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跟隨旅行者的腳步,感受18、19世紀的歐美社會生活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19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雙城記》為什么英國作家狄更斯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
讓我們一同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工業化: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工業化首先從英國開始,逐漸向歐洲其他地區和美國拓展。美國英國德國法國18011851188119011911單位:萬人西方四國人口數量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英、法、德、美四國的人口數量變化英、法、美、得四國人口均出現增長趨勢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來形容19世紀英國人口的增長。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饑荒、地方性戰爭有所減少,人口增長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結果。
·
——摘編自舒小昀著《歐洲的歷史與文明》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根本原因)合作探究:結合材料,分析推動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1、醫療條件的改善2、農業的發展3、政局穩定4、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1、人口增長①農業人口減少,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工人階級不斷壯大)2、勞動力結構變化觀察圖表,工業革命使勞動力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2、勞動力結構變化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②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3、大眾教育在19世紀,一些工業城市開辦機械學院,不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術知識,而且也向他們提供了一個社交的場所。還有許多城鎮興建博物館和大型圖書館,為普通民眾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機會。以營利為目的的流行書籍和報紙大量增加,……1856-1882年的(報紙銷售)增長率高達600%。……在被調查的200個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個婦女有固定閱讀的習慣。
——歐陽萍《工業革命對休閑生活方式的影響》4、城市化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變化相關史事:19世紀40年代的一份調查報告這樣描述英國城鎮的衛生狀況:“在城鎮的最熱鬧地區,也正是在商業中心區,堆滿了從肉鋪、廁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來的垃圾和爛肉爛魚等。”美國大城市處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馬車將各個家庭的排泄物運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長太快,住房也就變得擁擠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更差。早期城市通常缺乏統一的規劃。城市的衛生、居住等狀況很差。10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來。人們用磚塊、石子鋪設街道,城市供排水設施建設起來,街頭照明日益完善,還出現了馬拉的軌道公共客車和有軌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9世紀90年代的英國工人們在建造倫敦的地鐵中央線(1898)巴黎景象雄雞的報曉深長悠遠,刺穿了清晨的煙霾,高樓沐浴在霧海,人們在工作間里忍受著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氣息……——查爾斯·波德萊爾19世紀中期,詩作為各自的城市發出了吟唱:曼納哈塔(即曼哈頓)人行道上擠滿了車輛,寬廣的大道上,充斥著婦女和商店及展覽,一百萬人口,自由和極好的禮儀,嘹亮的聲音,熱情好客,最勤勞和友好的年輕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沃爾特·惠特曼表達了詩人對城市工業化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城市化的不滿社會問題1.環境污染19世紀后期,英國的有錢人以乘坐汽船游覽泰晤士河為時尚。巨大的蒸汽輪船,在河中冒著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使河水變得污濁不堪。1952年在倫敦出版的《泰晤士報》上的一則報道:早上7時左右,約翰一覺醒來,打開窗簾向窗外望去,只見街頭被濃霧籠罩著,分不清哪兒有房屋和行人,偶而有一些模糊的亮光帶著隆隆的聲音駛過。對于這樣的大霧,約翰早就習慣了,因為倫敦是世界上有名的霧都。但今天,他卻覺得身上很不自在,喉嚨疼痛,一陣陣的咳嗽伴隨著頭暈。于是,他趕緊按了電鈴,招呼他的家人。但是,在醫生還沒有趕來之前,他已由于呼吸困難和連續幾次嘔吐而昏厥了。一天以后,不滿60歲的約翰竟與世長辭了。材料反映工業化過程中出現什么問題?2.貧富分化社會問題資本家通過對資源的控制和市場壟斷,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財富,也造成了巨大的兩極分化。在這個社會秩序中,有的人擁有千百萬的收入,而有的人卻連吃飯的錢也沒有。
——法國思想家夏托布里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中諷刺流水線工作模式是對工人的壓迫他快樂嗎?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同時……工人生活愈加貧困。工人每天要勞動15到16個小時……不少工人只能睡在機器下面,或露宿在街頭巷尾。工人子女的生活同樣悲慘,他們沒有幸福的童年……甚至六七歲就被迫給資本家當童工,任其宰割。超負荷的勞動使這些童工面黃肌瘦,一些人不到十歲就被折磨死了。
--紀錄片《馬克思主義誕生》思考這樣的狀況會引發什么直接后果?貧富分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運動
那里(工人宿舍區)骯臟、發臭和擁擠的情形:一間18英尺長15英尺寬的屋子,里面有七張像船上那樣的雙層床,住了42個成年男人和14個男孩,一共56個人。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工業革命時期,機器生產逐漸排斥手工勞動,使大批手工業者破產,工人失業,工資下跌。當時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反對企業主,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盧德運動: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社會問題3.社會矛盾激化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工業革命工業資產階級工業無產階級《共產黨宣言》剝削和反抗社會問題紓困之措——緩和社會矛盾1802年,英國頒布《工廠法》,對工作環境的衛生和保障學徒童工的個人衛生標準;對工作時長作了規定。國家以立法形式緩和工廠主與工人之間矛盾的新時代。1871年,英國通過世界上第一部《工會法》,正式承認工會的合法地位,并承認工會有代替雇員同雇主談判并簽訂集體合同的權力。1872年,頒布《雇主與雇員仲裁法》確立勞動爭議仲裁制度1897年,《雇員災害賠償法》開始確立工傷賠償制度。工人階級斗爭的成果資產階級穩定社會的需要資產階級政府為什么會主動調整政策,頒布法令、保障工人的權利呢?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社會進步社會問題人口增長大眾教育的推廣城市化貧富分化加劇環境污染課堂小結勞動力結構變化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①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②加強城市管理,合理規劃城市建設;③注意均衡發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課堂檢測1.19世紀中期以后社會化大生產加速了社會分工,給廣大勞動婦女創造了就業機會,使她們逐步實現了經濟獨立,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同時,女性對政治的關注和參與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材料表明工業化()A.轉變了婦女的社會角色 B.增強了男女平等意識 C.提高了婦女的文化水平 D.改變了女性的價值觀2.1829年,法國4萬多市鎮中有1.4萬個沒有學校。1833年,法國政府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只有3213個市鎮沒有學校,小學生人數從140萬增至353萬。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法國實現普及義務教育 B.工業革命促進教育發展 C.教育進步觸發啟蒙運動 D.教育公平消除社會矛盾AB3.1900年以后,機器導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對于女人在生產領域的力量優勢變得無足輕重,“女姓與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機器面前”。這可以說明()A.科學研究引領技術突破B.男女平等基本實現C.科技進步引起社會變化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4.平奇貝克在《女工與工業革命》中提及:工廠“使年輕婦女走出狹小的‘家’,這種家在場地、光線、空氣、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現自己在交友和社會活動方面的才干”,“訓練她具備自尊、自立和勇氣”。這主要說明工業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