入參數作為“設備配置模型”的輸入條件,計算出聯供系統的最優設備配置。將最優設備配置作為“系統運行模型”的初始條件,由于聯供系統不考慮發電上網,因此運行策略應從“電主熱從”的原則考慮。根據逐時冷熱電負荷、分時電價、天然氣價格等參數,以分供系統的運行策略作為參考,以凈現值最大為目標進行求解計算,最終得到最優運行策略。②參數設定天津地區分時電價見表2。天然氣價格為3.15元/m3,低熱值為35169kJ/m3。發電機組的單位發電功率造價為6800元/kW,維護費用:1MW以下為0.104元/kW,1~5MW為0.072元/kW。補燃型余熱鍋爐單位熱功率造價為600元/kW,維護費用為2.16元/kW。吸收式機組單位制冷量造價為1200元/kW,維護費用為0.8元/kW。電制冷機組單位制冷量造價為700元/kW,維護費用為9.7元/kW。發電機組發電效率取35%,補燃型余熱鍋爐熱效率取85%,吸收式機組熱力系數取1.2,電制冷機組制冷性能系數取5.0。③最優設備配置及運行策略聯供系統的最優設備配置見表3。發電機組數量為2臺,其他設備數量均為1臺。優化后,各典型日聯供系統的運行策略見圖9~14。由圖9~14可知,冬季發電機組的開啟時間為18:00—22:00,這是由于該時段處于用電高峰期且電價較高。夏季發電機組的開啟時間相對較長(7:00—22:00)。對比冬夏季發電機組的開啟時間可知,雖然冬夏季的熱電比都相對較高,但由于冬季熱電逐時負荷不匹配,熱負荷大都集中在用電量較小的時段,因此冬季發電機組的開啟時間明顯短于夏季,且余熱利用量低于夏季。從對余熱充分利用的角度分析,冬季和夏季在發電機組的運行時間內,余熱能被充分利用,幾乎沒有多余的廢熱排放,且在余熱不足時還需要補燃。但在過渡季,多余的余熱被排放,余熱利用率較低。④優化效果評價以分供系統為比較對象,從節能性、經濟性兩方面對最優運行策略下的聯供系統進行評價。節能性指標為一次能源節約率(FirstEnergySavingRatio,FESR),一次能源節約率IFESR的計算式為:IFESR=Qfs?QfcQfsΙFESR=Qfs-QfcQfs式中IFESR——一次能源節約率Qfs——分供系統一次能源消耗量,JQfc——聯供系統一次能源消耗量,J經濟性采用聯供系統相比分供系統的運行費用節約率進行評價。各季節月均一次能源節約率、運行費用節約率見表4。由表4可知,冬季和夏季一次能源節約率較高,分別為9.2%、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